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開展禮儀教育活動 百度文庫
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可使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並促進精神文明建
設。將禮儀教育引入課堂, 轉換教育理念, 發揮網路優勢, 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是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
可行途徑。
[ 關鍵詞] 大學生; 禮儀教育; 途徑
我國歷來是「 禮儀之邦」, 禮儀不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形式; 禮
儀不僅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乃至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隨著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使得世界各地的禮儀習俗不斷地融合與發展。大學應當將大學生的禮儀教育納入培養過程。
一、加強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 一) 是大學生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現代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傳播溝通技術和手段日益改變著人們傳統的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 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圍已逐步從人際溝通擴展為公眾溝通, 從面對面的近距離溝通發展到遠程溝通, 從慢節奏、低頻率的溝通變為快節奏、高頻率的溝通。這種現代信息社會的人際溝通變化, 對人類社會交往的內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二) 是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需要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 不可能成為優秀人才。目前, 許多高校存在著這樣的現象: 學生接受的是高層次教育, 而其實際行為卻連基本道德水平也達不到, 其中相當一部分與缺乏必要的禮儀教育有關。禮儀是一種非法律社會規范( 社會規范包括法律規范和非法律規范兩大類別) , 主要包括道德規范、宗教規范、習俗、共同生活准則等, 是調整社會成員行為的基本准則。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行為准則, 不僅可以豐富禮儀知識, 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范, 懂得在實際生活中按照禮儀規范表現自己的行為, 而且可以做到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養的現代文明人。
( 三) 是大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需要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對大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結果顯示, 那些懂得以適當的方式解決身邊問題和處理生活中煩心事的孩子, 其身心更加健康, 而且更會關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 朋友更多, 學習成績更好。戴爾·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與約翰·麥克斯韋爾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導出同一條公式: 個人成功=15%的專業技能+85%的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因此, 通過人際交往活動, 在交往中獲得友誼, 是大學生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迫切需要, 是從「 依賴於人」的人發展成「 獨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成功地走向社會的迫切需要。大學生如能掌握基本禮儀規范及知識,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平等友愛等原則, 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建立起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
( 四) 是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體表現。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養、文明素質教育中國農業教育程度和精神面貌, 不僅關繫到個人形象, 也會影響到其所在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通過禮儀教育可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 培養應對酬答的交際能力, 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如果人人講禮儀, 文明之花將遍地開放,社會將充滿和諧與溫馨。禮儀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禮貌道德規范以及相應的禮儀形式, 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 養成文明行為的良好習慣, 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使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 從而推進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加強禮儀教育的途徑
( 一) 把禮儀教育引入課堂
首先應把禮儀教育的內容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或正在試點的《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或開設專門的《禮儀修養》課, 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基本理論和具體規范的教育。課堂教學是系統學習訓練的良好途徑, 禮儀教育與思想道德修養有機結合, 既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內涵, 又能教會他們如象。事實上, 受過良好禮儀教育或禮儀行為訓練的人, 無論是內在素質還是外在行為方式, 都與缺少訓練的人截然不同。台灣國立聯合大學專門制定了禮儀教育實施要點, 並對所有一年級新生實施禮儀教育。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禮儀教育仍是一片空白, 禮儀教育處於德育的邊緣地帶: 一方面多數德育工作者對禮儀教育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禮儀教育處於德育的盲區; 另一方面, 在我國高校開設的課程中, 重視專業理論和技術, 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禮儀問題, 不進行相應的禮儀教育。結果, 禮儀教育普遍空缺, 部分學生甚至認為, 上大學與禮儀問題不沾邊, 學好專業知識就行。所以, 加強禮儀教育首先必須把禮儀教育引入課堂。
( 二) 轉換教育理念, 強化師資培訓
加強禮儀教育不僅應將禮儀教育引入課堂, 納入教學計劃, 切實完善高校德育體系, 而且應從轉換教育理念入手, 加強師資培訓。重點是建設一支能夠適應現代禮儀教學和研究的師資隊伍。高校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 他們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 注重並不斷提高自己的禮儀素養, 不斷進行禮儀教育的滲透, 以利於理論與實踐結合, 提高禮儀教學和研究的水平。禮儀問題雖不是一個新課題,但在高校普遍開展禮儀教育方面, 卻亟待人們進行新的探索和思考。高校還應舉辦多種形式的禮儀講座, 開展多種形式的大學生禮儀活動, 包括國際禮儀的培養。
( 三) 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加強禮儀教育必須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完善的優勢,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禮儀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各種禮儀活動和社會公共活動, 不斷積累交往經驗, 展示禮儀的魅力和大學生的風范。例如: 開展「 明禮誠信」活動, 制訂修身計劃,發揮禮儀的自律作用; 發動全校師生尋找校園中的不文明現象, 開展辯論、演講、小品表演等活動, 弘揚文明禮貌之風, 使禮儀之花遍地開放; 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媒體工具, 介紹名人處世修身的軼事, 推動學校的文明建設。
( 四) 發揮網路優勢, 開展禮儀修養教育實踐
禮儀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內涵, 而網路信息的豐富性、即時性, 和開放性, 使得網路禮儀教育能更好地與時代接軌, 使小小教室與大千世界緊密相聯。網路環境下的禮儀修養教育有助於貼近學生、貼近社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可以有針對性地建立健全校園網主頁, 鼓勵德育工作者個人設立網頁, 製作生動直觀的德育軟體用於禮儀教學, 採取「 網上」聊天、辯論和咨詢等方式, 在網上進行思想道德和禮儀教育,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體驗, 健全其人格。當然, 大學生禮儀素養的提高,僅靠學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得到家庭和社會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大學生的禮儀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㈡ 禮儀文化修養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什麼
禮儀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
禮儀文化修養課程的培養目標主要就是傳承禮儀文化,掌握禮儀常識,培養禮儀氣質,增進禮儀交往。
㈢ 求:畢業論文《論大學生的禮儀教育》大綱
摘要:中國自古以來以「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著稱於世,然而現今我國大學生的禮儀教育卻存在著明顯的缺失,大學生的文明修養和文明行為令人擔憂。本文分析了引起大學生禮儀失范的原因,對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意義和途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大學生 禮儀教育 禮儀修養
所謂禮儀,就是用來約束自己、尊敬他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通過特定的行為、語言等表達自己對別人尊重、理解的一種方式和手段,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受歷史傳統、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發展等因素綜合作用而形成的,以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關系為主要目標的行為准則的總和。它既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體現,也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和技巧。中國更是以「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著稱。在古代,「禮」更是曾經與「法」共同成為社會調整的手段,禮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之一。但現階段,我國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卻讓人難以樂觀:校園內各種不知禮、不懂禮、不守禮、不文明的現象經常出現。筆者認為,在新的時期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有著十分深遠的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的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當代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他們十分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學生一般都遠離家鄉父母,過著集體生活,與其他同學處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種對父母的「血緣上的」、「無條件的」依賴。因此,通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過程中獲得友誼,是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需要,是從「依賴於人」的人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功地走向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卻不同程度的表現出 「自我封閉」的傾向。時常出現「孤獨寂寞」、「沒有朋友」的情緒體驗。產生這種情況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較為普遍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際交往中形成的「依賴他人」、「不平等的」人際交往模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 「依附於人」、「利用他人」、「個人中心」、「求全責備」等傾向, 偏離友誼「無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則;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於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等,因而導致人際交往受挫或交際范圍狹窄。長期發展的結果就是感到孤獨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礙,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讓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規范和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你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
實踐表明,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沖突和苦悶,宣洩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和誇獎等。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大學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產生了不良情緒則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大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他們就能憑借它去順利地開啟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和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於大學生個體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通過社交禮儀教育進一步提高你的禮儀修養,培養你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如果人人講禮儀,我們的社會將充滿和諧與溫馨。由此可見,社交禮儀的根本目標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禮貌道德規范以及相應的社交禮儀形式,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養成人們文明行為的習慣,促使良好社會風尚形成,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
㈣ 大學生安全教育教案中的教學目標怎麼寫
目前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學回習的知識內容及學答習的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制定本節課學習內容對學生意志、品質的鍛煉與培養.
㈤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
文明禮儀教育內容
(一)尊師禮儀
1.見到老師應主動問好,態度自然大方。
2.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辦公室內不高聲喧嘩,不東張西望,不隨意走動,不亂動辦公室的物品;與老師交談時,注意禮節禮貌,辦完事後向老師道謝,出門後隨手關門。
3.老師到宿舍探望同學、檢查工作時,同學應暫時放下自己正在乾的事情,起立問好,主動讓座,與老師交談時不躺在床上(病號除外)。
(二)課堂禮儀
1.衣著整齊,進教室面帶微笑,平視教室。如果老師在教室,應向老師致意。
2.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若因特殊情況遲到,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3.上課時,姿勢端正,專心聽講,不製造噪音,不隨便打斷老師講課,手機須關閉。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名字方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4.課間主動擦乾凈黑板,備好粉筆;如果教師帶有水杯,可在課間幫助取水。
5.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按秩序離開。
6.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同學,應自覺關燈,關門 。
7.上自習時,要保持肅靜,不得影響他人學習。
(三)儀態儀表禮儀
1.衣著整潔,樸素大方,嚴禁只穿短褲、跨欄背心、拖鞋、鞋托到課堂、辦公地點及其它公共場合。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留奇怪發型,不佩戴與學生身份不符的各種飾物。要體現出大學生的風度和修養。
2.舉止文雅,不勾肩搭背,行走時,不左右搖晃,不喧笑打鬧。
3.站立時抬頭挺胸,兩腿並攏立直,給人以挺拔向上、莊重大方、精力充沛的印象。
4.入坐時要輕穩,入座後腰背挺直,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雙腿並攏。
5.化妝時以整潔為最基本的禮貌,參加學習和座談會時,應化淡妝,不宜使用濃香型化妝品。
(四)交往禮儀
1.自我介紹禮節。自我介紹要簡潔,內容是:姓名,院系年級專業。自我介紹時,表情要大方自然,表現出友好、自信和善解人意。
2.握手禮節。學生見到老師、領導時,應當先行問候,待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再向前握手。握手時需眼睛注視對方,面帶微笑,自然大方。
3.問候的禮節。問候的表情應當有親和力,面帶微笑,態度自然大方;對於出自善意的任何問候,都應禮貌回答,而不應當毫無表示。
4.致意的禮節。表示問候之意,通常在各種場合用舉手、點頭、欠身等方式向相識的人打招呼。
5.乘坐電梯禮儀。長者優先,女士優先,先下後上,依序出進;進電梯後盡量不站在進門處,面朝門同一方向站立;主動幫助不方便者按按鈕,請別人幫忙,不越過別人身體按鈕,不當眾整裝,不吸煙,適當保持距離,盡量避免交談。
6.交談禮儀。交談時注意運用禮貌用語,語言表達准確明了,語調親切,語速適中。精神飽滿,表情自然,認真聆聽,積極反饋,不輕易打斷別人。
(五)集會禮儀
參加大型集會要整隊入場,領導、來賓到會,須起立鼓掌歡迎;散會後請領導、來賓、老師先退場;遵守會場秩序,不中途退場,不看書報,不亂講話,會後按次序退場。升國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神態要庄嚴,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
(六)舉止文明
1.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2.遵守交通規則。行人應走街道和樓梯右側,不可數人同排橫行,不走機動車道,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有天橋的應自覺從天橋上走,不亂穿街道或攀越街道護欄。騎自行車要注意安全和謙讓,在減速道要適當減速。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
3.在食堂要文明用餐,做到排隊禮讓,不亂擁擠;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4.自覺遵守宿舍、教室、食堂、圖書館等場所的管理規則,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保持安靜和衛生清潔。
㈥ 禮儀的目的是什麼 學禮儀的目的是什麼
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
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
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
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范,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
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范,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儀由來:
禮儀作為人際交往的重要的行為規范,它不是隨意憑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無的。
禮儀起源於祭祀。
「禮」字是會意字,「示」指神,從中可以分析出,「禮」字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古時祭祀活動不是隨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
禮儀起源於風俗習慣。
人是不能離開社會和群體的,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活動中,漸漸地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成為了人與人交際的規范。
當這些交往習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並同時被人們自覺地遵守後,就逐漸成為了人們交際交往固定的禮儀。遵守禮儀,不僅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變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時也能使人與人在交往中更具有親和力。
㈦ 禮儀與安全的教育目標是什麼
精品文檔
遵守秩序,語言文明。 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麼,
l(室外空氣新鮮,課間回活動應當盡量答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項。
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葯物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購買用竹簽串起的食物:油反復使用,竹簽容易傷人,食品衛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
乘坐公交車注意事項:
1( 車停穩後,方能上下車,上下車時注意秩序,不要擁擠。
2( 乘車時,要站穩扶牢,不要把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時,應該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謹防扒手。
3( 注意公共場所禮儀,時刻牢記「壽春品牌,當我責任」。不要大聲喧嘩,保持環境衛生,主動為老若病殘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