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概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張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主張,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體系。
B. 陶行知創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個理論,三大原理,四種精神,五大主張。
1、一個理論即生活教育理論,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稱。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3、四種精神是:
「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張是:行是知之始、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學思想,認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都是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勞力上勞心,即主張手腦並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張教學相長;即知即傳,則是主張隨學隨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為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原則。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眼睛、時間和空間,還兒童以自由,從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2)陶行知先生提出活教育和整體教學法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
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2]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
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參考資料:網路-《陶行知教育名篇》
C. 陶行知先生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時又是堅定的民主戰士和大眾詩人。他畢生致力於人民教育事業和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在當時國統區、老解放區有很大影響,而且也影響到國外。毛澤東贊揚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來評價他是"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宋慶齡也贊頌他是"萬世師表"。
關於 "生活教育"的思想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體系,最初是以鄉村教育的形式出現的,後來陶行知將其作為一種與傳統教育、舊教育、富人教育相對立的新教育和窮人的教育。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陶行知認為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學校,如果從大眾的立場上看社會是大眾唯一的學校,生活是大眾唯一的教育。統治階級、士大夫為何不承認此,是因為他們有特殊的學校給他們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對這種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會即學校",以此來推動大眾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在於要求擴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們主張 '社會即學校',是因為在 '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 '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先生可以多起來。"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的主張和"生活即教育"一樣,也在於反對傳統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脫節、相隔離。他認為"學校即社會,就好象把一隻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里一樣。它要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而且這種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成了一道高牆",把學校與社會生活隔開了。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牆,"把學校里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東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獲"。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這些見解在認識論上具有唯物主義因素,因而"教學做合一"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從保重中學"就有了區別。但是陶行知所說的"行"與我們現在所講的實踐還不同,他所說的"行"還只是個人狹隘的瑣碎的活動。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准。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論在反傳統的舊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揭露並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山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當時的歷史下,對普及識字教育、掃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適應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
D.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什麼和教學做合一等教育思想
先生提出生活復教育理論共包括制三個方面:首先,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其次,社會即學校。「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重要主張,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學校與社會關系問題上的具體化。再次,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又一重要主張,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學方法問題上的具體化。
E.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F. 陶行知教育理念
陶行知教育理念
--------------------------------------------------------------------------------
來源:51教育 2005-9-12 9:21:30 瀏覽:186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評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范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萬世師表」。
當我們滿懷信心跨入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世紀之際,作為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擔子和責任的重大,我們「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精神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育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型人材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江主席把「創新」與民族的興衰,國家的存亡聯系起來,創新已不再僅僅和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有關,而是決定我們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新世紀里,將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思維、創新的體制、創新的教育方法與模式作為教育改革主題,這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識和潮流。在新形勢下,我們聯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論來看當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他的那些極具時代精神、創造精神,又極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見,都體現了當今素質教育的精髓內涵,成為我們不斷吸取教育改革營養的源泉,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內含十分明確,即大眾教育——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觀正是其教育思想的體現。他認為脫離生活,脫離勞動的傳統教育,會扼殺兒童的身心發展,其結果培養的是一群無用的沒有創新精神和膽略「書獃子」。聯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們顯然是做得不夠的,師生之間關系的家長制仍未改變,學生依賴教師的被動學習方式,仍是主流,雖然我們知道要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學生應該主動學習,然而,目前的教育環境,教科書、課程標准及作息安排,並不利於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和創新精神的發揮。課堂上教師的居高臨下、學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課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學內容和匆匆忙忙趕進度的壓力下,學生並沒有分配學習時間、選擇學習內容的自由。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學生天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必定會喪失殆盡,從何談創新?如何改革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已經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面向生活;要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要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包括學習時間的選擇、學習方法的選擇以及學習內容的選擇,鼓勵學生依照自己興趣、需求,開展實踐、探索、創新活動。與之相配套的課程設置,教育內容,教育模式等也都應向生活教育理論方向靠近。這樣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學生的腦,解放學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體現,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這樣也才不負江總書記的「教育在培育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型人材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這一至理格言,這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恆主題。在市場經濟、競爭的年代及世界風雲突變的情況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現實意義。其意義有二:第一,「知行統一」。我們的教育歸根結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什麼?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諦問題。這里要強調的是,我們在注重知行(德、智)統一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使學生知行達到和諧統一,真正使學生達到「學做真人」,成為真、善、美的人。我們知道,從知到行是一個復雜的品德的心理過程,當代的青少年思維活躍,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就會思考「我活著是為了什麼?」於是,人生觀的問題便隨之產生。對於他們來說要把人生發展近景和遠景正確結合起來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難的。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擔負起應盡的職責,幫助、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以及在這種人生觀指導下所建立起來的道德、品質、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學生所接觸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識,瞬息萬變。面對這些,學生既感興趣,又難以招架。興趣是對真理探索的鑰匙,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困惑,被各種非本質的自然現象所纏繞。這種困惑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正確的引導和正面的鼓勵,當學生經過艱苦的學習,解決了各種難題,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就會產生興奮感,這種興奮感是學生對困惑感的否定和對學習探索活動的肯定,由此帶來的喜悅和歡樂體驗可以釀造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尊嚴感,進一步強化其探索行為,從而激勵自己繼續進行新的創造。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他認為教師應「發前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發明家,不做一個教書匠。1943年11月,《新華日報》發表的陶行知的《創造宣言》一文,熱情謳歌創造精神,鼓勵人們要有「大無畏之斧」,「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志」,「向著創造之路邁進」。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這種教師觀正是我們當代教師所應追求的。道理很簡單,其一,教師不是處在世外桃源,學生面臨的挑戰,教師同樣首先遇到,他應先於學生獲得這些本領和品質。否則,他就無法引導學生既學會生存又學會關心。這里的關鍵問題是,教師應有一種清晰的辯證觀,即懂得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與關心和奉獻他人之間的辯證關系。教師應以親身經歷和體驗來啟發學生懂得這種辯證關系,使之把學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單純利已的功利目標上。其二,有創造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創造能力的學生。教師應「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因此,陶行知先生不顧保守勢力的反對,改「教授法」為「教學法」。他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他的這些教育思想都啟示我們教師應更著眼於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學法研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教是為了不教」,教給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的方法和本領,已成為當務之急。
「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這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並勉同志》詩。他自己的一生正是不斷追求真理,學做真人的典範。他善於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創造性的開展教育工作,探索、開辟了一條中國新教育道路,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他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奮鬥了終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豐富的教育遺產,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為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種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
G.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普及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榮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所以小學教育是建國之根本;幼稚教育尤為根本之根本。小學教育應當普及,幼稚教育也應當普及。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是我們最關心的—個問題。依我看來,進行幼稚教育之普及要有三個步驟。
(一)改變我們的態度一般人的態度總以小孩子的教育不關重要;早學一兩年,或遲學一兩年,沒有多大關系。
我們很漠視小孩子的需要,能力,興味,情感。因此,便不知不覺的漠視了他們的教育,把他們付託給老媽子,付託給街上的夥伴。在這種心理之下,幼稚園是不會發達的。我們要想提倡幼稚園必須根本化除這種漠視小孩子的態度。我們必須喚醒國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關心幼兒的父母,明白幼稚教育之重要,並且願意送子女進幼稚園。但是他們有一種牢不可破的成見也是要不得的。這成見就是不願他們的子女與貧苦人家的子女為伍。他們以為自己的子女是好的,貧苦人家的子女是不好的。他們以為貧苦人家的子女進了幼稚園便要把他們的子女帶壞了。
因此,幼稚園便成了富貴人家和偽知識階級的專利品。我們應當知道民國只有人中人,沒有人上人,也就沒有人下人。人中人是要從孩中孩造就出來的。教育者的使命是要運用好孩子化壞孩子,不應當把好孩子和壞孩子分開,更不應當以為富貴人家的孩子是好孩子,貧苦人家的孩子是壞孩子;尤其不可遷就富貴人家的意見排斥貧苦人家的兒女。富貴人家及偽知識階級的父母倘不願把新生子女做新中國被打倒之候補者,就應當把自己的子女和不幸的人家的子女放在一個幼稚園里去受陶冶。辦理幼稚園的先生倘若不願把幼稚園當作富貴太太們打麻將時用之臨時托兒所,便應當把整個的幼稚園獻給全社會的兒童。可是這樣一來,幼稚園教師便須明白他們的使命,不是隨隨便便的放任,乃是要運用好孩子化壞孩子,運用壞孩子的好處化好孩子的壞處。
承認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園之出發點;承認幼稚園為全社會幼兒的教育場所,是普及正當幼稚園的出發點。我們必須得到這兩種態度,幼稚園才有普及的希望。
(二)改變幼稚園的辦法幼稚園的辦法是費錢的,不想法節省,必不容易普及。最需要幼稚園的地方是鄉村與女工區。女工區的幼稚園,還可由工廠擔負經費,縱使用費太多,尚易籌措。鄉間是民窮財盡,費錢較少之小學尚且不易普及,何況費錢加倍的幼稚園呢?所以在鄉間推行幼稚園好比是牽只駱駝穿針眼。我們必須向著省錢的方針去謀根本改造,幼稚園才有下鄉的希望,才有普及的希望。
(三)改變訓練教師的制度 普及教育的最大難關是教師的訓練。我們要想普及幼稚教育至少需要教師一百五十萬人。這是一個最難的問題;因為不但是經費浩大,並且訓練不得其法,受了辦理幼稚園的訓練,不一定去辦幼稚園,或者是去辦出一個不合國情的幼稚園,那就糟了。幼稚師范是要辦的,但幼稚師范必須根本改造才能培養新幼稚園之師資。縱然如此,我們也不能專靠正式幼稚師范去培養全部的師資。我們現在探得一條新途徑,很能使我們樂觀。試驗鄉村師范學校的幼稚師范院在燕子磯設了一所鄉村幼稚園,叫做第二中心幼稚園,開辦之初便收了三位徒弟,跟著幼稚教師徐先生學辦幼稚園,張宗麟先生任指導。前天他和我談起,幼稚園的徒弟制似可推行到小學里去,並且可以解除鄉村小學教員的一個大問題一一生活寂寞。我說:「這是的的確確的。徒弟制不但能解除生活寂寞,並且能促進普及教育之進行。」普及小學教育及幼稚教育非行徒弟制不可。倘以優良幼稚園為中心,每所每年訓練兩三位徒弟,那麼,多辦一所幼稚園,即是多加一所訓練師資的地方,這是再好沒有的辦法。我看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徒弟,行行都普及。木匠到處都有,他是怎樣辦到這個地步的?徒弟制。裁縫匠,泥水匠,石匠、鐵匠,和三萬萬四千萬種田匠,那一行不是這樣普及的呢?老實說,教學做合一主義便是瀝清過的徒弟制。徒弟制的流弊是:勞力而不勞心,師傅不肯完全傳授,對於徒弟之虐待。假使我們能采徒弟制之精華而除去它的流弊,必定是很有成效的。若把這種辦法應用到幼稚園里來,我是深信它能幫助幼稚教育普及的。我和陳鶴琴先生近來有一次很暢快的談話。他主張拿鼓樓幼稚園來試一試。鼓樓幼稚園是最富研究性的,現在發了宏願要招收徒弟來做推廣幼稚師資之試驗,是再好沒有的了。
以上所說的普及幼稚教育的三個步驟,不過是我個人所見到的,一定有許多遺漏的地方。關心幼兒幸福的同志,倘以別的好方法見教,那就感激不盡了。
(原載1928年2月29日《鄉教叢訊》第2卷第4期)
H.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簡要)
陶行知是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認為: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如果教育只是書面上的,那麼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義。將生活作為教育內容,才不會使得教育的內容狹隘,才會廣闊豐富,將好的生活改造不良的生活。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從書本的到人生的,從狹隘的到廣闊的,從字面的到手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
」陶行知所說的生活是包含生活實踐的意義。有怎樣的生活就有怎樣的教育,生活決定教育,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他所說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創造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人類本來就有的,隨著人類的生活而改變,在各種生活中學習、教育,並且應該是終身的教育、活的教育。
二、社會即學校。與「生活即教育」的主張緊密相聯,這是對杜威「學校即社會」教育思想的批判與繼承。陶行知對教育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社會即學校是要將小鳥放飛到天空中,使學校延伸到社會去,而不應把他們關在鳥籠里,把鳥籠做的像整個社會一樣。整個社會才是教育的范圍,各個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要先能做到「社會即學校」,然後才能講「學校即社會」;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後才能講到「教育即生活」。要這樣的學校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他結合中國只有少數人能得到教育的國情,提出了要根據社會需要辦學的思想。他提出「社會即學校」的目的在於擴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在學校里的學習內容太少了,應該把教育放到社會中去,使更多人能接受到教育,無論在校外校內,都有師生的角色,都可以學習,同時學習更加符合生活,符合中國實際情況。對於壞的環境也應該學會辨識,將好的環境改造不好的環境。學校不可以與社會脫離。
三、教學做合一。陶行知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於教學生學,而教師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來。不僅教師要教學同時也應該學習。也就是說教師教的與學生學的是聯系的,相關連的。同樣的,教師所教與自己所學的也要聯系在一起。如果教師做好了,教育的關鍵所在也就解決了。在當時所處的時代里,陶行知勇於實踐和探索,將自己的理論真正應用到教育實踐中。他發表了許多著名論文和講話,比如《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教學做合一》、《在勞力上勞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認了王陽明所說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論,並在其基礎上認為應該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將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國教育事業中,為中國現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I.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學理論出自哪一本書
(一)生活即教育[2]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決定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便有與之相應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義在於生活的變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內容是隨生活的變化而不斷發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終身教育,是與個人生活共始終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認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與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教育以生活為前提,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堅決反對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說的「教育」不是以學校為整體的狹義教育,而是包括學校教育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的廣義教育。陶行知所說的「生活」是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的總體,是人類一切實踐活動的總稱。「生活即教育」不是說生活等同於教育,而是說教育與生活經歷同一個過程,教育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教育。
(二)社會即學校[3]
陶行知說:「學校即社會,就好像把一隻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子里一樣。它從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社會即學校則不然,它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他還說:「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4]陶行知主張學校教育的范圍不在書本,而應擴大到大自然、大社會和群眾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會和群眾學習,使學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緊密相連,形成真正的教育。
從陶行知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推知其「社會即學校」的基本主張是:要讓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生活單位都擔負起學校的職能,把整個社會作為一個大學校。同時,學校必須突破圍牆之限,要與整個社會聯系起來,實行開放式辦學,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這種主張真正把學校放到社會大環境中去辦,使學校和社會息息相關,學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為了社會生活的必需。
(三)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方法論,是為批判傳統單一的教授法,反對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和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提出的教學方法論。陶行知說「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而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5] 「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6]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針對性的。他曾對當時中國教師的教學方法作過調查研究,認為有相當多的教師「只會教授,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他,記他,把那活潑的小孩子做個書架子,字紙簍」。也就是說,教育界普遍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中心的現象。陶行知反對以「教」為中心,主張「教學做合一」,這就從教學方法上改變了教、學、做的分離狀態,克服了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脫節、理論與實際分離的弊端,是教學法上的一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