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傣家樂教學舞蹈

傣家樂教學舞蹈

發布時間:2021-01-28 11:19:10

❶ 傣族舞的基本手勢和動作是什麼

1、傣族舞來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自大腿前側。

2、傣族舞旁一位手:雙手手腕蛇回來,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在大腿2側。

3、傣族舞後一位手:雙手放在臀部後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開,手不能離身體太遠,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

4、傣族舞側一位手:雙手放在身體的一冊,和一位手差不多。

(1)傣家樂教學舞蹈擴展閱讀:

傣族是一個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流行於整個傣族地區,以瑞麗縣和耿馬縣孟定的孔雀舞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為生的職業藝人,他們模仿孔雀:飛跑下山、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開屏、飛翔……等等。

跳出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和富於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們的舞蹈有嚴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鼓語伴奏。傣族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流行面也很廣,並各有特點。代表性節目總的可分為自娛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類。

❷ 怎樣學習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是傣家人最喜歡的一種舞蹈,傣族的舞蹈豐富多彩,按舞蹈的方式可以分為群舞、單人舞、對舞、器械舞等;按其所表現的內容可以分為孔雀舞、象腳鼓舞、刀舞、蠟條舞、長指甲舞、撈魚舞以及馬鹿舞、獅子舞等。其中,最象腳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
象腳鼓舞的特點是動作節奏性強,手的敲打,腿的踢踏,胸部的拱縮,肩的聳動,身軀的仰俯都按固定的節奏動作。小象腳鼓舞以靈活嬌俏見長,可進行斗鼓、賽鼓活動,以踢中對方或扯下對方的頭巾者為勝。中象腳鼓舞扎實穩重,以鼓音和鼓尾擺動大小定優勝。大象腳鼓鼓聲宏大,主要在群眾性舞蹈場合作伴奏,舞步比較簡單。
打鼓以右手為主,左手按住鼓面起配合作用。象腳鼓舞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每當插秧結束後的日子裡,傣家人常常在象腳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許多地方有賽鼓之風。賽鼓時,許多象腳鼓同時敲響,鼓聲震天,喧聲雷動,場面壯麗動人。
學習傣族舞蹈的時候要注意手位:
1、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側。旁一位手:雙手手腕折回來,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在大腿兩側。
2、後一位手:雙手放在臀部後面,不能叉在一起,稍稍分開,手不能離身體太遠,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
3、側一位手:雙手放在身體的一側,手位與「一位手」相同。
學習傣族舞蹈要了解的基本動作:
1、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地沉,向下走要均勻,脊椎要垂直,蹲的時候不能前傾也不能後仰,脊椎對著腳後跟下沉,向上提的時候要緩慢,和下垂時一樣。
2、旁邊起伏:下沉的時候出右胯,雙膝向下彎,左膝叉住右腳的膝蓋,上身向左,頭向右看;反方向動作,出左胯,右腳點地向左腿壓,這個時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胯的時候上身不能前傾後仰,保持正直,頂出右腰,頭往左看。
3、腳部的正步起伏:當身體下沉的時候都有個抬腿動作,勾回來的時候膝蓋不能向前頂,一定要垂直向後踢腿,而且是勾腳,每當踢起時都要迅速,動作要干凈,還要配合呼吸;當腿向後踢的時候上身有點左右起伏,不能垂直起伏;當起左腿的時候,出右胯,起右腿的時候出左胯,這個動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的。

❸ 傣族的風俗、語言、節日、服飾等的詳細介紹

傣族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語稱「丟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

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著剽牛和食牛皮的風俗。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歷3月祭龍樹時,

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稱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婦女用長達丈余的特製花腰帶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她們的服裝以黑色、紅色基調為主,貼身的短褂長及上腰部,領口用細銀泡拼成上下交錯的菱形圖案,腰間裝飾長達五、六米的綉花腰帶,頭戴尖頂「雞樅」斗笠帽,帽沿上翹。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因分布而分別被稱為傣語、泰語、寮國語等,屬漢藏語系侗台語族(壯侗語族)台語支。

(3)傣家樂教學舞蹈擴展閱讀

傣族的來源

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種說法為「南下說」,該說法認為傣族源於川北陝南地區、阿爾泰山地區等中國北方或更遠的地方,在其他民族的驅逐下不斷南下,在遷徙的過程中,傣族一度停留在了雲南,並建立起了南詔王國,在忽必烈平大理以後,傣族被迫繼續南遷至雲南南部及東南亞一帶,

該觀點由於研究的深入已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放棄。其他還有起源於印度尼西亞群島、兩廣雲貴地區等說法。隨著對傣族民族文獻研究的深入,遷徙說得到了越來越多證據的支撐,如《本勐傣泐西雙邦》、《西賀勐龍》、《巴沙坦》等,

這些文獻顯示傣族居住區的土著主要為拉瓦人、克木人、孟人、孔人等,傣族為後來遷徙進入的。一些學者從語言學角度出發,

提出了傣族先民曾與壯族先民在同一個地域生活的觀點,認為傣族是從廣西地區遷出的,但鄭曉雲認為由於不同族源的民族使用同一語言的原因有很多,這一研究方法並不能說明傣族的起源。

❹ 傣族舞有什麼基本動作

基本動作:

1、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側。

2、旁一位手:雙專手手腕蛇回來,手要屬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在大腿2側。

3、後一位手:雙手放在臀部後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開,手不能離身體太遠,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

4、側一位手:雙手放在身體的一冊,和一位手差不多。

5、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勻,脊椎要垂直,蹲的時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後仰,脊椎對著腳後跟下沉,向上提的時候慢慢的,傣族舞的動作要柔中帶剛。

(4)傣家樂教學舞蹈擴展閱讀:

1、傣族的居地大多與緬甸、寮國、越南等國接壤,傣族人民善於吸收來自四方的文化精華,並能融於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種繁多、形式多樣的特點。

2、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點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區、西雙版納地區及景谷、孟連、耿馬等縣都有流傳。孔雀舞,在德宏傣語為「嘎洛永」,在西雙版納傣語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

閱讀全文

與傣家樂教學舞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