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數學課堂教學分析評價表

數學課堂教學分析評價表

發布時間:2021-01-28 02:44:27

1. 給孩子數學評價表怎麼寫

認真讀題 多練習幾遍 記住公式 多多復習

2. 怎樣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1.學生對數學課的熱情程度。

主要反映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否處於最佳心理狀態。

它表現為:(1)最佳注意狀態:注意集中,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注意穩定。

(2)最佳認知狀態:感知清晰、觀察敏銳、思維活躍、想像豐富、記憶牢固、大腦處於最佳興奮狀態。

(3)最佳情感狀態:態度認真、學習熱情、興趣濃厚、充滿活力、生動活潑。

(4)最佳意志狀態:動機強烈、求知好問、主動積極、克服困難、能自製、有毅力。

2.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

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臘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有合適的學習條件,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和繼續學習的動機等方面將變得十分接近。造成學生個別差異的三個變數是:學生已有經驗和能力的程度,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教師的教學適應於學生的程度。」它表現為:任何一個學生在所處的情況下發揮最大的潛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幫助,達到同等的學習目標。

3.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間。

主要測評學生在學習活動里自學能力結構和合理遷移創造性思維水平。包括:獨立閱讀數學教材和用已有知識、方法解決新問題,自我組織學習活動和反饋發散與聚合思維統一體,直覺與分析的有機結合,創造性想像的參與。

4.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評價學生掌握「雙基」的方式是否科學、合理,形成過程是否高效、省時、獨立構建知識體的能力。掌握知識應包括四個方面,是什麼、哪裡找、怎麼學、有什麼用。不等同於記住或模仿做題。

5.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疑難的能力。

主要評價學生從生活中感知數學,收集整理信息中發現、抽象數學規律,用數學眼光觀察、解答生活中實際問題。包括:課前收集生活信息,課內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獲知識再認識和想像創新實踐信息。真正體現出: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服務於生活。

學生對數學課的熱情程度關鍵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在課堂上盡可能減少教師的規定行為,只要學生是圍繞學習的言行,教師都必須給予鼓勵;教師應善於發現學生的學習個性,加以引導和發展,避免學習過程公式化;算理溶入生活情境並兒童化,克服單調枯燥。調查數據表明,小學生從喜歡某位教師到喜歡這位教師所教學科,進而在課堂上表現出最佳心理狀態。

「教學的最優化就是教師設計的一切活動都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大的收獲。」教學設計應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例出發,用自己學生最感興趣的形式,提供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材料,保證學生活動的內容和時間。把學什麼?怎麼學?還給學生,教師可以提供學習材料而不是講解,是組織原始信息而不是處理加工;應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學好不同水平的數學。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互助學習、敢於發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開放性課堂,設計開放性問題,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培養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才有可能。小學數學應視為應用數學而不是理論數學,教學時應把抽象的書本內容形象化,枯燥的練習游戲化;讓學生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身邊疑難問題,感受到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變「要我學數學」為「我要學數學」。

實驗表明,改變教學評價對象,能促使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引出了備課、上課的一種新模式。更能體現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綜上所述,實施新課程標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量化為:

一、教師活動

1.能把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慾。

2.根據重點、難點、疑點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實質性集體學習內容,用正確的數學術語進行學法指導,並滲透數學思想,培養能力。

3.溶入學習小組,進行個別輔導。

4.緊扣目標設計嘗試、實踐和創新練習進行思維訓練。

5.能採用質疑探究,小組交流,集體評價,作業自改互改,抽檢等多種方法獲得反饋,並及時給予適當的評價。

二、學生活動

(一)自主性學習狀態

1.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2.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

(二)合作性學習狀態

1.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實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責。

2.爭論與和諧統一,有效地進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

(三)創造性學習狀態

多向觀察,善於質疑,變式思維,舉一反三,靈活實踐。

3. 如何對數學課堂進行有效評價

《數學課程標准》對數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新的教學理念相適應的新的評價體系的構建也勢在必行。根據課程標准對學習評價提出的觀點,結合本校推行的周四五作業日的實際情況,我對小學數學的評價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現提出我的一些認識如下。 一、評價應關注的幾個問題1.關注評價學習過程和可發展性。 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以不斷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不斷改進學習方法,不斷發展和提高。 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縱向比較,盡量少橫向比較。在對學生的評語中教師要多指出學生的優點,並殷切提出希望。學生在自評和互評中也應重在內省自己,增強自信心,重在發現同學的優點,並客觀地分析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以便明確努力的方向。2、關注教學評價在實踐中的作用 我認為,新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最大的困難不是缺少先進的理論,不是缺少新的方法,而是這種評價體系既要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同時又要簡便易行,能為廣大的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所接受,應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不能為評價而評價,使得評價同數學學習脫節,流於形式。3、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體現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數學學習評價重要的是激勵和調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行為、態度和所取得的進展的判斷,使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學習,改進學習方法,不斷進步。因此,教學評價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更能促進他們的內省,從而自覺地改進他們的學習。當然,這種自我評價也不是脫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孤芳自賞,學生需要多種評價方式的相互結合和相互刺激,從而不斷修正,並最終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中、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逐步放手,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二、改革評價的嘗試1.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有機結合。 對學生數學學業的評價,我要求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教師集中評定多元結合,這樣做既發揮了學生、家長的自主性,又能將教師與家長的關系進一步融洽,使教育教學受到社會的關注與關愛。 學生自評,一是對自己的學業進行常規性的自我檢測,二是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 進行開放式的評價。. 每個孩子在興趣、愛好、性格上都存在差異, 要真正做到尊重每個孩子, 就必須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與選擇權利。我在教學中,給學生較多的評價標准讓學生自由選擇符合自己的評價內容和方式。如,在考查「認識鍾表」這一單元時,我提供多種測試形式供學生選擇,有的選擇「找朋友」,有的選擇「大家都來撥一撥」,有的選擇「看誰反應快」,有的選擇「誰的生活更合理」等。學生互評,除了常規性的學生互相評定外,我嘗試讓學生充當小老師,也來考考別人。如,對於學生口算能力的評價,我選用了「我們都是小老師」的活動形式,讓每個同學出題考同伴、評同伴,過一把「老師癮」。學生都很認真,精心設計了一道道試題,並把它送給同伴,然後認真的批改。家長評價,我嘗試讓學生將單元檢測卷帶回家,請家長也寫上一段話,使家長隨時知曉自己孩子的學業情況,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我還設計了家長問卷調查表,讓每個家長認真填寫學生在家的情況,或寫一段評語,給孩子提出期望,或請家長到學校聽課,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活動,觀察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便家長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2.日常評價、階段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結合。 小學生的學習是發展變化的,教師不要過分看重學生在一次考試中的考試結果。我在教學中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很受學生歡迎。我非常重視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觀察和記載,重視學生日常表現和單元檢測等情況的積累,並適當的給以加分累計,每周四前二十名無作業,最後在期末進行綜合評定。我設計了學生日常表現觀察檢核表,定期有重點的觀察學生課堂上質疑和解決問題的情況,隨時有針對性得給予鼓勵,提示和幫助;對學生的作業、作品、發現和有獨創的解法引導學生裝進成長記錄袋;對學生的疑難,鼓勵學生去探索。3.要用發展的眼光進行學習過程評價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給予反饋評價,能有效地改變評價過分注重終結性的現象,有助於發揮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學習過程評價,我側重於評價學生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並及時給與反饋和評價。例如,我採用成長記錄袋的方法評價學生的發展過程,允許學生定期更換記錄袋中的作品、作業(一般在一學期內交換)一學期結束裝訂成冊,第二學起再建立新的成長記錄袋。學生通過成長記錄看到自己進步的軌跡,發現自己的不足,並通過成長紀錄加強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評價能力。4.評價學生的動口、動手和動腦能力。 評價動口能力側重評價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去說,說思路,說想法,說問題,說疑難,總之要引導學生能夠把內心的想法有序的表達出來。如在解決問題時,讓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再引導學生對其思路進行分析和評價。又如,學生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也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教師再有機的做好評價。評價動手能力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即書本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既評價書面知識,有考察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發展。評價動腦能力側重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評價。通過對學生的動腦能力評價,激起學生思維的主動性、開放性、多向性、流暢性、靈活性與獨立性,使學生的思維進入一個較佳的靈感狀態。我在評價中注重尋找學生思維的發散點、連接點、生長點,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整體思維。 自從我們學校開展對與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改革的嘗試以及星期四的無作業日,使老師和學生都嘗到了甜頭,學生變得愛學習了,喜歡看課外數學書籍,喜歡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的探究、創新、實踐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也取得了進步

4.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有哪些基本方法

1.學生對數學課的熱情程度。
2.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
3.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間。
4.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5.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疑難的能力。
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互助學習、敢於發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開放性課堂,設計開放性問題,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培養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才有可能。小學數學應視為應用數學而不是理論數學,教學時應把抽象的書本內容形象化,枯燥的練習游戲化;讓學生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身邊疑難問題,感受到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變「要我學數學」為「我要學數學」。
實驗表明,改變教學評價對象,能促使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引出了備課、上課的一種新模式。更能體現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綜上所述,實施新課程標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量化為:
一、教師活動
1.能把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慾。
2.根據重點、難點、疑點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實質性集體學習內容,用正確的數學術語進行學法指導,並滲透數學思想,培養能力。
3.溶入學習小組,進行個別輔導。
4.緊扣目標設計嘗試、實踐和創新練習進行思維訓練。
5.能採用質疑探究,小組交流,集體評價,作業自改互改,抽檢等多種方法獲得反饋,並及時給予適當的評價
二、學生活動
(一)自主性學習狀態
1.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2.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
(二)合作性學習狀態
1.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實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責。
2.爭論與和諧統一,有效地進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
(三)創造性學習狀態
多向觀察,善於質疑,變式思維,舉一反三,靈活實踐。

5.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評價

吳正憲老師的講座《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評課》,現把他所講的怎樣評課的方法提供給大家。
如何評一堂數學課?既看學生,又看老師。
看學生:
①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
②看學生是否體驗、感受、經歷數學學習過程。
③學生是否在學習活動中學會了什麼。
④學生在課堂中學會了什麼?得到哪些有助於自身發展的能力。
看老師:
① 是否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是否得到和諧時學生愉悅的學習交流。
② 是否對學生進行有效性指導。
③ 是否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設有利於學生思考、探索的空間。
④ 是否關注了課堂上的生成
「教學評價」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而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更是教學活動中過程性評價的重要體現。能否使學校的課堂教學評價具有科學性、目的性和多樣性,以便激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直接影響到教師工作潛能的提升和發展。
把握公開課的評價角度:
在對課堂教學進行宏觀管理過程中,通過一定規模的公開課教學,開展評價活動,使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確實是推進新課程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然而,在這樣的活動中,除遵循課堂教學評價的一般規律外,針對不同的授課目的、把握不同的評價角度尤為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繫到活動的效果及影響,如對授課人的教學評價或者對一個教研群體的評估。
1.初試課。執教初試課的主要是實習教師和剛從事教學工作或剛從事該學段教學工作的教師,公開課的目的在於鍛煉他們的從教能力。因此,評課的立意不要過高,要注重基礎。在組織對初試課評價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對授課人目前所具有的基本素質,應盡量給予充分肯定,從而激發其進取心。第二,由於這部分教師一般具有可塑性,接受新生事物快、反應靈活,因此,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各方面還要從嚴要求,評說中從嚴把握,使他們明確要求,找出差距,繼續努力。第三,根據大家評說的意見,主持人應歸納值得肯定的一面,重點指出今後改進的措施和執行的過程要求,確保他們的提高能夠落實。
2.研究課。研究課重點研究教學問題,因此,無論授課、評課,都要從研究的角度出發。評價研究課時,應在主持人的正確引導下開展研討,並要特別注意如下幾點:第一,聽課之前明確交代該研究課側重研究什麼問題以及該項研究的意義,使評課人在聽課時有重點,評課時有核心。第二,要創設一種探討、切磋問題的氛圍。既然是探討,就應允許各抒己見,既然是切磋,就應提倡互相商討,主持人在引導發言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過早下結論,因為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權威性或影響性,就可能導致不同意見者欲說又罷,使問題的探討無法深入,直接影響評課的效果。第三,主持人要對研究和評價情況作簡潔的歸納,包括對問題的研究有什麼收獲和進展、大家對問題的看法主要有幾種、認為哪一種有代表性或比較合理、對此類問題的教學建議等,目的在於肯定研究課的價值所在。第四,研究課對授課的教師來說具有風險性,因此,不管效果如何,都應在評課現場給予精神上的鼓勵,以號召更多的人參與研究。
3.評優課。評優課的要求、范圍、形式各有不同,但歸根到底是要評出高低優差來。根據目前開展的各級評優課來看,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絕對評優,即不限定名額,嚴格依據統一的評價標准或評價方案評出優秀課或分出等級,這類評優就要求每一位評價者細致考察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有理有據的價值評判,然後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確定評價結果,所評出的優秀課應是出類拔萃、獨具特色的,否則不如空缺,以確保評優的嚴肅性。第二種是相對評優,即根據參評課的情況按一定的比例評出相應的等級,這類評優不足之處是易發生意見不一致而引起導向失誤等情況,因此需要謹防以偏概全和置評價標准於不顧,草率分類。
發揮評課的激勵功能:
課堂教學評價評的雖說是課,但教師作為講課人實際上也處在被評的地位。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評課人與講課人形成了評與被評的一對矛盾,運用好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來處理評與被評的關系,發揮課堂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有助於調動教師的教研工作熱情,展示教師的教研工作才能。
1.喚醒「勝任內驅力」。一般來說,人們對勝任的工作會越做越感興趣,越干越好,尤其是在工作中時常得到同行的贊譽、認可和鼓勵,就會引發強烈的勝任內驅力,從而不斷進取。評課時要以「優點談足,缺點抓准」為原則。優點談足,就是要能合情合理地滿足人的受贊譽需要,從而使其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增強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同時也使其樂於接受評課人善意的指點;再加上缺點抓得准,自然讓人心悅誠服,評與被評雙方就會實現較為理想的溝通。當然,有時會遇到優點極少而缺點甚多的課,評價時可以將優點拆大為小分開評,連同表揚其認真的態度和做出的努力,總之,是先讓其得到適當程度的認可。缺點多,可歸類抓主要的說,或點出缺點的根源,或進行鼓勵式的探討,使講課人感覺到評在點子上,談在情理中。
2.激發「創新內驅力」。當人們在某種活動中獲得成功,並引起他人特別關注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甚至是自豪感,這種良好的感覺可以激發起強烈的創新內驅力,使其樹立更高層次的理想目標,追求更好的表現。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許多有經驗的評課人都注意「評出特色」、「點出創新」,較好的教師、較好的課一般都有與眾不同的優點、特色。評出優點,可以對教師產生特殊的激勵作用;點出特色,可以培養他的成就動機,還可喚起其他聽課人對特色的注意,使他們產生學習效仿的心理
1、評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確定:全面、具體、適宜制訂教學目標, 有針對性、導向性。
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
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
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2)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目標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
2、評教材處理
知識教授得准確、科學,准確把握教材重點難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精心組織、處理教材:根據教學規律、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材系統轉化為教學系統。
3、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設計,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學生實際;有一定的獨創性,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清晰;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好
(2)看課堂結構安排
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 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恰當
(a).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要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b).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要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沒有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的現象。
(c).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要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的現象。
(d).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要看優、中、後進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後進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e).計算非教學時間,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4.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 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地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腦、電視、電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5.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融洽。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等熟練程度。有的還要看在課堂上,教師對實驗的演示時機、位置把握得當,照顧到全體學生。課上演示和實驗操作熟練准確,並達到良好效果。
6.評學法指導
(1)要看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
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2)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熟悉並實施
7.評能力培養
評價教師在課題教學中能力培養情況,可以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
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敢於質疑的習慣;
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和心理品質;
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平時,教會學生在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8.評師生關系
(1)看能否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9.評教學效果
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
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都能達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的「什麼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的見解,對我們教師很有借鑒意義。葉瀾教授認為,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導的「新基礎教育」而言,大致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有意義。葉教授說,在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有意義的。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進一步是鍛煉了他的能力;往前發展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再發展一步,是他越來越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她說,這樣學習,學生才會學到新東西。學生上課,「進來前和出去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變化」,如果沒有變化就沒有意義。如果課堂一切都很順利,教師講的東西學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這節課呢?換句話說,有意義的課,它首先應該是一節扎實的課。

二有效率。她認為有效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面上而言,這節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學習困難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沒有效率或者只是對少數學生有效率,那麼這節課就不能算是比較好的課。在這個意義上,一節好課應該是充實的課。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整個課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葉教授介紹,一節課不應該完全是預先設計好的,在課堂中應有教師和學生情感、智慧、思維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相當活躍。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生成,這樣的課可稱為豐實的課。

四常態性。葉教授說,不少教師受公開課、觀摩課的影響太深,一旦開課,容易出現的毛病是准備過度。教師課前很辛苦,學生很興奮,到了課堂上就拿著准備好的東西來表演,再沒有新的東西呈現。當然,課前的准備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課堂有它獨特的價值,這個價值就在於它是公共的空間,需要有思維的碰撞及相應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相互生成許多新的知識。她倡導的「新基礎教育」反對借班上課,為的就是讓教師淡化公開課、觀摩課的概念。在她看來,公開課、觀摩課更應該是「研討課」。因此,她告誡教師們:「不管是誰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長、市長,你都要旁若無人,你是為孩子、為學生上課,不是給聽課的人聽的,要『無他人』。」她把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並強調,這種課是平時都能上的課,而不是有多人幫著准備才能上的課。

五有待完善。她認為,課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課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實的就會有缺憾。公開課、觀摩課要上得沒有一點點問題,這個預設的目標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樣的預設給教師增加很多心理壓力,然後做大量的准備,最後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她告訴記者,生活中的課本來就是有待完善的,這樣的課稱之為真實的課。

扎實、充實、平實、真實,說起來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來卻很難,但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追求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開闊起來,同時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的體驗」。

但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往往一些機械化、模式化、概念化的評價標准束縛了教學的創新與個性發展。那些面面俱到而又刻意追求完美的評價標准給教師的教學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如:憑借一張經過量化的評價標准表,一張表若干項,包括教材處理、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思路、課堂結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每一項還可分為若干小項,這項多少分,那項多少分,或以A、B、C劃等次,評一節課竟有十幾項甚至幾十項之多。教師為了達到教學表情、語速、板書、時間安排等細節標准而在課堂上忙於應付、疲於奔命,影響了教學內容的展開,使得教師的教學精力牽扯很大。這樣的評價標准還會出現誤判的現象,即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各項得分較高的課不一定是好課,而有些很有特色、效果也不錯而且深受學生歡迎的課,卻由於某項指標的缺失而得了低分,這樣一堂有意義的課可能就被否定了。

教學一直提倡教無定法,在教學中允許教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麼在評課時也不應用那些死的標准和條條框框去束縛教師的教學個性,使教師的備課、上課圍繞著過於細化的評價標准這個指揮棒轉,這會導致教師的個性和創造力受到束縛和壓制。為了能夠得高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個細節遺落了,擔心哪個知識點忘記了,因為聽課的教師彷彿都在拿著放大鏡來聽,都想雞蛋里挑骨頭,以在評課時能說說授課者的缺點。這些意見固然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但同時又有多少是應景之作呢?或者簡直可以說有很多是廢話,因為如果聽了每個人的發言才來備課、上課,根本沒辦法上公開課。道理很簡單,一節課35分鍾,能把大家的觀點都整合嗎?

我認為應更多從學生的學習接受和發展方面來評價教師的教學,而對那些瑣碎的標准盡量簡化。評價標准宜粗而不宜細。當然評價一堂課也應該有基本的要求,而這基本的要求,我以為葉瀾教授的「五條基本要求」是值得借鑒和參考的。

6. 如何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即時評價

准確、及時、豐富、有效的即時評價,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並且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及時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學會進行有效的反思,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樂於求知、積極向上的情感,從而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現實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的即時評價往往語言過於單一、呆板、枯燥,與小學生渴望被老師欣賞、渴望被老師關注、渴望被老師表揚的內心世界不貼近,不能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問題一:即時評價的語言不豐富,過於簡單,沒有針對性

策略:靜心傾聽學生發言,捕捉學生思維的亮點,用貼切、真誠、豐富的語言進行積極的即時評價。

你很會學習,想到了通過動手對折進行判斷,好辦法!這樣的即時評價就比一個「好」字豐滿多了,它既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你說的即簡潔又清楚,如果能加上「對折後」兩邊都一樣就更完整了。這樣的評價既肯定了他的優點,又指出了他存在的問題,多麼形象的描述啊,不多出來一塊,也不少一塊,不就是完全重合嗎!能夠堅持發表自己的意見,好樣的。

一方面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了分析,其實也是在啟發其他學生,讓他們沿著這樣的方法繼續思考下去。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真好,就這么學,越學越聰明,比小猴都聰明。」我們都可以想像到他給孩子們帶來的童真的快樂、學習的快樂!

認真傾聽每一名學生的發言,他在細心捕捉學生語言背後可利用的信息,然後給予真誠、有指導性的即時評價。這說明劉 老師善於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 相信劉 老師這樣的即時評價語言一定會給學生帶來積極地、向上的學習情感。

7. 數學課程評價體現哪些方面

數學課程評價體現哪些方面
教學評價:根據一定教學目的和教學原理,運用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對整體或局部的教學系統進行全面考查和價值判斷。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主要立足於課堂,它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的評價。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功能:
1.導向功能-評價的本體功能。書面考試發展的弊端:導向功能的無限膨脹,使教學失去了自身的依歸,成為評價的附庸。
2.反饋功能―評價的根本目的。促進教與學的改進。
3 .決策改進功能 -評價的最終目的。改進課程與教學的決策,改進教與學的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師生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范疇:
包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評價、小學數學考試評價以及以自我反思為主的教師發展性評價。
1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是將文本課程與先進教育理念轉化為實踐,轉化為學生發展的現實渠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1)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與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究竟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轉變?
新課程從評價目的、評價重心、教學目標、課堂結構、教材處理、教師角色、學習方式、學習效果、教學手段等方面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重新思考和定位。嘗試通過要素評價法、量表評價法、綜合比較法、網路評課法、庭辯式評課法、 「行為跟進式」的評課法等 多種評價方式,獲得真實的評價信息,對現實的課堂教學進行剖析和研究,在「理想」和「現實」之間追求真實的,扎實的,大氣的,靈氣的數學課,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2 .學生數學學習評價 是教學評價工作的核心部分和首要任務。包括:
一是數學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一些基本數學事實性知識,如定義、定理、公式,特定的證明,歷史性的資料等。
二是數學基本能力和方法。即基於上述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等。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表達、交流、與人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能力的評價。數學方法,是指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和方法。
三是數學學習態度與情感。評價學生是否主動地參與教學,對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感興趣,對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是否充滿好奇心,遇到難題時是否能夠積極努力去克服和解決等。
數學學習評價方式有:課堂觀察表評價、課堂即興評價、數學日記、成長記錄袋評價、作業評價、期末質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
3 .數學考試評價 命題要體現基礎性、綜合性、現實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改革傳統的紙筆測驗,形式除了閉卷考,還有口頭型考試評價、開放型考試評價、操作型考試評價、合作型考試評價等。
4 .教師的自我反思
通過在自身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反思、在他人評價中反思、在學生評價中反思等基本途徑,對教學事件、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系統的思辯,嘗試課後備課、教學後記、教學診斷、反思日記、教學案例、觀摩分析等多種自我反思的形式,總結成功經驗,查找失敗原因,記錄疑難困惑,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三、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倡導的基本理念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主要包括:
1、評價目標的多元化。 教師、學生、家長等多方面評價。
2、評價內容的多維度。 兩個緯度:一是學生的數學素養四個要求,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二是教學內容四個領域,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念、實踐與綜合運用。
3、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 可採用書面考察和成長記錄袋、表現性評價、自我反省、數學日記等評價方法相結合。
四、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具體要求
1.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2.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4.重視評價結果的處理和呈現,定性與定量兩類方式。
第二章 新課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提綱
1、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和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區別。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
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
學習與思考
1、「一節數學好課有四大『支點』。」談談你是如何理解的?
2、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與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發生了什麼轉變?請你就其中的一個方面舉例加以說明。
3、什麼是要素評價法?它包括哪幾個「要素」?
一、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與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轉變。
課堂評價有九大轉變:
1.從評價目的上看,由重在甄別轉變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從評價重心看,由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
3.從教學目標上看,由單一目標轉變為多元目標。
4.從課堂結構上看,由線性發展轉變為非線性發展。
5.從教材處理上看,由用足教材轉變為用活教材。
6.從教師角色上看,由權威者轉變為平等參與者。
7.從學習方式上看,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探究。
8、從學習效果上看,由關註解決問題能力轉變為關注可持續發展能力。
9.從教學手段上看,由形式創新轉變為注重實效。
具體如下:
1.從評價目的上看,由重在甄別轉變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更多的著眼於對教師本身教學水平的的評價。這種課堂教學評價制度,使得課堂教學評價成為評比與獎懲的依據,於是,教學基本功大獎賽、優質課評比、教學能手比賽等各種名目繁多的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在全國各地蔚然成風。盡管此間涌現出了一些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教學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這種改革動力是自上而下的,並沒有從根本上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重在甄別和選拔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同時也催生了一種畸形的教研活動氛圍:執教的老師不希望聽到「意見」,評課的老師不會提「意見」,老好人比比皆是。
《標准》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這種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是教與學主要的、本質的、綜合的一個組成部分,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從評價重心看,由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
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幾個新趨勢:
(1)課堂教學評價形式由單一的行政獎懲式的評價轉變為領導、同伴、學生、家長等多主體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式的評價;
(2)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由指導、考核為主的外部介入式評價轉變為專家引領、同伴互助、教師個人反思共存,尤其凸顯教師個人反思的發展性評價;
(3)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由研究結果的終結性評價轉變為不但重學習結果,而且更重學習過程的整合式的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3.從教學目標上看,由單一目標轉變為多元目標。
目標有原來的知識性目標為主線,情感目標為輔線轉變成了多元化。
4.從課堂結構上看,由線性發展轉變為非線性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預設和生成共存。
5.從教材處理上看,由用足教材轉變為用活教材。
案例《圓柱的認識》
著名特級老師林良富在教學時,就沒有僅僅停留在這一句硬生生的話的表述上,而是巧妙地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整合,適時地拋出一根足以點燃學生思維的導火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圓柱的高還有其他名字嗎?」學生的思維被徹底激活了,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發現:圓柱形井的高也叫「深」;圓柱形硬幣的高也叫「厚」;圓柱形鉛筆的高也叫「長」等等。一個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經過 林 老師的獨具匠心的引導,神奇地升華成為本節課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精彩。
6.從教師角色上看,由權威者轉變為平等參與者
力求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地張揚;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地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共同學習者、平等參與者等角色。 「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案例: 「請錢老師配合我們學好這節課的知識」
2000 年,著名特級教師錢希有老師參加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活動。在與三( 1 )班學生課前談話時,錢老師讓他們來說說自己最大的理想。同學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其中一個同學站起來,大聲地說:「我最大的理想,就是配合錢老師學好這節課的知識。」小孩子純潔無暇的話語深深地感染了錢老師。錢老師接著問這位同學:「你的想法很獨特,能說說為什麼嗎?」這位同學不好意思地說:「我們都知道您是全國著名的特級老師,台下有這么多老師聽課,要是因為我們表現不好而讓您課沒上好,那您多難為情啊?」全場老師鼓掌。這時,錢老師首先謝謝這位同學的好意,然後語重心長地對全班同學說:「其實,你們今天要學的內容,錢老師早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剛才這位同學說要『配合錢老師學好這節課的知識',那你們覺得這樣說有什麼不妥嗎?」甲生說:「應該是我們小孩子學。」乙生說:「我覺得應該說『請錢老師配合我們學好這節課的知識'更恰當一些。」台上台下聽課的老師再次自發地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第一次鼓掌充其量是聽課老師對於「童言無忌」的好奇和鼓勵;而第二次鼓掌則無疑是全場聽課的老師對於錢老師超前的教改意識和經過錢老師點化後覺醒的學生迸發出的強烈主人翁意識的由衷贊美。
7.從學習方式上看,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探究
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角色,自覺地讓學生唱主角,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等活動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具有現實背景的活動中去研究、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的精神,運用數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8.從學習效果上看,由關註解決問題能力轉變為關注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們教學的演變:滿堂灌-講練結合-解決問題-還有什麼問題。我們要關注可持續發展。
9.從教學手段上看,由形式創新轉變為注重實效
在形式的選擇上,又熱鬧到冷靜,我們要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二、一節好課的評價標准:真實 扎實 大氣 靈氣。
這是新時期小學數學課堂的四大支點,即四大標准。
首先新課程呼喚真實的課堂。學生的思維是真實的;教師的情感是真實的。開始我們追求表演式的課堂觀摩,但現在我們需要那種朴實無華的家常菜餚。
其次新課程呼喚扎實的課堂。熱鬧的假的生動的課堂自動生成實際是一些年輕老師教材西瓜皮的借口。在教學中要做到目標制定時想到能力、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目標的落實,在課堂上要有精彩的預設。在課堂中要有真正的有效的生成,在課後要有真切的反思和改進。
再次新課程呼喚大氣的課堂。上課時教師要有大家風范、課堂設計要粗曠、流暢、大氣。並做到三個「敢於」(敢於擺脫教材、教案、原定思路的束縛)、三個「不要」(情節、環節、問題不要太多太細太碎)、三個「關注」(關注學生需要、學生表現、學生慾望)。
最後新課程呼喚靈氣的課堂。靈氣是教師課堂智慧的最高體現。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
1.要素評價法
概念: 所謂要素評價法就是以課堂教學評價的幾個要素為支撐點,對整節課進行整體衡量的評價方式。
課堂教學評價的要素應該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行為、教學藝術、教學效果。

8. 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反思》考核表的填寫

新課程標准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作為教師只有把握好對數學課堂的評價,把「陶冶情操」與「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同步進行,有機結合,才能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一個自主的天空,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機。
巴班斯基在怎樣評價教育過程最優化的效果時指出:「學生的行為,他們的學習態度、個性中的優良品質數量和參與學習活動中所表現的教養水平等可使我們對教育效果做出結論。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就能獲得最准確的評價。」根據這一理念,課堂教學評價應從對教師的評價轉變為對學生的評價。以下是我在實施、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對數學課堂評價的一些嘗試與思考:
一、創設和諧氛圍,陶冶學生情操。
人的智力商數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數是後天的培養和努力的結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令學生如沐春風,人人輕松,個個心馳神往。在教學中,我用疑問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在疑問中評價;用笑聲營造生動有趣、幽默詼諧的情境,在笑聲中評價;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各抒己見,在爭議中評價。從而讓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感受數學的嚴謹,如我和學生探討這樣一個問題:用一根長為50厘米的細繩圍成一個長方形,怎樣才能使它的面積最大?接著讓同桌合作,拿出課前准備的一根長為50厘米的細繩圍成一個長方形後,分別記下它的面積、長、寬等數據。然後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圍出不同的長方形並按照一定的規律將這些長方形排列,接著集中觀察這幾組數據,看能否從中發現什麼規律。然後再小組討論,是否能發現面積與長和寬的關系,從而進一步猜測到當圍成一個正方形時,它的面積最大。最後全班匯報,交流結論。學生在操作期間,教師有意識地觀察他們是否積極參加討論,是否願意幫助他人,是否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交流時教師認真地對學生這些方面的表現也作出了客觀、公正的評價。課堂觀察和記載,可以促使教師更關注和了解學生,可以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育教學行為,也有利於教師作出正確、及時、恰當的評價,讓課堂充滿平等、民主、安全、愉悅,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二、尋找激勵時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教師課堂評價的時機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會影響評價的結果,甚至於適得其反。因此,評價時的動機應選在學生真正感到教師可親、可信賴之時,選在師生情感在教育空間彌漫之時。
1、瞬時評價,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激勵性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進行激勵性口頭評價。更重要的一點,評價要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實施縱向評價。考察受教育者個體進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學生個體自身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的自我評價反思,調整心態和評價行為,不斷進步。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評價,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台,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能產生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下面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中學習了「含義和方法」後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在我們的教室,在你我的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你願意把它們請出來嗎?請出來後用你喜歡的方法解答或者請同學、老師來解答。
生1: 「認認真真學習」中「學」字的筆畫數是「認」字的筆畫數的2倍。用算式表示8÷4=2。答:「學」字的筆畫數是「認」字的筆畫數的2倍。
師:你認為他說得怎樣?
生2:我認為他說得非常完整、又流利又清楚。
生3:我覺得他觀察能力真棒,連字的筆畫數都數得那麼准確,說明他不僅語文學得好,而且數學也很棒。
……
師:現在誰能幫老師一個忙,讓老師也能快速解答第一小組的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幾倍?
生4:我願意幫老師這個忙,其實只要這樣想:9里有3個3,也就是9是3的3倍,用算式表示是9÷3=3。
師:謝謝!噢,聽明白了,要知道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只要看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就可以了。同學們真不簡單,老師非常佩服你們。
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教師富有激勵性的評價,不僅讓學生體驗到解決數學問題的無窮魅力和成功的喜悅,更拉近了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為學生學好數學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2、延緩評價,創造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能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應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或實驗,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延緩性評價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去分析、去論證。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每當一種意見提出時,教師都請學生給予評判,他們或分析,或爭論、或同意,自己來處理。在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對學生解答的評價不是按標准答案,而是用語言提示誘發、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獨創性;對學生理解不正確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錯誤所在,補充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引起深入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明確認識,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在學生理解得不夠准確,表達不夠完整時,教師運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思考,進行比較,進而排除謬誤,獲取真知。
下面是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的《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片斷:
師:把一張圓紙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佔1/2。這句話對嗎?
學生有的說對,有的說不對,意見分歧很大。對此,吳教師沒有即時評價,而是讓學生按不同的意見站成兩隊。
師:對這個問題有不同意見,可以開個辯論會嘛!認為正確的同學為正方,認為錯誤的同學為反方。請正反兩方各推選代表,向對方闡述自己的理由。
正方派出兩位同學,吳老師給他們提供一張圓紙片。一名同學從中間對折,撕開,拿出一片向反方振振有詞:「我們把一張圓紙片分成兩份,這其中一份難道不佔1/2嗎?」反方同學見狀沉不住氣,急於要反駁表達,吳老師也給了反方兩名代表一張圓紙片。反方同學把圓紙片撕成大小不等的兩片,拿出一小片,向正方同學示意:「像這樣把圓紙片分成兩份,這一小片難道也佔1/2嗎?」就這樣,兩隊還是僵持不下。
師:認為對方正確的同學,可以站到對方隊伍中去。
正方一些同學陸續站到反方那邊,最後還剩下2名正方代表堅持自己的意見。
師:你們不服,說明理由啊!
生(正方):這題是說把一張圓紙片分成兩份,我們把圓片平均分成兩份,難道不佔1/2嗎?
生(反方):你們是平均分成兩份。可題目中並沒有說平均分啊,難道像我們這樣隨便分成兩份,也能說1/2嗎?
生(正方)……
師:正方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正方代表無言以對)好,看來是否佔1/2關鍵要看是否把圓紙片「平均分」了!
吳老師對於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沒有簡單評判孰對孰錯、沒有輕易揭示正確答案,而是巧妙地組織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辯論會。引導學生在樹觀點、擺事實、說理由、評思路的富有競爭意味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實現了知識的理解和意見的統一。我認為,吳老師採用「靜觀其變」教學策略比即時的直白評價要有效得多。當教師延遲評價從而延長了思考的時間後,使學生有了獨立自主進行思考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馳騁聯想,有了思考的真正自由,有利於訓練學生獨立思考、養成勤於鑽研的習慣。
新課程的課堂評價提倡的是強化激勵和反饋的功能,幫助學生發展多方面的潛能,認識自己、擁有自信。我們教師要學會「彎下腰來傾聽學生的意見」,走到學生中間,走到學生的心中,以我們恰如其分的表揚、充滿關懷的批評、滿懷希望的鼓勵,為我們的學生構建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讓他們在數學的王國中自由地遨遊。
三、多角度評價,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激勵,特別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對激勵的渴望更甚。在實施激勵性口頭評價時,要用發展的觀點,以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數學的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無論其現狀何等不理想,離教育目標有多遠,都應該通過評價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另外對學生的評價不是教師的絕對權利,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的及所獲得的都可能超過教師本人。為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和自省作用,應改變評價主體單一的現狀,除老師評價外,學生個人與小組、學生與教師等可進行自評、互評雙向溝通。平時我還常組織學生開展自評、小組評。例如:平時在探究、驗證過程中,常以二人小組或四人小組,小組成員之間了解情況,互評相對比較客觀,除自己評外,還進行小組互評,並說明為什麼這樣評,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看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應用的成效,解答問題的正確與否,找出自己的優點、缺點等等。目的是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正確對待自我,學會欣賞別人,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評價意識和能力,又可以培養探索問題、發散思維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我們學習統計與可能性這一單元中的條形統計圖時,我課前要求學生調查一個單元住戶一星期丟塑料袋只數的情況,要求學生在調查之前先估計每家一星期丟塑料袋的只數,並把估計的和調查的數據記錄清楚。等到一星期後的課堂上,我讓學生算出平均每家一星期丟塑料袋的只數是多少,並提出預測:「一棟樓60戶一星期丟塑料袋多少只?根據這些情況,你想到什麼?」學生非常興奮,先快速地根據自己調查的結果計算出平均每家一星期丟塑料袋的只數,預測出一棟樓60戶一星期丟塑料袋只數。接著就讓學生根據這些情況在小組內談談自己的想法。學生們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大多數學生從對能源浪費、保護環境、環境惡化等方面發表了個人的看法。通過觀察學生的討論,傾聽學生發言,我就圍繞情感、態度和價值感方面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肯定學生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的責任心,表揚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有創見的學生。個人認為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不僅讓學生對考試成績感興趣,而且懂得如何運用數學的思維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因此,我為自己的教學製作了幾份評價表,定期發給學生及時反饋信息。一是學生自我評價表(1、在學習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內容?為什麼?2、在學習中你最感到枯燥的是什麼內容?為什麼?),二是小組評價表(1、該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培養互學精神和自信心』2、該同學在學習方面有什麼有待改進的地方?),三是教師評價表(1、該同學在學習方面最令人欣賞的是什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2、該同學在下個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總之,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要求教師是個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執行者。只有把「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學中,融入到教學評價中,才能促進數學教學充滿生機,用「評價」點擊孩子心靈的滑鼠,充分發揮數學課堂評價功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是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的追尋。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堂教學分析評價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