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校教師怎樣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升自我職業道德修養
影響成長中的青少年,即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教育功能,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用精湛的學識贏得學生。三、在業務上要注意不斷提高自己。如果你想在三尺講台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從古至今,國內國外。因此,做人德為先,育人先育德。教師只有率先垂範。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決定著這個人的行為准則和人生方向,身正為范」,同時能夠真正的熏陶,是指教師個人的政治品格治學態度,使民族和人類具有更加美好的未來、高尚的精神境界。走進新課程。教師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育人教材。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作為人民教師更需要樹立崇高的精神目標,擁有純潔,要求教師轉換角色,從教材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應把課堂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多的讓給學生,課堂是學生的;在當今社會,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甚至影響著周圍的人和事,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改革教育思想,直接從自身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學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只有具有良好、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用愛的力量來教育學生。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其必備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師德、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還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風貌產生深遠影響,所以說師德建設的重要性無論提到怎樣的高度都不為過,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響者和道德的體現者。確切的說教師要愛孩子,而且更要做給學生看。但這種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師的才學為基礎的,沒有才學的德是蒼白無力的、師德的重要性 德是做人的靈魂和根本,完善自己。只有德才兼備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生。為此。現就我個人對師德修養的理解談一點膚淺的看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何學生都有其閃光之處,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熱情。怎樣對待自己,怎樣對待他人,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因而作為一名教師,不斷提升新時期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的頭等重要的大事。要多發現學生的成績和優點,並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贊美,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滿腔熱情。其次教師要重視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職業人格。所謂人格力量,人們都把師德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第一桿標尺。可以說,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僅直接關繫到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交流、討論經歷求知的探究和能力鍛煉的過程。學高為師。這就要求教師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還必須重視和加強自身的才學修養,全方位地充實自己,怎樣對待社會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教師不僅要講給學生聽。若教師連起碼的愛孩子的心都沒有,使他們在這個轉型期的復雜社會中能夠保持純潔的精神聖地,成長為真正具有優良品質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注重師德修養才能以德育德,鑄造學生健康人格,有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這就要求教師以極大的熱忱和父母般的胸懷關心學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感澆灌學生的心田。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打成一片,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最有親和力的師生關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德情感意志作風等,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講的過多,這樣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確立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也為整個社會的精神道德起到了引導和表率的作用,學生即使聽的津津有味也不會全記住。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通過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該深刻認識自身職業的重要性,熱愛本職工作,創新教育觀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一,那嚴格地講就不配做老師,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二、貫徹以德育人的思想首先要尊重學生
② 高校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育能力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結構,其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於教師,高質量的教師代表了學校的水平。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推動下,更要身先士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能力,才能更好的教授學生。高校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呢?教師了解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後,才能夠有的放矢的不斷完善自己。
高校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是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身為一名教師,首要任務是教書育人。
1、 教學組織能力
教師首先要具備的能力就是教學的組織能力。 做好課前的准備工作,是教學的基礎,是教學環節中的首要環節。如果把上課比作打仗,那麼教學准備就如同戰前的運籌帷幄,謀劃決策。以前的教學准備工作基本就是教師自身備課工作,當今,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網路的出現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它正使教師的職責和作用發展變化。它使教師從單純傳授知識的角色中擺脫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輔導者。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網路縮短了知識傳授與反饋的過程,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的機會,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高。
2、 課堂控制能力
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注重過程式控制制。 教師應該注重教案的動態設計,在教學實踐中貫穿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教案是教員教學實施方法、實施策略、實施內容、實施對象等內容的基本遵循,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有不同的教案。教案是隨著教學的深入而動態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做到及時小結、調整是優化教學的基本方略。
教師要始終扭住課堂授課這一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著重於理論知識與素養的傳授。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員要能「進」得去「出」得來,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要懂得「講」與「授」的區別與滲透;要通過將知識「講給」學員以達到「授予」學員的目的,最終物化為學員的內在素質。
3、 教書育人能力
教書是指教師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和文化知識、訓練學生的技能和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智力;育人是指教師在教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科學進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個優秀的大學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既要教授學生知識,又要培養學生成才,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在起來。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讓學生做一個知識、能力都很健全的人,思想、行為都很健康的人。
4、 自我學習能力
教師不僅要具備本學科堅固的知識基礎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還要涉獵其它領域的重要知識。教師只有具備淵博的學識,廣闊的知識視野,方可居高臨下,游刃有餘;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積極進取,才能擔當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現代社會發展如此迅速,新知識、新理論、新觀念不斷涌現,教師幾乎每天都面臨著一個新的世界,只有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活到老,學到老」,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三、 高校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科研能力
卓越的大學教師既是教書能手又是科研能手。教學和科研是高校的兩大任務。教學是高校教師的基本任務,科研是高校教師的重要任務。要樹立教學和研究同步同行,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整體觀念,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研究習慣。把眼前的工作當作科研內容,勤讀書,勤思考,勤總結,以科研促進教學,走教學與科研一體化的道路。
1、 科研開發能力
從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態勢和大學教育的特點來看,大學教師必須站在科學發展的前沿,因為今天大學教學內容的流動性、變異性是最強的,大學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而寬厚的知識,對所教學科有透徹的了解,又要博採相關知識。科研是大學教師獲取學科前沿知識最為直接、迅速、有效的途徑。教師通過對學科的深入研究,對其他領域的廣泛涉獵,成為學術的領路人,促進教學在更深更廣的領域展開。
2、 科技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樹立全民族的創新意識,建立國家的創新體系,培養更多的創造型人才。
跨世紀的教師要強化創新意識,富有改革精神,具有創造能力,要解放思想,不拘於傳統的教育觀念,不要一味固執於個人經驗,敢於在科學技術中開拓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自身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更加有可能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主動探索如何傳授科學知識,創造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構建新教學模式,形成自己個性風格的教學藝術。
3、 團結協作能力
科研領域的開發過程,不可能是一個人單槍匹馬就行的,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須要團隊進行工作,團隊中的人。
四、 高校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綜合實踐能力
「閉門造車」、「近親繁殖」、「紙上談兵」等詞彙在這些年裡經常被用在某些高校中青年教師的身上,顯然,大眾對高校教師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之外還有更高的要求。
1、 學術交流能力
高校教師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影響其成長過程的因素很多。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從多個方面去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而學術交流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現代社會,任何一個單位、任何一項工程,所要實現的目標都不是一兩個專業所能完成的。一個團體往往擁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專業。多學科的分工協作已成為大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教師僅憑自己的個人實力,單打獨斗式的搞科研,閉門造車式的搞教學都不能很好地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不利個人的成長。而通過相互交流,相互討論,相互學習,融人到適合於自己的特點的群體中,有助於拓開視野,加速信息的獲取,提高自身學術水平。
2、 工程實踐能力
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最終目標是要轉化為勞動力的,高校教師在攻克科技難題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意識到要應用於實踐。工程實踐是科研的目標,也是科研人員希望得到的最終結果。
教師在教學科研工作之餘,積極參與工程實踐,這些實踐經驗和工程實例融人到課堂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豐富更新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知識視野,提升了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五、 總結
高校教師在具有初步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後,可以通過學術交流和工程實踐工程,不斷的完善自己,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終會成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教育與科研雙料學者。
③ 如何提高高職教師教學能力
隨著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教師編逐年擴招,教師資格、教師招聘趨於正規化,規范化。教資、教招的面試環節中最讓考生頭痛的就是結構化問答環節,短短的5分鍾時間,需要考生流利的表述一些教育相關問題的看法。這就要求考生不應該是依靠臨陣磨槍,更應該是平時的積累,今天就分享一個關於我國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國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議的不斷引進,以及中國在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高校的沖擊,傳統的高校教學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傳統的教學在異化和改變,行政化的問題和政績觀的影響使得高校教學更加關注表面現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視。對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會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清醒的認識,嚴重的偏向需要及時加以調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政策建議:一是應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樹立正確的高校質量觀,強調「以人為本」,增強教育服務的意識,最核心目標的確立要指向提高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和質量,既有學術學習的維度,又有社會適應性、創造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意識等。二是應關注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導向作用對教學質量提高的影響。三是調整對教師「雙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導向,使高校教師能用心教學,通過高質量的教學發揮重要的作用。四是要從思想轉變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設,使教學質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優化高校本科教學的質量評價,增加學生、教師、社會和行業的參與,使教學評價工作的服務性、專業性、系統性、參與性、互動性、診斷性、建設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證。六是鼓勵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學創新探索,加強相關成功案例的研究與推廣,特別應在提供經費、政策支持、培訓教師、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更新內容、探索教學方法、完善學籍管理、優化實習和就業指導、健全教學組織、改善評價、進行畢業生追蹤調查等方面給予導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有更開闊的探索和發展空間。
在教師隊伍中推行績效評價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績效評價的價值取向不被業界人士接受。二是評價量化標准難以確定,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人的發展是不能夠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績效工資改革中,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難以解決。四是難以保證教師最低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並不斷提高。五是難以保證績效評價不以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為依據。六是績效評價不能減輕教師負擔,反倒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對於改善和根治教師職業倦怠無益。七是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對於自身評價制度的設計以及是否應該實施績效評價往往沒有發言權,利益訴求沒有表達的途徑。這些均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④ 應用型高校教師如何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應用型本科高校: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院校 。應用型本科教育對於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環境支持,需要建立理論層面的支撐體系。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際高教界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國內的諸多高校近年也紛紛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實踐環境的強化,因為人們已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應用型本科」是對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層次的高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由部分省屬本科院校與國家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大型骨幹聯合試點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應用型本科重在「應用」二字,要求以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為先導,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勢下構建滿足和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學科方向、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要求各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從教學體系建設體現「應用」二字,其核心環節是實踐教學。
⑤ 什麼是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教師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橋梁,教師對自己的職業道德認識如何,對教師職業關系把握如何,將直接關繫到教育的成敗和育人效果的好壞。合格的教師首先必須明確職業關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教育水平,取決於教師勞動質量;要創造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師,但是僅僅具備高超的教學水平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兼備優秀的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所從事的工作,既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又需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既要付出艱辛的腦力工作,又必須付出體力的消耗。把教師從事的艱苦勞動和這種艱苦勞動對於祖國美好未來的意義聯系起來,就能感到當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和自豪,從而培養熱愛本職工作的感情。因此,熱愛教育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真正要在教育事業上有所作為,真正當好乃至出色的教師,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熱愛教師職業,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實踐中培養對本職工作的深厚感情。試想,一個不熱愛本職工作的教師,怎麼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鑽研提升?一個不喜歡教師行業的人,怎麼能處理好自己與學生的關系?一個不想當老師的人,怎麼能在教育事業中甘為人梯,終生不渝地獻身?
從古至今,社會賦予教師的最基本的職責,就是傳授知識。但比知識更重要的,卻是做人的道理。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就說明「身正」比「學高」更重要。一個人擁有淵博的知識也許可以成為某一行業的專家,但是只有擁有崇高的品德,他才能成為他人的典範。正如人們所說「一個人能力低點是殘品,沒有能力是廢品,思想壞了就是危險品」,教育學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但是,必須想到,「想立人,先立己」。自身不立,何以立人?教師只有自身思想素質過硬了,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覺悟的學生。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文明之樹的培育者,人類靈魂的設計者;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表現了不同文化中的人們對教師的尊敬與尊重。因為教師不僅要傳遞知識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成為學生的典範,世人學習的楷模。這就對教師個人的職業修養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教育是培養人的工作,這種工作尤其需要高度的負責精神。教育上的失誤往往給教育對象以長久的影響,有時甚至會在其一生中留下印記。
要想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鄧小平提出的培養「四有」新人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對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據此樹立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觀;人才是多層次的,普通教育主要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才觀。教師好做,但教學卻不好做,要想真正勝任教師這一職業並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所謂教書育人,是指教師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把教學和教育結合起來,盡職盡責,既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於所有學校來說,教學都是中心工作,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塑造人,改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教書育人就是調整教師與教育目的的關系的道德要求。此時,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成了至關重要的一環,它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根本,也是教師有所創造和革新的催化劑。教師要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21世紀是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這種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與人才的競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於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因此,提高師德修養是我國在新世紀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1.不斷學習。這里的學習包括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的學習,還包括對教育對象也就是學生的學習。加強職業道德理論和規范的學習,可以幫助高校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使教師認識到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為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2.在教育實踐中檢驗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教師在學習中學到的各種職業道德,只有運用到教育實踐中,才能逐漸成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教育實踐是檢驗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唯一標准。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檢驗、不斷完善的結果。只有通過實踐的反復磨煉,教師才能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成為學生的榜樣。
3.加強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教師要以師德規范為標准,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對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為及時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
總之,道德信念是教師對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的堅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個人的道德認識、情感、意志所鑄成的比較穩固的「合金」,是人們的道德認識轉變為道德行為的媒介和內驅力,它使道德行為表現出明確性和一貫性。可以說,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質構成的核心要素,是人們的道德行為最深層的根據和重要保證。
⑥ 試述高校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育能力
課程設計、評價、改進的能力。
引導學生主動學修的能力。
提高版學生綜合素質的能力。
課外的權學修指導能力。
課程質量保證實施能力。
關於教育態度的素養能力。
關於提出改進教育教學建議、啟發的能力。
⑦ 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測試 難不難
1、筆試:根據指定的教材、篇目,在規定的時間內(30分鍾),按照規定內的格式,獨立、書面設計教容學方案,
2:說課:將設計的教學方案,教學活動安排、教學重點難點等進行口頭表述;
3、面試:主要採用問答形式。圍繞說課,教案。教學大綱、相關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課程改革等方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