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突破重難點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包羅萬象,每堂課都有它自己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是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它猶如學生學習途中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化解難點、解除疑惑,是教學過程順暢有效的重要保證.因此,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教學難點本身也屬於教學重點.教學重點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質、法則、計算等等.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重點、理解難點,使感性知識理性化,實現知識的長久記憶和靈活運用,教師在突破重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教師的教學只有結合學生實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下面談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幾點做法:
一、抓住強化感知參與,運用直觀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直觀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鑒於小學生的思維一般地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他們要接觸並必須掌握的數學知識卻是抽象的,這就需要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設一座橋梁.直觀正是解決從具體到抽象這個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給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拼一拼、分一分等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新知、獲得表象,理解和掌握有關概念的本質特徵.如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動手畫、量、折疊、剪拼幾何圖形,做一些立方體模型,使學生感知幾何形體的形成過程、特徵和數量關系.如學生在用圓規畫圓時,通過固定一點、確定不變距離、旋轉一周等操作,對圓心、圓的半徑、圓的特徵和怎樣畫圓就會有較深刻的感性認識.
二、抓住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聯系生活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現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從中獲得一些體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所以,我們數學應從小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出發,從生活中「找」數學素材並多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找」數學、「想」數學,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我們都知道「利息」知識源於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我在教學「利息」時,讓學生通過5000元存入銀行,計算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五年期,體會到期後會取得多少利息等.這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課堂中充分讓學生「做主」,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理解了有關利息、利率、本金的含義,體會了數學的真實.只有讓數學走進生活,學生才會願學、樂學,從而激發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
三、抓住小學生的特點,運用游戲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對游戲有很大的興趣.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注意只能保持15分鍾左右.在教學中,如果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來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來,使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課堂氣氛妙趣橫生,師生情感融為一體.如:學習「倍」的概念時,和學生一起做拍手游戲.教師首先拍2下,然後拍4個2下,讓學生回答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幾倍.接著,按要求師生對拍,進而同桌同學互拍.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始終精神集中、情緒高漲.這種簡單易行的游戲,深受學生喜愛,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抓住知識間的異同,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學數學中有許多內容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比較的方法,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容易接受新知識,防止知識的混淆,提高辨別能力,從而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如: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或板演,有些教師總是想方設法使之不出一點差錯,即使是一些容易產生典型錯誤的稍難問題,教者也有「高招」使學生按教師設計的正確方法去解決,造成上課一聽就懂、課後一做就錯的不良後果.這樣其實是教師對教學難點沒吃透、教學中教學難點沒突破的反映.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一兩個典型的例題,讓學生暴露錯解,師生共同分析出錯誤的原因,比較正、誤兩種解法,從正反兩個方面吸取經驗教訓,使學生真正理解重難點,靈活運用新知.
五、抓住知識間的聯系,採用轉化的策略突破重點和難點
轉化的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復雜的轉化為簡單的,將未知的轉化為已知的,將看來不能解答的轉化成能解答的,簡單地說就是化未知為已知、化繁為簡、化曲為直等.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做到「化新為舊」,抓住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逐步教給學生一些轉化的思考方法,讓學生掌握多種轉化途徑,就能掌握解題策略,提高解題能力.以六
Ⅱ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的重難點一般都是考試常出的知識點。您可以再多看看書,不懂的及時問老師幫您解決,重要的是 多做題來鞏固知識。練習題才會更好的掌握,也可以給別人講解,這樣記得會更牢固
Ⅲ 課堂教學如何突出重點講清難點
查看更多:語文綜合文摘介】福建賴登維
1.攢聚突出法。每篇課文都是由許多要素構成的,各要素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當我們講述各要素時, 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向,即指向教學重點。好像攢自行車輻條一樣,每一根鋼線都與中軸綳得緊緊的。
例如,鄧拓的《事事關心》一文,第十段是重點。這一段辯證地闡述了讀書和關心政治的關系。我們以此 為「中軸」,展開來講全篇內容——開頭的對聯、引用對聯的動機、解釋對聯的含義、評價作者的政治觀點和 思想淵源、批評現實中的偏見、表達對未來的希望等等,這一切都有意識地指向這一中心,使這一中心成為「 眾矢之的」。這樣一來,這一中心便凸現在學生的心目中了。下面用圖示加以說明:附圖{圖}一篇文章可以這樣處理,單元教學也可以這樣處理。確定了單元教學的重點後,各篇課文教學的內容都指 向這一重點,形成「群山萬壑赴荊門」的情景,那是非常有意思的景象。當然,攢聚不能牽強附會,重點與中 心要有必然聯系。
這一方法,可以使教學目標明確而集中,教材中許多復雜的東西會因此而明晰起來,而不必擔心因突出了 重點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學內容,因為所謂重點,往往能「牽一發而動全身」,重點問題解決了,別的問題 也就迎刃而解了。
2.板書突出法。一般說來,寫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但如果寫得蕪雜、混亂,缺少必要的關聯,學生就 不得要領。板書要根據教學重點來設計。歐陽修的《伶官傳序》的教學重點是①理解「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 以亡身」「禍福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等警語的深刻含義及對人生的啟示;②學習通過正反說理突出 中心論點的寫法。可以這樣設計板書:附圖{圖}可以看出,文章的內容要點、結構方式、論證方法都可以在黑板上得到顯現。把有意設計的正反對比的詞 語用圓圈圈起來,就更加醒目了。
難點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一是教材的難度大。教材本身從內容、形式到語言都有難易之分。抽象的、宏 觀的內容難度就大;具體的、與學生生活距離小的,難度就小些。形式有單一的,也有復雜的。語言有艱深晦 澀的,也有明白易懂的。二是由學生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決定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廣的,解決問題就容易一 些;相反的就難一些。難點的存在跟一個人的稟賦也有關系。反應敏捷的,解決問題就快些;反應稍慢的就難 一些。這樣就使問題復雜化了——要講清難點,且要有很強的針對性。所以確定難點有個前提,就是要摸清學 生的底細,不能憑老師一相情願去確定。這樣才能對症下葯,切除疑難雜症。下面介紹兩個帶有普遍性的方法 。
1.階梯設疑法。就是說設計問題要有梯度,由淺入深,由易而難,步步推進地解決問題。如教魯迅的《記 念劉和珍君》,在學生細讀課文之後,筆者是這樣設計問題的:
這組有階梯性的問題,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深入思考的積極性。《記念劉和珍君》的內容繁多,感情復雜, 再加上語言冷峭含蓄,對高一學生來說,理解的難度是相當大的。通過階梯設疑,由淺入深,學生可以比較深 刻地領會文章主旨,了解作為清醒的現實主義者,魯迅對中國社會的認識是多麼深刻。
①朗讀課文,讀出課文描寫景物的畫面;
②二讀課文,讀出課文的褒貶語氣;
③三讀課文,讀出課文的排比語氣;
④四讀課文,讀出課文高潮時的氣勢。
把這樣幾個方面的內容綜合起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海面海浪、烏去雷電、暴雨狂風、海燕海鷗和企 鵝等,全都染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這時,就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意境 」上去了。原來,所謂意境,是飽含著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畫面,是內情與外境的高度融合,是客觀事物與人 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後並經過藝術加工所表現出來的境界。這樣,什麼是「意境」這個問題就講清楚了。
有的課文,重點和難點是同一的,所以以上所說的方法又可以交叉使用或綜合使用。如能靈活地、有針對 性地加以運用,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載此教案:.docx(Word 文檔)相關信息:"小數乘法的意義"的教學體驗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在整數乘法的意義,小數的意義,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乘法的意義,即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一個數乘小數的意義,比較難懂,在教學中,藉助常見的數量關系式和線...(查看全文)專家支招攻克上海2006年中考文言詩文默寫難點 作者:盧灣區教師進修學院語文教研員阮聖楨 既是默寫也是閱讀理解 文言詩文的背誦和默寫,教學和考試中已經從單純的上下句連續記憶默寫發展到了帶理解性的默寫,也即大致理解默寫句子的意思、含義,然後根據要求寫出相關...(查看全文)第六冊回延安【基礎知識點】1、了解「信天游」的特點;2. 理解詩人真摯熾熱的感情和詩的主題;3. 學習比興和誇張的手法。【教學重點】體味滲透於詩句中的作者的真摯的感情【教學難點 】擅用比興和誇張是信天游的一個特點,「比興」的學習是本詩...(查看全文)《秦兵馬俑》教學反思此課教學時,把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及價值,再反映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燦爛文明學習了。但學生學得不深刻。原因在於沒有讓學生通過圖文細細評味,通過深入體會到兩大特點。讓學生來明白兵馬俑之偉大,中華民...(查看全文)圍繞「三點」設計提問教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是師生相互溝通與交流的一條主要渠道。因此,我認為教師在設計提問的過程中必須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
Ⅳ 課堂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
每堂課都有它自己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什麼是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呢?教學重點就是指在內教學過容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質、法則、計算等等.教學難點是指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當中學生比較難於理解或者不容易解決的地方.老師的教學只有結合學生實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Ⅳ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突破教學重難點
1 一課一難點,重難點能否突破,即在於重難點的確立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回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答法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文言文中的字詞積累、課文內容的把握、有感情地熟讀課文並背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並能細心品味寫景妙句、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積累文言知識就是文言文的重難點。這個難點確立好了,那麼在教學時方向就很明確。
2 注意教學中重點、難點的充分性與延展性
充分性是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必要的充分適度的展開與延伸,但絕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同義反復,教學中既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學生發揮主動性,並把兩者結合起來。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指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和組織都要由教師來設計和決定;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自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施行言傳身教;學生主動積極性的發揮也要依靠教師引導,教師要對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做出全面的調控。學生作為認識和發展的主體,要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要真正理解和善於運用,而不是生吞活剝、呆讀死記。
Ⅵ 如何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整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標,並把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整合起來,才能科學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其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的狀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作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葯.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聯系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例如,當原來確定的難點絕大多數學生並不感到難以理解時,教師就不必再在這個問題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再如,當學生提出教師事先未估計到的疑難問題,又需教師的很好的引導和思考.
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導、聯是突破教學重難點最有效的方法.
善於引導.善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症結和難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多角度地啟發學生,使之產生多方聯想而有所感悟.疑難、重點問題的多樣性,決定了引導手段的多樣性.一方面,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思、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另一方面,由於教學內容的多重性,教學難點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向性,決定了教師引導方法需要多變.所以,教師須多備幾手導的技能,以便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教學中可以運用講故事法、觀看影視法、類比法等.
善於聯系聯想.善聯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盡快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對學生來說,書本知識都是間接經驗,它只有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獲得直接經驗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學得牢固扎實.善聯,一要聯系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將時代的氣息引入課堂.二要聯系學生以前學習並掌握的舊知識.這些舊知識既是新知識的生長點,也是新知識的固著點.因而在教學中要著眼於教學內容的縱橫聯結,注意教學內容的整體與局部、前與後、因與果的銜接與遞進,在聯系中將新知識融為一體.三要聯系教師自身的學習感悟.教學既是教與學的傳導過程,也是師生雙向交流溝通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若能聯系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感悟,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自己化解難點的做法和體會,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徹,聽得有味,學得有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
總之,教學方案的編制,教學方式的選擇都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難點,以效益為核心.唯有如此,實現有效教學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Ⅶ 如何確定歷課堂教學中的教學難點
關於歷史復教學的難點,許多人制將重點放在了如何突破難點上,實際上如何科學確定教學難點的意義重大。本文認為確立教學難點的時候應考慮學生的興趣、教材編排的整體特點,將每一時期新出現的事物、事件,以及教材中描述較為抽象的地方、有助於培養學生歷史技能的地方作為教學難點。
Ⅷ 課堂上怎樣去突破重點難點
每節課我們都要圍繞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並進行有效的挖掘與延伸,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知識中難以理解接受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突破。衡量數學教學是否有效的基本標准之一,就是看教師在教學中能否突出重點,根據學生實際,突破難點。本文提出了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應注意的幾個要點,並嘗試找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實踐策略。我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例,就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談一些體悟
一、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應注意的幾個要點
1.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從知識點中梳理出重點
理解知識點,首先是要理解這部分內容整體的知識結構和內容間的邏輯關系,再把相應的教學內容放到知識的結構鏈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個單元的知識點,特別是要詳細地知道每節課的知識點,在教學中做到不遺漏、不添加。如果知識點是某單元或某內容的核心,是後繼學習的基石或有廣泛應用等,那麼它就是教學重點。教學重點一般由教材決定,對每個學生是一致的。一節課的知識點可能有多個,但重點一般只有一兩個。以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為例,本課的知識點有:(1)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能按步驟解決問題;(2)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3)學會檢驗,掌握檢驗的方法;(4)明白替換問題的特點:在和一定的數量關系下,將一種數量替換成另一種數量;(5)理解用「替換」策略解決倍數關系和相差關系問題的同和異;(6)感受「替換」策略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梳理這些知識點後,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二是讓學生明白替換問題的特點:在和一定的數量關系下,將一種數量替換成另一種數量。
2.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從重點中確定好難點。
數學教學重點和難點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是由於學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與學習新內容之間的矛盾而產生的。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從而擴大原有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是同化。當新知識不能同化於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要改造數學認知結構,使新知識能適應這種結構的過程是順應。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分析,通過同化掌握的知識點是教學重點,通過順應掌握的知識點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當然,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學生個體認知水平的差異,同化的知識對有的學生而言,也是學習難點,順應的知識對有的學生而言,不一定是學習難點。總之,要根據學生實際,在把握重點的基礎上,確定好難點。仍以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為例,「替換」是一種應用於特定問題情境下的解題策略,從學生的認知結構上看,掌握這一解題策略的過程是順應的過程。因此,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教學難點,即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除此以外,這節課的另一個教學難點是在用「替換」的策略解決相差關系的問題時,要找准總數與份數的對應數量,理解總數的變化。
3.把握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區分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教材,我們認為教學重點指的是「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於重要地位或發揮突出作用的內容」。因此,教學重點是基於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結構而客觀存在的。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我們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識點是要學生通過同化或順應去實現的,在
同化或順應的過程中出現教學難點。由於難點與重點形成的依據不同,所以有的內容是重點又是難點,有的內容是重點但不一定形成難點,還有的內容是難點但不一定是重點。教學中,還需要教師在分析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區分好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為例,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通過畫圖和列表的方法,學會用假設策略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解決問題。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列表假設的方法蘊含了變元思想,比畫圖假設的方法更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可直接給出表格,讓學生看懂表格後,再填表解決問題。最後通過比較,找出兩種方法的共同點,從本質上理解假設策略
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幾條主要策略
1.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前提。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想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首先是深鑽教材,從知識結構上,抓住各章節和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是備足學生,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並考慮到不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的精心准備、准確定位,就為教學時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
2.找准知識的生長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條件。
小學數學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數學教學就是要藉助於數學的邏輯結構,引導學生由舊人新,組織積極的遷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認識簡單與復雜問題的聯系,不斷完善認知結構。因此,新知識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識生長點,找准知識的生長點,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可依據以下3點找准知識生長點:(1)有的新知識與某些舊知識屬同類或相似,要突出「共同點」,進而突破重、難點;(2)有的新知識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舊知識組合而成,要突出「連接點」,進而突破重、難點;(3)有的新知識由某舊知識發展而來的,要突出「演變點」,進而突破重、難點。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雖然每個策略都有其適用的題目,但是在形成新策略的過程中要綜合應用已有的策略,如學習替換與假設策略時要用到畫圖、列表等策略,且綜合法與分析法貫穿始終。所以這一單元的教學,是數學認知結構改造的過程,要突出「演變點」,進而突破重、難點。
3.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改稿)》指出: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認真閱讀這段話,可以知道:根據學生實際,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獨立思考——嘗試解題——合作交流——比較歸納——反思小結——形成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在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感悟解題策略,形成解題策略,體會策略價值,自覺應用策略解決問題,真正做到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4.積累基本的數學經驗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基礎。
基本數學經驗是指在數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數學經驗源於日常生活經驗,高於日常經驗。小學數學活動可分為4類:直接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活動;間接來源干生活的數學活動;為數學學習設計的純粹數學活動;意境連接性的數學活動。「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屬於間接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活動,因此教師要設計有層次的數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經歷解題過程,進行體驗和反思,把解決問題中的體驗加以整理,對獲得的數學經驗進行反思,對學生的認知過程再認知,從而掌握解題策略,感受策略價值,積累數學經驗,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以五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為例,教學例1要讓學生經歷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有條理地列舉;教學例2要引導學生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要不重復、不遺漏地進行思考,感受用列表、打「?」法列舉的簡潔、有序;教學例3要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進一步感受列舉策略的特點。
教學每道例題,都要引導學生回顧和反思,積累數學經驗,樹立主動用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
5.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保障: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因此,在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化動為靜,化隱為顯,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並通過與傳統技術的聯合與互補,有效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如:教學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假設」時,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畫圖直觀演示用替換和假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會用這兩種策略分析數量關系,保證了重難點的順利突破。
Ⅸ 課堂教學重難點解決問題
理解知識點,首先是要理解這部分內容整體的知識結構和內容間的邏輯關系,專再把屬相應的教學內容放到知識的結構鏈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個單元的知識點,特別是要詳細地知道每節課的知識點,在教學中做到不遺漏、不添加。如果知識點是某單元或某內容的核心,是後繼學習的基石或有廣泛應用等,那麼它就是教學重點。教學重點一般由教材決定,對每個學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