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文獻

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文獻

發布時間:2021-01-29 11:25:41

A.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以積極的態度專期望學生,學生屬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對於小學生來說,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往往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動力

B.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阿奎利亞學校 楊金權 當前社會政治、經濟飛速發展,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在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其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應得到更高的重視。健康的心理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育人育心,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品質的教育,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心理困擾,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同樣也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責任。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那麼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結合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學經驗,略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體會。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 學生的情感對其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保持積極向上,樂觀愉快的學習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數學學科中具有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則、一成不變的定理、乏味的數的運算等,相對於語文等學科來說比較枯燥。因此,教師有必要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做數學,體驗快樂。比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口算時我藉助教材設計的運送鮮花情境提供的資源,讓學生提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探討計算方法。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節的探索中,使計算含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既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學內容更富有趣味性。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等非常感興趣。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翁,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持愉悅的學習氛圍。比如,在教授二年級上冊的「分桃子」這一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境:猴哥猴弟倆上山摘了8個桃子,卻因如何分桃子產生了爭吵,弟弟說它最小應該多吃,而哥哥說它力氣大應該多吃。這時,猴媽媽回來了,引出問題,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怎麼分呢?小學生因此對新知識產生了求知慾望,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我要學的積極情感體驗。二、重視課堂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以積極的態度期望學生,學生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對於小學生來說,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往往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從而對他們的也許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給予真誠的肯定,對於那些被別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任何缺點,我們都能一分為二,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而加以肯定,使學生從心理上將老師視為朋友,能夠心悅誠服地聽從老師的勸勉,同時也從教師的勸勉中找回自信心,這樣的課堂就必有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後的復習課上,我讓班上的一位差生說一說11-9的口算方法,在我的適當啟發下,這位學生用「破十法」說出了口算的過程,雖然說的還不夠完美,但是我卻抓住機會當堂表揚了他,「看,這位小朋友回答的也很棒!大家給他一些掌聲鼓勵一下」,聽到全班想起熱烈的掌聲,這個小朋友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顯得非常快樂。從那以後,不光是他,就連其他幾位後進生,以前在課堂上從沒主動回答過問題的也經常爭相勇敢的舉起自信的小手,要求發言。三、搭建表現的舞台,鼓勵學生展現自己的風采。 未來的社會,良好的競爭氛圍、勇於推銷自己、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與魄力……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新課程標准也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標准,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也建立在了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上,讓教師為學生服務,搭建一個展現學生各方面能力與才華的舞台,讓學生來唱數學這部「大戲」的主角。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辯論。辯論是相互公平競爭,激烈角逐的唇槍舌劍的口舌運動,它能培養人一種臨場發揮的能力,應激能力,敏捷的反應力,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嚴密的語言組織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說,辯論是一種思維的高級運動。小學生盡管還沒有那麼嚴密的邏輯,那麼鋒利的語言,那麼詳實的材料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但通過互相指出對方的紕漏之處,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各種不同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四、組織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 合作教學是一種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生通過同伴之間的合作交流所展開的學習活動。影響學生合作學習成功進行的因素有積極互賴、個體責任、人際交往技能等。教師要根據這些因素,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有助於培養其群體意識。平時不愛動腦筋的、極少動手活動的學生,也會在合作學習中產生一種責任感,從而積極參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如在教學圖形的欣賞與設計一課中,教師採用分組合作設計圖案,那麼,小組里的成員為了群體的榮譽,通過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協調和達成觀點,爭取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呈現一幅幅新穎而有美感的作品。開展合作學習,在培養學生群體意識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願意與人相處的開朗性格,防止學生孤癖性格的形成,更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和與人交往的技能。五、充分挖掘教材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 數學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理性化的知識,人文性相對要少一些。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發現許多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容。數與代數一類的課,我們主要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計算、估算能力;綜合實踐應用較多的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一下自己發現結論的喜悅與自豪感;圖形認識一類的課,我們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像能力;統計與概率方面的課,我們可以增加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例如「可能性」這一內容,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滲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養學生平和的心態;又如不少應用題中大量出現國民生產總值、原煤產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圓的周長》這一課 ,教師充分考慮了教材中有關祖沖之的這一知識,查閱資料,並將它列印在了投影片上。當上到圓的周長計算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時,教師揭示了圓周率的概念,同時打出了投影片,告訴學生關於祖沖之的一些知識。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發現居然和偉大的數學家的發現一致,有一種「我其實也能成為數學家」的喜悅感;另一方面,祖沖之的發現比國外的數學家的發現要早 1000多年,作為一個中國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紛紛發表議論,體驗作為中國人的優越感。 總之,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內容,雖然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並不是無跡可循。只要我們認真專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我們一樣能從公式、定理、性質、規律、概念、例題等這些抽象的、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中「挖掘」出我們所需要的心理滲透的材料來。

C.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上課學習是學生所有活動中的主導活動,也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來源之一。成績與期望值之間的差距引起的無能感,長期學業失敗造成的自尊心低落,過分強調競爭的學習環境給學生造成的緊張與焦慮。要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諧地發展,必須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結合,有機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作為基礎學科的小學數學學科,由於自身的特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優厚的條件。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創設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樣的教學環境絲毫引不起學生的注意,長久以往會制約學生的發展。創設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身心舒暢地投入學習,形成師生互動、彼此接納的教學心理氣氛,進而調動他們的成就動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例如,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因此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結合小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有目的地組織他們觀察、操作,特別是多運用「擺一擺」、「算一算」等教學方法,讓他們在擺算的過程中,手腦並用,以動促思,能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18一7」時,可以讓學生每人在桌上擺放一捆(10根)零8根小棒,讓學生一根根地數,18根拿走7根還剩幾根?有些學生可能會從零散的8根拿走7根,剩下1根再加上一捆(10根)得11;有些學生可能會將整捆小棒拆散,拿走7根剩下3根,再加上零散的8根得11;有些學生可能會把一捆的拆出來和8根零散的合起來,數出7根,剩11根。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學生得出的答案是11,我都給予肯定,表揚他們,然後再歸納總結,指出哪種方法最簡便。這樣,學生對親自參與操作得出的結論印象會較為深刻,整個過程學生始終懷著濃厚的興趣,且思維活躍,積極主動,不但弄清了「18一7」得11,知道一題可能有多種解法,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探索知識的能力。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實踐探究,以朋友的身份發表意見。這樣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無拘束,真正讓學生「肆無忌憚」地學習。
二、注重過程體驗,誘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 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教師必須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新想法,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學「認識物體」 這一課時,我首先組織學生一起玩積木,讓學生在玩積木的活動中認識了正方形、長方形、圓柱和球的形狀及其特徵。認識物體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但是在活動中學習就不一樣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但不會感到枯燥,而且還興趣怏然。小學生思維處於具體形象為主的發展階段,小學生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通過動手操作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直觀、形象、新奇的東西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與學習材料直接相關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並不在於認識一眼就能看見的東西,而在於認識深藏的奧秘。」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這就要求教師先在學生面前揭示出一種新的東西,激發起他們的好奇感。這種新奇感能抓住學生的心,迫使他們去思考和理解。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適當的直觀教學手段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發展興趣。
三、從自己做起,保持健康的心理,陽光的行動
教師自身的行為也是進行健康心理滲透的良好渠道。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怎麼做,必會引導學生也這樣去做。有時候,千百遍的說教不如一個暗示性的眼神、一個示範性的動作、一句不經意間的話語,可以這么說,學生的許多良好的道德品質都是教師在潛移默化中灌輸的。因此,要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必須做到身正。
四、 注重動手操作
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直觀明了的特點。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比聽教師講解所獲得的知識更牢固,更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在教授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時,讓學生准備各種幾何圖形,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自己感受一下各種立體圖形的不同特點。另外,以小組為單位,給每個小組准備一份「禮物」袋,其實裡面裝的是各種立體圖形,讓學生大膽嘗試將「形狀相同的禮物」放在一起,不僅使學生在動手分一分時對長方體、圓柱體、球等立體圖形的外觀加深認識,又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之下,心理健康教育必將成為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專門課程老師的責任,同樣也是每個老師的責任,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即既要教書,又要育人;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教學為載體、為橋梁來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智力,調整心態,決不能停留在單純的教會數學知識的層面上,更不可只滿足數學成績的提高上。

D.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2000字論文

當前社會政治、經濟飛速發展,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在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其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應得到更高的重視。健康的心理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育人育心,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品質的教育,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心理困擾,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同樣也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責任。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那麼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結合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學經驗,略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體會。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
學生的情感對其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保持積極向上,樂觀愉快的學習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數學學科中具有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則、一成不變的定理、乏味的數的運算等,相對於語文等學科來說比較枯燥。因此,教師有必要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做數學,體驗快樂。比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口算時我藉助教材設計的運送鮮花情境提供的資源,讓學生提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探討計算方法。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節的探索中,使計算含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既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學內容更富有趣味性。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等非常感興趣。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翁,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持愉悅的學習氛圍。比如,在教授二年級上冊的「分桃子」這一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境:猴哥猴弟倆上山摘了8個桃子,卻因如何分桃子產生了爭吵,弟弟說它最小應該多吃,而哥哥說它力氣大應該多吃。這時,猴媽媽回來了,引出問題,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怎麼分呢?小學生因此對新知識產生了求知慾望,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我要學的積極情感體驗。
二、重視課堂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以積極的態度期望學生,學生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對於小學生來說,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往往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從而對他們的也許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給予真誠的肯定,對於那些被別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任何缺點,我們都能一分為二,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而加以肯定,使學生從心理上將老師視為朋友,能夠心悅誠服地聽從老師的勸勉,同時也從教師的勸勉中找回自信心,這樣的課堂就必有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後的復習課上,我讓班上的一位差生說一說11-9的口算方法,在我的適當啟發下,這位學生用「破十法」說出了口算的過程,雖然說的還不夠完美,但是我卻抓住機會當堂表揚了他,「看,這位小朋友回答的也很棒!大家給他一些掌聲鼓勵一下」,聽到全班想起熱烈的掌聲,這個小朋友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顯得非常快樂。從那以後,不光是他,就連其他幾位後進生,以前在課堂上從沒主動回答過問題的也經常爭相勇敢的舉起自信的小手,要求發言。
三、搭建表現的舞台,鼓勵學生展現自己的風采。
未來的社會,良好的競爭氛圍、勇於推銷自己、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與魄力……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新課程標准也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標准,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也建立在了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上,讓教師為學生服務,搭建一個展現學生各方面能力與才華的舞台,讓學生來唱數學這部「大戲」的主角。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辯論。辯論是相互公平競爭,激烈角逐的唇槍舌劍的口舌運動,它能培養人一種臨場發揮的能力,應激能力,敏捷的反應力,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嚴密的語言組織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說,辯論是一種思維的高級運動。小學生盡管還沒有那麼嚴密的邏輯,那麼鋒利的語言,那麼詳實的材料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但通過互相指出對方的紕漏之處,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各種不同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組織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
合作教學是一種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生通過同伴之間的合作交流所展開的學習活動。影響學生合作學習成功進行的因素有積極互賴、個體責任、人際交往技能等。教師要根據這些因素,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有助於培養其群體意識。平時不愛動腦筋的、極少動手活動的學生,也會在合作學習中產生一種責任感,從而積極參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如在教學圖形的欣賞與設計一課中,教師採用分組合作設計圖案,那麼,小組里的成員為了群體的榮譽,通過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協調和達成觀點,爭取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呈現一幅幅新穎而有美感的作品。開展合作學習,在培養學生群體意識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願意與人相處的開朗性格,防止學生孤癖性格的形成,更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和與人交往的技能。
五、充分挖掘教材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
數學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理性化的知識,人文性相對要少一些。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發現許多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容。數與代數一類的課,我們主要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計算、估算能力;綜合實踐應用較多的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一下自己發現結論的喜悅與自豪感;圖形認識一類的課,我們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像能力;統計與概率方面的課,我們可以增加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例如「可能性」這一內容,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滲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養學生平和的心態;又如不少應用題中大量出現國民生產總值、原煤產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圓的周長》這一課 ,教師充分考慮了教材中有關祖沖之的這一知識,查閱資料,並將它列印在了投影片上。當上到圓的周長計算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時,教師揭示了圓周率的概念,同時打出了投影片,告訴學生關於祖沖之的一些知識。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發現居然和偉大的數學家的發現一致,有一種「我其實也能成為數學家」的喜悅感;另一方面,祖沖之的發現比國外的數學家的發現要早 1000多年,作為一個中國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紛紛發表議論,體驗作為中國人的優越感。
總之,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內容,雖然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並不是無跡可循。只要我們認真專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我們一樣能從公式、定理、性質、規律、概念、例題等這些抽象的、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中「挖掘」出我們所需要的心理滲透的材料來。

E.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師在備課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
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點,更要圍繞學生,以學生會有什麼樣的問題,什麼樣的反應,學生需要什麼為中心來設計教案,同時聯系學生現在的水平和學習能力,挖掘出各種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點、切入點。實現這一點,就等於為「心理健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元、角、分時,結合小學生亂花零錢、亂投紙片的現象,可針對學生中的浪費開展「變廢為寶」活動,使學生知道聚少成多的道理,對學生進行節約意識的教育等。
二、 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經驗是怎樣獲得的?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杜威
1/5頁
提出的「活動中心論」認為:「經驗最為寶貴,實踐最為重要,主張多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他認為通過活動才能產生經驗,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讓兒童自己用思想做試驗,自己在學習中直接接觸各種事實,這樣可以獲得更深刻的印象,從而取得有用的經驗,即「從做中學」,這樣兒童會感受到學習的需要和興趣,產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1、舉辦數學競賽活動,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數學競賽活動是把雙刃劍,組織的好,可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但組織的不好,往往容易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學困生,因為他們往往會感到自己成績差,比不過成績好的同學,從而自暴自棄,失去鬥志。數學競賽活動有對抗賽、擂台賽、接力賽等等,教師在組織這些競賽時,一定要全面考慮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把競賽題出得太難,讓中差生失去競賽的信心。如組織開展接力賽,可以制定這樣的規則:①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一組題,先做完且正確率高的為第一名,以此類推;②從第一排開始,每人一題,解題時可以跳躍,不必按序號解題(目的是讓差生也能在競賽中發揮作用)。同時,競賽題的形式要多樣,難易度要搭配,如口算題、應用題等。這樣,全組同學中,學習好的可以挑選難一點的習題進行解答,學習差的可以挑選簡單一點的習題進行解答,使每位學生都能在競賽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樣,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樣感到成功中有自己的一份功勞,我也能在競賽中出力,並取得成功,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此外,這樣的競賽,還可讓學生感到集體的成就需要團體
2/5頁

中的每位成員相互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對他們形成正確的集體觀與人生觀有極大的好處。
2、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教育心理學專家認為:心理素質是指人的心理過程及個性心理結構中所具有的狀態,品質與能力之總和。由此可見,運用數學的能力是健全學生心理素質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適當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組織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它是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生產實踐的橋梁。
三、在教學評價方法上注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許多厭學、逃學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學習、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評與指責,甚至是諷刺和挖苦,出現了嚴重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注意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注意教育的平等與公平,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指導和訓練,以此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因為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好的學科教學必須貫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作為教師,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教學為載體、為橋梁來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他們的心態,努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

F.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現階段,小學教育摒棄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心理素質的培養尤其重要。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也是對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
小學階段,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的成長不僅需要一個寬松的環境,更需要具有自我調控的辦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靈活地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在教給學生一定知識、技能以及發展他們智力的同時,有意識地消除在教學設計、學生評價和教學管理中一切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特徵。
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知識、方法、能力的培養過程是一個由師生密切配合、共同實現的過程。特別是教育過程中,小學生由於心智發展未成熟,很多時候是語言和行為的模仿,教師的行為是被模仿的對象。如果教師能以信任、期待和欣賞的眼光關注學生的成長,學生內在的潛力會充分地顯現出來;反之,如果教師通過嘲諷、挖苦、辱罵、體罰等手段教育學生,會使學生失去對教師的信任。
相對於小學的其他學科,小學數學的發展目標更多的是關注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根據這種狀況,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地進行心理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和良好個性的發展。下面通過例證的方式,淺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簡單的幾個字裡面蘊含了很多哲理,要使學生「信其道」,首先要做的是「親其師」。只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在感情上以教師為中心,從而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
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並不是只發生在課堂之上,更多地存在於生活中。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在教學方面體現學生主體的作用,而且在學校生活中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應該是命令的傳達者和執行者,而是學生生活的引領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學生不但在課堂上能感受到教師的存在,更能感受到教師在生活中對他們的關愛。教師扮演的並不只是一個「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關懷者的角色。這樣,學生就會親近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會存在隔閡,更多的是一種平等的對話。
二、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
輕松活潑的課堂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延續。學生的情感會隨著喜歡教師延伸到喜歡教師的課,在這種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塑造自己的教學風格,從而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
1.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課堂氣氛能左右學生的學習情緒。心理學家曼德勒說過,心情良好則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情緒低落則思路堵塞,操作遲緩。例如,在某節數學課上,課堂內容為「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數學算理的講解十分枯燥,學生理解很無趣。當時是一個悶熱的下午,學生由於上課前的紀律問題受到班主任的批評,結果導致教師辛苦地講課,大部分學生卻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導致課堂低效。但是在「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中,教師做好了充足的預設,針對不同的場景准備不同的活動。教師講解的時候妙筆生花,學生學習的時候臉上洋溢著求知的願望,回答問題時不僅能夠輕松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甚至帶有發自內心的喜悅,教師和學生共同營造了活潑的課堂氛圍。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只有營造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學習,才能讓學生有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機會,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以升華。
2.建立平等民主的過程
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和學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不應該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而應該是「教是為了不教」。在知識的傳授和探索中,師生之間在一個平等、民主的氛圍中進行信息的交流。師道尊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管教基礎上,而是自然地形成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的情感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做出了走神甚至調皮的行為,教師可以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詼諧的批評等方式進行教育,既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不合適的舉動,又能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學生擔心教師批評的心理,最短的時間內重新投入學習。
其次,教與學是一個民主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而不是刻意地安排活動內容和操作方法,學生機械地去做。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才能真正領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探索過程中學生能動腦、動口、動手,深刻地體會到分工合作的樂趣、成功的喜悅甚至是失敗後的氣餒。這些心理活動不是教師能教會的,而是教師提供一個民主交流的平台,由學生自己去發掘和感受。
3.激勵性的評價,自信心的培養
俗話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這就要求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例如學生孫某,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對學習充滿了極度的反感,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通過和孫某家長的溝通之後,我發現孫某並不是不知上進、不學無術的學生,而是由於在幼兒階段,家長忽視了對他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對此家長也很懊悔。孫某雖然學習不能趕上正常節奏,但是在衛生、勞動、好人好事等方面特別積極。在做完他認為是好事情時,總是期待著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對於這些,我帶動學生給予他很高的贊賞,使他積極地融入班集體之中,讓學生漸漸地賞識他,並在學習上幫助他,讓他認識到自己能為班級爭得榮譽能得到贊賞的同時,學習方面也能如此。
像孫某這樣的學生,在任何的學校並不是個例,關鍵在於教師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從各方面去關愛學生,同時引導其他學生去了解和幫助他。根據小學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多從生活中探索數學,並將學到的知識再應用於生活中去。多實踐,多探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洞察學生的個性心理
學生因家庭、智力以及所處生活環境等原因,對數學學習的掌握能力存在差異,同樣在心理發展方面也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所以我們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心理健康方面,要做到因人而異,洞察他們的個性心理,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育方法。
1.聰明型
小朱是個很聰明的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很突出。但是在平時的練習時,經常出現不穩定的局面。小朱有一個特點,上數學課時很喜歡發言,也很喜歡「接話頭」,甚至擾亂了正常的課堂秩序。為了糾正他的這種壞習慣,和藹的談話,不會引起他的重視;而嚴厲的批評雖然能讓他認識到錯誤,但會影響到他的情緒。我與他的家長分析原因時發現,小朱的聰明可以使他在短時間掌握知識的前提下有充足的表現慾望,所以在數學課上能發現其他學生的紕漏,並表達自己的看法,展示了自己的表現慾望。但是由於小朱認為數學基礎知識過於簡單,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自己在數學練習時出現了難題不錯,而基礎題目經常出錯的情況。
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應該由家長進行說服教育,而在表揚小朱善於思考和發現問題的同時,向小朱提出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在平時的練習中,要求他在短時間內完成基礎題目,以培養他的反應能力。這樣做,不但使小朱的才華得到展現,更能保護小朱的自尊和自信心,使他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
小朱的例子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並不是只有學習落後的學生和默默不語的學生需要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優秀的學生同樣需要。因為小學生的心理並不固定於某種形態,而更多的是具有個體化的特徵,往往我們注意到的是群體化的狀態,而忽略了個體化的思考和培養。
2.思維薄弱型
思維薄弱型的學生並不少見,因為數學學科決定了它與其他學科不同的學習特點,更多的是帶一種理性的思考和驗證。學生吳某就是屬於這類,他在數學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充分地理解題目所給出的意思,這樣容易出錯,導致吳某對數學尤其不感興趣,甚至有些逃避,自信心受到打擊。
吳某是自身的學習方法出現了偏差,導致成績下降,只有有效地找到症結並幫他解決困難,才能對他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對於提高吳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採用「開小灶」的教育方法,引導他從生活中感受數學,並把數學情景融入生活之中,幫助他主動感受數學存在於生活中。當吳某意識到數學並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的時候,興趣就能漸漸地培養起來,從而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看似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但從多方面的角度去看,對學生的素質要求是越來越高,所以在各方面的壓力和影響下,學生的心理呈現多方面發展。因此,教師要把握影響學生心理變化的根本原因,從細節入手,全面地培養學生。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一個知識思維的建立和良好習慣的培養過程。教師不僅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數學教學和心理教育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整體。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所呈現的不同心理狀況,採取各種積極的措施,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閱讀全文

與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