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問目標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問目標

發布時間:2021-01-23 23:25:05

①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每個老師每節課的時間相同,但為什麼優秀教師教出來的學生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優,學習習慣好,同時又學得輕松愉快,這就涉及到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有效」是教學的本質特性,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教學應是教師永恆的追求。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將關注教學流程各個基本環節,即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等。這幾個基本環節互為基礎,相互作用,只有善於發現其內在的聯系,才能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點 在備課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中就會多產生一份效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備學生、備教材」,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完成教學任務。備課是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一個首要抓手,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點。 1.強化目標意識,整體把握教材 學科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教師必須牢記課標的課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思考;熟悉任教學科的課程總目標,對階段目標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對課標中的教學建議要有足夠的了解,特別是一些具體的建議更要有深入思考;對課標中的評價意見要有針對性地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價值地完善,形成一套適合本班學生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方式。 作為一名任課教師,必須明確本學科在整個高中階段學生所要達到的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等方面的目標,以保證自己對本學科有全面、深入的把握;教師必須熟知所用教材的編排特點、知識重點和難點,並參考其他版本教材,對教材進行全面整合與分析,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必須准確確定一篇課文、一個知識點的教學目標,特別是針對每一課時教學目標的預設,顯得尤為重要。這種預設必須是適合學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的,在預設目標的基礎上還要有生成目標的形成,而這些預設目標能否落實和最終形成是備課的關鍵所在。 2.加強集體備課,營造教研氛圍 集體備課是備課組活動中的一個主要內容。它能促進教師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提高合作效益。集體備課決不僅僅是一份教案、一個課件、一張試卷、一次作業的共享,而是要引導教師在研究問題上下功夫、在研究專題上下功夫。通過集體備課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學科專業問題、甚至是課題研究問題。 集體備課活動前,每個教師對教材要進行充分熟悉和思考,每次活動確立主備者。活動中主備者要分析教材,結合教學目標、教學設計進行說課。每位教師因為有了預先的思考,能很快融入交流、討論,保證備課活動的實效。新課程背景下,集體備課要求做到「實效、創新、合作」。 3.關注備課前期,完善備課後期 教材有它的連貫性,為此,教師在備課前期要通覽教材,對整個高中階段本學科教材內容有所了解,使前後知識融會貫通。對整套教材全面熟悉知曉,會成為教師的一筆豐厚的教學資源,使教師在備課時,具有更高的立足點。 後期完善備課是一些優秀老師、名師大家的經驗之舉,很值得借鑒。後期完善包括對教學設計的修改完善、教學經驗的總結反思、教學設計的重新定位、甚至是學生情況的再思考等等。只要發現相關信息就及時地補充到原備課中,讓自己的備課不斷豐富,不斷深入。這樣的後期完善,是對備課的一種提升,它讓備課有效而且高效,課堂教學也會因為備課的有效、高效而變得輕鬆起來。 二、上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點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教師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是提升整個教學過程有效性的關鍵。 1.確立有效教學觀念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以確立教師有效教學觀念為導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讓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形式的採納。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優化課堂結構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課堂結構的優化與否,是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的關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在課堂教學中要得到協調發展。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他們主動參與、經歷、深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去。 (1)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情感氛圍,有效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過的時候,知識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活動必定伴隨著情感的活動,在課堂上愉快的情感體驗可使學生感知敏銳,記憶增強,想像豐富,思維活躍。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理念認為:不關注學生對教育活動的主動參與,不著力於教育過程中學生主動性的培育,只把教育當作知識的記憶和技能技巧的熟練過程,那麼,教育將類似於「馴獸」。因此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有效促進學生的最佳發展。中學生身心的發展,既有共同的特徵,又有個人的特點。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確定分層教學目標,設計多層次練習等,因材施教,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課堂教學方法。 (4)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深度,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達到預期的效果?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課堂教學的深度應略高於學生的知識水平,這樣使學生感到新穎有「味」。教師應切實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學生「跳一跳,摘果子」。 3.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真正發揮作用,是否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不是看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了多少,也不是看多媒體課件製作得有多麼精巧,而是要看信息技術的使用是否幫助師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了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 在課堂上教師總會遇到一些難以說清或在教室里難以演示的抽象難懂的重點、難點,此時運用集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於一體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形象、生動、有趣地向學生展現,有利於學生理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而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恰到好處,准確把握。 4.建立有效課堂評價 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注重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態度的發展。教學中教師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做出恰當的評價,使之迅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教師要善於運用個性化的評價或用微笑、點頭、等肢體動作予以肯定。對學生的錯誤回答,不忽視、不輕視,要積極鼓勵,激發學習的熱情,使教師的評價成為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這樣課堂教學會更有效。 三、作業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整點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可以再次調整、強化認知結構,或明晰課堂學習留存下來的困惑,甚至是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習中的疑難,全面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藉此找到自身教學的疏漏之處。學生的作業反饋有助於教師更好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實際,及時調整教學,使新的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對待作業,教師應努力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 1.明確作業布置要求 課前預習力求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加強輔導;課外作業提倡分層要求,允許學生根據自身實際自主選擇。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倡布置開放性作業。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等渠道搜集信息,進行探究性課外學習。一般不布置重復性的作業,克服作業布置的隨意性,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要特別注意訓練學生養成靜心作業、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 2.明確作業批改要求 批改要認真、及時、規范,保證批改的正確率。 3.明確作業講評要求 要對學生的作業全面了解,掌握典型,綜合分析,及時評講,查缺補漏。建立優秀作業表揚制度,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課後輔導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生長點 課後輔導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了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的差異,所以課後輔導要兼顧兩頭。不僅要挖掘優秀生的學習潛力,更要加大學困生的輔導力度。 1.教師課後輔導要避免隨意性 輔導學生要做到四定:定人、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 2.教師要關愛學困生 教師關心、愛護學困生,及時幫助他們找原因,改進學習方法,多找閃光點,多激勵,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注重輔導的有效性。 通過課後輔導,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提高,使其找到了新的學習生長點。學生對學習有了信心和熱情,課堂教學才更有效。 五、階段考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檢測點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終端環節。對學生進行考試,是檢測一個階段以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承前啟後,為新一輪提高教學有效性起到推動作用。 1.科學命題 考試命題,應立足多個版本教材,依據課標要求,緊扣考綱,難度適中,符合大多數學生學習水平。既要檢測教學狀況,考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又要對今後的教學具有引領和導向作用。 (1)必修科目命題要求:重點考查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時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力求突出基礎性、時代性、創新性和公平性,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不出偏題和怪題。 (2)選修科目命題要求:試題設計以能力立意為主導,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與基本觀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在科學性、基礎性、公平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貼近學生實際,不出偏題和怪題。 2.認真分析 每次考試後,要認真及時閱卷,做好質量分析。在進行橫向比較的同時,更注重縱向比較。在分析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還要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情感態度。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查漏補缺,以利於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從教學流程的各基本環節來看,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都有著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只有把握住各個環節與提高課堂教學的關聯之處,深入研究,尋找對策,改進教學,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②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問題設計指向明確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有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多數屬於記憶性的問題,學生只需打開記憶庫便可找到完美的答案,這種問題不會引發學生的思考,更談不上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的探究過程。同樣,「生練」在多數情況下,也擺脫不了簡單模仿和按程序解題的模式,長此以往,必將窒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遏制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掩蓋了數學教育的真正價值。另外是教學活動中的另類「一言堂」現象。這里所指的「一言堂」不是針對教師而言的,而是指在組織教學活動中,由教師的「一言堂」演變成的學生「一言堂」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常見於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應該肯定教師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所做的有效嘗試,但遺憾的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意義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合作學習沒能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同時,合作交流又缺乏對小組中所有成員的關注,使得交流活動成了小組中學習成績優良者的「獨腳戲」,即所謂的學生「一言堂」。這樣的教學活動,「合作」成了「獨做」,交流形同虛設,未能真正意義上面向全體學生,其結果必然導致兩極分化,因此活動效果只能是低效的。
二、精心預設探究活動
數學教學探究活動要提高其實效性,就要求教師首先明確探究活動目標。在具體探究活動中,教師對活動時間的調控、活動空間的構成、活動環節的控制、活動對象的全員參與等進行宏觀協調,這些都需要課前進行精心的預設。教師在預設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多向考慮,主觀上窮盡各種可能,這樣才能在具體的探索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教學《相似三角形的性質1》時,上課之前,教者讓每個學習小組做了相似比為1∶2的兩個相似三角形。上課時,設疑引入環節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工人師傅小王要按圖紙製造一個三角形形狀的零件,按要求,圖紙和實物零件的對應高的比應為1∶2,但小王師傅做好零件後只量了一下它們對應邊的比是1∶2,於是就肯定地說「這個零件符合要求」,你認為他說的對嗎?為什麼?探究、歸納環節教者給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圖紙和實物中的零件有什麼關系?2.如果小王師傅的話是對的,說明什麼意思?3、你如何證明一個比例式?提出問題以後教者先讓學生討論,然後得出答案,明確接下來應該干什麼,然後讓學生討論解決如何證明兩個三角形相似。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既動手又動腦,興趣高漲,思維積極活躍,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提高。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是新課改真正提倡的。
三、捕捉精彩細節,展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魅力。
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綻放精彩的地方,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與對話是它的重要特點。整個教學進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教師預料不到的情況和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雙「發現」的慧眼,及時捕捉課堂細節,生成別樣的精彩。
1.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師經常會安排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互動。在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學生已經通過操作掌握了某個知識點,但不知如何表達,因此,在操作活動中,會出現一些不容易被人發現的細節行為。如果教師能及時捕捉這些細節,讓它成為一種生成性教學資源,那課堂會更精彩。
2.要及時發現學生的「誤點」。
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很多教師意想不到的內容,有時候這些內容是不夠正確的,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比較尷尬的問題。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忽視這樣的細節,一個勁地奔向自己教學的目標,而有時這種錯誤恰恰有可能是一種難求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點撥、引導學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問題」資源,成為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
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的性質」一課時,我畫出了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讓學生觀察,分析反比例函數有什麼性質。有一位學生說:「類比一次函數的性質,反比例函數的增減性為: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我一下子就聽出了錯誤,但沒有改正,而是把問題拋給了大家:「這位同學很善於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這個想法是否正確,還需要大家來驗證。」在討論中,有學生贊成,理由是:在K的符號確定時,函數圖像的變化趨勢符合增函數或減函數的特徵;也有學生反對,並且舉出了正確的例子。大家的驗證結果,激起了那位學生的靈感,他將自己的想法做了修改:「反比例函數的增減性為:當K>0時,在每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在每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這就使原本一個錯誤的猜想演繹成了正確的定理。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我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

③ 如何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它包括三重含義:效果、效率、效益。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既然「有效」是針對「無效」、「低效」而言。那麼「有效」就是通過老師的教學過程,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輕松。既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也把老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讓老師有精力與時間進行知識的更新與補充或進行更高層次的教學研究,讓學生有精力與興趣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吸收。
(二)有效教學強調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課堂教學教師要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再次要求教師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一)課前的有效准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准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准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准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為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盡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復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 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 從事當代教育研究的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二)注重提升教師的三種教學能力 1、課堂調控能力 上課是個動態的過程,課堂上許多生成性東西不可預見。面對課前沒有估計到的這些教學問題,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改變既定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並保持在教學活動上。
2、信息反饋能力 課堂教學反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師,站在講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這種思想與智慧,需要教師及時捕捉來自於學生的各種信息,通過分析,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從而引發新的學習。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只有認真研究和解決教師有效教學觀念淡薄、教學時間有效性差、課堂管理有效性缺失以及教學與課程實施的縱向、橫向和內向結構失衡等問題,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之年,讓我們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探究有效教學方法,用智慧打造高效課堂,大面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斗。

④ 優化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關於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意見

有效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策略,
更是一種教學理念。
現代教學論認為
「教學過
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所謂「有效」
,主要指通過教師在
一段時間的教學後,
學生所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
有效教學包含三層含義:

是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有效教學的根本體現;二是有效教學必須合乎教學規律;
三是有效教學要能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
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
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

有效教學理念的核心是教學中的效益問題。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
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
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
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
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一、教學准備

在走進課堂之前,教師需要清楚:



我為什麼走進課堂?學生對我有什麼樣的期待?



這節課我准備教什麼?我准備如何將學年目標與教學標准整合進入我的課程
里?



我在教學設計上是否已提供了足夠的教學資源?



這節課結束後,我期待我的學生學到什麼?



我和我的學生將會開展什麼活動?



我怎樣知道我的課獲得成功?

1


關注需求

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
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性、
心理特徵、
學習特點和興趣愛
好,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

研究學生知識背景、認知結構,根據至少
90
%學生都能掌握為標准,實事求是
確立教學起點,
同時選擇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

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

研究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閱讀、聽講、探究、思
考、解題、概括、記筆記等方法指導,滿足學生掌握學習策略的需求;

研究高考改革,
不隨意超綱,
不隨意拔高教學難度,
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升學需求。

2


明晰目標

深入研究並精確把握學科課程標准、
教學要求和考試說明,
根據學期目標—單元
目標—課時目標的層級關系,准確把握教學目標的定位。

提倡設計具體明確的課時目標,
並以可觀察、
可測量、
可評價的行為動詞加以陳
述,如列出、寫出、認出、辯別、比較、解決、設計„„同時,還應該用體驗性、
過程性的目標表述情感、態度和價值感,反對有內容無目標的做法;

提倡讓學生了解課堂教學目標,
了解自己的學習的結果,
反對有內容無效果的做
法;

提倡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應著眼於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激勵和幫助,
主動考
慮具有不同知識和能力結構學生的實際情況,反對統一標准、統一要求的做法。

3


精選內容

圍繞目標精心組織教學材料,
保證教學材料與教學目標的適切性,
避免只是教教
材而忽視教學目的的做法。

明確本堂課教學內容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價值,
建立不同內容間的有機聯
系,既包括本學科的縱向聯系,也包括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

以教學內容的重點為線索,
延伸、
拓展課程資源,
既有一定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也涉及對學生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影響和引導。

努力將教學內容情境化、生活化、結構化,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實踐
性以及科學性。

4


優化設計

提倡對講述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問題教學法、自學指導
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合理選擇,揚長避短,優化組
合。反對固定模式、千課一法的做法;

提倡對教學媒體要合理使用,
充分考慮教學任務的實際需要、
教學內容的性質和
特點、學生的接受水平,如創設情境、出示問題、提供背景、出示練習等,通過
使用積件為教學目標服務。反對過度使用、不合理使用教學媒體的做法;

提倡對教學提問精心設計,教師要明確提問目的,提問要有啟發性、趣味性、開
放性、發展性,如設計重點問題,設計問題串,設計開放型問題,設計學生提問
環節等,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質疑探究。反對「滿堂問」
、隨意問、無提
問。

提倡教學環節要有整體性、層次性、連貫性,先講什麼,後講什麼,中間如何活
動,課前要周密安排。如講授式有激發動機、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
反饋調控等主要環節。反對無程序、無環節、無層次的做法。

提倡板書要體現藝術性。結構簡練,布局合理,反映教學的精華。工整規范,圖
文相宜,讓學生一目瞭然。反對雜亂無章、隨意塗畫和無板書的做法。

二、教學實施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否意識並關注到:



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有差異的生命?



我如何創造或維持有效的學習環境?



我做到清晰授課,使要點易於理解?



我做到有效提問,注意到多樣化教學?



我是否注重任務導向,較多時間用於教學重點?



我的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我是否吸引或支持所有學生學習?



我是否注重了情感、學法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
、創設氛圍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追求民主、和諧、生動、高效的學習氛圍。

提倡讓課堂產生學生思想,鼓勵學生大膽設想、質疑和探究,反對課堂「霸權」
的做法;

提倡師生、生生之間有價值的互動,鼓勵學生與文本、與同伴、與教師對話和交
流,反對「滿堂灌」的做法;

提倡讓學生學會從錯誤中學習,反對讓學生因錯誤而受到責罵或譏諷的做法;

提倡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對他們有適當的高期望,
反對過度拔高教學難度的
做法。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你好
自誇美紐斯時代走到今天,關於有效教學的研究經久不衰,有效教學成為教學永恆的主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有效教學再一次成為研究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之一。當今社會,人們對有效教學有了一個統一的認識:即有效教學是指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初中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何謂有效提問?很多老師對此進行了探討,各自的說法不一,研究者將之界定為:「教師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有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現今的課堂提問主要表現為:1.問題多而質量低,不具啟發性;2.教師滿堂問;3.提出的問題沒有層次性等。面對課堂提問有效性低下的現狀,能不能將每一堂課都按照既定的目標行之有效的進行引導和組織,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和急待解決的問題。現今的課程改革的理念是「課改是從課堂教學突破,深入全面地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改革如今的教育模式,讓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達到最優化,我認為應緊扣教學目標,找准提問的時間和機會,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問題成為啟迪學生思考的橋梁,促進學生學習的最優化。就課堂提問有效性的上位探究,許多的專家學者都作了很多的論述,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和幫助。今天,我想就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實踐操作應注意的問題和方法談談自己的淺顯看法。
一、緊扣目標,找准提問的切入點
課堂提問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它的本質是什麼?實踐者往往不多加思考。中小學課堂有效提問如此之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提問的真正目的沒有弄明白而跟著感覺走造成的。大概和夫說:提問「是以兒童的智力發展為目標的」「使兒童對教材展開主動、能動的思考」這就是提問的本質。每一種切入課文的方式都有它的優點和適應范圍,但是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切題不能脫離教學目標,要緊扣目標,找到一個能綱舉目張的問題,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讓整堂課都能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盡量做到水到渠成。如《羚羊木雕》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1.整體感知,入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2.明辨是非,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3.正確認識和處理親情、友情。我們可以將本文的教學切入點放在課文的最後一句「這能全怪我嗎?」上,把問題拋給學生,學生自然就會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出現:1.這不能全怪我?(怪爸、媽?怪萬芳?怪萬芳媽?)2.這全怪我?學生就會為自己的觀點找理由、找依據,就會去品讀課文,就會出現思維碰撞的火花,教學目標也自然會迎刃而解。孔子說:「不問不扉,不啟不發。」這樣的提問才不會出現課程改革初期的「一問到底」的現象,才會表現為《易經》卦辭中所說:「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境界。
二、凸顯重難點,抓住提問的生成點
是否促進學生的學習是教學有效性的核心標准,當今的課堂應是自然的課堂,應是生成性課堂。這要求我們的教學是一種開放、互動、動態、多元的課堂教學形式,強調教學的過程性。因此當前生成教學的主要問題在於實施的困難,如果教師還沒有足夠駕馭、把握這種教學的能力,就會讓課堂教學偏離方向。在這種形式之下課堂教學中引領提問就顯得十分重要。如何在學生生成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凸顯難點,這給我們老師的課堂提問提出了一個較高的要求。古人雲「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教師在課文的重難點部分善於設疑,可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寬,又能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如《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之一是「教育孩子敢於說真話,養成真誠品德」 有位老師在學生對人物的分析後巧妙地問了一句「該向誰學?」
生1:小孩
師:小孩終究要長大的!周圍大人都在說謊!
生2:老師,您的說法太片面了。並不是所有的大人都在說謊!
師:哦!說下去!
生2:況且這僅僅是童話,正如您剛才所說安徒生在「歌頌真與美,批判假與丑」。
生3插話:安徒生用了誇張手法。
師:說得好!我為你鼓掌!有一種說法叫美麗的謊言,但不管如何,決不能違背人的——
生齊答:良知!
對於這個重點,學生並非對它不懂,只是在需要學生認識發生質變的關鍵點上,教師適時提問就會一兩撥千均,激起學生認識的飛躍。任何一篇課文,可圈可點之處不止一處,教師必須緊扣重難點,尋找突破口,巧妙設計「主問題」,讓學生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快速地整體把握課文。既能避免毫無實用價值的「滿堂問」,避免「急」、「淺」、「碎」的教學弊端,又能使學生快速有序地學習課文,實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最佳結合。
三、統領全文,把握提問的回歸點

⑥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

那得看這位的閱歷和時髦度了。學生在課堂上如果聽到一些他們很感興趣,或專者一些熱衷的流行用語,屬會不會耳目一新呢?上課會不會更集中注意力呢?把課本內容引申到現實中一些常見,易理解,生活化的事實,效率應該會有比較高的提申。
個人意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⑦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問,主要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境,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1.問題數量多。一節課,老師在不停地提問,學生不斷地應答,看似內容豐富,課很滿,實際上卻失去了語文課的語文味,這樣的課上得太疲憊,老師准備得多、問得累,學生聽得醉,困意綿綿,產生討厭。
2.問題鬆散零碎。教師沒能從教材的整體出發,缺乏全局觀。有時明明能夠通過一個主問題統領文章內容,讓學生集中閱讀,系統思考,然後連貫做出解答,教師偏偏要將其肢解成若干零碎的小問題,學生的回答也是片言碎語。
3.問題簡單膚淺,缺乏思考價值,不能開掘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是不是」、「好不好」之類簡單的判斷性問題所佔比例極大。所提的問題始終做表面文章,范圍也小。對學生的局限性很大,在思想內涵上卻深入不下去。
4.提問死板乾巴,枯燥無味。提問前不善於作必要的鋪墊准備,提問中也沒有其他適合學生的活潑多樣的教學手段和動作方式與之穿插配合,問題轉換時,問題與問題之間銜接也不自然恰當過渡。問題的解決毛躁、浮飄。讓聽者感覺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好又到了另一個問題,教師也不加追究。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1.把握時機,增強提問的針對性
我們在提問時,不僅要在微觀上考慮問點是否優化,問法是否藝術,而且要從宏觀上總覽全文,使每個問題的提出都處於最恰當的時機。課堂提問選擇時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時機的選擇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心理狀態加以把握,也就是:當學生思維受到局限無法突破時;當學生受舊的知識影響很深而無法順利實現知識遷移時……
例如《詹天佑》一文,開篇就寫「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如果在講第一自然段時,讓學生理解「傑出」一詞後,就讓學生說說詹天佑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答案雖然正確,但認識還不深刻。因為此時學生對詹天佑的「傑出」還只能從字面上講出他「才華出眾」。如果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說說詹天佑是什麼樣的人,效果就大不相同。因為這時學生已經對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過程中如何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有了感性的認識,此時,他們對詹天佑評價的條件方才成熟。
2.端正文本價值與學生獨特體驗,追尋有效提問的平衡
在教學實踐中,在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與教師文本價值引導之間,就要尋求一種平衡,精心設計提問,既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差異性又要注意適時引導,讓獨特體驗與價值引導在有效提問中協調發展。
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文本,它有自己的生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在每一個讀者與作者、文本之間都存在著一個非常個性化的空間。在新課程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句話就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正視「尊重」。每個人對文本理解的深度、廣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要求學生表現對文本的理解時不能只有一把標尺。如果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尊重」,缺乏有效的價值引導,那麼學生的這種「獨特體驗」很可能是蒼白的,所傳達的思想也是膚淺的,長此以往,對學生的發展沒有益處。
如我在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課時,讓全班學生評價你喜歡的人物,很多孩子說喜歡孫悟空,但突然有孩子說喜歡白骨精,因為她會很多計謀,為了一個信念堅持到底……當學生對文本的價值觀出現偏差時,我為了尊重學生的多元解讀還點頭默許:「你真有自己的想法」。而接下來便有很多學生也紛紛附和……就這樣費盡心機、想方設法害人的妖怪被學生當成了敬佩的對象、學習的榜樣。事後,我才認識到:這不是尊重學生,而是對《語文課程標准》的一種曲解。因而,我在第二天進行彌補:同學們,昨天有的同學說敬佩白骨精會想很多計謀,為了一個信念堅持到底……那麼白骨精費盡心機想達到什麼目的?她的出發點是什麼?這時學生們才意識到她的出發點是殘害別人,那麼再會動腦筋想辦法也不值得佩服。白骨精越會動腦筋,詭計越狡猾,對別人的危害就越大,是不值得敬佩的。
3.善於運用評價,積極促進生成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評價,通過評價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發展進行引領提升,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性。
(1)激勵式。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得到肯定性評價,會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極大地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產生奮發向上的積極性,得到自我發展。
(2)提煉式。受年齡的制約,有時學生的回答要麼是比較零散的,要麼沒有一定的深度。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梳理,並通過評價進行反饋,幫助學生對所提問題有一個全面的深入的理解。
(3)修正式。當學生回答的語言有問題時,老師可以通過修正式評價語把學生的語言納入更准確的軌道。如: 「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講清楚,那就更有說服力了。」
富有智慧的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積極的提問去演繹精彩的課堂,或拋磚引玉,或畫龍點睛,或點撥指示,或目示點頭,或取喻明理,使學生對問題心領神會,如入幽微之境突見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⑧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手段,又是一種教學藝術。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科學有效的提問十分重要,它是促進師生良性溝通的重要紐帶,是啟發學生獨立思索、自主探究的重要方式。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懂得課堂提問的技巧,通過智慧的引導、巧妙的提問,來「喚醒」學生的知識慾望,啟發學生的思維,促成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

供參考:

一、單刀直入,開門見山

單刀直入式的提問,也是開門見山、直接地發問。這種提問方式的優點是簡單、直接、直觀,不需要太多程序,直奔主題。這種提問方式適合在新課導入、知識小結以及復習測驗時使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也離不開單刀直入式的提問,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學《生活與消費》時,這一課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關性較強,沒有過多深奧或學術性強的概念。那麼導入新課時,就可以單刀直入地提問:什麼是貨幣?什麼叫外匯?經濟活動中常用的結算信用工具有哪些?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有哪些?消費有幾種類型?不加修飾、不必委婉,直截了當的問題讓學生迅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二、精心設計,選好方式

精心設計提問,意思是指在上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選好問點。教師在課前必須認真挖掘教材的廣度、深度,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真正體現激疑的藝術,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要求來進行。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與形式,所提的問題既要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有典型性,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使提出的問題問在知識的關鍵處。

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內容時,我使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問題為例,把問題設置為:

1.上述事實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

2.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

3.請為解決「白色污染」、「資源浪費」出謀劃策。

這樣的設置既有層次性,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同時又囊括了本課內容的重、難點知識。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能夠很好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三、把握時機,講求藝術

把握恰當的提問時機,講求課堂藝術,並不是說什麼時候提問、提出什麼問題都能啟迪思維,發展能力,提高智力。孔子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個教師必須善於揣摩學生的心理,認真研究並把握學情,適時提出問題,巧妙加以引導,因為提問的火候未到,學生難以出現積極反應;錯過了良機,也難以發揮提問的最佳效應。最佳提問時機,就是在學生的「憤」、「悱」之時,這時提問定能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反復求索。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問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