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農村中學怎樣提升教學質量

農村中學怎樣提升教學質量

發布時間:2021-01-23 16:42:06

1. 農村學生的教學質量怎麼提高

農村學生的教學質量怎麼提高
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大幅度大面積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是鞏固「普九」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更是鎮中心學校的核心任務。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課堂教學,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大幅度大面積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回顧過去,我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個中心:

長期以來,我們始終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不放鬆,堅持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好課程」。盡管教師學科不配套,教學設施不健全,但始終本著「因地制宜、盡力而為」的原則以兼職代替專職,以演示實驗代替分組實驗,以校內活動代替社會實踐,確保低層次的課程標准不落空。堅持強化常規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檢查與督導,加強起始年級和畢業年級的全程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真正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2、促進兩個轉變:

一是促進教學思想的轉變。絕大多數教師通過自身長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過去的圍繞考試打轉轉轉變到今天的圍繞素質搞教學,由過去的一門心思講知識轉變到今天的千方百計促發展。

二是促進教學行為的轉變。通過課改,教師有了學生意識和服務意識,由過去的只重視少數轉變到今天的面向全體,由過去的拚命灌輸轉變到今天的啟發誘導,由過去的冷麵訓斥轉變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設三支隊伍:

首先是管理隊伍的建設。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選拔和培養,年輕的校長和主任正在不斷成長,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我校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

其次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堅持不懈地通過加強校本培訓、組織繼續教育、鼓勵在職進修和選派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的業務素養,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隊伍的建設。以選拔和培養教研組長為切入點,以打造骨幹教師群體為著重點,以課題研究為落腳點,全力編織鎮、校兩級教研網,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組織保障。

4、推進四項改革: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變粗放為集約,重在一個「實」字。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管理的規范化要求與教學實情、實效的統一;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一個「恆」字。課堂教學改革最忌時冷時熱、虎頭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目標專一,靠的是目標專一後的持之以恆。有了這個「恆」,所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將變為教師在自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強大動力;變僵化為優化,追求一個「新」字。盡管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一套嚴格、統一的具體要求,但在管理和執行的具體過程當中還是盡可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情有別。變高耗為高效,落實一個「質」字。實實在在地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推進課程資源改革。積極主動地開發各種本土課程資源,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地方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例如利用自然條件,開發小種植、小養殖等校本課程。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科實踐結合起來。把校本課程作為學科教學的一個拓展與延伸,緊密結合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生的特長發展結合起來。如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手工等興趣類課程的開發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卓有成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推進師生評價改革。細化教師評價條款,變復雜為簡單,客觀、公正、簡單明了地對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期的所有工作進行定量描述,減少人為因素,提高評價的公正性、科學性、准確性和權威性。積極推行學生評價的等級制度,淡化分數壁壘,強化等級進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推進教師配備改革。從2005年開始,鎮中心學校每年從鎮初中本部和分部選派了3名青年教師到邊遠的村小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同時將新分配的教師一律安排到邊遠小學工作,這樣不僅有力地加強了邊遠小學的教學力量,更重要的是給邊遠小學帶去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無窮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動了邊遠小學課堂教學的全方位改革。

二、思考當前,我校教學工作的主要症結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並不顯著的成績,但絲毫掩蓋不了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確實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宏觀上的「牌子不亮,質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艷」。微觀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靈,點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課改經費短缺、管理套路落伍、師資隊伍老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三級課程滯後、大眾傳媒渲染和不良風氣影響等。

盡管影響教學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結還是在於我們的教師隊伍以及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職業倦怠,漠視問題的存在。在農村絕大多數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遠的學校,幾乎從來沒有走出去觀摩過、學習過,外面的精彩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似乎早已不復存在。長期偏安一隅,使得他們的思維逐漸遲鈍,激情逐漸冷卻,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得熟視無睹。

2、功利之心,泯滅創新的激情。要檢查,就突擊備課、改作業。要統考,就加班加點、滿堂灌。要職評,就拼湊材料,忙突擊。甚至有人戲言:「堂堂課我都到,提到考績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曉,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閉,扼殺碰撞的智慧。許多農村教師早已習慣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學問題與同行展開交流。總覺得與比自己小的討論「沒面子」,與比自己老的討論「沒興趣」,與自己差不多大的討論「沒底氣」。

4、體制滯後,制約質量的提升。由於農村小學七八個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處抹不開情面,誰也不願去和別人爭那30%的浮工資,校長也因為學校拿不出富裕的經費補充進去,而將浮動放在一邊,久而久之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的調動,質量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三、著眼未來,我校教學工作的初步設想

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沒有教學就沒有學校。切實做好教學工作是各級各類學校永恆的主題。在未來永無止境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心,始終如一地突出一個核心,千方百計地降低一個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持續穩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素質地有效途徑。

1、堅持「一個中心」——教學

不管教育怎樣發展,如何改革,教學始終都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今後,我們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推行「321開放性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3個允許:允許學生插嘴、允許學生爭論、允許學生標新立異;2個鼓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暢所欲言;1個寬容:寬容學生的過錯。抓緊、抓細、抓實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計劃制訂嚴實,領導示範落實,骨幹培養扎實,執行方案求實,督查指導務實」。徹底杜絕在督查指導過程中「認認真真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的虛假現象。堅信成功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嚴格督導、真誠指導、熱情引導、耐心輔導」。使絕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能做到「六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方法為中介,以能力為目標。實現「六突六不」——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精練,不以講代練;突出思維訓練,不滿堂灌、滿堂問;突出學法指導,不加重課業負擔;突出教學效益,不搞全面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課堂教學少一點「預設」的剛性,多一點「生成」的彈性。

2、突出「一個核心」——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滿意與否的「晴雨表」,事關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們將嘗試建立「生死存亡的風險機制」——加大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崗定人,競爭上崗,以崗定責,以績定薪。適當拉大分配距離,以激勵教師竟崗敬業,自覺提高教學質量,以不負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託,不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逼師成材的投資機制」——明確規定學校每年5%的預算經費必須足額用於安排教師繼續教育。45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到2010年必須全部達到本、專科學歷,拿到畢業證後學校給予每人一定的的獎勵。所有在職教師每年必須自費訂閱1份教學刊物,每學期必須撰寫不少於1萬字的讀書筆記,向鎮中心校遞交1篇不少於3000字的教學行動研究報告。「客觀公正的激勵機制」——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設立「金牛鎮中心學校教育教學獎勵基金」,分設「課程改革成果獎、教學評比新星獎、教學質量進步獎、關愛學困園丁獎、自學成才鼓勵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獎」,以表揚先進,激勵後進,激發教師的專業激情,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降低「一個重心」——教研

教學研究重在教學反思,重在教師群體,重在問題解決。過去我們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過於追求標新立異、只圖花哨好看,很少考慮問題的解決。往往勞命傷財,最終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今後我們將切實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為抓手,本著「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求真務實精神,在教研課題的選項上就著手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課題選項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把問題當課題。把校本教研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賦予教學研究強大的生命力。二是階段性研究與成果及時轉化相結合,以細節決定成敗。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嫁接、教學研究成果向教學實際移植的問題,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課題選項與學校資源相結合,逐漸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努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的完整體系。在課例研究方面,本著「以課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課堂」的思想,推行「兩段六環」的教研活動方式,即第一階段:備課——說課——議課,第二階段:上課——聽課——評課。使校本教研既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又服務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從而引領教師專業水平得的提高。

2. 怎樣提高農村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

農村中學的學生是有點不好教,他們的基礎較差,這就得需要老師講課要立足基礎!

3. 怎樣提高鄉鎮中學教育教學質量

鄉鎮中學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邊遠地區鄉鎮中學一直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好的教育資源優先安排到城市裡的中學,好的生源優先被城市中學招收,學歷高能力強的教師優先安排到城市中學,所以鄉鎮中學成為教育資源、生源、師源的最末端,以比城市中學少的關注程度,承當起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任。然而教學質量評比,教師技能評比,升學率評比鄉鎮中學卻和城市中學同等。所以鄉鎮中學就成為人們認可的低教學質量的中學代名詞。

那麼鄉鎮中學就真的成了中學教育中最落後的地方了嗎?其實也不盡其然,多少鄉鎮中學里也曾經飛出金鳳凰,很多鄉鎮中學也有自己自豪的教育經驗。鄉鎮中學的老師們,用落後的設備,不被公認的優秀教師,培養著被優秀學校淘汰下來的花朵,他們付出的比別人甚至更多,每一點點進步背後是無盡的艱辛。

下面我就對鄉鎮中學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鄉鎮中學教育教學質量上不去的原因。

1、生源質量不好

鄉鎮中學的學生多來自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以來,多數地區學生總體質量下降,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學習好的學生多被城市裡的好學校招走,留下來的多數是家裡貧困的或學習差的學生,小學教育是中學教育的基礎,生源的質量直接影響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家庭貧困的學生多數父母讓孩子接受教育的思想不積極,加之社會原

因,農村教育成了一個瓶頸。多數學生都是在小學灌輸式教育下升入初中,自主學習能力差,沒有學習積極性,在教育改革大形勢下,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對他們來說無法理解,也很難實施。

2、學校教育資源缺少

目前國家通用的幾個版本的教材,多照顧的是發達地區教育,教材中的很多知識不適合農村教育。在一般的學校,多媒體教學只是在公開課時候才有,教室里一般沒有多媒體設備,一些有電腦設備的學校,多是城市學校或單位淘汰下來的設備,且使用機會很少。課外閱讀課,很難找到適合閱讀課本,學校圖書館的書多數是愛心人士和單位捐贈的,對學生可以說沒有實際幫助。各種實驗設備或陳舊或根本沒有。

3、教師教學方法受限制

現在在鄉鎮中學的教師,多數是接受過專門高等教育,或受過教育培訓,他們教學能力沒有問題,而是環境限制了他們水平的發揮。學生的基礎,學校教學條件,中考和高考質量等條件,讓鄉鎮中學的老師們走不出教改的步伐,他們只能在保證上級要求同時,偶爾做一點小小的變化,來追隨教改步伐。有的學校為了響應教改,不顧自己的實際,盲目跟風追隨,現在多數教改成功的學校,都有自己大的教改環境支持,所以很多鄉鎮中學教師在教改後不但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績,反而犧牲了教學質量,不被別人認可,所以變得畏縮不前。有的因為是獨生子女,一切順著孩子,孩子做錯事情不進行教育還不支持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到學校里無理取鬧。這一些更是影響老師教育

的積極性。

4、學生家長對孩子教育認識跟不上

鄉鎮中學學生多是農村學生,農村經濟相對落後,就算家長想讓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有好前途,但他們不知道怎麼配合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把孩子送入學校,一切就靠老師。學校擴招引起的就業困難,也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辛苦把孩子的學業供結束,最後還是難找工作。新形勢下老師也不是家長和學生尊重和崇拜的對象,老師微薄的收入,低聲下氣的到家裡求學生去讀書,大毀教師神聖的形象,認為當教師很沒出息,老師也就成了家長心中很沒出息的人。家長的認識一定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現在普遍認為農村的學生難教。

(二)、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根據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生源質量差,我們做鄉鎮中學教師的無法改變,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學生。可以根據招收道德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把基礎差不多的分成平行班,在教學的的時候,基礎差的班級多進行基礎方面教育,基礎好一點的多進行拓展教育。教學中多發現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當然這必須有一個敢於改革,敢於承擔,善於調控的學校領導,才能保證分班的進行。因為很少有老師願意教基礎差的班級。現在很多人反對分快慢班進行教學,很多家長都想孩子讀快班而產生一些不良的社會因素,但教育應該是教好學生為目的,不應該拘於形式。善於學的多學一些,不善於學的打好基礎,以求上進,

這樣整體才會有提高。

2、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

「教無定法」,教學方法不應該是特定的,教學目的就是教好學生,讓學生學到知識,不違反教育法規前提下的一切可以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都應該是好方法。我們處於教學一線的這些老師應該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學校組織搞的不切合自己實際的教學方法模式。「洋思教學模式」「大課堂教學模式」等等教學模式只是在特定地區才能產生的,他們成功有著很多社會基礎,不是我們照搬過來就可以讓我們的學生受益的,鄉鎮中學大多沒有那個條件。農村中學學生特點就是自學能力不足,回家家長監督不夠,這些恰好和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新教學方法沖突,就算我們現在開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所以找到能適應農村中學學生學習的方法,是現在教學研究的當務之急。也是教育理論中的空白,對於在鄉鎮中學教書的老師來說,也是機遇。

3、調動家長配合教育

農村中學很多孩子離家較遠,有的讀三年初中家長還沒有到過學校一次,孩子學習怎樣,表現怎樣完全靠成績通知書反映。家長忙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教育只靠學校,只靠老師是完全不夠的,家長的配合也是教育的關鍵,既可以增進家長與學校的感情,也增進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關心他的學習,爸爸媽媽知道孩子是否學得好。了解多了,家長就知道老師的艱辛和付出,社會就會認同老師的教育,學生在社會影響下更認真學習,學習成績也會得到提高。

4、充分調動起老師的積極性

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讓老師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我們鄉鎮中學要讓老師動起來,積極投入到幫助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中來,我們也可以研究出自己的教學模式。老師是學校的中堅力量,花朵是否開得旺盛,取決於園丁是否全力付出,老師的積極性靠上級和家長的肯定,社會的肯定。尊師重教,教學質量就會提高,社會自然會發展更好。

4. 農村教學點如何提升教學質量

現在的農村中小學尤其是鄉鎮中學紀律鬆散、不少教師不願管、不敢管、大多數學生不願學、抗拒學,無論是同過去的農村中學相比還是和絕大多數城區學校相比,教育質量似乎出現了大「滑坡」。如果真想改變現狀,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應整頓農村中小學的校風、學風:

不少農村學校尤其是一些鄉鎮初中的校風、學風極差,大多數學生自由散漫、不思學習、不斷違規違紀,這既有法制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會風氣的原因,不下「猛葯」,似乎很難扭轉「乾坤」。第一、修訂相關法規,歸還學校有威懾作用的懲戒權。當前教育的相關法規絕對禁止體罰學生,其目的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受到部分教師過度的傷害,其本意是好的。但現實卻讓它走向反面的極端:老師沒有任何威懾作用的懲戒權,部分問題學生違規違紀不斷,甚至有恃無恐。導致部分教師不願管學生、不敢管學生、生怕自己被舉報或報復。建議修改相關法規,仿效其它一些國家的做法:不傷筋骨的懲戒權如罰站、罰跑、罰做清潔等由教師根據學生違規違紀的情節輕重自行處理。對一些嚴重違紀的行為如多次曠課、有流氓行為、對教師無禮、偷盜、5次以上不按時完成作業、故意擾亂課堂秩序等必須實施打手心、打臀部(針對男生)等懲戒措施。只是實施者不能是一般教師,而是由學校經過專門培訓並拿到相關資格證的人員實施。實施者既能掌握好力度、認准具體位置,又能打出威嚴,讓學生後怕,也不會傷及筋骨。第二,各學校成立專門處理問題學生的機構。由於現實中大多數教師單獨處理問題學生既費時、又影響教學、教研,而且收效甚微。由此,建議問題學生比較多的學校尤其是農村鄉鎮中學,挑選幾個說服能力強、善於化解問題的老師在全面掌握相關法規許可的對學生的懲戒權、教育學和心理學相關的技能、技巧等後成立處理問題學生的專門機構,利用專長迅速、及時處理問題學生。

其次應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

在整頓農村中小學的校風、學風的基礎上,採取以下措施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第一,清退農村中小學不合格教師:組織現有農村中小學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學習現代教學理論、實用技巧和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以及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的學習等,並嚴格業務考試和師德考核,對不合格者進行清退。第二,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各種待遇:從大幅度漲工資、職稱優先、改善教學、住宿環境等方面提高農村教師各種待遇,這既是為了留住農村中小學優秀教師,更是在清退不合格教師後引進優秀人才擔任農村中小學教師。

採取措施限制農村優秀生源流失:

雖然當前造成農村中小學整體教學質量低下的原因很多,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農村優秀生源大量流失,剩下的學生大多是中下等生源,導致老師不願教,學生基礎都差也不願學。要限制農村優秀生源大量流失,除了逐步提升農村中小學自身的教學質量外,還應採取以下措施控制優秀生源大量流失:嚴禁城區學校到農村「掐尖」招生;對農村學生在升學時給予適當降分照顧,反之,對在非戶籍所在地或非父母打工地就讀的孩子在升學時提高適當的分數錄取;通過提高待遇等政策性措施鼓勵城市優秀教師到農村中小學輪崗三至五年等。

總之,要全面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非一時之功,也非單一舉措就能達到,必須花較長的時間全面採取多種措施整頓校風、校紀和學風、提高教師整體素養和留住優秀學生生源等方能達到。

5. 如何提高偏遠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提高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應做到以下幾點:
堅持以人為本,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重視人,要做到以人為本,人才是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要素,這是學校教育教學得以發展的首要前提和關鍵。 學校要健康快速發展,在管理上應該重視全體教職工的作用,必須具有科學和民主的理念,要充分發揮學校每個人的作用,讓教職工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學校必須建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結的班子、開拓的班子、廉潔的班子、戰斗的班子。學校不怕缺錢,不怕條件差,不怕師資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只要領導班子成員能夠做到淡泊名利,率先垂範,身先士卒,為教師做表率,替學生做楷模,教師就沒有理由不好好乾工作。另外,作為學校領導,一定要有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要樹立「學生第一,教師第一」的思想,時時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師,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學校,為學生謀前途,為教師謀福祉,為教育謀發展,這才是大面積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要有一所好的學校,就必須要有一位好的領導。學校要想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做到政治上誠心,業務上關心,生活上盡心,工作上放心,政策上融心,以此贏得教師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說,誰抓住了教師的心,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誰就先贏得了學校的教育教學。 作為學校,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領導者也好,教師也好,要始終圍繞學生轉,要為了學生的發展盡心盡力,不要只關注優秀生教育,更要關注學困生教育。 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首要任務是把大寫的「人」裝在心中,這樣,學校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有希望。
老師要加強對學生新聞信息的傳播,明確學習的重要性 農村孩子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學生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導致農村孩子知識面狹窄,胸無大志。作為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與社會發展趨勢,給學生講述天下大事,使學生在聽的有味的基礎上了解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及自身所處的環境現狀,從而促進他們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感知社會,體會社會競爭的激烈。並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和自己的愛好,確立自己的遠大志向和奮斗目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剖析當前社會現實,讓學生自覺樹立「學習重要」的思想,以嚴峻的就業壓力來激發學生的鬥志,鼓勵學生靠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的志向,依靠自己的智慧與他人合作競爭,明白只有靠優異的成績才能走出農村,只有靠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才能擺脫貧窮。改變身邊的生活條件,改變人生,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社會蓬勃發展,競爭日趨激烈。農村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常常是吞吐扭捏,畏首畏尾,在交往中表現的比較害羞,縱使有一肚子學問卻不知道加工包裝,推銷自己。這是由於農村孩子從小參加的活動很少,鍛煉的機會少,從而缺少了應有的自信。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口才,社交能力以及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多開展公共活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在公共場合的社交能力,使學生參加活動過程中訓練口才,增強自信心,加強個人修養,在全面發展中豐富生活,完善自己。
多讀好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農村學生普遍缺乏自學能力,究其原因在於農村孩子從小閱讀的課外書籍少,在學習的過程中除教科書外接觸不到好的讀物,無書可讀,書讀少了,讀書的方法隨之而少,自學能力就自然降低。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使學生有書讀,讀好書,學校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學習讀物,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發現人性美,感知世界的寬廣,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師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班上傳閱自己看過的,認為對學生成長有益的書。並鼓勵學生把家中收藏的好書也拿到班上與同學共享,這樣就可以做到把有限的書資源做到了無限的利用,並使學生在互相的交流中達到共同提高。
對學生要有信心和愛心 首先教師要有信心,要有把這些學困生傳變成優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基礎。面對大面積基礎差,滿身毛病的學生,決不能產生失望情緒,決不能不戰而敗;要滿懷熱情,積極進取,迎接挑戰;要具有「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師失望,那學生就更無望,學生的希望來自於教師的必勝信心!其次,對待差生要更富有愛心。所有教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不喜歡學困生,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們現在面對的不是個別學困生,而是大面積學困生,這些學困生,他們在對老師、對學習本身就有心理障礙,他們飽嘗老師的批評、懲罰,甚至於挖苦、諷刺,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的這樣對待他們,他們的心裡障礙將會難以打開,逆反心裡將會更加嚴重。所以,作為教師,必須要用我們的一顆愛心去融化他們,感染他們,使學生慢慢愛上你,繼而愛上你帶的學科,喜歡你所講的課,自覺的去聽你的話。正所謂「愛屋及烏」,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要進一步優化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耐心地與學生多溝通 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要和學生互動互學,知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忙。在課堂上,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給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教學之中,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才會樂於學習。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而學生是否敢於參與,參與的程度如何,是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試金石」。要拋棄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穩步提高,面對基礎差,學風差的學情,「一口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於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達到逐漸改變,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堅持「低起點,小步子,勤鼓勵,細幫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要堅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獲的信念。
多做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解除學生的後顧之憂 在廣大農村,大多數父母都是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勞動人民,他們短淺的眼光和艱難的生活條件影響著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於對教育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正確的認識,使大多數家長認為「讀書無用」,並應家裡無錢上大學而產生讀書無望的思想。要想搞好農村的教育事業,進一步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當務之急就是要與家長溝通,改變其「讀書無用」的觀念,使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與家長溝通的最好方法是多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多舉家長因沒有文化知識而出門打工不順利的事實,證明讀書有用的道理。考慮到農村農活繁忙,家長沒有閑余時間,老師應該不辭勞苦,多去鄉間家訪,更能說服家長。
做好教科研工作,不斷充實師資力量 抓住一切機會讓教師參加學習、培訓。對於教師來說,他們所需要的知識不可能通過職前培養一次性獲得解決。因此,學校不斷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省、市、縣各級各類的培訓,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各種觀摩課、示範課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同時鼓勵教師脫產進修、自學考試、函授學習。真正讓教師在學習中改變觀念,在學習中增長才幹,在學習中苦練內功,從而形成教師向專業化發展的成長階梯。加強校本教研力度,讓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學校應鼓勵在教科研活動中得到發展和完善的教師,努力實現由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的轉變;狠抓備課、公開課和課題研究的落實,學校以此作為教科研的實施平台;要建立校長——教導處——教研組三級校本教研管理體制,實施管理,明確各級職責,責任分工到人,各級互相督促,全員參與,共同推進校本教研工作;「突出五個環節」,以學習、實踐、引領、反思與交流、創新五個環節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主要流程。 教育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只要農村教師任勞任怨,積極創新,勇於探索,不畏困難,只要家長深明大義,重視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只要農村孩子認清形勢,充分發揮農村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努力改善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群眾居住不集中,學生分散等自然條件差的這一現狀,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造成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不好的幾個因素
一、教育經費不足,農村學校條件差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自然不會太好。許多山區小學不要說現代化設備,就連基本教學手段都難以滿足,維持正常教育運轉的資金緊張。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部分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造成了惡性循環。要求教育公平,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願望更迫切,由於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太方便,群眾居住比較分散,學生不太集中,特別是像國例貧困縣的康樂縣,有很多自然條件的限制,追求教育公平心願很難實現,城鄉差距明顯。 二、農村教師素質偏低,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但仍存在著區域數量短缺、學科結構失衡、年齡分布不均、學歷層次偏低等諸多結構性問題。農村學校師資總體素質不高,隊伍不穩,是農村中小學十分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山區學校。教師專業素質直接關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教師專業能力更新速度,系統性都是一位教師是否優秀的標准之一,而恰恰農村的教師在這些方面是比較滯後的。再加上城鄉經濟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農村教師、主要是骨幹教師的大量流失,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隨之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一些臨夏州部分縣的山區學校,年輕有為的教師往往都留不住。 三、學生就業難導致輟學率反彈 在我們貧困縣的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失學常有發生,特別是在初一、初二兩個年級失學較多。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貧困,少部分是家長不重視教育,特別在打工浪潮湧動的今天,學生輟學打工的現象較多。另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大學生就業整體不樂觀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負著很大債務學習的農村孩子,一旦畢業無法就業,相對而言對於他們較高的教育風險投資就得不到回報。而農村義務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或者不暢,即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出口有限和職業教育不發達,導致學了知識在農村基本沒有什麼用處,使得農村「讀書用不上」的思想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學都沒有畢業。有的農說:「讀書有啥用,花錢又多,將來也不分配,還不如在家種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點賺錢呢。」這是大部分農民思想的突出表現,農民之所以有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讀書無用,同時他們對現代就業制度不了解,認為大學不分配,上大學沒用,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即使幾年大學後仍舊找不到工作。懷有這種思想的農民在教育子女時,就會灌輸這種思想,於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頭腦之中,使那些孩子對讀書失去興趣,讀完小學或中學就輟學回家了。

6. 農村中學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與對策

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後,我們的義務教育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開始由普九攻堅向鞏固提高轉變,由基礎設施建設向重管理、抓質量的內涵發展轉變。可是由於辦學條件落後、師資配備不足等原因,農村中學教學質量不高已成不爭的事實。如何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成了擺在當前基礎教育工作的核心課題。
造成農村中學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
導致農村中學基礎差、底子薄,政府投入嚴重不夠,缺乏應有的制度保障和經費支持,中央財政用於補助地方基礎教育的經費也僅僅只是用於滿足農村孩子讀得起書的問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辦學條件懸殊等客觀現實,也制約著農村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

農村中學條件相對較差,又缺乏吸引和挽留優秀教師安心工作的實力和條件,部分年輕教師剛剛被培養成熟,眼看著能夠為農村教育事業挑起重擔了,卻又被那些條件優越、待遇豐厚的城市學校挖走了,農村中學只好乾瞪眼。從而導致教師整體實力不強、教學效率不高的被動局面。

農村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培養觀念較為落後,對子女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理想教育與行為導向,對孩子們全面發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監督引導,造成大多數農村學生缺乏學習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持續學習的決心。由於家長外出打工產生的短期經濟利益,導致很多農村孩子認為讀書沒有什麼用處,從而缺乏學習內動力。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得不到家長、社會的認可和支持,農村中學的教學質量能好起來嗎?

很多家長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丟在年邁的老人身邊。很多祖輩家長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他們起不了應有的監護和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環境的嚴重缺失,導致了孩子很多心理問題,這樣的留守兒童在思想上得不到應有的幫助,學習上的困難也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學校和家庭的溝通也難於實現,久而久之,問題越來越多,成績越來越差,這樣的孩子對學習還有什麼興趣,其學習成績又怎能提高呢?

很多城市學校憑借著自身優越的辦學條件年年前往農村小學搶收優秀學生,大部分尖子生、特長生均被他們挖走。一些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家長也不惜一切代價將孩子送到條件好一點的學校,這樣一來,農村中學的生源質量就一降再降。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的現實為教學質量的提高設置了重重障礙,嚴重製約著農村中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的思路及對策

要想徹底扭轉被動局面、改變農村中學教學質量落後面貌,首先必須引起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真正站在「科教興國」的高度,認真貫徹「保證教育優先發展和適度超前」的方針,花大力氣從多方面著手,全方位調動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優化農村中學的資源配置,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和優化育人環境,才能為農村中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證。

其次,農村中學自身必須更新辦學理念,緊緊圍繞教學質量的提高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

教育要發展,提高質量是關鍵,只有逐步革除體制管理諸多弊端,不將工作復雜化,將工作的重心真正回歸到立足學生的成長上來,以教學為中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沒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一切思想都是空談,一切努力均為白乾。教學成績上不去,家長會放心?社會會滿意?誰願意將孩子的希望寄託在一個沒有辦學效益的學校身上?學校修得再漂亮,教學設施搞得再理想,沒有教師們的盡責盡職將教育教學工作做好,這樣的學校還有什麼意思?從上到下必須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領導要重視,校長要重視,班主任、科任教師均要重視。制度上嚴格要求,管理上嚴格要求,工作上嚴格要求。有什麼樣的管理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成效。

(一)轉變教育觀念,樹立質量意識。

結合實際,廣泛深入開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大討論,使「教學為中心」、「質量是生命」深入每個教師的靈魂,確立校級領導親自督導制,校級領導蹲點各年級,以身作則,帶動全體教師牢固樹立「質量興校」的觀點。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只有教學成績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到了位。一個學校必須要有質量意識,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在「質量」二字上下功夫。一定要樹立質量就是需要的意識。我們的教育真正讓社會滿意了才算得是有了質量。要樹立教育追求就是將教育教學工作做到讓學生成才,讓社會滿意。抓質量就是要從基礎抓起。沙灘上建不起高樓大廈。低年級教學質量的好壞必然影響著高年級教學質量的高低。因而還得加強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銜接的研究,將教學質量的提高工作延展到小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上。農村中學教師隊伍少有明星,這樣的二流漢隊伍就更要靠科學合理的管理帶動。從校長的管理到學校的辦學制度確立都應該立足在教學質量責任上。在績效工資上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落實獎懲制和責任制,在教學常規管理上努力作到位,真正調動起教師的積極,辦學成效方可見到成效。

7.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

提高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堅持以人為本,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重視人,要做到以人為本,人才是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要素,這是學校教育教學得以發展的首要前提和關鍵。
    學校要健康快速發展,在管理上應該重視全體教職工的作用,必須具有科學和民主的理念,要充分發揮學校每個人的作用,讓教職工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學校必須建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結的班子、開拓的班子、廉潔的班子、戰斗的班子。學校不怕缺錢,不怕條件差,不怕師資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只要領導班子成員能夠做到淡泊名利,率先垂範,身先士卒,為教師做表率,替學生做楷模,教師就沒有理由不好好乾工作。另外,作為學校領導,一定要有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要樹立「學生第一,教師第一」的思想,時時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師,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學校,為學生謀前途,為教師謀福祉,為教育謀發展,這才是大面積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要有一所好的學校,就必須要有一位好的領導。學校要想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做到政治上誠心,業務上關心,生活上盡心,工作上放心,政策上融心,以此贏得教師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說,誰抓住了教師的心,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誰就先贏得了學校的教育教學。
    作為學校,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領導者也好,教師也好,要始終圍繞學生轉,要為了學生的發展盡心盡力,不要只關注優秀生教育,更要關注學困生教育。
    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首要任務是把大寫的「人」裝在心中,這樣,學校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有希望。

  2. 老師要加強對學生新聞信息的傳播,明確學習的重要性
    農村孩子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學生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導致農村孩子知識面狹窄,胸無大志。作為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與社會發展趨勢,給學生講述天下大事,使學生在聽的有味的基礎上了解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及自身所處的環境現狀,從而促進他們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感知社會,體會社會競爭的激烈。並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和自己的愛好,確立自己的遠大志向和奮斗目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剖析當前社會現實,讓學生自覺樹立「學習重要」的思想,以嚴峻的就業壓力來激發學生的鬥志,鼓勵學生靠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的志向,依靠自己的智慧與他人合作競爭,明白只有靠優異的成績才能走出農村,只有靠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才能擺脫貧窮。改變身邊的生活條件,改變人生,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3. 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社會蓬勃發展,競爭日趨激烈。農村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常常是吞吐扭捏,畏首畏尾,在交往中表現的比較害羞,縱使有一肚子學問卻不知道加工包裝,推銷自己。這是由於農村孩子從小參加的活動很少,鍛煉的機會少,從而缺少了應有的自信。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口才,社交能力以及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多開展公共活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在公共場合的社交能力,使學生參加活動過程中訓練口才,增強自信心,加強個人修養,在全面發展中豐富生活,完善自己。

  4. 多讀好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農村學生普遍缺乏自學能力,究其原因在於農村孩子從小閱讀的課外書籍少,在學習的過程中除教科書外接觸不到好的讀物,無書可讀,書讀少了,讀書的方法隨之而少,自學能力就自然降低。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使學生有書讀,讀好書,學校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學習讀物,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發現人性美,感知世界的寬廣,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師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班上傳閱自己看過的,認為對學生成長有益的書。並鼓勵學生把家中收藏的好書也拿到班上與同學共享,這樣就可以做到把有限的書資源做到了無限的利用,並使學生在互相的交流中達到共同提高。

  5. 對學生要有信心和愛心
    首先教師要有信心,要有把這些學困生傳變成優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基礎。面對大面積基礎差,滿身毛病的學生,決不能產生失望情緒,決不能不戰而敗;要滿懷熱情,積極進取,迎接挑戰;要具有「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師失望,那學生就更無望,學生的希望來自於教師的必勝信心!其次,對待差生要更富有愛心。所有教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不喜歡學困生,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們現在面對的不是個別學困生,而是大面積學困生,這些學困生,他們在對老師、對學習本身就有心理障礙,他們飽嘗老師的批評、懲罰,甚至於挖苦、諷刺,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的這樣對待他們,他們的心裡障礙將會難以打開,逆反心裡將會更加嚴重。所以,作為教師,必須要用我們的一顆愛心去融化他們,感染他們,使學生慢慢愛上你,繼而愛上你帶的學科,喜歡你所講的課,自覺的去聽你的話。正所謂「愛屋及烏」,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6. 要進一步優化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耐心地與學生多溝通
    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要和學生互動互學,知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忙。在課堂上,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給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教學之中,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才會樂於學習。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而學生是否敢於參與,參與的程度如何,是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試金石」。要拋棄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穩步提高,面對基礎差,學風差的學情,「一口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於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達到逐漸改變,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堅持「低起點,小步子,勤鼓勵,細幫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要堅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獲的信念。

  7. 多做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解除學生的後顧之憂
    在廣大農村,大多數父母都是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勞動人民,他們短淺的眼光和艱難的生活條件影響著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於對教育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正確的認識,使大多數家長認為「讀書無用」,並應家裡無錢上大學而產生讀書無望的思想。要想搞好農村的教育事業,進一步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當務之急就是要與家長溝通,改變其「讀書無用」的觀念,使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與家長溝通的最好方法是多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多舉家長因沒有文化知識而出門打工不順利的事實,證明讀書有用的道理。考慮到農村農活繁忙,家長沒有閑余時間,老師應該不辭勞苦,多去鄉間家訪,更能說服家長。

  8. 做好教科研工作,不斷充實師資力量
    抓住一切機會讓教師參加學習、培訓。對於教師來說,他們所需要的知識不可能通過職前培養一次性獲得解決。因此,學校不斷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省、市、縣各級各類的培訓,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各種觀摩課、示範課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同時鼓勵教師脫產進修、自學考試、函授學習。真正讓教師在學習中改變觀念,在學習中增長才幹,在學習中苦練內功,從而形成教師向專業化發展的成長階梯。加強校本教研力度,讓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學校應鼓勵在教科研活動中得到發展和完善的教師,努力實現由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的轉變;狠抓備課、公開課和課題研究的落實,學校以此作為教科研的實施平台;要建立校長——教導處——教研組三級校本教研管理體制,實施管理,明確各級職責,責任分工到人,各級互相督促,全員參與,共同推進校本教研工作;「突出五個環節」,以學習、實踐、引領、反思與交流、創新五個環節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主要流程。
    教育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只要農村教師任勞任怨,積極創新,勇於探索,不畏困難,只要家長深明大義,重視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只要農村孩子認清形勢,充分發揮農村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努力改善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群眾居住不集中,學生分散等自然條件差的這一現狀,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造成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不好的幾個因素

一、教育經費不足,農村學校條件差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自然不會太好。許多山區小學不要說現代化設備,就連基本教學手段都難以滿足,維持正常教育運轉的資金緊張。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部分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造成了惡性循環。要求教育公平,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願望更迫切,由於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太方便,群眾居住比較分散,學生不太集中,特別是像國例貧困縣的康樂縣,有很多自然條件的限制,追求教育公平心願很難實現,城鄉差距明顯。
二、農村教師素質偏低,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但仍存在著區域數量短缺、學科結構失衡、年齡分布不均、學歷層次偏低等諸多結構性問題。農村學校師資總體素質不高,隊伍不穩,是農村中小學十分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山區學校。教師專業素質直接關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教師專業能力更新速度,系統性都是一位教師是否優秀的標准之一,而恰恰農村的教師在這些方面是比較滯後的。再加上城鄉經濟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農村教師、主要是骨幹教師的大量流失,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隨之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一些臨夏州部分縣的山區學校,年輕有為的教師往往都留不住。
三、學生就業難導致輟學率反彈
在我們貧困縣的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失學常有發生,特別是在初一、初二兩個年級失學較多。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貧困,少部分是家長不重視教育,特別在打工浪潮湧動的今天,學生輟學打工的現象較多。另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大學生就業整體不樂觀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負著很大債務學習的農村孩子,一旦畢業無法就業,相對而言對於他們較高的教育風險投資就得不到回報。而農村義務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或者不暢,即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出口有限和職業教育不發達,導致學了知識在農村基本沒有什麼用處,使得農村「讀書用不上」的思想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學都沒有畢業。有的農說:「讀書有啥用,花錢又多,將來也不分配,還不如在家種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點賺錢呢。」這是大部分農民思想的突出表現,農民之所以有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讀書無用,同時他們對現代就業制度不了解,認為大學不分配,上大學沒用,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即使幾年大學後仍舊找不到工作。懷有這種思想的農民在教育子女時,就會灌輸這種思想,於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頭腦之中,使那些孩子對讀書失去興趣,讀完小學或中學就輟學回家了。

8. 如何提高農村中學教育教學質量之我見

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後,我們的義務教育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開始由普九攻堅向鞏固提高轉變,由基礎設施建設向重管理、抓質量的內涵發展轉變。可是由於辦學條件落後、師資配備不足等原因,農村中學教學質量不高已成不爭的事實。如何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成了擺在當前基礎教育工作的核心課題。
造成農村中學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
導致農村中學基礎差、底子薄,政府投入嚴重不夠,缺乏應有的制度保障和經費支持,中央財政用於補助地方基礎教育的經費也僅僅只是用於滿足農村孩子讀得起書的問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辦學條件懸殊等客觀現實,也制約著農村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

農村中學條件相對較差,又缺乏吸引和挽留優秀教師安心工作的實力和條件,部分年輕教師剛剛被培養成熟,眼看著能夠為農村教育事業挑起重擔了,卻又被那些條件優越、待遇豐厚的城市學校挖走了,農村中學只好乾瞪眼。從而導致教師整體實力不強、教學效率不高的被動局面。

農村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培養觀念較為落後,對子女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理想教育與行為導向,對孩子們全面發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監督引導,造成大多數農村學生缺乏學習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持續學習的決心。由於家長外出打工產生的短期經濟利益,導致很多農村孩子認為讀書沒有什麼用處,從而缺乏學習內動力。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得不到家長、社會的認可和支持,農村中學的教學質量能好起來嗎?

很多家長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丟在年邁的老人身邊。很多祖輩家長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他們起不了應有的監護和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環境的嚴重缺失,導致了孩子很多心理問題,這樣的留守兒童在思想上得不到應有的幫助,學習上的困難也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學校和家庭的溝通也難於實現,久而久之,問題越來越多,成績越來越差,這樣的孩子對學習還有什麼興趣,其學習成績又怎能提高呢?

很多城市學校憑借著自身優越的辦學條件年年前往農村小學搶收優秀學生,大部分尖子生、特長生均被他們挖走。一些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家長也不惜一切代價將孩子送到條件好一點的學校,這樣一來,農村中學的生源質量就一降再降。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的現實為教學質量的提高設置了重重障礙,嚴重製約著農村中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的思路及對策

要想徹底扭轉被動局面、改變農村中學教學質量落後面貌,首先必須引起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真正站在「科教興國」的高度,認真貫徹「保證教育優先發展和適度超前」的方針,花大力氣從多方面著手,全方位調動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優化農村中學的資源配置,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和優化育人環境,才能為農村中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證。

其次,農村中學自身必須更新辦學理念,緊緊圍繞教學質量的提高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

教育要發展,提高質量是關鍵,只有逐步革除體制管理諸多弊端,不將工作復雜化,將工作的重心真正回歸到立足學生的成長上來,以教學為中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沒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一切思想都是空談,一切努力均為白乾。教學成績上不去,家長會放心?社會會滿意?誰願意將孩子的希望寄託在一個沒有辦學效益的學校身上?學校修得再漂亮,教學設施搞得再理想,沒有教師們的盡責盡職將教育教學工作做好,這樣的學校還有什麼意思?從上到下必須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領導要重視,校長要重視,班主任、科任教師均要重視。制度上嚴格要求,管理上嚴格要求,工作上嚴格要求。有什麼樣的管理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成效。

(一)轉變教育觀念,樹立質量意識。

結合實際,廣泛深入開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大討論,使「教學為中心」、「質量是生命」深入每個教師的靈魂,確立校級領導親自督導制,校級領導蹲點各年級,以身作則,帶動全體教師牢固樹立「質量興校」的觀點。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只有教學成績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到了位。一個學校必須要有質量意識,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在「質量」二字上下功夫。一定要樹立質量就是需要的意識。我們的教育真正讓社會滿意了才算得是有了質量。要樹立教育追求就是將教育教學工作做到讓學生成才,讓社會滿意。抓質量就是要從基礎抓起。沙灘上建不起高樓大廈。低年級教學質量的好壞必然影響著高年級教學質量的高低。因而還得加強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銜接的研究,將教學質量的提高工作延展到小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上。農村中學教師隊伍少有明星,這樣的二流漢隊伍就更要靠科學合理的管理帶動。從校長的管理到學校的辦學制度確立都應該立足在教學質量責任上。在績效工資上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落實獎懲制和責任制,在教學常規管理上努力作到位,真正調動起教師的積極,辦學成效方可見到成效。

(二)、重視教師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才是推動教育教學發展的核心力量,沒有教師的發展就不可能有教育的進步。優質的教育管理重點應在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而目前我們的教育為了突出對學生成長的關注而淡化了教育更應該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師發展的思想。按理應該將社會的精英放在教育的崗位上。時下,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引進更多優秀的人才到農村教師隊伍中來,對那些干不好或者不願乾的領導和教師予以調整。只有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指導原則,才能將整體教育教學工作做出質量。以制度的形式抓好教師培訓和骨幹教師培訓,從思想上和業務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努力讓我們的教師都能勝任課堂教學,甚至使能將教學工作幹得非常出色。同時也要嚴防骨幹教師流失,給教師更多提高業務的機會和空間,關注教師身心健康發展和人生追求。農村中學也可以打造自己的名師工程,通過課例的研究、課堂教學大比武和優質課攝像對照研究學習等活動樹名師,推典型,在教師隊伍內部起到輻射和引領作用。做好青年教師發展規劃,「少年強則國強」,教師強則學校強。一個學校如果沒有一個老中青中堅力量充實的教師隊伍,其辦學效益肯定不容樂觀,好的教學質量也不長遠。要建立健全的聽課制度,校級領導帶頭多聽課,多督促,定期檢查聽課筆記,定期開展業務學習,不斷幫助教師獲取新知識、新方法,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教書育人,教師本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尤為關鍵,教師要用良好的素養、淵博的知識和向上的精神風貌潛移默化的來影響學生。一個學校如果把教師隊伍建設成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技藝精湛的滿足學校自身發展要求的優秀團隊,那其教學質量的也就有望提高了。

(三)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注重校本教研開展

農村中學要科學地建章立制,嚴要求,重落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和督促。關注常態教學,實施精細化教學過程管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重視教師「六環」,嚴格教師上課前的備課檢查,嚴格教師課堂授課紀律和效率,加強作業布置和批改的質量。開放課堂,建立富有特色的聽課評課制度,注重教師聽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教研組要集體確立聽課主題,聽後要將聽課感想書面反饋給上課教師。要重視教學抽測工作,在「考」字上求嚴格。考學生,實際上是考老師,以考促動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重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應該凡考必嚴,凡考必評,凡考必備,凡考後必思教育科研不能流於形式,要實實在在的真抓起來。要捨得在教研工作上投入,讓教師在「研」字上做文章,在「教」字上下功夫,教師更應該作一個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學校要在教研室的指導督促下開展好教研工作,學校應該立足教學實際,認真開展好「問題」(或課題)研究工作,將集體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學習輔導、學習測試等課題進行研討,努力探索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和自習課的課型結構,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有效教學,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教會學生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素質教育不排斥考試,素質教育需要以教學為中心。沒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的素質教育絕不是素質教育。農村中學,脫離了教學這個中心,最終導致的必然是成績的倒退,更進一步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一所好的農村中學,一所能夠更好地繼續走下去的農村中學,必然是以極好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支撐,一個地方的教育的強勢發展,也正是基於此。

(四)、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加強與家庭的聯系,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與家長共同探討對學生的教育,家校緊密配合,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此外,農村中學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採取一定的方法找准自身的強勢,單科突破,各科遷移,然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9. 如何進一步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

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大幅度大面積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是鞏固「普九」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更是鎮中心學校的核心任務。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課堂教學,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大幅度大面積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回顧過去,我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個中心:

長期以來,我們始終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不放鬆,堅持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好課程」。盡管教師學科不配套,教學設施不健全,但始終本著「因地制宜、盡力而為」的原則以兼職代替專職,以演示實驗代替分組實驗,以校內活動代替社會實踐,確保低層次的課程標准不落空。堅持強化常規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檢查與督導,加強起始年級和畢業年級的全程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真正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2、促進兩個轉變:

一是促進教學思想的轉變。絕大多數教師通過自身長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過去的圍繞考試打轉轉轉變到今天的圍繞素質搞教學,由過去的一門心思講知識轉變到今天的千方百計促發展。

二是促進教學行為的轉變。通過課改,教師有了學生意識和服務意識,由過去的只重視少數轉變到今天的面向全體,由過去的拚命灌輸轉變到今天的啟發誘導,由過去的冷麵訓斥轉變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設三支隊伍:

首先是管理隊伍的建設。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選拔和培養,年輕的校長和主任正在不斷成長,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我校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

其次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堅持不懈地通過加強校本培訓、組織繼續教育、鼓勵在職進修和選派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的業務素養,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隊伍的建設。以選拔和培養教研組長為切入點,以打造骨幹教師群體為著重點,以課題研究為落腳點,全力編織鎮、校兩級教研網,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組織保障。

4、推進四項改革: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變粗放為集約,重在一個「實」字。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管理的規范化要求與教學實情、實效的統一;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一個「恆」字。課堂教學改革最忌時冷時熱、虎頭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目標專一,靠的是目標專一後的持之以恆。有了這個「恆」,所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將變為教師在自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強大動力;變僵化為優化,追求一個「新」字。盡管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一套嚴格、統一的具體要求,但在管理和執行的具體過程當中還是盡可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情有別。變高耗為高效,落實一個「質」字。實實在在地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推進課程資源改革。積極主動地開發各種本土課程資源,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地方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例如利用自然條件,開發小種植、小養殖等校本課程。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科實踐結合起來。把校本課程作為學科教學的一個拓展與延伸,緊密結合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生的特長發展結合起來。如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手工等興趣類課程的開發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卓有成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推進師生評價改革。細化教師評價條款,變復雜為簡單,客觀、公正、簡單明了地對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期的所有工作進行定量描述,減少人為因素,提高評價的公正性、科學性、准確性和權威性。積極推行學生評價的等級制度,淡化分數壁壘,強化等級進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推進教師配備改革。從2005年開始,鎮中心學校每年從鎮初中本部和分部選派了3名青年教師到邊遠的村小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同時將新分配的教師一律安排到邊遠小學工作,這樣不僅有力地加強了邊遠小學的教學力量,更重要的是給邊遠小學帶去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無窮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動了邊遠小學課堂教學的全方位改革。

二、思考當前,我校教學工作的主要症結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並不顯著的成績,但絲毫掩蓋不了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確實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宏觀上的「牌子不亮,質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艷」。微觀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靈,點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課改經費短缺、管理套路落伍、師資隊伍老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三級課程滯後、大眾傳媒渲染和不良風氣影響等。

盡管影響教學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結還是在於我們的教師隊伍以及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職業倦怠,漠視問題的存在。在農村絕大多數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遠的學校,幾乎從來沒有走出去觀摩過、學習過,外面的精彩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似乎早已不復存在。長期偏安一隅,使得他們的思維逐漸遲鈍,激情逐漸冷卻,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得熟視無睹。

2、功利之心,泯滅創新的激情。要檢查,就突擊備課、改作業。要統考,就加班加點、滿堂灌。要職評,就拼湊材料,忙突擊。甚至有人戲言:「堂堂課我都到,提到考績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曉,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閉,扼殺碰撞的智慧。許多農村教師早已習慣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學問題與同行展開交流。總覺得與比自己小的討論「沒面子」,與比自己老的討論「沒興趣」,與自己差不多大的討論「沒底氣」。

4、體制滯後,制約質量的提升。由於農村小學七八個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處抹不開情面,誰也不願去和別人爭那30%的浮工資,校長也因為學校拿不出富裕的經費補充進去,而將浮動放在一邊,久而久之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的調動,質量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三、著眼未來,我校教學工作的初步設想

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沒有教學就沒有學校。切實做好教學工作是各級各類學校永恆的主題。在未來永無止境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心,始終如一地突出一個核心,千方百計地降低一個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持續穩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素質地有效途徑。

1、堅持「一個中心」——教學

不管教育怎樣發展,如何改革,教學始終都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今後,我們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推行「321開放性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3個允許:允許學生插嘴、允許學生爭論、允許學生標新立異;2個鼓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暢所欲言;1個寬容:寬容學生的過錯。抓緊、抓細、抓實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計劃制訂嚴實,領導示範落實,骨幹培養扎實,執行方案求實,督查指導務實」。徹底杜絕在督查指導過程中「認認真真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的虛假現象。堅信成功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嚴格督導、真誠指導、熱情引導、耐心輔導」。使絕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能做到「六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方法為中介,以能力為目標。實現「六突六不」——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精練,不以講代練;突出思維訓練,不滿堂灌、滿堂問;突出學法指導,不加重課業負擔;突出教學效益,不搞全面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課堂教學少一點「預設」的剛性,多一點「生成」的彈性。

2、突出「一個核心」——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滿意與否的「晴雨表」,事關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們將嘗試建立「生死存亡的風險機制」——加大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崗定人,競爭上崗,以崗定責,以績定薪。適當拉大分配距離,以激勵教師竟崗敬業,自覺提高教學質量,以不負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託,不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逼師成材的投資機制」——明確規定學校每年5%的預算經費必須足額用於安排教師繼續教育。45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到2010年必須全部達到本、專科學歷,拿到畢業證後學校給予每人一定的的獎勵。所有在職教師每年必須自費訂閱1份教學刊物,每學期必須撰寫不少於1萬字的讀書筆記,向鎮中心校遞交1篇不少於3000字的教學行動研究報告。「客觀公正的激勵機制」——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設立「金牛鎮中心學校教育教學獎勵基金」,分設「課程改革成果獎、教學評比新星獎、教學質量進步獎、關愛學困園丁獎、自學成才鼓勵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獎」,以表揚先進,激勵後進,激發教師的專業激情,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降低「一個重心」——教研

教學研究重在教學反思,重在教師群體,重在問題解決。過去我們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過於追求標新立異、只圖花哨好看,很少考慮問題的解決。往往勞命傷財,最終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今後我們將切實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為抓手,本著「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求真務實精神,在教研課題的選項上就著手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課題選項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把問題當課題。把校本教研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賦予教學研究強大的生命力。二是階段性研究與成果及時轉化相結合,以細節決定成敗。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嫁接、教學研究成果向教學實際移植的問題,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課題選項與學校資源相結合,逐漸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努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的完整體系。在課例研究方面,本著「以課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課堂」的思想,推行「兩段六環」的教研活動方式,即第一階段:備課——說課——議課,第二階段:上課——聽課——評課。使校本教研既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又服務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從而引領教師專業水平得的提高。

閱讀全文

與農村中學怎樣提升教學質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