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運用

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運用

發布時間:2021-03-16 10:47:52

❶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德育相結合

在課堂里播放與德育相關的
視頻或是資料。
通過這些。來告訴教育學生。
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

❷ 如何把中華傳統文化應用到教育教學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深入發展,一股國學熱席捲整個文化領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德倫理價值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熱切關注。而以道德倫理為取向的國學,為小學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則從國學經典所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國學經典中有哪些道德意義以及如何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如何在小學道德教育中實施國學經典的教育。
小學生道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思想內容比較陳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之情。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因此,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是小學生道德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
一、國學經典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了中華民族誠信友愛、溫文有禮的優雅人格。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論語》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它包含了立身、處事、為學、從政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倫理、道德與教育為一體,其核心是做人,是倫理道德修養。它提出的許多做人的原則和格言,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義。
又如《弟子規》,雖然總共僅有1080個字,360句,但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淋漓盡致。《弟子規》所闡述的道理,譬如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泛愛眾,而親仁等教誨,適用於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弟子規》的編寫次序也是中國古人教育經驗的總結,符合教育的規律。
其他的如《童蒙須知》、《孝經》、《禮記》、《顏氏家訓》等一系列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學習國學經典,可以讓小學生系統地直面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二、國學經典的道德意義分析
(一)國學經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特點。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13歲以前的少年兒童,他們的記憶能力較強,而其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及早讓兒童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接受傳統優秀文化的熏習,即是在他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期,接觸最具有智能和價值的經典。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雖然他們這時還不完全理解,但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漸培植其福德、開啟其智慧,從而奠定他一生的高遠見識和優美人格。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他們會逐漸加強對經典的理解,經典遂成為他一生開智、受益、勵志、成長的源泉。
(二)國學經典教育的精髓在於潛移默化而非灌輸。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教育片面灌輸知識技能,急功近利,讓兒童身心疲憊,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核心價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學規律被漠視。當下,一些機構利用社會、家長的認識誤區,打著培養小神童、小天才的旗號引人眼球,實則為賺取千金萬金的學費。這種拔苗助長、把教育當成商業、產業來做的結果,誤導了兒童發展。
學習國學經典不僅可以讓孩子多認識字詞,奠定大語文之根基,培養文化氣質,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感悟聖賢文明,通曉啟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養,培養儒雅風范,明白做人的道理,歸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讓國學經典點點滴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當中,讓孩子們得到一種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至關重要。

「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途徑」課題研究方案
作者:福建晉江平山中學高中語文教研組 時間:2007-3-2 17:27:50
一、課題的表述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整個東方文化的重要標志和世界歷史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語文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在傳統文化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應融於傳統文化之中。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流派紛爭,改革卓有成效,但是由於應試教育愈演愈烈,語文教學改革舉步維艱,語文教學逐步
演變為純知識、純技巧的教授和模擬考題的反復演練,影響了學生思維、個性特長、健全人格和道德修養的形成和發展。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按照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系統的改革,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期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養、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語文學科應有的作用,盡到語文學科應盡的職責。因此,中央教科所批准立項的重點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審時度勢,把語文教學放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中,有助於實現語文教學的理念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有助於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的、寬松的、自主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健全人格。
二、課題目標
該課題的總目標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宗旨,以推進國民的閱讀寫作能力為基點,堅持素質教育的正確方向,扎實細致地進行課題研究,為開創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協調發展的新局面而努力。
我校選擇的子課題《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途徑》的目標是:在世界興起了「漢語熱」的背景下,在新課改的浪潮中,在學生語文學習背離傳統文化的現實上,積極參與實踐,務實探究,希望在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協調、有效結合的教學實踐層面上,走出一條操作性較強,適合一般學校提高語文學習成效,並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終身、和諧發展的路子!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1、多元智能理論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由於每個人各種智能的組合方式不同,因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個體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個性傾向性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個體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學習效率等的明顯差異,而人只有按照自身的適應方式,才能有效地獲取、掌握知識技能。
2、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與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學習是學習者在教師指導下憑借自己原有的認識結構對來自客體的信息進行選擇、加工、重組,用現有的認識結構去「同化」或「順應」外部世界的過程,學習是學習者自我建構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觀察、思考、探索,才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及相應的思想方法,建立優化高效的學習策略,而且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的能力,獨立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自主實踐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於學生完成認知方面的自我建構,而且有利於學生在情意方面的自我建構。
4、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先進的教育理念。
5、有關新課改的綱領性文件。
6、不斷發現、搜集到的報刊、網站的動態資料。
四、研究的對象
本實驗課題研究的對象是平山中學高中部全體學生。
五、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一)、研究的原則
1、 師導性和生本性相結合的原則
2、 創新性和務實性相結合的原則
3、 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4、 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原則
(二)、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為我校高中學生在語文學習傾向性研究、引領提供科學的依據和基礎。
2、實踐研究法:圍繞課題總體目標,對開展的各種語文活動進行研究,在實踐中及時調整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3、文獻研究法:對相關的教育理念進行學習和運用性的研究。
4、總結研究法:對各階段的研究經驗、教訓及時總結,對研究種搜集到的材料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
5、個案研究法:關注學生個體,對研究對象的變化與發展進行全程性的跟蹤研究,通過一定的檢測方式,考查研究的效果。
6、系統研究法:即摸索並建立一整套引導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發展方向的方法。
六、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階段:
第一階段(2006年1月一2006年10月)為基礎研究階段。
1、在語文組介紹、宣傳課題,發動教師積極參與研究,組成課題組。2、組織討論課題研究方案,確定子課題,並向上級申報子課題。
3、召開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會等,明確研究的方向、對象和方法。
第二階段(2006年11月-2009年3月)為課題實施階段。
1、組織學習相關的研究理論,用科學的理念指導研究。
2、全面實踐研究。在實踐中注意補充和調整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完成中期報告。
3、在中期成果鑒定的基礎上,再進行提高性的實踐和研究。
第三階段:(2009年3月-2009年8月)經驗總結階段。
整理、匯總各階段的研究成果(論文、案例、教學錄象、學生習作、活動照片等),出版論文集、展示學生成果等,撰寫結題報告,提請主管部門驗收。 力爭推廣有價值的做法、經驗。
七、研究的預期效果及形式
1、 每位實驗教師整理、總結出關於提高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有讀寫能力、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與方式方法,並完成相關論文的撰寫。
2、 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營造校園人文氛圍,共享語文學習的快樂。
3、 每位實驗教師能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在不同年級和學習階段運用不同讀書策略和有效方法,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語文教育、教學,推進教學進程,使學生課、內外學習,高中和終身學習相得益彰,協調發展。
4、積極加強與課題研究領導組相關老師保持溝通、聯系,力爭在相關刊物發表、展示我校師生的研究成果。
八、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課題領導組:郭永樂(校長,高級教師)周維鍵(校書記,高級教師)
許清江(主管教學副校長,高級教師)
課題組具體負責人:易曉紅
課題組成員:蔡琳、徐廣之、許明哲、林曉崢、洪明媚、林秋雪、張榕、何旋珠、黃雅雅、蔡琳琳、張婷婷 、庄涼涼
九、研究教師承擔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子課題:
序號 研究方向(子課題) 成果形式 負責人
1 怎樣提高語文教師的傳統文化底蘊 論文 易曉紅
2 《論語》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價值探究 論文 易曉紅、洪明媚、黃雅雅
3 讀背說思悟寫結合法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再探 論文 易曉紅
4 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知識的引用 論文 蔡琳
5 書法練習對提高師生語文素養的價值探究 論文 許明哲
6 在作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 論文 張榕、何旋珠、林曉崢
7 古典詩詞和語文教學 論文 林秋雪
8 文言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探究 論文 洪明媚、黃雅雅
9 語文教學中的傳統山水文化 論文 徐廣之
10 傳統文化經典文本與高中語文教學 論文 庄涼涼、蔡琳琳張婷婷
十、經費預算: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為研究提供最堅實的物質基礎、必要的活動經費和有力的精神力量支持。
十一、此研究課題要堅持為學生做好的幾件實事及預期可能達到的效果:
1、堅持做好國家級優秀期刊《新讀寫》(該雜志被定為課題資料和主要實驗載體)的發行工作,引導學生在自願訂閱的基礎上,充分組織學生運用好該讀物,並希圖藉此在文化視野層面上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堅持把引導學生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文本視做語文教學可以肩負的一項重任。如開展《論語》每日一讀等活動。各研究教師可以因材施教,發揮所長,大膽摸索適合自己和學情的教學新思路、新方法。在此基礎上,力爭達到提高學生文學鑒賞力,知識和能力,學識和德行能得到和諧發展的目標。
3、關注該課題的發展動向,廣泛虛心學習,認真深入研究,探尋最科學語文教法和學法,竭力提高課堂效益,組織學生積極向《新讀寫》投稿,力爭發表作品,作文競賽、語文培優能出成績。各參與研究的教師每年負責完成一份能體現課題研究思想的優秀論文或案例或錄像課。力爭有作品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發表。
4、各語文課題研究教師應秉承、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文以載道,知行統一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高中語文學習在學生終身學習、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在引導學生學以踐行、文以養德方面,精心培育學校人文軟環境中擔負起不可推卸的主力軍之責!

❸ 淺談小學課堂中如何運用傳統文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語文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不僅可以提高小學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可以將傳統文化植入學生心中,使我國傳統文化可以有更好的傳承。而古詩詞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真實地傳達中國傳統文化生活,在古詩文中,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品質,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氣節,還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古詩詞易記易背,讀起來朗朗上口,可謂是廣為傳誦。教師在講授古詩文的同時滲透傳統文化進去,相得益彰。
小學階段的課本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老師在教這些名詩佳句時,要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內涵,感受古詩文所凝結的文化精髓。

❹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傳統的古詩詞不僅意境優美,而且形式多樣,語言精練,思想深遠,記錄了中國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詩詞更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古詩詞可以說是真實地傳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生活,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品質,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氣節,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詩詞易記易背,讀起來朗朗上口,可謂是廣為傳誦。在全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都有古詩詞的學習、背誦,而且篇幅很大,內容形式也是涉及多個方面。比如,小學語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冊第一單元,課後穿插的三首古詩《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現了作者堅貞不移、頑強不屈、勇於奮斗的堅強品質。還有第五單元的古詩兩首,其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再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反映了作者對母親的真摯而深厚的敬愛、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從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可以看出,關於古詩的學習背誦內容很多,詞就顯得有些少,其實詞也能傳達出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而且比較詳細具體。比如: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八單元,課後就有兩首詞《菩薩蠻》和《卜運算元》,像這樣的詞類也很適合小學生閱讀和背誦。古詩詞的作者總是用形象、簡短的語句,寫出深刻的含義,可以說古詩詞意境悠遠,文化氛圍濃厚,是小學語文閱讀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2搜集春聯
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豐富多采,民間文化更是其中的精華之一。教師們可以布置學生在寒假做一道特殊的作業:每人至少搜集5副春聯。到開學後,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對聯,在班隊活動中進行交流。還可要求學生表達這些對聯類別,如:有兩字的,三字的……十幾個字的;按貼的地點來分,有貼在正門的、旁門的,有貼在廚房的、灶邊的,有百貨商店貼的、五金商店貼的;按內容講,有贊揚美德的,有歌頌領袖偉人的,有反映改革開放成果的,還有以商品名開頭的……這樣歸類後,學生對春聯有了新鮮感,當他們想到小小春聯中竟然有這么大的學問,覺得有收獲,就會主動去讀、背春聯。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了語言、記憶了語言、積累了語言。除了搜集、整理春聯這項活動外,還可以要求學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順口溜、歇後語、俗語以及過年過節時的傳統習俗,適當搜集,加強積累,以便運用。
3熟記成語
3.1課內熟記成語。小學語文課本中有的課後就有、有的在每個單元的園地里也有要求熟記的成語,這些成語大多兩個一組,安排合理,或意義相近,或結構相同,或意思相反,或有所關聯。教師們可要求學生把這些成語記熟,幫助他們了解成語的來源、本義、今義及運用范圍,做到真正地掌握。除此之外,課後出現的成語,不但要求學生熟記,還要求學生會寫會默。
3.2課外摘錄成語。課外閱讀中,學生常常接觸到不少成語,通過「摘抄」的形式進行積累,比如每人准備一本「成語摘抄本」,一遇到成語就記錄下來,通過查閱工具書理解這此成語的大概含義,並在學習中嘗試運用這些成語。此外,在課外活動中,為了配合學生摘錄、積累成語,教師們還可以開展了一些諸如「我講成語故事」、「成語接龍」、「誰是成語大王」等活動,它們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收集熱情。
3.3生活中留心成語。只要處處留心,記住成語就不難。除了課本、課外閱讀中有成語外,廣播、電影、電視、日常用語中的成語也數不勝數。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積月累,那麼他們成語倉庫里的成語就越來越多。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也就得到了穩步提高。
4充分利用傳統節日,有效進行文化熏陶
比如: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中秋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如:中秋節有哪些別名?中秋節的來歷?哪些著名人物寫下了與月有關的詩詞?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又有哪些?在查詢的基礎上整理資料、撰寫報告,以網頁、演示文稿等形式進行交流。還可以吟詩詞、賞明月、吃月餅……一個傳統節日,從查詢資料到實踐體驗,可以安排一個較長的周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氛圍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5營造文化氛圍
在教室的牆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當涉及到傳統文化課文教學時,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音樂或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國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與此同時,也可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古箏曲創設傳統文化的校園育人氛圍。
6善於教學拓展
我發現每冊的《語文園地》中,都系統編排了古詩名句、成語、名言警句、三字經、對子歌、農諺、對聯等傳統文化的內容。這些內容,無論對於學生學語言、學文化、學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對於這些內容的教學,我的做法是學一項拓展一項。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了解了課本上原有格言警句的基礎上,課下再搜集先賢留下的有關的名言警句、故事、以及名人軼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拓展了視野,由點及面,讓學生看到了古人的美德,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❺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利用傳統文化立德樹人

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是學生開始接受教育的階段,教育質量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而語文教學具有人文性,對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具有引導作用。所以在平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對課本知識進行教授,而且還需要立德樹人,端正學生的品行,將其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❻ 如何把中華傳統文化運用在小學的教育教學當中 百度文庫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深入發展,一股國學熱席捲整個文化領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德倫理價值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熱切關注。而以道德倫理為取向的國學,為小學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則從國學經典所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國學經典中有哪些道德意義以及如何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如何在小學道德教育中實施國學經典的教育。
小學生道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思想內容比較陳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之情。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因此,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是小學生道德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
一、國學經典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了中華民族誠信友愛、溫文有禮的優雅人格。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論語》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它包含了立身、處事、為學、從政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倫理、道德與教育為一體,其核心是做人,是倫理道德修養。它提出的許多做人的原則和格言,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義。
又如《弟子規》,雖然總共僅有1080個字,360句,但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淋漓盡致。《弟子規》所闡述的道理,譬如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泛愛眾,而親仁等教誨,適用於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弟子規》的編寫次序也是中國古人教育經驗的總結,符合教育的規律。
其他的如《童蒙須知》、《孝經》、《禮記》、《顏氏家訓》等一系列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學習國學經典,可以讓小學生系統地直面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二、國學經典的道德意義分析
(一)國學經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特點。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13歲以前的少年兒童,他們的記憶能力較強,而其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及早讓兒童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接受傳統優秀文化的熏習,即是在他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期,接觸最具有智能和價值的經典。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雖然他們這時還不完全理解,但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漸培植其福德、開啟其智慧,從而奠定他一生的高遠見識和優美人格。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他們會逐漸加強對經典的理解,經典遂成為他一生開智、受益、勵志、成長的源泉。
(二)國學經典教育的精髓在於潛移默化而非灌輸。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教育片面灌輸知識技能,急功近利,讓兒童身心疲憊,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核心價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學規律被漠視。當下,一些機構利用社會、家長的認識誤區,打著培養小神童、小天才的旗號引人眼球,實則為賺取千金萬金的學費。這種拔苗助長、把教育當成商業、產業來做的結果,誤導了兒童發展。
學習國學經典不僅可以讓孩子多認識字詞,奠定大語文之根基,培養文化氣質,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感悟聖賢文明,通曉啟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養,培養儒雅風范,明白做人的道理,歸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讓國學經典點點滴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當中,讓孩子們得到一種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至關重要。

❼ 淺談在傳統文化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1.熱愛祖國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憂國」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的真實寫照,他在《示兒》一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臨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國的和平統一,其愛國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要教育學生學習古人熱愛自己的祖國,長大後做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自己的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2.熱愛家鄉的教育。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久別故鄉的深深思念。教學時,我們可抓住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學生從小熱愛自己的家鄉。
3.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
唐代李紳在《鋤禾》一詩中寫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學時,我們應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們熱愛勞動人民、熱愛他們的勞動成果,做一個愛人民的好孩子。

❽ 如何把中華傳統文化應用到教育教學中

隨著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深入發展,一股國學熱席捲整個文化領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德倫理價值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熱切關注。而以道德倫理為取向的國學,為小學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則從國學經典所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國學經典中有哪些道德意義以及如何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如何在小學道德教育中實施國學經典的教育。

小學生道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思想內容比較陳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之情。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因此,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是小學生道德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

一、國學經典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了中華民族誠信友愛、溫文有禮的優雅人格。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論語》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它包含了立身、處事、為學、從政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倫理、道德與教育為一體,其核心是做人,是倫理道德修養。它提出的許多做人的原則和格言,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義。

又如《弟子規》,雖然總共僅有1080個字,360句,但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淋漓盡致。《弟子規》所闡述的道理,譬如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泛愛眾,而親仁等教誨,適用於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弟子規》的編寫次序也是中國古人教育經驗的總結,符合教育的規律。

其他的如《童蒙須知》、《孝經》、《禮記》、《顏氏家訓》等一系列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學習國學經典,可以讓小學生系統地直面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二、國學經典的道德意義分析

(一)國學經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特點。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13歲以前的少年兒童,他們的記憶能力較強,而其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及早讓兒童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接受傳統優秀文化的熏習,即是在他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期,接觸最具有智能和價值的經典。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雖然他們這時還不完全理解,但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漸培植其福德、開啟其智慧,從而奠定他一生的高遠見識和優美人格。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他們會逐漸加強對經典的理解,經典遂成為他一生開智、受益、勵志、成長的源泉。

(二)國學經典教育的精髓在於潛移默化而非灌輸。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教育片面灌輸知識技能,急功近利,讓兒童身心疲憊,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核心價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學規律被漠視。當下,一些機構利用社會、家長的認識誤區,打著培養小神童、小天才的旗號引人眼球,實則為賺取千金萬金的學費。這種拔苗助長、把教育當成商業、產業來做的結果,誤導了兒童發展。

學習國學經典不僅可以讓孩子多認識字詞,奠定大語文之根基,培養文化氣質,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感悟聖賢文明,通曉啟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養,培養儒雅風范,明白做人的道理,歸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讓國學經典點點滴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當中,讓孩子們得到一種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至關重要。

閱讀全文

與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