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一年級語文怎樣識字教學反思
教低年級的老師常常產生困惑,每天每篇課文都需要孩子記住很多字,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不小的負擔,怎樣才能又快又牢固的記憶漢字又不失樂趣呢?現在說說我的幾條識字好方法,與大家共勉:
一、開設「游戲樂園」,引起孩子興趣。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能持久、穩定,活躍課堂氣氛。低年級學生最喜歡做游戲了,識字教學中,我常常運用豐富多彩的游戲,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與願望。
比如:開火車(分小組進行)教師出示生字,說:小小火車開起來。生:火車開到我家來!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這樣的游戲有很多,如小郵遞員送信、叫號游戲、放煙花等等。
二、配「畫」識字。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像,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低年級學生對圖畫的興趣濃於文字,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思維動畫」。
例如,教學「看、吃、拍、站、采」時,教師可讓學生發揮想像,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初步識字能力。
又如,教學「雨」時,我根據學生對「雨」的理解(「雨」字上的一橫代表雷電,一豎和橫折鉤代表一間房子,裡面的一豎是閃電,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個孔,房子自然就漏水了,裡面的四點就是漏進來的雨水),在黑板上把「雨」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學生的想像力真是豐富,我把他們的想像變成了生動的圖畫,收到了很好的識字效果。
三、猜謎語形式識字
自古以來,中國的許多漢字均可編成字謎。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學生猜測字謎的關鍵是學會按漢字結構規律猜想,這是鞏固識記漢字的一種方法,通過猜測,學生可加深對字形的記憶,鞏固所學漢字的有關知識。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人在高處走,雲在腳下行」是「會」字;「一邊綠,一邊紅,紅的怕水,綠的怕蟲,是「秋」字如此等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編字謎,學生猜字謎,編口訣、兒歌、順口溜牢記字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教學識字,既能加深學生對所學漢字的記憶,又能豐富學生課餘生活,還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㈡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升為一年級的小學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他們採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並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葯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並在卡片上畫出數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構圖弄。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相關生活物品以作學具。教學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後讓孩子們倒出自己的學具,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徵,如數一數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並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後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接著在孩子們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在黑板上貼出抽象的長方體模型圖片,將孩子對長方體的認識,從具象的感知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並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孩子認識正方體、圓柱、球,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一不同點;發現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別點,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徵。
這堂課准備還算較充分,課堂設計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整堂課學習氛圍濃,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感到很輕松愉快。課後我仔細回味,這堂課的目標是達到了,但學覺得對教材資源的挖掘不夠深,還應注意知識的拓展與延伸。比如,只注意了教材知識點的突破,只追求了「求同」,統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但實際不能歸入那些圖形中,如像「 」這樣的圖形與長方體應區別開來,「 」這樣的圖形應與圓柱區別開來,「 」應與球區分開來。還有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有可能一些孩子會誤認為是正方體,而它實際屬長方體,應讓孩子對照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各自特點,這樣很容易就分辯出來了。
這一節課是孩子們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下一課時便是讓學生們探索從立體中抽象出簡單的平面圖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將由「三棱錐」立體圖形中抽象出來。看來在認識立體圖形時,還應補充認識「三棱錐」知道它也是一種立體圖形,為後面認識平面圖形「三角形」作好充分准備。
思量之後,我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時,開課提出疑難以解決上堂課的遺留問題,彌補所欠缺的知識,進一步完善孩子對簡單的立體圖形的認識,並為本堂課的「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作為鋪墊。這個開課讓孩子們感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培養了孩子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以及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㈢ 小學一年級數學文具教學反思
一年書「了解對象和圖形」的教學反思
一所幼兒園年級的學生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小學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的思維方式思考的是圖像的基礎。讓孩子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主要的圖形和抽象的身體一個簡單的三維圖形?類前一段時間,我做了很多籌備工作,平日注意的項目集合在一個良好的生活,准備教具使用,如長方形的牙膏盒,葯品盒,餅干盒立方體,立方體等,缸茶盒,水杯等,有乒乓球,球等,而卡上畫出數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體,球形三維結構線圖里。同時,學生在課前需要收集好相關生活學習工具。教學,第一件禮物,我已經收集了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後讓孩子們傾吐自己的學習工具,認為他們是同一類型的形組合在一起的文章,繼續生產牙膏盒,讓孩子們知道,它的大概形狀特徵,與一幾一幾的面孔,它面臨著相同的大小顯示,所以在有目的的思維和理解探索,如牙膏盒引導自己的孩子有六個面孔組成的,所面臨的兩副面孔的對象是同樣大小的矩形,然後我的牙膏盒樣品尺寸的紙張,讓孩子們談論觀察到的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然後,孩子們知道長方體的一種,根據貼在黑板上,抽象的矩形模型圖片,孩子從比喻的意義上理解的長方體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並使用類似的方法來指導自己的孩子知道立方體,圓柱體,球體,讓孩子們看一看,比較,觸摸,講座及其他活動立方體長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現圓柱和球狀的共同點和分歧在動手實踐中的視覺感知長方體和立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可以滾動等多種功能。
還是更充分的准備,這一課,課堂設計也滿足了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整個班級學習氣氛濃烈,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感覺很輕松和快樂。放學後我想著想著,這個教訓是要達到目標,但學校覺得深挖足夠的物質資源,還要注重知識的擴展和擴展。例如,只注重課本知識的突破,只追求「求同存異」,共同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和其他三維圖形,但不能被歸類為實際圖形例如「」這樣的圖形和長方體應區分「這種模式應區別於氣缸,」應與球出類拔萃。還有一個特殊的矩形,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有的孩子可能會被誤認為是一個立方體,但它實際上是一個長方體,應該允許孩子控制一個立方體,長方體各自的特點,所以很容易區分出來。
這一課的孩子簡單的立體幾何初步接觸,下一堂課是讓學生去探索抽象的三維簡單的平面圖形。 「三角」之一將是「三棱錐」抽象的三維圖形。它似乎在理解三維圖形,你也應該補充理解「三金字塔」知道它也是一個三維圖形背平面圖形的認識「三角」做好充分的准備。
思考後,我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難以解決剩餘問題上的教訓,來彌補知識的不足,進一步提高孩子的理解的擬議生效簡單的三維圖形和教訓「的理解簡單的平面圖形」作為鋪墊。這讓孩子們則開始感受到知識探索的樂趣,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發散思維,辯證地分析問題。
㈣ 怎樣上好小學一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是從兒童走向少年時期的初級階段,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一,基礎不一,身體素質也有差距.為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鍛煉身體、形成團結活潑的班風,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大力抓好素質教育的同時,想方設法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溶入課堂之中.我認 為上好一年級的體育課,主要從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做起:\x0d一、嚴格要求,打好基礎\x0d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每節體育課的開始都幾乎經歷了:學生跑步到操場、報告人數、師生問好、宣布上課內容、集中注意力等這一教學常規,過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鍾,在部分學生眼裡只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但時間一長,有的學生就容易疲了下來,因此每節課雖然形式相同,但教師具體要求卻不能一樣.\x0d首先教師在對待這一常規過程中,要求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上課鍾聲一響,就應著裝整齊地站在上課的位置上,以目光去迎接學生隊伍的到來,嚴肅接受學生的每一次報告,並進行整理隊伍、提出要求、集中注意力等.認真做好這一簡短的過程,我認為有三點好處:⑴預先站在位置上迎接上課隊伍跑步到場,提示了教師准備工作的充分及師生間的互相尊重,如果教師不預早站位,學生隊伍就不知跑到什麼地點、站什麼方向為好,導致不知所措而造成混亂.⑵在上課的位置上以目光迎接隊伍,可以第一時間觀察到隊伍的紀律狀況、常規遵守情況.如發現學生有違紀違規現象,上課後,教師可即時採取指導或教育措施.⑶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注意周圍的環境,不要把隊伍調到迎向太陽的地方,也不要把隊伍調到面向大范圍看到動感的地方.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很多,如:通過整隊、整理服裝、提問等.如果是通過整隊的方法去集中注意力,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特別是口令發出後是否真正做到注意力已經集中.這樣,上課一開始主動權就掌握在教師手中,長此下去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紀律,為今後的體育課打下基礎.\x0d二、方法生動,措施靈活\x0d上體育課時教師的著裝要得體,不宜穿著前胸印有卡通圖案的外衣或過短的服裝上課,並要求注意檢查服裝有否損破.上技巧課時衣服是否束好,上田徑課時,鞋帶是否已系緊.特別是上球類課時,教師不但要做到自己不帶鎖匙、硬物,還要督促學生身上不準帶筆或其它硬物.總之,教師儀表應該大方,行為要灑脫,講話要精,調動隊伍時,口令要准確、聲音要宏亮.上課時,要有體育教師威嚴的目光;輔導學生時,又要有人民教師慈祥的面孔;解決問題時,更要有體育教師敏銳的觸覺與幽默的方法相結合.在一年級,確有部分學生由於受這一年齡特點的影響,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存在多動症,課堂中難免出現違反紀律、影響其他同學的現象,為此,需要教師既要以精闢幽默的說理教育,又要培養學生令行禁止的作風.如隊列練習齊步走時,個別學生由於精神分散,動作錯誤,還影響了其他同學,此時,教師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耐心教育,也不能粗暴批評一頓了事,應採用有針對性的、簡單幽默風趣的提示:如此走路,能不撞上人嗎?使有此現象的學生在一笑之餘,領悟到集中精神的必要.又如在處理學生課堂吵架問題時,教師也應注意教育的方法.籃球、足球的教學比賽,搶球時身體接觸有些碰撞是難免的,個別學生可能會因此而引起吵架甚至打架,此時,教師處理問題一定要簡明、果斷.制止吵架後,先不要詳細去了解他們誰先罵人、誰先動手等細節,而是各問一句:打架對嗎?回答是肯定的,既然是錯誤的,就不用分先後,孤掌難鳴的道理,教師一講,學生是會領悟過來的.\x0d三、精闢講解,准確示範\x0d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在電影、電視熒屏中,觀賞到現代世界體育一流高手們的精湛表演.在他們眼裡,老師的動作示範也應該是同樣成功、優美、准確的,這樣一來,對體育教師的動作示範挑戰性就大了,要求也高了,特別是示範的成功與否,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很大.我盡量做到不讓學生失望!一年級這一年齡的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強,學生們都渴望能觀摩到老師精彩的動作示範.成功的示範,會深深吸引學生的練習欲,刺激其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加快掌握動作技術,可以從中樹立教師的形象,提高教師威信,調動練習的積極性.\x0d對一年級的學生,講解動作過程要領要易記,最好口訣化.每次精闢動作要領的過程,也是體育教師一次熟悉掌握業務、鑽研教材的好機會,精講多練,增強練習者的自信心,從而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x0d一年級是小學生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常言講:學習第一步,基礎要打牢.因此,在進行一年級的體育教學時,我認為應加強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一認識,打好基礎,使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樹立信心,使較好的同學樹立拼搏目標,以上是個人在日常教學過程的一些體會.
㈤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比多少教學反思
1、遵循「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這一原理設計了一系列活潑有趣,符合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中國與日本,韓國與日本「比金牌」中讓學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逆向思考,日本與中國比怎樣,日本與韓國比怎樣,運用類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義,自然順暢,很好的為課堂目標服務。
2、注重學生個性思維的培養。課堂中我既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不框架學生的思維,力求多種答案。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如何逆向思維,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學習,培養數感。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比一比,說一說,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種學習活,並融游戲於知識的學習之中,啟發學生通過自主[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 FFKJ.Net]探索,合作交流來獲取知識,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投入,思維積極.從直觀到抽象,偶合學生的數感,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4、在課堂教學中,由於學生的課堂紀律還不是很好,使得課堂節奏放慢,因此舉例拓展延伸在本節課中還未能得以很好的落實,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應加強學生課堂紀律的教育。另外,「多得多」,「多一些」學生掌握得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