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教學改革心得怎麼寫範文3篇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
1 學生是主體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把學生放在了被動學習的地位,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味的採取壓制、強迫的手段,常常適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改變了我錯誤的認識,學生被放在了課堂的主體地位上,教學時能夠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自主學習值得提倡
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別,但完全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教會學生不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根據學情、知識的難度適當教會學生預習、學習、復習的方法,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指出,21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
3.小組合作的優勢
傳統的課堂是少數尖子生的課堂,學困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小組合作,有利於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有利於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學習與成功的快感,從而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中建立小組並發揮小組的作用不可忽視。
4.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向標
課程標准要求落實三維目標,課堂教學要落實三維目標,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前早將目標定位下來。一節課的任務完成與否,也需要對照目標。目標的展示,還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的方向更明確。
5.新課程教學的核心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永無止境,而教師教學不能僅傳授知識,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思考、創新,在學習生活中養成動腦、動手、探究的習慣。
Ⅱ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回歸教育育人本質主題論文有哪些
原句:近年來,來隨著教育自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學生的培養深受社會廣大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率明顯提高、
這個句子缺少主語。修飾長句的成分多,稍不注意就容易丟失句子成分。
修改: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近年來畢業的高校學生深受社會廣大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率明顯提高。
Ⅲ 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
這個啟示也太不把學生當人看了吧?哈哈哈......玩笑。
如果說條件反射有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家長一聽說開學了,馬上就去銀行取錢,手頭不寬裕或者農村孩子接到大學錄取通知的時候,喜悅和憂愁,條件反射式的伴隨而來....
Ⅳ 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強教育發展合力
(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那麼,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魂。《決定》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字里行間深深寄託著對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進程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賦予立德樹人以深刻理論內涵和全新時代特徵,意義非常深遠。今後教育領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始終高度重視教育和幫助學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礎、端正政治立場和前進方向、砥礪品德陶冶情操、激發歷史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個人成長成才與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緊密相連。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本質要求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盡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決定》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要求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就是要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宏觀政策要求,細化為學校教育的具體安排,把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從過重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使其騰出更多時間探究思考、加強鍛煉、了解社會、參與實踐。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還必須積極為多樣化、個性化、創新型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和機制。《決定》強調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以及推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發展,清晰表明我們黨關於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政策基點。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觀念、理順結構體系、創新培養模式、加強能力建設、推動內涵發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盡快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有利於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決定》要求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以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進展。
考試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決定》明確了「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的改革方向,期望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從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起步,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再到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注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特別是在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方面邁出新步,拓寬終身學習通道。相信這一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再跟進系列配套政策,將是我國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系統性綜合性最強的一次改革,將顯著扭轉應試教育傾向,更加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人才、維護社會公平,彰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理念,為億萬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選擇和成長途徑,搭建符合基本國情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促進教育公平,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執政為民所必須秉持的基本政策內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條件下,我國城鄉、區域教育發展還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狀況有待改變,對此,《決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領域改革時,強調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公平,要循序漸進和制度創新,既要把促進公民受教育機會公平擺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還要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這些都將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著力點。
(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系
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決定》專門就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行具體部署,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進一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特別是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等等,都成為亮點,也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決定》提煉出教育管理和辦學體制改革要點,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決定》提出的系列改革舉措,關鍵在於推進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通過建立「管辦評分離」制度,明確各級政府責任,推進學校分類管理,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發揮社會參與作用,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教育管理體制。政府將更多運用法規、規劃、標准、政策、公共財政、信息服務等手段引導和支持學校發展。
「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決定》提出的極具創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要求各級政府因地制宜採取多樣化政策措施,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進人教育領域,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發展,並積極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落實行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教育系統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新階段,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來說,也是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中央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抓住歷史性機遇,統籌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
(一)切實增強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高度共識
我國改革開放35年經驗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從來都是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和緊密配合,每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群眾廣泛參與、集體同心攻堅的結果。我們要把《決定》精神落到實處,必須科學分析、深刻認識當前教育體制機制積弊,盡快克服改革動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願打破常規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級政府、教育系統和社會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識,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大合力。
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大政策舉措,一定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改革力度、發展速度、社會可承受程度的統一。除完善專家咨詢機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環節外,更重要的是從制度層面提高教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實施前,要進行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根據需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改革實施中,加強檢查監督和定期評估,對於出現的問題及時妥善處理及動態調整,避免產生大的偏差,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行使順暢,為重大教育改革付諸實施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二)不斷完善上下聯動、各方協同創新的改革推進機制
改革是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統在內的各地區各部門都要直面的問題。《決定》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對各級領導班子和基層組織投身改革提出明確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不同部門之間會有一定的職能交叉和需要彼此協調的關系。圍繞《決定》所布置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各項重點任務,要在國家層面制定指導性意見,注意增強部委之間的政策協調,逐項明確本屆政府任期內重大教育改革清單。地方要以增強本級教育統籌為重點,制定綜合改革方案,落實國家層面重大教育改革任務,體現省域教育改革特徵,重在解決本省的實際問題。國家建立鼓勵支持改革激勵機制,對改革成效顯著的地區和學校,在資源配置、權力下放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支持。
(三)繼續注重系統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全國一盤棋,但決不能一刀切。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啟動實施時,就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高校選取425個單位先行試點,經過3年的探索,在頂層設計、政策協調、咨詢指導、監督檢查、宣傳推廣等方面,初步建立一套改革推進機制。根據《決定》總結的「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的改革重要經驗,我們要繼續沿著系統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按照《決定》提出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任務以及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時間表,對國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試點進行整體評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強統籌,多措並舉,以點帶面,扎實推進。
Ⅳ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什麼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變革教學關系。學校需要將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讓師生形成真正的「師生學習共同體」,並開展五要素課堂。
課堂五要素包括有明確、可測的學習目標;有足夠的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時間;有科學的學習策略指導;有指向學習目標的真實學習反饋;以及有民主平等、積極反饋的學習。
對於技術對課堂的作用,她認為,技術支持促進了課堂的互動開放與精準反饋。
(5)教育教學改革理論文章擴展閱讀:
教學的本質是是師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凸顯、個性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真正的「師生學習共同體」。
教學改革,旨在促進教育進步,提高教學質量而進行的教學內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動教學改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社會的變革,包括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及意識形態的變化;
(3)教育科學及其他邊緣學科的發展影響到教育觀念的變化。
教學改革可分為:
(1)單項改革。僅就某門學科內容、某一制度(如考試制度)、某一原則和方法進行改革。
(2)整體改革。指對有關教學的計劃、任務、內容、方法、制度進行總體的協調的改革。
Ⅵ xx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思考與實踐
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關於職業教育的論述中特別強調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工作思路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按照「保證規模、調整結構、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的基本要求,鞏固發展成果,推動改革創新,強化內涵建設,解決突出問題,著力提高質量。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和加強建設為主線的戰略布局是推動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對於中職學校的教學管理來說,提高質量,就是要堅持規模和質量統一,把資源備置和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中來,加快實現學校由注重規模擴大向更加註重質量提高的轉變。改革創新,就是要圍繞提高教學質量,以解決學校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切入點,加快中職學校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評價機制的改革,增強中職學校的發展活力,努力提升中職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水平,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一、中職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的現狀
從中職學校的生源狀況來說,絕大部分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這些在小學、初中備受學習挫折的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他們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上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厭學」是進入中職學校學生的一個共同特點。進入中職學校以後,他們對書本、考試等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有一種來自本能的反感,給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中職學校實行的「2+1」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時間縮短、專業實訓課減少,「頂崗實習」實際上變成了「頂崗工作」,「雙證書」制度也只流於形式,學校專業課師資、實訓設備建設的滯後等種種原因導致中職學生的專業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畢業後成為只有「中職文憑」的簡單勞動力,而不是中職教育培養目標所定位、企業所需要的中級技術人才。正因為家長和學生覺得「學不到東西」造成了中職學生的輟學率升高。由於畢業生的低質量就業,專業技術學不學與就業沒有直接關系,學與不學、學好學壞都一樣,反正到時候照樣發畢業證書,導致中職學校學生學習動力和壓力嚴重缺乏,這是中職課堂教學和學校教學管理困難的最本質的原因,也是中職學校對學生、家長缺乏「吸引力」的最本質原因。從教師的狀況來說,中職學校的教師無論從觀念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沒有擺脫傳統的束縛,面對這些對學習失去興趣和動力的學生,無論是授課教師還是班主任都缺少足夠的手段和辦法,也沒有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中職課堂上,不但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也累。教師的教學工作無法用「量化」的成果來體現,教得好與不好一個樣導致中職學校的教師普遍缺乏教學動力和熱情,工作沒有「成就感」是中職學校教師面臨的共同困惑。因此,中職課堂教學中,學生曠課、遲到,上課時睡覺、玩手機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成為困擾中職學校教學管理的難題。
二、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
1、學習、借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借鑒同類學校的成功經驗和模式不但能加快改革的進度和效果,而且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改革的風險。為此,我們把浙江某職業技術學校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有計劃、分步驟的穩步推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2010年12月學校先後組織了全體教師學習了該職業技術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學校中層以上幹部、班主任和各教研組組長到永康職業技術學校進行了實地參觀。2011年1月,學校組織了中層以上幹部、全體教代會代表和班主任參加的教學改革研討會並邀請了縣教育局領導列席了研討會。研討會不但統一了大家的思想,更吹響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號角。
2、實踐、討論,再實踐
(1)特色課的試行
特色課就是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通過2節或4節課教授某一個課題,並在學校部分班級進行巡迴上課。開設特色課目的,一是加強必修課程與當地社會經濟的聯系,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解決的是學生「學習動力」的問題;二是能充分展現教師自身特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節省教師備課時間,增加中職學校教師的「成就感」,解決的是教師「育人動力」的問題。特色課的教學內容由教師自主確定,但必須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教師自身特色。這樣教師就可以從繁重的備課任務中解脫出來,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學生身上,不斷根據實際的上課效果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使之不斷完善,不斷提高。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學校組織所有擔任特色課教師進行了一次全校性的特色課展示評議活動。活動的目的一是向學校全體展示特色課的教學效果,二是搭建大部分教師參與的討論、交流的平台,營造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氛圍。通過討論、總結,學校形成了「特色課教學常規化,常規課教學特色化」的教學改革方向。所謂特色課教學常規化是指,特色課無論是從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還是從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的靈活性上,都大大增加了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體現了中職課堂教學特色,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值得在全校、全體教師中逐步推廣,在今後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中要安排固定的課時,使特色課教學常規化、制度化。所謂常規課特色化,是指全體教師要不斷學習、借鑒在特色課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應用到常規的文化課、專業課教學中,使自己的常規課富有中職學校和教師個人特色,增加常規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常規課的教學效果。
(2)實訓教學的包干制
目前,中職實訓教學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實訓設備和實訓師資問題,由於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中職學校,特別是農村中職學校很難按質按量的完成教學計劃中的實訓課程。因此,中職學校很難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化」人才,中職學校實行的「雙證書」制度也只能流於形式。為了解決上述矛盾,學校在高二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也就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後一個學期),利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根據各專業的具體情況而定),其他課程的教學停止,由一個或者多個實訓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集中強化培訓。培訓結束後學生參加相應工種的中級或更高級的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學校根據學生獲得技能證書的情況對相應的指導教師進行考核、獎勵。實訓教學的包干制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優化了資源備置,解決了實訓學校設備和師資不足的問題;集中時間的強化訓練,符合實訓教學的特點,有利於學生的技能培養;學習目標(考中級技能證書)明確,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班級包干到人,教師責任和目標明確,有利於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教學時間集中,教師在完成相應的課時後相對自由,為專業課教師的成長和參加企業鍛煉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本學期實訓教學包干制在09數控班級試行,無論從過程和結果上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三、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師的教育觀念亟待更新,師資隊伍建設任重道遠
中等職業學校,特別是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普遍存在教師缺編和結構性缺編問題。近幾年,大部分縣級職教中心在整合縣域內的農村中職學校以後,由於政府重視,辦學力量集中等優勢,各縣級職教中心在校園硬體,學生規模、教學條件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隨著規模的逐步擴大,教師缺編的問題和師資結構性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農村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和實訓指導教師大部分都是從原來的文化課教師轉型而來,雖然經過「省培」或「國培」,獲得了一定的專業技能,但普遍存在專業素養和實際操作技能欠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教師還不能從傳統的、普通教育的教育觀和人才觀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教學中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的動力,課堂教學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對現代中職學生的心理缺乏了解,對他們的行為缺乏認同,教學缺乏「成就感」使職業倦怠在中職教師中普遍存在,對教育教學改革缺乏參與的熱情,甚至消極應付。農村初中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初中教師對「後進生」普遍缺乏管理和關愛,導致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特別差,增加了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難度,也增加了教師的壓力和負擔。怎樣激發廣大教師參與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熱情,發揮所有教師的聰明才智,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師改革的激勵機制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2、教育教學評價機制亟待加強
無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工作,都需要有相應的評價機制來監督和推動。學分制已經在中職學校推行多年,但由於各個學校在師資力量、教學硬體設備上跟學分制管理的要求存在相當大的距離,許多學校在推行學分制的過程中都舉步維艱。相對於一張試卷就能評價學生的普通教育相比,中職學校對學生的評價非常復雜。既要有理論知識的考試,又要有操作技能考試;既要有對學習結果的終結性評價,又要有對學生學習態度的過程性評價;既要有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又要有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評價;既要有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評價,又要有對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評價……許多已經推行學分制的學校,由於在操作過程中環節過多,操作難度過大而流於形式和表面。正是因為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學校對於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也就難以建立。對於普通教育而言,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是老師的教育教學成績。對於中職學校來說,由於「學生的成績」難於界定,教師的教育教學成績也就難於界定。所有大部分學校的教育教學監控只能停留在查教師教學設計、學生作業等這樣一些表面的層次上,難於對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監控,學校只能靠教師的職業道德來約束教師的課堂教育教學行為,「教與不教一個樣,教好教壞一個樣」是中職教育教學管理難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學生和教師的評價機制是今後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得以持續和深入的關鍵工作。
3、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水平亟待提高
一方面,由於中職學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機制,導致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繁重而復雜;另一方面,由於師資力量的問題,中職教學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大多要承擔比較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兩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大多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缺乏必要的培訓和學習,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改革工作的推進質量和進度。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教科研部門要加強對中職學校特別是農村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指導和專家的學術引領,通過專家深入學校、搭建同類學校相互學習平台等方式,不斷提高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改革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Ⅶ 孔子的教育觀點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有何啟發
淺談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啟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是師德高尚的一代宗師。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博學多才的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提出並形成了一系列比較完整的、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等等,這些理論不僅在當時行之有效,對於今天教育改革仍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和借鑒。
一、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無類」,他主張不分貧富、貴賤、地域和民族等條件,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國教育史上主張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打破了學在官府的鉗制,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識流動,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教無類」,即教育公平,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促進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安定,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我國,滿足了一部分對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時,還應該及時向處於不利地位的「弱勢群體」進行必要的教育補償。
我們應當把基礎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對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傾斜,同時,努力促進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必須堅持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大對老少邊窮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扶持力度,進一步擴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國民素質。
二、啟發式教學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創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從孔子的《論語》中可以看出,他對學生態度和善,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總是認真地回答,為了能讓學生透徹地理解,他總是用淺顯的道理啟發誘導學生,讓學生受益深。孔子曾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是在告訴學生,做事要按道義,即不刻意強求,也不無故反對,不分遠近,一視同仁。孔子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對我們現今教育是很有啟示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許多教師課堂上一講到底,滿堂「灌」的情況屢見不鮮。學生沒有思考的餘地,沒有自己學習、消化的時間。課堂上,「主體」變成了「體」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這實在是有悖於教學規律的。我們必須學習和領會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樣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啟發誘導,充分體現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獨樹一幟,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無人能與之相比。實施因材施教的關鍵是對學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確地掌握學生各方面的特點,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孔子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十分注重觀察、研究學生。他採用的方法有「聽其言而觀其行」,即通過觀察和與學生談話進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都有所了解。然後依據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分情況施以教育。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許多老師往往在課外從事第二職業,導致分散了教學精力,無法深入走到學生身邊,了解學生;同時,隨著高校不斷合並擴建,許多學校新校區的建設使得學生與老師隔離在兩個校區。許多老師在下課後不得不為了趕車而馬上離開學校,減少了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
四、闡述學與思的關系
學與思的緊密結合是孔子教育原則的重要出發點。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學習活動的兩個方面,只學習不思考必然一無所獲;反之,過多思考而不學習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強調把學與思統一起來,把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是孔子最為強調的和重視的,他善於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指導,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孔子開創了我國古代教育的先河,為我國現代教育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我們要從中獲得啟示,得到啟迪,合理的吸收;對於其中還不成熟的過於保守的部分,我們要加以完善,以適應社會發展,使之更好的為教育現代化服務,推動我國教育的變革和新跨越
Ⅷ 新課程改革標准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是什麼急急急!
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靳玉樂 艾興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正處在推廣階段,但當前在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等涉及到改革的根本性問題上有了不同意見的爭論,這些爭論將會對新課程改革的走向產生影響,必須正確對待和引導。
是建構主義、後現代主義,還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實用主義
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不能僅僅停留在「教科書的更換」等技術層面的革新,而是課程理念的創新與深化。
二十世紀,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三次課程改革。第一次改革出現在二十世紀初,改革的理論是杜威的實用主義思想;第二次課程改革出現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改革的理論基礎是布魯納的結構主義;第三次課程改革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的理論基礎是新興的建構主義。
我國正在進行第八次課程改革,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的真理觀、知識觀為強調發展兒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論依據。
——肖川:《知識觀與教學》,《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建構主義是對傳統的學習觀、知識觀、課程觀的一種挑戰和超越。
——鍾啟泉:《課程發展的回歸現象和非線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現代課程改革真正的挑戰不是古典主義者依據理想的知識標准所開展的批評,而是後現代主義者試圖使知識接近社會經驗的課程革命,因為後現代主義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經驗。
———周勇:《現代課程改革的知識重建思路與挑戰》,《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
在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我們又隱隱約約能見到杜威的影子。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到底是什麼?是一些學者言必稱的建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嗎?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實用主義?或者是所謂「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多元綜合?沒有誰做出一個明確的回答。
在理論基礎上顯得含混不清,會導致改革實踐的不知所措
課程的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對話,是一個需要我們行動、對話和合作、回盪著多元聲音的生機勃勃的領域。課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論養分,綜合各種教育經驗,但這並不意味著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就可以是模糊的。
我們認為,如果明確地以某種理論作為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那麼就應該將理論基礎進行完整、系統和深入的闡述,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改革者所設想的知識觀、課程觀、教學觀等基本的課程理論體系,課程專家對課程改革的參與,主要目的也就在此。前一段時間發生的有關「輕視知識」思潮的爭論,其目的也是為明確或澄清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如果在理論基礎上顯得含混不清,就會導致改革實踐上的不知所措。
我們並不贊同以理論的多元性來模糊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必須旗幟鮮明地提出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我們認為:在課程改革中,必須堅定不移地以馬 克 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具體說來,要以馬 克 思主義認識論和全面發展學說作為我們進行課程改革的理論依據。馬 克 思主義認識論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相統一的認識論,也是不斷發展的哲學認識論。馬 克 思主義認識論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論,但它是我們所依賴的哲學基礎。半個世紀以來,馬 克 思主義的「全面發展」一直寫在我們的教育方針上,它的不變性、一貫性正表明了這種方針的生命力。以馬 克 思主義為理論指導,這是我國教育的基本方針和政策。
馬 克 思個人全面發展的學說,是改革不可動搖的理論基礎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馬 克 思主義這一理論基礎,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應該指出的是:一方面,馬 克 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教育思想和江 澤 民同志所提出的「三 個 代 表」重要思想都是馬 克 思主義在新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面,以馬 克 思主義為理論基礎,並不排斥對其他理論的吸收和借鑒,西方的建構主義、後現代主義這些思潮從方法論和思維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給我們的課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啟發和幫助。
堅持馬 克 思主義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不是所謂的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而是歷史選擇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
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也是一樣,必須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現實條件出發。後現代主義和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產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較發達的西方國家,國民的知識教育水平和整體素質都比較高。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慮不同地區的氣溫、土壤條件,理論更要考慮到不同國家的現實條件才能進行「移植」。舉例來說,後現代主義的課程理論在西方的產生有它特有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後現代主義是基於對人類理性的抗爭,對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不滿,是源於對資本主義條件下高度發達的科學理性和過於嚴密的社會理性的怨恨。
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廣大人民的整體文化水平、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都還急需提高,離開這些現實條件妄論所謂的後現代主義課程理論,只不過是理論研究者的自娛自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需要建立在現實的實踐條件上,不能盲目地將一些國外的理論進行翻譯和組裝之後就成為我們進行改革的理論基礎,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現實條件出發,以馬 克 思主義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堅持馬 克 思主義全面發展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脫離傳統和現實的推倒式革命,會給教育帶來嚴重的後果
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從我國的教育傳統出發,吸收我國教育傳統中的精華,不能不講傳統,與傳統一刀兩斷。在課程改革的過程當中,我們要謹慎處理好繼承與超越的關系,完全脫離傳統的超越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態度。因為改革不是革命,革命是推倒重來,推翻原來的基礎和傳統,我國當代教育史上有兩次「教育革命」,即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教育革命」,這兩次革命就是脫離了傳統和當時現實情況的推倒式的革命,歷史已經證明,這兩次革命給我們的教育事業帶來了嚴重的甚至災難性的後果。
(劉碩:《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因此,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應該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革新,如果不考慮中國的教育傳統和現實情況,另起爐灶,割裂革新與傳統之間的聯系,將國外的改革經驗和成果直接應用到我國的課程改革,並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我國並不是課程理論的源發國家,已有的課程理論,無論是結構體系還是基本觀點大都是對國外課程理論的借鑒。毋庸置疑,在課程改革過程中需要有豐富的課程理論,對國外的課程理論進行系統的學習,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國家、不同派別的課程理論非常必要。然而,借鑒並不是移植照搬。所謂借鑒,指的是拿別人的事作為鏡子,以便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新華詞典編寫組:《新華詞典》,第428頁,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可見借鑒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吸收別人成功的經驗,另一個是吸取別人失敗的教訓。
我們借鑒國外的課程理論,需要有一種批判的眼光:首先,在看到國外課程理論對我國課程改革的積極意義的同時,也要看到國外課程理論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也就是說,國外的課程理論精華與糟粕並存,我們要存精華而去糟粕;其次,即使是先進的課程理論,也未必能用來作為我國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或理論基礎,任何課程理論的實施需要一定的實踐條件,不是所有先進的課程理論都是適用的。因此,我們要批判地借鑒國外的課程理論和經驗,梳理我們傳統的課程思想,吸收國外一些先進的課程理念,在自身傳統的基礎上,以本土化的方式澄清各種概念、觀點,形成自己獨特的課程論體系。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雖然借鑒了國外很多先進的理念和成功的經驗,但這些理念和經驗的應用必須建立在中國的現實國情基礎上,我國不是經濟、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西方國家,從整體水平來講,我國廣大人民的文化水平還比較低,掌握科學知識的專門人才數量還少,在總體人口中的比例還很小。從社會的宏觀背景來看,我國還處在現代化進程之中,科學和科學精神發展得遠遠不夠。
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理論基礎研究述評
《中小學教育》2009年第4期 作者: 吳永軍 寧婷婷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引起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而事關課程改革成敗和基本方向的理論基礎問題更是引起了人們的激烈爭鳴。本文試圖對國內學者有關理論基礎的研究進行梳理,以期為後續該項研究提供一個新的平台。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文獻法,對收集到的論文及相關著作進行詳細而深入地分析。筆者帶領4位研究生通過《全國報刊索引》和「中國期刊網」的檢索,經過三個月的收集與整理,統計出2003年到2007年的相關論文有240餘篇,其中登載於核心期刊的有130餘篇。筆者對此進行編目,在泛讀、統計研究主題的基礎上,再從20餘種核心期刊中篩選出100篇論文進行詳細閱讀和分析。與此同時,筆者還兼顧了少量來自非核心期刊的著名學者的研究成果的分析以及對已出版的相關學術專著的相關章節進行分析。分析發現,許多文章主要涉及理論基礎是什麼、理論基礎是否符合中國國情、理論基礎是否繼承了傳統等三方面內容。對此,筆者主要圍繞這三方面問題進行了歸納、整理。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理論基礎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理論基礎、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有什麼不同等問題,都是在討論課改的理論基礎時必須首先明確的。從搜集到的資料來看,大多數學者均認識到了在新課改理論基礎的爭論中,存在著概念含糊不清與混用等現象,但很少有學者對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的概念作詳細的區分。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將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等同,認為應在意識形態層面上進行探討。靳玉樂、艾興認為:「在課程改革中,必須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1]顯然該文將兩者等同而用。
第二,認為理論基礎應在哲學層面上探討。羅槐認為應從哲學層面來探討理論基礎,這里的「哲學」指「居於統領『多元性』地位的更高度概括性的哲學理論。」[2]高天明認為,在講課改的理論基礎的時候「不能夠泛泛搬用馬克思的認識論」,「認為似乎應該在課程哲學上多做些具體和深入的探討」[3]。
第三,認為理論基礎應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探討。和學新認為,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都有理論依據的功能,但在具體使用上具有層次上的區別[4],「『指導思想』更多是從事物或事件發展或運行的宏觀層面來使用,指事物或事件發展或運行要遵循的原理、原則或方法論層面的東西,『理論基礎』更多是從事物或事件發展或運行的中觀或微觀層面來使用,一般指具體的理論依據。」[5]
(二)關於新課改理論基礎的爭論
1、理論基礎是什麼
2005年5月28日,靳玉樂、艾興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是什麼》的文章,文中闡明了對新課改理論基礎的看法,隨後《中國教育報》又相繼推出相關的兩組文章,自此以靳玉樂、艾興的文章為引子,以《中國教育報》為主要平台的關於「課改理論基礎是什麼」的論爭由此展開。論爭主要圍繞以下兩點展開:
一是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否「含糊不清」。靳玉樂等認為新課改的理論基礎顯得「含混不清」,並沒有誰對「新課改的理論基礎到底是什麼」作出明確的回答,這會導致「改革實踐的不知所措」[1]。一些學者如陳培瑞、崔國富、范會敏等也表達了相近的觀點。如陳培瑞指出,課改最重要、最核心、最關鍵的是要有新課程理論體系,但「這次新課改的理論支撐到底是什麼」?他認為「實在是看不出」,只是「隱約覺察到了這次課改的理論支撐相當匱乏和混亂」[6]。
另一些學者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馬福迎認為,課改的理論基礎「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又廣泛吸收了當今世界先進的教育理論研究成果。這次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是鮮活的、清晰的、也是先進的。既有理論的前瞻性,又有很強的實踐可操作性」[7]。
二是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什麼?一部分學者主張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全面發展學說作為理論依據。這引起了學者們對「理論基礎應在什麼層次上探討」的爭論。另一部分學者主張應以後現代、多元智能等多元理論指導新課改。還有學者對新課改理論基礎是一元還是多元的爭論進行了反思,認為在指導思想方面應堅持一元論,而在理論基礎方面應堅持多元論。具體的觀點如下:
一種觀點主張,必須旗幟鮮明地指出新課改的理論基礎,要堅定不移地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全面發展學說作為理論依據。如靳玉樂等指出:「不贊同以理論的多元性來模糊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必須旗幟鮮明地提出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在新課改中「必須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具體說來,要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全面發展學說作為我們進行課程改革的理論依據」[1]。
針對靳文,學者們又對「理論基礎到底應該在什麼層面上來探討」,發表了各自的看法。高天明認為,靳玉樂等提出的理論基礎是不完善的。他認為「不能夠泛泛搬用馬克思的認識論」,中國的課程理論要發展「似乎應該在課程哲學上多做些具體和深入的探討」[3]。而羅槐又對高天明的觀點提出了質疑,認為高天明的觀點有些偏頗。他認為,無論是從西方近代教育改革實踐的經驗來看,還是從「如何在『多元性』中『博採眾長』」的需求來說,都應該從哲學層面來探討理論基礎。這里的「哲學」是指居於統領「多元性」地位的更高概括性的哲學理論。而「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自由充分全面發展的學說,無疑是對目前各種課程哲學的最集中的概括」[2]。
另一種觀點主張,以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等多元理論指導新課改。如馬福迎認為,課程改革理論要「多元性博採眾長、避免偏窄,眼界寬廣、高瞻遠矚」。他所指的「多元性」既指建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實用主義和多元智力等理論,也包括對「基礎理論進行完整、系統和深入的闡述,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改革者所設想的知識觀、課程觀和教學觀等基本的課程理論體系」[7]。
也有學者對此觀點進行了「批評」。如王本陸在《論中國國情與課程改革》一文中提到,「建構主義和多元智能理論是有啟發的,但僅靠它們來支撐中國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在是太單薄了……課程改革的理論建設問題,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工程,如果沒有對教育學諸多學科研究成果的系統整理和吸納,最好不要老把科學真理、先進理念之類的漂亮詞彙掛在嘴上」[8]。潘新民、張薇薇指出「後現代知識觀具有反科學知識傾向,不宜作為新課改的主導知識觀」。因此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走出後現代知識觀[9]。
關於新課改理論基礎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爭論,有學者對其進行了反思,均表達了將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相結合,堅持一元性與多元性相結合的思想。如王華生指出,只有澄清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多樣化與多元論等幾個基本概念,才能進行對話與交流。他認為,靳玉樂等將理論基礎與指導思想並為一體,這與高天明所說的只涉及到教育基本理論和教育哲學的理論基礎的含義是不同的。靳玉樂等還把「多元論與多樣化混為一義」,而馬福迎所指的「多元性」指的是「理論基礎的多樣化」,認為「新課程改革應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論指導思想與多樣化理論基礎相結合的原則」[10]。和學新認為爭論問題的實質是「課程改革的理論資源以及如何對理論資源進行取捨和消化的問題」。他認為,面對層出不窮的各種學說,「我們必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指導思想基礎上」,在對各種理論學說,全面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兼收並蓄」、「有所取捨」[5]。
2、理論基礎是否符合中國國情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一些西方理論如後現代主義、多元智能理論等充斥著教育領域。理論基礎(這里的理論基礎主要指後現代主義、多元智能理論等出生於外國的理論)是否符合中國國情,它是否是舶來品等問題自然引起了學者們的思考。
有學者對課改的理論基礎進行了「批評」,認為其理論基礎並不適應我國的國情。王本陸認為,當前學術界存在著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適應國情論」和「不問國情論」,其中「不問國情論」是新課改理論專家所堅持的。新課改「重在用西方的真理來改造中國的國情」[8]。宋翠娥、王寶鈞將我國現在的國情與20世紀的美國比較後認為,「從總體上講,本次課程改革的理論和案例在我國還不具備實踐的社會背景"[11]。
針對這些「批評」,有學者給予了回應。屠莉婭指出,從事實上看,「當前我國教育研究對異域經驗的借鑒已經遠遠超過了照搬遷移的層次」。她認為「盲目指稱新課程改革是『充當西方教育理論的試驗田』,是『光靠別人思考』的西方現行教育體系的舶來品,一定程度上是無視我國教育理論研究在研究層次和水準上取得的進展」。另外她還指出,「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不等於忠實於某種既定的教育理論」;「不能人為地確立西方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等理論思想同馬克思主義的對立關系」[12]。
3、理論基礎是否繼承了傳統
新課改理論基礎對傳統是合理繼承了還是與傳統「一刀兩斷」了?這也引起了學者們的爭論。有學者認為,課改「不講繼承,與傳統一刀兩斷」。如王策三認為在教育改革創新時出現了一些誤解。一是「不講繼承,與傳統一刀兩斷;或者打倒,或者撇到一旁;重起爐灶,另來一套」。二是把改革對象和改革主張以及改革要求推向極端[13]。楊啟亮則指出「在課程與教學變革中存在著本土化的缺失,應當致力於復興中華文化,守護變革的本土化,這是每個中國人(匹夫)的文化責任」[14]。
針對「批評」,有學者進行了「反駁」。鍾啟泉、有寶華認為,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會試圖在傳統文化這一寶庫中擷取思想財富,尋求理論支撐,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在其中獲得了滋養。不僅「在國家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諸多文件(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各科課程標准等)中都滲透了我國古代優秀的教育思想,而在詮釋和論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諸多理論研究成果中也明確將我國古代優秀的教育思想與新課程聯系起來」。而《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再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載於《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第3期)得出新課改的倡導者以及新課程「不講繼承,與傳統一刀兩斷;重起爐灶,另來一套」的結論是武斷和偏執的。另外還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何謂傳統?教育所繼承的傳統具體是什麼?第二,改革是破與立的行為,只立而不破不是改革,真正意義上的改革肯定需要大破和大立,特別是在確立一種新的發展方向時,『重起爐灶』往往不可避免,這難道有什麼可以質疑的嗎?何況為穩重起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先立後破』和『先實驗,後推廣』的原則。」[15]
三、對該項研究的評價及展望
關於新課改理論基礎的激烈爭論,恰恰反映了我國社會轉型時期思想文化與教育領域里的基本特徵:觀點紛呈,各執一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實際上是社會進步的主要標志,是一種令人欣喜的局面。
但是,反思這些研究與爭論,筆者發現有以下幾個傾向值得關注。一是出現了「簡單化」傾向:要麼強烈質疑(甚至否定),要麼充分肯定,過於溢美。許多研究成果各執一詞,偏於一隅,從自身比較狹窄的視域出發,據理力爭,而往往這個「理」又多少有所偏頗。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學者們總是站在各自立場,缺乏必要的溝通與融通。
二是許多爭論背後顯現出的是對新課改的誤解與曲解。有些被「邊緣化」的學者根本不了解新課改的全貌,「立論」時伴隨很多「想像」,以思辨類的反思文章為主,大多從自己已有的經驗或傾向出發,同時用各種理論(包括來自傳統的以及西方的)進行佐證、分析,最後得出「情緒化」結論(多半是非議甚至詆毀)。例如,新課改飽受爭議的是其確立了「後現代思想」的理論基礎,以及對「傳統」的忽視乃至否定,這其中就有很大的誤解。本次新課改無論是從指導本次新課改的根本性法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來看,還是權威性的新課改的闡釋(如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都體現出強烈的「現代性」,具有現代取向,這是許多質疑新課改理論基礎的文章有意無意忽略的重要一點。至於少數參與新課改的學者在文章或演講中「矯枉過正式」地不負責任地對傳統教育簡單否定的言行只是個人行為,他們並不能代表整個新課改的政策及整體的新課改隊伍的聲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學者以及一線教師經常把一些「強勢學者」的言論與國家的課改政策相混淆。
三是研究視角單一,往往就新課改而論新課改,局限在「教育(課程)視域」里,缺乏應有的歷史觀與廣闊的「社會學視角」的洞察。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關於理論基礎的爭論相信還將繼續下去。筆者認為,這種爭論應當確立以下幾種意識:一是要有正確的歷史觀與發展觀。即辯證唯物史觀和科學發展觀。只要稍微具有一點歷史常識和世界視野的人都知道,近一百多年來的中國現代化進程就是不斷學習發達國家經驗的歷史進程,這種借鑒不僅是對發達國家經驗的梳理與總結,同時更能為我國這樣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個可選擇的模式。
二是要有廣闊的視野和「融通」意識。研討與爭論時,應力求保持一個開放的胸襟與廣闊的視野。千萬不能偏於一隅,自說自話。尤其是在激烈交鋒時,就說理而言,應當首先把參與各方爭論的「前提」搞清楚,再據理力爭。
三是要有「大智慧」,在准確認識我國現階段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將現代性和後現代性整合起來,全面理解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毋庸置疑,就整體而言,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完成現代化及實現「現代性」依然是國家的主要任務,「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16]。但是,又不能不看到,我國正處於復雜的「多重社會轉型」時期(廣大地區如西部地區從傳統走向現代,有些地區如東部沿海地區從現代走向後現代),在實現「現代性」的同時,更要時刻警惕基於工具理性、唯科學主義的「現代性」帶來的負面影響,後現代思想無疑是一劑良葯和清醒劑。
兩篇理論文章,足夠你用了..........
Ⅸ 教育教學改革怎麼深化
實施策略:
1.學生分層:我在日常教學中:根據自己班內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情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合理地分層(A層、B層、C層)分組(每組4-5人),確保組組同質、組內有層、層層異質。
2.教學分層:形成既有「面向全體」的「合」環節,又有「提優」、「補差」的「分」環節,既有面向全班的統一講授、答疑、小結,又有針對部分的練習、評價、個別指導,還有分組的領學、自學、合作學。
3.目標分層: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基礎和認知水平的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 教師制定的目標一定要是學生「踮著腳或跳起來能摸得著的」。
4.評價分層:只要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一點進步,教師就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把後進生「久違」的信心還給他們。
注意問題:
1.製造「差生」不差的心理氛圍,千方百計的消除後進生的自卑意識,以增進後進生自強不息的觀念;
2.平時測驗以小組為單位,目的在於強化同學的合作互助的思想,並強調個人形象代表小組形象,以督促後進生進步;
3.教師的任務是少講、精講,把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放到異質小組中進行討論,教師從「填鴨式」教學中解脫出來,進行巡迥指導。
4.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水至清則無魚」,差異也是一種美,正視差異,利用差異,發展差異、消除差異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5.教師制定的目標要適宜,一定要是學生「踮著腳或跳起來能摸得著的」,要創造機會讓後進生獲得成就感,並及時、恰當地加以肯定和鼓勵。
取得的成效:
1.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2.改變了學習觀念。
4.增強了合作意識。
5.提高了綜合素質
6.增強了主人翁意識。
第三方面:創新課堂,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
上學期我校開展青年教師 「創新課堂教學」教學比賽,緊緊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合作能力、如何創新教學方法與形式等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
活動要求:(五化)
1.教學目標多項化。
2.教學活動主體化。
3.教學方法靈活化。
4.教學氣氛民主化。
5.教學過程動態化。
經驗總結:
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話、交流和激發的過程。在創新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根據學科特點創設情境,並將技能學習、理論實踐融於一體,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大大提高,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數學組梁靜老師所講《二面角》一課,就是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分組製作不同類型的二面角模型,並在課上以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講解。在這一活動過程中他們不僅熟練掌握了相應的知識點,同時提高了與人合作、口語表達、手腦結合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再如:語文劉岩老師所講《介紹》一課,創設了一個班級跳蚤市場的情境,在學生充分預習 「介紹」的要點之後,讓他們分別准備一件小物品與別人交換。要求每個人針對自己的物品特點進行介紹,完成與同學間的物物交換。在這一介紹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們認真並涌躍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努力利用「介紹」這一知識點「推銷」自己的物品;另一方面教師則利用最後講評時巧妙地將這一知識點進一步強化,並提出關鍵要點,使學生在參與活動時更清晰、准確地掌握知識點;第三則延伸了語文課堂的內容。
二、轉變體制 創新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文化課與專業課、專業課與專業課的聯系並在適當的時候相互結合,可以更好提高學生文化課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綜合的專業應用素質。因此在這次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特別要求老師們相互融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專業素養。例如:語文組的馮鶴老師所講的《音樂在我心中》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專業更真實的理解作者陳剛獨特的音樂觀點,他請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安老師與他一同以訪談的形式來上這堂課,在視覺、思維、形式上等多角度給學生以強烈刺激,在教學中兩位老師引導闡述觀點的同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僅深刻理解了課文內容、煅煉了能力,同時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音樂素養。幾位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模擬實訓課,將會計、經濟法、營銷等幾門專業課用模擬實訓的形式串聯起來,讓學生在實訓中強化專業知識、了解實際應用,完成從理論到實際工作的真正過渡。
三、創新方法 開拓空間
1.激活「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精彩的課堂導入,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受,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例如:新穎活潑的知識競賽、專業性極強的理財問題、趣味問答或謎語、小組合作同台競技、時事及社會熱點話題,還有小品、情景劇、論壇小游戲等多種形式。
2.創設「活動點」,實現教學目標多樣化
學習並非是一個被動吸收的過程,因此,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在做中學,將「聽」知識變為在活動中「悟」知識。比如:語文《善良》一課觀點的學習,教師採取了反、正兩方展開辯論的課堂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辯論中最終了解善良到底是什麼、我們該不該堅持的問題;英語課為了提高學生單詞發音的准確度則展開英語繞口令大比拼的競賽活動;音樂欣賞課採用分組小品展示音樂內涵的比賽活動;財會專業課則採納崗位實踐的方式來體驗真正的操作過程等等。這些課堂教學活動緊緊圍繞知識點的學習,將知識體系寓於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嘗試合作、體驗操作、接受觀點、強化知識、提高素質,以此實現教學目標的多樣化。
3.抓好問題「討論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載。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充分討論,並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相互反饋、互相激勵,例如:數學劉鳴老師在講《函數的應用》時將「手機月租話費」、「計算機Excel表格」、「龜兔賽跑的故事」等實際或是趣味問題與知識點結合進行討論,讓學生始終沉浸在函數曲線的變幻莫測中,自然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
四、更新觀念 綜合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
結合學生對創新課堂教學的要求,我認為教學中必須明確以下幾個觀點:
———課堂情境需要有學科味。
———課堂討論要有內在的價值。
———合作學習應讓每個學生有事可做。
———體驗活動更需要感悟提升。
———開放不等於全放手。
扎實、有效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永遠要關注的兩個維度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和「通過什麼途徑達成目標」。那麼,什麼樣的課才算是好課呢?綜合以上內容,我想,一堂好課應具備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好課有德。
2.好課有效。
3.好課民主。
4.好課求真 。
5.好課功夫在課外。
總的來講,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我們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實實在在的去探索,去研究,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作為教學管理者,我們首先必須不斷更新理念,提高理論水平,在做好管理的同時,身體力行,與教師一道,投身於教學研究與探索之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