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學簡答題 教學有效性的標準是什麼
1、是否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的開發與利用
2、是否科學設計促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措施
3、是否合理籌劃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環節
總之,充分將這些理論貫徹運用與課堂教學中,才能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❷ 學生怎樣參與課堂有效性教學56
馬克思認為,活動是人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方式,人之所以為人的主要根據在於人自己以對象化、具體化的活動。心理學研究也認為:人的發展不是一個完全外塑的結果,而是一個在認識、實踐中的主動建構的過程。這些經典性和論述,闡明了參與在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杜威在《教育資源的使用》一文中指出:「要使教育過程成為真正的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的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初中科學課程標准》也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師生互動」,「要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樂於探索、勇於實驗、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教師要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逐漸獲得正確理解和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學會學習,讓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體驗知識的形成,從而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和開發潛能,使他們的個性、潛能和思維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全面體驗的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
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我們科學課堂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習氣氛異常的活躍,在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滿教室都是嗡嗡聲,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在張嘴,但誰也聽不見別人在說什麼。特別是交流匯報時,熱熱鬧鬧,然而,效率卻非常低。那問題出在哪?如果我們對新課程背景下的某些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深入反思,就不難發現,我們的一些課堂教學在熱熱鬧鬧的表象下卻丟失了寶貴的東西——「有效」。 可見,如何讓學生更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是科學教學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激發學生有效參與
「有效參與」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個性心理特徵,指導作為學生參與主體的學生進行的一種自由的、互動的、注重實質以追求參與效能為尺度的一種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即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發明家等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對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一種直接的動力,正如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所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應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給學生創造觀察科學現象的條件,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的濃厚趣味性和神秘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它們樂於學習科學、始終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即上課注意力集中、積極思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通過合理創設情境(如生活情境、游戲活動情境、實踐情境、問題情境等),為學生提供觀察、動手操作、實踐和獨立思考的機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科學實驗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活躍課堂教學
教師應充分研究教學內容,創造、設計出一些生動、形象、有趣的科學實驗課題並提出一些實驗思考題,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活躍課堂教學。例如,在「電磁鐵」教學中,教師可創設一個實驗課題:讓學生設計、製造出一個在游戲活動或魔術中經常用到的趣味游戲——「電磁鐵釣魚」,來研究電磁現象;又如在「熱脹冷縮實驗」中,教師給學生擬定一課題:「提供銅棒、開關、燈泡、導線、酒精燈等器材,你們能設計製作一個實驗裝置,來演示固體熱脹冷縮現象嗎?」這些奇特、新穎、有趣且充滿挑戰性的實驗課題,定會使學生興致勃勃去探秘。這種教學模式,可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思維得到啟迪,學習處於在一種思維敏捷,興致勃勃的狀態,輕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覺疑問逐漸消失,知識被掌握,能力得到鍛煉。 3、放手學生,讓學生大膽的質疑,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活躍課堂氛圍
傳統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而我們的學生,則皺著眉,低著頭,極不情願地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如果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設法解決問題,這將會極大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地嘗試提出自己的問題。為了讓他們明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我告訴他們,明代陳獻章說得好:「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學生時常受到鼓舞,經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問題。例如,在剛剛學完「聲現象」後,有的同學就提了這樣一些有趣的小問題: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引起的,為什麼我們的手腳在振動時卻聽不到聲音?
(2)月球上沒有空氣,交談時必須用無線電話。我們知道:固體可以傳聲,且傳播速度比氣體快得多,那麼我們在地球上隨便拿一塊小石頭放在嘴邊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
(3)超聲波雖然頻率很高,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之內,但並不代表不存在,為什麼沒把我們的鼓膜震破?
科學的發展在於創造,而創造的起點在於疑問,如果沒有疑問,就會有新的見解。如果一切都以書本為經典,以教師的講解為規范,就不可能有創造,科學也就得不到發展,科學課堂教學就是要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搞科學,努力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使學生善於質疑,在質疑中不斷進步。
4、促使成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在學習中,學生如能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正如原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無論如何不要使這樣的內在力消失。」 他還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要求特別強烈。」 教師就是要把學生強烈的表現欲、求知慾激發出來,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的「固有頻率」不同,作為教師,應不斷地了解學生的要求,學生的「熱點」、「難點」,注意知識難易的循序漸進,因人施教,不斷「調諧」,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都能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只有讓學生去體會成功,才能更加有效激發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5、投注情感,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
有效參與具有交際性,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這個過程的主體,只有建立一種平等、理解和雙向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共享、共進,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因此,在平時,教師要處理好師生關系,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多給學生體貼、關心、幫助和鼓勵,若學生上課開小差,千萬不能在全班同學面前加以批評,可走到他身邊加以暗示;若學生到講台前板演,很久沒有動靜,
千萬不能讓他馬上回去,換另一位學生上來做,而應該加以溫馨的提示;若學生有疑問,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應給予他發表意見的機會。總之,教師一個溫暖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揚的眼神,甚至一個點頭,都是對學生的一種友愛和肯定。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的心理不會受到任何壓抑,情感得到釋放,促使學生樂於交流、合作,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有效參與的目的。
6、關注學生的思維多樣性,更大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思維能力
有這樣一個教學案例:教師投影教科書(浙教版七年級)第27頁圖1—52 一些透鏡的圖片,要求學生對所看到的透鏡進行分類,並概括出它們所具備的特點。學生得出前3個特點是凸出來的,後3個是凹進去的,所以把前3個分為一類,後3個分另為一類。教師反問:「這樣分類是否正確,你是否有其他的分類方法?」絕大部分學生表示贊同這樣分類,但有個別學生提出疑義說,「第3個一邊凸出來的,還有一邊是凹進去的,第6個也有這樣的特點,這怎麼辦呢?」經過這位學生的提醒,同意的聲音明顯減小,更多的學生流露出疑惑的表情。教師追問:「你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嗎?」如果有,你是否要改變上面的分類,或者有更好的分類方法呢?學生沉默了,沒有人敢回答。教師意識到此時的引導和啟發非常重要,否則就會耽誤太長的時間,該收回學生的思維了,於是說,「概括異類物體的特徵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他們共有的特點,剛才你們觀察出一類都凸出來的,一類都是凹進去的,很好,但不全面,有凸有凹怎麼辦,不要只關心中間,兩邊的特點也不要忘記,再嘗試總結一下,怎麼樣?」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馬上有所領悟,又開始活躍了起來。有學生說,中間厚兩邊薄的第一類,中間薄兩邊厚的是第二類,教師臉上露出笑容,贊揚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贊成把透鏡就分成兩類,定義第一類叫凸透鏡,第二類叫凹透鏡。
其實,教師不必擔心把問題鬧大、扯遠了,不好收場,耽誤時間。學生提出不同的分類後,教師可以將問題擱置起來,不作定論,適當調整一下課堂教學計劃。首先要求學生用透鏡觀察周圍自己感興趣的物體,研究透過不同透鏡看物體的特點,引發學生發散性的探究。再讓學生交流、整理、歸納,得出:有的透鏡看遠的東西是倒立的,看近的東西是正立的,有的時候是放大的,有的時候是縮小的,而有的透鏡看到的始終是正立的,並且只有縮小的情況。接著要求學生比較「看物體具有相同特點」的透鏡的外形特徵,並把上述「看物體具有相同特點」的透鏡分別正對著太陽光,觀察光線經過這些透鏡在紙上形成的光斑,會發現什麼現象,得出什麼結論?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對光線有相同作用規律的透鏡具有相同的外形特徵。最後,教師要求學生回過頭來想一想「對透鏡如何分類」,學生對分類的爭議便自然有了結論。
二、引導學生有效參與
在激發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有效參與的核心首先是思維的參與,思維活動是認知的核心,思維的真正參與,才能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我們應根據教材的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的思維參與。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倡導有效教學,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有意識、有方法地讓學生有效參與科學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和思維得到長足的發展,讓更多的學生愛學物理,喜歡學科學,以至更會學科學。
❸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有效性策略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強調教育不只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更應該使學生不斷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生成的。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內容總量×學生接受內容的百分數。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學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對象。然而,實踐證明,有效性教學的決定因素,並非教學內容,而取決於教學對象——學生,即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專注性。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學會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認知智慧增值。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教師要觀念轉變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優化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業務素的優劣,對課堂教學最優化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師業務、理論、實踐培訓活動,努力成為一個教學素質好、基本功扎實、教改意識強、課堂教學最優化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時間長短,對原來教材的理解去按經驗教學,認為傳授完知識,就完成了任務。而應該通過課堂教學,認真關注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會不會學」,用這樣的理念去指導自己的教學。
二、組織教學要有嚴謹性
所謂組織教學,就是要把學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緒、思維集中到課堂上來。組織教學而應貫徹教學的始終。其嚴謹性著重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對所授課程要有嚴謹的態度。即每次課前真備課,保證授課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正確性。第二,對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做到周密思考、張弛有致、緊湊有序。第三,教師對教育對象要嚴格管理。從上課起立的站姿,課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問題、操作練習等,都要嚴格要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把問題推給班主任,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三、提倡新的學習方式
我國基礎教育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因此,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為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臵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調查、信息搜集及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
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數學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的新型倫理關系。其次,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要學會贊賞他們的付出所表現出來的微小的變化及對教科書的大膽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此外,除了以上幾點,筆者還認為,要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應該做到這樣幾點:教學言要有藝術性、教學方法要有靈活性、教學過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以上幾點,既是「傳道、授業、解惑」有效性教學必不可少的內涵,又是一名教師綜合實力的反映。具備這樣幾點,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錘百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
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學是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是教學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雙重表現。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恆的追求。
一、重視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創設數學學習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進行廣泛的討論,並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新教材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 是提高數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然而,新課程下的一些數學課,情境只是為創設而創設,只圖表面熱鬧,有的甚至成了說話課,夾雜了太多的非數學信息,干擾和弱化了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發展,而缺乏情境創設的有效性——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
實現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
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教師創設了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輪得票統計圖
(北京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9票)
請學生根據統計圖用學的百分數知識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
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
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重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必須由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做學習的主人。學習過程是否有效,則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
1
激發興趣,產生參與動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
」尤其是低年
級兒童,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往往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為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
對學習材料感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冊的《求未知數》時,我創設了「猜撲克牌」的游戲情境,第一次,我手拿兩張撲克牌,
讓學生猜猜兩張牌分別是幾
?
學生興趣很高,
紛紛舉手告訴老師他心中的答案。
第二次,
我告訴他們這兩張牌
的和是
9
,
這下,
舉手的學生更多了,
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統一,
出現了以下
4
種情況,
A(
代表
1)
與
8
,
2
與
7
,
3
與
6
,
4
與
5
。第三次,我告訴他們其中的一張牌為
2
,這時,幾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舉手了,而且喊出了
答案
7
。這個情境的設計,不但了解了學生,把握了教學起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
趣參與學習。
2
適時點撥,指導參與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於成長發展中的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學習主體。由於受年
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發
揮學生主體性、主動性,重視讓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今天,我們也應重視並充分發揮教師作
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撥者的作用。我們要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在知識、方法歸納概括時,充分發
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及時加以點撥指導。
如教學《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
,當學生探究出豎式計算的「原始」演算法之後我沒有直接引出簡便演算法,
而是讓學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接著再加以適時引導:
「通過計算你發現什麼」
,
「你覺得這樣寫怎
么樣」
,
「
要是能簡單一些就好了」
,
通過一個一個的設問、
談話,
一步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目標:
原始演算法
「煩」
,
需要「簡化」
。這時再通過動畫演示「出繁到簡」
,使學生對簡便寫法的印象深刻。教師有效的引導,能確保
學生探究活動的質量,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有意義,更為有效。
3
創造空間,保證參與機會
周玉仁教授曾說過:
「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情境,
多一點思考的時間,
多一點活動的餘地,
多一點
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會成功的愉快。
」這些「多一點」告誡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造時間、空間,保證學
生的參與機會。
為此,
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開展
「說一說」
、
「擺一擺」
、
「做一做」
、
「比一比」
、
「量一量」
、
「畫
一畫」
、
「折一折」
、
「疊一疊」……對於一個問題愛多問幾個「誰還有不同意見或想法
?
」
「誰還能補充
?
」
「再
仔細想想還可以怎樣做
?
」等等,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多創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如教學《第幾》
,在拓展部分,我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
4
根火柴和
1
支鉛筆,請他們把這些材料
擺一擺,使鉛筆排在第二的位臵上。結果,等到交流反饋時,學生不僅僅擺出了我預想中的
2
種情況,即把
它們排成一排,從左、右分別數過去,
鉛筆處在第二的位臵上,還有一位學生把這些材料擺成了兩排,火柴
為一排,鉛筆在第二排。這是多麼靈活的一種思維方式啊
!
三、重視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一直以來,學生學習數學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學生的計算能力、解題能力特別強,
而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為此,
《數學課程標准》提
出了
「動手實踐、
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
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
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實現有效學習。
1
不排斥接受學習
我們應該承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科學,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點,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而不是
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輕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說,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應以接受學習為主,需要教師的講解或
教師指導下的學習獲得,而無探究的必要。如:面積單位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規定,四則運
算順序的規定,等等。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信息,達到更好的效果。
2
重視探究學習
「探究」作為新課程強調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等優點,已逐
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中運用,如「教學「量長量」時,主要是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為了巧妙地引出
測量工具「直尺」
,我先讓學生選擇身邊的工具量一量書桌有多長。有的用課本量,有的用鉛筆量,還的竟拔
掉一根頭發量,就在這「熱熱鬧鬧」的測量操作中,學生得出結果也不一樣,有的說桌子有四本數學書那麼
長,
有的說大約在
6
枝鉛筆那麼長,
還有的說有
22
根頭發那麼長,
此時學生的思緒紛繁復雜,
對問題疑惑不
解;
同樣的桌子,
為什麼測量後長度不一樣呢
?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後,
意識到操作時要統一測量工具。
在重視
探究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數學學習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讓學
生運用探究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學習內容是否適合於探究學習,
從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3
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努力為
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把握教師定位,發揮教師
主導作用。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首先要有估測: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
?
如果有,什麼時候進行
?
問題怎麼提
?
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
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
教師該如何點撥、引導
?
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教學、
個人自學這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
?
②分工明確,讓學生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合作學習是小組成員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著明確分工的互
助性學習活動。發材料、做實驗、記錄、發言、總結、匯報等等都由不同的學生承擔,使每人在小組學習中
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③建立機制,促進合作習慣的養成。我們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一個成員感
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述說,尊重別人的意見,積極參與,學會思
考。
四、重視學習情感的有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生學習情感,直接制約著學習的有效性。課堂中營造
教學的和諧性,建構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於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學生是活生生
的生命體,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肯定,如微笑、點
頭、重復和闡述學生的正確答案;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或反應,教師不應該忽視或者嘲笑,而應該鼓勵學生繼
續努力;教師應盡量與每一位學生進行積極的個人交流,認真傾聽和接受生一位學生對教學的正確想法。同
時,師生雙方情感的溝通和協調、互相信任和合作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以自身積極情感來感染和喚起學生
的學習情感,因此,我們呼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擁有積極而亢奮的情感。
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並非返古教學。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
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只有我們不懈地追求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形成探究、合
作、對話的課堂教學文化。
❹ 如何提高教師學習有效性
【注】本文為《教師成為研究者》第二章「概述」中的部分內容。【相關鏈接】:《教師成為研究者》選讀(一);《教師成為研究者》選讀(二);《教師成為研究者》選讀(三);《教師成為研究者》選讀(四); 《教師成為研究者》選讀(五); 《教師成為研究者》選讀(六); 《教師成為研究者》選讀(七)三、 進一步提高教師學習的有效性 1、創設一種教師學習的氛圍和文化 學校要創設一種教師學習的氛圍和文化,使教師的學習和研究能在學校里得到自由充分的交流。教師的職業特點帶有個體性,這也使教師教育經驗的學習和積累帶有個體痕跡。因此學校應該注意營造一種良好的人際交往。使教師在這種人際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這里的「交談」,不是閑談,而是雙方有目的、有準備的對話,這往往能開發出「令人吃驚的潛能」。物理學家海森堡就認為「科學根源於交談」,哲學家哈貝馬斯也認為,意義產生於主體間的對話。
平等的交談,需要交談者共享對對象的理解,共享與之相關的思想資源;需要交談者能夠找到達成共識的路徑,找到證明某種主張中隱含的邏輯前提。當這個前提得到雙方認同時,雙方就有了共識。
在交談中,交談者必須聆聽對方,並向對方開放,否則無法交談。所以交談關系就是一種在平等基礎上的相互聆聽、相互開放的關系。「開放」不是完全接受對方觀點,而只是了解對方、知覺對方之所見。「開放」意味著必須接受或理解某種反對自己的東西,不能忽視它的存在,也只有在與它的交談中才能更好地展現自己。因此和不同觀點的人交談,既可以評估自身思考的優缺點,又可直接體驗對方觀點的內在邏輯。在學校里究竟有沒有這種交談和交流,有多少這種交談和交流,通常是這所學校教師學習氛圍和文化的一個標尺。當然這種教師間平等交談和交流,又會進一步促成教師學習氛圍和文化的構建。 2、建設「學習共同體」 學校還要不斷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建設,使它們真正成為教師團體學習不可缺少的平台,成為一個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任務的「學習共同體」。在現代組織中固然要求每個成員要努力學習,但是如果要使組織力量整體提高,僅有團體成員各自分別的學習是不夠的,還要有團體學習。按照現代管理學理論,如果只有團體成員的個別學習,而沒有團體學習,反而會使團體管理更加困難,甚至造成混亂。因此我們強調學習的意義,就不只是針對個人的,還有團體的。團體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三個小皮匠沒有組織起來,仍然還是小皮匠,如果組織起來就成為一個團體,團體學習的成果可以大於各個人成果之和,團體的智慧可以高於個人智慧,三個小皮匠就可以達到一個諸葛亮的智慧水平。由於團體成員的合作愉快,在團體學習中就會比他們單靠自己學習時學到更多的東西,團體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會比採用其他的學習方式快。因此學校應該不斷加強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使團體力量超過個人力量相加的總和。
教師團體學習的修煉可以從深度匯談開始。*深度匯談是團體所有成員擺出心中的假設,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狀態,也包括學習找出有礙團體學習的「智障」:譬如,使團體的智慧傾向於個別成員的才智或領導的指示;把責任歸咎於外因,並產生絕望和玩世不恭的情緒;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故意不提沒有把握的問題;認為提出不同的分歧性意見會影響成員間的感情,在意見分歧時,只作折中性的結論、兩面討好等等。只有在去除了這些「智障」後,團體學習的成員才得以開放自己的心胸,面對彼此之間一股更大的智慧之流,就像擁有自己的生命一般自由發展。
在去除團體學習的「智障」後,就能進入實質性內容的小組交流。這是對同一問題各人談自己的不同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即使各人得到的是相同的信息和知識,但由於各人認知結構的差異、信息加工過程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加工效果,進行各自不同的意義構建。團體學習時,團體成員就是在一定的團體氛圍下進行著各自意義結構的交流和共享。團體學習過程就是彼此間進行「意義結構」共享的過程。 3、教師團體學習形式的多樣性 需要根據學校的特點以及優勢資源,創造多種形式的團體學習方式,讓教師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重要性,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能力。
(1)大會交流。如華東師大一附中的教育理論學習和研討,最初採用大會交流的形式。每個教研組推出一至二個人,認真讀一本教育理論(方法)的書(或書中的一個章節),結合分析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學實踐問題,在大會上進行宣講交流。80年代前期是學習「三論」(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逢周六就有宣講三論的交流大會。「三論」的「學習一得」交流,影響了附中整整一代人。那幾年,有不少「教學一得」的文章,如:數學教學研究的系統意識;用系統思想指導化學教學的理線織網;「系統思想在『水循環和水量平衡』教學中的運用」,都是以「三論」為武器,反思和改進課堂教學、剖析學科思想和重構學科內容的。90年代初期,是教育學、心理學和課程論的學習。90年代後期,是知識經濟時代新教育觀(比如:「教師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關系」,「以人為本」還是「育人為本」)的大討論。受贊譽的「一附中現象」正是多年來學校重視學習的結果。⑨
(2)與專家對話。邀請科研人員一起參加專題研討會,教師團體學習的一種形式。研討的專題可以是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也可以是教育中「熱點」、「難點」問題。對話的方式可以由教師先匯報交流自己學習體會,請專家點評;也可以請專家先作報告,教師就其中感興趣和困惑的問題與專家一起交流討論。
(3)教師自己作理論講座。教師自己作理論講座可以彌補專家資源的不足,充分挖掘校本理論學習的資源,豐富教師學習理論的形式。
徐匯區一中心小學結合校本研究,選擇《第五項修煉》作為培養反思型教師共同研讀的一本理論書籍。他們採取願意讀書的老師們請戰,然後進行優化組合,由行政班子人員分頭負責每個小組的學習。組織教師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將編寫的理論學習資料配上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向全校教師宣講。每次由一位教師主講,六、七位教師配合宣講,組織全體教師收聽,共享理論學習的成果,由於宣講的內容是老師們依靠團體學習內化了的理論,是教師們自己真實的感受,也就比較容易被一線的教師接受。⑾
❺ 如何理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理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前 言
當前,新課程的推進進入了關鍵階段和深化階段,對培訓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訓工作要與時俱進,不僅培訓內容要反映新課程推進的最新動態,培訓方式也要充分利用網路的優勢,唯其如此,培訓工作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這是本書編寫的背景動因。
本書圍繞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熱點難點問題,分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的生成性、三維目標、教學情境、教學關系五個主題,從案例與理念、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角度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和分析,為解決教師實施新課程遇到的困惑提供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解答。
本書五個主題的設立是經過編委會多次討論,並廣泛徵求一線教師的意見才確定下來的。劉堅教授、蔣敦傑院長對寫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問題要抓准、案例要生動、切入點要低、觀點要鮮明、闡述要簡明。總之,心中要裝有一線教師,為他們而寫,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一定要讓他們感到實在、有用。這是一項改變角色的寫作,為此,無論是問題、觀點的提出和分析,還是案例、材料的收集和篩選,我都與教研員和一線教師共同討論,每個主題寫出初稿,我都請他們審讀並提出修改意見。本書就是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完成的。
本書的寫作力求既客觀反映新課程教學改革所取得的進展和成績,又真實地暴露新課程教學改革所存在的問題和誤區,當然最重要的是探求新課程教學改革深化發展的方向、策略和機制。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大量同行的相關研究成果,特別是每個專題後面還直接附上其他作者的文章,這些文章是正文的有意義的補充和拓展,值得一讀。在此我們謹對同行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課堂教學》第一主題 教學的有效性
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問題。課堂教學改革就其總體而言,在朝著新課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實推進,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是由於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不到位以及由於實施者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課堂教學改革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現象,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教學有效性究竟指什麼
我們先從關於有效性的一個隱喻談起:企業之間的競爭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塊玉米地,那麼,穿越玉米地要比什麼呢?
第一個要比誰穿越得快;
第二個要比在穿越的過程當中掰玉米,看最後誰掰的多;
第三個是比過程當中,玉米葉子可能會刮傷皮膚,穿越過去看誰身上的傷口少。
這就是企業平常所說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業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須要全面考慮,必須要整體考慮。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學必須考慮的三個要素:速度可看作學習時間(長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學習結果(收獲) ——產出;安全可看作學習體驗(苦樂) ——體驗。可以說,時間、結果和體驗是考量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指標。
學習時間指學習特定內容所花費的時間,它意味著學習效率,即學習速度的快慢,顯然,學習速度快,學習特定內容所花費的時間就少,效率也就高。節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首先要求把時間用在學習上,課堂教學不能把時間浪費在非學習上;第二要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
學習結果,指學生經過學習所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標,也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有效性,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感覺得到的學習收獲,它表現為: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的變化和提高。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能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
學習體驗指的是學生的學習感受,即學習活動所伴隨或生發的心理體驗。這是被傳統教學所忽視的考量有效性的一個向度。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生學科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學生對學科學習和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學習體驗,它是有效性的靈魂,學生越來越愛學習是學習有效性的內在保證。
顯然,這三個指標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它們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學習時間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時間並提高學習效率,這是增加學習結果和強化學習體驗(積極)的基礎;學習結果是關鍵,學習的學業進步和學力提升不僅能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也能增進學生學習的積極體驗;學習體驗是靈魂,積極的體驗和態度會促使學生樂於學習,並提高學習的效率和結果,實際上,學習體驗本身也是重要的學習結果。總之,考量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必須綜合考慮這三個要素,提高學習效率、增進學習結果、強化學習體驗(積極)是學習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標。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進是立竿見影的,能夠即時顯現的;間接促進是著眼於長遠的。相對而言,前者是短效,後者是長效,這兩種效果要同時兼顧。無效的教指的是阻礙學生學的教,它也有兩種表現:其一是顯型的,教師不得要領、冷漠無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學生的學大倒胃口,從而失去學的興趣和熱情;其二是隱型的,教師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自己通過閱讀便能看懂的課本知識,這種教剝奪了學生學(獨立學習)的機會,從而阻礙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的發展,阻礙學生學的所謂教是糟糕透頂的誤人子弟。
從教育學專業角度說,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獲得發展,那麼發展指什麼?新課程倡導什麼樣的發展觀?
首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即相對於人的發展這一總目標,任一維度的目標都不能脫離整體而單獨優質服務,缺失任一維度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其中,知識和技能目標只有在學習者的積極反思、大膽批判和實踐運用的履歷過程中,才能實現經驗性的意義建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只有伴隨著學習者對學科知識技能的反思、批判與運用,才能得到提升;而過程與方法,只有學習者以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動力,以知識和技能目標為適用對象,才能體現它本身存在的價值。總之,人的發展是三維目標的整合,缺乏任一維度,都會使發展受損,但這並不意味著三維對人的發展的貢獻是等值的。因而,著眼於人的發展的教學要根據各學科的特殊性和學生原有基礎有所側重。就教學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學科教材中蘊含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靜態、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開發課堂教學中生成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動態、流動、個性)。
第二,發展就其層次而言,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1896-1934)就教學與發展問題,提出了「最近發展區」之說,即兒童發展可能性的思想,歸結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的結論。關於教學作用於兒童發展的途徑,由於維果茨基引進了區分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個清楚的觀念。第一種水平是現在發展水平,由已經完成的發展程序的結果而形成,表現為兒童能夠獨立解決智力任務。維果茨基把第二種水平稱為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說明那些尚處於形成狀態,剛剛在成熟的過程正在進行。這一水平表現為:兒童還不能獨立地解決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摹仿,卻能夠解決這些任務。兒童今天在合作中會做到,到明天就會獨立地做出來。我國傳統教學中也有「跳一跳、摘果子」的優秀經驗,實踐證明,只有針對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停留在現在發展區的教學,只能阻礙學生的發展。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區的過程,即把未知轉化為已知、把不會轉化為會、把不能轉化為能的過程。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要促進兩種發展水平的良性循環。
第三,發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
內在發展是一種著重追求以知識的鑒賞力、判斷力與批判力為標志的發展;外在發展是一種以追求知識的記憶、掌握、理解與應用為標志的發展。簡單地說,內在發展是智慧發展;外在發展是知識發展,兩種發展具有關聯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傳統教學過份追求外在發展,導致內在發展受損,新課程倡導內在發展,為此,在教學任務和目標的定位上,要強調通過課程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懷疑意識、批判意識和探究意識,從而使他們從小懂得知識是永遠進步的,沒有哪一種知識是不需要質疑和發展的,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新的技術永遠是值得關注和學習的。
第四,發展就其機制而言,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
所謂預設性發展是指可預知的發展,即從已知推出未知,從已有的經驗推出未來的發展;所謂生成性發展是指不可預知的發展,也即這種發展不是靠邏輯可以推演出來的,在教學中,它往往表現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悠然心會」、「深得吾心」;表現為「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現為心靈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表現為內心的澄明與視界的敞亮。新課程在注重預設性發展的同時,強調生成性發展。
第五,發展就其時間而言,有眼前發展和終身發展。所謂眼前發展是指即時發展,它要求立竿見影,注重可測性和量化;所謂終身發展是指面向未來的發展,它著眼可持續,注重發展的後勁和潛力。顯然,眼前發展注重教學的短效,長遠發展注重教學的長效。
第六,發展就其主體而言,有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僅要讓學生學到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知識、技能,獲得影響今後發展的價值觀念和學習方法,而且要注意讓教師在課堂里擁有創設的主動權,能充分根據自己的個性、學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來發展自己的教學個性,這正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需達到的目的。
可以說,以上六個方面是我們新課程考察教學有效性和發展性的專業向度。《課堂教學》第一主題 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哪裡
受教育部委託的素質教育專家調研組在對義務教育課程改革進行全面深入調研後,得出這樣的結論:課程改革使我國基礎教育發生了本質的、積極的變化。一位小學教師在寫給中國教師報的文章中呼籲:真正扎實搞課改的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用新課程理念教學,學生明顯地愛學習了,自信心增強了,能自己提出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了,有自己的見解了,學習的渠道和空間拓寬了,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提高了,交流和合作的機會多了,嘗試探索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增強了,等等。這些方面的變化使學生學習更有「後勁」,對今後的發展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這難道不是學生終身發展必需的「基礎」么?
總之,我們認為,新課程在提高教學有效性上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其中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變了。課改以後,學生的變化和進步是明顯的。
學生變得愛學習了。
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種外在壓力,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體驗,使兒童從「受逼」學習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讓學生變得愛讀書、愛學習,是課程改革的頭等大事和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可以說,讓學生愛學、樂學,給兒童一個幸福的童年,也是一線教師的共同心聲。一個實驗教師說,看到學生快樂、幸福,自己也變得快樂、幸福了。我們在實驗區調研時深切地感受到:學生變了,變得愛學習了,學校成了學生嚮往的地方了。一位實驗老師十分動情的寫著:「孩子們在課堂上不時蹦出精彩的發言,展現出可愛的動作,流露出欣喜的眼神。每當此時,我就會感到無限的快樂和滿足。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我要是也像他們那麼大,也能沐浴課改的春風,多幸福!」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了。
在實驗區調研時,一位小學老校長十分自信地告訴我們:「課改不一定能提高學生考試成績,但一定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這是判斷課改成敗得失的一條根本標准。本次課改的一個主要出發點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不是應試高手,而是綜合素質高的人才。課改幾年來,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了,突出表現在:
學生識字量增大了、閱讀能力提高了;
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
學生交流和表達能力提高了;
學生質疑創新能力提高了;
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
我們在聽課時還發現一個重要的事實:小學高年級學生比低年級的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行為、方式、習慣、技能、能力等方面有明顯的進步。很多老師滿懷信心地告訴我們:「課改這樣搞下去,學生將來不得了!」
二、教師變了。新課程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教師的觀念變了。
新課程改變了教師僅把課程當作教科書或科目的觀念,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可憐的解釋者,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新課程的民主性、開放性、科學性,讓教師找到了課程的感覺,形成了課程的意識,以教材為平台和依據,充分地挖掘、開放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已經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行為。教學中再也不以本為本,把教材作為「聖經」解讀,而是十分注重書本知識向生活的回歸,向兒童經驗的回歸,十分注意對書本意義的多樣化解讀。因此,教學不再只是忠實的傳遞和接受課程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
教師的角色變了。
新課程把「教師即研究者」這一理念擺上了議事日程,促進了這一理念向現實的轉化。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研究者,實際上,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廣大實驗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了。在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研究,促使教學與研究「共生互補」。不少教師堅持寫實驗日記、教學反思和教育隨筆。教師之間隨時在一起討論實驗中的問題,主動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請別人為自己提供幫助,自己也為別人提供幫助。這樣的研討,能把教師身邊發生的、與教師有密切關系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適時解決,也使他們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我們欣喜地看到,實驗教師正在與新課程一起成長,新課程實施有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課堂教學變了。
課堂教學目標變了。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突出表現在:①把過程方法視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方法的地位;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探索、思考、觀察、操作、想像、質疑和創新等豐富多彩的認識過程來獲得知識,使結論和過程有機融合起來,知識和能力和諧發展;②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努力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種對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關注是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的課堂教學所難於想像的,也難於企及的。用實驗教師自己的話說:「現在的課堂不能只有知識的授受,還要關心學生是怎麼學會的,他們學的過程有什麼樣的體驗。」這實在是了不起的進步,它把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活起來了。
只有課堂活起來了,學生才有可能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在傳統的教學中,「悶課」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悶課的主要特徵是,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昏昏欲睡,課堂無歡聲笑語,無思想交鋒,思維呆滯,悶課的結果是摧毀學生的學習興趣,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抑制學生思維的發展。新課程的課堂較之傳統的課堂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活」起來了,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呈現出了生氣勃勃的精神狀態,思維空氣濃厚,情理交融,師生互動,興趣盎然。
《課堂教學》第一主題 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克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
要克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首先就得了解和把握其表現和成因:
1.三維目標的割裂
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是教學促進學生發展進而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內在機制。但是課程實施中卻出現了三維目標的割裂現象,其一,「游離」於知識、技能之外的過程、方法,為活動而活動,這種活動既不利於知識、技能的掌握,又無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是沒有價值的,因而是低效、無效的;其二,「貼標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即脫離教學內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機械生硬地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這種教育是空洞的、無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其三,只關注知識的授受和技能的訓練,這種現象依然存在,這種教學在強化知識、技能的同時,冷落、忽視了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從根本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2.教學內容的泛化
課程資源開發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課程意識的確立和課程資源的開發使教學從內涵到外延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由於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經驗,在實施層面上便出現了教學內容的泛化現象,其突出表現就是學科味不濃,教材受到冷落,學科特有的價值沒有充分被挖掘出來。如語文課:或者喪失自我,異化為生物課、歷史課、物理課、文化課、思維課、班會課等;或者忽視語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寫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義,教學內容虛泛、空洞;或者教師急於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生獨立閱讀、感悟課文的時間得不到基本的保證。[1]在數學課上:一些數學內容被機械地套上了情境,牽強附會地聯系實際,過多地強調生活來源,其結果是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如: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
上課開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0」,問:小朋友們,知道老師在黑板上畫的是什麼嗎?
學生急忙舉手回答:「零」。
老師似乎不滿意其回答,暗示起坐下。啟發道:誰再動動腦筋,0又像什麼?
生2:像輪胎。
老師:你真會動腦筋,想得非常好。
生3:「0」像太陽。
生4:「0」像十五的月亮。
生5:「0」像西瓜。
……
與此同時,教室里的學生都是掄起手臂把桌子敲得震山響,紛紛搶著發言,各種想像應有盡有。
(老師分別予以表揚,表揚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
活躍的課堂的氣氛持續了將近20分鍾。學生所描述的都是有關「0」像什麼。
即將下課,老師進行著課堂小結。
老師:小朋友們我們這節課學了什麼?
生1:我們學習了「0」,我知道「0」像雞蛋、像地球、還像……
學生還想說,老師馬上暗示其坐下,讓其他的學生回答。
生2:我知道了「0」像太陽。
生3:我還知道「0」像車輪胎。
連續叫了4個學生,學生的回答都是「0」像什麼。老師只能作罷,草草說了有關「0」的作用與意義,就宣布下課了。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堂很熱鬧的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很注重對學生想像思維的啟發,對學生的鼓勵和肯定。這堂十分貼近生活的數學課雖然有以上優點,但是從最後的小結可以看出明顯偏離了數學教學的目標,「數學知識」幾乎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
3.教學活動的外化
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變活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主動精神,但在「參與」和「活動」的背後,卻透露出浮躁、盲從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思維和情感並沒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現在「自主」變成「自流」,只賦權卻不增能,課堂展現的是學生膚淺表層的、甚至是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卻是教師有針對性引導、點撥和具體幫助的重要職責;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交流慾望的背景下,應付式、被動式地進行「討論」,缺乏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無實,學生只是機械地接部就班地經歷探究過程的程序和步驟,缺乏好奇心的驅使和思維的探險以及批判性的質疑,從而導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機械化,變成沒有內涵和精神的「空殼」。有人批評我們的課堂有「溫度」無「深度」,也是這個道理。課堂上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雖然讓人感受到熱鬧、喧嘩,但極少讓人怦然心動,究其原因,就是課堂缺少思維的力度和觸及心靈深處的精神愉悅。
4.教學(層次)的低下
與學生的兩個發展水平相對應,我們把教學分為兩個層次:針對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是高層次的教學,針對現有發展區的教學是低層次的教學。顯然,只有高層次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從教學實際來看,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教學滯後於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學習能力(學習潛力):從具體一節課來說,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學內容是屬於現有發展區的問題,是學生可以通過獨立學習掌握的,哪些教學內容是屬於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師幫助才能掌握的。現在的課堂教學往往層次不分明,教師常常花很多時間解決學生能夠獨立解決的問題,這不僅導致教學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為嚴重的是阻滯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以及學生責任感的形成。一位文學教授曾經指陳中學語文無效教學的重要原因就是語文老師的解讀思維活動與學生同在一個層次上,他要講的不用講學生就已經自明,即便這個時候老師明智地採用提問式,讓學生自己給自己講,這仍然是浪費教學資源。因為這對學生來說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教師講授往往只是對文本信息的重復性歸結,是學生已經懂得的「真理」,學生不能從老師那裡攝入任何有效的能夠生成思維能力的成分。這是當前語文課文本解讀最失敗的地方。[2]從教學全過程來說,整個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長,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最後是學生完全的獨立,教師作用告終。遺憾的是,現在的教學缺乏一種動態的、變化的觀點,教與學始終處於平面、定格的關系,先教後學,教多少學多少,教支配、控制學甚至替代學,學的獨立性、獨立品格喪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為遏制學的「力量」,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離不開教,學生雖然獲得了知識,但學習能力並沒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學層次也就始終上不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常看到這樣的怪現象:年級和學段越高的課堂,教師教得越多,教得越滿。
5.預設生成的沖突
預設和生成是矛盾統一體,課堂教學既需要預設,也需要生成,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沒有預設的課堂是不負責任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是不精彩的課堂,但是,當前課堂教學卻出現了兩者的沖突現象,表現之一,預設過度,擠占生成的時空,表面看教學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實質上這是傳統以教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教學觀的體現,這種教學由於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積極互動和個性化解讀,學生只能獲得表層甚至虛假的知識,這種知識缺乏活性,不能轉化、內化為學生的智慧和品質,所以,從根本上講,這是低效的教學;表現之二則是生成過多,一方面,生成過多必然影響預設目標的實現以及教學計劃的落空,從而導致教學的隨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過多就會使教學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時也會導致泛泛而談,淺嘗輒止,從而最終也背離了生成的目的。
針對上述問題,要著力做到:
第一,要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並准確地加以描述,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學科感悟。
第三,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即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維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
第四,要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斷提升教學的層次和水平,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
第五,要把生成和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從而既提升知識教學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養的效果。
可以說,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克服無效和低效教學的五條基本措施。
❻ 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強調教育不只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更應該使學生不斷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生成的。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內容總量×學生接受內容的百分數。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學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對象。然而,實踐證明,有效性教學的決定因素,並非教學內容,而取決於教學對象——學生,即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專注性。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學會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認知智慧增值。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一、教師要觀念轉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優化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業務素質的優劣,對課堂教學最優化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師業務、理論、實踐培訓活動,努力成為一個教學素質好、基本功扎實、教改意識強、課堂教學最優化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時間長短,對原來教材的理解去按經驗教學,認為傳授完知識,就完成了任務。而應該通過課堂教學,認真關注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會不會學」,用這樣的理念去指導自己的教學。二、組織教學要有嚴謹性所謂組織教學,就是要把學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緒、思維集中到課堂上來。組織教學而應貫徹教學的始終。其嚴謹性著重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對所授課程要有嚴謹的態度。即每次課前認真備課,保證授課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正確性。第二,對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做到周密思考、張弛有致、緊湊有序。第三,教師對教育對象要嚴格管理。從上課起立的站姿,課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問題、操作練習等,都要嚴格要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把問題推給班主任,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三、提倡新的學習方式我國基礎教育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因此,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為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調查、信息搜集及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政治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的新型倫理關系。其次,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要學會贊賞他們的付出所表現出來的微小的變化及對教科書的大膽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此外,除了以上幾點,筆者還認為,要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應該做到這樣幾點:教學語言要有藝術性、教學方法要有靈活性、教學過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以上幾點,既是「傳道、授業、解惑」有效性教學必不可少的內涵,又是一名教師綜合實力的反映。具備這樣幾點,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錘百煉。
❼ 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教學
「有效課堂教學」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時間、精力、努力),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展,帶來最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教學。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里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一)備課求「實」——預設、生成,相輔相成。 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准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因此,必須明確編者意圖,明確每節課所學的知識點、知識塊在整個單元、整冊教材、整個學段所處的地位、作用。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當然,教材是專家編的供學生學習的材料,內容單一,片面,所以教師不能完全依賴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 課堂教學需要預設,但也不是按部就班,連說開場白、過渡語、結束語都預設好,甚至將語氣、手勢、表情都事先設計好了,這不是教學而是演戲。同時,過度強調現場生成教學,可能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就到哪裡。預設與生成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通過生成去完成預設的目標。 有效的預設應促進課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師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做了這樣一個預設:他出示課件,向學生饒有興趣地介紹長城的結構。後來評課時有人問他為什麼做這樣的預設,他支吾地答道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長城的構造。像這樣的預設就屬於無效預設或低效預設,不能完全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不能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們讓學生在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的長城的各部分,如:城牆外沿、垛子、
❽ 《教學有效性究竟指什麼》讀後感
「教學有效性」這一話題已經討論了好幾年了 ,曾記得薛法根在一次講座中說到:一節有效的語文課,應該讓學生「有提高」、有「愉悅感」。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就用這個標准來檢測我的語文教學是否有效。而今天讀了余文森寫的《教學有效性究竟指什麼》一文後,對「教學有效性」有了更全面、更深層次的理解。他巧妙地「先從關於有效性的一個隱喻談起」,引出考量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指標:時間、結果和體驗。「結果」和「體驗」與薛法根所提的「有提高」、有「愉悅感」意思相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此,余文森強調了「學習時間」。
文中說到:「學習時間指學習特定內容所花費的時間,它意味著學習效率,即學習速度的快慢,顯然,學習速度快,學習特定內容所花費的時間就少,效率也就高。」然而我覺得這個「學習時間」不能單從課堂上的40分鍾來衡量,我們要衡量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應該考慮學生學習所學知識的全過程。如:一年級學習拼音,有生甲,老師出示學習內容,就馬上讀出聲母、韻母,拼出音節,已經掌握了。生乙,老師教,前學習後忘記,到第三天才掌握,初一看,生甲的學習效率高,生乙的學習效率低下,但生甲在幼兒園學過拼音,在暑假期間學習第二遍,而生乙才剛開始學習,那你說誰的學習效率高呢?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透過現象,去分析、去研究,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做到「有效性」。
「學習結果,指學生經過學習所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我想,一節課上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或正如薛法根說的「提高」,生乙比生甲多一點吧。了解到這一點之後,我們對學困生和優等生會有新的認識。
我覺得「學習體驗」尤為重要,「學習體驗指的是學生的學習感受,即學習活動所伴隨或生發的心理體驗。」有些老師只看學習時間和學習結果,而忽略了學習體驗,特別是到高年級,有些同學厭學,這樣的體驗還談什麼「有效性」呢?我們還是牢記孔子說過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
接著,余文森又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從教育學專業角度說說,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獲得發展。他強調發展包括六個方面: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發展就其層次而言,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發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發展就其機制而言,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發展就其時間而言,有眼前發展和終身發展;。發展就其主體而言,有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
由此可見,我們要做到教學有效性,首先,要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並准確地加以描述,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其次,要依據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和感悟。
再次,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要關注每一個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既要關注眼前發展,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但更要關注終身發展,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等,讓學生受益一生。我想,這樣的教學是最為有效的。
第四,要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斷提升教學的層次和水平,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
第五,要把生成和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從而既提升知識教學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養的效果。
最後,「為了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一個教師應當掌握深刻的知識」(贊科夫)。作為教師,要多學習,多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要認真研讀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在課堂上擁有可供發揮能動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餘、指點有方、循循善誘,從而實現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