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一年級上冊衛生與保健教學計劃
可以參照《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制訂計劃
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防止學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員工身體健康,根據《食品衛生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以及幼兒園。
第三條 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的衛生管理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實行衛生行政部門監督指導、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督查、學校具體實施的工作原則。
第二章 食堂建築、設備與環境衛生要求
第四條 食堂應當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
第五條 食堂的設施設備布局應當合理,應有相對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食品加工操作間、食品出售場所及用餐場所。
第六條 食堂加工操作間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積不得小於8平方米;
(二)牆壁應有1.5米以上的瓷磚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製成的牆裙;
(三)地面應由防水、防滑、無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於清洗與排水;
(四)配備有足夠的照明、通風、排煙裝置和有效的防蠅、防塵、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衛生要求的存放廢棄物的設施和設備;
(五)制售冷葷冷盤的普通高等學校食堂必須有冷盤間,並配有專用冷藏、洗滌消毒的設施設備。
第七條 食堂應當有用耐磨損、易清洗的無毒材料製造或建成的餐飲具專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設施設備。採用化學消毒的,必須具備2個以上的水池,並不得與清洗蔬菜、肉類等的設施設備混用。
第八條 餐飲具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飲具。
消毒後的餐飲具必須貯存在餐飲具專用保潔櫃內備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應分開存放,並在餐飲具貯存櫃上有明顯標記。餐飲具保潔櫃應當定期清洗、保持潔凈。
第九條 餐飲具所使用的洗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標准或要求。
洗滌、消毒劑必須有固定的存放場所(櫥櫃),並有明顯的標記。
第十條 食堂用餐場所應設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來水裝置。
第三章 食品采購、貯存及加工的衛生要求
第十一條 嚴格把好食品的采購關。食堂采購員必須到持有衛生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索證;應相對固定食品采購的場所,以保證其質量。
禁止采購以下食品:
(一)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經獸醫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三)超過保質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的定型包裝食品;
(四)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十二條 學校分管學生集體用餐的訂購人員在訂餐時,應確認生產經營者的衛生許可證上注有「送餐」或「學生營養餐」的許可項目,不得向未經許可的生產經營者訂餐。
學生集體用餐必須當餐加工,不得訂購隔餐的剩餘食品,不得訂購冷葷冷盤食品。
嚴把供餐衛生質量關,要按照訂餐要求對供餐單位提供的食品進行驗收。
第十三條 食品貯存應當分類、分架、隔牆、離地存放,定期檢查、及時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食品貯存場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
用於保存食品的冷藏設備,必須貼有標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應分櫃存放。
第十四條 用於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後洗凈,保持清潔。
第十五條 食堂炊事員必須採用新鮮潔凈的原料製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敗變質和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十六條 加工食品必須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中心溫度不低於70℃。
加工後的熟製品應當與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不得向學生出售腐敗變質或者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影響學生健康的食物。
第十七條 職業學校、普通中等學校、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葷冷盤。
普通高等學校食堂的冷盤間必須定時進行空氣消毒;應有專人加工操作,非冷盤間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冷盤間;加工冷盤的工用具、容器必須專用,用前必須消毒,用後必須洗凈並保持清潔。
每餐的各種冷盤應各取不少於250克的樣品留置於冷藏設備中保存24小時以上,以備查驗。
第十八條 食品在烹飪後至出售前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若超過2個小時存放的,應當在高於60℃或低於10℃的條件下存放。
第十九條 食堂剩餘食品必須冷藏,冷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在確認沒有變質的情況下,必須經高溫徹底加熱後,方可繼續出售。
第四章 食堂從業人員衛生要求
第二十條 食堂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有關食品衛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一條 食堂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都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堂從業人員及集體餐分餐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於食品衛生的病症時,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症或治癒後,方可重新上崗。
第二十二條 食堂從業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必須做到:
(一)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後、便後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應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並把頭發置於帽內;
(三)不得留長指甲、塗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吸煙。
第五章 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三條 學校應建立主管校長負責制,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
第二十四條 學校應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實行承包經營時,學校必須把食品衛生安全作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標。
第二十五條 學校食堂必須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學校食堂不得開辦;要積極配合、主動接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監督。
第二十六條 學校食堂應當建立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相關的衛生管理條款應在用餐場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監督。
食堂應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用餐的衛生與安全。
第二十七條 學校應當對學生加強飲食衛生教育,進行科學引導,勸阻學生不買街頭無照(證)商販出售的盒飯及食品,不食用來歷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二十八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食品衛生法》和本規定的要求,加強所轄學校的食品衛生工作的行政管理,並將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對學校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在考核學校工作時,應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
第二十九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培訓計劃,並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定期組織對所屬學校食堂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訓。
第三十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所屬的衛生保健機構具有對學校食堂及學生集體用餐的業務指導才檢查督促的職責,應定期深入學校食堂進行業務指導和檢查督促。
第三十一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加強對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的衛生監督,對食堂采購、貯存、加工、銷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環節應重點進行監督指導。
加大衛生許可工作的管理和督查力度,嚴格執行衛生許可證的發放標准,對衛生質量不穩定和不具備衛生條件的學校食堂一律不予發證。對獲得衛生許可證的學校食堂要加大監督的力度與頻度。
第三十二條 學校應當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後,應採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並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四)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五)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採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第三十三條 學校必須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報告制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應及時報告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應逐級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於6小時內上報衛生部,並同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第三十四條 要建立學校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本規定,玩忽職守、疏於管理,造成學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學校和責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後,隱瞞實情不上報的學校和責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通報批評或行政處分。
對不符合衛生許可證發放條件而發放衛生許可證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責任人,由衛生行政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通報批評或行政處分。
對違反本規定,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節特別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本規定下列用語含義是:
學生集體用餐:以供學生用餐為目的而配置的膳食和食品,包括學生普通餐、學生營養餐、學生課間餐(牛奶、豆奶、飲料、面點等)、學校舉辦各類活動時為學生提供的集體飲食等。
食堂:學校自辦食堂、承包食堂和高校後勤社會化後專門為學生提供就餐服務的實體。
食堂從業人員:食堂采購員、食堂炊事員、食堂分餐員、倉庫保管員等。
第三十六條 以簡單加工學生自帶糧食、蔬菜或以為學生熱飯為主的規模小的農村學校,其食堂建築、設備等暫不作為實行本規定的單位對待。但是,其他方面應當符合本規定要求。
第三十七條 學生集體用餐生產經營者的監督管理,按《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執行。
第三十八條 本規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實施。
❷ 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終期評估報告怎麼寫
每年圍繞「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遏制艾滋,履行承
諾」
,
我校多管齊下,
開展一系列的預防艾滋病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
向同學們宣傳艾滋病的危害及其傳播途徑等相關知識。
1
、
我校將艾滋病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
並保證初中
6
課時,
先
後有健康教育老師、
生物教師、
美術教師結合相關課程教學內容和時
事活動,
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預防艾滋病知識教育。
經檢查他們都精
心准備教案,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有常規的教學;有利用多媒體課件
展示幻燈片教學;
有指導學生設計明信片教學;
有指導學生製作艾滋
病毒模型,
布置學生收集艾滋病相關知識撰寫
「艾滋病離我們有多遠」
演講稿,組織開展演講活動;還有組織學生觀看宣傳教育片等;都取
得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2
每年給各年級學生發放預防艾滋病教育處方,發放率達
100%
,
由班主任組織學生認真學習,
讓七年級新生認識艾滋病,
提高新生的
預防艾滋病能力。
3
、有計劃地
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
1
)校園有一塊固定的
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欄。
(
2
)在
12
月
1
日「世界艾滋病日」來臨之
際,
張副校長親自組織召開全校師生的晨會,
在國旗下的進行動員講
話,各班在出版「預防艾滋病知識」的主題黑板報,班主任組織召開
主題班會。(
3
)利用校園廣播定期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
4
)給學
生發放艾滋病教育宣傳資料,
並要求學生帶回家向父母家人宣傳。
(
5
)
給各班級圖書角配備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讀本。
通過多渠道多途徑的
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對艾滋病危害的認識和增強對艾滋病的防範能
力。
三、老師們積極進行家訪,特別是對問題學生有針對性的走訪,
指導家長做好孩子的管教工作。
學校還實施師生談心制度,
老師們經
常和學生有針對性地談心,
疏導學生心理問題。
在七年級新生中開展
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引導學生學會健康的生活
方式、謹慎交友,防止學生經不住誘惑走上歧途。
四、
積極組織老師參加預防艾滋病教育的師資培訓活動,
提高教
師教育水平和能力素質。
總之,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
我校初中學生對艾滋病的知
曉率達到
90%
以上,師生都具備有一定的防範艾滋病能力。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堅持預防為主,堅持不懈的加強宣傳,
普及艾滋病的知識,提高人們的自我防護能力,才是預防流行的主要
途徑。在近期無特殊治療及預防疫苗情況下,開展以學校健康教育為
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預防艾滋病在我國蔓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預防
艾滋病的重要方法。我校將堅決按照上級部門的部署,
將艾滋病防治aware 天 貓
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堅持進行下去,盡學校之力遏制艾滋
❸ 求兒童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急急急!!
為了加強學校衛生工作,促進學生正常發育,增強對疾病防疫的知識和體質及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我校以陳思廉校長為首的行政班子及全校教師堅持以認為本,感悟巴金教誨、學習巴金品質,讓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把心交給孩子!牢固樹立衛生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要狠抓細節,主動排查隱患,狠抓落實,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學校衛生工作的長效機制,讓學校衛生工作落到實處。
一、我們衛生室和大隊部相互配合,根據上級部門、學校、轄區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九月份:
1、 加強對校園衛生、食品衛生、安全的檢查及校園衛生的美化。
2、 開展2011秋季衛生宣傳月暨「預防腸道傳染病,遠離甲型h1n1流感」活動。
3、 狠抓學校衛生常規教育,促進學校健康課的健全實施。
4、 加強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
5、 嚴格做好傳染病的防控預防措施。「從系從嚴,制度管理」的宗旨。
十月份:
1、 開展狂犬病的宣傳教育。
2、 保護視力、預防近視。(開展講座及護眼保眼專刊)
3、 一年級開展口腔衛生的講座。
4、 「均衡營養、身體才強壯」。
十一月份:
1、 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傳染病的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重點從學生個人衛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入手,並開展學生個人衛生和班級環境衛生的評獎活動,強化學生的衛生意識。
2、 開展「預防肺結核傳染病」知識的宣傳活動。
3、 加強對學生正確使用飲用水的衛生及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4、 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
十二月份:
1、 開展心理健康教學講座。(心理教師)
2、 開展「關注自己,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活動。(講座和板報形式)
3、 開展「考試期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4、 開展學生體育鍛煉的衛生於安全教育。(體育組配合)
一、抓好健康教育課的教學計劃和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二、進一步配合防疫部門做好學生的體檢、防齲、常見病、傳染病、預防接種等工作並及時將學生體質健康檢查情況通知家長。
三、培訓好各班的生活委員、勞動委員,使他們成為保健教師的好做助手。
四、做好教材循環使用的消毒工作。
❹ 小學衛生與保健教學計劃怎麼寫
先要看你寫的是哪個段的教案,要寫符合學生年齡的衛生保健計劃。
❺ 學前班教學計劃
學前班班級計劃 新學期里我將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教育目標,力爭在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發展幼兒健康的個性。為了使幼兒從幼兒園畢業後進入小學能迅速、自然、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和學習,確保他們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環境中,得到穩定而又健康的發展。我們的班級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班級管理為了順利地進入小學培養各方面的習慣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這關鍵的一學期里,必須讓幼兒掌握一定的知識與各方面習慣及能力。這學期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培養重點,教師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讓幼兒變得自主起來,自己尋找興趣點,發現小知識點。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幼兒學習、衛生、行為各方面的良好習慣。新《綱要》精神中指出要讓幼兒自由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獲得不同的知識。這也是幼兒能力的體現,比如:觀察力、語言能力、傾聽能力、想像力、創造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1、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日常生中,注重激勵幼兒發自內心的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2、課余時間多閱讀書籍,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開展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 3、老師與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也就是找到孩子學習的興趣點。4、周提供一次「自由畫畫」的時間,讓幼兒自己去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讓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充分地發揮出來。我們應舍棄那些枯燥無味的填鴨式及照葫蘆畫瓢樣的臨摹式的教學方法,應讓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充分體現趣味性、娛樂性,充分滿足幼兒的求樂心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二)、衛生保健的管理1、制定符合幼兒生理特點的生活制度:注意動靜結合,保證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2、加強晨間檢查,做好常見病的預防,同時檢查幼兒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如:小刀、玻璃片、小球、珠子等,發現後及時妥善處理。 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疾病傳染隱患。3、強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兒童入園前,老師進行檢查,是否有玻璃、玩具、刀、針等危險物品。知道自我保護的方法:如鼻子流血時,將手抬高,手指朝上;摔倒時應抬頭,兩手撐地。 5、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利用陽光的照射,促進幼兒體格的生長。家園聯系,督促幼兒改正偏食的習慣,全面均衡營養。有的幼兒身高、體重不達標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的。對於這種幼兒,我們的措施是: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利用陽光的照射,促進幼兒體格的生長。讓家長多給幼兒喝牛奶,補充鈣的吸收。多參加跳躍運動,促進骨骼生長。(三)、家長工作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它對幼兒的發展,尤其是個性方面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目的,我班家長工作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經常相互溝通,共同教育幼兒。家園溝通是雙向的,教師根據班級的教育目標,結合每個孩子的需要,經常及時地將孩子在園的表現、進步、問題與家長互相交流、溝通,共同研究,彼此配合教育,以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向家長宣傳幼兒期是人生奠基時期,是身體、智力迅速發展與性格、品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是進行教育的黃金時期,而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盡到自身的責任。幫助家長端正與更新家教觀念,樹立使孩子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思想,樹立面向未來、從幼兒開始、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觀念。具體安排:九月份1、 做好每天接送工作,做好常規訓練。2、 制定本學期的工作計劃。3、 按計劃授課。十月份1、 做好國慶期間的安全教育工作。2、 對部分幼兒進行家訪工作。4、 按計劃進行授課。十一月份1、 加強常規訓練。2、 進行安全演練。3、 按計劃授課。十二月份1、 開展漢語拼音教學活動。2、 對各項工作進行總結。3、 做好放假安全工作。
❻ 春季傳染病預防及基本療法
呼吸道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知識
一 幾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特點:
1、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高。
傳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短,通常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我國北方地區的流行一般均發生在冬春季節,南方四季都有病例發生,發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主要臨床表現: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還可出現腸胃不適。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攜帶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經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或飛沫傳播。患者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後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
易感人群為1歲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潛伏期為12~25日,通常為18日。感染後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發病,但以冬春季為主。
主要臨床表現:前驅症狀可出現發熱、頭痛、無力、食慾不振等,發病1至2日後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後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除腮腺腫脹外,還可引起腦膜炎、腦膜腦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3、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皰疹病毒的一種)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過患者咳嗽產生的飛沫或散布在空氣中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也可經人與人接觸直接傳播、或接觸到水痘痘漿污染的物品而間接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主要是兒童。潛伏期為10~24日,通常為14~16日。病後可獲終身免疫。
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後6日具有傳染性。患病初期出現輕微發燒、疲倦和軟弱無力;斑疹出現後數小時即轉化為丘疹、皰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一般典型水皰皮疹約歷時1—6天,由於皮疹先後,分批出現,因此在出疹第2—3天內,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見到各階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皰疹及結痂)同時存在。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症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麻疹患者。麻疹主要是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沒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種普遍發生的兒童傳染病;相關疫苗發明後,麻疹的發病率已經大大降低。麻疹的潛伏期為7至18日,通常為14日。病癒後有持久免疫力。
麻疹發病季節以冬春季為多,但全年均可發生。
其主要臨床表現:感染初期出現咳嗽、流涕、發熱、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柯氏白斑);3至7日後皮膚會出現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至7日,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腦部會受影響,導致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二、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重點
1、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3、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4、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5、學校教室、宿舍等人員集中的場所每天應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也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症狀。
8、防控呼吸道傳染病,關鍵要做到 「四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1)建立學校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對早期發現傳染病很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因此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或托幼機構應當建立並落實建立學校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老師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告知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傳染病的早發現、早報告。
(2)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及時向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報告,並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作好相應的防控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接到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後,應及時報告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同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預防與控制知識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經呼吸道傳播所致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人感染腦膜炎奈瑟菌後大多數表現為鼻咽部帶菌狀態(帶菌者),只有少數成為流腦患者。流腦患者和帶菌者為傳染源。病菌通過咳嗽、噴嚏等經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10-20歲的青少年為主。本病全年均可發病,但多發生在冬春季(11月~次年5月,3月-4月為高峰)。流腦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性高熱、頭痛、嘔吐、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少數病例病情嚴重,病程進展快,救治不當易導致死亡。
防控「流腦」,關鍵要做到「四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控措施採用以加強個人防護、預防接種、加強監測、早發現病人、積極隔離治療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關於疫情發現與報告。建立健全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控與報告制度,對早期發現和控制「流腦」在學校流行非常關鍵。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盡快明確學校傳染病疫情的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的監控與報告工作。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一)疫情發現。中小學應建立並落實「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的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應在學校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者(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追查病因),應及時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另外,學校應教育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教師,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
(二)疫情報告。當在同一班級、同一樓層或同一宿舍里短期內出現多個學生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症狀時,應高度注意是否為傳染病流行的前驅症狀。班主任或教師、宿舍管理員等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學校的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所在地、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症狀、密切接觸者、已採取的措施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接到疫情報告後,應及時報告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重大疫情要向當地政府報告。
關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情的處理。發生「流腦」疫情的學校應當主動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工作,提供所需資料,落實有關措施,安撫患者家屬情緒、合理調整工作及教學計劃,控制疫情,做好穩定工作。學校要積極配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取下列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一)隔離病人。發現有傳染病早期症狀者,應及時採取隔離、督促患病學生或通知家長立即到醫院就診。(1)發熱(體溫≥38℃),或≥37.5℃伴畏寒、咳嗽、頭痛、嘔吐、肌肉酸痛者應勸其及時就醫並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單獨宿舍區居住,休息期間不參加集體活動,不進入公共場所。同時指派人員負責追蹤記錄轉歸情況並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2)熱退48小時後,患者可恢復正常上課。
(二)實行每天晨檢制度。發現學生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流腦」早期症狀等,應督促其及時就醫並回家休息。
(三)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按照《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准》(GB/T17226/1998)規定,每小時需要置換空氣。(1)教室、圖書館(閱覽室)等學習場所的通風與換氣。學校應根據季節和天氣的不同,確定換氣方式與次數,如溫暖天氣宜實行全日開窗的方式換氣,寒冷天氣在課前和課間休息期間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戶開窗換氣。(2)宿舍等生活場所的通風與換氣:宿舍管理員每天應督促學生在起床後,將宿舍窗戶打開通風,確保宿舍空氣新鮮。應每天對各班教室、宿舍等學生學習、生活場所開窗通風換氣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納入對年級、班級評比的內容。
(四)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或停止集體活動,盡可能減少與發病班級學生的接觸,盡量避免全校或較多人員集會。必要時可依法(經縣區政府批准)採取停課等緊急措施,控制疫情的進一步擴散蔓延。
(五)消毒處理。學校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部分重點場所、公用物品進行濕式清潔,必要時用1%漂自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制劑噴霧消毒,對物體表面可用適當濃度含氫制劑(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擦拭或抹洗。
(六)加強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工作,增強學生防範意識和防範能力。學校應根據傳染病流行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學生進行冬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特別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如:打噴嚏、咳嗽時應使用紙巾、手帕並掩著口鼻,不要直接面對他人打噴嚏、咳嗽,用過的紙巾、手帕勿亂扔;打噴嚏、咳嗽和擦鼻子後要洗手。接觸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後要立即洗手,看護患者要帶口罩。要加強體育鍛煉和營養、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禦疾病的的能力。要保持家居教室空氣流通。鼓勵有病及時就醫並居家休息等。
(七)預防服葯和應急接種。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要求,經學校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備案後,可對學校人群進行預防服葯和應急接種。(1)預防服葯:在醫生指導下可對密切接觸者採取應急預防性服葯。葯物可選擇磺胺葯物或其他抗菌葯物(如利福平)。(2)應急接種:根據流腦病例實驗室診斷、人群免疫監測和菌群監測等結果,由衛生專業機構決定使用疫苗的種類。
春暖花開時又該老話新提,五種當季傳染病你要小心:
猩紅熱、流腦、麻疹、水痘、腮腺炎。
立春已過,預防春季傳染病的話題又該老話新提了。傳染病學專家譚教授特別提醒大家:早春季節氣溫乾燥,呼吸道的抵抗力差,如果常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容易引發傳染病。
草莓舌辨猩紅熱
猩紅熱是細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表現為發熱,咽炎與皮疹,其皮疹的特點是:在發熱的第二天左右出疹,在全身皮膚彌漫充血(壓之褪色)潮紅的基礎上可見到針尖大小的點疹。同時舌面有白苔,而舌質發紅,很像草莓,故稱為「草莓舌」。
流腦巧識別
流腦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嚴重的可發生敗血性的休克,甚至高熱、抽搐和昏迷(暴發型),大多數流腦病人發病時身上(皮膚或黏膜)可見許多小紅點(出血點)。
成人麻疹要警惕
成人麻疹:在發熱同時伴有呼吸道的卡它症狀(表現為咳嗽、流涕、打噴嚏、眼睛發紅、分泌物多等),在發熱的第四天左右,從耳後、發根處出疹,隨後波及全身。
水痘不留痕
水痘是小兒常見傳染病,在發熱的當天就出皮疹:表現為斑疹、丘疹、水皰疹,結痂、痂皮脫落後不留痕。水痘也可並發肺炎、腦炎以及皮疹(水皰疹時)的繼發感染。
痄腮就是腮腺炎
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種腺體的疾病,此外還可侵犯生殖腺等。發病時除發熱外,伴有局部腺體的腫脹與疼痛,小兒還可合並腦膜炎,成人多發生胰腺炎和睾丸炎(男性)。
傳染病重在預防,應該抓住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好易感人群,做好預防接種、預防服葯並加強戶外鍛煉,努力提高肌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關注小兒春季常見傳染病
春天不僅給我們帶來溫暖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也同時帶來了病毒和細菌。
專家提示: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腦等。由於兒童各個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對疾病往往防不勝防。
這里我們介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腦的識別和家庭護理方法,供父母們參考:
一、水痘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易感年齡:3~5歲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與直接接觸傳播
隔離期限:至少6天
潛伏期:7-17天
前驅期:起病急,幼兒前驅期症狀常不明顯,開始即見皮疹。年長兒常有發熱,可達39-40℃,常伴有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可見前驅疹如猩紅熱或麻疹樣皮疹,24小時消失。
發疹期:在起病當日或第2日出現,初起為紅色斑丘疹,數小時後很快變為水皰疹,直徑0.3-0.8mm水滴狀小水皰,其周圍有紅暈。24小時內水皰液體變混濁,易於破損,皰疹持續3-4日而後結痂,痂蓋於5-10日脫落,短期內留有橢賀形淺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內分批出現,每批皮疹的發展均有以上的過程,因此,同時可見到斑丘疹,水皰疹與結痂。皮疹有瘙癢感。皮疹主要見於驅干與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為水痘發疹的特徵之一。皮疹數量不一,多為數十個,多可達數百個。粘膜水痘疹可發生於口腔、眼結合膜、外陰部等,破潰後可成淺潰瘍,迅速癒合。若皰疹發生在角膜,則對視力有潛在危險。
並發症:較常見的是皮疹繼發細菌性感染。
家庭護理方法:
1、發熱時應讓患兒卧床休息、多喝水、加強營養,給予患兒易消化的食物。
2、幫患兒剪短指甲,以避免孩子忍不住癢而抓破皰疹,否則很容易引起繼發感染。如水皰破潰有黃色痂皮,則表示已繼發感染,須加用有效抗生素。
3、如果發現患兒感覺瘙癢難耐,而皰疹又沒有被抓破,可用爐甘石擦拭傷口,並口服撲爾敏。
4、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內衣要常換洗。
二、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易感年齡:多見於3~15歲
傳播途徑: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隔離期限:一般40天左右
潛伏期:14-24日,但以17-18日最為多見
前驅期:1-2日,常有發熱、倦怠、肌肉酸痛、食慾減退,嘔吐,頭痛、結合膜炎、咽炎等,偶可首先出現腦膜刺激征,多數患者可無前驅期,以耳下部腫、痛為最早症狀。
腮腫期:腮腫一般多為兩側性,可先見於一側,1~2日後另一側亦腫大,腫脹的腮腺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蔓延,2~3日達高峰,局部疼痛,張口或咀嚼時更明顯,表面灼熱,頰內腮腺管口可見紅腫,頜下腺及舌下腺亦先後受累。腮腺腫脹4~5日後減退,全病程約1~2周。
並發症:腦膜腦炎與睾丸炎較多見。
家庭護理方法:
1、患病的孩子需隔離至腫大的腮腺完全消退為止。
2、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以減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避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時要多飲水。
3、注意口腔衛生,可用淡鹽水漱口,一日3~4次。
4、家庭居室經常打開門窗充分換氣。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板蘭根沖劑等葯,腮腫局部可敷葯物,用如意塗黃散+醋或茶水調後外敷,每日1~2次;或用仙人掌搗碎取汁+白糖塗於紗布上外敷於腫脹處,每12小時更換一次。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熱、頭痛、嘔吐、腹痛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傳染科或傳染病院就診,以明確有無合並腦膜腦炎、胰腺炎的可能。
三、流腦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化膿性腦膜炎。經呼吸道傳播,具有較強的傳染性,6歲以下的兒童患病率最高。
易感年齡:多見6歲以下的兒童
傳播途徑: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
隔離期限:從起病直至症狀消失
潛伏期:2-10天,一般2-3天
普通型腦炎:冬春季節,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起病,驟起高熱,頭痛,頸項痛,嘔吐,部分病人於第3-4日,出現口角周圍皰疹。頸項強直、克氏及布氏等腦膜刺激征陽性。多數於起病數小時即見皮膚、粘膜出現瘀點、瘀斑,或伴斑丘疹樣皮疹,呈暗紅色或紫紅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多數壓之不褪色。
暴發型流腦:
1、休克型:急起高熱頭痛,精神極度萎靡,意識障礙,驚厥。全身瘀點瘀斑迅速擴大,甚至皮下出血或壞死。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四肢發涼,呼吸急促,脈搏細數,血壓下降等。
2、腦膜腦炎型:急起高熱,劇烈頭痛嘔吐,躁動不安,頻繁抽搐驚厥,迅速昏迷。心率,呼吸可緩慢,血壓升高,瞳孔忽大忽小,邊緣不整齊,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呼吸不規則等。
家庭護理方法:
1、盡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
2、定時打開門窗通風;勤曬被褥,勤洗衣服,鹽水洗口鼻,均可有效地預防流腦的發生和流行。
3、要注意保護皮膚的清潔,勤洗勤換衣褲,能進食者,給予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流質飲食,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注意體溫的變化,高熱時,每2小時測體溫1次。
❼ 大班教學計劃下學期怎麼制定
一、班級情況分析
1、教師情況介紹:本學期依舊由我、李娟以及張老師李老師三位老師帶班。在工作上我們三位老師很有默契,共同商討教學內容,製作教玩具,真正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事業,努力讓幼兒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本著對每一位幼兒負責,每一位家長負責的宗旨,使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所進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在專業水平、業務能力方面有新的進步。
2、本班現有幼兒53名,男孩33名,女孩20名。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聰明活潑,非常討人喜愛。想到7月份孩子們就要畢業我就好不舍,每天都希望能與他們多待一會兒!
二、教育教學方面
1、 繼續深入學習《綱要》,並根據〈綱要〉中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對幼兒進行全面培養 。 認真備課,並根據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本土文化和時事信息,開展生成課程,以豐富孩子的知識,拓展他們的視野。
2、 在教學中為幼兒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結合主題加強環境與教育的互動與結合。我們這學期的主題分別是《動物大世界》、《春夏秋冬》、《我們的城市》以及《我要上小學》。我會組織家長收集有與主題相關的視頻、影像、圖片或書籍,可以提前提供給我,這樣我們的主題會更加精彩,孩子們學的會更多!
3、 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幼兒想說、敢說,發展幼兒的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區角創設角色扮演,讓幼兒在娃娃家中大膽表演。我還會加大識字、閱讀故事以及朗讀兒歌的力度,爭取做到每位幼兒都能熟悉所學自寶寶,並能准確點讀兒歌。
4、 按時完成本園的教學任務,及其他工作安排,多向同年級老師學習,讓幼兒在愉快游戲中學習,培養幼兒學習興趣。
5、 抓好幼兒日常生活常規工作,在各項環節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自立能力,讓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制定獎罰分明的班務制度,鼓勵表現好的小朋友,帶動表現不好的。
6、根據孩子即將升入小學的需要,可適當的教孩子一些生字,並加強1到100的加減法運算,使孩子們能夠熟練掌握。這學期我們的進階數學是第8冊,每周四上課,由於數學是靠練出來的,所以我會在每周四給幼兒布置相應作業,希望家長能在幼兒做作業的過程中多給予鞏固指導。
7、我們這學期一個有6本邏輯狗,邏輯版也換成了10顆鈕的,我們每次課(周二)會至少做6長卡片,每次完成之後我都會認真為孩子們批改,全對的小朋友我會給他們加上100分,讓他們能更加肯定自己。
三、環境布置
圍繞主題進行教室布置,2、3月,我會組織幼兒收集各種動物玩具,畫動物圖片,組合動物等形式布置教室;4月,將教室分為「春」、「夏」、「秋」、「冬」四大板塊進行環境布置;5月,收集各大城市著名建築圖片或與幼兒一起動手作畫,做3D上海夜景圖;6、7月,主題是《我要上小學》,在教室中設計《我會系紅領巾》角以及《小小整理能手》角。
四、保教方面:
1、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開展體育游戲、戶外體能活動,鍛煉幼兒身體,增強幼兒體質。
2、運動前,做好喝水、墊毛巾、帶紙巾等准備。
3、合理安排幼兒在園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衛生時慣。如:飯桌「三凈」、外出回來飯前便後要洗手 、衣服褲子書包自己理、便便過後自己擦等。
4、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及安全意識,並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安全教育。
5、回家、外出之前,及時檢查包褲子情況,為幼兒塗好「香香」。
6、每天早晚堅持與幼兒親親、抱抱,讓幼兒體會上幼兒園也能感受像爸爸媽媽一樣的溫暖的愛。
五、家園共育方面:
1、充分利用早接和放學的短暫時間,積極主動地與家長溝通,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情況,在家長的配合下實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利用宣傳欄、家園聯系手冊、電話以及家訪等途徑,與家長溝通聯系,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
3、了解幼兒的家庭教育環境,耐心聽取家長合理正確的意見和建議,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兒,使幼兒的健康成長!
六、幼小銜接實施方案:
1、學前思想准備:
提高孩子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進入大班以後,孩子的集體意識有了迅速的發展。他們常常以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而自豪,也常常以為自己的班集體取得的勝利而歡呼跳躍。集體主義情感是一種積極而強大的道德力量,他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集體意識的培養也成了本學期的教育培養重點之一。
培養幼兒的合作行為。在培養幼兒的合作行為時,首先教孩子掌握合作的技能,學會處理合作時出現的問題。班上的孩子已有了合作的意識,但缺乏合作的技能。合作水平較差,常常會出現不歡而散的情況。因此,我們將與孩子一起討論,協商如何開展合作活動;在合作中出現問題應如何解決?我們還將增加合作性游戲,讓孩子更好地學會與同伴合作。
這學期,我們會為大班小朋友們提供2次以上的戶外教學實踐活動,希望到時家長積極配合。
2、身體方面的准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2)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3)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幼兒園里每周都會安排玩大型玩具、體育課、進行構建活動等等,所以我會跟家長們說放學以後要要求孩子及時回家,不在幼兒園內逗留,玩大型玩具等,避免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