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擬定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經驗論文題目
隨著我國幼教事業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研究活動已被列為幼兒教師的主要職責,作為幼兒教育研究活動成果的幼教科研論文已日益受到重視。然而對於大多數幼兒教師來說,要撰寫好幼教科研論文確非一件易事,在我國幼教界廣泛流傳一句話,說幼兒教師「做的比說的好,說的又比寫的好。」這句話是對當前我國幼兒教師撰寫幼教科研論...文情況的一個真實寫照,幼兒教師急需提高幼教科研論文寫作水平。 一、幼教科研論文的分類及撰寫幼教科研論文的原則與意義 (一)幼教科研論文的分類 幼教科研論文歸納起來主要可分為四類:教育經驗總結、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學術論文。 教育經驗總結。運用教育科學的普遍原理,幼兒教師對自己或自己所在群體積累的教育經驗,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得出有一定理論高度、一定規律性的實踐成果總結,屬教育經驗總結論文。幼兒教師寫的科研論文大多屬「教育經驗總結」類,其內容包括教法、學法、教師終身學習、兒童成長、師生關系、心理調節、家庭教育等,幾乎涉及幼兒教育的各個方面。 教育實驗報告。為了使教育方針、政策、教育理論、體系、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方法能有新的突破而提出的某種假說、主張、觀點、設想等,在一定控制條件下,開展一定范圍的直接實驗活動,到規定時間對其實驗全過程、實驗效果進行評審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的實驗成果稱之為教育實驗報告。幼兒教師對撰寫教育實驗報告總有一種望而生畏的心理,其實撰寫這類文章並不是件復雜的事,撰寫者只要思路清楚,掌握一定的技巧,重點把研究的過程一一記述下來,就是一篇不錯的報告。其具體方法是:第一步,寫下作這個課題的基本想法,即為什麼研究這個問題。第二步,把採用的研究方法寫下來。第三步,把記錄、調查的資料擇要寫下來。第四步,把分析、實驗、對比等的過程和結果寫下來。第五步,把根據自己的結論所設想的改革某一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寫下來。 教育學術論文。闡明教育問題的本質及規律性的研究成果,叫學術論文。它要求比研究報告有更新的內容、更新的思想、更新的方法與更高的層次。學術論文大多是在調查研究、科學實驗、經驗篩選的基礎上形成的有一定創造性理論觀點的論文。 教育調查報告。為進行教育科研或為確立教育決策提供現實依據,為廣大群眾認識某一教育狀況,對教育的某一事件、問題、經驗、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狀況,進行有目的考察和研究,而後寫成的書面報告,都叫教育調查報告。寫教育調查報告時要注重真實性,在闡明主要內容的同時,要注重通過數據、圖片分析比較,闡明研究目的、方法與建議,選擇易把握的范圍進入。 (二)撰寫幼教科研論文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思想性原則。所選題目政治方向正確,能緊密結合當前我國幼教改革的實際,體現現代幼教思想。 科學性原則。內容真實具體,具有可靠的理論依據,資料翔實,研究方法得當,數據真實,統計處理規范,邏輯推理正確,論證充分,分析透徹,結論清楚明白。 創新性原則。選題新穎,視角獨特,具有獨立的見解和創新意義。 應用性原則。對深化我國幼教改革、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應用、借鑒或參考價值。 規范性原則。文章層次清楚,結構嚴謹,邏輯性強,語言文字簡明通順,文風好,行文符合規范要求。 (三)撰寫幼教科研論文的意義 幼教科研論文能有效地促進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課題成果在被媒介傳播、推廣,被同行、專家認可後,能廣泛運用在幼教實踐中,轉化為現實的教育效益,促進大面積教育質量提高。 幼教科研論文是教育的寶貴財富,它反映了當時教育科研的現狀和發展水平;繼承了什麼,發展了哪方面理論,提供了什麼參考;是研究人員及廣大教師教育經驗及智慧的結晶。它能發現和解決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對幼兒園的教學發展提出進一步思考。
② 教育教學論文 淺談如何指導小班幼兒進行早期閱讀
前沿:什麼是早期閱讀?我認為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說,只要是與閱讀活動有關的行為,都可以算作閱讀。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頁一頁地翻書;會看畫面,能從中發現事物的變化,將之串聯起來理解故事情節,讀懂圖書;會用口語講述畫面內容,或聽老師念圖書文字等等。也就是說,早期閱讀是指幼兒對圖形、色彩、文字,還有成人形象的教導來理解讀物的認識過程。通過早期閱讀教育,能夠激發兒童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養成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和今後學習所必需的閱讀預備技巧,使兒童的認知、理解、表達、創造能力等都得到發展。《指南》把幼兒的早期閱讀納入了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要求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幼兒產生對生活中常見圖形、文字等符號的興趣;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期簡單的閱讀和書寫能力。因此我認為在小班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指南精神的。然而,作為小班的老師,不難發現現在孩子呈現的閱讀狀態:有的孩子把書當作玩具,捲起來做望遠鏡,甚至撕搶書籍來取樂;有的孩子會自主選擇想看的書籍,從頭翻到尾,問問他看到什麼,結果什麼都不知道;也有喜歡看書的,能夠捧著書自言自語的。有關研究表明:閱讀能力並不是與生俱有的,人的閱讀能力,主要是在3~8 歲期間開始形成的。但是小班幼兒思維的跳躍性,注意的不隨意性,有關自然、社會方面經驗的貧乏性,使得他們在剛入園進行早期閱讀時易呈現出一種無序的狀態。閱讀,不能讓孩子停留在重復簡單的翻看上,要讓他們有意識地思考圖文中的內容,要讓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和養成好的習慣。因此,有效地指導小班幼兒閱讀是至關重要的。
③ 淺談幼兒園幼兒教學應如何與生活結合論文
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的探討論文
摘要:幼兒的生活是其活動也是其經驗。要將幼兒生活與幼兒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首先要予以其生活充分關注,包括生活中各種問題、困難,以及每個發展歷程,為其創造良好發展機會,盡量做到生活化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其從生活中學習,獲得積極、健康成長的良好空間。本文主要探討幼兒教育與生活結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活經驗;教學策略
由於一直受到傳統幼兒教育影響,當前,我國幼兒教育實踐中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包括如幼教目標偏差,重知識傳授、技能發展等。鑒於這些問題,眾多幼兒教育專家倡導要讓教育回歸生活,必須做到幼兒教學生活化。現階段,我國教育領域強調教育需回歸生活,其不僅只是某種口號,更是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貫徹落實的宗旨。
一、幼兒教育與生活結合的重要意義
根據幼兒發展規律和幼兒教育要求來說,要合理安排教育知識與方法,不但要全方面了解幼兒,更要避免脫離其認知范圍。任何知識的基礎都是生活,因此,必須堅持提高幼兒學習興趣,使其保持輕松狀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這一教學中心思想。幼兒教育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能夠讓幼兒深刻理解學習內容,且與其思維模式、學習心理相符,還能利於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增強其邏輯思考能力與生活觀念,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幼兒教育要實現生活化,首先是要在課堂上再現生動的生活情景,全面調動其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定義即將教育與生活相結合,在教育中合理把握幼兒學習的心理特徵,將生活引入課堂來激發培養其學習興趣和邏輯思考能力。
二、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的策略
(一)挖掘幼兒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不分晝夜的進行,在幼兒生活中擁有大量具有生活教育價值的素材,這些均有待幼兒教師的合理挖掘。比如,幼兒洗手、用餐等過程中,教師均可加以引導,教會幼兒正確的方法,使其學會彼此謙讓,當小夥伴洗手時後來者應在旁等候,避免爭先恐後;並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可以帶幼兒參觀食堂,或是幫忙整理蔬菜、學習點心製作方法等,讓幼兒產生良好的勞動體驗,進而學會勤儉節約,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將飯菜認真吃完。
(二)開展生活化區域活動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幼兒園逐漸改變了既往單純角色游戲與學科教學模式,逐漸加重了區域活動、綜合化課程的比例。而這種教學無疑能為幼兒創造更大的活動空間,充分體現出幼兒自主性,促進其全面能力發展。綜合化課程更強調幼兒生活實踐,有助於提高幼兒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鑒於目前我國幼兒園中多以獨生子女為主,往往缺乏較強的生活能力,基本上幼兒在家中都屬於「小皇帝」,無法做到獨立洗漱、進餐、如廁等。歸根究底,是由於幼兒父母忙於工作難以騰出時間照顧幼兒,更為節省自己的時間而直接幫幼兒做事;或是部分幼兒主要由外公外婆等照顧,祖輩常常對其溺愛,管教並不嚴格,進而嚴重加大包辦代替現象。為此,開展生活化區域活動,圍繞幼兒生活組織活動,以自由寬松的環境激發幼兒參與熱情。通過創設與幼兒相適應的活動區域,並將日常生活滲入活動中,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成人勞動等,發展增強其實踐能力與生活能力,這樣方可使其自然、獨立、快樂和創造生活。
(三)設計多樣化游戲活動
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極大,同時幼兒在游戲中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這對幼兒各種心理、運動器官與個性品質的發展形成具有積極促進意義。游戲不但是其日常生活中占據最多時間、發生最多次的一種活動,但不包括基本生存所需的活動。因此,幼兒教育要充分與生活、游戲相結合,充分滿足幼兒全面發展訴求,使其積累大量對身心發展有益的經驗。眾所周知,游戲具有社會性、虛構性、自主性等特徵,這與幼兒學習及身心特點不謀而合,也能反映出幼兒的各方面特徵,滿足其社會性、生理、情感和生理的發展要求,更能符合其自我肯定與表現的需要。游戲在滿足幼兒訴求的同時,還能帶給幼兒快樂,使其對游戲活動產生強烈興趣,然後在兩種情緒體驗不斷作用、補充下,充分促進支持其進行游戲。由此可見,幼兒最佳學習手段即游戲。比如,組織幼兒開展「玩紙箱」活動,鼓勵幼兒自己想像玩法,充分豐富培養幼兒想像力與創造性,並在幼兒鑽、搖紙箱時,鍛煉發展其肌肉與動作,再引導其在紙箱內放入物品,以小組為單位抬動紙箱等,促進幼兒養成良好合作精神。
(四)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
作息習慣包括作息能力與作息規律。後者則主要指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最好做到相對固定,養成科學作息時間習慣。前者涉及面相對廣闊,比如休息前進行洗漱等,這就是一種作息能力,同時還要清楚臉盆毛巾、牙刷牙膏、洗發露等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並且早起後要自己穿戴衣物,但要注意避免穿錯穿反,還要合理整理床鋪,自主疊放被褥等。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能享受其樂趣,更能充分理解何為良好作息,並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實現觸類旁通。此外,這樣還能有效調動幼兒積極性,讓幼兒抱以良好心態參與其中。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幼兒生活化教育對幼兒了解掌握生活與知識至關重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推廣這種教學模式,也要注意對幼兒進行正確指導,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幫助幼兒養成合理科學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馮珺.幼兒生活教育的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6):120-120
[2]楊瓊.關於幼兒生活教學的價值取向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228-228.264
[3]王娟.論如何實現幼兒教學生活化[J]教育界,2015,(28):161-161.149
④ 幼兒園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談談怎樣觀察幼兒
這個題目你不會寫嗎,很簡單的,可以給你一個樣板,也可以直接用的
⑤ 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畢業論文)
活動設計與指導我肯定好,面積,我能做,肯定還好的,知道更多
⑥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育論文:如何培養小班孩子的語言能力
以後提問難度可逐漸加深,但要注意根據孩子的情況靈活改變。二:談話法 家長可以通過各種游戲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可以玩「老狼老狼幾點鍾」,請孩子扮演小羊,父母扮演老狼。小羊反復提問:「老狼老狼幾點鍾?」雖是一句簡單的提問,可對孩子來說卻其樂無窮,不僅體驗到了游戲的樂趣,而且語言也得到了完整的描述,獲得了發展。四:表演法 幼兒好模仿,好表演。家長可以召開家庭聚會,鼓勵孩子講故事、表演歌曲、朗誦兒歌。如果孩子不願意獨自表演,家長可以先表演或與孩子一起表演。孩子表演是家長要認真觀看,結束後熱情地鼓勵,給予肯定,並具體指出孩子有認真進步的地方,比如唱歌聲音很大,故事講得很清楚等。五:糾正法
⑦ 幼兒教師教育教學論文
一般你能夠在網路里找到的,基本上都是反復抄過很多回的,其實你想寫一篇幼兒教育教學論文,只要通過查重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原創,你可以借幾本書來抄,抄書只要該書沒有電子版的,查重就查不出來,如果還是想參考下其它資料,可以網路搜下:普刊學術中心,上面很多免費論文資料提供
⑧ 如何讓幼兒園語言課堂游戲化教學論文
幼兒園教學的基本形式與中、小學上課不同,因受課對象是3-6歲的幼兒,這時期的幼兒求知慾旺盛,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好奇、好問、好動、好模仿、好游戲是他們的特點。另外幼兒年齡小,活動能力有限,還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為。他們的學習沒有目的性,只是憑興趣,覺得有味就聽,沒味道就不聽也不看。所以很多教師都會覺得幼兒園的課不好上。針對這些情況,在實際教學中,我給幼兒上課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運用比喻、擬人的生動語言就是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的生動語言將每一項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系,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就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幼兒園里我們老師跟幼兒上課,老師和孩子們的關系是最親密、最特殊的,教師是幼兒心目中絕對的權威。我常常就聽到孩子們一本正經地跟家長及小夥伴說:「這是我們王老師說的!」可見,孩子心中的老師是神聖而偉大的,老師的話會被他們全盤接受。那麼,老師只有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的生動語言,才能讓他們喜歡你,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自然而然地參與並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和我們的教學活動融為一體,此時的教學活動效果才是最佳的。因為這時孩子是「我要做」而不是「我不想做和我不願意做」的態度,主動性、積極性自然而然地被我調動起來了。 (二)運用游戲教學游戲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候,可是我們幼兒園由於場地有限每天的戶外游戲時間很少,這是老師們最頭痛的事。只有想法在教室里做游戲,因為游戲使幼兒輕松愉快、毫無負擔,很容易被幼兒接受,所以上課時,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任務、內容選擇不同游戲。不是枯燥的教他們學兒歌,可以讓幼兒邊做律動邊學兒歌,還可以邊講故事邊做些肢體動作,如:老虎走路的摸樣、小花貓走路的摸樣、青蛙蹦跳的摸樣還有大灰狼惡狠狠的摸樣等等,使幼兒學會各種動物的行走方式,在講完故事後,可以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來理解,加深故事內容。游戲化的語言使幼兒容易理解、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三)及時觀察並鼓勵幼兒上好語言課幼兒園的各項活動都離不開觀察,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擴大眼界,發展幼兒感知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幼兒的認識是從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的,觀察法是幼兒園上課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兒園上課的常用方法。因此,在上課前,根據教學要求,做好觀察前准備,包括:確定觀察目的、選擇觀察對象、擬定觀察計劃、創設觀察的環境條件。觀察開始時,要向幼兒提出觀察目的,引起觀察興趣,也可提出一定的思考問題來引起幼兒觀察。觀察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揮語言、手勢的指導作用,啟發幼兒從不同方面去感知觀察對象,並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用語言描述觀察的對象,允許幼兒相互交談,然後進行指導。在觀察結束時,要總結觀察的印象,讓幼兒將觀察到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條理化。也可運用文藝作品,如圖畫、兒歌等,教師也要引導、支持、鼓勵幼兒在發展的進程中一步一個台階,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教師在上課過程通過敏銳的觀察,一旦發現幼兒在某一方面的一點點進步馬上要給予鼓勵、表揚。我認為教師這種外在的鼓勵可以轉化為幼兒內在的需要,使幼兒在體驗到成功喜悅後萌發不斷攀登的願望。因此能靈活地運用鼓勵的語言,調節好孩子的情緒,是教師的魅力所在。 (四)運用情感性語言上好語言課語言不僅傳遞著認知信息還伴隨著情感交流,情感因素對認知效果有增強或減弱的作用。情感恰似潤滑劑,缺乏情感就會缺乏生命力。幼兒情感比較直接、外露,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將自己的情緒充分表現在幼兒面前,將情感滲透在每一句話中,貫穿在各類活動中。切不可忽冷忽熱,變幻無常,更不能讓幼兒覺得老師捉摸不透、無法接近。如:我班的劉子豪小朋友剛來園時,膽子特別小,她媽媽說:「這孩子剛從河北來,才來了幾天,不喜歡跟生人交往,也不願來幼兒園,哪怕是老師看他一眼也低著頭,想要和他說兩句話眼淚就稀里嘩啦地下來了。」我想:只有當我們和他建立了感情,我們才有機會了解他,幫助他。於是,每天早上豪豪一來,我就高興地抱抱他:「豪豪來了,王老師好喜歡你。」中午飯快吃完了,我就對他說:「今天這么快呀,比老師還快!明天老師和你比賽哦!」午睡醒來,我說:「今天豪豪好乖哦!自己睡得好香!不要老師陪了耶!」逐漸逐漸地他不再怕我們老師了,下課常常走到我的身邊說說話,游戲中也和大家一起玩。豪豪的爸爸還感嘆說:「豪豪真的變了,變得開朗了,也喜歡上幼兒園了,整天都是樂呵呵的!」(五)課堂語言要突出重點教師的語言要重點突出,適時適當地運用,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只有一段時間,過了這段時間,再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就很困難了。過多的話只會讓孩子覺得沒勁,從而失去興趣,而太過簡單的語言會讓孩子覺得雲里霧里,一時摸不到頭腦,不知道教師在說些什麼,同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的語言要有詳略,生動有趣,才會對孩子產生較強的吸引力,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帶的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我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哥哥,右邊的鞋是鞋弟弟,哥哥和弟弟一對雙胞胎,永遠不吵架。」在教幼兒疊衣服時,我告訴幼兒:「小小扣子找扣眼,小小袖子找袖子,我的衣服彎彎腰,我的帽兒點點頭。」這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幼兒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松自然地學會了穿鞋子、疊衣服等本領,不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兒的情操。(六)課堂小結的重要性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實際水平適當選擇靈活運用。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作用和創造性。由於上課的過程是一個有情感參與的認知過程,教師在運用各種方法時,對幼兒的關心愛護和以身作則是教師對幼兒配合默契的一種潛力,是運用各種方法取得成功的源泉。在課堂中教師應使幼兒的學習處於愉快之中,以便幼兒更有效地學習。一節課能否吸引幼兒,取決於它的設計是否新穎。該怎樣結束一堂課也是值得重視的,很多教師不注重結課,上課講到哪就算哪,匆匆收場,虎頭蛇尾,影響教學效果。平時,我們結課常用小結,活動和作業布置等。上課要有良好的開端,也要有完美的結束,要善始善終。完美的結束不僅保證課堂教學結構的完整。同時,也能令人回味無窮,留戀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