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工筆國畫教學視頻教程

工筆國畫教學視頻教程

發布時間:2020-12-13 20:00:33

❶ 國畫工筆畫花草的上色步驟與技巧

暈染和罩染的區別來:

暈染指一次調自好的同一色,反復數次渲染。以花瓣為例,先在花瓣基部染出一個小的局部後暫時擱置,待其將干未乾之時再擴大范圍染第二次,再待將干未乾時染第三次,直到整個花瓣全部染色。這樣做的目的一是上色,二是分出厚薄濃淡,找出花瓣的質感。

罩染則是將暈染效果加強,同時具備修補作用。通常情況下,暈染調色未必一步到位,同時容易出現國畫弊病中的「火氣」或「稚氣」。這時就需要罩染了。罩染方法是根據暈染後需要加強的傾向,調出不同與暈染並符合傾向的其他顏色,對暈染部分做全部或局部的染色。罩染所用的顏料,一般應為質輕的薄質顏料,太重或礦物顏料覆蓋太強,不宜用作罩染。

❷ 工筆國畫的繪畫步驟和方法

1、工筆畫的方法:白描、皴擦、點、撞水撞粉、褪色法、分染、罩染、統染、碰染、接染、平塗、烘染、皴染、擦、反襯、水注色法、點蕊

2、工筆國畫的繪畫步驟如下:

(一)起稿和勾線

工筆重彩落墨之後很難改動,所以起稿時一定嚴肅認真,要求精細准確,筆筆肯定。墨線的深淺根據對象本身的色調來決定。譬如:白色或淡色淺色畫墨線要淺,重色畫與質地堅硬的物象墨色要深。如枝葉還應視遠近層次及光暗變化使用墨色(焦 濃 淡 重 清)

勾線除墨色深淺外,重要在用筆。用筆有強 輕 重 疾 徐等變化。線條有粗細,長短,曲直之粉要根據物質質感用筆。一張好的白描也是一張好畫。

最後,題款 蓋章,一幅畫才算完成。

(2)工筆國畫教學視頻教程擴展閱讀

白描:以線為表現手段的畫法,依靠線本身的剛柔,粗細、巧拙,方圓,疏密等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同時線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審美效果。白描就整個中國畫來講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作為工筆白描,一般線形變化不大,細而均勻,為敷色留有餘地。

皴擦:繪畫里常遇到土、石、樹樁等物類,用筆中常以皴增強質地和厚重感,亦是線的補充,較講究用筆。一般要求自然而順勢,不故作姿態。擦,更加隱筆。一般只是豐富皴的技法,有時亦起修改皴的敗筆的作用。

染法:有許多種,一般有平塗、分染、罩染等,平塗多在做色底及畫面局部平塗顏色時用,不宜見筆痕,分染是分出物體結構的染法,有高染與低染兩種,染在物中間凸起部位並造成一點立體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過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種顏色,這樣能產生厚重而沉著的色彩變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強主物的塑造,實際上有染擴大的意味,月雲雪邊多用。

點:在繪畫中點的用途極廣,視所打處可為花草野卉、可為苔點、也可不計何物僅為畫面的裝飾用。點是小點,是擴大了的點,斯法在畫作中常用。用點時一般求用筆的一致統一。

撞水撞粉:些畫法靈活多變,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筆畫出對象的形結構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發生變化,活潑生動。

褪色法:以層層積色方式,一層層上色時退出一部分,設色越多層次越多,畫花鳥及草類雜物中常用。

分染:除單獨使用,還常用於為罩染打底色,為平塗開醒。方法是用兩支筆,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筆從最深部位開始染起,接著用水筆輕刷使顏色逐步向外暈開,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跡。

罩染:罩染時,不能急於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筆上含色要飽,用筆直要輕,不可來回塗抹,以免把底色攪起。

統染:筆上含色要飽,用筆要輕,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壞掉。

碰染:有兩種不同顏色,從葉子或是花瓣的兩端同時染色,然後在葉或花瓣中間碰到一起,使其自然銜接,形成統一整體的方法。

接染:用一種顏色趁濕接著染另一種顏色,使顏色相互滲接在一起的方法。這種方法合適在同一體面中包括幾種不同顏色的情況,其特點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種流動感。

平塗:塗時顏色要薄、水分要適度,要一筆接一筆順塗,不要來回塗抹。平塗的方法,除單獨使用外,還用於打底色,襯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為了突出某些主題或表現一些特定的環境,氣氛而在物象周圍進行大面積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見筆的一種染法。多用來染石頭、樹干。

反襯:在渲染過程中用顏色從紙或絹的背後襯上顏色,使正面的顏色更加深厚明艷。

水注色法:多用於石頭和樹干。先用墨染出石頭或樹乾的輪廓(墨色要有濃淡變化),可以把水分用得足足的,要水墨汪汪,趁墨跡未乾時,注入清水或重墨,把平板的顏色沖開,產生豐富的變化。

點蕊:點花蕊在畫花中是很重要的。點蕊時用尖筆蘸上飽滿的顏色,在尖上一滴滴點下去,點成一個圓珠,干後,要圓、凸、大小均勻,中間陷下一個小坑為最好。

❸ 工筆國畫如何上色

材料:錫管裝得比較容易買到,就是市面上的盒裝國畫顏料,但是顆粒比較粗。 散裝顏料塊兩種:1,小片的泡在水裡化了就可以用2。小碗裝的固體,用濕毛筆舔就可以用。這兩種顆粒細,顏色正,但沒有硃砂色。需要單買硃砂墨。 紙分生宣(沒上礬),熟宣(上礬的)。畫工筆用熟宣,不洇。推薦:蟬衣(是最薄的熟宣,透明度最好,正面有雲母顆粒);清水書畫;單冰雪;冰雪。 筆 鉤線用鼠獾毛的,較硬,彈性好。其他得像衣紋,小紅毛,草帽吹等都可以。 染筆用小白雲,大白雲都可以,要羊毫不要兼毫。 上色一開始要打底色,根據顏色而定,比如葉子一般用花清和墨色打底。紅花用胭脂打底。 開始幾遍染色要淡才能勻。一般染30遍比較勻,聽說何家英要染上百遍。每遍顏色要淡得跟水一樣。中間15遍的時候用膠礬水固定(你覺得新畫上的顏色會把紙上的顏色融化,就要固定,或者宣紙起毛也要固定 統的工筆畫上色是比較復雜的,它是先用極淡的墨色勾輪廓,然後用淡墨色一遍一遍的染體積就象畫素描一樣,等有了立體感後再用中國畫顏料根據畫面需要設色 ,方法與染墨色相同,因為國畫顏料是透明色!這有點象西洋油畫中的古典畫法,畫面用色很薄。等畫面效果完全出來後再用墨線勾勒即完成工筆畫的上色過程了!!! 是先用淡墨皴染畫面的陰暗部分,可根據最後畫面的顏色而定,如:仕女畫的臉頰部先用淡淡的曙紅皴染,(就不是淡墨了);再調好所需顏色覆之。一般買「中國畫顏料」就可以了,可選用羊毫筆上色,具體的等到第一遍色晾乾後再上另一遍顏色……最後呢,可著重用勾線筆勾勒重要線條。希望自己的淺見能給予你幫助…… 用葉筋筆上色。不要沾太多水。准備一隻沾色的,何一隻占水的。先韻染多次(每次都等上次幹了)在罩染(顏色要淺)

❹ 想學國畫和工筆畫,有什麼好書介紹呢要比較基礎的,最好就有工具的介紹

直以來,對學國畫的順序從沒有過疑惑,可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見解,覺得應該先學寫意(還是大寫意),再學工筆,覺得實在是有點莫名其妙,難道傳統之於某些國人,真的是越行越遠了嗎?
當然,感慨是一回事,默不作聲或者大聲疾呼是另一回事。仔細思索「先寫意後工筆」的意見,覺得有幾種可能:
一、此人確實不懂畫(至少不懂國畫),從小接觸的更多是偏向於西畫的教學模式,那麼對中國畫的基礎流程不了解也無可厚非,說錯了也不值得深究,不過是惹方家一笑;
二、此人學過國畫,但可惜的是,授業的恩師是個國畫半吊子,或者自學於西畫體系,對國畫工筆和寫意所知,簡直是「一張白紙」!
三、此種人就值得商榷了,實際上明白先學工筆再學寫意的道理,卻睜著眼睛說瞎話,裝著笑臉辦陰事,實則是妄想知識壟斷,愚弄外行人的可笑行徑,覺得少一人明曉,就多一分主動,然泱泱大國,概小人唧唧焉?
筆者曾經見過有先教寫意後教工筆的學習班,而事實上,學完寫意,工筆到底應該怎麼畫,師傅和徒弟都沒譜,鉛筆與毛筆齊飛,國畫與西畫共融一爐,沒骨跟勾勒共稱,生宣和熟宣更是一概不分,一言以蔽之:使西畫之技法用國畫之工具,行煌煌之筆意,極盡仿寫意之能事,此西畫教學體系下出爐的學生,為了謀求生路抗起國畫的教學大旗,卻因苦於對傳統繪畫的知之甚少而肆意曲解國畫風格的結果——那必然是不倫不類,學了絲瓜就只能畫絲瓜,而不能畫冬瓜、西瓜,毫無國畫的基本造型基礎(注意,是國畫的),這樣既無傳統國畫的淋漓盡致,也無西畫的立體寫實,其結果恐怕也是當初徐悲鴻先生引進西畫教學理念之時未曾想到過的。
只能說:該畫西畫的請畫你的西畫去,一知半解的請教過老師後再來發表見解,若是口若懸河卻又或有意或無意地用自己言語的謬誤淺薄把虛心請教的人帶進死胡同,那真正是沒點公德沒點自知之明了。素描、色彩、造型、西畫筆法都技藝純熟,而骨子裡又看不起國畫的「大師們」,既然不明白中國畫的神髓,而僅僅是想分一杯傳統文化的羹,那麼請別輕易地巧開國畫的門,請先學好克己復禮,請先找好自己的根。
時下,無論是國人學畫或是教老外學畫,都是寫意滿天飛,工筆不見身影。原因何在?概因工筆的功夫非一兩日可修得,寫意的筆法卻是簡單容易上手,老師和學生,一個教得輕松寫意,一個學得寫意輕松,悠悠之水墨風韻就慘然流淌於庸師竊然自得的眼神與學生不求甚解的盲目信任下了。殊不知,流傳千古的國畫,竟真的是如此好學?如此容易就被把握了神髓么?
中國畫的基礎是線條。中國畫本就以線條取勝,其起、運、轉、折都是運筆的方式方法,沒什麼神秘的,卻需要深下苦功。而作為線條最好的載體:工筆畫,自然是學習國畫的首選!也許有人要問,寫意畫根本看不出什麼線條,特別是大寫意山水,更多的是側鋒大塊的皴擦,和線條有關系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拿書法做易懂的解釋:學習書法,沒有一上來就寫草書的,必定要先從楷隸、繼而篆、魏碑等等,繼而行草以進;就像一個人先得學走,然後才能學跑,沒學會走就跑,那結果只能是跌倒。學國畫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很好的線條基礎,握筆就抖,線條浮而無力,轉折不流暢,起運若持巨椽,何以能表達胸中丘壑?更罔論對筆意要求更高的「寫意」畫了。所以,結論是,想學寫意,OK,先學工筆,工筆的線條練好了,恭喜,你可以選擇繼續在工筆上精益求精,也可以選擇涉獵寫意的創作。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實例:齊白石是大家熟識的大畫家,他的寫意畫更是聲明遠播,憑《和平鴿》等作品更是與當時西班牙的畢加索有過良好的文化交流與互動。那麼這樣一位眾人介知的著名畫家,他早期藉以成名的卻是「齊美人」,即齊白石的工筆仕女圖,而他早期臨摹創作的也是工筆畫,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工筆基礎,才讓齊老先生在日後的寫意畫創作中駕輕就熟,成就其一代大家的聲望。而歷數各朝各代的名畫家,無工筆而稱寫意冠絕的,簡直是聞所未聞!
所以說,學國畫,先學練線條,以窺工筆之門徑,工筆練到一定時日,可憑長久的工筆線條基礎把握更流暢更肆意的寫意畫創作。這是科學有效的方法,是經過前人和歷史檢驗的。當然,工筆和寫意是國畫中兩種不同的繪畫風格,基於繪畫材料(主要是紙張)和技法的區別造成風格和視覺效果的差異,從而人為劃分的,並非說寫意就高於工筆,這很不恰當,一如說草書比楷書好一樣可笑。歷史上不乏有工寫兼備之名家,當然也有僅以工筆名重,卻未聽說真正的只畫寫意不用工筆之人,那顯然是大大的笑話。
再講一些傳統繪畫的相關資訊的概述,以資上文的觀點:
明代,出現了一次書畫材料的變革,從而引出了工筆和寫意的真正分流,這種材料即生宣(宣紙的一種,與熟宣對應),之前工筆畫需要反復點染才能顯出的良好效果,利用生宣的易渲染特性(水分容易吸收,導致色的暈染可一次)就能一次完成,省事很多。從創造的角度和不同風格的審美角度來看,生宣的出現無疑是有著正面效果的,而從後世明末徐渭、八大寫意畫引領潮流,有清以來更是寫意名家疊出看來,這種繪畫材料的出現更是利大於弊的。但,凡事有兩面性,幾乎是從生宣出現之日起,就有人因生宣出現慨嘆「今無所謂真正之畫家矣!」,原因就在於,很多存功利心、不求甚解之人貪圖省事,完全放棄工筆之創作或流工筆於細枝末端,某些觀點更是和當今有些人的頗為類似(笑)。幸好,中國的藝術正如中國的歷史一樣,可以有溝渠可以有明月,但終究明月當空,清泉激涌,溝渠只能隱身於地下罷了。
可以說,真正了解中國繪畫發展歷史的人,便難有「先寫意後工筆」的學畫意見,當然咯,糊弄消磨時間的老外可以簡單地教一些寫意,但是老外朋友們大都也不是隨意學學的,你糊弄他一時,他可是會找你算賬的哦。

❺ 工筆國畫如何上色

多次渲染,可在宣紙背面再平塗一遍用明礬水再染一下

❻ 國畫工筆梅花的畫法

一般工筆梅花需來要以下幾個步驟來源完成。
一、草稿:使用鉛筆打草稿,紙張不要求。
二、過稿:將草稿放置在拷貝台上,上面覆一層熟宣,使用勾線筆(花枝俏等)將畫稿勾在宣紙上,這樣的做品稱為白描。
三、渲:在畫好的草稿上用墨來表現畫面的明暗,方法是:使用兩支較大的筆(一般為大白雲)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點墨,在墨沒干之前用水渲開,造成一個自然的過渡。
四、染:方法和渲的步驟差不多,不過使用的是國畫顏料,這一步較為麻煩。為了讓色彩更加均勻厚實,一般要進行多次,有「三礬九染」之說。
五、勾線:在渲和染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原來的線條被色彩覆蓋,要重新勾一次線。
工筆畫的過程和技法非常復雜多樣,這只是基本的過程。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❼ 國畫工筆畫花草的上色步驟與技巧

以工筆荷花荷葉的畫法步驟為例:
一、白描。
荷花花瓣、葉子、莖的線條都較長,要回求勾線時,答形象准確而飽滿,線條流暢。中淡墨勾花瓣及小蓮蓬。較重墨色勾葉子。後面的荷葉以沒骨法完成,不用勾線.
二、染底色。
用白色調稀罩染花頭、花苞。黃綠色罩染小蓮蓬,顏色薄一些。花青墨暈染正面葉片。草綠色罩染反葉及花葉的莖。
三、進一步刻畫。
芽綠色暈染花瓣,花苞染得深些。深綠色罩染正面葉,石綠色暈染反葉及莖。藤黃加少許朱磦暈染蓮蓬壁。黃色勾蕊絲,白色立粉點蕊、小蓮子。反瓣勾筋,正面不用。
四、沒骨法完成後面的荷葉及長草。
偏寫意畫法,不受輪廓線的約束。筆中的色有深淺變化,畫得見筆、生動.

❽ 國畫中的工筆畫法有哪些步驟

國畫中的工筆畫法有描、分、染、罩等,傳統工筆畫法顏色應該薄一點,但是要專表現出厚屬重的感覺,往往一遍遍用薄色反復上色,最終形成一種多層疊加的厚重效果。薄上色法最好用在絹畫上,手放於絹面之上撫摸畫面,不覺有粗糙感,而且還能清晰感覺到絹絲的經緯。

一般工筆畫需要幾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是草稿,也就是使用筆打草稿,一般在紙張上不作要求。第二步是過稿,就是將草稿放置在台上,上面覆一層熟宣,使用

勾線筆將畫稿勾在宣紙上。

第三步是渲,這就是在畫好的草稿上用墨來表現畫面明暗,方法是使用兩支較大的筆,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點墨,在墨沒干之前用水渲開,造成一個自然過渡。

第四步和渲的步驟差不多,不過使用的是國畫顏料,為了讓色彩更加均勻厚實,一般要進行多次,有「三礬九染」之說。最後一步是勾線,是在渲和染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原來線條被色彩覆蓋,要重新勾一次線。

❾ 我想要自學國畫工筆,本身有一定的美術基礎,我應該怎麼做呢

寫意俗稱「粗筆」。與「工筆」對稱。中國畫技法名。屬於簡略一類的畫法。要求通過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故名。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陳淳、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長此法。清代惲壽平說:「宋人謂能到古人不用心處,又曰寫意畫。兩語最微,而又最能誤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處;不知如何用意,乃為寫意。」宋代韓拙說:「用筆有簡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細者。」前者乃指「寫意」。 在粵語中,有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之意。 工筆 簡單點說工筆就是細致寫實。亦稱「細筆」。與」寫意」對稱。中國畫技法名。屬於工整細致一類密體的畫法。用細致的筆法製作,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苟,是工筆畫的特色。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清代沈銓的花鳥走獸畫等。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有「用筆有簡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細者」之說,工筆的要求乃屬於後者。著名的工筆畫家有張萱、王維、趙佶等等。工筆畫的技法有,描,分,染,罩,所謂描指的是白描,畫者分別用濃磨,淡磨瞄出底稿,分是指用磨色上色,用清水分蘊開來,表現出畫面的層次,染和分是一個意思,只不過用的不再是磨色,而用彩色來分蘊畫面,罩色指的是整體上色,比如整片葉子上的綠色。

❿ 國畫工筆的創作技法有哪些越詳細越好。。。

工筆畫大部分技法就是先勾線然後分染,接染,退染,統染,罩染,烘托等。做機理法有撒鹽,撞粉,撞水,撞色,刷油,點胎,刷礬。揉紙,筆洗法。要根據畫面來做機理或使用。

閱讀全文

與工筆國畫教學視頻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