① 幼兒園老師應該如何豐富自己的專業素養促進幼兒科學素養的形成
要提高自己的科學來素養,我認為首自先要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認識並理解科學術語和基本概念,適當增加對前沿科學的了解;其次是培養自己的科學態度,注重教學實踐中的科學性,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總結,不斷加深對科學研究過程和方法的認識;第三要正確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懂得如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科學與社會有關問題,注重科學精神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知識教育與培養能力相結合。
② 科學教育教師素質對幼兒有什麼影響
幼兒科學教育與教師智能結構的不斷完善 幼兒科學教育的成功在於教師的成功,教師的成功在於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現代社會賦予了教師更高的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科學素質已是現代社會的公民和未來科技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所以搞好幼兒科學教育的前提是教師智能結構的不斷完善。 一、有關幼兒科學教育 (一)什麼是幼兒科學教育 幼兒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包括直接、間接影響),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也就是教師充分利用周圍環境或為幼兒創設條件,提供物質材料或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課題,以不同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導幼兒參與各種科學探索活動,幫助幼兒主動獲取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經驗,學習學科學的方法,培養對科學的興趣的過程,其目的就是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必須以幼兒為主體,不是為了灌輸和記憶多少有關的科技知識,重點是給幼兒以親身的科學體驗,注重對科學探索和發現過程的培養。 (二)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 在《幼兒園課程指導·科學》中,幼兒科學教育內容有四大部分。 1、幼兒常見的自然現象《季節、氣象、理化等現象》及其與人類、動植物的關系。 2、幼兒周圍的物質世界及其相互關系。 3、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4、人體的奧秘及其保護。 以上四大部分內容要通過我們的幼兒教師,按照幼兒的年齡大小、接受能力的強弱、課程的深淺,將之實施到大、中、小班的日常科學教育活動中去,使幼兒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對這四大部分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學習學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能力,目的是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促進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幼兒科學教育的方法 幼兒需要活動,幼兒學習的特點是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成長,幼兒科學教育的方法就是重視幼兒自身的活動,強調幼兒在科學活動過程中探索、發現、學習、發展的過程。 幼兒科學教育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活動、去發現、去探索,如青青的小草,美麗的鮮花,母雞生蛋,公雞打鳴……它們都生機勃勃、五彩繽紛地呈現在幼兒的周圍世界。 幼兒科學教育可以通過經過人們加工後的人造產品(科技產品),如電動和慣性汽車、電動火車,機器人、兒童電腦、指南針、望遠鏡、萬化筒等等,都能激起幼兒的好奇心,主動參與自己喜歡的科學探索活動,使幼兒在親身的活動經歷中,獲取廣泛的科學經驗,得到智力、技能的發展,感受到發現、成功的快樂,產生學科學的濃厚興趣。 二、不斷完善教師的智能結構 要達到幼兒科學教育的目的,教師能力的發展和智能結構的完善就顯得更為嚴重了。幼兒教師必須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才能擔負起這項任務,而良好的科學素質又是發展和完善教師能力的核心。所以,不斷完善教師自身的智能結構,是當前幼兒科學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教師必須具備現代人所應有的文化知識結構 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現代人所應有的知識結構,必須適應時代變化對人的要求,雖然我國有著良好的教育傳統,可面對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的文化知識,要奮起直追,以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不斷完善教師自身智能結構的重要性 所謂智能結構是指一個人具有的知識、智力和能力所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層次的動態綜合體。知識和智能兩者既有區別,又有密切的聯系,知識是人腦中的認識和經驗系統,而智能對這些認識和經驗系統進行加工的活動過程,並將它充分發展和發揮。兩者不是一回事,但它們是相互促進,互為條件的。一方面,掌握知識本身也是一個智力活動的過程,智能可以得到發展;另一方面,智能發展的水平又制約著知識的廣度、深度、靈活性和邏輯性。 前面所述的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四大部分內容所包含的知識面是很廣的,它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現代科技、生命科學等內容,簡直就是一部小小的網路全書。教師不學習,不更新知識,不去努力完善自身的智能結構,是擔當不起這個任務的。幼兒園教師的知識、能力、智力是各不相同的,有著明顯的個別差異,它們不僅表現為有無特長,也表現在能力大小、教學效果的好壞,而且還會發展為教學風格上的差異,這些都受到教師自身智能結構的影響,要讓孩子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教師能力的發展和完善就顯得更為重要了,而良好的智能結構是發展和完善教師能力的核心,所有這些都會影響教師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會直接影響整個幼兒科學教育的質量,因此,不斷完善教師自身的智能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不斷完善教師自身智能結構 社會在前進,科學在發展,在科學發展的不同階段,對人們智能結構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如何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如何勝任幼兒科學教育的任務?就要求我們每個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不斷完善自身的智能結構,才能適應各個時期科學發展的需要。如何才能不斷完善教師自身的智能結構呢? 1、渴求知識、主動進取 首先要具有能不斷向幼教改革新課題發起進攻的主動性,因為幼兒科學教育的生命在於探索,幼教工作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唯有探索、進取,幼教改革的新課題才會被佔領,被開拓,已知領域和未知領域才會出現新思想,新成果,才會不斷獲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所以必須有一種渴求知識的強烈願望。在工作中主動進取,才能不斷完善自身的智能結構。 2、不斷加強業務學習 新時期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應體現出新的特點和要求,加強業務學習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是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基礎,業務學習始終制約和影響著人的發展,業務水平的高低決定人的發展水平和提高程度,只有不斷學習,花時間去潛心鑽研,結合教育實踐進修自己的業務,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像海綿一樣從生活實踐中,從科學文化的學習中,吸取一切優良的知識,才能不斷完善自身的智能結構。完善的智能結構猶如堅實的地基,只有在堅實的地基上才能蓋起高樓大廈。 3、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智能結構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隨時都會碰到很多新的科技教具,許多新的科技發明和科技產品都會應用到一系列的教具中來。教師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自身也在不斷學習新事物,學習新科技,在教學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智能結構。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親自動手,吸引他們的好奇心,誘發他們去探索、去觀察、去發現教具中所蘊涵的科學奧妙,寓科學知識於教具中,有意識地向幼兒進行科學教育,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獲取科學信息。 另外也可以通過幼兒種植、飼養來探索生命科學。通過散步、郊遊使幼兒直接接觸大自然,幼兒在大自然中吸取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營養,它的價值是其他科學活動所不能任意取代的。教師在這一系列科學教育活動中,能學到許多在師范學校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教學實踐中不知不覺地增長了知識,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經驗,自身的智能結構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 綜上所述,不斷完善教師自身的智能結構是提高幼兒保教質量的需要,是實施幼兒科學教育的需要,也是幼教事業的發展對我們幼兒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確立一切為了兒童發展的需要,突出幼兒活動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幼兒在教育過程中佔主動地位,在科學教育的活動中產生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為今後科學素質的提高構建一個良好的開端。
③ 如何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科學素質
孩子需要多種鼓勵 孩子的情緒需要被接納 關注每個幼兒,促進活動的有效性 精品源自英語科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因此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探究慾望,從而形成熱愛科學的積極情感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觀察、操作、實驗的機會,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象,支持、鼓勵幼兒多觀察、多發現、多質疑,為幼兒進行獨立的科學探究,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打下基礎。 一、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其探究慾望 有研究表明,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看,兒童時期一般要經歷兩個「好問期」。第一個「好問期」從一歲半開始,三歲前後達到高峰期,這個時期大多喜歡問:這是什麼?之類的問題。第二個「好問期」從三歲之後開始,4-5歲達到高峰。這一時期以探究有關條件、動機和結果之間的關系,即以提:「為什麼」的問題為特徵。我們經常聽到小朋友提出各種問題。如幼兒問老師,我脫毛衣時為什麼有噼辟啪啪的聲音,還感覺有些痛?在自然角里,我們會聽到小朋友議論:「為什麼豆豆發芽了,可是大蒜老不發芽呢?」對於幼兒提出的問題,我們老師首先應該以積極、熱情的態度回應幼兒,用心解釋或者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千萬不能置之不理,否則就會禁錮幼兒的思想,久而久之幼兒的好奇心、探究熱情就會減退甚至消失。其次,我們也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幼兒新的好奇心,引導幼兒進行新的思考。最後,還應該把幼兒的好奇心上升為探究的熱情。著名科學家瓦特對蒸氣推動茶壺蓋產生了興趣,從而發明了蒸氣機。因此,我們應該從幼兒好奇心出發,促進幼兒產生探索的興趣。 二、創設教育環境,培養探究能力 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有助於探究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諧。自由的氛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自由探究的能力。幼兒與老師建立起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育與活動環境,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究活動。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對幼兒的態度,直接影響幼兒的發展。在幼兒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很脆弱,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評價都會對其產生很大影響。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多表揚、肯定、鼓勵、接納、欣賞的態度,甚至應該淡化教師的權威意識,讓幼兒感到教師只是一個對自己活動很感興趣,並能提供有益建議的「大朋友」,這種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發孩子巨大探究能量。 心理學家布納認為:有興趣的材料是學習最好的刺激。在科學活動中,材料是引發幼兒探究的刺激物。材料的豐富多樣能保證每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操作活動,使他們有多次嘗試和反復操作的機會,從而完成自己富有創造性的設想。如在科學活動「怎樣使物體移動」的活動中,提供豐富的材料,如:紙屑、積木、跳棋、各種玩具、火柴棒等等。通過運用已有經驗再加工,創造符合目標的物體,從而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引導幼兒在科學活動中自主探究、思考 幼兒關心著身邊的一切,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現象吸引著幼兒,一朵花、一滴水,都是幼兒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隨機向幼兒提出問題,鼓勵幼兒積極探究,如下雨時,讓幼兒在活動室外的走廊里一邊觀察雨,一邊回答「雨像什麼」?「下過雨後的地上會怎樣?」從而使幼兒對雨產生興趣,繼續探究「雨從哪裡來?」「為什麼會下雨?」「下雨前小動物又在干什麼?」等等。幼兒在一定量信息儲存的基礎上,促使幼兒多方面進行探究,經過多次練習,他們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質疑是孩子學習科學的起點,科學探究要依靠問題不斷推進。鼓勵和引導孩子去發現問題,並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探究,從而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物體平衡的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利用老師准備的各種材料,自己想辦法讓小丑在鋼絲上立穩,激發了幼兒探究的慾望,在幼兒操作過程中,老師不發表意見,讓幼兒自己想辦法操作,有的幼兒使用了回形針,有的使用了橡皮泥;有的將小人撕條小口,將小人插在鋼絲上等等,然後讓幼兒討論、辯析,誰的小人表演最精彩。隨後,教師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小人能在鋼絲上走來走去,幼兒進入再實踐、再探究的階段。在活動中,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尊重,培養了幼兒善於學習、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幼兒的探究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常生活與教育實踐中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應注意接受幼兒新奇的想法與做法,給幼兒提供自由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使幼兒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精品源自英語科.
④ 淺析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素質
3~7歲是兒童增長見識的好時期
見識不是短時間可以擁有的,是需要從小去培養的,而且也是靠家長的言傳身教培養出來的。
見識可能包含了知識,但見識不等於就是硬知識,比如熟知某一個歷史故事是一種見識,出門看到一朵花能立刻辨認出來也是一種見識,甚至曾吃過某一道菜都是一種見識。見識沒有難度,但需要長時間積累,尤其是需要家長跟孩子一塊去培養孩子。原來我們常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我們覺得「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就是為了增加見識,開拓眼界。
積累了見識,再去系統地學習、訓練,比如說訓練邏輯和數學之後,那些散落的見識和知識,就會更深刻、更形象地變成一個系統化的知識網,這對培養科學思維的邏輯等方面能力是有幫助的。
在兒童3~7歲的階段,增長見識往往比特別系統化地進行邏輯訓練對一個孩子要好得多。因為訓練可能速成,卻不會讓孩子產生真正的興趣。但通過增長見識,培養出真正的興趣後,孩子會對這個世界更好奇。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准,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完全免費,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⑤ 幼兒園如何提高教師的科研素養
要想培養一支優秀的、智慧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師與幼兒園共同發展,就必須重視教師的權利、重視教師成長中的點滴進步、重視以園為本的教育科研管理,並將它視為一根紐帶在細微之處做文章,為教師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共同分享成功的樂趣,適應信息時代教育的新要求,促進教師教育科研素養的發展。目前幼兒園的教育科研存在幾大當務之急,一是教師必須具備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二是教師運用科學方法開展課題研究的能力要提高;三是亟待改善教研群體的學習功底不厚實的現狀;四是教師在科研實踐中的教法要適應幼兒而不是幼兒學習適應教師。隨著幼兒園課題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我們意識到這幾方面是科研素養的核心問題,因此,在以園為本的教育科研管理過程中我們就如何幫助教師提高教育科研素養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讓管理者與教師在良好的園本教科研氛圍中共同成長 當一批優秀教師作為新聘用的管理者初次走上崗位後,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她們的工作自信,但面對角色的轉換,需要盡快地從幼兒教師轉換成為教師工作的引導者和支持者,既要給教師有施展的舞台,又要在關鍵的時候成為導師為教師指點方向。因此,如何使工作更具條理性、更能起到示範作用以及更能體現和具備領導工作才能,是她們需要不斷磨練和提升的起碼要求,為了盡快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帶領教師在園本教育科研中自信地成為主人,幼兒園採用了兩種管理培養方式使其管理能力和教研能力得以再鍛煉和再提高。 1、表格化的管理方式。 從管理的角度上來講通過詳盡的表格內容填寫可以幫助剛走上管理崗位的教師盡快地理清思路勝任其管理的工作內容。如:《管理人員工作日誌》、《日常工作安排及檢查紀錄表》的使用,可以根據相應內容的填寫了解和思考學期、月、周、日的工作安排和事務的處理;《教育教學工作檢查指導紀錄表》、《一日三巡情況跟蹤紀錄表》的使用,可使其更加規范自己每天的管理行為,給教師起到示範的作用。在使用表格記錄與填寫的過程中,通過與教師的指導、交流與溝通,發現問題可立即與教師互動、確立改進的目標,在不斷了解自己指導後的班級或教師工作的改進情況過程中,她們不斷地加強管理理論以及教科研知識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思想素養,尤其是通過自我反思與評價,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看法。一年下來,管理表格的使用不僅使她們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管理以及教育科研安排有了比較清晰的思路,同時還對她們積累豐富的管理工作實踐經驗起到了一個概括、歸納和提升的作用,幼兒園的業務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從細化、條理化達到了逐漸得心應手。 2、放手,提升責任感。 定位角色後就要承擔起自己在適應管理崗位上的獨特使命。因此,我們一是放手讓負責業務的管理人員帶領教師立項研究課題,從教學活動案例分析開始做起,即要深入到教師群體中開展課題研究,又要以自己的智慧調動教師的參與研究的熱情;二是成立幼兒園師帶徒小組,和教師一道研究教法,幫助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換成為兒童認識世界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增強自身的業務功底和理論研究的修養;三是鼓勵其參與幼兒園的決策,增強角色意識,以德為首與教師一道提高相應的業務技能和素養,走共同成長之路,建立起和諧的人際環境和合作式的團隊。 幼兒園近年來,錄用了一批新教師,當她們剛走上工作崗位時,面對班級管理和兒童的行為管理可是一大難題,如何把握課程的重難點、如何實施課堂教學、如何處理孩子的糾紛則更是毫無頭緒,探究如何在開展園本培訓的同時帶領新教師共同進步和成長,是我園近年開始研究的一個新課題。為幫助新教師將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盡快的與幼兒園現實工作接上軌,我們借鑒的做法有: 1、在師徒結對活動中帶領新教師學習《新手老師上路》、《與幼兒教師對話》、《優秀是教出來的》和《出類拔萃》等書籍,促使教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斷探索學習中做一名善於思考、善於觀察、善於提問的新型教師。 2、安排新教師有目的地看老教師的活動組織情況,了解老教師的教育特色和專長以便獲得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老教師在教學活動後的評析與反思,讓新教師感受老教師對問題思考的角度,過程中調整的原因等,幫助新教師理解、分辨和消化;新教師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明白了自己不能簡單的或照搬照套地模仿老教師,而是要學習分析、學習設計、重點領會,才能在理念指導下創造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3、設計了《新教師工作成長紀錄表》表格,確保新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表格要求填寫與老教師交流、溝通後的收獲,新教師有策略地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以便幫助自己更好的成長;學習填寫一份教學反思,認真領會什麼才是教育行為背後的教育理念,什麼是具有個別化特徵的教育方法;對本月的保教工作做一個回顧小結,分享彼此的教學策略和經驗,促進新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教育智慧的增長;寫一篇學習幼教書籍的筆記,促使新教師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升其教育理論水平。 4、給新教師展示亮相的平台。我們針對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與技能技巧,要求她們各盡所能、彰顯特色參加園內的競賽活動。能力強的可與指導老師確定教學方案後,直接給予她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而能力相對弱點的老師,則在一課多研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等有了充分准備後再展現自我,學期末大家各自在逐步積累的實踐經驗基礎上較好地完成了動手能力的展示與考核。 5、新教師的學歷較高,掌握一定的科研理論基礎知識,缺乏的是教育科研的能力,幼兒園的科研課題組吸納她們參與,既達到了培養教研意識、提高教研能力的目的,同時有著理論功底的新教師對幼師學歷的老教師來講也是學習的對象,相互之間有了積極的互動。實踐證明這樣的園本教科研培訓模式的作用是:管理人員起到了引領作用,提高了開展教育科研的興趣和能力;新教師對幼兒園的教育科研有了初淺的認識;培養了一批具備一定教育科研素養的教師。這樣的做法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來講既簡約又高效,管理者、教師在群體合作研究中實現了共同進步與成長。 二、以園為本的課題研究提高了教師群體的科研素養 幼兒園申報了國家第十一五課題後,面臨了許多困惑和迷茫。如:對於做課題研究應是怎樣一個從選題、論證、立項、制定計劃、調查研究或實驗觀察,到結論形成、報告的撰寫、論文發表,不斷探索和不斷總結提升的過程還不是十分清晰,教師的科研意識與能力還有待於提高。好在幼兒園參與的科技課題組里有著得天獨厚的、十分敬業的老科研專家指導,使得大家在研究、思考、探索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少走了不少彎路,課題組的專家們無論是在每季度的課題組會議資料的提供方面還是在網上傳遞過來的學習資料方面,對幼兒園怎樣開展課題研究,教師如何寫敘事性研究均毫無保留,提供和借鑒了許多參考經驗,使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獲益匪淺。一年來,在教研群體的共同努力下,為促進教師的教育科研素養的提高,我園課題組通過逐步深入、不斷探索、努力挖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課題研究中教師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觀念到行為的轉變過程中的質的飛躍和跨越。大家緊緊圍繞《綱要》精神學習相關理論,嘗試著在《綱要》精神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研究中產生的問題、困惑、如何處理好生成和預成的課程等都促使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優化了教育資源為孩子快樂成長所用。今年區教研室組織的優秀活動方案評選,幼兒園課題組報送的六篇活動方案篇篇獲獎,其中一等獎兩篇、二等獎三篇,給教師的鼓勵是極大的,因為這一成績既是鼓勵更是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了教師在起步階段的教育
⑥ 簡答提高幼兒教師科學文化素養
提高幼兒教師科學素質的策略 1、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 俗話說:「要使學生一碗水,教師需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教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應有廣泛的科學知識,教師只有掌握了全面的自然和社會等各方面的科學知識,才能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應對自如,更好地指導幼兒的科學活動。此外,教師還應制定在職繼續教育計劃,利用學歷進修的機會提高自己的科學知識和業務修養,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擴大知識面,努力使自己成為有思辯思想,有求真精神的適應現代社會的優秀的幼教工作者。 2、樹立教育生態觀念,發揮更大的教育效益。 幼兒教育的生態環境一般包括幼兒園的建築設備、園風、班級環境、師幼關系、家園關系、課程等,幼兒教師應充分認識教育生態對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作用。運用教育生態平衡的規律,注意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集體活動與自由活動的組織形式及教育的過程與結果之間的平衡;運用環境提供的最適度原則,指導幼兒園和家庭的環境創設。 3、樹立教育多元化理念,拓展豐富的教育內容 為培養跨世紀的國際人才,實現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面向世界」的目標,我認為應該把多元文化引入科學教育中,即把世界上發達國家已經將提高國民的科學素質列為面向21世紀的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信息傳遞給幼兒;把世界各國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知識介紹給幼兒;讓幼兒了解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和民族,他們處於不同的發展水平,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各具特色的文化,各國之間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友好往來、共同發展。從而使幼兒從小接受和了解多元文化,重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關心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為培養國際型科技人才奠定基礎。 幼兒教師是一支充滿活力、勤奮好學、樂於奉獻的隊伍,只要能勇於剖析自己,不斷完善自我,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把最新的知識、理念加以吸收,轉化為自己的理想方案,並在教育對象身上付諸實施,就可以為新世紀培養出無以數計的新一代的竺可楨、茅以升、嚴濟慈。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