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人工智慧教育怎麼教學的

人工智慧教育怎麼教學的

發布時間:2021-01-24 10:51:06

⑴ 人工智慧教育有什麼好處

您好,人工智慧教育的應用帶給福利的好處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對老師來說,人工智慧教育的應用成為了教師的得力助手。依靠深厚的大數據累積與人工智慧技術,每次教學完成後,老師用戶可在imkid北美雙師課堂APP上獲取人工智慧推薦的與教學進度同步、與課堂所授知識點相關的海量豐富習題。AI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行為進行評測,根據這些精細化的反饋,老師便能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並進行針對性的錯誤練習。
第二:對學生而言,AI 就像一個專屬助教,陪伴著他們一路學習和成長。與雙師課堂的線下助教相似,imkid人工智慧教育系統承擔了解答、輔助與指引的責任。例如,根據記錄學生的練習軌跡,系統不僅會針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為其智能生成錯題本進行集中訓練,還會智能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個人興趣相關的課外內容提升其綜合素養。更重要的是,AI大數據分析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個人成長能力知識圖譜和科學的階段學習測評報告,讓學習成果可視化.
第三:對於家長而言,人工智慧教育系統會根據孩子課中、課後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行為軌跡,多維度信息形成資料庫,監測孩子的學習進度和專注度。 家長可以時刻了解孩子目前的所學到的知識點,為孩子的後期學習成長提供大力支持。
這就是人工智慧教育帶給我們的驚喜,讓每一位學子都能夠享受科技教育帶來的成果。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⑵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

從發展趨勢來看,今後教育活動中勢必會有越來越多人工智慧的身影:它可以作為助教版或家教老師,為權孩子們提供實時反饋和答疑服務,有不會的問題,請直接問;在教學中,人工智慧已具備圖像識別和語義分析技術,或許過不了多久就能幫老師批改作業和答卷,減輕老師的負擔;如果想得再遠一點,人工智慧或許有助於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讓更多孩子享受「名師」服務。
以上這些還只是「術」的層面,那「道」呢?會不會影響教育理念、教學規律?比如說,「高考機器人」在「刷題」數量不多、無法准確理解人類語言的情況下,獲得的分數就已經超過了大多數高中生。所以,相比「題海戰術」,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真正知其所以然更為重要。在這方面,今後人工智慧或許能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定製、推送知識點,幫孩子們告別「題海」。

⑶ 關於人工智慧如何助推教育教學

為了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經研究,教育部決定在寧夏和北京外國語大學開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

據介紹,教育部啟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需要。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

二是推動智能教育的需要。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實施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開展智能校園建設,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環境……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推動智能教育實施的關鍵要素,沒有教師觀念的轉變、能力發展、素養提升,很難實現傳統教育向智能教育的跨越。

三是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啟動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由1.0向2.0跨越,人的因素是關鍵。實施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加快實現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將是推進教育信息化2.0的關鍵之舉。

期待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教育和教學,也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吧。

以上內容來源:人民網

⑷ 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利弊

霍金、馬斯克等科技大佬都公開發聲,擔心人工智慧會失去控制,上演科幻小說中人機大戰的情節,其他人則害怕認知工作的自動化會將會導致大面積的失業。兩個世紀以後的今天,曾經的「機器問題」卷土重來,我們需要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崛起引發擔憂,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
據報道,對於機器人的崛起,專家們曾發出警告,「機器取代人類勞動力可能致使人口冗餘」,他們擔心「這種超能技術的發展已經超越了人類的駕馭能力,」如今,一些人表示擔憂,若人工智慧繼續進化,我們會失去賴以為生的工作、喪失存在感,甚至會被「終結者」們趕盡殺絕。但事實上,這些恐懼與兩個世紀以前人們對機械化和蒸汽機發展的討論如出一轍,那時,人們針對機器威脅展開一場名為「機器問題」的討論。而現在,一場關於人工智慧利弊的辯論正在悄然興起。
誕生初期,人工智慧技術(AI)也經歷過大起大落,但在過去幾年的發展黃金期,AI技術突飛猛進,這都得益於「深度學習」技術開啟的新篇章。深度學習旨在模擬人腦結構建立大規模(或者「深度」)神經網路,在充沛的數據支持下,神經網路可以通過訓練來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
其實所謂深度學習技術已經默默為我們服務多年了,谷歌(微博)搜索、Facebook的自動圖片標記功能、蘋果的siri語音助手、亞馬遜推送的購物清單,甚至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都是深度學習的產物。但是這種快速的發展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安全和失業問題的擔憂。霍金、馬斯克等科技大佬都公開發聲,擔心人工智慧會失去控制,上演科幻小說中人機大戰的情節,其他人則害怕認知工作的自動化會將會導致大面積的失業。兩個世紀以後的今天,曾經的「機器問題」卷土重來,我們需要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機器問題」和解決方案
啟示人們最為擔憂的是人工智慧技術會破開牢籠,變得邪惡而不可控。早在工業革命浪潮席捲全球時,人機矛盾已經出現,現在的矛盾不過是披上了人工智慧的新外衣,人類的焦慮依舊,《科學怪人》及此後類似的文學作品都是這種擔憂的映射。然而,盡管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一門顯學,但是它們只能完成特定的任務。想在智商上戰勝人類,AI還差得遠呢。此外,AI是否真能超越人類還未可知。名為安德魯的AI研究人員表示,對人工智慧的恐懼無異於在火星殖民還未實現時就擔心人口膨脹的問題。在「機器問題」上,人們更加關注人工智慧對人類就業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失業恐懼由來已久。「科技性失業」的恐慌在20世紀60年代(公司開始安裝計算機和使用機器人)和80年代(個人電腦開始上市)都曾彌漫開來,似乎大規模的自動化辦公馬上就要到來,讓人類下崗。
但事實上,每一次恐慌之後,科技進步為社會創造的就業崗位遠多於它殺死的過時職位,我們需要更多人從事全新的工作。舉例來說,ATM機替代了一些銀行櫃員,為銀行設立分行節約了成本,讓雇員進入了機器不能做的銷售和客服領域。同樣地,電子商務的出現增加了零售商的生存空間。而在辦公中引進電腦則不是為了取代員工的位置,員工習得新技能後,會成為電腦的輔助。盡管此前曾有報道稱,未來10年或20年間,美國47%的崗位將面臨自動化,但是我們的研究顯示,這一數值恐怕連10%都不到。
盡管短期內一些工作消失的弊端會被全新職位出現的長期影響完全抵消且帶來更大的好處,但是19世紀工業革命的經驗表明,轉變的過程極其痛苦。從停滯不前的生活水平上反映出經濟的增長需要幾百年,而從顯著的收入變化上來看只需幾十年。人口從鄉村大量湧入城市工廠,在當時的歐洲引發動盪。各國政府花費了整整一百年的時間構建新的教育和福利體系適應這種轉變。
這一次的轉變似乎更為迅速,當前科技傳播的速度可比200多年前快多了。得益於技術的輔助,高技術工作者的薪資會更高,因此收入不平等的現象正在不斷加深。這給用人公司和政府帶來了兩大挑戰:如何幫助工作者學習掌握新技能;如何讓後代做好准備,在滿世界都是人工智慧的社會求得工作機會。
聰明的回應
技術的發展使得崗位的需求產生變化,工作者必須適應這種轉變。這意味著要調整教育和訓練模式,使其足夠靈活,從而快速、高效地教授全新的技能。終生學習和在職培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在線學習和電子游戲式的模擬模擬會更加普遍。而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制定個性化計算機學習計劃,依照工作者技能差距提供新技術培訓機會。
此外,社會交往技能也會變得更加重要。由於工作崗位的更迭變快,技術革新的腳步也逐漸加快,人類的工作年限越來越長,社交技能成了社會的基石。它能在人工智慧主導的社會保持人類的優勢,幫助人類完成基於情感和人際往來的工作,這是機器無法擁有的優越性。
對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擔憂也催生了人們對「安全網」的渴望,有了它普通人就能免受勞動力市場動亂影響。一些人認為應該革新福利系統,讓每個人都享有保障生存的「基本收入」。但是在沒有充足證據表明技術革命會導致勞動力需求銳減的形勢下,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反之,各國應該學習丹麥的「靈活安全系統」制度,讓企業裁員更加容易,但是在被裁員的職工接受再培訓和再求職期間提供保障。這種制度下,福利、養老金、醫保等應該跟隨個體本身,而不是與職員身份掛鉤。
盡管技術快速進步,工業時代的教育和福利系統並沒有完全實現現代化,相關制度也不夠靈活。革新勢在必行,決策者必須行動起來,否則當前福利系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19世紀40年代,約翰·穆勒寫道,「沒有什麼比立法者對這類人的照顧更為正當了」,他們的生活被技術的發展所累。在蒸汽時代,這是真理,在人工智慧的時代,同樣也是。

⑸ 人工智慧如何才能輔助教學

一、教育部啟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背景是什麼

教育部啟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二、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目標是什麼?

人工智慧技術方興未艾,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的階段,其對教育的影響剛剛顯現,還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因此,教育部決定以試點的方式,啟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

藉助寧夏作為國家首個「互聯網+教育」示範省(區)建設的契機,先期在寧夏基礎教育領域開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

同時,考慮到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是當前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開展高等教育領域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

通過開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探索人工智慧助推教師管理優化、助推教師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學創新、助推教育精準扶貧的新路徑,為在全國層面推開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探索模式,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⑹ 人工智慧時代,未來教育如何變

隨著互聯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它們與教育版教學的深度融合,權基於互聯網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應運而生。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應對這些挑戰,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人的教育價值觀,踐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研究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選擇權,鼓勵學生興趣和特長的發展。
其次,要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改革,要通過各種方式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

⑺ 在中小學教學和管理中如何利用人工智慧

機器人、語來言識別、圖像識別源、自然語言處理、專家系統……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科技名詞,真的要進入中小學課堂了。近期,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應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和完善人工智慧科普基礎設施,支持開展人工智慧競賽,鼓勵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慧科普創作。

⑻ 人工智慧應該怎麼開展教學

教育復部基礎教育司信息化處處長張制權表示,從全國層面上看,無論是計算思維培養還是普及AI教育,都需要考慮教育體系如何整體推進,包括課程、教材、教學、教師等方方面面。
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層面,課工場總裁肖睿提出了當下AI發展的六大困難,包括缺乏科學基礎、數據效率低、模型遷移能力弱等。同時肖睿認為,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並不在機器人上——但機器人卻是市面上多數AI教育產品的載體。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教育游戲專委會秘書長肖海明認為,人工智慧教育的核心是計算思維。肖海明從調研出發,闡述了AI教育普遍面臨的四個問題,包括缺乏培養體系、師資等。

⑼ 人工智慧在課堂教學上是取代教師還是讓教師更優秀

目前,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技術主要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人機交互等,應用主要集中在家教輔導、在線學習、課堂教學等方面。專家認為,「人工智慧+教育」將重塑教育行業。

閱讀全文

與人工智慧教育怎麼教學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