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一般是多少字
2000-3000字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語文開設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
所以不同的教學法對教學的重點是不同的,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
② 初中論文一篇,不限字數
初中論文一篇:政治課與我共同成長各教育主管部門,市直學校、企業學校和民辦學校:
開展中學生思想(品德)政治小論文評選活動,是加強對中學生進行實踐教育、生活教育、時事教育,拓寬中學德育渠道,促進中學生了解社會、生動活潑地學習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課的重要途徑,它有利於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好地落實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統一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實踐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推進課程和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全面提高政治課課堂教學實效,經研究,決定開展以「思想(品德)政治課與我共同成長」為主題中學生思想(品德)政治小論文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論文主題:思想(品德)政治課與我共同成長
二、論文要求:
1.一事一議,以小見大,事理交融;條理分明,有說明力。
2.觀點正確,材料確實,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見解和深度。
3.說真話,寫真實感受,鼓勵創見。其中初中小論文更側重突出思想政治課對我成長的影響。調查報告、實驗總結、活動方案等不屬於送評的小論文之列。
4.文字簡潔。初中一般不超過1500字,高(職)中一般在2000字左右。
三、參評對象:在校的高(職)中、初中各年級學生。
四、活動步驟:
1、組織培訓:
(1)培訓內容:為幫助廣大政治教師對學生的小論文創作進行有效地指導,市教育局教研室將組織相關業務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本次活動的主題內容、具體要求、評審標准以及政治小論文寫作技巧指導,精選優秀的中學生政治小論文進行展示。
(2)培訓資料:請登陸銅陵教研網 http://tljy.tle.cn/下載本次活動培訓資料。
(3)培訓費用:按銅價費[2005]8號文件規定,每人24元。
2、自願參評:各校接通知後,應引導中學生本著自願原則積極參加本活動,在進行初選的基礎上上報市教育局教研室。
3、評選設獎:市評委會對各校上報的小論文一律公正評選,設獎表彰。
五、注意事項
1、小論文的寫作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凡引用報刊資料(含改寫)應註明出處,不得弄虛作假。因此引起的法律糾紛由作者本人負責;教師只能在學生活動中起指導作用,不得包辦代替,弄虛作假。
2、每位指導教師限報兩篇學生小論文,一式3份,A4紙列印,Word文稿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3、上報政治小論文,連同報名表,於11月26-28日送交市教研室3號辦公室吳翠芳老師處,逾期不予參評。
附件:銅陵市中學生思想(品德)政治小論文評選活動報名表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附:銅陵市中學生思想(品德)政治小論文評選活動報名表
學校:
③ 急需一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做參考 有關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的 字數3000左右,謝謝
本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的科學理念,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員,學前教育領域行政管理人員等學前教育工作的專業人才. 課程(各學校有差異)公共必修毛澤東思想概論政治經濟學國際政治與經濟(文)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Ⅱ)體育(認定)跨專業選修課程專業課專業必修課基礎心理學普通教育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前教育學中外教育史學前心理學幼兒營養衛生學幼兒園管理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應用專業選修課多媒體課件製作與應用思維教學學前比較教育 學前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法規幼兒園課程玩教具應用與製作樂理與演奏美術與手工製作形體與舞蹈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家庭教育學教育倫理學教育哲學實踐環節學年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
④ 大學生安全教育結課論文 題目:如何開展師生員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字數2000~3000
保障學校安全是開展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落實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石。在學校體育日漸受到重視的同時,人們對安全措施也有了進一步的要求。課堂常規的建立以及一些運動項目的教學都有相應的保護、幫助措施和方法,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問題往往被忽視,然而就是這些細小的問題卻往往有著安全隱患。體育課中經常會發生扭傷、搓傷、拉傷、碰傷等運動損傷,偶爾也會發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輕者影響學習,重者可能造成殘疾,甚至及生命,對學校、學生、家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廣大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安全教育,落實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樂地成長。以下就一些方面與大家談談我膚淺的看法。
一、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安全責任感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學生上課調皮,站隊時相互推撞認為好玩,他們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協調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體損傷等安全事故,為此教師就應在迅速制止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不僅僅讓學生明白這是錯誤的行為及其可能發生的不良的後果,同時要使每個學生都意識到這是不安全的行為,杜絕同類事件再次的發生。這樣通過一些事件及時的教育和隨時的提醒使學生思想上引起認識和重視,才能時時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識,不做有危險的事。促使學生高度的安全意識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二、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1、課堂常規的建立,強化紀律教育
體育教師要以身做則,為人師表,要求學生穿運動服上課,身上不能帶有小刀等鋒利硬物,不要佩帶胸針等飾品,不要留長指甲等上課要聽指揮、遵守紀律,嚴禁學生有嬉戲取鬧、任性蠻干、動作粗野,違反運動規則的行為。另外,准備活動要充分,跳前多活動,易傷部位早預防。實踐課上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保證一堂課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如未經允許不擅自離開隊伍。尤其是投擲類和接力項目。在投擲項目的教學中,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程序、原則進行教學,對學生的位置要嚴格限制,讓學生遠離危險區,嚴禁對擲,要告訴學生等同組同學都投擲完以後在統一撿回器材,或者安排見習生幫助,隊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亂跑,搶擲。對某些意外傷害事故的苗頭應及時制止。
此外,上課要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嚴禁學生有嬉戲取鬧、任意蠻干、動作粗野,違反運動規則的行為。
2、場地的設置,加強安全預防
場地器材的准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見的,也是可預防的。在上課前我們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後,再進行組織教學。例如,在教學和組織比賽時要特別注意場地是否平整,及時清除小石塊,防止絆腳引起不必要的傷害事故的發生。又如,跳遠時沙坑沒有平整好或沙子過少或者沙坑中有同學玩耍時留下的磚頭和石塊等都有可能造成損傷。
3、對體育器材的識別
器材的放置有必要考究。跑的項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標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標志物一旦學生無意觸及它,它容易滾動而離開原有位置,可能讓學生絆腳,更甚者腳踩球造成嚴重的傷害事故的發生。
(1)、學校的單杠、雙杠、爬竿、爬繩等,受日曬雨淋,天長日久就會生銹、腐爛,沒有及時保養和修理更換,學生在活動時器材發生斷裂,致使學生摔傷。所以在鍛煉的時候,一定要先檢查器械,排除安全隱患。
(2)、還有在搬運器材過程中打鬧,致使器材不慎跌落,體育課後將鉛球、鐵餅、標槍等危險器材隨便擺放在操場上,又無人看管,學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傷害。造成一些不別要的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引起體育老師的注意,課前、課後搬運器材要對學生講清楚,千萬不能在搬運過程中打鬧嬉戲。特別是具有危險性的器材課後不能長時間擺放在操場上,如鉛球、鐵餅、標槍等課後要及時送還保管室。
此外,體育課後不宜將危險器材如鉛球、鐵餅、標槍等隨意擺放在操場上以方便下節課使用,以免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學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傷害。
三、高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1、心理障礙的消除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和發現學生中存在的一些異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氣或心情不好就發脾氣、情緒表現極不穩定,甚至產生攻擊性行為。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既要合理的批評,同時也要善於引導,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鼓勵;再如在體育課中有些孩子由於對身體的認識不足或缺乏言語表達等因素,有時身體不適他也不知告訴老師,如果教師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錯發生事故。所以在體育課的課前、課中、課後,教師都應留心觀察他們是否有身體不適的異常表現,以便早發現早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如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或急噪、缺乏鍛煉的積極性或急於求成、膽怯憂郁等。因此,體驗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常與學生溝通,做好體育鍛煉的宣傳工作,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愉快健康地進行體驗鍛煉。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現在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較差,自我保護意識薄落,因此體育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體失去平衡應立即向前或向後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從高處跳下時要用前腳掌先著地,同時屈膝緩沖。另外,要教會學生互相保護幫助的方法,真正做到預防安全事故。
⑤ 急需一篇關於教育的論文。字數在2000字左右的!謝謝
小學《品德與社會》明理導行教學初探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不可否認,品德與社會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會使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如魚得水,也會使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育人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關心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部分青少年身上,卻難以看到這種美的延續和光大。有些學生在家裡是「小皇帝」,動輒頂撞父母,自私任性,不關心、不孝敬,這些都影響了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
試想,一個對父母漠不關心的人,能夠愛人民愛祖國嗎?將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從關心父母入手,使學生學會愛媽媽,愛爸爸,進而形成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良好品德,是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個實實在在的內容。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我愛我的家》一課,三維目標就是讓學生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愛家的情感;通過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這一課時,我以情貫穿課堂,讓學生於情中明理。因為情感是一種「內心體驗」,情感的形成過程要經過醞情、入情、動情的自然過程,而思想教育便在情感的起伏變化中同步進行著,在潛移默化中滲透著。從兒童心理特點出發,以課本為依據,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因素,堅持以課堂為中心,做到創設情景引發情,針對實際強化情,將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為一體,建立情感體系。
一、 創設情境引入
引發學生帶著真實的情感進入課堂,必將是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首先,我問學生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嗎?繼而讓他們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並讓學生放開嗓門動情地喊爸爸、媽媽。一聲爸爸,一聲媽媽蘊含了父母子女之間最真摯的親情,學生彷彿正面臨自己的爸爸、媽媽,熱愛之情自然流露而出。
爸爸、媽媽辛苦嗎?作為兒女應怎樣做?在老師激情的提問感召下揭示課題,學生的感知更加鮮明起來。
二、 入情明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必須挖掘和揭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產生共鳴。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提高認識,受到感染。課文中的小主人公為了不讓父母操心,到同學家去玩或參加什麼活動去了都把去的地點,回來的時間跟父母說清楚。在這時,我引導學生逆向思考:如果不跟父母說清楚,父母會怎樣?讓學生感受父母焦慮不安的心情,從而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為父母著想,為他人著想。
入情始於境。在教學中我採取觀圖、導讀等形式,創設,渲染情景氣氛,使學生目視耳聽,口誦心動,進入情景,產生共鳴。
首先,我充分利用課本第6頁中插圖,引導學生分析思考。觀看圖後,我針對學生實際設問,「我們是獨生子女,爸媽很疼愛我們,我們不做家務活兒,他們會責怪嗎?」而小主人公卻搶著做家務,為什麼呢?讓學生深入思考為什麼要主動分擔家務?學生的思維擴展,呈現出積極、活躍的最佳態勢,我見機引導學生觀察小主人公媽媽生病的插圖,學生的同情心,愛父母之心油然而生。這時我逆轉問題,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生病了或受傷了,希望爸爸、媽媽為自己做什麼?
「我希望爸爸給我講故事。」「我希望媽媽給我弄點兒好吃的。」……
「爸爸、媽媽生病了或受傷了,你又會怎樣做?」我適時設問引導。
「我會給他們唱歌,講笑話。」「我要給爸媽做飯,做最好吃的。」「我會給爸爸媽媽買葯。」「我要好好學習,更不能讓他們擔心。」
滾燙的話語,美好的想法,學生脫口而出,他們於動情處曉理,而曉理必有正確的行為
三、 動情導行
學生對關心父母有了正確的認識,對父母的熱愛之情又進了一層。教師要有的放矢地為其感知及時提供素材,讓學生辨析。當觀看小主人公因玩游戲未完成作業,遭到爸爸批評又不服氣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於小主人公的行為,同學們都非常生氣,紛紛指責小主人公是一個不理解父母良苦用心的孩子。
「如果換成是你們會怎樣做呢?」適時指導行為,並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升華。
為了延伸主題,為了表達兒女的愛,讓學生把心中最美的詩、畫、歌獻給爸爸媽媽,讓學生的心靈在輕松愉快而又充滿深情的氛圍中得到陶冶,並啟迪學生今後怎樣關心父母。 一個懂得關心父母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是一個有愛心的人。那時我們社會的每個角落充滿愛,我們的世界將會更美更好。
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內容豐富多彩,從個人的學習生活到集體的校園、社會生活,從個人的行為准則到學校、家庭、社會的道德規范,從為人處世、品格修養到尊老愛幼、擁軍愛國……這其中包含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教師要發揮教材的優勢,緊扣教材內容,循循善誘,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自身的價值,生活的美好,從而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美醜觀和榮辱觀。
通過《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明事禮,懂是非,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健康成長的目的。
⑥ 有誰知道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字數多少合適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
我校《在網路環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課題,是重慶市電化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十五」專項科研課題(課題批准號:02-dt-10)。經領導批准,今天開題,我代表課題研究組,將本課題的有關情況向各位領導、專家和老師們匯報如下: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在現代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建設為素質教育服務的、現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學資源系統,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中學教育必須研究的課題。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我們的教育模式產生了質的飛躍,網路化教育將成為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和組成部分。探索、研究並構建適宜於在計算機網路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決的課題,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在網路教育時代,不僅需要有先進科學的教學手段、高效互動的教學方式,更需要有豐富實用的教學資源、完備的教學體系。在網路化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應該成為網路教育的主導力量。而目前,我們的教師對信息技術、網路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網路實施教育教學尚有距離,尤其是建立「在網路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還有待起步,基於此,我們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背景條件:國家教育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教育,虛擬學校、遠程教育等應運而生;重慶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通過評選信息技術示範校加大力度;渝中區率先建立區域網,並通過已經實施了三年的「雙創課題」研究,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極大改觀;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基礎條件:我校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斗,信息技術無論在硬體上,還是軟體上,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硬體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纖為網路骨幹,採用千兆高速乙太網,集視頻教學、監控、信息服務、學校管理於一體的校園網路,實現了「班班通
⑦ 求一篇論文 《淺議體育教學中的公平教育》 字數在4000到4500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快速發展,教育的公平問題也就日益成為我國社會生活和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有學者認為倒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政府公共職能的缺失;教育投入的嚴重不足;精英教育觀念的影響」。(1)有人認為「造成教育領域不公平的原因和很多,但主要是政策和制度的問題」。(2)也有人認為「當前教育的真實障礙:是缺乏監督的教育行政權力;差序的社會結構和固化的教育觀念」。(3)不難看出,倒致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即宏觀的社會制度問題和微觀的教育內部問題。微觀的內部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內質和精髓,或者說是一種質性公平,體現教育公平的教育學特徵。目前,大家共同關注宏觀的社會制度問題,如果說解決宏觀問題是政府行為,那麼解決微觀的教育內部問題,則是教師應該承擔的責任。因為微觀的教育內容問題主要是教育觀念、目標、教學過程、評價等的公平。
體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教育公平中也有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體育新課程提出了「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基本理念,凸現了體育新課程中教育公平的價值性取向。因此,對體育新課程中實施教育公平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體育教學中不公平的表現
1、不公平的學生觀。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生是:每一名學生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都是主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雖然身份不同,但師生之間的人格和尊嚴是平等的,每一名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和發展潛能。但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師的學生觀的原因,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有的學生因為「好動」、「不聽話」,不符合教師心中的好學生標准,經常受到「15個俯卧撐」、「在田徑場跑2圈」的懲罰;有的學生因體育成績不好,特別是參加體育中考拉了班級成績的後腿,因而得不到應該享有的尊重;有的學生因特別喜愛某項體育活動,每節上體育課總學習自己地喜歡的運動項目,對其他內容學習不感興趣受到教師的批評。從公平的角度來看,「好動」、「不聽話」的學生、體育成績差的學生、有某個運動項目特別愛好的學生都沒有錯,這不過是他們與眾不同的發展特點。但在僵硬的學生觀下,這些行為都需要「進行打磨的」,教師要努力地讓他們按自己的要求來行事。這種「打磨」對這部分學生發展來說就很不公平,因為教師剝奪了他們按自己成長軌跡發展的權利。
2、統一的體育教學標准造成的不公平。雖然體育新課程為改變過去體育教學大綱的統一規定,在體育新課程標准中提出了「目標統領內容「、課程三級管理」的理念,以此來改變步調一致的體育教學。但由於我國現實存在的班級授課制,加之每班幾十名學生,且性別有男女之分,任何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在充分研讀體育新課程標准後,在新課程理念下踏踏實實、創造性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也決不可能讓全班幾十名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和特點進行教學活動。班級教學組織形式的同步化、統一化也不可避免,也就無穎忽視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及其個性發展的需要。教師沒有區別地對待所有的學生,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和努力程度,實質上是不公平的。
3、過分強調體育 課學習紀律產生的不公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強調體育課學習紀律,規范學生行為教育無可非議。體育課不同與其他學科坐在教室內,需要學生在室外進行身體活動,試想一班中有幾十位學生,沒有一定的紀律去約束,將會是什麼樣子,但約束得有個度,不能以扼殺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為代價。有的體育教師為體現自己的教的權威地位,規定學生在體育課上令出必行;有的體育教師考慮安全問題,制定一條條細致嚴明的教學常規,真的是嚴格執行學生只能永遠跟著教師的口令和哨聲行動。難怪有人說,體育課是「兵操式」、是「蘇州園林式」的體育課。眾多的體育紀律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影響 了他們自身的成長,這對他是不公平的。
4、體育學習評價中的不公平。教育評價總是以一定價值觀為基礎的,過去體育學習評價過多重視結果性評價,評價內容不合理,評價標准和方法不科學,評價主體單一,造成對學生學習評價的不公平。在體育新課中強調淡化評價的甄別功能,明確提出了「構建促進學生不斷發展的學習評價體系」。但通過幾年的體育新課程實施情況來看,由於體育教師長期生活在指令性課程體系中,習慣於課程知識技能的反復復制,雖然體育新課程評價的理念已經為廣大體育教師聽接受,問題的關鍵是在實際操作層面探索不出符合新課程評價理念的學生評價體系,也沒有成功的做法可以借鑒,學生學習評價受到不公平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體育教師雖然在學生評價中增加了質性評價,但公式化的「真聰明」、「你真棒」、「小紅花」充斥在體育課堂;秒錶的嘀噠聲中學生仍在向前奔跑,所得出的結論就是差別。這對學生來說就是不公平的。
二、體育新課程教學中實施教育公平的策略
1、樹立正確學生觀,讓學生張揚其個性
成功的教育應該是讓每一個學生個性飛的教育。然而在傳統的體育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是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佔有者與傳授者,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而已。這樣的教學關系,由於學生的獨立性、獨立個性喪失了,教也就走向了其反面,最終成了遏制學的「力量」,學生也更不談不上受到教育公平,體育新課標下的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往的過程,想實現這一過程就必須首先擺正教師、學生在教學中的正確位置,把尊重學生的個性作為實施一切有效教育的前提,這樣才能實現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和互惠性,實現師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進而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享、共識、共進、師生真正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實現教學相長的真諦。只有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會開放心態、張顯個性,發揮共同創造性;也只有這樣的師生系中學生才會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因此,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發揮其個性的前提條件,成為學生受到教育公平基礎。
2、用公平的理念,制定學習目標
傳統教學中,忽視了人的差異,「模具製造,批量生產」是傳統教學模式的真實寫照。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就更無所胃教育公平,處於一個層面的傳統體育教學目標,對參差不齊的學生導致了三種結果:一部分學生按部就班,使出一般力氣,在形成發展中稍有進展;一部分學生盡心竭力,使出的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最佳結合而產生的超長潛在能力,在形成發展中潛能充分釋放;另一部分,消極應付,使出的只是局部能力,在形成發展中徒勞無益。不難看出只有第二種情況的部分學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潛能,在教學活動中獲得好的效益,而其他兩種則總是處於消極狀態,長此以往就會失去體育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由此可見,制定切合每個學生情況的教學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按新課標來設置教學目標:變單一知識目標為多元目標,變統一目標為多層目標,變固定目標為開放目標。比如: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劃定優、中、差生的基準底線,以此作為他們各自的「起跑線」,教師幫助他們分別制定經過努力 能達到的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同級相比,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此教師只負責制定施教於學生的總目標,學生是「個體」學習目標的直接制定者。此目標必然是具有差異性和個性化的,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具有針對性,既是學生學習進步的動力,也是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基礎。再加上同級相比,和及時的激勵評價措施,這就給全面提高學生素養提供了保證。
3、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優化教學方法
注重學生主體,促使其個性的顯揚,讓學生各得其所,體現教育公平應該是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方向中。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
一是把說話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的嘴「動」起來。通過創造以下幾種教學情境來說的能力:(1)設置體育生活情境,促使學生總結體會說話的方法;(2)設置體育學習故事情境,促使學生想說;(3)設置思考辯論的情境,促使學生多說。二是把獨立思考的權利還給學生,學會自主思考,讓學生腦子「動」起來。當與學生討論問題時,不妨這樣問:「你是怎麼想的?」「你是怎麼做動作的?」當學生答時,鼓勵他這樣說「我認為…」「我的想法是…」。像這樣,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可爭論的話題讓他們去討論,給學生一個民主氣身體「動」起來,體育學科最大特點是通過學生身體的活動來達成所有學習目標所有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身體條件,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在民主、平等、愉快的氣氛中,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體現,學生們在體育課堂上動了起來,他們「能學了」、「想學了」、「會學了」,為其特之以恆的「堅持學」奠定了基礎。
4、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評價制度
彎料因為彎而做了車軲轆,直料因為直而做了車軸。在這里彎料,直料都發揮了最大效用,都是有用之材。在體育教學中有的學生身體基本條件適合籃球運動,且自己喜歡籃球,有的學生善於速度奔跑,而我們總是用同一奔跑的速度標准去衡量喜愛籃球的學生,就好像用直木的標准去衡量彎木一樣,是很不公平的。有的不生長大了可能成為很好的管理者,有的學生可能成為優秀運動員。運動員成不了管理者,管理者可能不是好的運動員,而這對於他們個體的發展來說、都很不公平,因達到了人盡其才,物盡用,教育評價的價值觀、評價標准、評價工具和手段以及對評估成果的處理,都應當體現公平性。教師對學生的一次表揚或一次批評,對學生某一方面成績的肯定,都是評價的一部分,這些評價都能左右不生的成長。給予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合理評價,這就是教育評價的公平性。追求教育的公平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教育文明的表現,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胸懷更遠的教育理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實現教育公平。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教育公平,這不是一種簡單的母愛和職業道德,而是更高層次的教育文明,是人類追求身身價值的高層次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