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聽障兒童的自信心
聽障兒童由於聽力的喪失,行為活動會受到某種局限,使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某種程度的損傷,加之來自周圍環境發來的冷遇、歧視,甚至欺凌與侮辱,自尊心的挫傷,會加重他們自信心的喪失,產生一種負性心理,嚴重影響他們身心發展和缺陷的補償,這種相互影響,往往會在他們身上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對聽障兒童的教育,首要的問題就是恢復他們的自尊心,補償他們的自信心。
三、對聽障兒童作出正確的評價
無論是誰都喜歡傾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恰如其分、積極的鼓勵性評價,能使人信心倍增,過分的活消極的、挫傷性的評判,常使人困惑、自傲或自卑,或失去信心。聽障兒童獲得的評價,多數是消極性的評價,即使是好的評價,往往也是帶有嘆息聲的評價,這些消極的評價,都將內化而嚴重地挫傷聽障兒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一方面要嚴格禁止社會上某些人對聽障兒童的嘲弄歧視現象,養成尊重和關心聽障兒童的良好社會風氣,另一方面,教師和家長應在兒童正確認識自己缺陷的同時,多從積極方面去鼓勵和表揚他們的任何一點小的成功,而且還要注意經常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條件,使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才能。
⑵ 《全國小齡聽障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培訓班結業證書》有什麼用
《人事管理崗位資格證書》說明你有上這個崗的資格,而《人力資源管理師》 說明你有這方面的能力。.
⑶ 小兒助聽器驗配流程
助聽器驗配程序包括前期准備、助聽器預選、助聽器驗配和適應性訓練、助聽器效果評估四個階段。 (一)前期准備 1、病史採集:詳細詢問發現耳聾的時間,耳聾是否進行性加重,對生活中各種聲音的反應。另包括母孕期的感染史和用葯史、小兒既往疾病史、用葯史、生長發育史、家族史等,詢問病史應同時注意觀察小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2、耳科常規檢查:檢查鼻咽部、咽鼓管和中耳腔的病變,這些部位的病變常可導致聽力的波動,尤其要注意中耳病變等影響助聽器選配的因素。 3、聽力測試:根據年齡不同,選擇適當的行為測聽方法,如聽覺行為反應法(6個月以內)、視覺強化測聽法(6個月-3歲)、游戲測聽法(3 -6歲)、純音測聽法(6歲以上)。大齡聽障兒童及成人聽障者除了測定氣導聽閾外,應同時檢查骨導聽閾和不適閾,這些對於助聽器的選擇十分重要。 對一些情況復雜的聽障者或小齡聽障兒童,很難從一種聽力測試中得到確切結果,除行為測聽外,常需結合聲導抗測試、聽性腦干反應、多頻穩態誘發電位、40 Hz相關電位、耳聲發射等客觀測試方法共同確定其聽閾值。 分析測試結果:根據聽力測試結果並結合病史初步判斷耳聾的性質及耳聾程度,向聽障者本人或家長詳細解釋聽力測試結果、配戴助聽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診斷與鑒別診斷:對疑有腦癱、智力低下、孤獨症、多動症、交往障礙、發育遲緩等疾患的小齡聽障兒童,要請求神經科和精神科的幫助,進行學習能力測驗及相關精神智力檢查,排除非聽力性言語障礙。若懷疑內耳及相關結構的異常,可建議聽障者進行顳骨的影象學檢查如CT和MRI。若懷疑耳聾與自身免疫有關時,應建議其進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 5、確定助聽器選配耳:助聽器選配耳的確定,原則上聽障兒童與成人聽障者基本相同。如果雙耳都有殘余聽力,應建議分別依據雙耳聽力損失程度驗配助聽器。 6、耳模: ①耳模不但具有將經助聽器放大後的聲音導入外耳道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固定助聽器,使得助聽器配戴舒適,密閉外耳道,防止反饋嘯叫,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改善助聽器的聲學效果。因此,凡是選配盒式和耳背式助聽器時,必須製作相應的耳模。 ②耳模材料應不產熱,無形變,對人體無毒、不產生變態反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化工產品。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耳模可分為軟耳模、半軟耳模和硬耳模三種。軟耳模與耳郭和外耳道軟組織相容性好,不容易造成損傷。因此,小齡聽障兒童使用助聽器時可首選。硬耳模可隨意設計聲孔和氣孔,可根據聽力圖確定耳模的類型、通氣孔、聲孔的類型、直徑的大小等,更能體現良好的聲學特性。 ③耳模的更換。由於小齡聽障兒童的耳郭和外耳道的不斷發育,一段時間後,密封性降低,對於聽力損失較重者,會出現反饋嘯叫,影響助聽效果。因此,需定期更換,對於聽力損失較重,配戴的助聽器聲輸出較大的小齡聽障兒童,更是如此。一般3-9個月小齡聽障兒童,應兩個月更換一次;9-18個月,應三個月更換一次;18-36個月,應六個月更換一次;3-6歲,每九個月或一年更換一次。對於成人聽障者助聽器出現反饋嘯叫或耳模變形時也應及時更換。 ④部分小齡聽障兒童會對耳模材料產生過敏反應,一旦出現應立即停用
⑷ 聽障兒童理解能力差怎麼訓練郊果好
一 觀察力和注意力的培養:
如果發現一個孩子比較粗心大意、觀察事物不仔細或注意力很快就會轉移,坐不住等狀況,就應該及時對他進行一些培養觀察力和注意力的訓練。
活動1:找出一樣的。給他幾個很近似的圖形,讓他找出哪兩個是一樣的,並指出圖形間的差異在哪裡。
活動2:給他一個比較雜亂的圖畫,有些不明顯的小動物隱藏在裡面,讓他找出來。
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可以插入大量的語言內容。例如:「它和誰是一樣的?」「它們什麼地方不一樣?」「樹後面有什麼?」「誰在大樹上面?」
我們還可以把觀察活動和語言直接結合起來。例如:用幾個外形很近似的娃娃圖片,它們之間只有微小的差別,你用語言描述其中的一個娃娃,讓他找出來。如:梳小辮、背書包、穿著黑色鞋子的娃娃是哪一個?他要在聽清和理解這些語言的基礎上觀察尋找,在這些活動中,要強調他們仔細和認真地觀察,盡量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二 記憶力的培養:
記憶對每個人的生活和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准備買幾樣東西,到商店時就要記住要買些什麼。記憶還可以再現過去的事,這時語言是很重要的。它常常成為我們回憶過去的手段。例如:向別人描述你假期的經歷。
記憶包括圖形記憶、色彩記憶、動作記憶、聽覺記憶等等多個方面。訓練前最好了解聽障兒童在這幾個方面中能力的差異,做針對性的訓練。
1. 給孩子出示一些他認識的玩具或圖片,看完後讓他轉過身去,訓練人員偷偷拿掉一個或兩個物品,問他「什麼沒有了?」開始時,只要三、四個物品就可以了,以後可以根據孩子的水平逐漸增加。
在做聽辨訓練時,可以把卡片翻轉過來,背面向上,孩子看不到圖片內容,讓他們聽後拿取。這就要求聽障兒童在聽清詞語的同時還要記住卡片的位置。卡片數量可逐漸增加。這個游戲可以讓兩個孩子一起玩,兩個人輪流做說者和聽者,說的人也要記住卡片的內容和位置才能進行游戲,所以對兩個人都是記憶的鍛煉。訓練者可以通過給他們計分把游戲變成小比賽,以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通常擺在第一張和最後一張的卡片最容易記住。所以開始可以說這兩張卡片以降低難度。後來,可以一次說兩個或三個內容以鍛煉其聽覺記憶能力。
2.
在一些特殊活動前後可做一些准備和復習。如:坐火車、開生日會等。在活動之前,可以通過圖片讓孩子事先了解活動的過程。在活動之後,還要通過相關物品、照片或錄像,幫助他們回憶活動的每一個步驟。通過這類活動,可以幫助孩子有意識地記住發生過的事,包括一些細節。這也是培養記憶力的方法之一。
3.
把一個盒子的面割掉,在相對另一面的中間挖一個洞,把有洞的一面向上放在桌子上,拿若干個孩子認識的物品,逐一放到他們面前,讓他說出物品的名稱,然後扔到盒子里,全部放進去之後,讓孩子回憶盒子里都有什麼。如果他忘了某件東西後,可以給他提供一些線索。例如:「喝水用什麼?」「有長耳朵的?」當他都說出來以後,拿開箱子一一核對,並給與獎勵。
三 分類能力的培養:
能夠按某一原則對物品進行分類也是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孩子要能正確分類,就需要他們能概括總結出物品的典型特徵,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和關系。在給物品分類時語言起著重要的作用。「想一想,那些動物是小的,白色的,有毛的」。在這句話中,通過四個詞語限定了一些實物。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無意中給物體分類。例如:在商店裡你說「我想要一件紅色的短大衣」,這樣你可以和別人准確地溝通。我們要教孩子找出物體間共同的特徵,初期可以選擇一些明顯的特徵。例如顏色和大小,這樣對他們會容易一些,然後到觸覺等方面的分類,再逐漸到「人」、「傢具」等更抽象的類別概念。
1.
給孩子一些玩具或圖片,然後引導他「把吃的放在這兒」「把動物放在那邊」。開始時,你只要求他用一種方法來分類,然後讓他用兩種標准分類以提高難度。例如:讓他給扣子分類。開始讓他以顏色分類,再用大、小分類,然後將顏色和大小結合起來。如「把紅色的大扣子放在這兒」「把藍色的小扣子拿出來」。這時就需要他把物品分成四堆或更多,而不再是兩部分。
2.
給孩子一些物品,拿一個有口的箱子,給他發出指令,如「把紅色的東西放進來」。如果拿錯了,就不讓他把物品放進去。這個水平掌握好以後,就可以提高難度,增加物品和類別數量。有時還可以故意說一個物品中沒有的類別。如「拿出紅色的」但這些東西中沒有紅色的,這時可以了解孩子是否真正理解這些類別的概念。在這個游戲中,訓練人員和孩子還要互換角色,讓他發出口令,訓練者來拿取。有時還可以故意拿錯,引導孩子進行糾正。
3. 先讓他看一個物品,然後給他幾個不同類別的物品,讓他從中選出和這個物品同類的事物。例如:先讓他看一個「勺子」,然後讓他從「桔子、娃娃、碗、筆」中拿出一個和「勺」放在一起。當他將各個物品分類完成後,要給予獎勵。
4.
把物品圖片分類做成圖片冊。通過這種圖片冊,可以幫助孩子了解同一物體可以出現在不同類別中。例如:「紅色的皮球可以放在紅色的物品中,也可以放在圓形物品中,還可以放在玩具中等。你可以引導孩子用一張圖片上的幾個物品編成一個故事,並教他使用描述類別的詞語。例如:「一個男孩穿著一件綠色的衣服,開著一輛綠色的汽車,看到一棵大樹上有綠色的樹葉,綠色的草地里有一條綠色的蟲子……這對他完整有序地描述事物,組織語言會有幫助。
5. 找出不一樣的:給孩子一些物品,其中有一個和其它物品不同類,讓他找出來。如;把「勺、筷子、碗、帽子」放在孩子面前,讓他找出哪個不一樣或哪個不對,也可以對他說「哪個不是餐具?」
在日常活動中,家長也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類別概念。例如,盛飯時對孩子說「把大碗拿給我」;每次在游戲結束時,讓孩子自己收玩具。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分類練習機會。如「把穿珠放在這個盒子里,把插片放在這個筐里,把汽車都放在玩具架上。要教給孩子分類,首先要讓他經常看到哪些物品總是放在一起的,並要進行大量的分類練習。
四 邏輯順序能力的培養:
讓孩子注意了解事件發生的順序,有助於邏輯思維的發展,加深他們對事情因果關系的認識,還能提高做事的條理性。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或展示事件發展過程的圖片,把它們打亂順序,讓孩子排序並進行講解。
在給物體排序時,要從多角度考慮。例如:從高到矮排隊,從矮到高排隊。從前面數,小狗排在第三個,從後面數,它排在第幾個?從家去商店的路上,先經過醫院,然後經過一個路口,最後經過一棵大樹;回來時先經過什麼?然後經過什麼?最後經過什麼?把紅色、黃色、綠色的珠子依次滾進一個一端封死的小圓筒,在把珠子倒出來之前,先問孩子「應該哪個珠子先出來?」
日常活動和家務勞動也是培養孩子邏輯順序的好機會。例如「刷牙」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步驟:先接一杯水,擠牙膏,然後再刷牙,刷完後漱口,清洗杯子和牙刷。平時刷牙時,家長要有意識地邊做邊說。你還可以把這些步驟用圖片或照片展示出來,打亂順序,讓他排序並講出圖片內容。
五 想像力的培養:
想像力和創造力對人類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忽略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聽障兒童的想像力與同齡健聽兒童往往表現出較大差異。如果不給出任何物品的提示,問他「想一想,什麼東西是香的?」他可能一個都想不出來。而如果把一些物品放在面前,他很快就能從中挑出哪些是香的。這說明孩子雖然明白詞語的含義,但由於受其想像空間的局限不能想出「香皂、花、香水……」
是香的。但不要誤以為聽障兒童的想像力一定會低於健聽兒童,很多康復成功的孩子證明只要具有正確的康復理念和訓練方法,他們的想像力等認知能力並不會弱於健聽兒童。
活動1:編故事。幾個人輪流摸卡片,每人都要說一句與卡片內容有關的話,並且要與前一人的話相銜接,這樣循環下去編一個故事。在編故事的過程中,既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又能鍛煉其語言能力。
活動2:猜謎語:猜謎語可以鍛煉聽障兒童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謎語的選擇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和語言水平。初期可以選用「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白衣服」這種語言簡單、形象具體的謎語。以後可以選擇「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紫葡萄」這種稍抽象些的謎語。其中的比喻需要孩子發揮想像力去猜測。而象「兄弟二人一樣長,進進出出總成雙。一日三餐它先嘗,只吃飯菜不喝湯」。這里運用了更抽象的比喻,「兄弟」和「筷子」是非形象性的內在比擬。它要求孩子對物體特徵和功用有較深刻的了解,而不僅僅局限於外觀的認識。
在教學和生活中,要盡量開發聽障兒童的想像力。比如在吃香蕉時,可以引導他聯想「看看,香蕉象什麼?」上美術課時,可以讓孩子用樹葉拼出各種圖形。或者在紙上潑灑一些墨汁,讓他說出象什麼。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成人不要很快代替包辦,而是要引導他們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經常有機會開動腦筋,而不是懶惰地依靠別人。
六 空間知覺能力的培養:
空間知覺主要包括方位知覺和距離知覺,從廣義上說,還包括形狀知覺和大小知覺。很多孩子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局限於平面,而三維立體空間的知覺較差。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可以練習孩子的空間知覺。例如,去商店時,引導他記住路線和商店的位置。下次去時讓他帶路,還可以讓他比較兩條路線的長短或兩個地點的遠近。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以下活動:
活動1:看三維立體圖形,讓他想想有幾塊積木。如果孩子漏掉了看不見的部分,就用積木實際搭給他看,讓他從不同角度觀察。逐漸去掉實物,讓他通過看圖片正確數出積木的數量。
活動2:聽口令折紙。給孩子一張正方形的紙,讓他按要求折紙。如「把它折成兩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折成兩個大小不一樣的長方形;折成四個小三角形和一個小正方形」等等。這個活動既可以練習孩子的空間想像力,也可以練習聽覺記憶和語言理解能力。
七 語言訓練與各科教學相結合
1. 語言訓練與數學教育:
兒童數學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感知集合(物體的分類、認識1和許多、比較兩組數量……),數(點數、數的守恆、相鄰數、數的組成……),形(認識幾何形體……),量(比較長短、高矮、量的守恆、正逆排序……),時間和空間等方面。
以往的數學教育非常注重知識的傳授,如:數的分解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等等。教學多採用背口訣等記憶方法。而現在的兒童數學教育更注重開發兒童的思維能力,強調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思路。
活動1:學習量的守恆概念。
把幾個大的圓形排成一排,把幾個小的方形在圓形下面也排成一排,問孩子「圓形多還是方形多?」很多孩子會依賴視覺來判斷,認為圓形排得長所以圓形多,而並不會通過數量進行比較。這時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比較多少的方法;對大班年齡的孩子可以教給他們用一個固定的物品作為衡量的參照物來比較兩個物體的長短。
活動2:學習包含關系
將方形、圓形和三角形交錯疊加在一起,在其間寫出一些數字,問孩子:哪些數字在方形和三角形裡面?哪個數字在圓形和方形裡面,不在三角形裡面?哪個數字在方形和三角形的外面?
活動3:自編應用題
出示六隻蝴蝶,其中有一隻紅色的,五隻蘭色的;並且六隻蝴蝶中有兩只大的,四隻小的。讓孩子依此列出加法和減法的算式,並講出為什麼這樣做。
依顏色分類,可列出以下加減法的算式:① 1+5=6 ②5+1=6 ③6-1=5 ④6-5=1
依據大小分類,可列出以下算式:①2+4=6 ②4+2=6 ③6-2=4 ④6-4=2
在孩子列出算式的同時,還要求他們表述出應用題的語言內容。如:一隻紅色的蝴蝶飛來了,又飛來五隻蘭色的蝴蝶,一共有六隻蝴蝶。這不但練習了數學計算能力,也練習了分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 語言訓練與美術教育
大多數兒童對無意識和有意識的畫畫都很感興趣,不要因為聽障兒童學習語言的任務繁重而忽略了他們其它能力和情趣的培養。訓練者應把語言有機地融合到美術活動當中,在繪畫中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可以對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在帶孩子一起畫畫時,一邊畫一邊和孩子對話交流「今天我們畫什麼呢?想一想公園里有什麼?大樹畫在哪兒?畫幾朵花?用什麼顏色……」這些對話不但鍛煉了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並且還讓他們開動腦筋,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地模仿繪畫。
讓孩子給各種物體塗色,可以幫助他們認識物品的顏色,如「香蕉應該塗成黃色,而黃瓜應該用綠色。」在這種活動中,我們還應該引導孩子更細致地區分顏色的差異,如:春天的樹葉應該是淺綠色的,而夏天的樹葉應該是深綠色的;橘子應該用橙色,而不是黃色。塗色還能培養聽障兒童對色彩協調搭配的審美能力。在活動中,可以引進大量的語言,如「顏色太淺了,用力塗」、「不要塗到外面」、「順著一個方向塗」、「這兩種顏色放在一起好看嗎?」
在美術活動中還可以發揮其想像力。例如:在一張空白的臉上,通過眼睛和嘴的微小變化,可以變換不同的表情。你可以給他一個紅色的圓形紙片,問他「這象什麼?」讓他根據自己的想像添畫一些東西。如:在圓形的旁邊畫一些短線變成一個太陽;或者在它的上面畫一片綠葉變成一個蘋果;還可以把一些水彩潑在紙上,讓他想像出象什麼。在這種活動中,要注意不應用自己的想法作為判斷的標准。因為兒童頭腦中的約束比較少,常常有更自由的想像空間,對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價為「不對,它們完全不象。」
除繪畫外,粘貼和折紙、手工也是很好的美術活動。訓練人員可以帶領孩子選擇各種美工活動。例如:在秋天用不同的樹葉粘貼成各種形象。用銀杏樹葉可以作成一把扇子;用楊樹葉和楓葉可以貼出一條金魚等等。通過這個教學活動,還可以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樹及其樹葉的差異。而在學習「形狀」這一內容時,可以用不同形狀的紙片粘貼出各種圖案。這些活動可以鍛煉孩子手部小肌肉運動的能力,能發揮其想像力。並且還能教孩子理解「剪、折、貼、對齊、翻過來」等很多詞語。
在各種美術活動中都應鼓勵聽障兒童自己的創造力,不要總是照貓畫虎地模仿,要盡量給他們提供想像的自由空間。
3. 語言訓練與音樂教育
音樂活動可以培養聽障兒童的節奏感和藝術欣賞能力,並有助於聽力訓練和語言訓練。老師可以帶領孩子隨音樂做動作,來區分節奏的快慢和音調的高低。培養聽障兒童欣賞音樂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別是使用人工耳蝸和聽力補償較好的孩子,我們要從小就引導他們欣賞音樂的內涵和其優美的旋律。由於低頻對旋律的感受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聽力補償不理想的孩子也可以嘗試讓他們感受音樂。在活動中觀察他們是否有興趣以決定後面的活動設計。這種音樂活動可以不作為必須進行的教學內容,應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安排。
聽障兒童的音樂學習應首先選擇節奏鮮明、曲調簡單優美、旋律性強的作品。如果是歌曲,要選擇歌詞簡短易懂、活潑有趣的內容。隨孩子年齡和欣賞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漸調整樂曲曲目,引導他們體會旋律所代表的意境。
⑸ 小齡聽障兒童團體教學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老師與學生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
⑹ 如何有效組織聽障兒童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
1、依據教學目的與教學條件,選擇 社會實踐教學地點,管理者先自己參觀教學地點,搞清 楚教育內容是否有利於教育目標的實現, 確定可行後, 向單位領導請示,批准後制定活動方案並組織實施 時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包括與家長商議乘車路線、 時間、經費使用、安全出行等相關事宜如有需要對方接 待,要與接待方提前溝通,說明有多少聽障兒童和家長 前來參觀,講明聽障兒童的年齡、基本的聽覺語言發展 狀況、聽輔具的注意事項(耳蝸需遠離強磁場)等,安排 一個該地點不太擁擠的時間去參觀,確定社會實踐教學 的日期和時間,准備孩子們的食品、濕巾和水等
2.教師的准備。 教育內容確定後,教師根據本班孩 子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發展水平, 選取本班的目標側重 點,做好教學設計,准備相應的教具,搜集相關網上視 頻資料、圖片、小冊子、海報及其他信息給孩子們講解, 使他們對外出參觀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同時把 相關內容布置給家長, 讓家長和孩子熟悉並討論相關 信息
3.在活動中,家長需要明確相應規則 和實踐教學的目的,對孩子進行相應引導 例如提前准 備相關圖片先讓孩子了解,讓孩子知道他們將會看到什 另外還要准備耳蝸的電池、必備衣物等
4組織實施環節 出發前, 教師要給孩子們講活動規則及注意事項, 如有序排隊上下車、不大聲喧嘩、見到司機叔叔要問好 在沿途欣賞景物的時候,與孩子交談看到的景和發生的事,對他們進行教育,如碰到紅綠燈要及時講解交 如何有效組織聽障兒童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 社會實踐教學是聽障學生全面康復的新思路。優化社會實踐教學,教師需要 做好前期准、組織實施、後續延伸和教學評價等環節的工作,幫助聽障學生拓展眼界、提高 興趣、豐富認識、獲得發展。
⑺ 為什麼年齡較小的聽障兒童要進入親子課班
親子班讓孩子與父母建立很好的親情,同時可以幫助家長與孩子更好的互動,便於做好家庭康復。
⑻ 聽障兒童怎麼做語言康復訓練,救急有人知道嗎
聽障兒童是有聽力問題、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克服聽力障礙、發展聽說能力、全面發展是聽障兒童康復的主要任務。聽覺言語康復訓練是指在佩戴聽輔設備的條件下,充分利用聽障兒童的殘余聽力,在東方啟音啟音專業言語師、聽力師、康復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通過各種聲音尤其是言語聲的刺激和反復的練習、強化,逐步形成和發展感知聲音、辨識聲音、理解聲音並能夠進行言語表達的能力。如何使聽障兒童聽說能力提升,使其暢通無阻地與人溝通、交流學習,成功的融入主流社會,是聽覺言語康復的面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