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教學論文,職稱論文電大物流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企業管理畢業論文政版治畢業論文土木工權程畢業論文交通物流畢業論文
醫學畢業論文建築學畢業論文公共管理畢業論文經濟管理畢業論文金融畢業論文自動化畢業論文
法學畢業論文行政管理畢業論文財務管理畢業論文公共管理畢業論電子商務畢業論文國際經濟與貿易畢業論文
葯學畢業論文護理學畢業論文財稅畢業論文 代筆
❷ 如何進行語文有效的課堂教學論文
對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淺析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麼,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有幾點體會:
一、深入鑽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執教了多年的語文教學,但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麼上,什麼方法最好,什麼形式行之有效,我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師個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許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像課文有可能寫什麼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麼?等問題。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4)藉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
(5)藉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1.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要激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溝通與理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輕易否定。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重視對問題進行篩選,讓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後,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並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三、把握學生思維發民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並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後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並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並用能力、繪畫能力、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❸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教師更新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生成為了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出現繁榮而熱鬧的景象,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語文課堂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我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許多操作性強的策略。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來闡述,目的是讓大家明確以往的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深入的研究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 語文課堂教學 實效性 語文課程標准 一、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及怪現象 盡管課改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可喜的收獲,但是也出現了許多課堂教學的問題和怪現象,總的來說有以下問題: (一)語文課淡化了語文味 《語文課程標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課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又要進行人文教育,熏陶感染學生的精神世界。而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課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對學生字詞句段篇及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可是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把語文課上成了思想品德課;有的老師把語文課上成了歷史課;有的老師上成了物理課等。他們不重視字詞句段篇的訓練;不注重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脫節;基本功的訓練單調乏味,練習題陳舊。他們沒有正確地把握好語文課的性質和內涵,偏離了語文課的方向,導致語文課走入一個誤區。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式化 《語文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以往被動的、單向的教學方式。雖然現今語文課堂教學,學生活動起來了,積極性和求知慾提高了,但是在合作和活動的背後隱藏著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情感沒有被真正調動起來。教師動不動就讓學生圍繞某一個問題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習,隨意性太強。只重視合作學習的結果,缺少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不利於合作意識的培養。只注重合作學習的形式,卻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討論問題。在交流學習心得時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是個別學生的合作學習,沒有顧及大部分學生的感受。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在課堂上放任自流,形式化傾向嚴重。 (三)語文課變為「表演」 新課程改革,教師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課堂教學由過去的填鴨式灌輸轉變為熱鬧非凡的「表演」課。語文課上又唱又跳,又寫又畫,好象學生的積極性被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得到了發展。一節課下來,學生真正的語文素養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語文的表面,沒有深入到語文的本質,導致語文課堂教學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表演」式的課堂,表面上是體現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刻意追求課堂的熱鬧,可是,學生從課堂上收獲甚少。 (四)濫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抽象情景形象地展現出來,把學生帶進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文內容中來。但是有些老師不根據課文的需要隨意地使用多媒體課件,每節課都用多媒體,結果講課老師手忙腳亂,聽課的學生只注意美麗的圖片,動聽的音樂,絢麗的色彩,削弱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教學效果華而不實。教師在備課時花費大量的精力在製作課件上,沒有深入地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知識體系,只是一心想如何用好課件,偏離了語文教學的重點。 (五)講得多,讀得少 教師對課文內容講得過於詳盡,沒有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去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情感。教師往往對課文分析得非常透徹,很到位,有時甚至將自己的一些感受強加在學生的身上。結果使本來一篇篇美文被教師的講解,肢解成了支離破碎的知識點,課文的美感,內在的聯系全被破壞,到頭來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語文素養提高甚少,教師做了許多無用功。還有課堂教學教師包辦現象嚴重。教師的講解佔用了學生的讀書時間、琢磨時間,活動時間,學生不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對優秀語言材料的記憶、背誦和對漢字的練習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影響學生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教學模式的單一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封閉的、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有些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下還是重走老路不願意改革單一的、乏味的教學模式。他們常常運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模式,不懂得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已有經驗,靈活地增加或減少教學的環節,達到最佳教學狀態。機械地套用教學中的幾個環節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這樣的語文課堂是死的,培養的人是「死人」,不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正確地解讀《語文新課程標准》,把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標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既要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要進行人文思想教育,而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課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一個對學生字詞句段篇以及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只有正確地解讀語文課程的性質才能把握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在認清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時,還要從語文的工具性入手,把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才能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從實質上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因此,教學要從語文的工具性入手,讓學生接觸大量的語文材料,通過具體的語文活動,多讀,多寫,多積累,多感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二)實施有效的教學准備 1.明確的教學目標 目標是一切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教師在上課前必須設立科學的、簡潔的三維目標。確定了教學目標後,教師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可學什麼、不學什麼,學習中的困惑是什麼,充分的預測學情。把能幫助學生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的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難點,集中時間,整合問題,引導學生有重點的體會、感受、積累、運用,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明確的教學目標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上做到有的放矢。 2.鑽研教材 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教教材為開發、利用教材。吃透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教師吃透了教材就是吃透了教書育人的方向。教師在深入理解了編者的意圖上挖掘教材,這樣才知道學生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這樣才能做到教和學的完善。教師才能靈活自如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適當地調整教學的環節,達到優化教學。要達到最優化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進行加工和設計,力求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服務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既能提高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學習,使他們在情感和知識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3.了解每一位學生 《語文課程標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標提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了解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體系;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語文口味等,設計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策略、堂上練習。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好的課堂效果。 4.教學材料的准備與處理 教師要結合語文課程的需要和學生的口味,充分地利用豐富的圖書與網路資源,搜集完善適合學生閱讀與學習的材料,讓學生能被文本吸引而愉快地進入最佳學習情境。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文質兼美,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文本拓展語文課堂,整合好課內外資源,實現多種教材的整合,擴寬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教師還可以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靈活地處理教材和教學材料。如果教材需要拓展時,教師加一加,補充教材的有用材料,反之,就要減一減。 5.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新課程改革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呆板走向靈活。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生的知識結構選擇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教學組織形式上要靈活。班級授課是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雖然在課堂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教師必須用辨證的眼光來看待它,它導致了「教學五中心」。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實施大膽的課堂組織形式的創新,注重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在動手中、在探究中學習。教師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徵,靈活地採取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大組辯論、同桌學習、幫扶學習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除此,教師要科學地選擇有利於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組織形式,形成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如採取質疑式和辯論式的課堂組織形式。(2)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創新上,要以改革學生的學法為核心,促進教法和學法的同步改革。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來定教法。一是改革學法,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習的獨立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改變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創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知識形成的規律,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以學法定教法,改革教法。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觀察發現、質疑問題、合作探究、體驗感悟、實踐運用等有機結合起來;要把教後學與學後教、學中教、玩中教等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學法和教學互相配合,以學法定教法,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促進教學相長。 6.教師綜合素養 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是課堂實效性的決定因素。因此,教師要端正心態,尊重工作,敬業樂業,從心底感到對學生進行教育是一種幸福。作為教師首先要忠誠和熱愛教育事業,這是工作的動力。如果沒有工作的熱情,把自己的勞動視為一種痛苦,這樣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其次,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語文學科知識和綜合知識為教育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再次,教師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綜合素養,不斷地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實施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表現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總任務。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不高,主要指培養出來的學生聽、說、讀、寫的各種能力低下。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聽教師讀優秀的課文,談自己的感受,學習別人的習作方法,反復地朗讀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和思想美。因此,我們要大力推行閱讀教學,通過閱讀進行知識和能力的遷移。 (四)養成廣泛閱讀的好習慣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教師要想學生達到此目標必須想法設法組織學生廣泛閱讀,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書來讀,從書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並把讀書的感受與老師、家長、朋友共同分享。廣泛閱讀可以使學生從中認識自然世界與人類世界,獲取更多的課外知識,通過接觸語言材料,積累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讀書活動,培養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為了讓學生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教師可以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人物賞析會、名篇好段推薦會、名人讀書講座、朗誦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讀書的能力。 (五)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1.有效講授 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師科學合理地講授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中教師的講授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有效的講授可以引導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啟發學生思維的方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效的講授要遵循以下的原則:(1)講授要有吸引力。教師在上課時,首先要考慮如何用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動形象的語言、豐富多樣的非語言表達以及飽滿的熱情、充滿感染力是具有吸引力的更高境界。吸引學生注意的技巧有:教師可以在開始講課時,可以舉一個結果令人驚異的例子,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把教學目標告訴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聽;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難點。在上課前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和練習的關鍵部分。在課堂進行中、結束時要強調重難點,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和知識主題。(2)掌握課堂講授的節奏。好的講授總是保持一定的節奏。保持和學生相適應的教學節奏,這種節奏既能使教師的講授變的輕松,又能使學生藉助某種暗示效應而更有效地記住、理解某些知識並形成相應的價值觀。教師在備課時要設計簡潔合理的過渡。好的過渡決定了課堂的順利進行。不好的過渡會妨礙教學時間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師在講授時要保證過渡的簡潔和條理,控制過渡的數量。如果教師把過渡處理好就不會浪費教學時間,提高效率。(3)講授要清晰明了。教師應該有組織的、清晰的、循序漸進的方式呈現新信息,指導學生獲得對所學內容的清晰理解。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收集信息資源,列出學生感到陌生或難以理解的概念,告訴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明確課堂的主要任務,使講授變得清晰。教師有效的講授可以激發學生投入學習,除此外,教師有效的提問,學生有效的傾聽,使課堂教學保持相互的對話、交流。 2.有效提問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講過一句名言: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提問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影響課堂教學實效的因素之一。教師在課堂上問什麼,怎樣問,是否問到點上,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在課堂上提問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緊扣教學目標,設計明確的問題;問題要難易適中,大小得當,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問要有藝術性,形式要多樣,環環相扣;提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的機會,並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答案質疑。 3.有效傾聽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會傾聽,是師生都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教師首先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要規范學生傾聽的外顯行為。教師要告訴學生在傾聽別人發言時不可以隨意插嘴,要用專注的眼神看著發言者,面帶真誠的微笑,傾聽者能根據發言者的內容產生相應的身體語言。最後,教師讓聽者承擔責任。傾聽者,有承擔提升討論質量的責任。在學生傾聽時,給孩子明確任務,讓孩子帶著疑問,帶著具體的要求去聽,讓學生在傾聽過程中充滿責任感。 4.有效反饋 教師要重視教學活動的反饋。教師和學生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和學的活動,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反饋時間要及時。教師要做到每一節課都有反饋,表揚好的做法,提出問題和缺點,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強化重要內容,加深學生對當堂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能靈活理解所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要耐心地多講解幾遍並加上適當地練習。(2)反饋方式要多樣、靈活。教師可以讓學生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情節、感受最深的地方;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幾個重點問題檢驗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考試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和學習態度,同時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3)反饋應該貫穿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學的完整過程指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而反饋就貫穿每一個教學環節,及時反饋可以促進教學活動又快又好地完成,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六)有效教學行為評價 教學行為包括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教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評價。具體分為教學前評價、教學中評價、教學後評價。以往的教學評價著重於教學後評價,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准,忽視了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新課程改革後,評價趨向多元化。教學前評價指教師在上課前是否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知識體系、個性愛好;教學中評價指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否互相配合,教師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教師是否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學後評價指教師的自我評價、反思教學過程出現的問題、重新構建新的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促進課堂教學向著又快又好的方向發展。教學前評價和教學後評價都是為了讓教師更好地反思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與策略,構建師生共同發展的有效課堂。
❹ 論文 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蔣立坤
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內容摘要】:實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它能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都獲得發展,應該成為所有教師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本文試就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問題作一些探討,可以從研讀文本、精心設計、品味語言、讀寫結合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實效
在新課程改革實驗進行的今天,我們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也隨之不斷的發生改變。因此,當今的課堂學生動手操作的多了,發揮交流的多了,表現展示的多了,課堂上時常是一幅忙碌熱鬧的景象。可是在我們教學後卻經常、也應當反思一個問題:在這40分鍾里,學生究竟收獲了多少?用另一句話也就是說:我們教學的實效性究竟如何?
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提出研究的主題是: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怎樣更好地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如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如何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擺在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嚴峻問題。一線教師不僅關注理論上如何澄清,而且關心在操作層面怎樣落實。要構築有效的語文課堂,實施有效的語文教學,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讀文本 ,把握主題
深入研讀文本,准確地解讀文本,這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所在。崔巒指出對文本的解讀,忌淺——淺嘗輒止;搬——急於看教參中的「教材分析」,用別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讀;偏——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課文上,而是漫天找相關資料,上課時大量補充圖文資料,造成了「泛語文」的偏向。
蘇教版第八冊語文教材《「番茄太陽」》 敘述了「我」與盲童明明之間的一段交往,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文章中的「我」顯然就是作者的藝術化身,現實生活的艱難讓「我的心情灰暗無比」,是盲童明明的笑聲感染了「我」,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的心「溫暖」起來。對於文本的解讀、「番茄太陽」的內涵、「明明的笑聲」的理解是多元的,網路上爭議也是較多的:絕大部分老師都把小女孩的「笑」解讀為「堅強」,把結尾的「許諾捐腿」升華為「高尚的奉獻精神」。但經過反復研讀課文,我認為盲童快樂歡笑與「堅強」的性格無關,而是因為她的父母努力給了明明和正常孩子一樣甚至更多的愛和關注。親情關懷使得身殘的小女孩同樣享受到正常兒童應有的快樂,這才是課文的教學價值所在。「我」的情緒由灰暗逐漸好起來的原因,實際就是融融親情關懷下的小女孩「咯咯笑聲」的感染。我還認為結尾的「許諾捐腿」 本是小女孩無心的天真之語,正確的價值取向是小女孩懂得了去愛,而不是注重「捐腿」結果的犧牲性「奉獻」!
很多時候,對課文主題思想和情感的把握不是那麼簡單的。有的課文主題思想明顯,有的蘊含在字里行間,要認真鑽研,多讀些參考書,從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上,從作者的其它作品中,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真正把握其人文內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為了上好一堂課,你一輩子都在備課。」所以研讀文本是語文教師的必修課,是語文老師一生都必須修煉不止的看家功夫。
二、明確目標,精心設計
要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習慣;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中國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積累及正確的審美觀念,健康的心理素質。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語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維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全面發展。
蘇教版第六冊《剪枝的學問》,揭示了「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教學時,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一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是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綠線內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並在積累的基礎上會靈活運用;三是弄懂剪枝的學問,並掌握用人物對話來揭示事物所蘊含的道理的表達方法。教學步驟的安排,第一課時完成三項任務:學會9個生字,認識綠線內2個生字;理解和運用詞語;讀熟課文、感知內容。第二課時完成三項任務:讀好課文,揭示道理,學習並掌握表達方法。這樣的設計,沒有繁復的框架,清水芙蓉般的質朴,使教材所包含的知識類型和能力模型完全顯現出來,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是最儉省也是最有效的家常做法。
三、推敲字詞,品味語言
教材中的選文,大多是文學作品,語言規范,而且鮮明、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背誦、記憶、吸收、積累。因此,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吸收規范的語言,要將語言的規范性、生動性體現出來,使學生讀懂詞句,好的片段、課文要朗讀、背誦。
特級教師王崧舟一直倡導語文教師要有語文意識,要用語文的眼睛去看問題,用語文的耳朵聽聲音,用語文的嘴巴去交談,甚至用語文的心靈去感受、去思考、去體驗,總之,要用語文的方法解決語文的問題。他認為語文課要在「關注語言文字所表達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注語言文字表達形式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節奏,那種韻味」。王崧舟老師在教學《荷花》一課時,是這樣處理「冒」這個字的:
教師: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指名讀說)
學生: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朗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覺得這個「冒」字寫得特別美。到底美在哪兒,我也說不清楚。
教師:說不清楚是正常的,說得清楚卻是不正常的。你能覺察到「冒」字特別美,就已經非常了不起。請大家想一想,「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長、鑽、伸、露、探、沖)
教師:自己用心讀讀前後幾句話,體會一下,你覺得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做冒出來。(使勁地、不停地、急切地、筆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爭先恐後地、生機勃勃地、興高采烈地、精神抖擻地、喜氣洋洋地……要求學生分別把這些詞填到原句中去,再來讀讀悟悟。)
教師:大家看,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喜氣洋洋、生機勃勃地冒出來的白荷花。(課件播放荷花)
要實現閱讀教學的目的任務,關鍵在於體現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發揮語言的魅力。王崧舟老師僅憑對一個「冒」字的解讀就引導學生品出了荷花的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是有靈魂的。語言和思想、語言和思維是不可分的統一體。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過語言才能表達出來的。葉聖陶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講得非常清楚了。他說:「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區別之處,除了文法、修辭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獨立固定的材料來的。」 所以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就是要發揮語言的魅力。
四、讀寫結合,堅持練筆
閱讀文本,特別是閱讀名家名篇,既要學讀,又要學寫。所選的閱讀篇目是名家名篇,促使學生吸取和積累下大量的規范而優美的語言,為作文打基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作者如何觀察生活,反映生活,文章構思,遣詞造句等方面學習文章的寫法,在閱讀課上體現讀寫結合,加強課堂小練筆。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要始終貫徹讀寫結合的原則,尤其要強調說和寫的訓練。大作文以外,要重視平時結合閱讀的小練筆。我一直主張在每一篇課文講讀過程中,除了讀書之外,要有10-15分鍾的時間進行聽、說、寫練習,就是由讀遷移到聽、說和寫,可以是內容的遷移,也可以是語言形式的遷移。教師要依據教材特點設計仿寫、改寫、擴寫、續寫等練筆實踐。
蘇教版第八冊《三顧茅廬》一文中「隆中景色」這一片斷景色美、方法妙,很有典型性。我要求學生用上「來到……只見……」寫一處景色,要求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適當創新。這是寫作方法和語言形式上的遷移。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時,在閱讀課文第3、4段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地震中的李博士和台灣青年的無私付出,在朗讀之後,安排這樣的寫話練習:「從台灣青年身軀里涓涓流出的骨髓,此時此刻正涓涓地流入小錢的體內,小錢終於得救了,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此時此刻他的內心又怎能平靜呢?讓我們的心緊緊地貼著小錢的心,將他內心的感受也涓涓地流入你的筆端。」這是內容上的遷移。這個小練筆的設計,非常有意義,不但練習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更說明只有學生真正有了感受,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閱讀一篇文章,如果在思想上有所悟,情感上有所動,心靈上有所凈化,這是閱讀課的實效之一;如果在語言上有所積累,這是閱讀課的實效之二;如果學到一點寫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須「情動而辭發」,這就是閱讀課的實效之三。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途徑,遠非上述的幾點,它涉及到各個方面,既有教師自身的因素,也有學生方面的影響,還有各種教學環境的制約。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地學習和反思,探索和改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真正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吳小蓉;《情感語文——對比中尋真諦》;《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7年第7期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建議匯總報告
❺ 小學怎樣提高語文課堂實效論文
教師不能把知識生硬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也不能把思想觀點移植到學生的頭腦中。而要真真實實的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主。因而,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組織。組織課堂教學既是教師的基本技能,也是一門藝術。要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師必須關注每一位學生,巧妙地運用各種語言和非語言的手段,使課堂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並努力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在愉快輕松喜悅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那麼,組織課堂教學的技巧有哪些呢?
一、深鑽教材在課堂上下功夫。
1、課前准備要充分。作為一名21世紀的老師,要在理解新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教材。在此基礎上還要讓學生充分預習好所學知識。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一個心中的預測,多想想學生們需要什麼?學生們喜歡怎樣學?學生們能不能學得懂?在備課的時候,我充分的探索教材的重難點,並且抓住文本的閃光點,盡量讓孩子能多發揮,多想像,多動腦。
2、課中繪聲繪色。在自己的精心准備下,一節自己頗為滿意的課脫穎而出,自認為 不錯 。可在課堂上學生有的已經會了,也許教師會目瞪口呆,束手無策;也許會依然繪聲繪色地按步就搬,盡情演繹。新課堂對老師的要求是 打造一節生動活動主動詩意的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循著學生的認知曲線隨時調控教學環節,課堂是一個生動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活躍思維、急中生智、交流發展的智慧場。只要我們心中有學生,從學生出發,為學生服務,就能做到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生成的新問題、遇到的新阻礙、課堂的氣氛、教學的進展情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在頭腦中進行教學再設計,讓學生們的靈性和悟性在其間流淌,這是一個教師教學智慧的體現,靈活組織教學的體現,也是我們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體現。
對於語文老師來說,要想創設一個詩意的課堂,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學和語言素養,多方面的錘煉自己的語言。一年級的孩子模仿的願望和能力很強。如果一節充滿了詩意和生動的課堂,我相信孩子一定會沉浸在濃濃的氛圍里,從而學的更主動,更扎實。
在這里,我是這樣做的。每一節課中,我都讓自己能說兩個成語和一句優美的話,從而錘煉自己的語言。我也讓孩子不僅在掌握字詞句的基礎上,也能說一句完整且優美的話,比如讀詞語的時候,不僅要把字音讀准,還要能讀出詞語的意思和感情。這樣詞語讀好了,課文也能朗讀的繪聲繪色。孩子的語言能力就在這樣的潛移默化里升華和提高了。那麼我們的課堂就充滿了詩意。
二、不斷探究教法,指導學生的學法。
我們常說: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這就是說,教學的法則、規律是比較穩定的,而教學的具體方法是變化不定的。首先,根據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方法選用得當就能實現教學目的,就能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任何教學活動總是與教學對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對象,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再次,根據教師本人的風格選擇教法。每個教師的個性、氣質、素養、專長等不同,在教學中表現出的風格就不同。一種好的教法未必每個教師使用都有效,這也是有些教師模仿別人往往不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
最後,在探究教法的同時,也要重視學法指導。學法,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所運用的方法。一個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是絕對不會在這方面少下功夫的。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就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師對學生有意識地指導,傳授學習方法,使之達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習而得之,終生受益。方法得當,就會提高學習效率。可見,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多麼的重要了。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靈活、客觀地進行,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
1、多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從語文教學工作中我發現許多教師在提問後就馬上叫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如回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復問題,或是忙不迭地啟發當然很多情況下是暗示,然而,在這及短的時間內學生的思考能進行多深呢?可學生為了迎合老師的心裡匆忙尋找片言片語作答表面上氣氛活躍,實際上走進了膚淺的一問一答的圈子中去了。要改變這種狀況,應在提問後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認真讀書,深入思考,當學生回答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是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這個等待的時間雖短,卻正是學生思維打開和創造的過程。
2、給學生創造交流的機會。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 交流 。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我總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用時間來換取學生的思維空間。給學生一個交流的空間,實現 文本對話 , 師生交流 , 生生交流 。因此,應在教學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的環節。如《字與拼音》的教學, 我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上課開始,根據課文內容出示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的渴望。課中讓學生邊學邊思考,讓學生充分的相互交流。感悟感悟字與拼音的聯系,鼓勵學生自己編寫拼音兒歌,讓學生再一次交流起來,同學們在充分的交流後,都開動腦筋,進一步掌握了拼音中音與形的聯系,培養了學生觀察和創造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們一定要多思考,多探索,多反思。丟掉一些陳舊的教學觀念,多注入一些新的課堂理念和元素,讓孩子和老師都能在 詩意活動主動生動 的課堂中不斷的創新,營造出更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從而以興趣出發,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❻ 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論文急求,如何寫
這個方向太大了,來應該選個小方向源,沒有人寫過的反而比較容易出彩,如果寫的人多了,雖然資料一大把,不過很容易被老師說成是抄襲。不過你在這問,估計也沒什麼人會給你論文的。要麼自己寫,要麼找人寫。我去年在志文網上寫過一篇,質量還不錯,價格也還可以,你可以去問問他們,我找的王老師,人很不錯,有耐心,good
luck
~
~
lqailsaahb
❼ 教育類論文: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第二有:「有序教學。慧讀慧寫鄭老師提出的7步教學法,讓老師的教學更有效率: 1、調節學生的情緒經過簡短的上節課回顧,被表揚的學生情緒有些亢奮,沒被表揚的或許有些低落,這時需要老師調節好學生的情緒,使之平靜下來,開始進入新課的學習。 2、就本堂課主題口頭講述兩篇完全不同的例文就本堂課的主題選擇兩篇角度內容不同的例文,編成故事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老師的講述不能照本宣科的念,要以講故事的形式或者游戲的方式生動的講給學生;比如,老師說:同學們,首先,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說... 要仔細聽哦,找找老師說的話里哪裡相同,哪裡有不同... 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兩篇例文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由此引出本堂新課的主題。 3、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題材根據上一環節孩子們找到的不同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尋找類似的素材;比如,老師說:我晚上回家時,街邊突然竄出來一隻老鼠,嚇得我大叫了一聲,包都掉在地上了。同學們,你們生活中有被嚇到的事嗎?把孩子們找出來的素材,用簡短的字詞板書在黑板上,便於孩子觀看。 4、引導學生發現素材中的細節以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素材來分析細節;比如,老師以自己的例子來分析:自己被老鼠嚇了一大跳,為什麼會被嚇一跳呢?是街邊路燈不夠亮,還是老鼠太大;街上人很多嗎,還是只有老師一個人... 如果是老師獨自一人,心理狀態是怎麼樣的?是害怕、還是擔心... 通過提問的步步深入,引導學生從環境、人物動作、心理等方面分析自己提供的素材有哪些精彩的細節,豐滿整個故事。 5、構思作文的謀篇布局素材、細節都准備好了,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怎麼去架構一篇作文。如何開頭,正文寫什麼,怎麼結尾等。 6、創造一個安靜的寫作環境作文的本質是內心澎湃的情感躍然紙上的過程,需要一個安靜的寫作環境,讓學生不受外界打擾,情感盡情的流露出來,作文一氣呵成。 7、批改要及時學生的作文批改要快,及時發現孩子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引導。今天分享了鄭老師提出的7步有序教學法,以幫助老師更快更好的做小學學生作文教育。本文課堂7步教學法為慧讀慧寫鄭琨老師原創,轉載分享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