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素質教育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呵呵 你的概念好像有點混淆了,中國素質教育是這樣的。沒有試點,只是停留在理論方面,但是小學有可能先行發展,但是絕不可能取消應試教育。
中小學素質教育( quality-oriented ecation)
搞得如火如荼。然而我們不得不靜心回過頭來問一問自己:"到底什麼是素育?""素質教育"一詞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被提出來的。1985年召開
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央頒布了《關於教育體制的決定》。
在〈〈決定〉〉中提出了素質教育的目標:提高全民素質。但中國素質教育已經走進了一個誤區。在教師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素質教育就是"減負"更有人認為就是在
玩中學習。導致這個誤區的原因是許多人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學校教育,即校園內的教育。這種看法是很片面的。素質教育是為了提高個人和全民整體素質並終身受到
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想走出這個誤區讓全民素質得以真正的提高要解決的問題是素質教育從誰開始。人們都很清楚,在我國素質教育搞得
不太理想,主要表現在普及程度不高,所以我認為素質教育應該從家長和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教育者,特別是教師那兒抓起。首先讓家長和教師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
應該怎樣實施素質教育即實施素質教育應該做些什麼?然後教師和家長才可能很好地指導孩子和學生受到素質教育。從而可以形成一個良好循環。具體該怎樣讓家長
和教師知道去實施素質教育?我想最好的方法是去學習西文特別是美國。還有亞洲的日本。我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兩本書《素質教育在美國>>和《素質
教育在日本》 在這兩本書中詳盡地介紹全面地介紹了怎麼樣去實施素質教育。
中國想實施素質教育所面臨的任務是巨大的挑戰更是嚴峻的。
我國是需要去學習西文和日本等一些國家的。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由於民族差異人,土風情不同,他們的素質教育只適合他們的國情和生活習慣。這樣我們一味地效仿,我國的素質教育將會被西化。這樣的
素質教育不適合生長在我們的國度里,從而就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那麼這樣中國素質教育之路應借鑒適合我國國情的別國成功經驗,同時一定要摸索自己的一套
符合自己口味的理論。這種摸索需要我們政府成立一個獨立研究機構,在教育理論研究者,教師,家長及其他人士共同努力。談到政府的支持我國和日本是不可能同
日而語的。他的教育與經濟科技的關系模式是科技推動教育發展然後用教育的成果來推動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而我國的模式還處在只有經濟來推動教育的發展而教育
對其它的行業的作用卻很小。另外,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因為學校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想實施素質教育
首先應做到小班教學。這樣就需要大量的教學硬體,尤其是師資力量。另外,隨著網路的發展,中國素質教育趨勢是採用遠程教育。網路教育是現代教育手段。這樣
就要求大量的計算機,穩定高速的網路系統,能熟練運用網路教育的教育者和一些維護維修人員。我國政府就要提供更足的資金投放到教育上,加快轉軌速度,加快
從教育中獲得利益推動經濟科技等發展 .
其次,中國素質教育搞得不成功的話,不但不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反而會加重他們的負擔。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讓自己的孩子從幼兒時期就開始接觸
素質教育,比如說:音樂,繪畫等開發智力的學科,也就是說開發兒童智力開發是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也只有很好的智力,孩子才能迅速地獲取大量全面信息使自
己成為一個素質很高的人進而全民素質得以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化的趨勢加劇,中國的素質教育之路是艱難的。但有你,有我,有熱愛我中華的子民的努力,付出和關注,我們相信雄雞的歌喉會更加嘹亮!醒來的雄獅會更加威猛!
❷ 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有什麼作用
引領社會的發展 推動社會的進步
大學生的進步思想 (比老百姓看的更遠一些 但就是有時會太理想化)
大學生的科技技術 對社會發展是起著很大的作用
❸ 教育對中國經濟增長有什麼重要作用;
二、教育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和趨同的路徑
有大量的經驗證據表明,教育作為人力資本積累的主要途徑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力資本是影響經濟增長穩態值的重要因素,更高的教育水平進而更高的人力資本積累水平可以提高一個國家的穩態收入水平(而不影響經濟增長率本身)。另一方面,人力資本積累(或教育)也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影響經濟增長率本身,促進經濟增長:(1)促進技術進步,(2)提高勞動力採納和適應新技術的能力,(3)促進具有正的外部性的技術創新和擴散,增加社會收益。
通過計算教育的收益率特別是教育的社會收益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此外,Uzawa-Lucas模型也可以用來解釋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尤其是通過教育所積累的人力資本對促進技術進步的重要作用。該模型認為,體現工人技能的人力資本是內生的,個人通過犧牲現期消費,投資於教育、培訓等,實現財富最大化。在穩態均衡的情況下,人力資本存量必須和物質資本以相同的速率增長,才能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
另一個解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的重要模型是Becker、Murphy和Tamura的BMT模型,該模型從理論上解釋了現實世界中各個不同國家經濟增長水平參差不齊、呈現多種經濟增長模式和趨同路徑的原因。他們認為經濟增長有多重穩態,既有高水平增長均衡即"高穩態",又有低水平增長陷阱即"低穩態",而人力資本水平是決定穩態值高低的關鍵。現實世界中,由於窮國的人力資本積累水平往往較低,它們往往處於"低穩態"且難以突破,如同陷入了"貧困陷阱"。因而,發展教育、加速人力資本積累是跳出低水平增長陷阱的關鍵。
三、教育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性的影響
根據其他經濟體,主要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它們都經歷過經濟的長期增長。一個低水平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必須經過長期的、持續性的增長才能實現整個經濟的繁榮。一般而言,經濟增長的源泉有兩類:一類是持久性的增長源泉,如長期積累起來的人力資本存量、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制度形式等;另一類是因時因地而變化的增長源泉,與一個國家在特定發展階段上的資源稟賦相關,如要素、技術和環境。一個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有賴於持久性的增長源泉,即制度和人力資本。那麼,在中國,教育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最重要的方式會如何影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呢?中國經濟增長中已經出現的絕對差異與條件趨同並存的模式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會產生哪些影響?
觀察其他經歷過快速增長的經濟體,再對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做出判斷和分析是有益的。1966年~1990年間,韓國、台灣、新加坡、香港都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年均GDP增長率分別為10.3%、9.1%、8.5、%、7.3%,大大高於英國、美國、德國2%~3%的年增長率(Alwyn Young,1994),成為亞洲"四小龍"。但是,Young通過增長核算分析發現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過多依賴於資本的數量和質量;TFP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並不顯著;並且人均GDP增長和勞均GDP增長的差異較大,表明其增長過度依賴勞動力的投入,依靠勞動參與率的提高,而資本、勞動投入都是不能無限增加的,據此,他對亞洲"四小龍"經濟增長的持續性提出了質疑。然而,事實上,亞洲"四小龍"的人力資本積累也是非常顯著的,而由於其人力資本的模式不同於美國,Young的度量可能存在問題。
回顧中國過去20餘年的經濟增長,制度變革帶來了技術效率和配置效率的顯著改善,促進了我國比較優勢的發揮,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在這段時期內,我國的人力資本積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對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仍處於轉型經濟時期,制度變革遠遠沒有結束,走向更完善、更一體化的市場經濟還有很長的路,人力資本積累水平也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因而,制度變革和人力資本在未來仍將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源泉。
中國經濟增長已經或將要面臨以下問題和挑戰:
(1)要繼續增加人力資本存量,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的資源非常有限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既要進行物質資本投資,又要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對二者妥善加以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2)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平等的問題,包括區域間的不平等、城鄉收入差距,個人在資產、收入和人力資本上的不平等。不平等並不僅僅是一個社會道義的問題,還會影響到經濟增長。一方面,不平等本身是有差別的,個人收入的不平等、資產的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能較小,但人力資本的不平等會對未來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不平等不一定直接影響經濟增長本身,但會對經濟增長的持續性產生影響;例如,收入不平等會導致人力資本存量差距擴大,不利於經濟持續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促進教育的公平性顯得非常重要。
(3)人口總量壓力和人口結構、質量轉變的壓力。我國人口基數大的事實將長期存在,到2030年達到高峰;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從2010年起將趨於下降,2022年以後大幅度下降,可以享受人口紅利的時期已所剩無幾;但少兒撫養比的下降將給人力資本積累帶來機遇。數量龐大的勞動力若不能實現人力資本積累的顯著改善,我國將難以發揮潛在的人力資源比較優勢。
(4)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
綜上,有以下三點基本結論或建議:
(1)教育作為積累人力資本的主要渠道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持久性因素,因而也是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
(2)現階段,教育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意義不僅在於促進經濟增長本身,還可以促進地區間的協調發展;
(3)教育的不平等會損害經濟增長的速度和平等性,損害經濟增長的持久性源泉,因此,促進教育公平將是我國未來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❹ 教育對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一、從歷史的縱向看,教育進步引領社會發展。馬克思爺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正是教育推動科技變革,從而引領了社會的發展。來看看250萬年前的一天,咱們在座各位某個人的祖先開始嘗試著打造石器了,他肯定沒有意識到,他的這一個小動作帶動了整個人類的大發展,人類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大家想想,我們為什麼要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而不是經濟指標來代表一個歷史時期呢,比如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信息時代。正是因為這些革命性的生產工具出現,才讓我們人類社會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就是科技和教育的影響力。
二、從現實的橫向看,教育進步促進社會發展,同時指促進濟發展。教育的內容可謂涉及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有自然科學,比如如何蓋世界上最高的樓,如何嫁接高產水稻。也有社會人文科學,如何欣賞一幅畫,如何打官司。當然也有經濟學,比如如何炒房子炒股票,如何在淘寶上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可以看出,經濟學也是其中的一門科學,掙錢需要手藝和頭腦的。因此,教育先發展了,社會才能發展起來,同時帶動經濟的發展。所以,對方辯友的觀點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更優先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三、從社會發展主體看,對人的教育決定了社會的根本性發展。人是社會的主體。教育強調人素質的全面提高。而經濟發展強調物質,它突出人的物質需要而不是人本身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這就像一個人每天只鍛煉他的右臂,而忽視了身體其他部分,久而久之,用進頹廢,右胳膊粗了,身體整體機能卻相對下降了。同樣,相對於一種只充滿了物質的生活,我們更加想要的是一個讓人全面充分發展的美好生活。所以大家想想,是要讓人本身去引領社會發展,還是讓人的物質需要引領社會發展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❺ 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巨大的作用。教育改變著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也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❻ 簡述教育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
教育經濟功能是教育系統對一定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教育的社內會功能之一。
主要表現為:容
①為經濟發展提供各類人力,包括設計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其他人員;
②提高勞動力的素質(如知識、技能、經驗、紀律性等);
③進行科學研究,改進生產技術,直接或間接地促進經濟的增長;
④發展教育和調整教育結構有助於解決結構性失業。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最早提出教育功能概念並對教育的社會功能進行專門系統的研究的學者是法國的塗爾干(Durkheim,E.)和美國的帕森斯(Parsons,T.)。前者從社會本位論觀點出發,認為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於使受教育的青年一代社會化,首提教育的根本功能就在於使「個體我」轉化為「社會我」,從而開辟了教育功能的研究領域;後者通過對社會結構功能的深入研究,構架出一系列功能理論分析框架,揭示了功能的一般原理,創設了具體的功能作用模式,從而為教育功能研究進行了理論填補。二次大戰之後,有關教育功能的研究得到廣泛發展。⑴
但是,以往對教育功能的研究,意力主要集中放在教育的正向功能上,而對教育負向功能問題的研究以前,少有人問津。
對教育的負向功能進行前期開拓性研究的是美國社會學家默頓(Merton,R·K.)。默頓在批判帕森斯的功能分析理論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負向功能論。由於默頓的結構功能理論基於整個人類社會系統而提的,他並未深入地探究教育的負向功能。
首先運用默頓的結構功能理論討教育的負向功能問題的西方學當推日本的柴野昌山。柴野昌山在其年代發表的《學校的負向功能》一文利用默頓的結構功能理論,將學校的功能作了邏輯的構設,把學校教功能劃分為四類,即:顯性正功能,負功能,隱性正功能,隱性負功能。但是,盡管柴野昌山在結構上設置了的負向功能,可是,也許由於教育在功能上顯現的眾多的正向(積極)性過於迷人,結果使柴野昌山「不情願將教育的『顯性負向功能』同『教育』活動聯系在一起」⑵,故而柴野昌山未能就教育的負向功能展開整體性研究。
在我國,明確提出應對教育的負向功能進行研究的是張人傑先生⑶。張先生之後,我國出現了為數不多的研究教育的負向功能的論文。如吳康寧先生的《教育的負向功能芻議》、《教育的社會功能諸論述評》諸文,但已有的論文重點多在引申和解釋教育的負功能之上,對究竟什麼是教育的負向功能,教育負向功能的性質、分類、機制及特點,教育負向功能的表現是什麼等,並未給予令人滿意的解答,甚至有的論者誤把對教育的不恰當利用所造成的不良後果當作教育的負向功能⑷。
鑒於對教育負向功能的把握有助手使我們對教育進行哲學上的反思及構建新的教育理論分析框架,並能在實踐中幫助我們思考怎樣的教育才能促進人和社會的健康發展這一實際問題,故筆者欲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對教育的負向功能進行再探討,以求梳理出教育負向功能的理論脈絡。
一、功能的定義以及默頓的結構功能分析理論
「功能」一詞的詞典含義是「功效、作用」⑸。很顯然,此項定義只適於我們對功能的初步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功能含義系指:表徵系統和事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范疇,它側重系統和事物對環境產生作用的可能性和現實性。概言之,功能是系統和事物對環境作用的反應能力和行為,它體現了一個系統或事物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者⑹。從功能的這一定義可以看到,系統和事物對環境的作用是一向量,呈多方向性。也就是說任何功能的指向既有正的,也有負的。在社會系統內不存在單一的正向功能;也不存在單一的負向功能。
在對功能的此種理解上,我們引入美國社會學家默頓的結構功能分析理論作為本文討論教育負向功能的理論前提。
默頓(merton,R·K.),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他在對傳統功能理論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結構功能分析理論。
默頓認為,傳統功能理論的根本錯誤在於其三個基本假設,即:「功能一體的設定」(postulate of functional of society),「泛功能主義的設定」(postulate of universal functionisn),「不可欠缺性設定」(postulate of indispensability)。默頓指出,「功能一體的設定」假設任何社會文化要素對所有社會成員都履行等值的功能,只適應於范圍狹小,整合度較高的原始部落社會,而不適應現代工業化社會;「泛功能主義的設定」假設凡社會文化要素都具有正向功能,是由於忽視了即存文化形式的非功能後果的緣故;而「不可欠缺性設定」假設某一功能的施行,必須有相同的文化要素則完全有違於理論推導且難於解釋不同的文化群體的實踐結果。
基於對傳統功能理論三項不當假設的批判,默頓強調,任何社會文化要素對不同的社會文化體系和不同社會成員的作用會產生不同功能。默頓認為,任何社會活動或文化事項對整個社會或文化體系的功能都呈三種功能形式,即,一社會文化要素相對於某一社會文化體系而言,可能有正向功能(function)、負向功能(dysfunction)與非功能(non—function)。正向功能即有助於體系之順應或適應的客觀後果;負向功能即削弱體系之順應和適應的客觀後果;非功能即與此一社會文化體系無關的後果。現存的社會文化要素即是這一文化要素之正負向功能抵消之後的凈值。⑺
依據功能的定義及默頓的結構功能理論,我們認為,作為一「系統」或「文化活動」的教育,其對社會和人的功能呈現出三種樣式:即正向功能、非功能和負向功能。也就是,教育對社會和人的發展有促進作用,教育對社會和人的發展有零作用,教育對社會和人的發展有消極作用。本文著重討論教育的負向功能。
二、教育的負向功能的內涵
1.教育負向功能的概念
根據默頓的結構功能理論,我們所指稱的教育的負向功能是指,教育這一系統和文化活動在作用於社會和人(環境)時,在其對人和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即產生正功能時,它對社會和人(環境)產生的消極作用。所謂消極作用是指,教育在作用於社會和人時,所產生的與主觀期望結果不一致,非參與者所明確知曉的後果。在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對社會和人(環境)的消極作用及對社會和個人(環境)的積極作用是同時發生、相伴產生的。在以往的歷史中,常常由於教育的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並且在主觀上我們更關心教育的積極作用,因而我們忽視了教育的消極作用,從而未能將教育的負向功能置入我們的研究視野。
2.教育負向功能的性質
教育負向功能的一個根本性質是其非目的性。教育作為人類一項意識的能動活動,一切的教育實踐都在人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之下以進行的。人們運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發揮其正向功能。但是,人類目的的教育活動在作用於受教育者後,並不能完全如願地實現預期目(某一具體的教育活動結束之後必然會產生兩種結果:其一,教育後果正如教育者所意圖的而且是早已預料到的;其二,教育後果並不與教育者的目的預設相一致,這一後果即非教育者有意如此,亦非教育者早先知曉的。前者是教育的正向功能的發揮,後者是教育的向功能的展露。教育負向功能所展露出來的巨大的不可把握性即是其非目的性質的表現。教育的負向功能正以其非目的性的性質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教育結果。
簡括地說,教育的負向功能不在的預料之中,它隱含於教育的最後結果之中,它是教育活動之後的連帶物,教育這一文化活動或系統的屬項。教育的負向功能的非目的性質向我們表明,教育的負向功能已不會因人的正確當的運用而消失。正如默頓所指出「在社會結構中,既存要素的反功能後果逐漸積累所形成的緊張與壓力,絕非任何社會計劃所能壓制的」⑻,人們對教育的合理運用只可一定程度地限或減弱教育的負向功能而不能消除
3.教育負向功能的機制及其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教育的負向功能機制可簡要地表述為:
(1)教育負向功能掩藏於教育本身,且在教育系統活動展開中發生作用,並在教育結果中表現出來。所謂教育的負向功能掩藏於教育本身是指,教育負向功能在一開始並不是顯露地存在於教育本身的,教育總是以其奪目的正向功能而展現在人們的意識之中的,教育的負向功能在理論形態的教育中並沒有立足之地,它只呈現為一種人們無法預料的可能。只有當某一教育理論具體地運用於實踐,在實踐中,人們主觀目的預設與最後的客觀結果發生了部分扭曲,這時,教育的負向功能才得以表現。因此,一般來說,教育的負向功能產生的根源在於教育的具體實踐,而教育負向功能作用的後果最終是在教育的結果中予以表現的。
(2)教育負向功能與教育的正向功能同時發生,一般說來其在勢能上小於正向功能。自古至今,我們之所以一再強調教育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功用正是由於教育的正向功能大於教育的負向功能,教育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依照人的主觀設計發生其正向作用。從教育的本質上來看,教育的負向功能機制大大地弱於教育的正向功能機制。這是教育之成為教育的本性所在。
(3)教育負向功能的強弱依賴於外部環境,即在有利條件下趨於增大,在不利條件下趨於減小。有關這一點,我們從以往的教育史上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在中世紀,一切思想文化活動都圍繞著上帝進行,教育以進行宗教觀念灌輸為主旨,結果使教育淪為宗教的附屬品,教育變為極大地束縛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工具。文藝復興之後,人的解放成為人類所有精神文化活動的主題,在這一主題下,教育充分發揮了正向功能,從而極為有效地推動了社會和人類自身的發展進步。
(4)教育負向功能的作用介質通常是潛在課程。我們所有的教育目的都是建立在教育的正向功能之上的,我們的一切教育努力和我們設置的所有教育科目都是為了實現教育的正向功能。但是,我們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總會在無意識中施行一種潛在的課程,如某種情緒愛好,某種價值偏向等,由於這種潛在的課程教育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而受教育者也是在無意識中接受的,因此,這種潛在的課程教育在作用於受教育者時既可能促使受教育者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可能會對受教育者產生消極影響。教育的負向功能正是以這一潛在課程為介質發生著作用。
4.教育負向功能的分類
關於教育負向功能的分類,我國學者依據教育的內容、范圍、效應和時間等劃分多達十餘種。⑽而日本學者柴野昌山依照默頓的功能理論從總體把教育的負向功能分為顯性負向功能和隱性負向功能。⑾上述兩種分類雖能使人進一步理解教育負向功能的表現形式,但並未廓清教育負向功能類上的區分。筆者認為劃分教育負向功能的類型從其本身質的規定性著手似乎更合適。據此,筆者把教育負向功能分為兩類:
第一,常態負向功能,即人們在正確運作教育時,教育活動本身所產生的負向功能。
第二,非常態負功能,也就是人為的教育負向功能,即人們帶有主觀的故意所產生的教育負向功能,如軍團主義教育、法西斯教育以及某些宗教教育等。
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人們不恰當的運用教育所產生的不良後果不屬於教育本身的負向功能,那隻能稱為對教育的誤用。
5.教育負向功能的特徵
由教育負向功能的性質可以看出,教育的負向功能至少有以下三個特徵:
(1)教育負向功能的難以消除性,借用默頓的話來說便是「現存文化形式對社會整體或對某一次團體具有一種功能後果(function consepuences)的凈值(netbalance),」[12]也就是說任何文化要素(如教育的結果)都是正負向功能抵消後的結果,顯然默頓此觀點暗含著負向功能的無法消除性之意;
(2)教育負向功能的延遲性,即通常情況下,教育的負向功能並不在教育的結果上立刻表現出來,它常常以一種令人難以覺察的潛在形式在教育結果中表現出來;
(3)教育負向功能的可減低性。這正是人們不斷探究教育規律的理由所在——更為科學合理地利用教育可大大減低教育的負向功能。
三、教育負向功能在 現實中的表現
1.傳遞保守的文化傳統
教育的基本使命是傳遞人類以往的智慧結晶,人類社會得以進步的重要因素便是教育可以使人類新生代接納前人的經驗智慧,進而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但是,教育在向人類新生代傳遞以往智慧結晶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向後人傳承著保守的文化因素。誰能說今天的很多文化劣習是人類新生代自然而然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由教育傳遞過來的呢?
2.造成人們唯科學主義思維模式
科學使人類社會得以迅速發展並成為當今主宰我們生活的主要力量,正是由於科學在人類社會中具有的神奇力量,近代以來,各種推崇科學的哲學如實證主義等極力把科學作為人類精神的極致。而教育一直承擔著鍛造人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的使命,結果在人的頭腦深處逐漸澆鑄出唯科學是真、是善的思維模式。科學果真是人類智慧的唯一標准嗎?對這一設問的回答如果不是否定的話,那麼至少這一標准也是可疑的。事實上,人們對世界意義的探求,對生命本體的體驗絕不能完全依賴於科學,而對人生的理解、對人類終級目標(如正義、公平等)的追求更不是科學能夠達成的。
3.強化種族中心主義
迄今為止,各個獨立民族國家的教育無不以塑造下一代的民族自豪感為己任,愛國主義教育成為各獨立國家教育的基本法則。這種教育的結果是,西方民族以其技術和富裕普遍認為他們處於優越地位,而非西方民族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智慧認為他們才真正優越,特定的政治集團和獨立的民族國家則固執地強調自身的文化價值和道德准則。毫無疑問,各個國家都在極其恰當地利用教育的正向功能,然而在教育的這一正向功能充分地發生作用時,它的負向功能卻明白無誤地顯示了種族中心主義傾向。其產生的後果是:一方面鞏固了民族國家,另一方面卻使人類社會走向逆向發展,造成分裂和蒙昧主義。
4.在特定的范圍和地區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發展中國家大力發展普及教育,其本意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質,促進經濟發展,而結果卻導致大量的農村人口外流,使落後地區經濟更趨落後,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還在有限的財力狀況下投入大量的資金發展高等教育,結果在落後國家出現了非常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極需人才,一方面又出現了教育過度和大量的教育浪費,這一由教育引起的負向效應嚴重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四、幾點啟示
1通過對教育負向功能的分析,應當看到,盡管教育在促進社會發展進步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教育有其阻礙社會發展進步的一面。教育在給人帶來知識、智慧的同時也一定程度地限制著人的思維(使人格式化)。教育再生產著人類社會的一些弊端,如不平等、特權階層等。
2通過對教育的負向功能的深入認識,我們似應對許多早已肯定的教育觀點進行反思.例如我們一貫認為既然教育能夠促進經濟騰飛,那麼教育就應越多越好.事實上,過度的教育不僅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費,進而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3作為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一項特質——教育的負向功能應當成為教育基本理論研究者關注的變項。教育的負向功能在教育中的實際存在,是任何教育研究者都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我們必須確切地認識教育的負向功能,才有可能正確地把握教育的功能本質,而只有在正確地把握了教育的功能本質之後,我們才能對教育有更深刻的認識。多年來我們在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中的眾多失誤,不能不說與對教育的負向功能的模糊認識有關。
4對教育的負向功能究竟如何制約,這仍是一個使人迷惑且頗為引人注意的課題。
注釋:
⑴⑵吳康寧.教育的社會功能諸論評述.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版),1996(3):77—78
⑶張人傑.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系的理論之質疑.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滬),1992(3)
⑷⑽郝文武.教育負功能探析.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4)
⑸⑼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8:508,1250
⑹雷鳴強.教育的功能、價值、功效辯析.江西教育科研,1996(3)
⑺冀棋瑞編譯.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台灣 巨流圖書公司,1984:17—51
⑻⑿⑺同上:21,47
⑾吳康寧.教育的負功能芻議.教育研究,1992(6)
論發展中國家教育的負功能
作者:伊焱 主題類號:G1/教育學 【 文獻號 】1-642
【原文出處】江西教育科研
【原刊地名】南昌
【原刊期號】200007
【原刊頁號】8~11
【分 類 號】G1
【分 類 名】教育學
【復印期號】200010
【 標 題 】論發展中國家教育的負功能
【 作 者 】伊焱
【作者簡介】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正 文 】
教育的負功能問題近年來日益受到理論界的重視,但對發展中國家教育負功能的研究卻涉及甚少。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教育的負功能問題更加突出一些。教育與社會變遷的密切關系以及發展中國家謀求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的迫切性,使這些急需「繼續發展」的國家難以繞開教育的負功能問題。因而,對發展中國家教育負功能問題的深入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何謂教育的負功能
什麼是教育的負功能呢?結構功能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默頓認為,所謂負功能,是指「削弱體系的適應或順應」(註:羅伯特·金·默頓著,何凡興等譯:《論理論社會學》第138頁,華夏出版社, 1990年版。)的功能。由此,負功能概念正式出現。之後,日本教育社會學家柴野昌山在默頓所提出的正向——負向功能、顯性——隱性功能的基礎上,提出了學校教育功能的理論分析框架。(註:轉引自蔣凱:《試論教育的負功能》,《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第1期。 )在這一分析框架中,柴野昌山所說的「負向功能」是指沒有實現人們主觀願望的非理想功能。在我國,真正開展對教育負功能的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註:張人傑:《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系的理論之質疑——兼論教育的負功能》,《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2年第3期。 )(註:吳康寧:《教育的負向功能芻議》,《教育研究》,1992 年第6期。)1992年,張人傑教授指出:「在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系的研究成果中,另一個常見的理論缺陷是鮮見負功能的論述」(註:張人傑:《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系的理論之質疑——兼論教育的負功能》,《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2年第3期。)。 呼籲人們應重視教育負功能的研究。此後,教育的負功能便以「負向功能」(註:吳康寧:《教育的負向功能芻議》,《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 「負效應」(註:林良章:《教育負效應探微》,《教育評論》,1993年第1期。)、「負效功能」(註:雷鳴強、符俊根:《必要的張力:教育正負功能的矛盾》,《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年第1期。 )等形式開始進入研究者們的視野。盡管我國學者對教育負功能的稱謂不同,但對教育負功能涵義的理解基本上一致:所謂教育的負功能,是「構成某一社會系統的要素對系統的維持和發展所產生的『損害』性的作用和影響」(註:吳康寧:《教育的負向功能芻議》,《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是「對社會和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註:黎君:《教育的負向功能與新教育理論分析框架的構建》,《教育評論》,1998年第1期。)的功能;是「教育實施所產生的期望效應之外的不良功能」(註:蔣凱:《試論教育的負功能》,《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第1期。)等等。
基於以上認識,並結合對現行教育發展狀況的思考,我們認為,教育的負功能是指教育對個人、社會和教育自身發展的消極否定作用。教育對個人、社會和教育自身發展的這種消極否定作用普遍地客觀地存在於各國教育的運作之中,而在發展中國家,教育的這種消極否定作用尤為明顯。
二、發展中國家教育負功能的顯著表現
當今社會正處於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已出現了許多根本性進展,世界發達國家正在由工業社會進入後工業社會。在這種背景之下,面對新時代對人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普遍對教育寄予了厚望,以期通過教育的進步來促進人和社會的發展。但是,由於發展中國家外部環境和教育系統本身種種不良因素根深蒂固的影響一時難以消解,「教育系統變成了一個失調的製造者而不是增長和發展的因素。學校的貢獻看來對兒童的福利和對國家共同發展方面起著負作用。」(註:S·B·埃卡納亞克:《農村教育:農村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展望》中文版第25期,1990年11月。)發展中國家因其在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欠發達」特點而使教育在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本身的發展的同時也表現出明顯的消極否定作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說明發展中國家教育負功能的顯著表現:
(一)教育對個人發展表現出的消極否定作用
在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進程中,在許多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病理現象,而這些病理現象的產生與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作為個體的未來生存與發展空間。例如:在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長期受到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困擾,高考成為教育的指揮棒,考什麼則教什麼、學什麼,「片追」一度成了難以克服的教育頑症。在巴西,小學留級現象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處於前列,從而使巴西成為留級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全國留級率超過20%,僅次於蘇利南。這種令人吃驚的比率已經持續了40年以上。(註:瑪麗亞·伊薩貝爾·達維科:《留級和退學問題:關於巴西教師作用的研究報告》,《教育展望》中文版第25期,1990年11月。)在印度,學生流失問題嚴重。應當說,這些病理現象的產生非一日之事,而它們給這些國家人的發展所造成的危害也非同小可。
(二)教育對社會發展表現出的消極否定作用
在發展中國家,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迅速增長(尤其是非技術學科),而接受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人數在發展中國家僅佔10.2%,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1年統計),對高科技人員的培養也遠未滿足第二經濟部類不斷增長的需求。(註:拉塞克、G·維迪努著,馬勝利等譯:《從現在到2000 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第46頁,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對文憑的盲目追求和專業結構設置的不合理使這些國家無法真正獲得充分有效的發展動力。我們看到,有些社會因而開始「拒絕制度化教育所產生的成果」(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譯:《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第37頁,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拒絕使用學校的畢業生。「在拉美許多國家中,學校的很多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處於失業的困境,以及人才外流和就業不足、缺少適合所學專業的工作等狀況。」(註:黃志成:《拉美國家發展中的問題及經驗教訓》,《外國教育資料》,1995年第5期。)非洲國家已普遍出現越來越多的受教育失業者,同時人才流失嚴重,科技人才供不應求。(註:汪凌:《非洲高等教育發展的特點、問題與經驗》(下),《外國教育資料》,1995年第1期。 )在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失業與就業不足、人才的流失、各級各類技術人員的短缺以及其它的社會問題等也極為普遍。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教育內部結構的不合理造成了人才既過剩又缺乏的矛盾狀況,使得教育對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發展發揮作用的觀點失去了說服力。因為事實情況是,社會並未從教育中獲得所期望的發展資源,從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表現出發展後勁的不足以及發展速度的相對緩慢。
(三)教育對自身發展表現出的消極否定作用
在發展中國家,教育系統的不良運作對其本身發展所造成的損害典型地表現在:教育因脫離個人和社會發展需要而未能獲得持續有效的發展,教育質量低下,效益不高,教育經費短缺,教師隊伍不穩定等。在亞洲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缺乏必要的財政資源、缺乏社區發展所需的合格人才、缺乏適當的監督和管理、缺乏必要的人身安全保障、缺乏起碼的基礎設施等成為這些國家農村教育的主要問題和障礙。(註:石偉平、郜雲雁:《亞洲農村教育的緊迫需要與對策》, 《外國教育資料》,1995年第1期。)在拉美的發展中國家,「到目前為止, 拉美國家的教育系統仍沒法克服教師培訓、督導、技術幫助、班級適應等有關的最基本的困難」(註:黃志成:《拉美國家發展中的問題及經驗教訓》,《外國教育資料》,1995年第5期。)。在非洲國家, 高等教育的盲目擴充和基礎教育的發展不足,也暴露了這些國家教育體制的不完善和教育結構的失衡。種種情況表明,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教育運作的不良狀況致使這些國家在教育自身的發展上面臨著重重困難。
正是為了迅速擺脫個人、社會以及教育自身發展的困境,發展中國家普遍表現出強烈的教育改革意識,變遷與革新精神滲透在這些國家各級各類教育之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教育改革潮流,而這些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說是出於對發展中中家的教育負功能問題的關注與考慮。1985年,我國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在這一綱領性文件指導下,我國的教育改革已經獲得了一系列成果。1986年,印度政府頒布了《國家教育政策》,指出:「在目前和將來,教育都是一種極好的投資,這個基本原則是國家教育政策的
❽ 教育對經濟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第一,拉動我國經濟增長
2000年以來,中國高等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教育發展對飲食業、運輸旅遊業、文化用品製造和印刷業、基礎設施等相關行業最終需求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僅從文化用品業來看,我國2010年與2000年相比,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增加了1305.7萬人,如果每生每年平均消費的文化用品按百元計算,新增學生能帶動我國文化用品業產值增加130570萬元。
第二,有利於解決就業問題
大力發展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可以延緩低級教育的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問,起到「蓄水池」作用。此外,發展教育還直接或間接地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一些優秀的高校學生畢業後,自主創業,不僅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還為社會提供更多的職位,吸納大量的勞動力。
第三,通過提高人的素質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教育能夠傳播知識,提高人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勞動者承擔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從而提高生產率。從生產領域看,與小學沒畢業的勞動者相比,小學畢業的勞動生產率要高43%;
與小學畢業的勞動者相比,中學畢業的勞動生產率要高1.1倍;與中學畢業的勞動者相比,大學畢業的勞動生產率要高3倍。
第四,通過加速科技進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教育提高了全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為技術力量成長提供廣闊的基礎和保證,優化人才結構,傳播科學知識,使科學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8)教育教學對經濟發展得的作用擴展閱讀
高等教育的發展程度和發展質量,不僅影響整個教育事業,而且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
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提升我國人力資源整體水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999年初,黨中央國務院按照「科教興國」的戰略部署,作出了高等教育大擴容的重大決策。
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勞動力。現代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教育可以再生產人的勞動能力,可以增加勞動力價值,還可以改變人的勞動能力的性質和形態,使勞動能力具有專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