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競賽點評

課堂教學競賽點評

發布時間:2021-01-29 08:56:09

⑴ 語文教師課堂如何點評

一、評判式點評。即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思維方式、語言表達、情感態度等方面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教師採取評判式點評時,首先要做到語言多樣、態度真誠、評判有針對性。湖北的熊芳芳老師教學《春》時,教師精彩的點評貫穿整堂課。如:「說得真好!你對春天裡的大自然有一種獨特的體驗。」「你充滿想像力的解說把我們也帶進了那美麗而神秘的境界之中,謝謝你!」「太好了!你是結合自己的生活在全方位地感受春天,感受作品。同學們是不是應該給他掌聲?」「聽了你的解說,連老師都對那片草地無限神往了!」「說得真是太好了,充滿了想像與聯想,老師相信,像你這樣用心的孩子是不會辜負春天的。」「你真是慧眼獨具!竟然發現了這么美麗的一處!是的,疏密結合,動靜結合,使畫面平添了許多魅力。」(見《中學語文·教學大參考》2003年第6期)這樣的點評,教師態度誠懇,語言豐富、生動,極具針對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效果十分明顯。其次要注重實事求是,既不能簡單否決也不能一味遷就。新課程倡導要對文本多元解讀,進行個性化閱讀,這種理念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當學生對文本解讀有誤時,我們教師一定要及時指出。如熊芳芳老師在教《春》時,有以下片斷:一學生給雨中的人命名為「雨中的靜默」,顯然這個答案是錯誤的,教師於是反問:「雨中的人是靜默的嗎?」學生回答:「只有房屋是靜默的。」熊老師點評:「對,雨中的房屋是靜默的,雨中的人可忙著呢!我們可以說:雨夜春忙。大家說行嗎?」這一點評,教師就十分注重糾誤糾偏,並不一味叫好。因此,我們語文教師點評時,當學生思維有偏差,要在肯定學生敢想敢說的同時,大膽巧妙地說「不」,同時糾誤糾偏,撥正航向,從而引導學生會想會說。那種學生說什麼都是「好」,答什麼都是「對」,動不動就鼓掌喝彩的做法不僅僅不能給學生積極的鼓勵,持續下去,反而會給學生帶來更多消極負面的影響。
二、點撥式點評。課堂點評不僅要重「評」,評得客觀、評得准確,而且要注重「點」,做到點撥得法。點評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起到點撥、點化的作用。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在於激勵、鼓舞和喚醒。」我們語文教師點評時,要根據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趨勢,找准問題的症結,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由具體到抽象開拓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將一些零散的或表象的東西進行升格總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獲得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認識,增強能力。在點撥時,教師要點撥得精彩,點撥得生動,點撥得精當,點撥得明白,點撥得科學,含英咀華,要揮灑教師的個性和才氣。要隨機應變,相機誘導,使點撥的內容具有提示性、啟發性、示範性,從而開啟學生的心智,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進行深層的多向的思考與探析,真正做到「四兩撥千斤」。如四川的吳明平老師執教的《說美》一課,有學生提問:「我不理解這句話:『我們一定會看得見有些臉面,如果你把他們一部分一部分地來觀察,你是找不到一點好處的;但是各部分在一起,那些臉面就很好看了。』」教師隨即問:「有同學能理解嗎?」無人回答。於是教師點撥:「聽老師舉個例子吧。外面有一塊草坪,單獨看不怎麼美,這個草坪外面有一條小河,單獨看也不怎麼美,但你把這塊草坪和小河放一塊來看,碧水映著綠草,哇,太美了!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學生回答:「和諧。」教師歸納:「對了呀!和諧是美。同樣的,文中這句話所揭示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正是教師的點撥,使學生豁然開朗,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見《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4年第9期)。浙江的陳萬勇老師進行《智取生辰綱》的對話教學時,讓學生討論武藝高強、精明能乾的楊志失敗的原因。有學生提出了「部下無能說」,有學生提出了「對手強大說」,還有的學生提出了「天意弄人說」、「作者安排說」等等,學生的這些分析雖有其合理處,卻未能觸及本質——從楊志自身去挖掘,而這恰恰是理解楊志這個人物的關鍵。為此教師進行了點撥、引導:「剛才的發言都很有見地,但我認為大家探討問題的視角還有待全面和深入。不可否認,『作者安排說』有其合理性,但這只是一種背離了文學本質的合理,如果按這種觀點推論,既然作家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安排人物,為什麼曹雪芹不把林黛玉嫁給焦大?我以為,作家固然有權對自己筆下的人物進行設計,但這種設計必須根植於現實生活,必須講究一定的藝術性,必須符合文學創作的內在規律!再來看看『天意弄人說』,大家還記得學過的《伶官傳序》嗎?文章開篇這樣寫道:『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天意固然有弄人之處,但我們是否更應該從『人事』的角度去尋找一下楊志失敗的深層原因呢?」通過教師的這一點撥,學生頓時豁然開朗,提出了「內部矛盾說」、「自掘墳墓說」、「社會決定說」等等(《中學語文教學》2004年第3期)。作為發展中人,不完善是極正常的。但勿庸置疑,學生的聰明才智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教師把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作為財富,在關鍵處、在思辨中能適時又巧妙地加以點化,點撥學生走向完善,他們就會掌握正確的方法,學會自己拿著鑰匙去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三、歸要式點評。學生回答問題或對話交流時,由於年齡、學識水平等原因,往往詞不達意,語言啰嗦,條理性不強。教師點評時便要對學生的話進行歸納、整理,這就是歸要式點評。如某位教師教《回憶我的母親》一課,講到課文第六自然段時,教師問:「第六自然段作者選擇了哪些平凡的事例來表現母親儉朴的美德?」有一個學生回答時,因不知如何歸納,僅僅將課文的一些語句讀出來,教師是這樣點評的:「剛才這位同學都找對了,但是歸納不夠簡練,比如『我們用桐子榨油點燈』這句就可以縮減為『點桐油燈』」。教師的這一歸要式點評,啟發了那位同學,她馬上將其他事例概括出來了:「吃雜糧飯、穿家織布」。……此外,當師生共同探討某一問題,課堂教學進入了一個思維活躍、群情感奮的新境界時,教師在放手讓學生各抒己見、各展其才後,要進行歸要式點評,從而使學生理清思緒,形成能力。山東的高凌雲老師執教《天上的街市》時,有這樣一個學生提問答問比賽的環節——生1:為什麼「遠遠的」用得好?生2:因為遠遠望去,街燈與明星極為相似。師:能不能換個詞語來分析呢?生3:換成「遙遠的」好不好?生4:不好,太遠了,看不清了。生5:換成「身邊的」行嗎?生6:不行,太近了,就不像了。生7:「遠遠的」是疊詞,聽起來富有美感。師點評:很好,「遠遠的」准確說明了詩人與街燈的距離,並且「遠遠的」是疊詞,富有音韻美(見《中學語文教學》2004年第11期)。這一個教學片斷,教師的點評就是採取歸要式,歸納了幾位同學的答題要點,讓學生明白了「遠遠的」這個詞語的用詞之妙。還有一位教師組織學生學完《鄉愁》後,讓學生總結一首好詩至少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生1答:要有真摯的情感;生2答:要有鮮明的意象;生3答:要有優美的韻律。教師點評:同學們概括得很對,簡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三美,即情感美、意象美、音韻美。這位教師的歸納十分完整、到位。總而言之,採取歸要式點評,我們教師首先必須認真傾聽,尤其在面對表達不暢、話說不清楚的學生時,教師一定要耐心聽完學生的發言,切不可粗暴打斷或中止學生的發言。其次必須善於歸納,要准確完整概括出學生交流表達時的要點。惟其如此,學生才會學會歸納、學會概括、收獲知識、增長智慧。
四、補充式點評。當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完整、比較片面時,教師可以進行補充式點評,既真誠地接納,尊重他們獨特的體驗、獨特的發現,又恰到好處地進行補充。如熊芳芳老師執教《春》時,學生王薪懿的發言是:「我認為最妙的詞語是『嫩嫩的,綠綠的』,這兩個詞分別寫出了小草的質地和色澤,讓人感覺到了春所特有的氣息。」熊老師點評:「你很善於發現美。這兩個詞不僅從內容上表現了小草的美麗,還通過疊音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小草喜愛的真情。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的疊詞。」教師的這一補充式點評,讓學生准確、完整地明白了詞語的妙用。此外,當學生答問時提到了一些特有事物、現象、專業術語,教師也可進行補充式點評,予以解釋、說明。如江蘇的王錦起老師執教《桃花源記》時,老師問:「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有一個學生回答:「我認為不存在。桃花源只是陶淵明幻想的『烏托邦』,他之所以寫真實的年號、真實的人,只是為了增加真實感。」這個學生在答問時提到了「烏托邦」,顯然這個詞許多學生不明白,於是教師進行補充式點評:「他提到了『烏托邦』這個詞,我解釋一下。1516年,英國人莫爾虛構了一個烏托邦島,島上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跟桃花源差不多。你的知識真豐富!」(見《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4年第5期)。這種補充式點評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的臨時生成,但如果教師平時沒有豐富的積累,是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精彩生成的。
當然,教師課堂點評的方法還有很多,上面提到的點評方法還可融合在一起使用。不管採用哪一種方法,語文教師點評時必須注重兩點:首先是要注重語言的藝術性。點評語言要做到生動、有文味,不能乾巴巴的。教師豐富形象的教學語言永遠是課堂教學的魅力之源。其次,點評時要注重情感性。語文教學就是一個儲滿情感的海洋,我們教師必須對學生寄予厚望,凝聚厚愛,做到感情真摯,飽含愛生之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多一份輕松,添一份喜悅,增一份成功。

⑵ 如何實施課堂教學評價

(1)多元互動評價

①自主評價。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課堂教學完成之後主要由執教者依據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對自己的教學狀況進行自評,對自己所認為的有效行為進行描述,把自己在課前的教材認識、教學准備、教學設計、教學完成情況以及自己對課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個介紹。評價自己課堂教學之中的成功之處、創新之處、不足之處。

這樣的評課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評課方式,改變上課與評課相脫離的現象,避免評課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的主動性,促進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促進學校教研風氣的形成。

②主體評價。主體評價通常由校長、教研員、同學科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等方面的人員作為評價的主體,在聽課後對執教者所進行的評價。聽課後這些方面的人員根據自己對課堂的認識,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而作出的評價意見。執教者作為被評價的客體,應根據自己對《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的理解程度去聽取評價意見,篩選有利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信息。

③互動評價。把自評和他評相結合,讓執教者和聽課者雙方針對課堂教學充分發表意見。這種評課形式應建立在上課者和聽課者對課堂教學評價標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礎之上。上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自己的教學,聽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價其教學,主客互動,調動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需要時,還可以採用辯論的形式。

由聽課者對上課者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授課情況、學生學習方面以及教師素質方面提出問題,由上課者作出陳述。這樣的評課,既可以發揮上課教師的主動性,體現教學評價的個性,又能發揮集體智慧,體現出評價的共性。

(2)分層課堂教學評價

①隨堂聽課評價。從數量上看,聽課評課活動大量在隨堂教學的環境中發生。這種形式的語文教學,給予老師的教學評價應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進行。

與精心准備、反復試講的課相比,對這些數量眾多的課堂教學,重在關注教師的素質提高,關注教師的教學理念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如果按評課量標的要求面面俱到,這種評價是收效甚微的。

②專題研究課評價。在學校大興教學研究之風的今天,許多學校經常開展專題研究課的活動。對這樣的教學評價;要在(評價標准)的指導下,緊緊地圍繞研究課的主題來評價,突出一個「研」字。把課堂教學評價的要點與研究課的要點結合起來,使研究課的研究主題深入人心。

③公開示範課評價。為培養骨幹教師、輔導年輕教師而舉行的公開課、示範課,往往由有經驗的教師或語文學科教學中有影響的教師承擔。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側重在評價量標的達成度和教學風格方面。突出「示範性」,倡導學習者學其方法、學其風格。評價可以把上課者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的獨由見解、擅長之處作出比較鮮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並加以提煉和升華,讓評價起到示範作用。

④優質競賽課評價。為發現和培養教學新人,建立骨幹教師隊伍而舉行的教學競賽、優質課評選等活動,發掘和培養一大批優秀教師。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應突出甑別和選拔的功能,採用統一標准,從嚴要求。在分析對比中選優,在選優中總結教學經驗,將評優與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起來。

⑶ 如何點評講課

一、評課的四條原則
1、方向性原則,充分肯定授課中的先進經驗,促進授課規范化。
2、科學性原則,制定評價量標,對授課的質量進行認真評價。如:評運籌的科學性;評駕馭的藝術性;評運用的滲透性;評過程的嚴謹性。
3、可行性原則,評議要強調實效,所制定的評價標准,要使大多數教師通過努力能夠達到。
4、激勵性原則,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注重全員參與,使評價較高者受到鼓舞,更加努力,使評價較低者,找到差距,急起直追。
二、評課「十看」
1、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
教學目標決定一堂課教學活動的性質和方向,因此,教與學雙方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才能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
2、看理解把握教材的水平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由教學大綱所確定的,如教師對大綱、教材能准確地分析,就能正確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3、看駕馭處理教材能力
理解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僅是備課、講課的初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具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就需對教材進一步加工處理,設計相應的方法,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4、看是否注重培養訓練學生自學方法和能力
教學中,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是統一的,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熟練掌握教科書基礎內容的同時,要間接地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不僅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因為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獲得「自學」本領之後可獲得無限的知識。
5、看是否正確貫徹教學原則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只有正確貫徹教學原則,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才能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6、看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好的板書設計有「微型教案」之喻。好的板書可通過學生的視覺把教材的脈絡結構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結合聽覺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7、看語言和教態
教師的語言應清楚明白,准確生動,有感染力和說服力。避免語法上的錯誤,邏輯上的混亂,表述上的羅嗦重復,缺乏連貫或其它語病。
教師們教態自然,端正大方;衣著要樸素,整潔;精神要飽滿。
8、看教學過程組織是否嚴密
時間分配、何時講、練習、演示、板書均應安排得井井有條,最大限度利用課堂教學時間,不拖堂。
9、看雙邊活動的氛圍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中,要看教師與學生是否處在積極狀態之中,師生關系是否融洽,要形成教師教得引人入勝,學生學得津津有味。
10、看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是一節課成敗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進程中,要從學生的反映、鞏固練習和考核成績上了解。

⑷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竟賽教學反思點評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此,每堂課都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特別要注意講究課堂導入藝術。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儲備和興趣愛好等,通過談話、游戲、講故事、猜謎語、競賽等形式,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的進入課堂教學之中。練習課也不例外,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喚醒學生,使他們樂於積極參與,自主進行探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對數學的持久興趣,就會一直處於積極興奮地學習狀態,任何有關數學的學習活動都會樂此不疲。
二、鞏固基礎,強化技能,適度拓展。
練習課首先要面向基礎,讓所學新的基礎知識得到及時鞏固,形成最基本的能力。要通過在有意義的練習情境啟發下,引領學生對基礎練習題中的新知識、新方法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合作交流等途徑進行回顧整理,說清基礎知識內容的重點和注意點,為下面具體的練習做好准備。然後根據知識點的整理進行基本能力的練習。
練習時,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突出練習重點,達到讓每一個學生基礎鞏固、技能強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的感受。其次,練習課要加強學生的對新知的辨析和質疑能力。組織練習時,教師要發揮組織者、指導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對一些比較意義的題目分析,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確新知的本質,增強辨析能力;通過對一些題目的自主探索,讓學生用已有的方法,抽象概括出抽象概括出自己的獨特發現;通過師生的頻繁交流對話,逐步提升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在這一過程中要努力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主探索、充分交流,達到發展學生的能力。《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在數學教學中應當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再活動中感受別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維過程,以改變和完善自己的認知,同時,通過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有助於反思自我的認知,從而達到發展個性的目的。第三,練習課不應僅停留在練習層次,更應該多讓學生去體會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應用意識,拓展學生思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提升思維層次,使所學知識得到延伸和升華。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所以,練習課還應將主要時間用在問題解決上,著力於不斷幫助學生去領悟並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
三、練習目的要明確,形式要多樣,評價要多元。
首先練習的目的要明確。要針對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之處,突出每節課練習的重點,即本節課主要解決什麼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練習形式要靈活多樣。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題型多樣和方式多變等來引導學生想學,願學,樂學。要盡量避免單一重復、沒有明確要求的機械練習。第三,評價要多元。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語言評價是教師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合理、恰當,不能僅僅關注知識掌握方面,還應更多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切忌虛偽廉價表揚和長期物質獎勵。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在於傳授本領,更重要的是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對學生的評價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責難。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才有可能建立起優質高效課堂。
四、重視教學過程反饋,不斷調整教學策略。
教學反饋,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過程中反饋出的情況進行分析,並及時採取調整措施,對後面的教學過程進行干預,以保證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而教師在依靠反饋信息,採取最優措施,進行最優調控,取得最優效果的同時,必須正確把握反饋的及時性,層次性和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反饋效益,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如果課堂中實時獲取的反饋與事先的預設有不一致時,我們應當立即對原先教學策略作出及時調整,以適應學生實際認知發展的需要,從而爭取贏得課堂效益最佳化。

⑸ 如何做好中小學課堂教學大賽評委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競賽總結
歷時五天的課堂教學競賽,我和四位評委老師聽了語文二組二十八位教師的賽講課。參賽教師精心備課,在課堂中留下了他們許多思考的痕跡,也留給大家許多精彩的瞬間。或許他們的課堂不是那麼完美,但至少在某一個方面會對我們有所啟迪、有所示範。當然,在課堂中,也出現了一些現象,引發人的思考。時過境遷,讓我們一起靜靜地來回放當時的一些場景,一起來發掘其中的精彩,追尋其中的問題。
一、精彩回放品味其間
(一)鏈接主題、主體課文。
北師大教材的一大特點是主題單元教學,單元的主題是本單元的教學靈魂,主體課文是對主題的多角度詮釋和呈現,拓展閱讀課文是對主題的補充和延伸。因此,拓展閱讀課文,在教學時要注意與單元主題、前邊學過的主體課文的鏈接。市一小的何金平老師、市二小的王彩霞老師、朱陽的張偉老師在這方面為我們做了示範。王老師在開課時由「說說在你的眼中什麼叫韻味?介紹生活中有哪些有韻味的事物?」入手,設計了悟韻味、品韻味、寫韻味環節,緊扣單元主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何老師在開課時由課前談話引導學生知道這個世界就是由無數個「我」組成「我們」這個大家庭。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也不忘提示我們這個單元主題。這樣的教學把單元主題有機的滲透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既凸顯了主題,又增加了深度。朱陽的張偉老師在學文後設計了回歸主題、拓展延伸的環節,使學生在整體上對文章有了梳理,也突出單元主題。在教學拓展閱讀課文時,注意與主題及主體課文之間的鏈接,顯示了教師對文本的鑽研,也進一步深化了單元主題。
(二)巧妙突破重難點。
教材中的重難點該如何處理,是教師在備課時要研究的對象。在參賽教師的課堂上,我們看到了一些巧妙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巧解題目。河濱的何皎潔老師在理解「史話」一詞時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時按照什麼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麼?然後再看題目,學生很自然的說出題目足球史話是寫足球發展的歷史。這樣的設計給了學生一個梯度,對題目的理解體現了循序漸進。
(2)巧妙引導。在教學《推敲》《千錘百煉為一綠》時,川口任曉革老師的巧妙引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學生談「敲「字的妙用時,學生談到了敲更能體現安靜,顯示出人很有禮貌後,教師在桌上輕輕敲了幾下,補充到「敲的聲音清脆,而推的聲音沒有這種這種清脆,失去了韻味」。教師的引導在學生需要之時,使之能全方位的感受「敲」字的韻味,也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的鑽研,對學情的預設。
(3)主問題貫穿教學。在教學中,運用一兩個主問題來貫穿教學,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在本次參賽教師中,多數都能做到精簡問題,比如:五畝小學的何磊老師用「足球在中國是怎樣起源與發展的?現代足球是怎樣起源與發展的?」這兩個問題來引領教學,思路清晰,突出重點。
(4)藉助圖畫。藉助文中的圖畫或引入一些圖畫來補充教學也是突破難點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教學《北京的橋》時,教師們都找尋了一些橋的相關圖片,以達到對文本的補充認識。例如在現代的橋一小節中對於「三元橋,蝴蝶飛天外。安貞橋,明珠繞花壇。」的理解屬於一個難點。形象的圖片很直觀的讓學生可以看到三元橋的樣子就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安貞橋圍繞著花壇修建,就像一顆明珠為北京增色添彩。
(5)由詞入手貫穿教學。在教師對文本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有的教師嘗試用詞語的教學以點帶面,帶動整篇的教學。如:實驗小學的王佩林老師先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四字詞語「豐富多彩、爭先恐後、分工合作」接著讓學生找到這三個詞語在文中哪句話出現,再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同時感受海洋世界的豐富多彩,深入學習真正的海洋世界應是怎樣的,感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這種由詞語入手,鏈接文本深入學習的方式,較好落實了三年級教學建議中的要求:「在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引導學生從文章整體入手,自主讀,整體感知,然後抓住關鍵部分(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一句,可以是一個詞)前後聯系、上下貫通、理解內容最後再回到全文,認真品味,體會文章表達思想感情。」
(6)鼓勵質疑,釋疑代講。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從三年級開始,也提出了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四年級繼續鞏固這種能力,到了五年級就嘗試多角度提問,質疑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課堂中,參賽教師也能從質疑這個角度出發,整體設計教學。如:河濱的楊君老師,在整體感知課文後讓學生質疑,帶著問題去讀課後的六個小資料,看你解決了哪些問題。然後進行全班釋疑。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質疑釋疑能力,又准確定位了課後小資料的地位,很好的發揮了它的作用。
(7)讀的多樣。讀文、多種形式的讀永遠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豫靈底董小學的張秋萍老師在讀這一方面落到了實處,讀出了成效。她的課主要教學環節由自讀、展示讀、生評價、通過讀把橋的樣子表現出來、組內朗讀競賽、小組展示讀、抓重點詞語有感情讀、齊讀全詩組成。教師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當老師問學生,想不想通過朗讀把橋的樣子表現出來?學生回答說想時。教師的過渡語是:「問我到底有多想,朗讀代表我的想。」隨後進入小組賽讀環節。教師貼切精妙的過渡語,顯示了讀的教學深入教師的心中,也隨之紮根在學生的心中。
(三)金鑰匙引領,提升能力。
北師大版注重方法的培養,可以誇張的說,金鑰匙在教材中隨處可見。這些金鑰匙在教學中引領教學,逐步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在參賽教師中,能最大限度使金鑰匙發揮作用,持續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數實驗小學的張淑娟老師和市一小的李瑾老師。張老師提示學生在閱讀小資料時,運用3單元的金鑰匙「自讀時,在重點詞下加△,在重點句子下畫「——」。幫助學生讀文學習,又為學生寫摘錄筆記做好鋪墊。在寫摘錄筆記時,還注意結合前邊學過寫摘錄筆記的方法、本單元金鑰匙「反復閱讀後,與同學閱讀後,對摘錄筆記做補充。」把學生寫摘錄筆記落到實處。李老師在學生讀書時提示把重點段多讀幾遍,是閱讀的好方法。看插圖閱讀也是一種閱讀的好方法。這些課堂上的點點滴滴都反映了教師對學生各種能力培養的關注與指導。
(四)課後題梯度達成。
在某些拓展閱讀課文後也提出了一些類似於主體課文的課後題。在教學時,教師能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有梯度的引導學生完成。比如:河濱的何皎潔老師在處理《《足球史話》《手拉手》後提示與建議:按照怎樣的順序講述足球的歷史?試借鑒這種寫法介紹一種體育活動。」時,就先出示自己找到的關於乒乓球、舉重項目的文章,讓學生運用學課文獲得的方法,劃出表示時間的詞,連成一段話來介紹這個項目。然後布置課下自己運用本課學到方法,介紹一種體育項目。這樣的設計為學生減緩了坡度,降低了難度,但是也有不足,若能打亂教師提供文章的順序,讓學生整理,效果會更好。西華小學的尚帥革老師在處理《推敲》《千錘百煉為一綠》課後提出的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習作時反復思考字句的經歷時,讓學生還原當時的情境,師生共同來判定選哪個詞更合適,使學生有話可說,更好的領悟到煉字煉意的意義。掌握煉字煉意的方法。
(五)活用歌曲,作用各異。
在這次所講的課文中,有兩篇都是歌詞。分別是《手拉手》《北京的橋》。在課堂上歌曲放在不同的位置發揮著它不同的作用。例如,有的老師把歌曲放在課前,起到了導入新課的作用。有的老師把歌曲放在了理解課文後,邊欣賞圖片邊聽歌曲產生聯想。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也對文本有了一個整體的回顧。還有的老師加入了讓學生邊聽邊試著跟唱,融欣賞與背誦為一體。條條大路通羅馬,各異的方法均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這些課堂教學競賽中閃現的精彩是教師鑽研文本、精心設計的結晶,讓我們在回味這些精彩的同時,借鑒他人的做法,審視自己的行為,思考我們教學的將來,那麼,我們也一定會創造出更多的屬於自己、也屬於我們大家的精彩!
二、透過現象追尋
課堂教學競賽落下了帷幕,盤點活動,有許多亮點,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問題,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既然我們教學的思考和實踐從未停歇,那就讓我們透過現象去再次追尋,研討一下拓展閱讀課文究竟該如何教。
(一)、研的方面
1、理念與實踐的脫節。參加競賽的都是從解說教材中脫穎而出的選手,在解說教材時,對教材的全面把握,縱向與橫向的聯系、訓練點的螺旋上升、教學策略的運用都能做到深入分析,但是,真正運用和體現在一堂課上,教師們卻把解說時的前後對比、整合文本、針對單元特點運用策略忽視了,只就一篇課文來備課,沒有把它放入整個單元、整冊書、整套書中去備一節課。因此,課堂上就顯得單薄了些。
2、對教學內容把握不準。本次競賽活動所選的都是拓展閱讀課文,看似一致卻有細微差別。五、六年級前幾天的內容為兩篇拓展閱讀。三、四年級為一篇開卷有益或拓展閱讀課文。最後一天五年級為一篇拓展閱讀課文。講課教師對要講什麼內容,心中不是十分明確。前兩天要求一節課處理兩篇拓展閱讀,兩篇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可在課堂上卻出現了剩餘十分鍾才進入第二篇課文學習的情況。三年級要求講一篇開卷有益是針對學情而定的,而一些老師連講兩篇開卷有益課文,又增量閱讀一篇文章。還有的老師把暢所欲言的內容加入到學習的行列。這些現象的出現,說明我們教師對要講的內容沒有做深入的分析,對講什麼把握不好。只有對所教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才會有合適的教學方法。
3、對學情把握不準。參賽教師是按順序按要求講課,這樣就出現了有些教師沒有教過所講年級課的現象,對要講年段的學情把握不是太好。比如三年級的學生仍使用高年級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導致剩餘時間太多,無事可做。有的教學太過細瑣,三年級的教學像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在初讀完課文檢測字詞時就進行,顯得那麼生硬、孤立。對文中道理的感悟缺乏引導、鋪墊的設計,導致學生說不出來,教師自己強行說出。如果說教師上一節課,備好課是前提的話,那這備課中的備學生一環教師重視不夠,對各個學段學情的把握成為教師上好一節好課的桎梏。
4、對文本鑽研缺乏深度。對於所教的內容,教師要做深入的鑽研,只有研透文本,才會教透文本,教出新意。比如六年級《足球史話》《手拉手》兩課,是如何對主題「體育」進行補充的,教學時該如何與主題、主體課文鏈接。五年級《推敲》《千錘百煉為一綠》兩篇文章之間存在著什麼內在的聯系,對「敲」的妙處、「綠」字妙用的品味教師都要事先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有時教師的補充解釋反而不如學生精彩。三年級《畫里少了什麼》讓學生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心中有他人」才是合作的基礎,也是本單元的主題「我們和我」這個主題的彰顯,對這一點的挖掘差了那麼一點點。四年級《北京的橋》後邊給出的資料用意是什麼?該如何運用資料進行教學,要培養學生哪種能力,教師的心中不明。看來鑽研文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真正的鑽進去,研進去,才會取得實效。
5、對拓展閱讀教學目的不清。課內得法,拓展用法,學生從主題課文中學習到一些方法,拓展課文中應是學生一顯身手的時候,應是自己運用學到的方法來自己閱讀、學有所得。但是具體到某篇課文該運用學到的什麼方法教師不太清楚。比如:三年級的教學建議中有這幾條提示了教師怎樣教,學生學會運用什麼方法:
1、由教師教的思路轉化為學生學的思路,由文章學的思路轉為閱讀學的思路。在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引導學生從文章整體入手,自主讀,整體感知,然後抓住關鍵部分(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一句,可以是一個詞)前後聯系、上下貫通、理解內容最後在回到全文,認真品味,體會文章表達思想感情。
2、重視自學。
3、鼓勵質疑,教給學生質疑方法:抓難點、重點、矛盾處、異常處、文題、首尾、反復詞句。就拿這次教三年級《畫里少了什麼》這課來說,這些提示出來整體入手、抓關鍵部分、質疑的方法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在學習時應該運用,並通過運用來不斷提高這些能力的。再如:四年級在2單元金鑰匙中提出,自讀時,知識性問題可以查資料,問別人,自讀筆記中的重要問題要提出來,與同學討論。3單元的金鑰匙提出,自讀時,在重點詞下加△,在重點句子下畫「——」,在摘錄筆記上抄下重點句子和寫的精彩的句子。4單元的金鑰匙提出,反復閱讀後,與同學閱讀後,對摘錄筆記做補充。由此可見,四年級要讓學生學會自讀的方法,寫自讀筆記,掌握寫摘錄方法,寫摘錄筆記。那麼在教學《北京的橋》使,教師就要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來自己學習,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使這些能力得到強化。另外,這一課給出了資料來補充教學,這又是教給學生如何運用資料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如果在增量閱讀時,也能找一篇類似的,運用資料對文章補充學習的課文,那就更好了。五年級在2單元拓展課文金鑰匙交給學生用下面方法閱讀:把手指放在書頁中間不停的向下移動,集中注意力,眼睛隨手指掃描指尖左右的文字,讀完後回想只要內容。2單元主體課文後金鑰匙還教給:自讀時,我用「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提問,我還嘗試多角度提問,比如「不是什麼,還可能怎樣,為什麼不…」1單元金鑰匙提出編寫提綱、一部分提綱。這些教給學生的方法應該是在主體課文中師指導學生學會,在拓展課文中生自主運用來進行學習的。那麼在教學《推敲》《千錘百煉為一綠》時就要讓學生嘗試自己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學習,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到了六年級,應是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但是也有新的方法如;制定單元學習計劃,也有某些方面更高的要求。如:自讀課文的4種方法。
1、勾畫、梳理,確定探討問題。
2、帶問題讀文,用學過方法解決問題。
3、一邊讀,一邊圈點批註,寫好自讀筆記。
4、有感情讀,長文讀熟。在課文第一頁丁丁冬冬的提示中也說到:拓展課文是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獨立閱讀,認真思考,寫好讀書筆記。也就是說,對於六年級的拓展課文應怎樣教學已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界定。那就是通過學生獨立閱讀,認真思考,寫好讀書筆記。在學生獨立閱讀時要運用自讀的方法,以達到能力的內化。教師只有對教材前後聯系著來讀,對教材要求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時才能游刃有餘。
5、「度」的把握不好。許多講課教師怕課堂上講多了像主體課文,因此出現了有的課堂剩餘時間過長,教師無事可做的現象。對於這個度的把握,還是說明教師心中對拓展閱讀課文要做些什麼不太清楚。如果教師對課內得法,拓展用法,及使學生哪些能力在拓展閱讀課文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到鞏固和提高做到了全盤把握、重點突破,那麼在拓展閱讀教學時,就會讓學生乘著自學這葉小舟,用學過的各種能力來做船槳,在拓展閱讀的海洋中自己航行,通過自主學習來提升各種能力。那麼對拓展閱讀教學的度就一定會准確把握。
(二)教的方面
1、對學生的關注不夠。在課堂上,有些老師對學生學的情況關注不夠,在學生說錯的時候,沒有發現。還有的老師只注重自己的預設,強調預設中學生易錯的字音,而學生課堂上易錯的字音反而沒有做重點糾正。這些現象給我們以啟示,教師在課堂上要從預設中跳出來,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學情,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修改調整自己的課堂預設。
2、對讀書的指導欠缺。到了拓展閱讀課文,讀的環節都被忽視了,更缺少了教師對讀的指導。有的教師是把讀孤零零的拎出來,讓有感情讀顯得那麼做作又全無效果。
3、對編者建議理解不到位。在某些拓展閱讀課文後也提出了一些類似於主體課文的練習題。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對於這些題沒有足夠重視,甚至有些教師根本沒有處理。比如:《足球史話》《手拉手》提示與建議:
1、按照怎樣的順序講述足球的歷史?試借鑒這種寫法介紹一種體育活動。」
2、學唱歌曲《手拉手》。《推敲》《千錘百煉為一綠》後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習作時反復思考字句的經歷。這些提示與建議就是編者對某個拓展閱讀應完成任務的提示,應在課堂教學中達成。
通過一次活動呈現一些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現象找尋解決的方法,在活動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相信拓展閱讀課文的教學會在我們的反思與改進中不斷提高質量。

⑹ 【轉載】怎樣進行課堂教學點評

一、 現行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由於片面追求(及)合格率傾向的沖擊和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往課程評價中存在著諸多問題: 2.評價指標僅限於教學目標、重難點掌握,教師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其具體情形往往是課堂上只有教師在認真地唱「獨角戲」,對學生的參與情況、學習過程、學習效果重視不夠,大多數僅限於質量不高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機械問題的提問。 3.評價強調甄別和選拔,忽視教師學生發展。 二、 新課程評價的原則 根據新課標及教學規律的要求,課堂評價由注重教師的教轉變為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評價學生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參與和發展上。因此,課程評價必須堅持五個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根據新課程「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的理念,課堂教學的評價應承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發展水平,由原來注重整體評價的做法轉向兼顧學生個體發展的評價,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施分層教學,分層達標,分層評價,給予多次評價的機會,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和發展。 2.全面性原則。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探究、合作與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 3.主體性原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評價要看學生是否都參與了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是否調動起來。每個學生都動手、動口、動腦、動眼、動情,是否主動探究實踐。 4.創造性原則。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評價激勵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教師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能對教材進行加工,適合自己的學生。特別是激勵學生能夠大膽質疑、大膽猜想,敢於逾越常規,學會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靈活性。 5.交流性原則。教師要創設平等、輕松、民主、和諧、安全的課堂環境。有認知沖突,當學生不認同老師、教材或講錯了,無人笑話、指責、批評;當學生標新立異或取得成功時,大家都誠摯祝賀,熱情鼓勵。 三、發展性課程教學評價體系 按照新課程的理念和標准,用發展的觀點去評價一堂課,評課焦點從主要看教師教向學生學轉變。這不僅是視覺上的轉移,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更新的飛躍。一切教學設計,一切評價標准和教師的一切勞動都要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努力倡導師生在學習中的交流互動,積極激發、鞏固、發展學生的興趣。保護他們的學習情感和自信心,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構建,使其在現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課堂評價只要突出學生主體這個特點,一堂課的優劣就不難分辨了。發展性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對課堂教學進行量分,比較客觀、公正、科學。在吸收傳統課堂評價成果的基礎上,把課堂教學評價內容分為:教師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和教師的基本素質三個部分進行科學評價:(見附表) 四、 評價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幾點 聽課、評課是教育常規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促進教學思想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改革探討,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作為聽課評課者,應注意一下幾點: 1. 目的明確,准備充分。聽課前應熟悉課程標准,了解教材編排體系,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粗線勾勒出大體教學框架為參照系。依據聽課的目的(檢查性、示範性、研討性)和教者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重點並提出不同要求。 2.課中翔實記錄,積極推敲。聽課是復雜的腦力勞動,需要聽課者多種感官和大腦思維的積極參與。 首先,聽看結合,詳細記錄。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它應全面、具體、詳細,包括情景創設、教師點撥與引導、師生的雙邊活動、教法選擇、學法運用、練習設計、教學反饋、課堂的亮點與失誤等,還有聽課者的評析與建議。 其次,集中精力,認真分析。在鮮活的課堂中,有些細節轉瞬即逝,過去的不可能再「回放」。聽課者如忽略某些細節,感知就會出現斷裂,影響其對教學的整體認知與評價。聽課時要全身心的投入,積極思維,認真分析,變被動聽課為主動聽課。在聽課過程中,將實際教學與課前予設的方案及以往經驗(聽過的優秀課)進行對照,以便尋找課堂教學中突出的亮點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評課時,無論對自己,對授課者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針對性要強,切忌面面俱到,抓不住重點;敷衍了事,充當「好好先生」,專揀好的說。其次,要克服「文人相輕」的陋習,只看到枯木,卻不見森林;只看到失誤,卻看不到優點。同時,也要糾正個別教師由於思想保守,觀念陳舊、不思上進而習慣於「一支粉筆一本書」「老師抄,學生記,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個人職業發展進入退縮階段而不及時自我調整,面對新課改無心理、知識儲備而引發的,不懂裝懂,吹毛求疵,自己做不來而疾賢妒能,對他人求全責備等與評課目的背道而馳的錯誤做法。再次,要對成績說全估足,失誤找准說透。多鼓勵,少否定;多指導、少批評;多建議、少指責。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應當服務和服從於新一輪課程改革。教育事業是與人類共生共長的事業,它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課程改革也決不是一蹴而就,偶爾為之的的活動。我們要下決心不斷研究,積極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課堂評價機制,以確保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⑺ 怎樣評價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工作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徑。因而抓好「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什麼樣的課才是好課?往往眾說紛紜。 對事物的評價,由於方位不同,內容取捨,標准迥異,其結論就會大相徑庭。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也是如此。一堂課後,常有褒貶之爭。A說好,B評差,C認為一般。說好是對的,評差也沒錯,認為一般同樣有道理,因為大家評議的角度不一。有時為了鼓勵、為了調動積極性,盡力從這堂課上找某一個哪怕是細微的亮點,加以褒揚擴大,上升為整體評價,從而加以肯定是一堂好課。其實這樣的評價並一定是全面的正確的。而對於不太熟悉、出於禮儀的評課,往往會從某一點展開加以點評。 有從教育學角度評議,選用某一條原則,加以分析評點的。如人們常用教學的教育性原則,評議教學中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科教學中較好的結合或滲透思想政治、道德觀點教育,……; 有從心理學角度評議,根據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年齡段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培養……; 有從教學論角度評議,課堂教學並不是教師簡單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使他們獲得知識,……; 有從智力非智力因素角度評議,教師重視學生意志、毅力、興趣、注意力的培養和發展,……; 有從教學法角度評議,教師重視精講多練,講練結合,師生互動,及時反饋,內容高密度,難點有坡度,……; 有從教學手段角度評議,較好的將信息科技和學科教學整合起來,藉助信息科技功能,既直觀形象又增加容量和密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也有從社會學角度評議,教師巧妙設計學生互動,提供交流探討平台,重視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展示人際交往能力……; 教育界有「教無定法」的說法,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評議都是可以的,問題是如果肯定某一點,那麼就此「點」而論,當然此「點」可以評得深一些,講得透一點,拔得高一點,但是絕不要以片概全,用部分替代整體,虛擬地升華到對一堂課的整體評價,否則,對課堂教學整體評價就會出偏差,容易誤導視聽。 對日常的課堂教學(熟稱「家常課」)的評定,我認為主要應該突出以下三點: 1. 目標的適切性。 教學目標是評定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相應標准,是確定教學要求和設計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 在中長跑訓練或比賽中,常用領跑的方法,以引導、激勵選手來提高成績。領跑的關鍵是要控制好領跑的距離,適當領先的距離。領跑距離就是「近期目標」,設定這個「近期目標」必須「適切」。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好比領跑距離的控制,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而略高於實際,讓學生看得到,在原有基礎上,經過努力學習能夠達到這個目標。課堂教學目標必須明白、具體。 一堂課,教學目標制訂得符合既符合課程標准、教材要求,又符合班級學生實際,符合課堂教學「目標適切性原則」,那麼,這堂課基本上就可能是好課了。 在教學實際中,理科教學目標的設定一般比較容易,通常就是教學內容多少、練習程度深淺之區別;而文科教學目標的設定大有講究,尤其是語文教學,教學目標不容易集中,較難把握,字詞句篇語修邏文,方方面面,究竟如何安排落實,這就要執教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對學生實際的了解,對整冊甚至整個年級、學段教學內容和要求的理解把握。知道本節課要求在全局的位置,其前後的聯系發展等等。 教學目標的適切性可以從目標高度、深廣度、前後連接以及重點難點等方面衡量評定。 2. 方法的誘導性。 教學方法的選用必須遵循教學原則,教學原則由教學目的所決定的。 通常運用的有教育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自覺性積極性原則,直觀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等等…… 除了傳統的、引進的教學方法之外,還可參考國家教育部編撰的《教師基本功》關於教學方法章節,它收集了我國近幾十年來,廣大教師在教改中總結創造的適合實際的幾十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按年級、學科、課型以及班級實際狀況選用,可以單獨選用,或將幾種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運用。 但是,不管選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貫徹誘導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各種有效方法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地深化教學進程,以至完成教學任務。本市某教研員提出的「加強基礎,狠抓『三小』,強化『三常』」的以高考基本題為主要考查內容的指導高考復習方法就是非常實用的好方法之一。 三小:小轉彎——概念辨析小轉彎,小變化——解題方法轉化小變化,小綜合——概念之間聯系小綜合;三常——常見題型,常見方法,常見錯誤。 總之,教學方法的選用必須注意教學過程對學生學習進程的循循善誘,逐步引導、深入,以至完成教學任務。 3. 效果的顯著性。 檢驗質量的有效性,常用「懂」和「會」,即「理解」和「運用」來測定,一般用知識的知曉率、習題准確率、知能鞏固率以及問卷、調查、統計、座談等方法加以評定。 課堂教學不論採用何種方式方法,上得好的話,就會使師生都感到在前進。氣氛熱烈,情緒亢奮,情感融通。這樣的課,必定會增長知識,或者提高知識的質量,或者培養能力,或者兼而有之。這一點當堂師生都會體會到。由於效果的顯著,而產生愉快的心情,能夠激起學生積極地對待課後作業。 這樣的教學氛圍,在課堂進程中便能直接感受到,具體體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性。這樣的教學氛圍,在課堂進程中便能直接感受到,具體而真切地體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性。 我認為,一堂課(尤其是一堂家常課),如果在教學目標適切性、教學方法誘導性、教學效果顯著性三方面基本做到了,那麼,應該評定為「好課」、「成功的課」。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競賽點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