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淺談小學古詩詞教學導讀

淺談小學古詩詞教學導讀

發布時間:2021-03-13 03:13:51

① 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做好古詩詞教學工作

一、加強朗讀,用朗讀促進感悟 

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人早已將讀的效用歸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朗誦古詩詞,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並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大多數是絕句,老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劃分節奏。教師的師范朗誦、帶讀對學生理解古詩詞都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重視朗誦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感悟古詩詞意境,也是古詩詞教學的根本。《新課程標准》中每個學段古詩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中也都強調了「誦讀」二字,要求在讀中體味作品的內容,讀中體驗情感,讀中感受語言美。故而,古詩文的教學應該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詩意、體驗情感、感悟情境。

二、創設情境,使學生投入詩的意境

選入小學教材的古詩詞,大多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如《清平樂 村居》《舟過安仁》等,在教學這類古詩時,可以讓學生小組編排話劇,然後進行表演,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體會詩的內容。除了生活氣息濃郁的古詩詞外,還有一部分是寫景的古詩詞,如《憶江南》《山行》等,學習這類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詩變成畫,用畫畫的形式來加強學生對詩的理解。有些詩中也不乏有聲音,例如《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絕句》中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學習這樣的詩,教師可以配音,讓學生在音響中感悟詩的意境。  總之,無論用什麼方法,目的都是調動學生學古詩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詩的意境中去。

三、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在教學中,把「詩配畫」「詩配樂」「詩配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入課堂,學生說說唱唱,玩玩演演,詩不離口。那麼,學生便能在不知不覺中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在拓展延伸中,讓學生為詩詞譜曲,把詩詞改編成劇本,為詩詞配上一幅畫,那麼學生們將會陶醉於自己的創作中,獲得美的體驗,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展時,還可讓學生古今聯系,把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用古詩文進行表達,以激發學生學習和運用古詩文的興趣和熱情。

② 淺談如何有效引導小學生學習古詩詞

一、情感引領,架起文學橋梁,教師是關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要想使學生具有激情,教師首先要做到有熱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力戒刻板。在進行每課古詩教學時,都應批准激情點,以此做契機。如《贈汪倫》是摯友篇;《靜夜思》是思鄉的主題曲;《登鸛雀樓》則既抒發志向又蘊涵哲理,每首詩作都飽含詩人的深情。教師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中學習語言,才能使學生從中獲取情感與人文精神的養料,從而豐富學生的感情世界,開啟藝術想像力,從中汲取文學營養。
二、巧用媒體,情景結合,進行審美教育
多媒體能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於同一界面,具有聲情並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為學生拓寬視野,提供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思維材料。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直觀地理解詩意,體會感情,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台。如我在教《望廬山瀑布》時,首先利用多媒體指著各個景點逐一向學生介紹廬山的秀美風光;然後播放瀑布奔流的視頻;最後,我把"廬山瀑布"來了個特寫,聲情並茂地向學生介紹,此時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已呼之欲出,在這種狀態下學習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淡化詩意,晶析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
有位哲人說: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教師不能以自己獨白式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那麼詩意的理解,只要學生藉助注釋大體理解即可,但是如何去展現,誦讀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誦讀,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綠""何時還"等,都表達了一種濃烈的思鄉情,學生通過品讀理解,進一步體會到詩人思鄉心切的心情。此時,再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與詩人產生共鳴,這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則是古詩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學生領略到古詩詞獨特的藝術魅力。學生吟誦詩文,抑揚頓挫,韻味無窮,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的音律之美,詩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還可以積累語言精華,受到熏陶感染。
四、啟發想像,升華主題,感悟詩的意境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是創造能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因為它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創造活動的必要條件。在古詩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續講故事,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想像。如《尋隱者不遇》一詩的教學中讓學生續講故事,他們的故事給了我意外的驚喜。生A講:"詩人興致勃勃來游園,主人不在,萬般失望,抬頭看見盛開的紅杏,沒想到紅杏開口說話,向詩人介紹了園中美景……"生B講:"看到詩人即將掃興而歸,便主動招呼詩人,告訴詩人它們的煩惱,它們被關在園中只能看到頭頂上的天空,它們多麼渴望外界的自由……"看,學生也能發散思維,大膽想像,他們的思維被激活了,心靈的火花得以進發。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在古詩教學中,我們讓學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他們在詩中的意境中遨遊,真正感悟詩的意境,理解詩意。在教學"遺民淚盡胡塵里"詩句時,我播放了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並從旁低沉解說,讓學生閉目想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藉此激活學生腦中相關表象,縮短了學生與詩人的時空距離,心靈差距。比如有的說:"我彷彿看到了金兵正押著遺民修築城牆。"有的說:"我彷彿看到了金兵揮著皮鞭抽打著移民,生活多麼痛苦啊!"
五、拓展閱讀,培養詩趣,課外延伸,積淀文化底蘊
我們不能就詩教詩,教師要勇於把語文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古詩詞距離學生遙遠,有很多詩詞都有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就要靠學生具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學習前要閱讀、收集大量與本詩有關的資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這一次次的積累中,學生的語文功底,領悟理解力才能漸漸地厚重起來。另外,在學完一首古詩後,可以由此及彼地進行相關鏈接。當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後,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學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讓他們感受到在古典文學中,自己所知僅是滄海一粟,從而激起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慾望。
總之,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③ 淺談小學古詩教學導入中的幾點創新

一、故事激趣法
魯迅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採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入情入境。這是利用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緊扣所學古詩繪聲繪色地講述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就會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古詩上來。例如,在教學《贈汪倫》這首詩時,我講道:「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詩人,他非常愛旅遊,他也很愛結交朋友,愛品美酒,不過正因為他的這些性格特點,他才被安徽涇縣的汪倫騙了,騙了之後他們還做了好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學生都很詫異,急於想知道答案,我就順勢往下講,「汪倫非常仰慕李白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裡,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不過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個精彩的開場,最能抓住觀眾的心,所以本課的導入,用小故事引出李白和汪倫,用這個有趣的故事,牢牢抓住學生的心,在學生為汪倫的狡辯開懷一笑中,牽出李白和汪倫的關注,對他們後來會發生什麼故事充滿期待,有這樣的學習期待,就點燃了他們學習古詩的熱情。
二、背景烘托法
許多古詩詞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相差甚遠,制約著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我們不妨為學生提供與詩詞有關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為學習詩詞作知識鋪墊。如,在教學《示兒》一課時,我首先引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鋪墊全文基調,很自然地將陸游的詩句聯系起來,加深了學生對於作者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了解。接著我飽含深情地說:「詩人陸游日夜盼望著宋王朝的軍隊能早日收復失地,實現祖國統一。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這一盼就是七十一年,這時詩人已經八十六歲了,在他臨終之時,還沒有看到祖國統一,他無比悲傷失望地揮筆寫下了最了不起的遺囑:《示兒》。」史實材料的補充讓學生豁然開朗,切身感受到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這種背景烘托法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聯系生活法
把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拉近距離,搭起入境橋梁。如,在教學《元日》這首詩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不久後,我們就要迎來大家都特別期盼的春節了,那你知道春節指的是農歷的哪一天嗎?其實這一天在古時候又叫做『元日』,『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的題目就叫做『元日』。」「元日」這個名詞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而「春節」是人們所共知的,以「春節」引入,不但學生感興趣,而且幫助學生理解了詩題。接著我又讓學生回憶春節是怎麼過的,學生自然會說到幾種常見的慶祝方式,如,放鞭炮、吃年夜飯、貼對聯、喝酒慶祝等。本處設計讓學生說說現在人們怎麼過春節,是為了接下來的理解詩意作鋪墊的,主要是為了幫他們理解詩中的「爆竹」「屠蘇」和「桃符」這幾處詞。其實從古至今,人們過春節的方式沒有太大的區別,說出了這些,這首詩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

④ 淺談提高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幾點建議

古典詩詞語雖短,但意境卻大,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美育的好題材。但是語言版精練優美,表現了深刻權的意蘊和動人的境界。然而,古詩詞畢竟與現在中小學生的距離較遠,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它的語法、平仄等現在已經不常用了,如果對其籠統的進行全面教學,耗時費力不說,學了也沒有多大的用處。況且,由於各個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因而,小學階段的古典詩詞教學,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多的是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⑤ 淺談如何進行古詩詞教學

萬寧市禮紀鎮中心學校 黃麗 古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經過千百年的沉澱流傳下來的,能夠選入小學課本里的古詩更是精華中的精華。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美精煉、想像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小學古詩的教學,對於小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那麼,如何進行古詩教學呢?本著教學的經驗,略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個性化理解,創導自主誦讀 一首古詩,詩人在創作時,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不同的人,讀它會有不同的見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老師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學生是不對的,也抑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就拿詩意來說,我認為只要藉助注釋大體理解即可,因為詩人要表達的情懷深藏於字里行間,這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這種意境美最好的表現方式,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使詩情畫意盡在學生腦海中。如何去展現?誦讀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誦讀,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學生誦詩文,抑揚頓挫,韻味無窮,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的韻律之美,詩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還可以積累語言,受到熏陶感染。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五課《古詩詞三首》中的《清平樂。村居》時,上課伊時,筆者引導學生理解詩題,詞人,學生根據注釋大概了解詩意後,我重點引導學生誦讀。先是劃節奏讀,然後學生自由朗讀,再次比賽誰能美美地背誦,最後根據畫面想像這是怎樣的一幅田園風光?這一家子的生活如何?你有什麼感受?詞人想表達什麼情感?班上的大部分學生都能體驗理解,並能背誦和說說詞的意境,思維活躍,表達優美,雖說法不盡相同,但詞的意境美已淋漓盡致了,詞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已悄悄地感染了學生,情感得以共鳴。學生在自主的誦讀中,得到了個性化理解。 二、反復吟誦想像,讀中悟情。 古人有七分詩三分讀的說法,誦讀對於古詩學習之所以這樣重要,是因為古詩有語言之美、節奏之美、音韻之美、意境之美。教師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投入感情朗讀,感悟文本的空白意義,直指作者的心靈,進而喚醒學生的心靈。重視朗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教師要成為引領學生朗讀的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讓學生漸入佳境,讀出層次。筆者在教學張繼的《牧童》時,按照這樣的教學流程進行朗讀指導:一是找出詩中描寫景物的四個詞,根據自己的理解,描繪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皎潔的明月,廣闊的原野、悠揚的笛聲,無悠無濾的牧童等),讀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教師描繪意境:一個美麗的黃昏,一位牧童吹著木笛放牧歸來,他來不及脫下蓑衣就學生誦讀古詩並說說讀後的感受。三是補充介紹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放牧歸來的牧童,此時此刻是什麼心情?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這首詩。四是播放 音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教師描繪意境,師生共同吟誦詩句,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和情感。 別林斯基說過:在詩中,想像是主要的活動力量,創造過程只有通過想像才能完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歌創造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於欣賞者,只有欣賞者自己用豐富的想像,才能去感受和再現詩歌中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所以,使學生進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學生充分吟誦加聯想,將自己設想成作者本人,從作者當時的立場設身處地地考慮感受,使詩中描寫的形象和景象,形成畫面。至此,學生才可以說進入了詩的意境。一旦進入意境,那麼詩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詩詞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則不言而喻,學生也就掌握了詩詞的精髓。因此,指導學生反復誦讀中,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像詩詞的意境,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 三、整合教學內容,強化語言積累 古詩詞積累,強調閱讀記誦的過程,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積極開展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我們更不能就詩教詩,要課內外結合,要前後聯系,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課程資源。例如,我們高學段的語文老師在教學古詩詞時,可以巧妙地根據主題引導學生回憶讀前面學的詩詞,適當推薦同主題的詩詞引導學生誦讀。我在執教呂岩的《牧童》時,引導學生回憶描繪童趣的詩詞,如《所見》、《村居》、《小兒垂釣》等,又出示介紹白居易的《池上》對比略讀,這樣的整合對比學習,既有利於在對比中深化理解,又讓學生投醉快樂童年,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古詩詞閱讀量,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另外在復習時,可引導學生對已學的古詩進行題材分類詠物詩、送別詩、思鄉詩、愛國詩這樣的整合教學,既增強了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又強化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拓展實踐,深化古詩詞的學習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文化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它精練的語言,深遠的哲理,豐富的內涵,優美的意境,是值得每一位學子去學習和運用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更加重視小學古詩詞教學,《語文課程標准》規定了小學階段學生應背誦的古詩詞篇目共計160篇(段),再加上附錄的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70首,小學階段古詩詞總量已經是相當大了。此外,《語文課程標准》還在階段目標中對小學古詩詞教學提出了誦讀詩文、體驗情感、領悟內容等更多具體的要求。可見小學古詩詞教學,不僅在數量上增加,而且要求更為具體,內容也趨於豐富;古詩詞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其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去實施好這部分教學,在實踐教學中,我在班級開展每周一詩,每月一誦,每季一寫,要求學生在拓展閱讀中去積累,去體驗,雖然班級學生的作詩水平不怎樣,但詩句能脫口而出,頗有詩人的味道。我們教詩的最大目的不只是為了教,而是要讓學生體驗,理解,運用,傳承。平時的語言訓練中,要讓學生適當引用詩句,增加語言的魅力;在口語表達中,可以因地置宜地利用詩句提高語言的說服力;在課後練筆中,可以把詩句寫成短文,對比閱讀理解;在與學生說理教育時,可以引用詩句讓其明白,如惜時句,愛國句,親情句等。

⑥ 淺談小學古詩教學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要注意引導學生抓詩眼,把握詩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鮮明的,有內深刻含義的詞語,反復容推敲,進入詩的意境。如「香爐」就一語雙關,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爐,表示山極高。「紫煙」看起來簡單,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導學生細細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幾種賞析詩的語言:
咀嚼字詞,理解意境。教學「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讓學生理解「生」的本義是「產生」,而在此詩句中「生」 既有「產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進一步追問:是什麼東西產生並升起來了?「是香爐峰的雲霧、水氣產生並升起」。讓學生展開想像:從「生」字你看到怎樣的一幅畫面?讓學生欣賞詩的意境後,再提出一個問題:詩人為什麼不用「升」而用「生」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詩的本義,詩的意境去進行理解。「升」僅僅能看到煙霧升起,一會兒就散了,沒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爐峰的雲霧源源不斷地升騰這個畫面,也能看到香爐峰雲霧繚繞的畫面,從而看出詩人寫詩用詞之精當。

⑦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

結合各種方面,分點回答。 1、識字方面.經過每日的課堂檢驗,發現學生識字效率低,對生字掌握不牢.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忽略了孩子在學認字興趣的激發,並且沒有及時的帶領學生回顧溫習. 2、閱讀方面.忽略了孩子們在閱讀課文時的理解能力. 3、寫字方面.只在強調孩子的書寫,但是並未為孩子上過寫字的輔導課.以至於書寫水平偏低. 4、對於基礎不一的孩子,並沒有針對性輔導,造成孩子學習掌握情況兩級分化.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改善教學過程中,孩子們的薄弱環節. 課堂教學細化 1.對於孩子們識字效率低,掌握不牢.可改善讓學生的學習方法,拒絕死記硬背,引導學生想像性學習,識字.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興趣,也能開發學生的思考能力. 2.閱讀方面,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並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知識的辦法. 3.寫字方面,開展寫字輔導課,並舉行寫字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4.對於基礎差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並鼓勵多閱讀課外書籍,多背誦古詩詞,多寫讀後感等 針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半年多時間的實踐,學生在這些方面都有改善,學生養成了自覺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並積累了協作素材.小學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所以針對這些方面進行教學,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⑧ 教學論文《關於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

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

古詩詞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瑰寶。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佔有一定的比例。如何進行古詩詞教學,筆者有一些體會。
一、 激情導入,激發詩趣
1. 朗讀導入。朗讀不僅能培養人的語感,也能給人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它是一種心靈與文本的溝通,也是情與詩意的完美交融。如果在上課之初,以美的朗誦開場,首先給學生一種獨特的審美感受,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隨著詩詞的情感波動而心動,隨著朗誦語調的抑揚而情涌。學生只有在欣賞和陶醉中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朗讀內容可以是學過的古詩詞,也可以是與要學內容相關的古詩詞。描繪春景的,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表達愛國熱情的,寫花的,寫草的,寫月的……小學生能吟誦許多首,教者只要引導及時到位,就能收到效果。如教學《江南春》時,可讓學生回憶描寫春天的詩句,讓學生背誦《春曉》,當一首首優美的詩句從學生口中流出,他們也融入春天的美景中了。
2. 畫面導入。蘇軾曾評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學古詩詞時,可以用圖畫導入新課,增強直觀感。小學教材編者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每首詩篇中都配上一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都能抓住詩中情景,引發學生聯想。教學前展示這些插圖,讓學生從插圖中產生學習興趣,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如古詩《村居》的教學,插圖是一幅美麗的春色圖,畫中孩子們放風箏的天真爛漫情趣尤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從而引發學詩興趣,順利地進入古詩的學習中。
3. 詩詞導入。即以熟悉的古詩詞句導入新篇學習。每位小學生頭腦中都儲存有一定的古詩詞,有些學生在一年級時就能背誦許多古詩句,雖然他們對背誦的古詩詞內容並不太理解,但潛意識中總有一種或模糊或粗淺的認識,這種認識在學習相關篇目時就會不自覺地涌現出來。如在教學張志和《漁歌子》這首詞時,請學生背誦胡令能的《小兒垂釣》進行對比,都是講釣魚的,但張志和的釣魚與小兒的釣魚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同樣寫釣魚,風格差異較大,由小兒的天真引出張志和的失意,強烈的落差能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4. 故事導入。古詩詞雖然來源於生活,但是學生離古詩詞作者的生活非常遙遠,要想讓學生一下子就進入古人的世界是不可能的。而故事導入應是一種切合實際的方法,因為沒有哪位小學生會抵觸新奇有趣的故事。其實只要教師用心,每首古詩詞都蘊含一個生動的故事。如果用古詩詞的故事導入,就能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進去。如《石灰吟》《春曉》《清平樂・村居》等古詩詞,或本身就是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或在作者的背後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只要給學生充分的預習准備,讓他們搜集相關的資料,進行充分的交流,學生說不定就會對新學的詩詞有獨到的見解,對詩詞背景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
二、 吟出韻律,吟出深情
1. 吟出韻律。押韻好的詩詞,讀起來鏗鏘有力,產生一種回環往復的感覺,這就是韻律美。不同的詩詞作品,有不同的押韻,會形成不同的氣氛,傳達出不同的情感。我們朗讀詩詞,也應將詩詞獨有的韻律美傳達出來。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會發現一般古詩詞都有明顯的韻味。如《清平樂・村居》中的「草」「媼」「好」,都押「ǎo」韻,讀起來順暢自然。這樣的例子很多。如今許多古詩詞已被譜成優美的歌曲,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吟唱。學生在吟唱過程中會產生特別的美感,也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習興趣和記憶能力。只要教師善於設計,用心組織,詩詞的教學其實也能達到詩情畫意般的音樂境界。
2. 吟出深情。詩詞是一種最適宜朗讀的文學形式。它的基本特點就是有強烈的感情、豐富的想像、深邃的意境、優美的韻律。因此,我們朗讀時,就應該通過豐富的想像,再現詩人詞人的感情。詩詞是抒情藝術,無論是抒情詩詞,還是敘事詩詞,甚至哲理詩詞,只要是成功的作品,裡面必定奔涌著作者澎湃的激情,蘊含著作者的縷縷情思。無論是思念家鄉、親人的《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還是表達朋友情深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抑或是托物言志的《石灰吟》《墨梅》等,都深藏豐富的情感。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走進作者心境,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脈搏,讓自己的思想和詩人、詞人的思想融為一體。這樣,朗讀者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
三、 明白詩理,升華詩意
1. 找詩趣。學習散文我們喜歡引導學生找出「文眼」,其實古詩詞也有「眼睛」,只要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它,就能順利把握情感基調,悟出作者的思想精髓。「眼睛」是詩詞的中心,是詩人要表達的「詩理」。「理」其實是和「趣」相連的。有時我們在引導學生進入詩詞意境時,會讓他們無形中享受到一種樂趣。在詩人營造的趣味中習得其意,進得其境,顯得順暢自然。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一詞,向我們描繪了富有鄉村田園氣息的情景。詞中的一戶人家二老融洽,孩子孝順,老有所養,少有所事。這首詞只要細細玩味,我們就會發現「趣味」無窮。「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的親切與溫馨,「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的可愛活潑,都融於一個「醉」字中,「醉」字就是「詞眼」,字里行間也無不讓人感覺到詞人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在這樣的生活里,有鄉村美,也有鄉村趣,更有鄉村樂。
2. 融詩情。詩是以文字體現情感,沒有詩人真摯濃烈的感情,就不可能產生動人心弦的詩詞。如陸游經過長期戰亂流離生活的體驗,凝聚起深切的愛國激情,從而寫出飽含血淚和期望的《示兒》一詩。又如李白經歷了十五個月的流放生活後重獲自由,懷著難以自禁的喜悅,寫下了《早發白帝城》一詩。再如,李白觀賞了陽光照耀下的廬山瀑布凌空直下的壯麗景觀,心中勃發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無限熱愛,寫下了《望廬山瀑布》一詩。可見詩詞歌賦都是作者「情動而辭發」之產物。
3. 悟詩理。我國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也留下許多至深哲理,讓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在吟誦詩詞歌賦時不斷成長成熟。語文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提高對古詩詞的感悟力。如葉紹翁《游園不值》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朱熹《觀書有感》中「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過躬行」。還有,李白《將進酒》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這些深含哲理的詩詞都是教師教學時必須讓學生理解的,學生只有理解了才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⑨ 淺談如何教好小學古詩詞

有一種讓人愛得近乎心疼的文學精靈,它就是詩歌;有一種讓無數的文人學子內如醉如痴的藝術容神魔,它就是我國的古代詩歌。古代詩歌的藝術光輝能直抵讀者的內心深處,激發讀者的靈感,感召讀者的人生。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語文教材每冊書都不少於四首古詩。學習古詩無論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還是對其他方面的積累都有積極意義。因此,站在時代的講台,手執新教材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項歷史使命: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特殊功能,通過詩歌所頌揚的祖國山川之美、民俗之美、歷史之美、文化之美和傳統之美,讓學生在祖國燦爛的詩歌文化長河中游弋、翱翔,使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光大。我在不斷總結反思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盡力有效實踐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積累經典古詩文。

閱讀全文

與淺談小學古詩詞教學導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