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
新課程強調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地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但是經過近三年的實踐,我們發現,新的課堂教學,不管是公開課,還是觀摩課,大都存在這樣一個套路:今天我們分組合作學習,於是教師一聲令下,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教師出示問題後,各個小組分頭嗡嗡地討論起來,不過幾分鍾,教師叫停,繼而是逐一匯報(多是每個小組語言表達能強的同學任回報員)。其間也並無大錯,幾乎合乎教師的預料,偶爾某一小組有一點小小的偏差,教師就會就此大做文章,追問這個小組,你們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樣想?誰的想法同他們的不同?其他組的同學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說服他們?完了之後便是「同學們的想法可真多」,「我真為你們高興」之類的表揚話,同時還夾雜著請為他們精彩發言鼓掌的聲音,最後,就是回顧本節課,談談你有什麼收獲,如此等等,一節課便大功告成。
② 小學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存在哪些問題
一、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缺少三維目標的制定和落實。很多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可以量化的知識目標落實情況,三維目標的落實只是稍帶一筆,或者有的教師根本沒有提及,大多的老師停留在教課本,缺乏生活化的德育滲透。
二、部分教師的備課備得不夠充分。新課程標准理念時刻更新,部分教師忙於常規教學,忽略了《課程標准》及不斷更新的教材的參悟,老教案延續用或者教案老套路,對教學安排沒有隨著新課改標准和新教材的更新而更新,課堂教學形式更新,教學理念老舊,課堂教學效果是老調新唱,沒有根本性的提升。
三、課堂教學效率有待提高。教案是一面,課堂教學又是一面,使得備課與教學兩層皮,教師對於教學心中無數,在課堂的有效時間內無法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有的甚至造成一節放任課,經年累月課堂教學效果大大降低。
四、調入的新教師經驗缺乏,容易盲目效仿。
五、課堂教學開放性差。多數教師習慣於講解結論性、事實性、固定化的知識,隨著知識的更新,教學資源的豐富,教師面對日新月異的教學研究已經麻木,出現教學策略聽喝或流於教學習慣,缺乏主動探究。
③ 小學基礎教育存在哪些弊端及原因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現存問題:
教育測驗和評價應當以激勵學生和改進教學為目標.對這一觀點,多數教育工作者都很認同.但在實際教學中,某些教師往往只採用測驗一個尺度,從學業成績一個方面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這樣不僅會妨礙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對教學改革形成阻力.當前教育測驗與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重知識輕能力
盡管從理念上看,學校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實際上,即使在小學階段,以考試為中心的現象也很普遍.測驗命題死糾知識的細枝末節,忽略了記憶以外高層能力的評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死記硬背的學風.其後果是學生學習負擔沉重,影響了多元能力的發展.
2.片面追求分數
分數成為學習目標,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內在求知動機.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外在動機是為了獲得外在獎勵而激發出的學習動機,比如為了獲得高分而努力學習.內在動機是因為喜歡、有興趣或活動本身的原因而激發起的學習熱情.考試使很多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抑制了內在求知動機的發展.僅僅用測驗分數評價學生,也容易挫傷困難學生的積極性.國外研究顯示,那些比較聰明的學生在有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態度更為積極,而那些學習比較慢的學生在不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更積極有效.在小學低年級,分數對差生的不良影響尤為明顯.
3.影響學生心理健康
學校在評價學生時,學業成績往往是主要的評價標准.有些老師會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當眾批評學生,甚至羞辱學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許多成年人在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時,不能忘懷的是老師的一次表揚或一個意想不到的鼓勵;同時久久不能遺忘的是老師的蔑視或嘲諷.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學生考了高分,就被認為是好孩子,並獲得獎勵;而考得不好,就會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難.考試壓力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引起考試焦慮,危害兒童的心理健康.考試競爭不利於學生間的互助與合作,還會導致一些不良習慣的產生,如抄襲、說謊、攻擊性過強等.
4.制約教學改革
由於測驗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和控製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沒有測驗觀念和測驗內容及方法的變革都難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試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無法在實踐中推行的事情時有所見.如學校開展「愉快學習」教學改革,但評價時仍然盯著學生在傳統測驗中的得分高低,則改革必然受阻.因為改革意味著採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會對常規教學帶來影響,不僅不能保證使學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時還會因追求一些素質發展使學生的某些分數下降.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有一些學校不敢改革,也不願改革.
④ 你認為學校在教育評價存在什麼問題,怎麼解決
這個問題可問的面太廣了,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可能集中在應試教育上,我說下自己的看法:1、應試教育2、學習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3、興趣培養方式很錯4、和家庭的勾通過少,不能協作解決辦法:1、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讓孩子成為社會之內的人,讓他們感受學習的作用,不要脫離實際2、多研究下現在十幾歲就成為研究生的人,除了天才之外,他們中也有一般人3、培養學生袿社會觀念,培養他們所選擇的興趣愛好,做到興趣對口,在這個過程中溶入學習知識4、建立相應的協作方式,和家長建立實時的勾通,採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學生 自己感覺就這些,這些也是國家在考慮的幾個方面,想要改變,很難
⑤ 小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採取什麼措施
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一直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出現新問題、再次完善的循環過程,這使教學存在多變性,但我們的課堂也存在比較多的共性問題。
一、 重形式,輕內涵。
在教學方式日新月異的現代,部分教師為了追求形式上的時髦,硬生生的將別人的方法搬到自己的課堂中,其效果可想而知。如:最近幾年課堂中流行的「小組合作」形式教學就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小組合作的次數泛濫,缺乏應用的必要性。在一般的隨堂聽課中,我們不難發現,部分教師為了迎合聽課教師的口味,就強制性的將小組合作搬到課堂中。「為了活動而活動」這是普遍的現象之一。而在合作中,教學關注了學生的自主性,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活動的往往是草草收尾。匯報中教師重視學生的交流,而對不同的看法缺乏應有的比較和歸納,更是對錯誤的匯報,缺乏成因分析。
解決措施:1、提前將小組的合作的程序進行公示,並讓學生齊讀了解。
2、合理安排小組成員。
3、充分利用「錯誤」資源,開拓學生的思維。
二、提問,缺乏針對性。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是整個教學環節的樞紐。而在教學中,我們的提問都徘徊於問題的過大空洞或過於細致,缺乏針對性,以及「度」的把握。
解決措施:1、充分利用書上的問題。
2、故意設計一些具有一定難度和針對性的問題,不宜過多。
三、評價方式及內容單一。
課堂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對學科的關注度。而我們的課堂評價中,表揚過於泛濫,很隨意,城市化現象嚴重,不能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可以結合學生的表現進行非學習性評價。
四、學生缺乏安靜沉思的時間。
在課堂中,我們會不斷的看到學生與教師合作時忙碌的景象,活動一個接一個,問題按個兒來,整個課堂看起來熱鬧非凡,但真正參與其中的少之又少,如果我們給予學生3~5分鍾的沉思時間,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五、重點、次重點把握不準。
六、結束語過於隨意。
一節課的結束語不是條條綱綱,而是對一節課中的重點知識進行過程性的回顧,不要求學生完全敘述,但需要學生了解知識探索的過程。
既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就我們繼續努力,讓自己不再有太多的遺憾!
⑥ 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哪些問題
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注重「教書」,而忽略了「育人」內;
二、忽視學生的能容力發展;
(一)創新能力缺失;
(二)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主動學」;
(三)扼殺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思維;
三、忽視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與教育;
(一)追求「分數」,忽視心理健康輔導;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存實亡;
四、農村地區教育比較薄弱。
五、教師的社會屬性問題。
教師並沒有獲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待遇和尊重,導致對教育工作產生極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少教師都對教師職業有困惑。大多數認為,教師是一個職業,這似乎已是當下的共識,可是,在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培養、使用、評價中,教師的職業屬性卻一再被漠視。
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⑦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的策略有哪些
課程改革以來老師們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絕大多數教師都是以教知識為主,不關注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到現在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通過課堂有針對性的、及時的、豐富的即時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在現實的**常課堂教學當中,老師們對即時評價的關注程度和方式、方法也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問題一:即時評價的語言不豐富,過於簡單,沒有針對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面對的大多是 6 —— 12 歲的兒童,因此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生動活潑的、充滿朝氣的、積極向上的,是符合兒童需求的。而要營造出這樣的課堂氛圍與教師的即時評價語言的豐富性也是密不可分的。而在現實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的即時評價往往語言過於單一、呆板、枯燥,與小學生渴望被老師欣賞、渴望被老師關注、渴望被老師表揚的內心世界不貼近,不能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案例:二年級《軸對稱圖形》
在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之後,教師有這樣的提問:
生 1 : 先折一折,如果不一樣就不是對稱的,如果一樣就是。
生 1 :對折。
生 2 :一個圖形,兩邊都是一樣的,就是軸對稱圖形。
生 1 :是。
師:好,請坐。
此時生 3 還在舉手,教師又叫生 3
生 3 :對折後,只要兩邊不多出來一塊,也不少一塊就行。
師:可以,對折後兩邊不多出來一塊,也不少一塊,就是完全重合。
面對二年的小同學,教師只用簡單的「好」、「好,請坐」、「可以」是否就顯得太貧乏、太蒼白了!
第一名學生能夠想到通過對折進行判斷,這是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知識都是要靠學生動手實踐去嘗試、去證明的,因此對於第一名學生我們是否可以這樣進行評價:你很會學習,想到了通過動手對折進行判斷,好辦法!這樣的即時評價就比一個「好」字豐滿多了,它既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我們再來看學生 2 的回答,能用如此簡單概括的語言進行描述,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實屬不易了,教師是否可以這樣進行即時評價:你說的即簡潔又清楚,如果能加上「對折後」兩邊都一樣就更完整了。這樣的評價既肯定了他的優點,又指出了他存在的問題,相信一定比「好,請坐」留給學生更深刻的烙印。
學生 3 很明顯是在聽了學生 1 的回答後想對他進行更形象的補充,所以一直高高的舉著手。他的回答確實很形象,也許這樣的兒童語言,更容易會被他的同伴接受、理解。同時他又一直在高高的舉著手,說明他具有很高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對他的這種學習積極性給予很好的保護,我們看是不是可以這樣進行即時評價:多麼形象的描述啊,不多出來一塊,也不少一塊,不就是完全重合嗎!能夠堅持發表自己的意見,好樣的。這樣相對豐富的即時評價語言,相信一定比單一的幾個字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策略:靜心傾聽學生發言,捕捉學生思維的亮點,用貼切、真誠、豐富的語言進行積極的即時評價。
⑧ 如何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提抄高小學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優秀教師資源的流失。 由於交通條件、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一批農村教師應聘到城鎮學校,使得邊遠的農村小學剩下的多半是本鄉本土的中老年教師。
2、留守兒童問題。 目前,農村占很大比例的學生家長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親情,缺少父母的嚴格督促,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如有的亂買吃的,有的上網打游戲,有的逃學曠課等。留守兒童的問題,對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無疑是影響越來越大。
3、學前教育的質量問題。 近幾年,大部分農村幼兒園有的條件簡陋,有的教師素質差。有的幼兒園中班、大班一個老師,所有科目由這名教師「包干」。再加上對幼兒園的管理力度不夠,造成了學前教育的質量上不去,也從而影響到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
⑨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現存問題:
教育測驗和評價應當以激勵學生和改進教學為目標。對這一觀點,多數教育工作者都很認同。但在實際教學中,某些教師往往只採用測驗一個尺度,從學業成績一個方面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這樣不僅會妨礙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對教學改革形成阻力。當前教育測驗與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重知識輕能力
盡管從理念上看,學校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實際上,即使在小學階段,以考試為中心的現象也很普遍。測驗命題死糾知識的細枝末節,忽略了記憶以外高層能力的評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死記硬背的學風。其後果是學生學習負擔沉重,影響了多元能力的發展。
2.片面追求分數
分數成為學習目標,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內在求知動機。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外在動機是為了獲得外在獎勵而激發出的學習動機,比如為了獲得高分而努力學習。內在動機是因為喜歡、有興趣或活動本身的原因而激發起的學習熱情。考試使很多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抑制了內在求知動機的發展。僅僅用測驗分數評價學生,也容易挫傷困難學生的積極性。國外研究顯示,那些比較聰明的學生在有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態度更為積極,而那些學習比較慢的學生在不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更積極有效。在小學低年級,分數對差生的不良影響尤為明顯。
3.影響學生心理健康
學校在評價學生時,學業成績往往是主要的評價標准。有些老師會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當眾批評學生,甚至羞辱學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許多成年人在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時,不能忘懷的是老師的一次表揚或一個意想不到的鼓勵;同時久久不能遺忘的是老師的蔑視或嘲諷。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學生考了高分,就被認為是好孩子,並獲得獎勵;而考得不好,就會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難。考試壓力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引起考試焦慮,危害兒童的心理健康。考試競爭不利於學生間的互助與合作,還會導致一些不良習慣的產生,如抄襲、說謊、攻擊性過強等。
4.制約教學改革
由於測驗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和控製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沒有測驗觀念和測驗內容及方法的變革都難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試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無法在實踐中推行的事情時有所見。如學校開展「愉快學習」教學改革,但評價時仍然盯著學生在傳統測驗中的得分高低,則改革必然受阻。因為改革意味著採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會對常規教學帶來影響,不僅不能保證使學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時還會因追求一些素質發展使學生的某些分數下降。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有一些學校不敢改革,也不願改革。
⑩ 目前教育評價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新課程的改革,為我們的教育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教育觀念從此被徹底的更新,我們的教育與學習也有新的改觀。
新課程的改革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和諧發展;新課程倡導個性化的教育;新課程帶給學生寬松的學習環境;新課程著力開發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帶給學生積極的感情體驗和發展的機會。
在課改實驗中,評價體系的改革是重頭戲,它是我們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評價,是我們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證,評價帶給我們改革中的得失,能及時地把我們的實驗效果反饋給我們。給我們的改革指引方向,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以便我們的新課程改革能很好的走下去。
小學教育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評價應當以激勵學生和改進教學為目標。對這一觀點,多數教育工作者都很認同。但在實際教學中,某些教師往往只採用測驗一個尺度,從學業成績一個方面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這樣不僅會妨礙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對教學改革形成阻力。當前教育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重知識輕能力
盡管從理念上看,學校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實際上,即使在小學階段,以考試為中心的現象也很普遍。測驗命題死糾知識的細枝末節,忽略了記憶以外高層能力的評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死記硬背的學風。其後果是學生學習負擔沉重,影響了多元能力的發展。
2.片面追求分數
分數成為學習目標,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內在求知動機。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外在動機是為了獲得外在獎勵而激發出的學習動機,比如為了獲得高分而努力學習。內在動機是因為喜歡、有興趣或活動本身的原因而激發起的學習熱情。考試使很多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抑制了內在求知動機的發展。僅僅用測驗分數評價學生,也容易挫傷困難學生的積極性。國外研究顯示,那些比較聰明的學生在有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態度更為積極,而那些學習比較慢的學生在不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更積極有效。在小學低年級,分數對差生的不良影響尤為明顯。
3.影響學生心理健康
學校在評價學生時,學業成績往往是主要的評價標准。有些老師會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當眾批評學生,甚至羞辱學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許多成年人在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時,不能忘懷的是老師的一次表揚或一個意想不到的鼓勵;同時久久不能遺忘的是老師的蔑視或嘲諷。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學生考了高分,就被認為是好孩子,並獲得獎勵;而考得不好,就會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難。考試壓力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引起考試焦慮,危害兒童的心理健康。考試競爭不利於學生間的互助與合作,還會導致一些不良習慣的產生,如抄襲、說謊、攻擊性過強等。
4.教學改革受到制約
由於教育測驗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和控製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沒有測驗觀念和測驗內容及方法的變革都難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試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無法在實踐中推行的事情時有所見。如學校開展「愉快學習」教學改革,但評價時仍然盯著學生在傳統測驗中的得分高低,則改革必然受阻。因為改革意味著採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會對常規教學帶來影響,不僅不能保證使學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時還會因追求一些素質發展使學生的某些分數下降。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有一些學校不敢改革,也不願改革。
對這些在科學課程改革評價研究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剖析和總結,結合新課程評價理念,提出了一些改進策略。
一、不斷明確和加強評價的目的性和導向性
一個科學探究活動下來,或多或少要進行有關評價活動,看學生的發展如何,看教師的教學技能如何,但評者的頭腦中要有清晰的認識,你搞的評價,主要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組織這次評價,在評價活動開展前,明白評價的目的性是至關重要的,它對如何進行評價有著明確的導向性作用,那麼我們老師怎樣才能很清楚地認識評價的目的性是什麼?
我認為有兩種思路:一種是評價的「總目的」,任何一次評價活動都要考慮評價的總目的和目標,《標准》很明確地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進行評價,就是要通過評價活動,最終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這就是我們在科學教學評價過程中的總目標,老師們要研讀新課程標准,牢記在心,開展評價活動時做到有的放矢。而科學素養包括很多方面,有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每一個科學探究活動,不一定涵蓋科學素養的多方面,怎麼辦?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考慮第二種思路:整合評價內容,形成和明確評價活動的分目標,也就是根據本次科學學習活動和當地、當時學生的素質特點,你在評價活動時要達成的具體目標是什麼?建議老師們把要評價的內容,進行合理地整合,用目標分解法來考慮評價的重心和目標,對某次科學評價活動,可先列出本次活動的知識和技能型的目標,即認知領域的目標,再列出探究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學生究竟要達到哪一個水平層次,看看聯系本次科學學習的內容,哪一個目標是本次活動的側重點,如本次活動是一個新聞發布會,發布探究周圍環境問題的有關知識和搜集的資料,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這個探究活動的目標就側重於保護環境的情感和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評價時就要有導向性,針對本次活動中學生表現出來的情意目標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評價,發展和完善評價活動的導向性和針對性。
二、不斷加強個性化評價和非學業性評價的實踐與研究
針對目前科學教學評價內容項目繁多,在進行評價活動時,每一個項目都要評價一下,上一節已經很明確地指出,評價內容的繁雜性,勢必會給評價活動帶來負面影響,我們要對所評價的內容進行優化組合,除了考慮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過程和結果外,還要考慮生命個體化的評價和學生非學業性的評價研究,因為這兩方面內容是學生生命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獨有的生命潛能,我們教師就要通過評價活動來釋放和提升學生的生命潛能。
傳統評價中,學生要盡力在他們可能並不擅長的學業領域中去適合評價的要求,從而不斷發展自己的優勢智能,而新課程的評價目的則在於通過評價來發展和識別學生的優勢智能,為學生提供發展自己優勢智能領域的機會。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表現,或語言智能,或音樂智能,或數理智能,或空間智能,或身體運動智能等七種智能,不同個體在七種智能方面擁有的量各不相同,七種智能的組合和操作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在科學教學評價時,就要根據不同學生表現出來的不同智能情況給予隨機評價,使每個學生首先發現自己的優勢智能,同時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協調起來發展自己,讓自己在多方面找到成功的支撐,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作為教師,可以先通過診斷性的評價,來了解新的群體或特殊的個體,了解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優勢智能,然後設計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其次根據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欠缺的智能進行差異性評價,如有的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就是不肯說話,哪怕做對了,發現了新問題,他還是怕交流,這樣教師在評價時,就可以把大膽發言作為重要的評價該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目標,反復進行,學生的語言智能會有所提高。所以說,利用學生的多元智能進行隨機評價,真正是從培養人的角度去做教學評價學問,我們的老師就要在這方面不斷地挖掘新的評價形式和手段,來激發生命潛能的綻放。
重視非學業性的評價研究活動。所謂非學業性的評價,是指評價活動除了評價學生在規定的學業內容之外所出現的各種不同的結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表現,如對本次探究活動的動機和興趣、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在教學中,學業內容的學習和非學業內容的學習是密不可分的,既沒有離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又沒有離開過程方法中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因此非學業評價的內容是新課程評價內容整合觀上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在評價時應該與學業評價緊密結合,注重體驗,注重實效,一般採用質性評價來描述評價結果。例如,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就可以採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非學業性的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習內容、學習情感、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評價。再如,還可以通過各種評價手段來評定學生的非學業內容,我校就採用「五星級」評比方案來評比,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設計「合作星、探究星、習慣星、衛生星、愛護科學儀器星」,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哪一項做得好,就得哪顆星,這樣的介質性評價,對學生非學業性內容的發展乃至整體素質的發展是有深遠意義。
三、發揮真實性評價的優越性
由郝京華教授主編的《小學科學教育概論》一書在評價部分明確指出:「公正、客觀是教育評估的生命線,沒有信度和效度的測試工具以及主觀、偏袒的評估心態不僅毫無可取之處,而且會極大地傷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學生今後的人生道路。這是教育評估要極力避免的。」這段精闢的語言就描述了我們在進行教育評價時要真實,真正讓學生參與評價活動並且感受到這是真正的評價活動,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們科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把真實性評價策略確定為評價導向的唯一標准,並且要在多種真實的情景中進行,重視形成性評價方式,盡量全面、真實地描述出教育對象的學習狀況。這種真實性評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評價個體的真實性。上面已經很具體地指出學生是真實的生命個體,擁有不同的學習習慣,教師不能用統一的評價手段長期對某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評價,這樣做就是不尊重個體的真實性,如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進行互評時,不能老是用「啪啪啪,掌聲響起來,表揚他」,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評價方式,有的學生喜歡鼓掌,有的同學可以用微笑來表示對同學的肯定,也可以保持沉默,或提出建議。這種不同的互評方式是發自內心的,是個體情感在評價活動中的真實性表現,所以我們的科學教師更可以用一個微笑或輕輕的觸摸等個性評價方式來觸發個性生命的靈動,使得評價活動能夠真實地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二,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在教學評價中經常會聽到「獎給你一樣東西」,學生到頭來還是空歡喜一場,因為教師事後根本就沒有獎這樣就給學生一種欺騙的感覺,從而對教師的信任度就降低。再如,我們在評價時會經常運用「你真棒,探究的態度真認真」,學生聽了似懂非懂,雖有肯定的部分,但評價不明確,沒有指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究竟怎樣棒,怎樣認真,有時學生就在這種「好話」當中蒙騙過場,失去努力和自我構建的方向。所以我們在評價結果上要「真的給學生」,讓學生感到自己在評價活動中有真實的收獲,從而才有不斷探究的動力。
第三,評價情景的真實示範性。小學科學探究活動包括許多環節,有提出問題、形成猜想、搜集信息、整理問題等環節,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充當了評價的主人,這就是評價的主體由教師走向了學生,然而我們經常執行評價活動的老師可以反思,我們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的情景評價,學生真的做到評價的主人了嗎?回答肯定是含糊的,因為受傳統觀念的約束,我們的學生不會評價同伴的表現,有時就乾脆採用「優秀或好」等詞語來評價同伴的表現,這樣一來,雖然給學生評價的空間,但這種評價是籠統的,蒼白無力的。我們的教師就要做好真實性的評價示範,在組織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時,就要對具體的科學學習活動作出真實的示範,讓學生學會真實的評價。如評價學生活動記錄,就可對學生作出真實而具體的評價示範:「評價記錄全面認真,把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步驟都記下來了,有進步!但要學會科學地記錄,可用圖文等多種形式記錄某一研究過程。」你看這樣評價,學生是愛聽的,既具體地肯定了記錄過程的優點,又合理地提出了建議,學生通過這樣的真實性評價示範,長期訓練,學生的評價能力會提高的,評價語言、評價手段也會逐步走向真實具體。
四、強化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
激勵是評價過程眾多環節中的一項,如果沒有明確的評價目標,准確地觀察和資料搜集,恰當的評價結論,最後的激勵只會是盲目的或無效的。激勵要建立在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及其背景有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沒有目標的、片面的和隨意的激勵,無法起到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反而有可能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造成很多學生只能聽表揚,不能聽不足,對自己盲目樂觀。建議教師在實施評價手段時,首先要確定明確的目標,注重對學生的觀察和資料積累,在此基礎上強調對學生的發展進行縱向比較,運用新理念的教學評語,如「誰能試試看,自己來解決,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誰還能再舉一些實例,同意他的說法嗎」等,利用這些啟發性和賞識性的評語,既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進步,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激勵的關鍵在於教師與學生形成坦誠、關懷和相互尊重的關系,並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逐步培養學生對自己形成客觀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自我反省能力,使學生在一生的求學生涯中感到激勵意義的深刻與偉大。
五、加強評價的系統性和規范性
由於新課程改革的實踐還比較短,總的來說評價與考查的系統性和規范性不強,當前我們所作的評價嘗試,沒有形成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整體思路,沒有找到改革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突破口。改革工作所關注的往往是眾多評價環節中的某個環節,如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給學生建立成長記錄等,或者著力解決某個問題,如怎樣確定平時與期末成績的比例,怎樣編制評價的有關表格,怎樣進行有效地觀察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科學而嚴密地學習解決,根據《小學科學教育概論》中的有關觀點,提供有效評價工具的三個要素:效度、信度和辨別度,以給老師們設計評價工具時逐步形成系統性和規范性。
總之,教育的評價是個能適應教育的發展,並對教育有促進作用的一種教育途徑。為此,我們對教育評價的觀念,應該是發展的、動態的,而絕不是一層不變得。隨著教育的發展,我們對教育的評價也就會有相應的改變,新的教育理念也必將帶來新的教育評價方法和方式,與之相適應的內容和標准也就會不斷的變化。我們期待更科學、更合理、更全面、更可觀的教育評價。
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如果想等待所有條件成熟了再行動,經驗告訴我們,通常就已陷入被動、落後的局面。因此,我們要一方面抓緊學習,另一方面大膽嘗試,正如發展性評價思想所倡導的,以發展為目的,勇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