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本

教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本

發布時間:2021-01-24 12:08:37

Ⅰ 如何堅持立德樹人思想,提高教學質量

「立德樹人」首次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對十七大「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後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立德樹人,即教育事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本人認為,新時期師德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忠於教育事業,是教師必不可少而且最重要的職業道德。實踐證明,教師只有熱愛教育工作,才能積極地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才能自覺地、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才能苦中有樂,無怨無悔。許多老教師都說,從教幾十年來,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離不開孩子,離不開教育工作崗位,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每當看著孩子們由單純、幼稚變得成熟健壯時,每當看到孩子們進步、獲獎時,我們心中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滿足,覺得付出再大的艱辛也值得。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深切體會到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教師,」的教育目標。努力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更是肩負著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光榮使命。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這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教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首先,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准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應做到德才兼備,並且要堅持努力向德藝雙馨的方向發展。
首先,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先做到。教師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少年兒童的成長階段,教師對其的影響甚至會超越父母。如果教師的不良言行被學生牢記或模仿,那麼可能會對學生的一生造成難以彌補的惡劣影響。所以,教師不但要處處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寬廣,以德服人,做好「靈魂的工程師」,堅決不能成為「靈魂的劊子手」。
其次,要學習不輟,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在作為學生的時候,老師就經常教育我們:「活到老,學到老。」當我們成為教師,你會忘記這句古訓嗎?我們都不是聖人,而聖人也注重不斷學習。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不學習就會被時代拋棄。教師不是一勞永逸的職業

Ⅱ 如何落實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思政課的重要性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強化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領導。

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2、突出鑄魂育人,構建思政課良好工作格局

堅持學科驅動,厚植思政課理論底蘊,以教學帶動學科,以學科建設反哺教育教學,以綜合優勢推動質量提升,以理論創新促進教學創新,推進思政課程體系建設,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3、堅持高標准,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

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堅定的政治立場,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學生樹立信念、理想、責任、感情的榜樣。

黨的領導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根本保證。高校應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擺在重要的議程上,抓住制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模式、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

(2)教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本擴展閱讀:

立德修養的五個方面:

1、重視對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理想和信念在整個人生的精神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理想是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對未來的追求,信念是信服的標准,是精神支柱,可以排除很多事情。理想要同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聯系起來。精選並傳播經典生活故事。

2、重視生命教育和人文教育

生命的有限性與生命的無奈性之間的矛盾。

3、關注學生的性格和良好習慣

6歲以前是人格發展的基本階段,14歲以前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

4、注意孩子的品德

40、人生雖短,品德雖廣,基本品德至少有五種:一是善良,二是正直,三是正直,四是責任,五是勇敢。

5、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感受

意境是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如果沒有好的情感,社會就會出現問題。情感是培養健康心態的核心要素,教育需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情感教育。

Ⅲ 我國為什麼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回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答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

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具有中華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國際視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教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本擴展閱讀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和後工業社會的到來,人類面臨的德性挑戰日趨嚴峻。為了提高我國的軟實力,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加強德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養,已成為我國教育戰線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首次提出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Ⅳ 大學生如何理解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並闡述如何在

.「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德育為先。 「德為才之帥。」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版個人成長的權根基。當今我國正處於開放的國際環境與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學生又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刻,德育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德育為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教育核心價值觀的重中之重,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引導和教育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校德育格局要從課程德育、社會實踐和學校文化三方面進行建構;要把德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Ⅳ 學校教育教學為什麼要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原因:

1、立德樹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質,是對教育本質的最新認識。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這是古今中外的共同認識。黨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無疑是對教育如何培養人這一本質的新認識。

2、立德樹人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強調促進人的德性成長是教育的首要任務。

3、立德樹人揭示了道德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強調德性成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保障,體現了黨對教育規律的深刻認識。

(5)教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本擴展閱讀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和後工業社會的到來,人類面臨的德性挑戰日趨嚴峻。

為了提高我國的軟實力,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加強德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養,已成為我國教育戰線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集中體現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是提高國民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行動,是適應教育內涵發展、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於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義。

Ⅵ 教育部對高校立德樹人有什麼要求

(一)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集中體現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整體構建符合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徵、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健全綜合協調、充滿活力的育人體制機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是提高國民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行動,是適應教育內涵發展、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於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時期課程改革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世紀以來特別是教育規劃綱要發布實施以來,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推動課程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認同。符合素質教育和時代要求的課程教材體系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啟發、討論、參與的教學方式不斷推廣,育人的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增強。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科學多元的評價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進展。課程改革為進一步推動立德樹人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課程改革面臨新的挑戰。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網路技術突飛猛進,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學生成長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青少年學生思想意識更加自主,價值追求更加多樣,個性特點更加鮮明。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人才。這些變化和需求對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當前,高校和中小學課程改革從總體上看,整體規劃、協同推進不夠,與立德樹人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重智輕德,單純追求分數和升學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高校、中小學課程目標有機銜接不夠,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復,課程教材的系統性、適宜性不強;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考試招生、評價制度不配套,制約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教師育人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不足,支撐保障課程改革的機制不健全。這些困難和問題直接影響著立德樹人的效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切實加以解決。

Ⅶ 如何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

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我對立德樹人的理解。「德」就是道德品質。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五大要素構成。道德認識是前提,道德情感是動力,道德意志是關鍵,道德信仰是核心,道德行為是外在表現形式,它們之間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形成了道德品質。「立德」就是樹立人的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觀。「樹人」就是樹立人的正確的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的高職高專學校,呢?筆者認為要從下面幾方面來下工夫,見成效。一、 著眼於培養學生確立美好的理想理想是人們在現實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具有現實可能性的對未來的美好追求和嚮往,是人們的社會體驗、社會政治立場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人生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和反映。作為高職高專的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全國的高職高專學校教育培養目標及人才培養模式是一樣的,但德宏師專地處邊疆民族地區有其特殊性。表現為農村生源多,佔在校生總數的90%,少數民族學生多,佔在校生總數的35%。在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高專學校培養學生有美好的理想顯得非常重要。高職高專學生的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迅速發展,已處於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高峰期,大腦發育基本完成,神經系統結構已經達到成熟水平。學生的理解速度加快,想像力豐富,思維能力增強,所以,要對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要求。一是思想上自主。培養學生自立意識和自強不息精神,經過獨立思考,自己作出決斷,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才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是學習上自覺。對邊疆民族地區的高職高專而言,學習的自覺性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習內容主要是專業知識,廣度深度都比在中學時學的內容深多了,難多了,而課外作業和課堂測驗比在中學時少多了,更專業了。加之高職高專普遍實施學分制,課余時間相對較多了。這就要求學生要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科學的運用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和學習效率,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生活上自理。自理,是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對於邊疆地區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多數遠離父母,失去對家長的依賴,一切要靠自己。靠自己的能力思考、判斷、選擇、處理。所以,要培養學生生活上能完全自理,從小事做起,把實現美好的理想放在身邊的自理上。四是行為上自律,自律,是指個體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和制約的能力。自律要求個體主動根據社會的規范和准則來約束自我行為。作高職高專的學生,其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應自覺地做到自我調節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生活規范與准則。因此,培養自己在行為上的自律能力顯得非常重要。思想上自立、學習上自覺、生活上自理、行為上自律的「四自」途徑是培養學生確立美好理想的前提和條件。二、 著眼於培養學生追求科學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科學的信念,是人生觀的靈魂,是人生價值、人生目的的集中體現,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作為高職高專學校,首先,要給學生講清楚學校的辦學條件、工作思路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高職高專教育工作,提出了「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培養數以萬計的高技能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的辦學方針,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培養而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思路。其次,要根據高職高校的辦學方針和工作思路培養學生追求科學的信念,讓學生充分了解高職高專在全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認識的基礎上形成認同的情感,從而在內心深處接受高職高專的辦學方針和工作思路,堅定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自我定位,把自己的實際條件和各種社會因素結合起來,尋求適合自己的位置。高職高專學生的發展必須以社會發展為基礎,就業也必須在我國經濟狀況、就業形勢、國家政策等協調一致,不能超越客觀條件,否則,不切實際的就業理想就不可能實現,只能落得錯失良機,自尋煩惱。高職高專學生的自我定位是追求科學理念的一方面,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在了解掌握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基礎和特長,興趣和志向選擇自己的就業志向。同時還要明白,人的成長和發展是需要過程的,不可一蹴而就,先就業再擇業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符合科學的理念。三、 努力培養學生增強事業必勝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種信念,即事業必勝的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是堅定信念的具體體現和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一個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兩個百年目標必將成為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兩座里程碑。在重大的歷史機遇面前,要教育學生樹立事業必須的信念,也就是只有把自己的文化基礎知識打牢,才能在今後的事業建設中取勝。要「取勝」關鍵因素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生要想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取得成功,實現自身的價值,在校學習只能說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打造屬於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吸取書本以外的營養,以滿足社會對所需人才具備的素質。二是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畢業後大學生面臨的不在是學校的小環境,而是復雜多變的社會,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未知因素。為了讓學生自己能夠立足於社會,要教育學生除了要學習專業外,還要學習多種生活需要的東西。三是要培養學生創新。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部分學生會選擇自主創業,自主創業能降低畢業生就業壓力,但自主創業也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創新能力就必不可少的。有創新就有潛力,有創新就有動力,有創新就有發展,有創新才能在自主創業中站穩腳跟。四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畢業生在求職前一定要准確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主動肩負起自身的責任,不要輕易「跳槽」,不要好高騖遠,要堅持到底,要對所在單位負責,對自己負責。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樹立文化軟實力的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榮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作為高職高專的學生要使自己的事業取勝,必須在文化建設上有更深的底蘊,因為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是純粹的、科學的、向上的和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推動社會前進的文化。先進文化包括先進的思想道德和先進的科學文化。先進文化具有健康性、科學性、積極性、現代性、開放性、民族性、群眾性和創造性。高職高專學生只有把所學的知識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事業必勝」的現實實踐才會成功。四、 著力培養學生道德品質修養今天,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把弘揚培育民族精神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大任務,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努力建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傳統道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十八大報告指出,「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價值觀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展。作為傳統美德中的精華,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資源。我們在以誠實守法的重要思想道德建設中,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各個領域中,在「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中,都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生命力。青少年包括高職高專學生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又是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道德法規的實踐者,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青少年身上,寄託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因此,必須在廣大的青少年中,大力開展中華傳統美德的教育,使道德品質修養得到進一步升華。黨的十八大報告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本人結合工作實際就談點粗淺認識,算是學習十八大精神的一點體會吧。

Ⅷ 大學生如何理解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1200字

1.「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德育為先。 「德為才之帥。」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個人成長的根基。當今我國正處於開放的國際環境與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學生又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刻,德育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德育為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教育核心價值觀的重中之重,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引導和教育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校德育格局要從課程德育、社會實踐和學校文化三方面進行建構;要把德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必須著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的崇高追求,是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的最高目標、最終價值取向。教育作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必須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終身發展和健康成長。在堅持德育為先的同時,全面加強和改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文化知識學習與思想品德修養的統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培育學生健全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偉大事業,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和樂觀向上的品格,學會創造幸福,分享快樂。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塑造學生純真完美的心靈。加強學生心理輔導,注重對學習困難學生、貧困家庭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留守兒童、流動人口子女等特殊群體學生的關懷和幫助。認真發掘學科中所蘊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資源,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人格的滋養與涵育。高度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為培育學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圍。要煥發學生的生命活力,把學生發展從知識層面提升到生命發展層次。
4.「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必須致力於「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作為一種培養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業,滿足每個人的個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八大報告提出「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關懷「每個」、培養「每個」,是對教育戰線提出的重大命題,是對教育人才觀、質量關的科學闡釋,也可稱之為是我們的教育理想。這就要求我們要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為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每個學生都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使每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學生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都獲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
教育關乎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計。我們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立德樹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Ⅸ 有人認為立德樹人要求老師以人為本,對學生要以寬容和厚愛相待,懲戒教育會影響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從立德樹人的角度,要求教師以人為本沒錯,要求教師充滿愛內心,師德高尚容,能夠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寬厚的胸懷愛學生教育學生。但是,學生是成長中的個體,難免會犯錯誤走彎路,如果僅僅以情理無法實現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時,適當的懲戒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懲戒不能是傷害性的,而是主要為了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教師有所敬畏,並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閱讀全文

與教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