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科學教學案例

小學科學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15 18:40:49

❶ 小學科學教學案例 《怎樣測量雨量》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專、能力、情感態屬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❷ 小學科學案例空氣占據空間嗎優秀教案及教學

案例是復一個實際情境的制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❸ 小學科學課教學案例

探究科學 體驗樂趣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案例
【主題】
在科學教學中不斷地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內自主探究容科學問題的各方面能力,體驗其中的樂趣,促進更有效地學習自然規律,掌握科學知識。
【案例背景】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新課程標准》指出應盡可能地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的機會,使他們像科學家那樣在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獲取和掌握科學知識。
小學科學作為一門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基礎課程。它強調了體驗、增長、獲取、尊重和善於等一系列科學學習的過程、方法和素養,讓學生真正做到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是四年級科學中一節探究型的課程。「聲音」本身就是一個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的物體,而在這節課中,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並且通過幾個小實驗體會樂趣,把抽象化為具體,有效地掌握課程內容。

❹ 講小學科學課標如何插入教學案例

傳統教學的種種封閉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迫切需要一種展現自我,發展個性回的體驗式學習。以前的答教學改革,大多停留在數學學科層面上,往往比較注重將教科書上的知識教給學生。在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清楚要教什麼,為什麼這樣教和怎樣教,學生卻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為什麼學和怎樣學。學生的學習缺少方向,缺少動力,缺少方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很難得到發揮。因此,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應是以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教師把整個學習過程放給學生,讓學生小組合作,全員參與,共同探究,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

❺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我的雨量器」一課教學案例研究

【建議思考的來問題】1)如何源引導學生對科學問題進行假設與猜想?2)如何引導學生去親歷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3)面對可能導致實驗失敗的方法,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獲得成功?【案例描述】活動目的:1)在製作雨量器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現課程標准中「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2)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僅僅發揮參與者與指導者的作用。3)會製作簡單的雨量器,並會利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活動設計與構想:1)組織學生討論設計製作雨量器的方案並進行製作,讓學生搜集有關雨量器的資料及相關實驗的圖片資料;2)組織學生到操場模擬人工降雨,用自己製作的雨量器測量「降水量」;3)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一個科學觀察的過程和一個科學思維的過程。【准備階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定合作學習的任務,明確各自的責任。

❻ 小學科學教案:《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案例

一、觀察引入:
1、師:同學們,科學課非常重視觀察。請你們觀察黑板,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打開手電筒,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師:光點哪裡來?(手電筒)
誰來用手指來演示一下手電筒發出的光是怎樣照到黑板上的呢?我們來猜一猜光是怎樣傳播的?板書:「猜測:」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光是怎樣傳播的》,板書:「光是怎樣傳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實、現象能說明我們的想法?
預設:
(1)夜晚,我發現汽車前燈射出來的燈光是直的。
(2)白天,陽光穿過樹葉的光是直的。
(3)看錶演時,我發現舞台上的燈發出來的光是直的。
……
5、觀察圖片:老師也找了些圖片,他們能不能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
二、設計實驗方案
1、師:同學們講的是頭頭是道,但是科學是講證據的,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你們的觀點,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嗎?
2、學生討論實驗方案。
3、學生匯報實驗方案。
預設:
(1)用手電筒照射光碟中間的圓孔,觀察白屏上的現象。
(2)用手電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變彎用手電筒來照,觀察白屏上的現象。(可用帶彎頭的吸管)
……
(3)學生說到書29頁的實驗方案,請大家看實驗單。
①仔細閱讀書上的實驗方法。
②該注意什麼?(三個孔必須排在一條直線上,這里可以看幻燈片的演示;距離為5厘米;完成作業:用箭頭標出光前進的路線)
③這兩個小實驗有什麼不同?
三、實驗研究,深入拓展
1、學生進行實驗。
2、匯報實驗情況和結論,並展示。鼓勵其他同學想到的別的實驗方法。介紹。
3、前面我們猜測:光是直線傳播的嗎?經過這么多方法的反復驗證,「板書:反復驗證」我們可以下個結論嗎?板書「結論:光是直線傳播的。」
5、請看黑板:你知道科學家平時是怎樣進行研究的嗎?
(指名學生看黑板小結)
6、師:今天我們象科學家那樣經歷了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祝賀你們!
7、(展示幻燈片路燈)你能否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釋這個現象?為什麼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發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體上時,物體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後方形成一個光線照不到的黑暗區域,這就是物體的影子。)
8、出示知識點: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光傳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約30萬千米。太陽離地球的距離為1.5億千米,從太陽發出的光到達地球約需要8分鍾。
9、回顧。
四、課外拓展,挑戰自我
師:剛才我們做實驗時用了3張帶孔的卡片,課後,你能用上10張,15張,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條直線,用手電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擺得越多越厲害。你們有信心嗎?
五、板書設計
問題:光是怎樣傳播的
猜測:光是直線傳播的嗎?
反復驗證
結論:光是直線傳播的

❼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案例反思

四年級上冊科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科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反思

我上了《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一課。上過以後,我認為本課有這么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1、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實驗習慣。

科學課中,孩子們的分組實驗一直是困惑教師的一個問題。良好的實驗習慣一直是教師們追求的教學目標。本節課中,我將學生分成七組,並對每組中的六個人進行分工。由於實驗的器材是尺子、橡皮筋等發聲物品,學生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發出額外多餘的聲音,怎樣呈現器材、使用器材,規定使用步驟很重要。從本節課來看,學生的探究活動以組長為核心,成員積極配合、分工、合作,教學井然有序,這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實驗習慣。

2、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活動一共有兩個,第一次實驗,選擇了牛皮筋、鼓和直尺做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物體發聲時的規律。第二次實驗,選擇鑼做材料,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從而讓學生懂得了物體發聲時是否在振動,還可以藉助一些輔助材料來觀察。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合理選擇實驗器材,克服條件不足。

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為了達到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目的。由於我校的音叉已經找不到了,第二個實驗很難完成,在尋找實驗器材的過程中,我發現鑼在敲打後振動的特點跟音叉比較相似,可以替換音叉,於是選擇鑼為第二個實驗的器材。這個實驗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實驗效果很好,振動激起的水花很明顯,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這對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4、空氣的振動研究不足

這些實驗沒有提到空氣的振動,沒有一個實驗單獨設計成研究空氣的振動,只是在後面的幻燈片中出現了聲音是怎樣通過空氣傳遞到耳朵的,但是學生印象不深刻。

❽ 小學科學教學片段典型案例(教科版)

到http://wenku..com/link?
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18/01/4344065_117564130.shtml看看。應該有收獲的。

《奇妙的指紋》是教科版小學科學第一冊中的一堂課,本課主要在學生了解指紋的已有知識基礎上,引導學生設法自行深入探究,從而建構指紋的獨特性及規律性。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能力。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並沒有用條條框框的實驗步驟去約束學生,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自由地「玩」。結果學生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研究得特別起勁。學生不但輕松地掌握了本課要求掌握的知識,而且還親身經歷了科學探究過程。
[創「情景」入興,興致勃勃]
(上課一始,我就播放了一斷《藍貓淘氣三千問》動畫片,內容是根據指紋破獲案件的故事,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
師:看了剛才的動畫片你想說什麼?
(學生發言踴躍。)
生:可以用指紋來抓壞人!
生:藍貓用指紋來破案。
生:我知道指紋就是我們的手指印。
……
師:那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生:指紋有大小嗎?
生:指紋是不是都不一樣?那自己的一樣嗎?
生:雙胞胎的指紋一樣嗎?
生:指紋有多少種?
……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斷動畫片在不經意間就激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大大小小的問題學生提了二十幾個,看來學生徹地來了興趣。)
[以「畫畫」激趣,趣味無窮]
(學生對研究指紋已經徹地來了興趣,接著就要取指紋了。在這里往往會陷入無趣無味的「機械勞動」中:學生一個一個的按部就班的取下指紋,剛剛激起的興趣就會盪然無存,何不讓學生來畫畫「指紋畫」。)
師:要研究指紋,咱們還得先把指紋取一來?老師在桌上給大家准備了一些東西,(邊說邊出示)看誰能用桌上的東西以最快的速度取一枚既清楚又完整的指紋?
(學生動手取指紋,師生交流各自的取指紋方法)
師:看來同學們的方法比老師多,也比老師的好!老師就按你們的方法也來試一試。(師邊說邊拿出印泥,用最簡單的方法取下自己的兩枚指紋,並在指紋旁邊用鉛筆隨意畫了幾筆,就變成一幅可愛的「指紋畫」。)
(不畫不要緊,一畫教室里就「炸開了鍋」。有的在下面叫「啊!好可愛的小蟲子。」「咦!怎麼變成一幅畫了?」「這么有趣的!」,有的已經忍不住想動手了。我心裡暗暗得意,學生已經迫不及待,這時候讓他們動手效果一定不錯。)
師:同學們想不想試一試?
生:想!!!(喊聲差點沒把我「震聾」。)
師:好!同學們可以用自己想用的方法來畫一幅自己想畫的「指紋畫」,老師想提醒大家的是要把指紋取清楚取完整,開始吧!
(「嘩」的一聲,教室里一下子就熱鬧開了!不一會兒,一幅可愛又略帶童趣的「指紋畫」就創作完成了!同學們都踴躍地把自己創作的「指紋畫」拿上來給大家欣賞,一個個都顯得興味盎然。)
(一個簡單的創作「指紋畫」就把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取指紋活動中解脫出來了,不但讓學生輕輕鬆鬆取好了指紋,更讓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昂,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拿「探究」為樂,樂在其中]
(學生通過畫「指紋畫」取下了指紋,學習的興致也更加高漲了,再讓他們來探究,當然是「樂在其中」了。)
師:看了這么可愛的指紋畫,你現在最想研究什麼?
生:指紋都一樣嗎?
生:指紋有多少種?
生:指紋還有些什麼特點?
……
師:用你們自己想到的辦法,來研究你想研究的問題,並把研究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分組研究問題,並作記錄。)
師:有結果了嗎?那個組先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們研究的問題是:指紋一樣嗎?通過把我們的小組的指紋比較,我們發現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
生:我們研究的問題是:指紋有多少種?通過比較我們發現,有的指紋是圓圓的,我們叫它「圓形」;有的像小山,我們叫它「山形」;有的有點像波浪,我們就叫它「波浪形」。
……
(多麼有趣的名字,多麼細致的觀察。正是有了學習的熱情,正是有了探究的興趣,才會樂於探究,才會樂在其中。)
[讓「拓展」促學,學無止境]
(學習無止境,探究亦無止境。探究不僅僅是讓學生得出結論,更應該是讓學生能把學習延伸到課外。)
師:學到這里,你還有其它的問題嗎?
生:指紋除了這幾種,其它還有沒有?
生:指紋還有其它的作用嗎?
生:指紋還有沒有其它的特點?
……
[反思]
科學探究是有目的,有計劃、講方法的研究活動。孩子們的探究活動是對「科學研究」的一種「模擬」。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我們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科學探究活動成功開展的關鍵。但從字面上看來那麼枯燥、繁瑣的「探究方法」,如果以教條的形式灌輸給學生,肯定是無益的。劉默耕老師曾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八個字形象地概括了我們在科學方法啟蒙教育上應把握的度。如何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呢?我的「一字秘訣」就是「玩」中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把科學教學與「玩」結合起來,讓他們在樂此不彼的「玩」中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讓他們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我們大人總誤認為孩子們的玩就是「胡鬧」「瞎搞」,是沒有意義的。而實際上,孩子們能從「玩」中學到許多我們用「教」所無法給予的東西。只要我們引導得當,就能使他們的「胡鬧」 「瞎搞」變得有目的、有計劃、講方法。那麼,它就是一種「科學探究」!盡管有時這些「探究」活動還不規范、不嚴密、不完整,但只要我們能精心引導,耐心扶持,相信在他們中間正一點一滴地孕育著未來的科學家。在科學啟蒙教育中,我們必要克服把「科學」和 「科學探究」神秘化、「聖賢」化、「經典」化的思想。在「玩」中學,我們的科學教育的時空和資源將是無限的,它的潛力也是無量的…
<<<12>>>

❾ 小學科學的教學案例要怎麼寫

一. 什麼是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且含有問題的事件 。
教學案例是事件 ;
教學案例是含有問題的事件 ;
教學案例是真實的事件
教學案例是典型的事件 。

二、為什麼要寫教學案例?
促進教師教學反思 推動教學理論學習
總結教改經驗 促進教師交流研討
形成教學研究成果 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提高教師一般能力

三、教學案例有哪些特徵和要素?
特徵:真實性、問題性、啟發性、典型性、
故事性、研究性價值性
真 實 性
o教學案例必須是發生在某一特定教學情景的真實的故事,是作者或教師本人經歷過的一段教育教學過程,虛構的故事不能成為案例,至少不能成為好的案例。
o教師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真實、具體地描述當時、當地的教學情境和教學過程,保持案例中信息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便於讀者能夠准確地把握教學的主題與細節、過程與方法、原因與結果。
問 題 性
o案例應當圍繞一個教學主題或教學問題描述教學事件。案例不是某一教育教學過程的實錄或某一情景的簡單記敘,而是要突出教學中的問題,反映一定的教育理念。
啟 發 性
o案例是先行者為後來者豎起的坐標和書寫的啟示錄,是理念與實踐結合的鮮活文本。讀者閱讀這些案例可以領悟、分享他人的教育教學智慧,把握新課程的精神,獲得行動的啟示,具有很強的啟迪作用,具有很大的教育價值。
典 型 性
o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教學事件來分析反思。例如:教學導入、新內容的呈現、新內容的操練、教師教學語言(如:講解、指導語等)、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策略的應用、學習結果的評價等。具有典型性的教學案例一來可以讓作者逐步分析解決自己教學中的問題,二來也可為別人提供啟迪。
o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或「亮點」。
故 事 性
o要有完整的情節、戲劇性的矛盾和沖突
o教學案例是教學記敘文。為了保證案例的真實性,所描述的教學事件必須有人物、事件、情節、時間地點,有存在一定的沖突和問題情境,鮮活有趣,有較強的可讀性。
研 究 性
o案例中應有作者的反思性研究。在描述完教學事件之後,作者要分析這個教學事件中問題或成功所在並分析原因,提出解決辦法,闡明自己經歷這個故事之後的理性感悟、體驗和獨特的認識。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價 值 性
o 問題解決有利於改進教學實踐,豐富教學理論,促進專業發展。

教學案例的要素 : 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背 景
o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起因 發展 結果等。
主 題
o即表明自己想反映的具體問題和觀點。通常是表達對某個新理念的認識和理解,或是說明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怎樣變化,或是介紹對新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等等。
細 節
o必須忠實地記錄整個教育故事發生的過程,包括顯性的教學行為和結果和一些隱性的教學行為,即教師、學生的情感活動以及學生的思維反應等。
o應當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內容,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要特別注意揭示人物的心理。因為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活動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
結 果
o即實施某種教學方法和或教育手段而取得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
評 析
o要對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進行分析和反思。
o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目的在於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
o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

四、怎樣撰寫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撰寫的過程;教學案例的類別;課堂教學案例編寫的格式;好的教學案例的標准。
教學案例撰寫的過程
學習教/學理論 收集案例素材 提煉案例主題
介紹案例事實 進行案例分析
教學案例的類別:意外式案例 主題式案例
意外式案例
o這是反映師生巧妙處理教學中發生的出人意料而乎情理的偶發事件的案例。
o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問題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節不復雜,但能使人由小見大、深受啟示。
主題式案例
o圍繞一定主題而展開教學活動的典型事例。這類例有時是按照一定專題開發的,如自主學習專題、合作學習專題學習專題、小學語言教學中的朗讀感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等,故也將這一類案例稱為專題式案例。
o特點:主題鮮明,內注重專題研究,富有學術價值。其突出功能是,可啟發和促進廣大教育工與落實課堂教學的新主張以及研究和解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
課堂教學案例編寫的格式
o國內外課堂教學案例編寫的格式有多種多樣。但不管何種編寫格式,它們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
n 一是對案例的客觀描述;
n 二是對案例中所述問題、事件等的分析。( 重點內容)
「描述+分析」式
o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為描述課堂教學活動的情景,一般是把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某一片斷像講故事一樣原原本本地、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問答式的課堂對話,也可以概括式地敘述,主要是提供一個或一連串課堂教學疑難的問題,並把教育理論、教育思想隱藏的描述之中。後半部分主要針對情景中的一、兩個問題進行理論分析。
o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針對描述的情景談一些個人的感受或理論的說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對描述中提出的一個問題,從幾個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對描述中的幾個問題,集中從一個方面加以分析。
「背景+描述+問題+詮釋」式
主題與背景 事件與沖突 問題與反思
主題與背景
o主題反映案例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敘述案例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的一些基本情況。
o不宜很長,提綱挈領敘述清楚即可。
事件與沖突
o與「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是圍繞主題、突出主題所反映的課堂教學活動。
o有教學決策的選擇與困惑、不同教學決定所產生的不同效果、由此現象引發的思考和新的決策的產生。
問題與反思
o主要是用教育理論對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讀,包括對課堂教學行為記錄資料、課堂實錄以及教學活動背後的資料等作理論上的分析。
o每個矛盾的背後,必然隱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好的教學案例的標准:
o有鮮明的案例主題
o 有清晰的案例背景
o 有典型生動的案例事件
o 有深入淺出富有啟發性的案例分析和啟示。
o 具有值得研究的案例問題。

五、撰寫教學案例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區別於其他教學文本
案例與教案
案例與論文
案例與教學實錄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教學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