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凈化音樂課堂教學

凈化音樂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27 08:35:21

Ⅰ 如何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一)教學目標知識化。當前小學音樂教學注重的主要是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把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和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通過學習雖然獲取了相應的書本知識,學會了如何演唱一首歌曲,但素質卻沒得到全面發展,沒有發揮音樂教學陶冶情操,促進素質全面發展的作用。
(二)教學方法機械化。為了達到純知識傳授的教學目的,教師採用機械的方法,以教授為主,用大量的練習讓學生進行重復行的機械學習,根本不關心學生的學習心態、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教學形式單極化。本來教學是雙方共同的活動過程,是一種雙向影響過程;而當前教學的形式變成是教師單方面的活動,呈一級化態勢。整個教學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影響、支配和要求,學生只能接受要求並配合[1]。
(四)一直以來小學音樂教學 「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接受知識;學生無從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才能,甚至會發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等。
針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弊端,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勢在必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學習當前音樂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的相關論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
一、採取啟發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再創造。
所謂的「啟發式」是指在老師的啟發下由學生自己充分發揮自由聯想和想像,在不離開音樂共性、作品思想的前提下,讓學生根據音樂進行再創造。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方法呢?首先,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它具有社會科學的一般特徵,同時還具有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音樂作品除了能給人以教育啟迪之外,它有一種獨特的、感人的魅力——人們的感情和思想可以在樂聲的熏陶中盡情地、自由自在地馳騁!這里就需要教師利用有關的素材、背景材料、作者的創作個性、作者創作該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的思想等等給學生做最生動的介紹,這樣有助於學生盡可能准確地把握音樂形象。如:在介紹作品《剪羊毛》時,教師在介紹作品內容上要體現澳大利亞人民剪羊毛時的熱烈歡騰,同時還要生動的將澳大利亞的地理知識、人文知識介紹給學生,由此引導學生參與作品結構的分析,由學生來主動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自覺進行作品的欣賞和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還有在教授《兒童團團歌》過程中把組織教學部分中的了解學生對教授內容的知悉程度部分放在進入課堂教學之前,多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深入學生的生活去了解他們對要講授內容的感知,讓學生在自身的認知范圍內發表自己的看法,調動起學生認知的主動性,然後再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教學方案,那麼我此次教學中簡單易懂的讓學生了解所教歌曲的內涵這一教學難點就迎刃而解了,在我第二課時和第三課時教學中我進行了該想法的實踐,經課後反饋教學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二、音樂的理解具有多樣性,要採取開放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做到求同存異。
開放式教學方法的實質內涵是把課堂教學看成「施教—學習」行為,把課堂教學看成是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不同主體為中心的活動耦合起來的全方位開放的「人—人」自組織系統[2]。
不同的個體對音樂有不同的理解,如陳剛的小提琴獨奏曲《苗嶺的早晨》中的B段,同一段音樂有人理解為是描寫勞動之餘,一對青年男女在翩翩起舞,從而迎來了更多的青年男女共舞的場面。再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開始句,有人理解為「命運的叩門聲」,也有人理解為「貝多芬對命運的挑戰和反抗」,這就是音樂理解的多重性,那麼一個音樂作品,作者所塑造的音樂如何變為每位學生腦海里的形象呢?作曲家的思想情緒如何才能與學生的情思連接在一起呢?特別是針對小學生我們如何在開放式的教學中讓學生對音樂作品展開豐富想像呢?新課改十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灌輸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指導,但是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的指導不能夠深入下去,我在此次音樂課教學中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好學的就快,有的不好學的慢,怎樣合理安排課程進度,讓每個學生進步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也是課堂突發現象出現的原因,在此次音樂教學中通過分組表演很容易發現了一些同學相比較其它同學學的慢,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但是課堂的時間很難讓這些同學有較大的改進,這就需要教師去關心學生,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後,多去了解這個學生的生活、愛好、家庭,根據這些在平時的活動中予以針對性指導,並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想像力,鼓勵小學生敢於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對於不同的理解採取兼容並包的態度,給予肯定的鼓勵,而不是一味的按照一般的認識進行音樂理解的統一,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來把教師的施教和學生的學習良好的結合起來,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自我的空間,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一。
三、合理創設問題,探究式教學要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
探究教學是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出現,那麼在有意義的探究教學中,教師就首先要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問題情境[3]。
問題情境創設是遵循反映論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的一種教學方法。也就是教學的啟發模式:「教師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思考,是學生真正理解教學知識,將間接知識內化」。[4]在音樂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藉助情境,如:創設圖畫再現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語言描繪情境,音樂渲染情境等方法,使他們產生一定的內心情感體驗和情境,從而增強對教材的理解,促使他們產生用音樂來表達的慾望,同時也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如在教授《八月桂花遍地開》一課時,我們利用電腦技術製作紅軍隊伍行軍的情境,製作相關教學道具,由學生進行該歌曲主旨的扮演,同時配以聲情並茂的語言描述,使同學們很快融入到了紅軍在反圍剿勝利及領導全國人面進行革命運動的場景,增強了對課程的理解,激發了小學生熱愛求知的天性,促進了音樂延伸知識的學習。在教授《兒童團團歌》時通過編創表演,進行名為游擊戰的節奏練習,模擬槍聲雜亂,兒童團員用鼓聲和鞭炮聲迷惑敵人,機智勇敢的嚇退敵人的場景,主要教會學生模仿鼓聲、槍聲、鞭炮聲,形成節奏聲勢,並組織分組編創,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進行三種聲響的配合,或根據自己的想法加入其它聲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推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順應音樂教育發展潮流。
中國學校音樂教育在20世紀50年代採用的是「主流中心模式,」即以西方音樂教育體系為中心。50年代後是「民族附加模式」,它以主流中心為基礎,把各民族音樂附加,例如我們學習音樂理論基礎概念: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復調、曲式、配器等都是西方的,把它作為音樂解釋的框架去學習和研究其它民族音樂。到了21世紀中國的音樂教育應該是「多民族模式」和「民族國家模式」。[5]
音樂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對教師教學方法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特別是在小學音樂教育階段,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基本的音樂認識和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音樂教師要加強自身知識的積累,掌握全面的音樂基礎知識,能夠根據音樂多民族、多民族國家的特點,將西方的音樂教育體系進行深化、創新,融入民族的、民族國家的音樂解釋標准和框架,將小學音樂課程的教授通過體現民族和民族國家的特點,乃至通過民族和民族國家的風俗人情、地理風情的演繹,形成適合於每一課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歌曲不同的教授方法,最後形成一個多元的,兼容並包的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突出音樂的民族特點,使小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音樂認識和理解能力,同時音樂教育是與多個學科相聯系的,這種聯系需要挖掘、利用。音樂教育與語文和歷史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歌詞在表達形式上是詩歌,歌詞的背景很多事歷史典故,運用這些聯系來做好音樂教學要加強跟該科目老師的聯系,可在其課堂上講授音樂教學所需要的材料,通過教師之間的配合來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彝家娃娃真幸福》這首歌曲,按照傳統的方法教授,無非是老師按照西方的樂理知識進行講授、示範、學生跟唱練習直到會唱這首歌,但是由於缺乏民族的因素,使得同學們對這首歌曲的認識和理解職能停留在老師講授的層面,無法繼續深入,但是如果採取民族的教學模式,就要求老師研究彝族的語言、人情、彝族節日、服飾等彝族獨特的風俗文化,在此基礎上藉助電腦、影視作品,凝練彝族音樂的獨特因素,開展主題創作表演活動,在針對性的活動中講授該歌曲,得到的效果是明顯的,學生普遍對彝族的音樂有了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並能夠融合自身的認知進行主題表演。

Ⅱ 如何改變音樂課堂的幾點思考

如何改變音樂課堂的幾點思考

目前,特殊教育學校的生源發生了很多變化,聽障學生越來越少,智障學生越來越多,而且智力障礙程度和類型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就為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智力障礙兒童突出表現的特點有:判斷力差;不能完整地認知客體;缺乏概括能力;難以理解概念的確切含義;特別難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慮問題不合邏輯;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圍狹窄;穩定性差;難於分配注意等。研究表明,通過音樂課堂教學,在課堂上為智力障礙兒童感受、欣賞、表現音樂創設一種良好的氛圍,能夠有效促使智力障礙兒童的感受、想像、表現、創造等綜合能力得到較好的提高。不僅學會了歌曲的演唱,實現了情感的宣洩和動作的模仿,而且智力障礙兒童的素質也在愉快、充滿活力的課堂氣氛中得以提高,大大激發了智力障礙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收獲了音樂學習以外的成長。如何針對智障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率完成音樂教學任務,實現「通過音樂教學促進智障學生最大發展」的目標呢?通過音樂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准確把握培智學校高效音樂課堂的評判標准
按照相關理論,高效課堂具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如何遵循教學規律,回歸教學本質,是否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二是如何落實新的課程理念,是否真正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根據以上理論,結合現實中的音樂課堂教學,從學生的角度來衡量,培智學校的高效音樂課堂應該體現這樣幾點:從頭至尾學生能夠全身心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發言,參與探討;在音樂游戲中,學生積極與人合作,愉快地體驗游戲;當遇到學習的困難或者疑惑時,學生能夠大膽提出問題;學生能觀察到課堂教學與上節課的不同變化;能夠發現教師引進的新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能夠自己小結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和提升的能力。從教師的角度來衡量,應該體現:這節課,我考慮學生認知水平了嗎?我有漠視學生的現象嗎?有浪費課堂時間的行為嗎?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交給了學生?每一個環節都帶給了學生什麼?各環節目標達成度如何?
總體來說,培智學校高效音樂課堂的具體標准應該體現智障學生的六大能力: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體現了蓬勃的生命力;學生切實成為每個環節的主人,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持續的內在活力;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探究釋疑,體現了活躍的思維張力;學生間互動合作,積極利用團隊力量解決困難,體現了團隊合力;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體驗樂趣,享受成功,體驗了成功的魅力;學生保持學習激情,在每節課上都能主動參與,積極探究,達成學習目標,體現了持久的發展潛力。
二、打造培智學校高效音樂課堂的途徑
通過實踐,我認為,一節高效的音樂課,應該是師生共同注入激情傾心打造的,最大的特徵就是教師和學生都處於神經興奮狀態,激情四射,活力飛揚,體現了強大的生命活力。這種激情和活力,對教師來說,是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高度喜愛,急切希望將生活需要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將生活需要的能力培養給學生,將生活需要的情感激發,將生活需要的態度傳遞給學生。總之,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牢記於心,將知識、能力、情感、態度這些目標,通過課堂這樣的平台,有效達成,促使學生朝向期望的方向發展。對於學生來說,高效課堂是發自內心地渴望掌握老師教授的知識,從而調動全部感官參與課堂所有活動,主動探究,積極質疑,在自身能力無法解決困難的時候,能夠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自主合作,克難解疑,體現了強大的生命探究力和團隊合作力,表現了人最本真的求知慾,從而掌握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培養了情感,養成了態度。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發自內心的最真實表現,沒有功利驅逐,沒有作秀表演,完全是生命的最真實狀態。真實,是高效課堂的最本質的特點,一旦作秀,一旦表演,高效就無從談起。具體說來,打造培智學校高效音樂課堂應有以下途徑:
1、備課充分,圍繞新課程理念思考四個問題
實踐表明,培智學校的音樂備課跟所有科目的備課一樣,不僅僅是寫好一份完美的教案,更重要的是領悟、滲透新課程理念,將音樂課堂教學當做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強調在合作互助中學習,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鼓勵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探究的學習能力。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能夠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明白了這些,就要圍繞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學習方式以及評價機制來設計備課。
首先我們教師要思考的是「教什麼」。就是通常我們講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進行各單元教學的順序調整,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教學,拓展教學領域,充分聯系學生、學校、地區的實際進行內容的重組。要強調的是根據新課程理念,我們要調整教學側重點,把以往的重結果轉向重過程。比如教一首歌,以往通常就為了教歌而教歌,現在為了實現三維目標,在編排上滲透了外延和內涵,學會唱歌只是設計意圖中的一個部分,還有其他的如學習過程、情感體驗等,在完成知識技能目標的前提下,更要關注情感目標和過程目標,突出音樂學科的審美體驗和創造力培養的特點。
其次應該思考「教給誰」。即我們的教學對象。特別是面對智障學生,教師更應該明白我們要教給「什麼樣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了解學生,了解其年齡、心理、知識、能力結構,注重個體差異。還要遵循面向全體的原則,使教學活動發揮最大的教育作用。教學設計不能只考慮優生或差生,因為課堂是全體學生的課堂,讓所有學生受益是教師的職責。在思考「教給誰」時,就應想辦法通過教學設計抓住學生的心,勾住學生的魂,讓學生喜歡音樂課堂,痴迷音樂課堂。要讓學生覺得生活中要是沒有你,就缺少點什麼。
第三要思考「為什麼教」。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教學目標。我們要把新課標的三維目標進行表述和貫穿。要用體驗、激發、培養、促進、挖掘、陶冶等術語來設計我們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參考書上現成的目標,我們只能借鑒,最關鍵的是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生活、情感道德實際,確立符合智障學生自身特點的、滿足學生自身需要的目標。
例:《小兔乖乖》的目標描述:1、通過聽樂曲,感受四二拍的節拍特點,初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2、懂得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禮物的道理, 初步樹立辨別陌生人善惡的意識。3、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游戲的熱情,體驗游戲結果帶來的成功樂趣。4、引導學生探究自發合作完成音樂游戲,初步養成合作的能力。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教學目標設置比較全面,包含三個層面,分別有「感受、激發;體驗、探究;合作、養成」等,這些描述具體、清晰,有利於教學進程的安排和組織。
最後就是思考「怎麼教」。即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法,是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有效結合。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標、對象和內容。由於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智障學生本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培智學校音樂教學方法上的特點。這就需要音樂教師面對現實,靈活應用,機動調整,選擇最適合智障學生的、最能促進智障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
在預設課堂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考慮的是,自己如何幫助學生達成既定目標,或者說,在學生實現這些目標時,作為教師的主導者,應該怎樣進一步深入引導,幫助智障學生實現更深層次的三維目標。這樣的備課,既備了教材,熟悉了教材內容,又備了學生,明白了需要傳授的知識、培養的能力,激發的情感,養成的態度等,同時還備了教師自身,即「幫助學生達成目標自己該怎麼做」,做好了教材、學生、教師三位一體的全方位準備工作,為打造高效課堂做了充分准備。
2、情感到位,嚴密設計課堂環節。
高效的課堂是體現生命活力的課堂,對培智學生來說更是這樣。由於培智學生的理解力較弱,情感層次較低,表現力較缺乏,對於學習唱歌這樣單純的活動,注意力不會太持久,興趣極易分散。那麼教師的情感投入就顯得特別重要。從一節音樂課的導入開始,就已經定下了這節課是否高效的性質。所以說,從開始走進教室那一刻起,教師就需要精力充沛,激情飛揚,用自身的激情、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不由自主地被感染,從而快樂地投入到音樂課堂學習。在整節音樂課的環節設計上,教師必須思路清晰,邏輯嚴密,緊緊圍繞既定的目標,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握好各個時間段的分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比如這節課的重點是有感情地學唱歌曲,難點是引導學生創編舞蹈動作,那麼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就要從了解歌曲的節拍、節奏開始,理解歌曲的情感,根據這些要求學唱歌曲,在學唱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後面的創編奠基。這樣,各個環節過度自然,銜接自如,層層鋪墊,既不會造成環節上的等待,浪費時間和生命,又不會造成主次不分,喧賓奪主。
3、尊重學生,充分調動主動探究。
培智學生雖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但是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著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對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究。所以,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把他們當成獨立的生命個體,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他們,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而不是滿堂灌、填鴨式。例如,引導學生分析四二拍和四三拍的節拍特點,教師要有耐心,即能「耐心地等待花開」,給學生提供不同節拍的歌曲,讓學生通過聽、唱、打節拍的多種方式自己感受,親身體驗,在感受、體驗的過程中,慢慢悟出兩種節拍的不同特點。這種學生自身探究得來的知識,因為通過了感知、思考、分析、體驗、表現等多種內心活動,調動了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所以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遠遠大於教師直接告訴的答案,就如「我聽說過,我不一定會記住,但是我經歷過,我一定會記住」這句話道出的真理:真知源自實踐。
4、收放自如,輕松體現多方互動。
高效的音樂課堂,應該是教師得心應手的課堂,是學生如魚得水的課堂。對教師來說,僅僅是音樂活動的指導者、觀察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對課堂動靜的把握、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調節應該是收放自如,而不是教師累的滿頭大汗,學生無所事事,也不是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教師無所適從,更不是課堂雜亂無章,混亂無序,成為「一鍋粥」。例如,學習有感情唱歌的環節,教師必須體現主導,在節拍、節奏、情緒、音準等知識性方面,教師應體現權威,不能讓學生按照錯誤的方式去演唱。在激發學生創造力,引導學生自由創編環節,教師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表現,去創造。這個時候需要學生之間互動,發揮集體的力量來共同創編。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作為一個活動的參與者,進入學生的創編過程,做一些有目的的指導。這樣,就輕松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方互動,實現音樂課堂各個環節的最大效率。例如:在這個環節,我常常是利用分組的方法,讓音樂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啟發引導下,全組成員的創編熱情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創編過程中,每一個智障學生都在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悟、體驗基礎上,真切地用肢體語言表現了音樂作品,在表現過程中不僅宣洩了情感,而且進行了加工再創造,實現了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的培養目標。
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課堂。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教師的生命價值更是體現在課堂上。對於培智學校的學生來說,只有打造高效的課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彌補其身心缺陷,健康其身心,完美其言行,塑造其人格,實現化弱為強、育殘成才的目的。作為特教老師,我們要抱著不斷探索、永不滿足的態度,在研究各個科目對促進智障孩子彌補缺陷、實現最大程度的發展基礎上,通過打造高效課堂,關注特殊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特殊孩子的生命,張揚特殊孩子的個性,幫助他們從自卑、封閉、孤僻、多疑走向陽光、活潑、自信、勇敢,從社會的邊緣人成長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Ⅲ 如何有效開展音樂課堂教學

如何有效開展音樂課堂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眾多新觀點、新方法推陳出新的今日教壇,學生是否得到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也已成為我們的普遍共識。近年來,江浙、上海等教育較發達地區的一些專家提出了有效教學理念,這個理念的落腳點也正應了促進學生發展這一目標。因此,我在音樂課堂上對如何實現有效教學作了一些膚淺的探討。我認為:要達成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充分利用課堂評價等方面下功夫。
一、 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音樂課堂教學是教與學雙方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輸出的流動過程。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是提高這一流動過程的有效度,獲得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實現教學目標的優化,可以分三個步驟進行:
1、根據新課程標准制定學期目標。為了更好的把握本學期的音樂教學方向,了解本冊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在開學之初,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制定了一份詳細而清晰的學期總體教學目標。這將對每堂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起到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
2、根據學期目標制定課堂目標。每堂課應有科學而明確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質內容,而這個方向和目標必須以總體目標為依據。如在制定花城版第四冊第2課中《美麗的朝霞》的教學目標時,根據第2課歌頌清晨的美麗景色,啟示學生對光陰的珍惜這一總體目標,我通過制定強弱處理、感受三拍子的動律讓學生體會音樂美、朝景美;並通過歌曲創編與拓展讓學生感受時間的珍貴。
3、根據課堂目標制定環節目標。抓住課堂目標的總體走向之後,細化每個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在每堂音樂課中,課堂是靠環節目標去實現,環節目標靠課堂目標去統一,這是目標有效教學的原則。它們的關系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沒有總體課堂目標,課堂教學組織就不明了,會顯得亂。那光有課堂目標,沒有環節目標,教學會顯得空洞。所以有了課堂目標後,制定環節目標必須注意,環節目標有若干,都為實現課堂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坡度,讓學生的思維經過「爬坡」的過程,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
二、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環節的合理性是實現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任何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都有它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如在花城版第四冊《有個洋娃娃》一課中,教師在處理歌曲環節中,讓學生表演歌詞「哎呀,哎呀,價錢太貴了」。同學們積極的分組討論,大膽的上台表演,參與興趣濃厚,課堂氣氛也推向了高潮。這一環節不僅完成可歌曲處理這一目標,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還包括教師能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教學環節。由於音樂教師教授的班級比較多,針對不同班級學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點,音樂教師應具備靈活調整教學環節的良好素質。如在不同的幾個班上花城版第四冊《美麗的朝霞》一課時,教師就對每個班的教學環節和側重點做了不同的調整。對樂感較好、表現力的較強的班加強了學生對歌曲情感的處理;對於好動、學習興趣濃的班級增加了畫旋律線的游戲環節;對於樂感稍弱、接受較慢的班級則採取了「三拍子組詞」、「紅星評比」等的游戲激勵環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總之,任何教學環節的設計都必須從學生出發,從教學目標入手,這樣才能為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三、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我校「有效教學」模式研討活動的討論中,我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出不同的課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戲引入、 場景引入等。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將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設計花城版第二冊《十個小印第安》這課時,教師以「十個小朋友」的游戲方式引入後又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帶著學生「來到印第安部落」,接著課件中出現一所印第安房子,通過尋找「開門暗語」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最終達到學習歌曲的目標。整堂課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玩的不亦樂乎、學的更是輕松愜意。課堂情境的創設還可以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通過以下方面進行深入和發展:1、通過讓學生觀察生活、觀察插圖、觀察熒屏自主深入課堂學習。2、讓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欣賞音樂後說感受、給音樂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樂。3、有效組織,高效參與,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可以結合表演創作、歌曲創作、節奏創作、繪畫創作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
四、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教學活動的靈魂就在於教學的語言技巧,教學語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音樂課堂因其藝術性和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需要更精妙的語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如在上花城版第八冊《牧場上的家》一課時,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的最多的是「老師聽到幾句唱得很不好」「還不太好」「你們想不想再唱一遍」,學生在這種語言的引導下變得有些失去信心,對一遍遍重復欣賞音樂產生了審美疲勞,最終導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課下來,不僅歌曲沒學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受到了打擊。在運用教學語言的時候應該注意抓住學生特點,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語言。記得剛踏上講台的時候,我對著五年級的學生說:「小朋友們。。。」而對著二年級的學生我卻生硬的講著「切分節奏是。。。」結果可想而知,五年級的學生說我太幼稚,二年級的學生都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而在上人教版第12冊《三拍子舞曲》一課時,教師充分就了解六年級學生羞於表現卻又渴望個性的特點,語言中帶著對學生的尊重和挑戰。教師通過「誰敢來試一試」、「老師想請一個舞伴」等各種引導和激勵的語言,使學生一步步進入教師創設的課堂情境,最終,學生放下了羞澀跟著教師一起舞起了三拍子的華爾茲,學習歐洲宮廷中王子與公主的禮儀,感受不同三拍子舞曲的風格。整堂課教師與學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充分的利用課堂評價。任何的評價都不是隨意的,從課改之前的吝嗇贊美到課改之後到處泛濫的「你真棒!」教師們對課堂評價產生了許多誤區,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也發現課堂的評價體系也越來越完善了,教師對如何使用好課堂評價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著幾點原則: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如低年級的學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較重,上課時容易做小動作或沒跟上教師的課堂節奏,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獎勵其他表現好的同學來引導表現不好的同學,並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高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處於青春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但他們同樣希望得到好的評價,善意的批評、用心的引導他們是能感受到的。 2、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准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3、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課堂評價有教師評價、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而在以往的課堂中運用最多的是教師評價,壓抑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體現,所以在還課堂給學生的同時也應該還評價權給學生,他們更了解課堂評價與學生之間的重要關系。通過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參與課堂,更好的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音樂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藝術教育功能有自身的獨特性,不是其他學科可以代替的,所以重視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Ⅳ 如何實現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先生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源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可是,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中,許多喜歡音樂的學生卻不喜歡上音樂課。我想:在學習中能享受到樂趣,學習必然是一種快樂;當學習是一種快樂時,學習必然是一種享受。因此,我在音樂課堂上對作了一些膚淺的探討。我認為,成功的秘訣是培養興趣,要實現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應該從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入手。 一、積極地創設課堂情景。 認知心裡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景,是實現良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不同課型設計出不同的課堂導入形式,如故事導入、游戲導入、場景導入等。這些情景導入形式都給我的音樂課堂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設計湖南文藝出版社三年級上冊《小貓釣魚》一課時,我首先用講故事的方式導入。我隨著歌曲歡快的音樂邊繪聲繪色地講《小貓釣魚》的故事,邊在黑板上貼出事先准備好的《小貓釣魚》的相關圖片。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對歌曲學習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對歌曲旋律、歌詞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接著,我再啟發學生簡單地說一說《小貓釣魚》的故事情節,幫助學生深化對故事的認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在歌曲學唱的環節,我用了范唱、模唱、表演唱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最終達到學習歌曲的目標。最後,我再鼓勵學生來一個現場表演《小貓釣魚》,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表演的角色,分組討論,分組進行角色表現。整堂課在我創設的情景中,學生學得輕松、自在,玩得開心、快樂。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才能對學習產生一種安全感,並能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也才能創造性地發揮學生的潛能。美好的課堂氣氛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應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朋友、合作夥伴的關系,需要有一種愉悅、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音樂課堂之中,增強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使學生在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在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中體會音樂的美感。音樂課堂上多一份關愛,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包容,少一份批評。這樣,學生才會喜歡音樂教師,喜歡上音樂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懷著對學生的愛和對知識的愛的感情向學生傳授知識,應用知識。學生需要知識,更需要積極的熱情。教師的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真誠的話語,都能深深地打動學生,感觸學生,瞬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輕松、愉悅、充滿愛的空間里學習,他們的情感思維才能得到釋放,他們才能更好地展開自己的雙翅,到知識的世界裡自由地翱翔。 《賣報歌》是一首多年來在校園內廣為傳唱的歌曲,很多學生對它已比較熟悉。我有一次在教學這首歌時,讓學生進行表演唱,鼓勵他們進行歌詞創編。有些學生邊唱歌曲邊表演賣報,大家看了都樂了,一邊鼓掌,一邊笑,課堂氣氛很活躍。這時,有位男同學舉手站了起來,他唱著: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書的小行家,不等天明等人買,一面走一面叫,語文書、數學書還有音樂書,誰想買就來買一塊錢一本。他一唱完,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有的跟著他一起唱,有的在拍桌子笑,有的還拿出課本進行表演當時,我很生氣,若不整頓課堂紀律是不行的。於是,我大聲地說了一句:請同學們先停一停。全班學生齊刷刷地看著我,等著我的反應(猜想應該是批評)。我深深吸了口氣,說:某某同學剛才對歌詞的創編很新穎,很有創造性。歌詞與旋律的搭配很融洽,也很押韻。我剛說到這里,全班同學又哈哈大笑起來。但是,老師很想知道,某某同學為什麼想到要賣書呢?聽我這么一說,班裡的同學都齊齊地看著那位男生。也許是被大家這樣盯著不好意思,也許他自己是在瞎唱,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只有紅著臉低著頭坐著。這時,我把話題轉向其他同學: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的課本分別有哪些用處呢?你們認為該怎樣對待課本更好? 聽我這么說,同學們都表示賣書是不對的,應該愛護書籍。於是,我接著說:某某同學是我們班歌詞創編的小能手。現在,請他和我們一起重新創編一段歌詞,好嗎?眼看一節課將墜入深淵,我就這樣引導學生回到課堂中來。我想,如果我當時直截了當地批評那位男生,否定了他的潛能,或許他往後就再也不會喜歡音樂課,再也不會進行歌詞創編;如果我當時對全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批評他們不應該以某某同學為榜樣,可想而之,效果更不佳。所以,我選擇以包容的心去正確的引導學生。 三、充分地利用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准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同時,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他們更了解課堂評價與學生之間的重要關系。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並樂於參與。評價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才是評價的最終目的。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課堂的評價體系越來越完善,教師對如何使用好課堂評價都有獨到的見解。我看見使用較多的一句課堂評價是你最棒!。我認為,任何的評價都不應該是隨意的,也不應該是單一的,評價應該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參與狀態等方面進行。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的《母雞叫咯咯》一課時,我針對低年級學生模仿力強的特點,讓學生模仿公雞、母雞和小雞的叫聲,使學生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我採取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小雞的一家。同學們都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當每一組同學表演完後,我就讓全班同學進行評價。只要學生說得好或者說得不太離譜的,我都報以點頭、微笑鼓勵。最後,我這樣給予點評:同學們平時觀察得可真仔細!老師剛才看了同學們的表演,還以為真的有一群雞在這里歡叫,你們演得可真像!演得真好!孩子們一聽,可樂了,參與的慾望更強了。有些年紀小的學生紀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較重,在課堂上愛搞小動作,這時,我會以表揚其他表現好的同學來激勵他們,並開展一些有趣的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面對的是高年級的學生,教師的評價就要有所改變。教師要是用了比較的方法進行評價,他們就容易產生一種逆反的心理。他們希望得到好的評價,善意的批評、用心地引導是他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自由和快樂。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課堂教學上,我們都應該要用心去維護他們的自由,保持他們的樂趣。特別是音樂教師,更應該利用好音樂學科所具有的情感特點去激發、培養學生。如果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音樂課在學生心目中沒有地位,那還談何音樂教育?如果音樂教師能夠使原來不喜歡音樂的學生喜歡上音樂,我想,那應該是我們音樂教育教學的最大成功。俗話說: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都是好貓。我覺得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中。

Ⅳ 什麼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

情感——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 情感是主體對事物能否滿足物質和精神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能夠以真摯、生動、深刻的情感去撥動人的心弦,比其他藝術更直接、更有利地使人的心靈爆發出火花。因此,以音樂藝術為媒介的音樂教育最具有情感性特徵。我們音樂課堂中的一切活動,都應該以情感為核心,從而發揮音樂教育的獨特魅力,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那麼怎樣才能夠實現以情感為音樂教學的核心呢? 一、 挖掘作品情感——使學生「動情」 正因為音樂能夠直接進入人的情感世界,所以作為教師應該能夠把音樂作品中的情感挖掘出來,並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傳達給學生,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情感體驗中來,從而使他們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1. 解讀作品,以情引人 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的速記」。它以特有的聲音語言訴說著情感。音樂教學僅僅完成音樂的知識結構分析,而不努力挖掘其蘊含的情感因素,是遠遠不夠的。音樂教師需要用較高的審美素質去接受、分析、透視作品,這樣才能把學生引領進情感的天地,去把握音樂內在的情感脈搏。 在二年級《小烏鴉愛媽媽》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從題目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歌曲所描繪的是小烏鴉怎樣愛媽媽的,應如何把這種情感表現出來,並能抓住學生的心去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真摯的愛呢?在了解了歌曲思想內容之後,我對這首歌進行了更細致生動的處理,並賦予了作品新的情節,並且通過聲情並茂的演唱,把同學們帶到音樂當中。「大象媽媽要過生日了,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要去給大象媽媽祝賀生日,可是小烏鴉卻遲遲沒有來,她去哪了呢?小雞說:『我剛剛看到小烏鴉急急忙忙飛回家去了。』(接著示範唱第一段:路邊開滿小菊花,飛來一隻小烏鴉,不吵鬧呀不玩耍,急急忙忙趕回家。)小烏鴉家發生了什麼事呢?這時小鳥飛來了對大家說。(示範唱第二段:他的媽媽年紀大,躺在屋裡飛不動,小烏鴉呀叼來蟲子一口一口喂媽媽。)小動物們被小烏鴉的故事感動了,並告訴了大象媽媽,大象媽媽激動地說。(示範唱第三段:多懂事的小烏鴉,多可愛的小烏鴉,飛來飛去不忘記,媽媽把他養育大。)在這種情景交融的演唱同時,我又將這首歌曲分角色從音色、速度上進行了處理,使音樂情感更加豐富,這樣一個生動精緻的小音樂短劇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從始至終,孩子都被故事及作品的情感深深地吸引著,有的同學被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可見,深入挖掘並解讀音樂作品,會對調動學生的審美情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Ⅵ 淺談怎樣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音樂是一門有聲的藝術,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的結晶。小學音樂課的意義在於通過讓學生聆聽音樂、表達音樂感情、創造音樂活動為基礎的美的活動過程,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親身體驗音樂形式中所蘊含的律動美和美的情感。使學生在音樂的律動里感受美、想像美,被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一節優質的音樂課,不僅讓學生學到了音樂的知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態度、培養高尚的情操,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實踐證明,熱愛音樂且經常參加音樂欣賞的學生,往往感情豐富、愛好廣泛、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好。因此,如何上好一節音樂課,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呢?下面談談我的一點教學經驗。
一、豐富音樂氛圍,情境導入
不論什麼學科,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是尤為重要的,良好的課前導入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更能提高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增強學習的慾望,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如在教學《閃爍的小星》一課時,我是採用故事法引入的: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可愛的小青蛙,它非常調皮,常常 跑到很遠的地方玩,也不跟家裡的媽媽打招呼,這不,今天它又出去玩了,我們來看看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吧。(圖片展示)
師:同學們,小青蛙遇到什麼困難了?
今天我們一起來幫它找家吧。學唱「小青蛙找家」。
這樣的故事情境導入,能夠激發起學生對所學歌曲內容的想像和好奇感,提高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所學課的情境中。
又如在教學《春天在哪裡》一課時,我通過游戲《照鏡子》導入本課。設計目的是:1、通過歡快、活潑的音樂和簡單有趣的動作,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入了濃濃的音樂氣氛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音樂為歌曲《春天在哪裡》的伴奏音樂。通過伴奏音樂給學生以暗示,也使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又如本課,我採用的是啟發式談話導入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義大利的水城嗎?
生:知道,威尼斯。
師:那你們知道威尼斯的意思是什麼嗎?
生:不知道。
(老師可再提醒威尼斯是一個水城,你們說這里有沒有噪音?)
生:沒有。
師:這個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
生:安靜,寧靜的住所。
師:威尼斯的交通工具是什麼?
生:小船、汽艇、輪船。
師:哪些工具用的最多?
生:小船。
師:這種小船很特殊,像一個新月形的扁舟,當地人稱為「貢多拉」,我們這一節就學習一首有關小船的歌曲《桑塔,露琪亞》。
通過這種簡短而又風趣的對話,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學習新課的慾望,而且擴大了他們的視野,為學習新課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二、分清主次,突出教學重點
一節音樂的恰當導入是必要的,但是過多的把教學重點放在導入,而忽略了教學本身的重點,那麼課堂教學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在教學中,對涉及到本課教學內容有關的音樂之外的自然科學知識、文學知識、地理知識等,可以稍加介紹,一筆帶過,它只是一個輔助,讓學生通過了解順其自然的進行到本課的教學內容中。教學重點仍應以音樂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不要本末倒置,畫蛇添足。
如在教學《花蛤蟆》一課時,我以簡單明了的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好,現在老師就說一個謎語你們猜一猜:碧綠的衣裳披身上,大大的眼睛頭頂長,寬寬的嘴巴大又大,象青蛙又不是它。
(學生們爭著回答---「是蛤蟆」)
這樣的導入有趣且不羅嗦,頓時讓課堂活躍了起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豐富音樂教具,讓樂器進入課堂
樂器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憑借樂器教學能激發學生極大的興趣。隨著現在各個學校的不斷完善,音樂課堂的教具也豐富了起來,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具,讓孩子們有機會操作、有能力操作,為課堂的學習錦上添花。
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一些小型容易攜帶的樂器是個不錯的選擇。如口琴、三角鐵、沙錘、手鼓等。它們的出現讓課堂不再單一,變得繪聲繪色起來。每次上課時結合所學內容,給學生自由演奏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這樣的操作不僅能讓學生記住一些簡單的音符、節奏,還可以提高他們簡單的演奏能力,為今後學習樂器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課堂豐富多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了各個學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輔助手段。一節好的音樂課離不開相關的音樂輔助內容。我在教學前,先放一遍歌曲錄音給學生欣賞,使他們對歌曲的大概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並且可以通過對樂曲的欣賞啟發豐富的想像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運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出歌曲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學生的想像力。
如我在教學《草原上》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看看,你們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師:在看的時候如果你有什麼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跟著唱、打拍子等等(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flash給學生看)
讓學生自由發揮想像,老師作提示:天上有什麼?地上有什麼?草原有什麼顏色?它們分別是什麼?生:天上有白雲,地上有羊、馬、狗,草原有綠色、藍色、紅色、白色、棕色,綠色是草和山,藍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雲和綿羊,還有蒙古包是白色紅邊的,棕色是馬和狗)
總而言之, 要上好一節高質量的音樂課,不僅要求教師擁有扎實的教學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知識,還要擁有創新的思維和強大的人格魅力。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師應認真思考的問題,是音樂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我相信,通過自己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音樂課堂一定會邁上一個嶄新的台階,綻放屬於它的獨特的魅力光彩。

Ⅶ 音樂課堂教學如何吸引學生

有熱愛才會有學習,有學習才會有積累,有積累才會有探究,有探究才會有風格。教師在課堂上或深沉或活潑,或嚴謹或幽默,或質朴或激情不管是哪種教學風格,首先應該是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而沒有知識的積累何來自身的提升,沒有自身的提升何來教學上的成熟,更不用說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美了。教師自身的學習和積累過程是一個潤物無聲的過程,而教師在課堂上把自己的學養和知識教授給學生的過程也是一個潤物無聲的過程,因此,每位教師應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和知識素養,除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外,還應該廣泛涉獵文學、歷史、地理、哲學、美術、社會、神學等人文知識以真實生動地勾畫音樂課堂的內容背景。從教十餘年,最深的感觸莫過於教師文化底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堂課的內涵,有文化才有底蘊,有底蘊才有底氣,有底氣在課堂上才有靈氣,從而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同行的欽佩,使自己在音樂教學中不斷進步,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美。 而作為音樂教師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實現個性化教學,我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深入研究音樂教學。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必須不斷深入地研究每一節課、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音符,精心准備教學內容,不斷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如果能抓住裡面的閃光點和突發的感覺,就可以形成自己的風格,使自己的教學個性化更加鮮明。 (2) 培養即興教學能力。在教學中死搬硬套所謂的教學方法,只會把自己的思路束縛在某個范圍,這樣的教學死板,中小學生聽課味同嚼蠟,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即興表演可以根據教學的即時情況,充分發揮教師的個人教學能力,將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灌輸; (3) 大膽發揮自己的專長。音樂教師應適時地在中小學生面前表現一下自己的專長,吸引中小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我們的學生處於好奇和知識貧乏的時期,有特點的教學能激發他們的興趣,然後有計劃地傳授這些知識。這樣既能使自己發揮專長,又能使中小學生學有所得。 (4)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言語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學語言既要有書面語言的精確,又要有口頭語言的明白易懂,易於學生接受。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教學取得成功常常是因為教師能深入淺出地講清問題,不成功的教學往往是教師不能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音樂教學中有很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技巧,這是一個創造性過程,既要滲透課標的要求,又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和需要調整知識講授的先後,把書面語言轉變成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從而使中小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時,培養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機智,是調節師生情緒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機智的教師比起缺乏這方面素質的教師,容易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控制,從而造成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

Ⅷ 如何改進音樂課堂教學

「小學音樂課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教學大綱的引言中這樣提出:「對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
「音樂課」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總喜歡片面地和「唱歌」劃上等號。純粹地把音樂課當為「唱歌課」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在今天,如何上好音樂課,使之造就和培養更多的具備一定藝術素養的人才,是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擔任三、四年級音樂科教學一年來,我從優化小學教學這個整體目標出發,把音樂課堂教學的各個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音樂的綜合能力作為音樂教學的核心,處理好音樂課堂教學的整體結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一、通過發聲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習慣為唱歌教學打基礎。
發聲練習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學的發聲方法,糾正學生錯誤的歌唱習慣,是通過發聲練習這個過程來完成的。針對學生在唱歌中喜歡「喊歌」的情況,在課堂中我通過示範誘導學生練習輕聲唱法,強調學生不能喊歌,並根據不同歌曲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練聲曲。如四年級上學期的《水花花,泥花花》這一課,歌曲裡面的「>」和「」記號很多,表現了孩子們在雨中的高興勁兒的特點,在發聲中,我採用了
這首三年級的發聲練習,通過學習頓音以及休止符的唱法,為接下來學唱歌曲做准備。又如在進行二聲部歌曲學習時,選用一些二聲部練習曲,使學生在發聲練習中學會控制自己的音量,為和諧、均衡地唱好二聲部歌曲打好基礎。就這樣在課堂中採用不同的發聲練習曲,避免了單調、枯燥的練習,也使學生在發聲中既鞏固和提高了唱歌技巧,又對嗓音起了保護作用。
二、通過練習把音樂課的各種技能綜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中,發聲練習後是學習樂理知識或復習舊課、視唱練耳的學習。學生在學習樂理知識往往感到枯燥無味,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把學生的樂理知識結合課本中的歌曲編成練習,進行小競賽。如三年級下學期的《水晶般的心》一課,其中學習的音樂知識是圓滑線「」,為了不使學生把圓滑線與連音線混淆,我把帶圓滑線,連音線的樂句編成四小題,讓四個小組進行比賽,判斷哪一句是用了圓滑線,哪一句用了連音線。這樣學生在做練習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能把學到的知識及時進行反饋,在學習歌曲中唱准連音線和圓滑線下面的音。在復習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時,我讓學生自編律動動作,使學生在律動中感受到熱烈而歡快的歡慶勝利的氣氛。在進行視唱練習時,除了要求學生唱准音高外,樂曲的節奏也很重要,在視唱前,我把視唱譜的主要節奏編成多聲部節奏,讓學生在拍打節奏中把視唱曲的節奏牢固地掌握,為唱准視唱曲打下良好的節奏基礎。在進行聽音練習,我用了比賽的形式,比比哪一組的正確率高等。在課堂中採用各種練習,小游戲,競賽,能讓學生對每節課都有新鮮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發揮,音樂地綜合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通過歌唱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把德育滲透到教學中,使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唱歌是音樂藝術中最能為兒童接受和喜愛的一種形式。在唱歌教學中,除了合理地發聲練習,准確的音準和節奏外,還應通過分析歌曲的背景、歌詞的意思,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領會歌曲的藝術形象,從而准確地唱出歌曲的感情。如在學習歌曲《記住江邊的大樹》時,我通過講解放軍叔叔抗洪搶險而英勇獻身的偉大事跡,從而使學生了解了歌曲的內容,進一步使學生懂得了「高高的大樹」是解放軍叔叔的光輝形象,從而有感情地表達了歌曲的情緒。如在學唱歌曲《甜甜的秘密》時,我通過講述學生探望病中老師的故事,使學生懂得歌曲中濃濃的師生情,讓學生以真摯地情感表現歌曲。如在學習歌曲《閃亮的水晶心》時,我先讓學生朗讀歌詞,並板書:
讓學生思考和理解「水晶」、「太陽」、「花朵」、「紅星」、「火炬」等詞語的深刻內涵,從而富有感情地唱這首歌,通過學唱這首歌,教育學生要像賴寧一樣有一顆美麗閃亮的水晶心。
四、通過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活潑樂觀的情緒和豐富的情感。
音樂作品的欣賞不像欣賞繪畫、文學作品那樣可以通過視覺去感知、去理解。在進行欣賞教學時,要求學生理解和感受這些作品。除了必要的介紹之外,更應啟發學生進行豐富的想像,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內涵。如在欣賞丁善德的《撲蝴蝶》時,我讓學生不打開課本先聽一遍音樂,想一想音樂描寫的是什麼?讓學生自己感受、聯想。在想像和理解中,有的學生說音樂很活潑、跳躍;有的說有趣。這時候,我再對音樂進行介紹,學生再次欣賞時就能充分理解這首鋼琴曲了。
五、通過樂器教學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
讓器樂進入課堂不僅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如讓學生學習打擊樂器、電子琴為歌曲伴奏,既能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使學生有了一點「成功感」——自己能為歌曲伴奏。
一年來的實踐,使我感到,要把音樂課上好,教師應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索,多在課堂上多下功夫,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為「培養更多的具備一定藝術素養的人才」而努力。

Ⅸ 音樂課堂教學如何體現科學性原則

音樂教學原則是根據音樂教育理論、教學目標,遵循音樂教學過程及教學活動的規律而制定的對音樂教學的基本要求。它是音樂教學客觀規律的反映,是指導音樂教學工作的基本准則,是音樂教學原理的引申和具體化,是音樂教學經驗的提升。人們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步提高的,因此,人們對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原則在提法、名稱、內容、結構等方面,各流派、各歷史時期都不盡相同。有一些經教學實踐檢驗的教學原則,如科學性原則、啟發性原則、直觀性原則、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原則、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原則等,這些教學原則對於中小學音樂教學也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而音樂教學的基本原則更應該體現出音樂藝術的教學規律,應突出音樂審美教學的特點。一、音樂性原則音樂性原則也稱音樂為本的原則,是指在音樂教學中自始至終應將音樂置於音樂教育的本來(中心)位置或其職能位置。音樂教育是以音樂為載體的方式來進行實施的、通過音樂來施教而不是其他非音樂性的教育現象。音樂教育旨在培養個體的感性與理性盡可能地和諧統一,它是以音樂本身的規律與特點來展開和實施的。音樂性的原則是音樂教學的根本原則。音樂教育之所以要以音樂為本,是由其本質所決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指出:「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如果否定音樂為本的教育理念,就等於否定了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那麼,作為「實施美育主要途徑」的音樂課就會被異化為另類課程,失去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存在的意義。所以說,音樂課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音樂課中要體現音樂藝術。以音樂為本須注重「聽賞」,感受、體驗音樂作品的表現力;以音樂為本,須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正確認識音樂知識與技能;以音樂為本,應明確音樂教學目標,圍繞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藝術實踐;以音樂為本,應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教學方法和手段恰到好處地為音樂教學服務。總之,以音樂為本就是,我們的音樂教育必須以音樂為載體,必須突出音樂學科的屬性,不可將其他的內容和形式凌駕於音樂內容之上,使音樂成為點綴。二、情感性原則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給人的情感移入比其他藝術更直接、更強烈、更能深入人的情感世界。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音樂美,即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音樂教育的特質就是情感審美。因此,審美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和中介,是音樂審美過程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審美教育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主體全身心投入情感的體驗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的情感,使之產生共鳴,激發其情感動力。只有當教師把真情實感傾注到音樂之中,才能感染學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樂之中,從而進入學習音樂的最佳狀態。因此,音樂教學要牢牢抓住情感因素,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並不斷提高學生情感外化的表現能力。師生之間和諧的情感交流是音樂教學優化審美功效的重要標志。音樂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應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音樂教師應把感情的紐帶拋向學生,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因此,音樂教學應堅持情感性原則。三、體驗性原則體驗性是音樂學習的突出特點之一。這是因為音樂是體驗的藝術,音樂創作、表現和鑒賞都離不開人的親身參與和體驗。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音樂是不能「教」的,音樂的非語義性與不確定性決定了其教學機制主要不是依靠講授和詮釋的方式,因為如果那樣,就會同學生的自身感受與體驗相悖,這是完全違背音樂審美教育規律的。音樂教學的過程應是一個在教師啟發和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沒有參與和體驗,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教學。審美不能依靠灌輸,藝術不能容忍說教,音樂學習的根本機制是學習者自身對音樂的感悟。所以,音樂教學要尊重學生以自己體驗的方式學習音樂,要關注、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盡量要少,而且不要總是試圖詮釋音樂,音樂課堂中的教學語言應以描述性為主,目的是創設審美情境,渲染藝術氛圍,引導和誘發學生積極地參與音樂體驗。良好

Ⅹ 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要點有哪些

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以學定教,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立足於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需求及發展,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開展音樂學習是我一直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問題。為了組織小學低段學生開展有效的音樂學習,結合一二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年齡特點,對於每節課的設計我都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從編創簡單的生活中的游戲操,到讓學生自己編創小兒歌,小舞蹈,帶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配合音樂課。盡量從分析學生的學情和原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入手,凸現音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人文化的特點,使教學切實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此,我進行了讓生活走進小學低段音樂課堂有效性的嘗試。
一、以學定教,創設情境,聯系音樂和生活。
有專家指出:脫離兒童生活世界的間接經驗知識傳授所產生的結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學音樂的過程中,既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又要融入感情的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得常常創設情境積極轉變教師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一起舞蹈,努力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和課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二、以學定教,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學生的創編能力。
我們知道音樂教師們都有這樣的困擾,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教學內容主要是學唱歌曲,那麼要是偶爾有創編的任務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積累的詞彙相對來說很少,而且他們寫字速度很慢,創編歌詞往往要花很長時間。這樣就沒有時間來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所以老師們常常省去了創編歌詞部分,基本上就是老師自己改幾個字就算創編了。我通過思考,其實,藉助生活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難題。三、以學定教,結合生活經驗,解決教學難點

閱讀全文

與凈化音樂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