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教育的詩句有哪些
1、題弟侄書堂
唐代: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譯文
雖然住的屋子簡陋但知識卻沒有變少,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戰亂紛紛。
故鄉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台中的墨汁好像發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
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鬆自己的努力。
2、勤學
宋代: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譯文
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你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3、書院
宋代: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譯文
努力學習就像農人努力耕作,是勤勞還是懶惰只有自己會知道。
就算書的種類繁多,只要努力終究會有熟讀、理解的那一天。
4、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5、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
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
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㈡ 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詞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古詩詞不僅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還是一種包容了音樂、繪畫等在內的一種綜合藝術,是一個豐富的藝術寶庫,有著巨大的美學價值、特殊的審美功能和強大的藝術魅力,是我們實施美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在古詩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倡導「美學」的理念,要充分挖掘古詩的美學價值, 通過古詩詞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引導學生從古詩中獲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一、品味古詩詞的語言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古詩則是用最精粹的語言寫成的。因此,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美,對於理解古詩的思想內容和寫作藝術,以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中二、三、四句的「閑」、「厭」、「山」押韻,充分顯示出語言的音韻美 。詩中寥寥數字就描繪了「眾鳥飛盡」 「孤雲獨閑」「與山相對」的幾個畫面,讓詩人當時孤獨寂寞的形象躍然紙上。
古詩的語言凝煉、生動形象,常常運用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來增強詩的表現力。如《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人極盡誇張之能,以「高百尺」、近可手「摘星辰」來形容樓之高。又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寫出了夜之靜。又如《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詩人極目遠眺,把美麗的洞庭湖比喻成了沒有打磨過的鏡子,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銀盤」,把俊秀的君山比喻成「青螺」。
這些詩句讀來令人感到美不勝收而且受益匪淺。在學習這些優美的古詩詞時,我們要讓學生在品析字詞中,潛移默化地感知語言美,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加強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與理解,幫助學生發掘詩句中的語言美,激發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並適時培養學生在寫作時遣詞造句的能力。
二、感受古詩詞的畫面美。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在評論唐代大詩人、畫家王維的《藍田煙雨圖》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可見詩與畫是有共同點的。
詩歌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不離畫,畫可賦詩。詩與畫之所以能夠相通,是因為兩者有某些共同的審美特性,一首詩本身就是一幅畫,根據詩的內容去畫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漁歌子》一詞,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初春的遠山剛蒙上幾分綠色,從水田裡飛來的白色鷺鷥在山前低徊,粉紅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黃色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漁翁頭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於春波之上,色彩多麼明麗,畫面多麼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在學這首詞時,我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把詩句變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再引導學生體會詩句的意思,讓詩句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並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大膽想像,極大地豐富了畫面,讓學生通過視覺去感受圖畫中的美,與詩相互印證,以此獲得美感的愉悅,進而欣賞畫面美,幫助學生更好的加深了對詩的理解。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還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詩中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畫面美。
三、領悟古詩詞的意境美。
古詩除了栩栩如生的形象,還創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所謂意境,是藝術家的審美體驗、情趣、理想與經過提煉、加工後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詩是通過意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感情的。就古詩而言,詩人往往將自己的感情、願望寄託在所描寫的客觀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從而創造出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也即「詩情畫意」的美。詩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態的,有的雄偉壯闊,絢麗纖細;有的悲涼凄婉;有的豪放曠達;有的含蓄典雅,景象萬千。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除了物還有蘊含其中的情感。
讓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是要指導學生觀賞插圖。觀賞插圖應做到細致而全面,既要有局部的細致觀察,又要有整體的觀賞,做到點面結合。如《所見》這首詩中的插圖,既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牧童,也要讓學生感知這幅圖中的整體環境,從而初步感知詩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所處環境:某個夏天的早晨,風和日麗,一個牧童騎著黃牛來到了一片茂密的樹林中,他身穿紅衣、頭戴斗笠,神采奕奕,此刻正盯著柳枝上的一隻蟬兒,柳條正隨風輕輕飄動……這樣,學生已初步感知到一種美的意境。另外還要要渲染情境,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學生領會詩人的感情,進而領悟詩的意境美。如《山行》一詩,就出現這樣一幅畫面:一條彎彎曲由的小徑直通深山,在雲霧繚繞的深林間,隱約有幾戶人家,那滿眼的秋意,讓人無限遐想。學生隨著典雅的古箏曲低吟高誦,進入杜牧所描繪的美妙意境中……從動人的畫面上,從傳情的樂聲中,學生想像著、體味著、感受著詩文的藝術魅力。
教師在古詩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步入詩的意境,使他們如見其景,如見其物,如見其人,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感情,受到一種文化的熏陶和美的感染。
四、探求古詩詞的內蘊美。
古代詩人在進行創作時,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寫中,或給人以鼓舞,或給人以啟迪,因而詩中蘊含深刻的哲理。如陸游《游山西村》這首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狀難寫之景,又於寫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為千古傳唱的名句。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無望,忽而絕處逢生,出現新的契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又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寫廬山,然而實際上在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對於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觀察了解,不要局限於一隅之見,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根據這些古詩的特點,要使學生深刻理解古詩的內蘊美,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欣賞詩的藝術趣味,使學生在教師生動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學中,理解古詩的內蘊美。另外要讓學生聯系實際來說說對詩中道理的理解並會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在學習「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詩時,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古詩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數學題的時候,盡管不斷思考,反復計算,還是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爸爸走過來,給我做了指點,我很快就解出了這道難題。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在教學《題西林壁》時,要突出「橫」「側」「遠」「近」「高」「低」幾個字,體會詩人在廬山時,每到一個地方都在仔細地觀察、欣賞。讓學生通過誦讀感受到,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角度在變化,所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詩人才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可以聯系學過的課文,如《畫楊桃》,幫助學生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帶領學生走進古代藝術殿堂,去品味古詩的語言美,感受古詩的畫面美,領悟古詩的意境美,探究古詩的內蘊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讓古詩詞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讓他們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受到深刻而全面的美育教育,讓古典文學的精華,融入他們的血液里,芬芳在他們的生命中。
㈢ 和教育有關的詩詞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㈣ 與教育教學有關的詩句和古語 總結了與教育教學有關的詩詞名句,古語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㈤ 有關教育的詩句有哪些
有關教育的詩句有: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8、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增長能力經驗,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
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㈥ 形容老師的詩句
形容老師的詩句有:
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內雨》
譯文:春雨隨著春風容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2、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譯文: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4、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譯文:想為聖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譯文: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㈦ 求大量有關贊美教育的古詩句,詞
絲盡春猶在
燭化意更稠
板上種桃李
碩果滿神州
無題
風雨潤桃李
黑白畫春秋
誰知鬢上雪
日月漸入無
1. 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
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
今又遠航,
路遙山高水長.
2. 老師匡煥學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傑.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3. 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4.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5. 管仲圖
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匯集四方英雄,
師出有名,
天下任我縱橫.
6.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台,
天地為之驚駭.
綠野堂開占物華,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夢瑤台,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更種花.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台,
天地為之驚駭.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師蠶
教子教女,
辛勤半輩.
滿頭白發,
甘乳一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成語)桃李滿天下
㈧ 本人急需關於教育的古詩
名言警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一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告戒人要誠信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名言警句
㈨ 有關教育的古詩句
1、春復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制。 —— 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2、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唐代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譯文:落葉飄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風流儒雅堪當我的老師。
3、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 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
4、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5、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代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㈩ 有什麼與教育有關的古詩詞
與教育有關的古詩詞: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