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如何把握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

如何把握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

發布時間:2021-03-08 03:52:49

A. 教師對幼兒藝術活動的組織可以從哪些方面

一、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評價行為存在的問題
1. 評價忽視幼兒個性和情感的發展。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偏重幼兒作品的構圖、造型、塗色等方面,往往從知識技能、畫面效果這些顯性因素來進行評價,以像與不像、好與不好為標准來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而對於幼兒的情感、態度、興趣、注意力、個性的發展卻不夠重視,缺乏引導和肯定。這樣的評價忽視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忽視了幼兒在其他方面所表現出的閃光點,對孩子的繪畫興趣和積極性、想像力和創造力產生不利的影響。
2. 評價標准和方式單一,忽視個體差異。每個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觀察能力,在美術活動中,每個對於繪畫主題的理解不同,通過自己獨特的想像和創造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但在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時,很多教師採用統一的評價標准,如強調畫面是否豐富、比例是否恰當、塗色是否均勻、是否與范畫相像。而且教師的評價方式也比較單一,基本是語言評價,很少採用微笑、眼神、傾聽和關注等非言語評價行為。這樣的評價忽視了幼兒的多樣性、差異性,違背了幼兒個性的豐富性、復雜性,也壓抑了幼兒的個性和創造性,不可能全面綜合地反映幼兒的實際情況。[1]
3. 評價語言過於單一、籠統。美術活動中,教師的評價過於簡單,對幼兒作品評價的語言往往比較單一、籠統,不夠深入具體,缺少針對性。如,「畫得不錯」、「畫得真棒」、「畫得真漂亮」、「有進步」,這類評價語言缺乏具體的內容,幼兒聽後並不知道自己好在哪裡,有了哪些進步。如果這是幼兒第一次聽到老師這樣的表揚和肯定,幼兒可能會十分高興,如果一直重復著類似於「真棒」的評價,幼兒也會感到乏味無趣。這樣的評價失去了應有的激勵作用,不利於幼兒的發展。
4. 評價行為缺乏激勵性。在美術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評價:「你怎麼畫得這么亂」,「你畫得不好看」,「你畫得這像什麼呀?」當個別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畫出符合幼兒思維特點的事物時,有的教師不顧幼兒的想法,採用否定性的評價說:「你怎麼畫了個綠太陽?你畫的房子怎麼是這樣的?「你畫的樹葉怎麼是藍色的?類似這樣的否定性評價,會挫傷幼兒繪畫的自信心,削弱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5. 評價注重結果,忽視過程。很多教師偏重對幼兒美術活動的結果進行評價,很重視在結束環節對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注重對幼兒作品中涉及到的構圖、造型、塗色等技能技巧的評價,卻忽視了幼兒在美術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濃厚的興趣、良好的習慣、頑強的毅力、持久的注意力等方面的評價和引導,而這些方面也是我們在美術活動中所追求的目標。同時,由於缺少對幼兒在美術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和引導,幼兒得不到及時的點撥,評價在激發幼兒興趣、靈感,開闊幼兒思維、大膽創造和表現等方面的作用沒有達成,使得評價促進幼兒發展的功能也無法真正實現。

二、改進策略
如何能在幼兒美術活動中進行恰當合理的評價?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評價行為進行反思,以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理念,逐步改進美術活動中的評價行為。在幼兒美術活動評價中,教師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 評價注重幼兒的多元發展。《綱要》在幼兒發展評價方面指出:「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幼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兒童,包括認知、語言、身體、情感、社會性等多方面。幼兒美術教育也在於此,要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僅要發展幼兒的美術知識技能,同時也要培養幼兒的情感、態度、個性等。教師在對幼兒美術活動進行評價時,應注重評價內容的全面、多元化。具體說來,在對知識技能方面評價上應包括構思、造型、材料運用、表現、塗色等指標;在情感、態度評價上則應注重對幼兒活動中的興趣性、主動性、自信心、持久性等。所以,教師的評價行為應以美術活動的最終目標為出發點,不能只強調美術技能和技巧,同時也應把幼兒的繪畫興趣、想像力和創造力、情感、個性發展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
2. 評價體現多層次和多樣性。每個幼兒基礎和能力不同,發展水平不一,都有其獨特性和個體差異,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又都有獨特的智能,如果用同一「標尺」、用同一「標准」,顯然是不行的,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設計多層次的評價標准,關注被評價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展。[2]
所以,教師要從多個標准、多個角度去評價幼兒,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作品中表現出來的不同風格,發現幼兒各自的長處,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從而讓每個兒童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美術活動的評價中,還要做到評價方式的多樣性,要考慮幼兒的不同個性,對不同的幼兒採用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教師可用拍手、微笑、伸出大拇指、拍拍肩膀來肯定幼兒;也可用撫摸、擁抱、拉手來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對一些比較沉靜、內向、膽小的幼兒,教師可用熱情的語言加以贊賞,或用拍手、貼五角星加以肯定,以增強自信心;對那些性格外向、活潑、表現突出的幼兒,可用積極的語言適度贊揚或點頭微笑。只有針對幼兒的個性特點採用靈活變化的評價方式,才能更好地滿足幼兒不同的發展需求。
3. 評價語言具體恰當。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具體性、針對性,要明確地指出孩子活動過程中或作品中值得表揚和肯定的地方。如,「這幾朵花顏色塗得真漂亮!」「這幅畫的線條非常流暢!」「你畫得真細心」。這樣的評價會讓幼兒感到生動有趣,會增強幼兒繪畫的積極性和繼續作畫的願望。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恰當、具體的語言評價能對幼兒起到點撥和引導作用。如,有的孩子畫面顏色單一,教師可以提醒他「顏色有點少,還可以用什麼顏色搭配起來更漂亮,更合適?」引導孩子大膽表現,使畫面色彩更豐富。如果教師的評價語言生動、具體,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更好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 評價體現激勵性。幼兒都喜歡教師表揚,表揚有助於幼兒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恰當的評價能保持和延續孩子的繪畫激情,張揚他們的個性,開發潛能,呵護他們的智慧之花,讓他們在快樂與成功的感受中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還因為這一興趣和愉快體驗,將推動他們今後積極地參與美術活動。[3]所以,在美術活動中,對於孩子的作品,只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體現他們的創造力,表現了事物的特徵,就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
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發現和體會幼兒美術作品的優點,努力從每個孩子的畫中欣賞其獨特之處,給予幼兒更多的鼓勵和肯定,從而保護孩子創作的熱情和繪畫的興趣,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樹立自信心。教師不僅要贊揚繪畫能力較強的幼兒,對於繪畫能力弱一些的幼兒,那些畫面簡單的幼兒,教師也應鼓勵與肯定。用肯定贊賞的語言為他們鼓勁,給予每一位幼兒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激發幼兒大膽作畫的慾望和熱情。
5. 評價與教學融合,注重過程性。新的評價理念強調評價的過程性,教師對美術活動的評價應是伴隨著教學活動過程而發生,也就是說評價與教學相融合,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這就要求對兒童美術發展的評價不僅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4]所以,教師要樹立新的評價觀念,評價要從過去僅僅重視結果轉變為更重視美術活動過程中的評價。教師要恰當地運用評價,將評價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始末。通過評價重視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情感和主動的態度,關注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對美的情緒體驗,幫助幼兒增強自信,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的精神。教師通過對幼兒美術活動過程的關注和評價,通過評價改進教學,不斷促進幼兒的發展。

B.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途徑和方法是什麼

組織途徑主要有:

1、集體教育活動。全班幼兒共同參與,教師面向全體兒童。短時間提供大量共同經驗,注重教育內容的邏輯性,兒童在活動中相互啟發、發展自律、合作意識。但是集體教育活動容易導致不能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的特點、興趣、需要,幼兒的表現機會少,不利於有針對性地培養各種能力。

2、小組活動。幼兒分小組進行活動,教師提供環境和材料,發揮間接指導的作用。幼兒自主探索、協作的機會更多,可以充分表現自己,有利於獨立、自主、協作等精神的培養。幼兒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小組活動有效進行的前提條件。

3、個別活動(區角活動)。幼兒獨自活動,教師予以個別指導。有利於因材施教,發揮兒童的主體性。個別活動對師資、設備有更高的要求,對教師的教育技巧要求更高。

方法:

1、直觀法。直觀法是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它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配合講述、講解向幼兒顯現實物、教具或作示範性實驗和表演,藉以說明和印證所講授知識的1種方法。

2、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向幼兒出示各種實物、教具、模型進行示範性操作的-種方法。這種方法常與講述法、談話法一起使用。演示法包括分步演示、連續演示、局部演示、對比演示、反復演示等多種形式

3、示範法。示範法是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所做的教學表演,為幼兒提供具體模仿的範例。在語言活動、科學活動的教學中,教師應經常運用語言示範,發展幼兒敘述、描寫、創造性講述及朗誦能力;在美工、音樂、體育教學中則通過動作示範幫助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動作。

4、欣賞法。欣賞法是指教師指導幼兒體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藉以陶冶情感的方法。如藝術美和自然美的欣賞,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豐富精神生活;道德行為的欣賞,有助於培養道德品質、高尚的理想情操;理智的欣賞,有助於培養求知興趣、科學態度、創造精神。

(2)如何把握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擴展閱讀:

運用演示法的要點是:

1、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激發幼兒的新鮮感。

2、使全體幼兒都能看清演示的對象,把注意力集中在對象的主要方面。

3、輔以簡明扼要的講解和談話,使演示的事物與所學的知識緊密結合,將個別的知識歸納成為完整的知識。

4、演示要技巧熟練、造型准確、程序正確、動作清楚、速度適宜。

5、演示的時間要短,根據需要可向全班、小組或個人進行演示。

C. 如何進行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很不容易的加油

D.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

一、重塑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價值取向
美術教育要順應幼兒的特點因勢利導,才會得到好的實效。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價值取向應突出以人為本,定位於人的整體性、可持續性的發展。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目標具體應該體現在以下方面:①萌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並主動投入到美術活動中,使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②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並以此作為宣洩情感、充分表達個性的活動,使其個性健康發展;③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有美感的形式,創造性的表達、表現對事物的觀察和感悟,注重幼兒審美與創造力的發展。
二、在幼兒園內外營造自然的美術環境
優美的環境傳遞給幼兒各種信息和刺激,使幼兒受到一種文化藝術氛圍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幼兒園的物質設備、空間布置、牆飾的美化都應精心布置,和諧優美,體現出美的原則和規律。如園內外牆壁上適當安些多寶架或擱板架,陳列一些用泥、木、石、金屬、石膏等材料製成的雕塑作品,發展兒童的空間感覺,使幼兒隨時隨地都能觀察、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受到藝術作品的熏陶。給幼兒提供進行集體作畫的磁磚牆、水泥牆、黑板或大張畫紙。也可給兒童提供小畫板、小畫夾,利於幼兒室外作畫。幼兒園還應當給幼兒提供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的材料。兒童通過自己選擇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粘貼、造型,發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加強對各種材料的認識。
三、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進行美術教育活動選材
美術教育活動的選材應充分體現幼兒的年齡特點,反映孩子的生活經驗,使他們通過畫筆表現、表達眼中和心中的世界。①選材注重幼兒情感體驗的表達,好的選材能起到開啟幼兒心靈的作用。老師在選材時,不要擔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們畫的不像。在他們塗鴉、稚拙的表現中,會有很多可愛的想法和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評判他們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為「好不好」的標准,而是要使他們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並通過自主的創作過程,建立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②表現的內容給幼兒留有充分想像的空間同一事物,個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表達、表現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選材要給幼兒的表現空間大一些。③滲透民族傳統文化的選材內容。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許多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在成人有目的的引導下,兒童在美術活動中會受到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響,因此選材的內容也可涉及適合幼兒欣賞和表現我國民族傳統中的優秀文化,如京劇臉譜、農民畫、風箏、瓦罐等。此外,在確定題材時要注意突出美感和兒童情趣。伴隨著選材的內容,其表現手法也要考慮運用多種形式。
四、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對於喜好新鮮事物的幼兒來說,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愛。①游戲情境法。教師要善於運用游戲的情境來感染和調動幼兒。如情境表演、看錄像、講故事、變魔術、玩沙、糊紙盒、拼石頭等活動都是幼兒喜歡的游戲,這些游戲里又包含著豐富的美術知識,而創設寬松、有趣的游戲環境,更易於幼兒把自己所思所想表達出來。②觀察引導法。美術活動是視覺藝術活動,離不開觀察。引導幼兒觀察時,首先是啟發幼兒對生活及事物的熱愛。如引導幼兒觀察、回憶從家到幼兒園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高樓、房屋是什麼樣的?路上遇到哪些人?進行交流之後再畫。從而啟發幼兒通過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徵,並把自己的感受和聯想表現出來,使他們的畫面生動而充滿兒童情趣。③物象分析法。物象分析法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描述性的分析,幫助幼兒在事物與畫面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造型符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理解的形象進行表述。如老師講了「太陽十兄弟」的故事後,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你想像的太陽是什麼樣的?他們發出的光芒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是這樣?鼓勵幼兒把看到的、想到的變成物象說出來然後再畫出來,孩子們感受不同,創造的符號也千差萬別,使其作品成為充滿個性、栩栩入生,是真正意義的「兒童畫」。④作品賞析法。引導幼兒多欣賞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的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他們大膽地表現與創新。⑤過程指導法。幼兒作畫時,教師既不能無目的的巡視,也不能過多的詢問干擾了幼兒的原有思路。老師要做到因人而導、因需而導。如對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筆的孩子,可以採取手把手或在紙上示意,幫他邁出「萬事開頭難」的第一步。在小朋友不知道如何繼續豐富畫面時,老師理解並引導其豐富畫面,幫他添上關鍵的幾筆,起到擴展、豐富其畫面的好方法。
美術活動對幼兒有益興趣、健康個性、審美與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E. 如何組織和指導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基本指導方法與示例

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採用的手段。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的方法。
教學方法運用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於:保證幼兒正確地掌握知識、技能,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慾望,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幼兒園常用的教學方法有直觀法(觀察、演示、示範、範例、欣賞等)、口授法(講解、講述、談話、描述等)、實踐法(練習、表達、游戲、操作等)。從活動上劃分,以教師為主的方法是演示、示範、範例和講解等;以幼兒活動為主的方法是觀察、游戲、練習、表達等;談話則是教師和幼兒相互作用的活動形式。
直觀法包括觀察、演示、示範、範例、欣賞等具體方法。
一、直觀法
直觀法是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它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配合講述、講解向幼兒顯現實物、教具或作示範性實驗和表演,藉以說明和印證所講授知識的—種方法。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領導幼兒感知客觀事物的一種方法。
觀察法包括個別物體觀察、比較性觀察、長期系統性觀察等形式。觀察活動可以是幼兒主動的、自發的,也可以是教師專門組織的。這種方法是常識教學和美術教學的主要方法。
實例:認識青蛙(科學大班)
通過觀察(圖片、實物)和談話,認識青蛙的生長過程。
教師出示圖片1提問,這是什麼?(卵。)卵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教師出示圖片2提問:卵變成了什麼?(蝌蚪。)蝌蚪是什麼顏色7.(黑色。)它像什麼?
(小蝌蚪有條小尾巴,就像小魚一樣在水裡游來游去。)
教師出示圖片3提問:小蝌蚪慢慢長大了,它的身上長出了什麼?(後腿。)並指導幼兒觀察實物蝌蚪,讓幼兒看到腿是長在蝌蚪的後部。
教師出示圖片4提問:小蝌蚪又長大了,又有什麼變化呢?(長出前腿,尾巴變短了,變成了大蝌蚪。)教師出示圖片5提問:蝌蚪長大了,它變成什麼了?(小青蛙。)
小青蛙是什麼顏色?(常見的綠色。)它是什麼樣子?(頭上有兩只又大又圓的眼睛,一張又寬又大的嘴巴,一個很長的舌頭,背上有深色的條紋,肚皮是白色的,前腿短,後腿長。)
此例採用的是系統性觀察與談話相結合的方法。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向幼兒出示各種實物、教具、模型進行示範性操作的—種方法。這種方法常與講述法、談話法一起使用。
演示法包括分步演示、連續演示、局部演示、對比演示、反復演示等多種形式運用演示法的要點是:
1、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激發幼兒的新鮮感。
2、使全體幼兒都能看清演示的對象,把注意力集中在對象的主要方面。
3、輔以簡明扼要的講解和談話,使演示的事物與所學的知識緊密結合,將個別的知識歸納成為完整的知識。
4、演示要技巧熟練、造型准確、程序正確、動作清楚、速度適宜。
5、演示的時間要短,根據需要可向全班、小組或個人進行演示。
實例:學習4的組成(數學)
……教師在絨板上貼兩個紙圈作為兔籠,請幼兒把4隻兔子分別關在2個籠子里;
引導幼兒邊關邊講:「左邊關1隻,右邊關3隻;左邊關2隻,右邊關2隻;左邊關3隻;
右邊關1隻」。最後教師小結4的分解方法: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此例採用的是教師演示和幼兒操作活動相結合的方法。
(三)示範法
示範法是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所做的教學表演,為幼兒提供具體模仿的範例。在語言活動、科學活動的教學中,教師應經常運用語言示範,發展幼兒敘述、描寫、創造性講述及朗誦能力;在美工、音樂、體育教學中則通過動作示範幫助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動作。
示範法包括完整示範、部分示範、分解示範、不同方向示範等多種形式。在向幼兒傳授兒歌、歌曲、舞蹈、繪畫等內容時,教師應做完整示範,便於幼兒理解和掌握。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幼兒有難點、錯誤時,教師可再做分解示範,以幫助幼兒解決困難和糾正錯誤。示範可由教師示範,也可以請幼兒示範。
運用示範法的要點是:
1、進行示範動作時,要選擇好位置,使每個幼兒都能看清楚。
2、示範動作要慢一些,而且要清楚准確,並適當加以解釋。
3、進行語言示範時,要聲音洪亮、吐字清楚、用詞准確、速度適中,富有表現力。
實例:雙腳立定跳遠(體育)
……幼兒排成兩列橫隊,學新動作。教師邊講邊示範:要求雙腳站在線上,兩腿曲膝,上體前傾,兩臂後下舉。跳時兩腳蹬地,同時兩臂向前上方舉,落地時前腳掌輕輕落地。……
此例採用的是示範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四)範例法
範例法是指按教學要求或者活動目標提供給幼兒一種可模仿的榜樣,它是形象的、具體的。範例對年齡越小的幼兒作用越明顯。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以優秀人物為範例。在教學過程中,是指向幼兒出示的各種樣品,如繪畫、紙工、泥工樣品等,供幼兒觀察、模仿學習。這種方法多用於美術、美工的教學。
範例包括圖,片、模型、玩具、畫冊、實物標本以及教師畫或做的圖畫、手工和貼絨樣品等。
運用範例法的要點是:
1、教學中範例的大小以讓每個幼兒看清楚為宜。
2、範例的難易程度要與幼兒實際水平相適應。
3、範例要色彩鮮艷、畫面清晰、形象突出、具有典型性。
4、範例要多樣化,具有一定的數量,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事物的面貌,以開闊幼兒的思路,為其創造性表現提供基礎。
實例:紙盒玩具(美工)
教師逐一出示範例,引導幼兒分析這三輛車是用什麼紙盒做的?在製作方法上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按紙盒造型思考:除了能做以上三種汽車外,還能做什麼?啟發幼兒構思其他類型的車輛或房屋、傢具、船等。……
此例採用的是觀察與範例相結合的方法
(五)欣賞法
欣賞法是指教師指導幼兒體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藉以陶冶情感的方法。如藝術美和自然美的欣賞,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豐富精神生活;道德行為的欣賞,有助於培養道德品質、高尚的理想情操;理智的欣賞,有助於培養求知興趣、科學態度、創造精神。幼兒園各科教學都有欣賞教學因素,音樂、美術、語言教學中運用較多。
運用欣賞法的要點:
1、引起幼兒欣賞的興趣,欣賞前聯系幼兒的經驗和當前的情景,啟發誘導幼兒欣賞的願望。
2、利用各種情境激發幼兒強烈的情感反映,如驚呀、贊嘆、欽佩、敬仰等,使幼兒受到感染和教育。
3、培養幼兒欣賞美好事物的能力和鑒別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能力。
實例:小白兔和大黑熊(音樂)
……欣賞《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樂。教師引導幼兒認真傾聽音樂,從音樂的高低、快慢變化上感知音樂,所塑造的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表現大黑熊的音樂低而且慢,表現小白兔的音樂高而且快。……
此例採用的是欣賞的教學方法。
二、口授法
口授法是指通過教師的講述和講解,向幼兒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說明道理,使幼兒直接獲得知識的教學方法。這是使用最早、應用最廣的教學方法,也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應用最為經常和普遍的一種方法。
口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談話、描述等具體方法。
(一)講述法
講述法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生動的敘述說明講解的教學內容、教材的—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在教育活動中應用廣泛,不僅用於向幼兒傳授新知識,還廣泛用於各種活動的組織,是語言教學活動的主要方法。
講述法包括敘事、描述、解釋等表述方式。根據講述的內容可分為符合實際的講述和創造性講述;按講述的心理過程分為憑感知講述、憑記憶講述和憑想像講述;按講述形式分為敘事性講述和有情節講述。具體的講述課類型有講述實物、看圖講述、編故事等多種。
運用講述法的要點是:
1、講述的語言要正確、生動、形象、富有感情,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如語言的速度、語音的變化、感情的色彩等。
2、講述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要運用兒童化語言,讓幼兒能聽懂。
3、講述之前,教師要交待清楚講述的要求;講述過程中,要提醒幼兒圍繞講述對象進行講述。
4、教師要注意傾聽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鼓勵和必要的幫助,但切忌用過多的指點干擾幼兒的講述。
(二)講解法
講解法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幼兒解釋和說明知識、材料、規定、要求等的教學方法。
運用講解法的要點是:
1、講解要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深入淺出,必要時可適當重復講解。
2、教師講解的語言要准確、清晰、簡練、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3、講解要條理清楚,便於幼兒記憶。
實例:下雨前(科學中班)
結合圖片,講解為什麼下雨前小動物的活動會發生變化。
(1)出示圖片1,講述小白兔碰見蜻蜓姐姐的情節(講解蜻蜓下雨飛得低的原因)下雨前,空氣很濕潤,小蟲子的翅膀沾了水,飛不高。蜻蜓要捉蟲子吃,所以要飛得很低。
(2)出示圖片2,講述小白兔碰見小魚的情節(講解為什麼下雨前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下雨前,水下氧氣少,小魚在水底悶得難受,就只好游到水面上來透氣。……
此例採用的是講述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三)談話法
談話法是指用提問、答問、討論等方式進行教學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檢查知識、鞏固知識。這種方法容易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積極的思維活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談話法包括啟發式談話、再現談話、講授談話等形式。
運用談話法的要點是:
1、要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
2、所提的問題須經過周密思考,要圍繞主題緊扣教學目的,具體明確,富有啟發性,既要面向全體幼兒,又要照顧個別幼兒的水平。
3、問題要有邏輯性,以引起幼兒步步深入思考。
4、教會幼兒注意聽清問題,針對問題用響亮聲音回答,培養幼兒回答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習慣。
5、教師要注意耐心傾聽幼兒的回答,及時肯定、補充,做出明確的結論。
6、鼓勵幼兒向教師質疑。
(四)描述法
描述法是指教師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描繪、講述所教授知識內容的教學方法。它會喚起幼兒頭腦中鮮明的表象和豐富的聯想,幫助幼兒理解事物,獲得間接知識,發展形象思維能力。描述法適用於幼兒園的各科教學和幼兒的各種活動。
描述法包括描述性提問、描述性講授等方式。
運用描述法的要點是:
1、語言要繪聲繪色、優美而富於感情,把事物描述得生動、具體、形象鮮明。
2、描述要有一定的順序,可與觀察相結合。
實例:手指按畫「小鴨子」(美術中班)
(1)大拇指哥哥穿著黃顏色的衣服先出來了(用大拇指蘸黃色顏料在紙上按出鴨子的身體),看,大拇指哥哥一個一個分開站好了。
(2)小指妹妹穿上黃衣服也出來了,有的站在哥哥的前面,有的站在哥哥的後面,有的站在哥的上面,有的站在哥的下面(用小指蘸黃顏料在鴨子身體的上下左右各畫出鴨子的頭),他們離大拇指哥哥不遠。
(3)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手拉手唱起了歌(用棉棒蘸紅顏料把鴨的身體和頭相連接)。
(4)小指妹妹可漂亮了,她頭上戴著一隻美麗的蝴蝶結(用棉棒蘸桔紅顏料點在小鴨的頭頂上)。
(5)他們的「嘎嘎歌」唱得非常好,獎給他們一顆小豆豆。大拇指哥哥說:「小指妹妹比我小。豆豆給她吃。」(用棉棒蘸上藍色,在頭的中間點上眼睛。)……
此例採用的是示範與講解和描述的方法。
實例:兒歌《我是小畫家》(語言小班)
……講解兒歌
教師:老師今天把這位小畫家畫的畫給小朋友看看(出示圖片)。你們看看,他畫了什麼?
幼兒:綠綠的葉子、紅紅的花。
教師:這位小畫家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幼兒:我是小畫家,畫的葉兒青又青,畫的花兒紅又大。
教師:這位小畫家可會畫了,他又在畫上畫了兩只蜜蜂(出示兩只「蜜蜂」,貼在花上)。小朋友說說看,蜜蜂在花上采蜜是怎樣叫的?
幼兒:嗡嗡嗡。(先個別,再集體學叫)……
此例採用的是講解、演示的方法。
三、實踐法
實踐法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創設多種以幼兒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訓練幼兒的各種感官,並進一步理解知識、鞏固技能、加深記憶的一種教學方法。
實踐法包括練習、操作、游戲、表達等具體方法。
(一)練習法
練習法是指在教師的幫助、輔導下,通過多次重復地練習使幼兒熟練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方法。它是鞏固新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和習慣的基本方法。
練習法按性質和特點分為運用技能練習、道德行為練習、心智技能練習。每類練習還可以以分段練習(分步練習、單項練習)、綜合練習(完整練習)的方式進行。。
運用練習法的要點是:
1、使幼兒明確練習的目的、任務和具體要求在理解的情況下自覺練習。
2、運用正確的練習方法,伴隨講解和示範,指出難點和易犯的錯誤,使幼兒獲得有關練習方法和實際運用的清晰表象。
3、根據練習材料的性質和幼兒的年齡特點,適當分配練習的分量、次數和時間。
4、練習的方式要多樣化,以提高練習的興趣,避免單調、乏味的重復。
5、練習中要先求正確後求熟練,逐步提高要求,及時評價指導,讓幼兒知道練習的結果。
6、加強個別輔導,及時糾正錯誤,以免形成習慣後不易糾正,對能力差的幼兒要多給予練習的機會和具體的幫助。
7、鼓勵幼兒的創造精神,防止盲目模仿和機械重復。
(二)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直觀教具,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知識、經驗和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操作法包括示範性操作、探索性操作、鞏固性操作等形式。操作可以是個體的,也可以是集體的。常結合游戲、練習等方法使用。
運用操作法的要點是:
1、明確操作的目的。
2、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一般人手一份。
3、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時間去擺弄物體,去思考和探索,以達到操作的目的,充分發揮教具、材料的作用,切忌走過場。
4、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應向幼兒說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體的操作步驟、方法。
5、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和探索。
6、要討論操作的結果,幫助幼兒將他們在操作中獲得的感性經驗予以整理歸納明確概念。
7、操作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不同年齡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游戲法
游戲法是指通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規則的游戲活動采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是深受幼兒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
游戲法包括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語言游戲、綜合游戲等形式。
運用游戲法的要點是:
1、游戲的內容要健康,要有益於幼兒的身心發展。
2、根據不同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選擇、創編不同形式的游戲。
3、教師要重點指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能夠克服困難,獨立或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
4、教師應根據游戲的內容及形式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指導方法。
5、在游戲中要注意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謙讓、友愛、互助等優秀品質。
(四)表達法
表達法即發表、表現。是指幼兒經過思考、領悟,用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對事物認識的一種方法。它是幼兒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
表達法包括具體的表達(繪畫、手工、唱歌、,舞蹈、表演、創造性游戲等)、抽象的表達(談話、討論、講述、朗誦等)。
運用表達法的要點是:
1、教師要為幼兒創造條件,給每個幼兒充分的發表看法、表現自我的機會。
2、讓幼兒自由地選擇表達的方式,積極地表現自己,在表達中得到發展。
實例5套圈賽跑(體育大班)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在起跑線後成縱隊站好。
第一次游戲:老師發出信號後,各隊第一個幼兒向前快跑,跑到圓圈處,拿起竹圈,從腳經過身體向頭上脫出後,把竹圈放在圓圈內,再繼續往前跑,用同樣的方法套過第二個竹圈,繞過小旗,直接跑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後,自己站在隊尾。第二個小朋友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依次至最後一個幼兒拿起小旗,以先舉起小旗為勝。
第二次游戲:套圈方法同上,跑到小旗處,取出一個皮球在地上連續拍三下,將球輕輕放入桶內,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後,排到隊尾,依次進行,至最後一個幼兒跑回,以先舉旗為勝。
第三次游戲:套圈方法同上,跑到小旗處,在黑板上按順序演算一道9以內的加法題,然後返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後,排到隊尾,依次進行,
至最後一個幼兒跑回,以先舉旗為勝。……
此例採用的是游戲與練習相結合的方法。
實例6小主人和小客人(社會中班)
…教師講故事《小熊家來了客人》。故事大意是小熊家裡今天要來客人,他把屋子收拾得干凈、整齊。過了一會,客人來了,他們敲門問:「小熊在家嗎?小熊問清了客人的姓名以後打開門說:「請進,請進。」「請坐,請坐。」客人坐好後,小熊給客人倒水、端上點心。客人說:「謝謝。」客人玩得很高興,都誇小熊是個好主人。臨走時,大家都謝謝小熊,並歡迎小熊到他們家裡做客,他們也會像小熊一樣熱情招待客人。
分組表演《我是小主人》。各組小朋友自己布置一個「家」,准備茶水、點心、玩具等,輪流當主人,其他人做客人,表演敲門、招待、交談、再見。……
此例採用的是游戲與表達相結合的方法

F. 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一、組織與實施的總體要求

課程的組織與實施是落實課程內容、實現課程目標的關鍵環節。幼兒園要通過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生活和游戲,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

(一)教育環境的創設

環境是課程實施的重要因素,幼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的,幼兒園應創設適宜幼兒發展的教育環境,包括良好的物質環境與心理環境。

1、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

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依據教育目標,有利於引發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的積極互動。一方面,體現安全性、教育性與審美性;另一方面,還需本著因地制宜、勤儉節約的原則,從本園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自然的、現有的資源,切忌高檔裝修、盲目模仿和互相攀比。

(1)活動室的設置

設施設備的要求:

●幼兒用的桌椅應適合其身材高度,不同年齡班的桌椅應有區別。

●玩具、材料的櫃架或活動區間隔的高度,以不阻礙成人觀察幼兒的視線為准。

●玩具、材料櫃架的結構應便於物品分類和幼兒取放。

●幼兒的桌椅布置要防止小學化。

區域環境設置的要求:

●區域設置應涵蓋幼兒身心發展諸方面的需要,滿足幼兒的游戲興趣。

●根據課程目標設置活動區域,區域材料應及時更換,拿取方便。

●合理安排活動區域,做到動靜分開,方便活動轉換,避免相互干擾,減少行為問題。

農村幼兒園可充分利用農作物、干凈安全的廢舊物品、民間藝術品、民間游戲材料等,為幼兒提供多種操作材料,開設多種區域,引導幼兒主動、自主地學習。

(2)體能游戲場地的安排

幼兒園應當安排適合幼兒身體鍛煉或戶外游戲的場地,要考慮設置雨天時能夠讓幼兒進行大肌肉運動的室內場地。體能游戲場地的設備配置,以能夠滿足幼兒攀、爬、平衡、跳、投等大肌肉活動為主。

無論是活動室設施、設備還是體能游戲場地的設施與設備都要注意安全性:

●園內的地面要平坦防滑,所有出口及通道、樓道要暢通無阻;

●設施和器材不可有尖角、裂片或鐵釘等露出;

●供幼兒操作的玩具、物品不含鉛等有毒成份;

●應用綠色、環保、化學刺激氣味小的材料裝飾活動室;

●經常檢查幼兒使用的設施、玩具、物品等,損壞的東西及時修理、替換或丟棄;

●保教人員具有基本的安全急救常識,安全急救設備充足,取用方便。

2、幼兒園精神環境的營造

幼兒園要營造一種和諧、溫馨、愉快的心理環境,讓幼兒感到安全、輕松、快樂。

(1)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師幼關系是教師和幼兒在教育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人際關系。它既蘊涵著教育因素,又蘊涵著情感因素。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教師應做到:

●給幼兒營造自由選擇的生活環境,滿足幼兒的生理需要。

●用心關注幼兒的活動。

●以親切平等的態度與幼兒進行廣義的對話和情感的交流。

●避免在教學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傷害幼兒。

G. 如何有效的組織與實施幼兒園藝術

迎來了又一個新學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及家長的迫切要求,我們藝術教育也面臨著新的突破鑒於此,根據新《綱要》及園務計劃的精神,我園將在本學年的藝術活動中,進行創新的教學嘗試。
一、指導思想:

為提高幼兒藝術教育的整體水平,讓更多的孩子在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中健康、愉快地成長。本學年我園藝術活動將根據區藝術節活動的指導思想,結合我園實際舉行有自己特色的藝術節活動,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幼兒藝術教育新路子。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學年藝術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1、強化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藝術教育整體水平。

本著精幹高效,結合實際的原則,制定完整的藝術計劃,確定每一次藝術活動的內容和具體的安排,讓各位教師有時間和精力來參加,切實提高教師們的水平。與園領導共同商量,努力安排好各位參加活動教職工的工作,讓參加活動的教職工全心投入到藝術活動中,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2、從實際出發,舉行有自己特色的藝術節活動:

我班幼兒年齡小,對唱唱跳跳、塗塗畫畫很感興趣,因此,結合他們的年齡特點,開展適當的藝術教育是很有必要,它對幼兒的情感教育、性格形成有良好的促進和幫助作用。現計劃如下:

(一)、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學習藝術的興趣。

(二)、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和季節變化的特徵促進藝術技能技巧的學習。

(三)、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鼓勵大膽參與、表現。

(四)、多提供一些自然物、廢舊材料讓幼兒動手製作。

(五)、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欣賞活動,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

三、本學年活動安排如下:

1、宣傳組織階段:20XX年9月開始各班結合實際舉行形式多樣的藝術活動。

2、十月份開展以秋天為主題的美工活動。

學前班塑料瓶大變身,大班種子拼畫,中班美麗的樹葉,小班秋天的水果

3、十一月份參加早操比賽

4、十二月份親子趣味游戲各班班主任自選活動主題
5、慶元旦迎新年文藝匯演

H. 如何開展幼兒園藝術活動

實踐證明,只有從實際出發,以幼兒為主體,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並在美術活動中激發幼兒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才能使開展美術活動真正起到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提高其整體素質的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重新審視和改革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定位、選材、教學方法等。

一、重塑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價值取向

美術教育要順應幼兒的特點因勢利導,才會得到好的效果。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價值取向應突出以人為本,定位於人的整體性、可持續性的發展。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目標具體應該體現在以下方面:

1、喚起興趣:在美術活動中獲得愉快體驗,並主動參與,使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2、大膽表達: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使其個性健康發展。

3、表現美: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有美感的形式,創造性的表現對事物的觀察和感悟。

二、在幼兒園內外營造自然的美術環境

優美的環境傳遞給幼兒各種信息和刺激,使幼兒受到一種文化藝術氛圍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幼兒園的物質設備、空間布置、牆飾的美化都應精心布置,和諧優美,體現出美的原則和規律。如園內外牆壁上適當安些多寶架或擱板架,陳列一些用泥、木、石、金屬、石膏等材料製成的雕塑作品,發展兒童的空間感覺,使幼兒隨時隨地都能觀察、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受到藝術作品的熏陶;給幼兒提供進行集體作畫的磁磚牆、水泥牆、黑板或大張畫紙;也可給兒童提供小畫板、小畫夾,利於幼兒室外作畫;幼兒園還應當給幼兒提供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的材料。兒童通過自己選擇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粘貼、造型,發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加強對各種材料的認識。

三、結合年齡進行美術教育活動選材

美術教育活動的選材應充分體現幼兒的年齡特點,反映孩子的生活經驗,使他們通過畫筆表現、表達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也才能更好的實現美術教育活動給幼兒帶來的好處。

1、選材注重幼兒情感體驗

老師在選材時,不要擔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們畫的不像。在他們塗鴉、稚拙的表現中,會有很多可愛的想法和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評判他們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為「好不好」的標准,而是要使他們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並通過自主的創作過程,建立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如《從家到幼兒園》、《我的家》、《一桌好吃的萊》等內容和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易於引發幼兒的回憶和表現,使他們喜歡參與美術活動,就是很好的題目。

2、表現的內容給幼兒留有充分想像的空間

同一事物,個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表達、表現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選材要給幼兒的表現空間大一些。如《未來汽車城》、《手影游戲》、《我最喜愛的人》等,由於沒有固定的造型,幼兒不受「像與不像」的困繞,他們能夠放開手筆大膽表現,從而調動起積極的思維活動,並能大膽發揮想像創造力,表達出自己對事物的感悟。

3、滲透民族傳統文化的選材內容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許多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在成人有目的的引導下,兒童在美術活動中會受到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響,因此選材的內容也可涉及適合幼兒欣賞和表現我國民族傳統中的優秀文化,如:京劇臉譜、農民畫、風箏、瓦罐等。此外,在確定題材時要注意突出美感和兒童情趣。伴隨著選材的內容,其表現手法也要考慮運用多種形式。

四、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對於喜好新鮮事物的幼兒來說,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愛。以下是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的五大教學方法,供您參考。

1、游戲情境法:教師要善於運用游戲的情境來感染和調動幼兒。如:情境表演、看錄像、講故事、變魔術、玩沙、糊紙盒、拼石頭等活動都是幼兒喜歡的游戲,這些游戲里又包含著豐富的美術知識,而創設寬松、有趣的游戲環境,更易於幼兒把自己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2、觀察引導法:美術活動是視覺藝術活動,離不開觀察。引導幼兒觀察時,首先是啟發幼兒對生活及事物的熱愛。如引導幼兒觀察、回憶從家到幼兒園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高樓、房屋是什麼樣的?路上遇到哪些人?進行交流之後再畫。從而啟發幼兒通過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徵,並把自己的感受和聯想表現出來,使他們的畫面生動而充滿兒童情趣。

3、物象分析法:物象分析法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描述性的分析,幫助幼兒在事物與畫面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造型符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理解的形象進行表述。如老師講了「太陽十兄弟」的故事後,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你想像的太陽是什麼樣的?他們發出的光芒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是這樣?鼓勵幼兒把看到的、想到的變成物象說出來然後再畫出來,孩子孩子們感受不同,創造的符號也千差萬別,使其作品成為充滿個性、栩栩入生,是真正意義的「兒童畫」。

4、作品賞析法:引導幼兒多欣賞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的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他們大膽地表現與創新。

5、過程指導法:幼兒作畫時,教師既不能無目的的巡視,也不能過多的詢問干擾了幼兒的原有思路。老師要做到因人而導、因需而導。如對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筆的孩子,可以採取手把手或在紙上示意,幫他邁出「萬事開頭難」的第一步。在小朋友不知道如何繼續豐富畫面時,老師理解並引導其豐富畫面,幫他添上關鍵的幾筆,起到擴展、豐富其畫面的好方法。

結語:總之,美術活動對幼兒有益興趣、健康個性、審美與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遵循幼兒認識規律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內容,創造寬松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選用恰當的方法,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使美術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樂趣,一種盪漾著激情和人性的活動。

I. 教師對幼兒藝術活動的組織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幼兒已有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與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驗。在各大領域教育中,幼兒園藝術教育最需要以整體和綜合的形式開展教學。為此,幼兒園可以從主題要素出發,把握藝術整合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過程,從幼兒發展狀況人手,使一切教育因素形成一種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統一關系,最終達到運用藝術教育啟迪幼兒心靈的目的,促使幼兒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有效發揮各種藝術形式的教育價值。在具體教學中,筆者以為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組織。
一、從主題目標上尋找整合切入點,構建藝術活動整合的方式
實施整合的藝術教育活動的關鍵是確定各種藝術形式的整合切入點。所謂整合切入點即探討整合什麼,在哪些環節上進行整合。[1]找准了切入點,能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過程的各環節。目標的設置是活動設計的首要環節,決定著過程的設計與開展,同時也影響著活動的結果。主題目標是每一節活動的教學過程得以開展與實施的關鍵因素,它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在目標整合上,幼兒園應從主題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入手,探尋藝術活動間的共同體,通過整合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表達感受,進一步深化主題活動的價值,構建藝術整合課程,促進幼兒和諧全面發展。
(一)從主題的知識目標切入,重視音樂的動態造型和美術的形體造型之間的聯系
主題的知識目標體現為一個主題在知識結構上的系統性,包括事物的特點、外形特徵、功用等。[2]充分把握主題知識目標的各要素,從最容易感知的「型」入手,使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成為幼兒深入認知主題的途徑,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理解與掌握知識點。如在「斗雞」的主題活動中,圍繞認識「民間斗雞」這一游戲形式,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身體自由地表現斗雞的各種動態造型,再嘗試用泥塑、繪畫等形式再現各種造型的斗雞形態。幼兒在表演斗雞的舞蹈和製作斗雞的舞譜中,往往可以激發起勇於拼搏的精神,體驗創造舞蹈造型和泥塑造型的樂趣,從而有助於發展自己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二)從主題的能力目標切入,在體驗中理解音樂的樂曲結構和美術線條之間的聯系
主題的能力目標為在主題活動中提升幼兒發展的能力水平設定了基本標准。如在「化蝶」主題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在表現蝴蝶的姿態中理解樂曲的曲風;在用國畫的方式表現蝴蝶中進一步感受蝴蝶共舞的美麗姿態;在理解樂曲和感受弧線的整合活動中,掌握蝴蝶共舞的動作,同時提高幼兒運用國畫弧線的技能,進一步豐富幼兒對蝴蝶特徵的認知,增強幼兒對蝴蝶這一主題的藝術表現力,實現音樂欣賞與美術創作的整合。
(三)從主題的情感目標切入,在感受中體驗音樂的旋律節奏和美術的色彩構圖之間的聯系
情感教育目標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培養幼兒的社會性情感,提高其情緒情感的自我調控能力,幫助他們對自我、環境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最終指向整體教育目標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養。如在「世界真美妙」的活動中,情感目標可以是著重讓幼兒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此,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四組,第一組畫小鳥在天空中飛翔的情景,第二組畫小兔在草地上跳躍的情景,第三組畫熊貓在森林裡散步的情景,第四組畫小魚在水裡自由地游來游去的情景。在幼兒創作完畢後,教師可以把這四幅國畫作為圖譜,進行歌曲教學,讓幼兒在感受歌曲的節拍中體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樣的藝術整合形式有助於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提高幼兒的美術表徵能力,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激發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在主題活動開展中確定整合手段,形成藝術活動的整合模式
主題活動是在集體性活動中,以一個主題為線索,圍繞主題進行的活動與交流。主題活動內容可以有時側重於音樂,有時側重於美術,也可以進行兩者的綜合。[3]
(一)音樂活動中融合繪畫
音樂活動的課型有舞蹈、欣賞、歌曲、器樂演奏等。在主題活動中,在圍繞一種音樂活動形式開展時,教師可以巧妙地在其中整合繪畫的方式,開展有效教學。如在主題為「化蝶」的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水作顏料,隨著樂曲的鋪開,用國畫的形式表現蝴蝶飛舞的情景,同時讓幼兒隨著樂曲用身體動作的形式表現蝴蝶共舞的音樂形象。這一系列音樂活動的開展因為融人了繪畫方式,有助於兒童更直觀地感受樂曲所要表達的音樂形象,從而有助於推動活動開展和活動目標的達成,體現藝術教育的多種形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美術活動中融合表演
美術活動的形式有繪畫、泥塑、手工等。在主題活動開展中,基於一種美術活動,加入表演的方式,不僅可以推動活動開展,而且能使幼兒多方面的能力獲得發展。如在「漂亮的發型」的美術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在製作各式各樣的發型的基礎上,組織「發型發布會」的表演活動。幼兒在製作發型的美術活動和展示發型的表演活動中,不僅促進了多方面表現力的發展,而且培養了自信心。手工活動與表演活動的整合有利於挖掘幼兒的藝術潛能,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三)主題活動中融合藝術表徵延伸方式
主題活動一般都會圍繞一個主題內容逐環節地深化幼兒的感知與體驗。如在「我有一雙小小手」的教學活動中,圍繞「小手」這一主題,教師既可以引導幼兒感受小手的名稱、外形特徵、作用等,還可以讓幼兒學習有關「小小手」的歌曲,並結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品德教育。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讓幼兒邊唱歌曲,邊用小手點畫果子。手指點畫即是「我有一雙小小手」這一主題活動的藝術表徵延伸形式,可以讓幼兒在玩中鞏固對小手的認識,體驗小手的功用,感受動手的樂趣。
三、在主題環境創設中發現整合的創新點
主題環境創設緊隨活動主題開展的步伐,可以說主題開展到哪,環境就相應創設到哪。[4]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包括活動室空間的布置、自製玩具等。
(一)在自製玩具中融入舞蹈造型要素
自製玩具是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幼兒園在組織幼兒布置主題環境時常用的手段之一。在引導幼兒跟隨主題,開展自製玩具的活動時,教師可以著重讓幼兒在製作中學會表現玩具的造型要素,體會玩具的美感和趣味性。如在「有趣的昆蟲」主題活動中,教師就可以鼓勵有的小朋友用勺子、紙皮、木棍等材料製作小提琴和蜻蜓,然後展示蜻蜓舞琴的主題,表現昆蟲作樂的情景;也可以鼓勵有的小朋友通過塗色、黏貼、剪裁等形式表現螳螂吹笛子的可愛形象。這些玩具凝聚著幼兒的智慧,表達著幼兒的情感,實現了美術創作與舞蹈造型的完美結合,有助於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
(二)在美術作品布置中融入音樂要素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應有利於引發幼兒的主動探索和幼兒間的交往。據此,幼兒園可以在美術作品的布置中融入音樂的要素,使其體現趣味性和教育性。如在「飛舞的樹葉」主題作品布置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運用樹枝、木頭塊等自然物再現《樹葉飄》這一歌曲的五線譜旋律,讓幼兒在「飛舞的音符」中感受歌曲旋律的美,讓幼兒在看一看、談一談、唱一唱中體驗美術創作的快樂。教師還可以變化歌唱的形式,從獨唱到小組唱再到集體齊唱,宏大動人的場面將展示藝術課程整合帶來的良好教育效果,體現藝術課程整合的成功之處。
(三)在空間布置中融入情景表演要素
情景表演指創設一定情景,以表演藝術為中心,實現文學、美術、舞蹈等藝術形式的綜合。如在「金色秋天」主題活動的環境創設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幼兒布置「拍胸慶豐收」的故事表演情景,引導幼兒通過黏貼、描畫人物動作的形式,表現閩南人們豐收時熱鬧的場面,感受閩南藝術的精髓與文化底蘊。在此基礎上,幼兒還可以把創編的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在表演游戲時段表演出來。每一句話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故事都能發揮環境整合的教育功能。
總之,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各種藝術形式的整合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和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21世紀的人類社會更趨於全球的一體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女子十二樂坊這一樂隊的形式就是在傳統器樂合奏的基礎上融入舞蹈表演。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藝術活動整合不是藝術知識的簡單累加,而是為了綜合發展幼兒多方面的藝術能力,它有利於培養幼兒整合的創新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J. 幼兒園教學活動組織與指導策略有哪些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於閱讀活動的要求表述較為簡單、籠統,但隨著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深入學習,我們發現《指南》中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閱讀活動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和指導建議,這為教師開展幼兒園閱讀教學活動提供了明確的行動綱領。 下面將結合課例《啊哈,好大的胡蘿卜》,闡述《指南》引領下的幼兒園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一、 目標的制定——閱讀活動核心價值的把握 以往在制定閱讀活動教學目標時,教師常常會感到困惑,一本優秀的圖畫書究竟能使幼兒獲得哪些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與故事教學、看圖講述教學在目標的制定上應有哪些區別呢?閱讀活動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在《指南》「閱讀和書寫准備」中,明確了目標1「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目標2「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目標3「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指南》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更為具體的閱讀活動年齡段發展目標。 在學習、理解年齡段發展目標後,教師在認真閱讀《啊哈,好大的胡蘿卜》圖畫書後,結合班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從知識能力、學習策略、社會情感方面制定了閱讀教學活動的三維目標: 1.閱讀電子書嘗試用豐富的詞彙描述小兔種大胡蘿卜的過程; 2.能根據畫面的線索,通過排序、猜測,結合生活經驗積極表達對圖書的理解; 3.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人們的關愛,願意和植物做朋友。 二、呈現的形式——閱讀活動組織方式的新探索 圖畫書是一張到處都隱藏著秘密的「神秘地圖」,因為無論是扉頁、封底還是環襯都是圖畫書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指導幼兒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幼兒忽視的小細節,也只有讀懂了這些細節,幼兒才會對文本有進一步的深入理解。 (一)完整呈現的閱讀——藉助「小書」自由閱讀和藉助「大書」集體閱讀 1.藉助「小書」自由閱讀。採用人手一本的「小書」這種呈現方式,其目的主要是培養幼兒獨立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師一般在幼兒看完後,會用「你在書上看到了什麼」「你喜歡看哪一頁」等問題引導幼兒反饋捕捉到的信息,之後教師據此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閱讀。 2.藉助「大書」與教師同步閱讀。採用這種呈現方式的目的在於幫助幼兒對閱讀材料獲得初步的、整體的印象。教師通過在集體閱讀中的適宜提問,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二)部分呈現的閱讀——藉助電子書有重點地閱讀 一般來說,中長篇繪本作品的故事事情節往往有鮮明的矛盾沖突,且前半部分內容常常是後半部分內容發展的重要線索。對於這樣的作品,幼兒完整閱讀時往往難以在頭腦中留下完整的印象。因此,教師可以藉助電子書,採用部分呈現的方式幫助幼兒有重點的閱讀。 以閱讀活動《啊哈,好大的胡蘿卜》為例,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目標,將30頁的圖畫書中的核心圖畫整理成如下10頁的電子書,並將故事分成3個部分與幼兒共同閱讀,使故事線索更加清晰,幫助幼兒在首次閱讀中能大致理解故事的內容,為後面的自主閱讀奠定基礎。 第一部分:通過圖片排序的方法,讓幼兒理解小兔種植胡蘿卜的過程。 第二部分:讓幼兒大膽猜測胡蘿卜的生長情況及故事發展。 第三部分:讓幼兒繼續閱讀電子書,感受並理解小兔對胡蘿卜的關愛。 三、學習的策略——實現閱讀活動有效性的關鍵 幼兒閱讀圖畫書的活動,實際上是幼兒作為閱讀的主體以稚嫩但豐富多彩的心靈與神奇奧妙的圖畫書進行互動或碰撞的復雜過程。幼兒在閱讀圖畫書時,不僅要「看」(觀察)、要「想」(想像)、要「琢磨」(探究)、要弄個「水落石出」(理解),而且表現出了十分復雜多變的情緒情感。他們或高興或悲傷,或喜悅或憂愁,一會兒情不自禁地比比劃劃,手舞足蹈,喜笑顏開;一會兒又唉聲嘆氣,愁眉不展,甚至掉下傷心的眼淚…… 雖然幼兒是閱讀的主體,但仍然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選用適宜的學習策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圖畫書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徜徉著、遨遊著、觀察著、思考著、探索著、猜測著、成長著、發展著…… (一)經驗遷移策略——聯想生活經驗理解圖畫內容 《指南》中強調閱讀活動要「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圖畫書的閱讀過程既是幼兒與圖畫書溝通、對話、交流的過程,也是幼兒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理解圖畫故事,並從中獲取信息豐富自己體驗的過程。現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幫助幼兒閱讀的支架,為此教師要善於觀察、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啟發幼兒運用已經獲得的經驗背景、情感態度等理解圖畫書。 活動環節 (一):通過圖片排序的方法,理解小兔種植胡蘿卜的過程。 教師:今天小兔想請大家幫忙種蘿卜,你願意嗎?幼兒紛紛舉手錶示願意。 教師:你在幼兒園的自然角種過什麼植物,是怎麼種的?幼兒1:我種過大蒜,要給它澆水、曬太陽。幼兒2:我種過土豆,要把土豆埋在土裡,要澆水。幼兒紛紛表達自己的種植經驗。 教師:老師准備了一些圖片,請你按照種植的步驟排一排、說一說小兔種蘿卜這件事。 幼兒分成4個小組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排圖講述。 教師: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幼兒分組在集體面前表達觀點。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想的和小兔做的一樣嗎?師幼集體按序閱讀並講述圖畫內容,幼兒發現自己的想法與圖畫書完全吻合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感。 (二)預期猜想策略——根據故事線索大膽想像故事發展 《指南》中強調「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能力」,「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 圖畫書作為文學和視覺藝術的完美結合,其展現的藝術和智慧能極大地激發幼兒想像的火花,其獨特的敘述方式既為幼兒的想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美麗的平台,又對幼兒的想像提出了挑戰。幼兒的閱讀過程應該是一個循著文本和圖畫所提供的信息,不斷提高有意想像,大膽構建故事的過程。 當然,由於幼兒年齡特點的差異,想像是一個逐漸豐富完整的過程。例如對於小中班幼兒來說,他們只能就畫面上的內容展開想像,一般停留在「畫面上有什麼人、物、他們在做什麼」這些非常直觀的內容;到了大班,幼兒則能想到畫面不能表現的內容,開始想像畫面內容之間的關系、人物的心理活動,等等。 活動環節(二):幼兒大膽猜測胡蘿卜的生長情況及故事的發展。 當幼兒理解了小兔種植蘿卜的過程後,教師鼓勵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 教師:你覺得小兔的胡蘿卜會長多大?幼兒爭先恐後地說:「會長好大」「像西瓜那麼大」「會和小兔一樣大」…… 教師:小兔會怎樣做才能種出好大的胡蘿卜呢?幼兒1:天天澆水。幼兒2:要施肥、給蘿卜曬太陽。 此時教師對於幼兒的大膽想像要給予適宜的引導,幫助幼兒學習合理預期故事發展,提高幼兒有意想像的能力。 教師:你們說的都是要給植物足夠的營養,可是營養越多越好嗎?如果你是小兔你會怎樣照顧自己的蘿卜呢?幼兒1:土快幹了才要澆水。幼兒2:小兔子每天都會去看胡蘿卜。幼兒3:小兔子很喜歡的胡蘿卜不讓別人弄壞了。 (三) 精細加工策略——觀察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指南》中對於大班幼兒的閱讀目標是「能說出所閱讀的幼兒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對看過的圖書、聽過的故事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圖畫書中很多有創意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把握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