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沒有提出教學相長的觀點
教學相長出自《禮記》,是一部儒家經典,而且裡面的有些文章是孔子門人寫的,我想應該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有點關系。
『貳』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沒有提出教學相長的觀點
教學相長出自《禮記》,是一部儒家經典,而且裡面的有些文章是孔子門人寫的,我想應該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有點關系.
『叄』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教育主張 作為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並經過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一直為人們所重視。這些主張,滲透到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教育體系。 (一)教育對象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類,應作種類、族類、類別解。孔子此語的本義是: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庶鄙,不論種類、族類,「宜同資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實踐著他的這一主張,孔門三千弟子中,既有擁有很大權力和財富的貴族子弟,又有家境貧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賈之人,又有勞動者,甚至有人還曾經為盜,所以荀子也說孔門多雜(《荀子·法行》)。《呂氏春秋·勸學》說:「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於道,其人苟可,其實無不可」,這也是「有教無類」 的真正含義。 (二)教育主體 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以教育為職業的人,在他之前不農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講學為職業並以此謀生的人是不為我們所知的。孔子早年雖也「嘗為委吏」,「嘗為乘田」,但自從「大夫之後」,大收學生以來,即純以講學為職業,為謀生之道。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了教師這個社會階層,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確主張了老師的專職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並極力尋找弘道的機會,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泰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張》),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許多有才乾的學生來。 子夏說:「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孔子對提倡「學而優則仕」的態度非常明確,他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孔子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學習與做官有了密切的聯系,他鼓勵學生們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必擔心沒有官做,要擔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識本領學好沒有。弟子們受此思想灌輸,頭腦中普遍存在為做官而學習的念頭,既然已學為君子,不做官是沒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說出「不仕無義」,這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積極向當權者推薦有才能的學生去擔任政治事務,但他在輸送人才時也堅持一些原則:首先,學不優則不能出來做官;其次,國家政治開明才能出來做官,否則寧可隱退。孔子培養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遲地參加政治活動,他們「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把學優與仕優聯系起來,以學優保證仕優,有利於推行賢人政治,改良社會政治,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反對了不學而仕的世襲制,為平民開拓了從政的道路,成為當時積極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育內容 《論語?述而》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夠確切的說法。劉謼南說:「夫文與行,固為二物,至於忠信,特行中之兩端耳,又何別為二教!」指出忠信二而實一,是正確的。從孔子教育的目的上看,他要培養的是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和諧統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內容也是德才並重,既加強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識教育。 (一)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內容,即所謂德育。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內容是「仁」。孔子對「仁」有許多解釋,但不外是「愛人」這個總原則。他同時還提出孝、悌、忠、信、勤、義、勇、敬、誠、恕、溫、良、恭、儉、讓、謙、和、寬、敏、惠等一系列具體概念,豐富發展了德育的內容。 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實踐,強調「聽其言而觀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張時,匡亞明先生說:「道德行為是檢驗道德認識是否明確、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觀念是否堅定的試金石,是品德修養進入躬行實踐的最主要的環節。」(《中國歷史是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 (二)文獻知識 在文獻知識方面,孔子主要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教授學生。對於「六藝」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禮記?經解》引孔子的話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致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詩》即《詩經》,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在當時主要用於典禮、應接和賦詩言志等方面。孔子認為學《詩》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不學詩,無以言」(《季氏》),把詩教當成修養道德,陶冶性情,建功立業的主要手段,並指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樂》是孔子教育中一項重要教材,包括音樂基礎知識、音樂理論、音樂審美、音樂功能等內容,是孔子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書》又稱《尚書》或《書經》。現在所見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是由《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拼合而成,共二十九篇。《書》是孔子的教育體系中培養從政人才的政治課本。 《禮》是現存禮書經東漢鄭玄融合「古」「今」兩派後,定型為三種,即《周禮》、《儀禮》、《禮記》。《周禮》講各種官制,《儀禮》講各種典禮節儀;《禮記》講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 《易》又稱《周易》,講解事物變化。《周易》以八卦為綱構成體系。基本符號「―― 」(陰爻)和「—」(陽爻)兩種,再由「―― 」和「— 」三三組合,而成八類,再將八類兩相重而成六十四門。關於《易》的傳統說法是:伏羲作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翼,但未必全部可靠。孔子晚年專研過《周易》,並以《易》教授弟子。 《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記載了春秋時代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後世有《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和《春秋左傳》闡釋它。孔子晚年專注於修編《春秋》,他曾感嘆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會政治理論,是孔子對學生進行政治和歷史教育的教科書。 (三)體育鍛煉 孔子除教授書本知識外,還以一些技藝為教育內容。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中,「射」和「御」即屬此類。「射」是射箭,「御」是駕車,都是當時上層社會對士階層的要求之一。 教學方法 孔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靈活多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不僅在過去而且在當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意義,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 (一)學、思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就是要佔有知識材料,「思」就是對看到的知識材料進行分析思考。孔子認為,要使一個人成才,就必須通過培養,使他既善於佔有資料又勤於對資料進行獨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教好學生。 關於孔子學思結合的教學方法,清初王夫之曾說:「致知之道有二:曰學,曰思,……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愈遠,思正有助於學。」(《四書訓義》卷六) (二)因材施教 教學活動不同於一般的生產活動,它的教育對象是各個不同的有著獨立意識的人,這就決定了教學活動中不能用同一種方式、方法同時教育好所有的受教育者。孔子很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並創造性地施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這並不說孔子要把人分個三六九等,而是說孔子能夠正視學生資質上存在的差異,根據學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選擇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論語?先進》中記載,冉求做事好退宿,膽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斷,想到了就應馬上去做;仲由膽大,欠考慮,孔子怕他冒失惹禍,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這種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完善弟子們的德業修養的。 (三)善於啟發 循循善誘 孔子是中國古代第一個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教育家。《論語?述而》記載,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說,教育學生不能簡單地採取灌輸的方式,而應該以學生為主,在學生思考後仍不得要領時再開導他,在學生想表達自己思想而苦於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啟發他說出來。另外,如果學生僅停留在對知識的了解,而不能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強教下去了。這總的精神體現了孔子務實和對每個學生認真負責的教學風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教學相長 孔子言:「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可以說,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孔子師生之間互相討論、回答情況的書。教學相長最重要的是老師要勇於放下架子,面對自己的不足,勇於承認不足,敢於向比自己強的人學習,並把學來的知識應用到以後的教學中去。「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實際上,「誨人不倦」是要以「學而不厭」為基礎。另外,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教學相長」的教學方法中體現的師生平等觀,對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肆』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樣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生於公元前年 (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逝於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私學的創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他的思想早就傳及亞洲各國,今天他是為世界所公認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人,他對後世的教育活動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 一、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動 孔子生在一個有貴族血統的家庭,先世為殷人,系宋微子的後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時,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宮廷內訌中被殺,木金父亦被降為士,並「絕其世」,即被剝奪去卿大夫的世襲地位.為了區別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華氏之逼逃亡魯國(今山東)定居 .孔子的父親孔紇(字叔梁)是魯國貴族孟獻子屬下一個「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兩次戰功,提升為陬邑(今山東曲阜南)大夫.孔紇大約六十幾歲時同一個年紀不滿二十歲的姑娘 顏徵在成婚.年齡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階級地位的懸殊.傳說他夫妻倆因祈禱山神來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靈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稱「 尼山」,位於曲阜城南).孔子三歲時,先喪其父,十七歲時,又喪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視禮儀之教.生活貧困,促使他較早為謀生做事,學會多種本領,他自稱:「吾少也貧,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時期在季氏門下當過委吏(管理倉庫),還當過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觸到社會 下層,了解到人民的一些願望和要求.孔子生長於當時的文化中心——魯國,在周禮的熏陶下,六歲「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十五歲時,就確立了堅定不移的學習志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學 習 魯國保存 的中國古代文化,從中尋求治國救人之道.這一基本方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點.孔子最大的抱負,是希望有機會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說:「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話,一年的時間就差不多了,三年就會大有成效.孔子約自30歲起,就奔走於齊魯之間,希望通過從政來實現他的理想.但經 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未獲得統治者的重用.於是,他就招收弟子從事講學活動.直到51歲,魯定公任他為中都宰.後來,他「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攝相事」.後因和魯國執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間,他並未停 止辦學.見自己的政治抱負在魯國不能實現,55歲時,他便率領弟子周遊列國.孔子先後經過衛、曹、陳、宋、蔡、鄭、楚等十幾國,一面宣講自己的政治主張,一面堅持流動教學, 68歲時返回魯國.此後,他專門從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雖然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卻是成績卓著的.孔子大約在30歲( 前522年)左右時,從事創辦私學活動,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魯國從政和周遊列國期 間,不斷廣收弟子,隨時隨地講學,前後從事教育工作達四十餘年.他一生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從事著教育工作,這是他之所以獲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條件. 孔子在教學過程中,搜集並整理出《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作為教材,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還通過教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統地論述,對後世的教育影響極大.《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有「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說:「受業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養了這么多人才,可謂教育碩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喪禮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喪畢 ,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弟子及魯人往 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他的事跡,弟子們各有記錄,後來匯編成一本書,名為《論語》,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視教育的作用 孔子認為教育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建 立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論語·子路》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過冉有之問,孔子扼要地闡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綱.從庶、富、教三者的排列關繫上看,孔子已直觀地認識到治理好一個國家,要有這三個條件.即勞動力、發展生產、 進行教化和發展教育事業. 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 ,習相遠也」.這一理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指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這個較為科學的命題,既是孔子「有教無類」的理論基礎,又 是孔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結晶. 三、教育的對象比較廣泛, 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 接受 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 的辦 學方針,這也是孔子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有教無類」,東漢馬融說:「言人所在見教,無有種類.」梁朝皇侃說:「人乃有 貴賤,宜同資教,不可以其種類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則善,本無類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 招 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干肉作 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 、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復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大多數出身平民,如窮居陋巷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黎藿為食的子路,窮困至於三天不 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居室蓬戶不完上漏下濕之原憲,父為賤人家無置錐之地的仲弓.也有個別商人出身,如曾從事投機販賣的子貢.還有少數出身於貴族的,如魯國的孟懿子和南 宮敬叔,宋國的司馬牛等.孔子私學中,弟子品類不齊,各色人物都有,實是「有教無類」 的活標本,當時有人對此不理解,產生種種疑問.南郭惠子譏笑性地問子貢說:「夫子之門 何其雜也?」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木隱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雖門下人品混雜,皆能兼收並蓄,教之成才 ,這說明教育家胸懷的寬大能容,教育藝術的高明善化. 實行開放性的「有教無類」方針,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 孔 子私學成為當時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社會影響最廣泛的一所學校,從總的社會實踐效果來看,是應該肯定的.「有教無類」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進步思想,他打破了貴族對學 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一般平民,有利於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 四、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許多有才乾的學生來.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孔子 對實行「學而優則仕」的態度非常明確,他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學習與做 官有了密切的聯系,他鼓勵學生們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必擔心沒有官做,要擔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識本領學好沒有.弟子們受到此思想灌輸,頭腦中普遍存在為做官 而學習的念頭,既然已學為君子,不做官是沒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說出「不仕無義」,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積極向當權者推薦有才能的學生去擔任政治事務,但他在輸送人才時 也堅持一些原則:首先,學不優則不能出來做官;其次,國家政治開明才能出來做官,否則寧可隱退.孔子培養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遲地參加政治活動,他們「散游諸侯,大者為 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五、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 忠、信.」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 《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奴隸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 個部分.這三個方面,從教育內容的結構,以及社會的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看,應該說是初步完整化了.這是孔子在教學內容發展史上的貢獻.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 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編的「六書」,是中國第一套較完整的教科書,從荀子的《勸學》篇開始尊為「經 」 ,故後世稱為「六經」,除《樂經》已亡佚,其他「五經」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是學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藝」與「六經」的不同在於:「六經」偏重於文化知識, 屬於文的范圍;「六藝」則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因「禮、樂」也具有這方面的性質,所以也列在「六藝」中,「射」是射箭,「御」是駕車,都屬軍事課程. 總的來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偏重社會人事.他的教材,都屬於社會 歷 史政治倫理方面的文化知識,注重的是現實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靈.他雖不是無神論者,但對鬼神持存疑態度.他不談「怪、力、亂、神」,不宣傳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內容列 為教學科目,這種明智的態度,成為中國古代非宗教性教育傳統的開端.其二,偏重文事.他雖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 教學居於次要地位.其三,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他所要培養的是從政人才,不是從事農工的勞動者,他不強調掌握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他既沒有手工業技術可傳授,也沒有農業技 術可傳授.他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生產勞動,所以他從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 樊遲要學種田、種菜,他當面拒絕. 六、孔子的教學特點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題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雲:「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了解學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談話.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個別談話,也有聚眾而談.如有一次有意識地向子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問題:「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字路並未說話,僅以高興默認,孔子便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第二,個別觀察.他通過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由表及裡地洞 察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單憑公開場合的表現作判斷還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還不夠,還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觀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徹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 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系時說:「學而 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 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 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 狀 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就是說,在教學事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詞表達出來,此 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七、樹立教師的典範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後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回答子貢的提問時說:「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學生面前評價自己說:「若聖與仁, 則吾其敢.抑為(學)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也.」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六個方面的典範: 學而不厭.教師要盡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 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溫故知新.教師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借鑒有益的歷史經驗認識當代的 社會問題,知道解決的辦法. 誨人不倦.孔子30歲左右開始辦學,40多年不間斷地從事教育活動,就在從政的5年間,也仍 然從事傳授,周遊列國時,也隨處講學.有的學生品德很差,起點較低,或屢犯錯誤,他也 不會嫌棄,耐心誘導,造就成才.「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對學生的愛和高度負責,是他有誨人不倦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以身作則.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 化 學生.「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 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學相長.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 而是可以教學相 長 的.他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答疑解惑,經常共同進行學問切磋.不但教育了學生,也提高自己. 總之,孔子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國歷史上教師的光輝典範,他所體現的「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已成為中國教師的優良傳統.
『伍』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那些
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質教育的重點.孔子一生為培養治國人才而進行賢能教育.在「德、才」兩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為出發點,提倡「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並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他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二、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奮好學、講究方法、注重實效.(一)勤奮好學----治學的重要條件.《論語》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他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樂趣,對優秀者給予表揚,對怠惰者給予批評.(二)學習方法----獲知之橋梁.重視學習方法,是每個學生應有的學習態度.孔子為此曾多次表揚顏回.他主張「溫故而知新.」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並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習時應當獨立思考,但思考必須以認真讀書為基礎,他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孔子教育思想之三:治學嚴謹,抓住規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幾乎人人都知道孔子這句話,這是孔子做學問的態度----治學嚴謹、求實.他曾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之;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明;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明.這是杞國、宋國資料和熟悉歷史的賢人不夠的原故.如果資料充足,那麼我就可以用來作證明了.這足以說明孔子治學嚴謹、扎實的態度.
『陸』 有教無類,教學相長,是什麼意思
有教無類: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教學相長:教和學兩方面互版相影響和促進。
1、有教無權類
拼音:yǒu jiào wú lèi
出自:春秋末年孔子弟子《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譯文: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2、教學相長
拼音: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集釋》:「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
譯文:由此可以看到,教和學兩方面是互相影響和促進的。
(6)教學相長屬於孔子的教育思想嗎擴展閱讀:
"有教無類"中的道理:
孔子的教育對象、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孔子的教育反映了當時文化衰落的現實。政府的學習狀況發生了變化。除貴族出身的兒童可以接受教育外,其他所有階級和階層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一些機會。
孔子招募了各種各樣的弟子,無論是種族還是宗族,都可以在門下接受教育。因此,說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為中國古代的私立教育開創了先例,為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理念奠定了基礎。
『柒』 孔子教育思想是什麼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傾盡心 血獻身教育,其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影響深遠。
1.教育作用:
教育對社會的作用是「庶」、「富」、「教」。「庶」指較多勞動力,「富」指人民群眾有豐足的物質生活,「教」指使人民受到政治倫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教育對個人的作用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指先天素質,「習」指後天習染,包括教育與社會環境的影響。
2.辦學方針:
有教無類:「有教無類」指,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
「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一般平民,利於教育和文化發展。它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3.教育目的:
「學而優則仕」孔子提出從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這條培養人才的路線,概括為「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仕」把讀書與做官聯繫到一起,成為封建統治者維護統治和籠絡人才的手段。
4.教學內容:
孔子創立私學,以「六藝」為內容,主要教材是孔子編撰的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教學的特點有:偏重社會人事;偏重文事;輕視科技與生存勞動
5.教學方法:
學、思、行結合;啟發誘導(孔子是中國第一個提倡啟發式教學的人);因材施教。
6.道德教育:
孔子主張以「禮」為道德規范,以「仁」為最高道德准則。「仁」 與「禮」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德育原則有: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內省、 改過。
7.教師條件:
孔子認為一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有:(1)學而不厭(2)溫故知新(3)誨人不倦(4)以身作則(5)愛護學生(6)教學相長
8.歷史貢獻:
孔子是全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史上做出了很多貢獻;如 強調教育的作用,創立私學,編纂六經,實行「有教無類的」方針等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全面、正確地去評價,批判繼承
『捌』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沒有提出教學相長的觀點
《論語》中有「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句本人覺得與該觀點相契合
具體的「教學相長」出自《禮記》
『玖』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教育主張 作為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並經過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一直為人們所重視.這些主張,滲透到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教育體系.(一)教育對象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類,應作種類、族類、類別解.孔子此語的本義是: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庶鄙,不論種類、族類,「宜同資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實踐著他的這一主張,孔門三千弟子中,既有擁有很大權力和財富的貴族子弟,又有家境貧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賈之人,又有勞動者,甚至有人還曾經為盜,所以荀子也說孔門多雜(《荀子·法行》).《呂氏春秋·勸學》說:「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於道,其人苟可,其實無不可」,這也是「有教無類」 的真正含義.(二)教育主體 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以教育為職業的人,在他之前不農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講學為職業並以此謀生的人是不為我們所知的.孔子早年雖也「嘗為委吏」,「嘗為乘田」,但自從「大夫之後」,大收學生以來,即純以講學為職業,為謀生之道.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了教師這個社會階層,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確主張了老師的專職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並極力尋找弘道的機會,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泰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張》),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許多有才乾的學生來.子夏說:「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孔子對提倡「學而優則仕」的態度非常明確,他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孔子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學習與做官有了密切的聯系,他鼓勵學生們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必擔心沒有官做,要擔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識本領學好沒有.弟子們受此思想灌輸,頭腦中普遍存在為做官而學習的念頭,既然已學為君子,不做官是沒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說出「不仕無義」,這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積極向當權者推薦有才能的學生去擔任政治事務,但他在輸送人才時也堅持一些原則:首先,學不優則不能出來做官;其次,國家政治開明才能出來做官,否則寧可隱退.孔子培養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遲地參加政治活動,他們「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把學優與仕優聯系起來,以學優保證仕優,有利於推行賢人政治,改良社會政治,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反對了不學而仕的世襲制,為平民開拓了從政的道路,成為當時積極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育內容 《論語?述而》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夠確切的說法.劉謼南說:「夫文與行,固為二物,至於忠信,特行中之兩端耳,又何別為二教!」指出忠信二而實一,是正確的.從孔子教育的目的上看,他要培養的是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和諧統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內容也是德才並重,既加強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識教育.(一)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內容,即所謂德育.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內容是「仁」.孔子對「仁」有許多解釋,但不外是「愛人」這個總原則.他同時還提出孝、悌、忠、信、勤、義、勇、敬、誠、恕、溫、良、恭、儉、讓、謙、和、寬、敏、惠等一系列具體概念,豐富發展了德育的內容.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實踐,強調「聽其言而觀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張時,匡亞明先生說:「道德行為是檢驗道德認識是否明確、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觀念是否堅定的試金石,是品德修養進入躬行實踐的最主要的環節.」(《中國歷史是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二)文獻知識 在文獻知識方面,孔子主要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教授學生.對於「六藝」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禮記?經解》引孔子的話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致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詩》即《詩經》,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在當時主要用於典禮、應接和賦詩言志等方面.孔子認為學《詩》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不學詩,無以言」(《季氏》),把詩教當成修養道德,陶冶性情,建功立業的主要手段,並指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樂》是孔子教育中一項重要教材,包括音樂基礎知識、音樂理論、音樂審美、音樂功能等內容,是孔子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書》又稱《尚書》或《書經》.現在所見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是由《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拼合而成,共二十九篇.《書》是孔子的教育體系中培養從政人才的政治課本.《禮》是現存禮書經東漢鄭玄融合「古」「今」兩派後,定型為三種,即《周禮》、《儀禮》、《禮記》.《周禮》講各種官制,《儀禮》講各種典禮節儀;《禮記》講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易》又稱《周易》,講解事物變化.《周易》以八卦為綱構成體系.基本符號「―― 」(陰爻)和「—」(陽爻)兩種,再由「―― 」和「— 」三三組合,而成八類,再將八類兩相重而成六十四門.關於《易》的傳統說法是:伏羲作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翼,但未必全部可靠.孔子晚年專研過《周易》,並以《易》教授弟子.《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記載了春秋時代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後世有《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和《春秋左傳》闡釋它.孔子晚年專注於修編《春秋》,他曾感嘆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會政治理論,是孔子對學生進行政治和歷史教育的教科書.(三)體育鍛煉 孔子除教授書本知識外,還以一些技藝為教育內容.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中,「射」和「御」即屬此類.「射」是射箭,「御」是駕車,都是當時上層社會對士階層的要求之一. 教學方法 孔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靈活多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不僅在過去而且在當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意義,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一)學、思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就是要佔有知識材料,「思」就是對看到的知識材料進行分析思考.孔子認為,要使一個人成才,就必須通過培養,使他既善於佔有資料又勤於對資料進行獨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教好學生.關於孔子學思結合的教學方法,清初王夫之曾說:「致知之道有二:曰學,曰思,……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愈遠,思正有助於學.」(《四書訓義》卷六)(二)因材施教 教學活動不同於一般的生產活動,它的教育對象是各個不同的有著獨立意識的人,這就決定了教學活動中不能用同一種方式、方法同時教育好所有的受教育者.孔子很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並創造性地施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這並不說孔子要把人分個三六九等,而是說孔子能夠正視學生資質上存在的差異,根據學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選擇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論語?先進》中記載,冉求做事好退宿,膽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斷,想到了就應馬上去做;仲由膽大,欠考慮,孔子怕他冒失惹禍,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這種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完善弟子們的德業修養的.(三)善於啟發 循循善誘 孔子是中國古代第一個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教育家.《論語?述而》記載,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說,教育學生不能簡單地採取灌輸的方式,而應該以學生為主,在學生思考後仍不得要領時再開導他,在學生想表達自己思想而苦於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啟發他說出來.另外,如果學生僅停留在對知識的了解,而不能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強教下去了.這總的精神體現了孔子務實和對每個學生認真負責的教學風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四)教學相長 孔子言:「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可以說,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孔子師生之間互相討論、回答情況的書.教學相長最重要的是老師要勇於放下架子,面對自己的不足,勇於承認不足,敢於向比自己強的人學習,並把學來的知識應用到以後的教學中去.「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實際上,「誨人不倦」是要以「學而不厭」為基礎.另外,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教學相長」的教學方法中體現的師生平等觀,對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直接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