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課堂教學情況怎麼寫
發生了什麼具體問題,有什麼教學問題沒解決,要怎樣解決。
Ⅱ 為什麼說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始終是一對矛盾體,要讓學生自己學習、探回究學習、合作學習、體驗答學習,教師就要轉變觀念,真正在課堂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增強教師組織者的角色意識。然而實際情況是教師片面地將師生關系理解為教與學的關系,他們經常擔心如果將課堂主體地位交給學生的話,學生可能學不會、學不深,因而總是自覺與不自覺地沿襲「精心設計,滴水不漏」的教學模式。同樣現在的學生由於自身學習情況和社會環境的改變,有許多不利於新型師生關系建設的因素產生。如獨生子女合作意識少,固執任性;學生家庭條件越來越優越,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知識面越來越廣等。
因此,教師仍抱著舊的觀念,不能確立新的師生關系,從而導致學生厭學現象日益嚴重,這實際上是一種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的反叛。面對這種反叛,教師不去自我反思,反而多了批評多了抱怨,師生關系將日益緊張,從而導致教師組織者角色的缺失。
Ⅲ 請問:誰可以給我一份煙台3中校長和副校長的簡歷,最好是能夠有他們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煙台三中校長郭宏成 郭宏成 山東省煙台第三中學,任校長兼黨委副書記,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畢業,北京師范大學教科所物理教育「碩士研究生進修班」學習結業。教育部「跨世紀園丁工程」,西南高師培訓中心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結業。 現承擔國家「十一五」專項課題「搭建網路平台在高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魯東大學兼職教授,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育碩士生導師。 倡導成功教育,並帶領教師進行具體的實驗,本學期,學校為建設「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要求,老師和同學們都在努力的實踐。原來承擔中央電化教育館,國家級「十五」課題,「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於05年3月評估結題,獲得國家電教館頒發的國家二等獎。 在教學實踐中,以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受到學生、家長及同行贊譽。 曾在煙台市范圍內執教了《自由落體運動》、《動量守恆定律》、《對稱變換例談》、《盧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等物理公開課、師范課,得到了專家和領導的高度評價。 他的課堂教學對煙台市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正面輻射作用。參與編寫過階梯叢書《物理》分冊等教科書。 《由易到難,一理多變》、《中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現狀調查及反思》、《賞識與成功有約》、《努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育智慧從哪裡來》等多篇論文先後發表於國家、省、市級刊物。 1993年被評為「煙台市優秀教師」,1994年被評為「煙台市教學能手」,1998年被評為煙台市芝罘區「教學標兵」,200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煙台市十傑教師」,2002年被評為芝罘區「首屆十大傑出青年」,2002年評為芝罘區科技拔尖人才。 現在,是煙台市科技拔尖人才。所指導的教師有5人獲得市級優質課一等獎,8人獲得區優質課一、二等獎,為學校培養了多名物理教育的業務骨幹。
Ⅳ 請問誰有山東省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視頻,想參考一下有點啟發。
不知道對不對,僅供參考:
《中小學網路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實施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近些年來,我省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多數地區實現了「校校通」,甚至達到了「班班通」,部分學校還班班配備了多媒體投影教學設備,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據調查了解,由於教師手中缺少能夠及時更新的、與新課程配套的優質網路課程資源,在課堂上往往以應用自主開發的資源為主。這種開發模式由於各學校和教師處於獨立的、各自為戰的狀態,所開發出的資源多數是長周期、高成本,低質量、差效果,嚴重影響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優質網路課程資源不足目前仍然是制約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關鍵因素,進而影響了整個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如何為廣大教師提供能夠即時更新的優質網路課程資源是一個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開發中小學網路課程資源是全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需要。截止目前,全省中小學擁有計算機總數達821216台,上網學校8762所,建有豐富教學資源庫學校6049所,校園網4123個,網路教室15429個;16地市建立了城域網,119個縣市區建設了縣級城域網。可以看出我省中小學在網路建設中設備投入大、配備快,但網路課程資源相對匱乏,明顯跟不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我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急需網路課程資源。
(二)
商家開發的網路資源產品多數不能直接用於教學。廠家成品資源雖然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功能各異,但質量參差不齊,使用起來也不夠方便,廠商開發的產品與教師教學需求有一定距離;廠家成品資源庫的內容滯後於新課標教材,又缺少更新機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尤其是廠家之間怕自己開發的資源被抄襲,往往都有自己的管理平台,這使的中小學難以實現大范圍資源共享。因此,我省中小學急需符合新課標的、優質的、可交互的、可共享的網路課程資源。
(三)「十五」課題研究為開發中小學網路課程資源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在「十五」期間我們成功承擔並完成了國家級課題《新課程標準的網路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該課題在省內組織了218所中小學分別對小學語文、數學、科學、外語和初中語文、數學、外語七個學科的網路課程資源進行了開發應用研究。最後共開發出了497課單元的網路課程資源。該課題使實驗學校之間開發的網路課程資源達到了共建、共享目的,豐富並優化了網路課程資源。因此,「十一五」課題研究應該藉助「十五」課題研究中「開發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成功的經驗,繼續做好該課題研究工作,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一)開發建設中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系統的網路課程資源。
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主要是利用課題研究,讓課題研究教師根據新的課程要求,結合現有成品素材型資源的基礎上開發用於教師在課堂教學用中使用的網路課程,可分兩部分:
1、學科網路課程資源:遵照新課程標准和課改新思想,以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為參考,分學科設計開發適合於教師課堂教學使用的網路課程,並形成系統的學科網路課程資源。學科網路課程資源主要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因此,要立足教師教學過程中開發設計。
2、研究性學習專題資源:主要是配合新課改設置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利用網路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而設計開發的專題性資源。它是按研究主題組織學習資源,設計學習策略,形成研究性學習專題資源,用於學生自主或協作的研究性學習。
(二)研究探討中小學網路課程資源教學的新模式、新規律
本著邊研究探討,邊開發設計,邊教學應用,邊修改完善的原則,對網路課程資源的設計、應用等問題開展實踐性、實證性探討和研究,探索利用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新規律,開展網路課程資源開發與校本課程建設相結合的應用研究;探討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撰寫出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課堂教學使用指導建議。
(三)建立課程資源開發工作的新機制
充分調動和發揮高等院校專家、廣大中小學教師、電教系統和企事業單位等各方面的積極力量,形成「廣泛參與、緊密合作、和諧發展、各方受益」的資源開發研究新機制。廣大課改教學的一線教師、專家和技術人員共同設計,分工協作開發,統一平台、隨時更新、共建共享,促進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在理論層面、應用層面、技術保障和組織管理層面的全面提升,構建課題研究工作的系統優勢和整體優勢。
三、研究內容
《中小學網路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依據新課程標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和初中語文、英語、生物、歷史、地理共9個學科的文字教材,開發與文字教材各有關章節配套的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和使用指導建議。
四、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新的課程改革理論
新課改理論是本課題研究重要指導理論,也是開發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指導思想。開發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要特別注重體現以下幾種新理念:網路課程資源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現學生的身心特點;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反映在主題和內容的編排中;要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等。
(二)、現代教與學的理論
開發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必須以現代教與學的各種理論為基礎,如:人本理論、元認知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發現學習理論、先行組織者理論、學習條件理論、掌握學習理論、信息加工理論、暗示教學理論……等等,還有許多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這些理論和方法都從教學過程的不同角度解釋了不同的教與學的現象,我們要用這些先進的教與學的理論來指導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研究工作。
五、研究方法
本課題實驗所採用的方法主要是行動研究法、文獻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參與本課題研究的學校將統一研究規劃、分工協作開發,在應用中綜合進行評價並修改完善。
(一)統一研究規劃:全省參加本課題研究的學校按學科成立研究組。學科研究組遵照總課題組的分工和要求制定學科網路課程研究計劃,定期集中進行研討交流活動,相互學習,相互研討,不斷提高資源庫開發設計的水平。同時,通過研討交流,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對課題研究——即學科網路課程資源和研究性學習專題資源建設的內容、形式、開發方法、格式標准、技術規范、評價體系、進度要求等隨時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二)分工協作開發:學科研究組要根據自己制定的研究計劃,具體商定開發內容,分工落實開發任務,避免重復開發。同時又要相互協作,及時交流,統一進度,共同提高。邊研究探討、邊開發設計;邊教學應用、邊修改完善。
(三)綜合進行評價:在應用效果研究的基礎上,組織有關專家對網路課程資源進行綜合評價,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找出不足。
(四)加工修改完善:在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科網路資源進行加工修改,再進行開發和應用研究,形成共建共享的體制,逐步完善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建設。
六、網路課程資源建設技術規范和有關要求
1、課題研究參照的技術標准
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質量,要求各課題研究學校必須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規范(教學資源相關部分)V1.0版》、《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元數據應用規范》的要求製作網路課程資源。完全基於Web平台,採用HTML格式,能用IE瀏覽器進行訪問瀏覽。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超文本技術、超鏈接與嵌入技術、以及交互、導航、評價等手段解決教學中的具體問題。
2、網路課程資源的內容要求。
(1)、體系性要求:所設計的網路課程,要求能夠既能自成體系,又能獨立使用。所謂自成體系是指某年級學科的網路課程要涵蓋文字教材所涉及的所有內容領域,不能有遺漏;所謂能夠獨立使用,是指網路課程的設計,要以每一章節為單位,對每一節課甚至每個知識點,要設計出適合教學需要的網路課程,它可以獨立用於教學。
(2)、功能性要求:所開發的網路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在如下五個方面起重要作用:一是用於輔助教師教學,重點在於向學生演示和表達知識,突破重點和難點,輔助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二是輔助學生學習,重點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誘導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發現探索知識;三是提供資料參考,重點在於提供教師備課以及學生學習時的相關參考資料;四是用於學生的興趣擴展,重點用於幫助學生發展興趣愛好、增長見識、形成個性。五是能即時測評,重點在於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並即時反饋。
(3)教育性要求:考慮所整合的資源要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要符合教學大綱和課程標准,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提高學習興趣。
(4)科學性要求:一是資源的整合要客觀、科學,資源提供的知識要系統、條理,要為日常的教學活動提供相關參考。二是措辭要准確,行文要流暢,符合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的認知結構,不能有錯別字或使人產生歧義的科學性錯誤。
3、網路課程資源製作規范要求。
(1)各課題實驗校製作的每節網路課程資源首頁必須標明與文字教材對應的課題及使用對像。
(2)每一個網路課程資源的內容都要有如下幾部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參考素材、練習題等。
(3)課程資源的文字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語言文字應用規范的要求,文本素材中漢字採用Gb碼編碼和存儲,英文字母和符號使用ASCⅡ編碼和存儲。對於低年級的網路課程資源,字體必須用楷體。拼音的書寫和標注要符合《國家標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的要求。
(4)網路資源必須有使用幫助,詳細介紹資源的操作及特殊的技術要求。網路資源的導航要明確,要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能選取意義模糊、標識不清的導航欄。資源的鏈接要多採用超文本格式,避免重復翻頁。
(5)網路資源必須獨立運行,必須包含運行環境所需的各種插件。網路資源應盡可能的提供研究性學習的有關資料(文字、圖片、動畫、視頻)。
(6)網路資源在練習的呈現方式上要注意交互性設計,盡量避免單一的純展示性內容,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培養。
(7)網路資源素材的選取要有代表性,文字表述科學明確、動畫應用合理,要避免與教學內容無關的、純表現式的圖片或動畫。
(8)網路資源設計要具有藝術性,色調搭配規范合理,圖文布局簡潔明快。
(9)網路資源所涉及的主要學習內容,應該在頁面中全面、准確、完整的體現出來,不能以超鏈接的形式,在線鏈接到其他網站(部分拓展性內容除外。因為該課題是進行資源建設,不同於現在流行的web
quest教學形式,後者是應用已有的網路資源進行的教學,而我們是在構建課程資源)。
針對以上要求,課題專家組將為各課題實驗學校提供電子稿模板,屆時另行配發。
八、課題實驗進度計劃安排
(一)、准備階段
2006年下半年成立總課題組和專家指導組,組織各地市根據要求報送參加本課題研究的子課題學校;審查各子課題學校的課題申報評審書和課題實施方案;組織課題研究培訓班;召開開題大會。
(二)、實施階段
2007年3月布置各子課題學校具體學科網路課程資源開發和應用研究任務。2007年12月——2008年1月對本年度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評審驗收,並召開課題研究成果交流會,推廣本階段成果。通過本階段評審的學校繼續參加下一階段實驗。
2008年3月布置各子課題學校新的具體學科網路課程資源開發和應用研究任務,2008年12月——2009年1月對本年度課題研究成進行評審驗收,召開課題研究成果經驗交流會,推廣本階段成果。未通過本階段評審的學校不再參加下階段實驗。
2009年3月布置各子課題學校新一年的具體學科網路課程資源開發和應用研究任務,2009年12月——2010年1月對本年度課題研究成進行評審驗收。
(三)、總結階段
2010年3月——4月對各子課題學校進行課題總結,對各課題實驗學校的實驗數據、實驗材料、實驗論文、總結報告、網路課程等實驗成果進行鑒定驗收,撰寫結題報告。總課題組組織結題。
各地和各課題實驗學校要根據以上進度適時安排好本單位的實驗工作和結題工作,未能及時提供上述結題材料的單位不予結題。在實驗期間,針對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開發研究的需要,定期組織課題研究論文評選活動和網路課程資源應用的優質課評選活動,對優秀論文予以推薦發表,對實驗優秀成果及時予以推廣,以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入進行。對經專家組評審確定具有推廣價值的優秀網路課程資源,將與學校簽訂版權買斷協議,予以購買。
九、課題申報要求
具備該項課題研究條件的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山東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市級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及「十五」期間承擔此類課題成果突出的學校均可申報。校長作為子課題的立項負責人。
九、組織保障
為保證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開發研究將組織全省各地中小學的優秀教師參加,充分發揮、調動名校名師在開發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的作用和積極性,使名師的先進教學思想、教學經驗融於開發的中小學學科網路課程資源中,集中全省名師隊伍大面積開發新資源,指導一線廣大教師應用。各地市、縣電教館、站要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工作。具體措施及要求如下:
1、省課題組為總課題組並設立由多位專家組成的課題專家指導組,另外各學科還要成立主要由骨幹教師組成的研究小組,每組有一位專家負責課題研究的分工和具體指導工作。
2、課題組設辦公室,由專人負責課題研究的日常工作,協調處理研究過程中的一切問題,辦公室設在山東省電化教育館。
3、各市地、縣市區要將本課題實驗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至少有一名研究人員具體負責該課題研究的協調和指導。
4、各課題實驗學校要分別成立課題實驗領導小組和課題實驗研究小組,課題實驗領導小組要由校長任組長。
5、課題實驗學校的研究小組要由相關學科骨幹教師和信息技術科教師、美術科教師、音樂科教師等人員組成,由分管教學的學校領導任組長。
6、省專家組對課題研究工作隨時進行指導,並組織交流活動。
7、各實驗學校一定要執行有關的科研政策,對實驗教師的工作要計入工作量,並制定相應的獎勵政策。
8、各實驗學校要保證承擔課題實驗教師在實驗期間相對穩定。
9、在實驗期間,如果課題組主要成員(學校校長)調動,到新學校後可向省課題組申請立項。原實驗學校的新任校長可以申請成為課題組成員,繼續負責本校課題的研究。
10、子課題研究的所需經費,由子課題學校自籌解決,各實驗學校所收取電教費中的自留部分,優先用於本課題實驗所需,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Ⅳ 網課能夠完全取代課堂教學嗎為什麼呢
肯定是不能的。對於學生上網課來說,靠的完全是自製力,沒有了老師的監督,沒有了同學之間的互相激勵,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網課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學習方式,以前的網課並不那麼盛行,只是因為這兩年的疫情大環境下,無奈而為之。
而對現代青少年,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普及,近視眼也逐年攀升,越來越多的學生戴上了近視眼鏡。如果仍然要一直使用網課的方式進行學習,對於眼睛也是不小的傷害。學習本身,氛圍是十分重要的,自己在家學習,對很多學生來說,遠遠達不到課堂學習的效果,而學生如果長時間不出門,不與同齡人之間進行交流,與人交往的能力也會日益下降,會變得孤僻,不愛說話,對性格多少也是有影響的。所以,我認為網課並不能完全取代課堂教學。
Ⅵ 山東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經歷了哪些政策變化
一、來申報條件
申報中自小學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熱愛教師職業,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風端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三)取得相應教師資格。
(四)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
(五)身體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崗位職責,完成規定的教學或教研工作任務。
(六)擔任中、小學(幼兒園)校(園)級行政職務的,取得相應層次的校(園)長培訓合格證書。
(七)小學教師(不含廠、礦所屬小學)申報小學高級教師及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者須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並經審驗合格。
(八)學歷和任職年限分別符合下列要求:
Ⅶ 請問山東杜郎口中學校長姓名,還有關於他的報告視頻
杜郎口中學校長 崔其升,
簡介:
崔其升,中學高級教師,1962年11月生,1981年中師畢業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4月任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中學校長至今。十多年來崔其升依靠黨支部和校委團結學校一班人,從穩定教學秩序入手,凝聚人心,奮發圖強,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確立「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辦學理念,貫徹「主體教育、創造教育、開放教育」三大原則;全面實行「10+35」的時間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把課堂話語權還給每一個學生;全面實行「課堂教學三模塊 」:預習、展示、反饋,實現教與學的根本轉變;堅持實行「教師業務論壇」,深化校本研究。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餘萬教師、同行來校考察訪問。2007年杜郎口中學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崔其升榮獲「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2007年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和實踐》榮獲山東省第二屆教學獎(中等以下教育)一等獎;另外,崔其升還榮獲「全國十佳創新校長」「全國目標教學十佳校長 」等稱號,及聊城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榮譽。崔其升專著:《杜郎口解密·讓學生動起來》;主編或編寫《杜郎口課堂風暴》等著作、論文近200萬字
1981年7月,崔其升畢業於茌平師范。1981年9月開始任教於茌平縣杜郎口聯合校,先後任基層管理工作。90年秋到 1997年4月任杜郎口聯合校業務副校長,致力於小學目標教學的實驗與研究,為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做出突出貢獻。
1997年4月,崔其升奉調任杜郎口中學校長。初任校長,他面臨的是瀕臨絕境的混亂局面:賬面上不名一文,還有數萬元的「普九」欠債;教學上完全失控,遲到早退現象比比皆是;學生輟學嚴重,當時有一個初三畢業班級,只剩下11名學生,而入學時的班額是60多人!崔其升開始了艱難的校長歷程。
「你能行動,行動才生困難,想法解決了困難,才是真知識的獲得。……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行動產生理論,發展理論。行動所產生發展的理論,還是為的要指導行動,引著整個生活沖入更高的境界。」崔校長的選擇是:採取果斷措施,迅速穩定局勢,重建教學秩序,找回杜郎口的尊嚴。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近三年的艱苦努力,杜郎口中學由亂而治,人心重新凝聚,教學質量回升。2000年8月全縣統一考核,在23處初中的排位中,杜郎口位居第四,多年來第一次進入先進行列。
2000年8月-2003年7月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自主構建階段。在這一段時間里,重點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組合作學習、「10+35」、教師業務論壇等被專家稱為「原始性、開創性、紮根本土」的改革措施逐步推行並不斷完善。定期舉辦教師論壇,名師帶動工程起步,拜師學藝,課堂大比武,促進教師全員提高。邀請教學研究人員來學校作輔導報告、評課指導,提高全體教師的能力,開拓視野。改革帶來變化,變化帶來一片歡笑聲:課堂上,學生積極舉手發言,聲音響亮;熱烈討論,激烈辯論;爭問搶答,歡聲雀躍;多種角度,實踐創新;笑逐眼開,歡樂課堂。課堂學生活動面達80%。
2003年7月縣教育局對全縣21處初中綜合考評,杜郎口中學躍升至第二名。
2003年秋,縣教育局作出「遠學洋思,近學杜郎口」的決定。市教研室經過調研、論證,對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給予鼓勵和肯定。從此,杜郎口中學改革進入各級領導和專家的視野。
2004年11月28日,全市初中教學工作會議在杜郎口中學召開,杜郎口中學24個教學班的課堂同時向400多與會者開放展示,引起轟動。
從2004年12月18日到2005年6月,山東省教科所專家深入杜郎口中學課堂調查研究。由許愛紅、劉延梅、劉吉林撰寫的《農村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解讀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在《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第11期上發表。
2005年11月12-13日,全省農村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現場會在杜郎口中學召開。
2006年有六個全國性的教育教學會議在杜郎口中學中學召開。
付出就有回報。經過十年的創新、改革、實踐和探索,學校逐漸形成了「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的辦學宗旨;形成了以培養「自主、自信、自強不息的性格,勇敢有為、探索創新的精神;團結合作,服務奉獻的品質」為目標;教師形成了「相信學生、發動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不改變,就是不作為」、「放手就是愛」等理念。學校先後被評為 「全國學校規范化管理示範單位」、「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等數十個市級以上榮譽稱號。崔其升本人也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中學十佳校長、山東省2008年度教育創新人物、齊魯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幾年的改革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稱贊,如《中國教育報》稱杜郎口中學的教改為「課堂革命」、《齊魯晚報》稱之為「顛覆性變革」、《中國教師報》3月22日頭版頭條發表長篇報道《杜郎口中學的非典型教改》,同時在A3深度訪談以近三個版面的篇幅全方位介紹了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及教改、同時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原國家總督學郭振有先生稱杜郎口中學的教改為「杜郎口中學在中國的一個鄉村裡,寫出了一本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教育學」,教育專家郭永福、田慧生、陳光華等都多次來杜郎口中學調研並給予極高的評價。山東省政協主席王修智、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等領導也對杜郎口中學給予極高的關注和評價。到目前為止,杜郎口中學已接待來自包括香港、台灣等全國各省市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教育行政領導和教師已達40萬人次。
崔其升同志高尚的人格感動著人,先進的理念教育著人,率先垂範引領著人……杜郎口中學團結、和諧形成了一種濃厚的育人、教書環境,是每個教師施展才華的多彩舞台,是每個學生幸福學習、快樂成長的五彩的平台,師生因擁有這舞台和平台而自豪和快樂。
更多關於崔其升資料,請參考杜郎口中學官方網站www.dlke.com
Ⅷ 正在學校加班,老大們幫幫忙:急尋《山東省中學課堂教學評價標准》等材料
山東省中學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的(15分)
(一)教學指導思想端正,目的明確。
(二)教學目的符合專業培養目標、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
(三)教學要求具體、恰當,符合學生的實際。
(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教學內容(20分)
(一)熟練駕馭教材,處理教材恰當靈活,緊扣大綱,落實「雙基」。
(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容量適度。
(三)正確把握教學起點,教學內容前後呼應,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系統性強。
(四)按需施教,理論聯系實際,針對性強。
(五)傳授知識准確、嚴謹,重視學生智力開發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六)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德育於教學之中。
三、教學方法(20分)
(一)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因課制宜,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有改革創新精神。
(二)堅持啟發式,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好。
(三)積極創設教學環境,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採用直觀、形象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教學手段運用得當.
(五)因材施教,講練結合,有效地指導學法。
(六)恰當、正確地進行演示實驗和操作示範,指導學生實驗、操作規范得法。
四、教學過程(15分)
(一)導入新課自然,新舊知識銜接,教學過程完整。
(二)教學環節安排合理,層次清楚,過渡自然。
(三)課堂結構設計科學,時間分配恰當,課堂教學效率高。
(四)及時進行課堂信息反饋與矯正、鞏固練習,布置作業恰當。
五、教學素質(15分)
(一)專業知識豐富,能靈活自如地駕馭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二)有效地組織學生活動,恰當地處理課堂偶發事故,答疑能力強。
(三)實踐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能正確、熟練地指導學生實驗、實踐活動。
(四)語言准確清晰、簡練、生動,使用普通話。
(五)板書設計合理,書寫規范,簡明實用。
(六)教態自然、親切,精神飽滿,儀表端莊大方。
六、教學效果(15分)
(一)課堂氣氛活躍,雙邊活動積極主動,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情緒高漲穩定。
(二)學生應知、應會的要求達成度高,從學生討論、回答問題、鞏固練習反映學習效果好。
(三)學生的實踐操作正確、規范、熟練。
(四)教學時間掌握適度,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Ⅸ 現代課程與教學論這方面的專家有哪些
1優化教學設計,做到「教」與「學」相結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基於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活動的目標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學習情境、評價指導及整個教學過程所作的整體系統化策略和具體安排。精彩的教學設計應是「教」和「學」的統一,必須建立在教師對教材的深入鑽研、個性化的文本解讀上,在對學生學情分析的基礎上,一定要關注學習者。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課堂教學要做到合理、有效,教學設計就必須激勵、喚醒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學會正確地理解和表達,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當前,教學設計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教師的問題設計多,而學生的活動設計少。「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准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具等,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在准確解讀課標、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學法指導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思維習慣和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2優化教學目標,做到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教學目標是指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後所要達到的學習結果,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合理的教學目標是高效課堂教學的保障。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目標重心應向非知識領域轉移,要充分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和態度與價值觀的三位目標,做到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要使教書和育人這一教學目標統一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深鑽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教師應認真鑽研課程標准,深刻體會並掌握國家課程標准對學生學習目標和方向的要求。二是要真確解讀教材。教師要認真對照課程標准,通覽教材,知道本學段本學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識,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教材的編排意圖和思路是什麼,進而明確這一課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練掌握教材的內容、性質,明確教學中德育的目標和任務。三是要找准切入點。教書和育人密不可分,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書必然育人,這是客觀規律。教師要在掌握教學內容科學性的同時,深人挖掘教學內容中內涵的哲理,適時點撥、引導,將教書育人有機融為一體,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學習品質。3優化教學內容,做到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教學內容是解決教師教什麼和學生學什麼的問題。新課改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教師要根據「教」和「學」的實際,解讀教材,活用教材,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的策略。在著力尋求新知識和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的同時,要積極擴展、延伸知識,積極誘導學生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教學生成的創新性有機結合起來。4優化教學方法,做到學科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科特點、學生基礎和教學條件等實際出發,積極倡導參與式、啟發式教學、合作式教學方法,推行探究式學習,培育推廣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科教學的學科性與教學的藝術性結合起來,力求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質性提高。5優化教學過程,做到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結合現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在教學中要著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二者的關系表現為雙方目標一致,共同參與,協同配合,緊密聯系。高明的教師引導學生走路,笨拙的教師牽著學生走路,無能的教師代替學生走路。教學中,教師要要完成角色的轉換,由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讓學生親身感受、體驗、分析、總結。這樣,才能真正使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效果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