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構思物理課堂教學吸引力的案例研究
一、原則:
(一)邏輯性原則。
問題設計必須緊緊圍繞教學這個主題展開,緊扣重點、難點和關鍵,設計成一個個遞進式的有層次、有節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前後銜接、相互呼應的問題,讓使學生一步步地深入。。
(二)量力性原則: 教師必須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根椐「最近發展區」進行設問,使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思索後能夠回答。在選擇提問對象時,也要注意學生的水平不同。要讓同學有話說,說得基本正確。
(三)明確性原則
教師提問時語言應簡練,題意要明確。
(四)層次性原則:要根據從學生中反饋來的信息,進行適當的變通。對學生一時不能回答的要有鋪墊性補問;對回答清楚的同學要有發展性加問。
(五)趣味性原則:要讓你的問題產生吸引力。提問的語言必須抑揚頓挫,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方法:
同一物理問題,可以從不同側面提出,提問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樣。課堂上,教師若能根據具體的情況形成各種不同的問題情境,就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現象、專題或概念上來,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目的。
「設疑式」可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獨立思考;
「逗趣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深思;
「對比式」可以誘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共性、區別個性、加深理解,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刨根式"能幫助學生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促使學生對問題認識的深化;
「比喻式」能幫助學生發生聯想、想像,有利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提高;
「輻射式」能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分析解決問題,有利於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求同式」能引導學生從相異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的特徵,有利於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
「伏筆式」能鋪路架橋,暗示出事物的途徑或方向,為研究新理論留下伏筆;
「層遞式」提問是指對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問題進行分層次由淺入深的提問方式。
「分析式」提問是指把整體性較強的內容分割成幾個並列的或遞進的小問題來提問的方法。教師可以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分割式提問,把一個個小問題解決了,整個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擴展式」提問是指把現在所學內容與相關內容聯系在一起提問的方法,能夠起到以新帶舊、溫故知新、融會貫通的作用。「直問」是指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以便直接尋找答案,可使學生迅速進入思考狀態,使教師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曲問"是一種迂迴設問的方法,問在此而意在彼,針對學生疏漏、模糊處,抓住關鍵詞為突破口進行曲問,會使學生番然醒悟,從而對正確的結論印象更深。
B. 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學案例
一、 教師採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探究情感,全面提高整體素質。 物理探究版式教學是權利用探究的形式進行科學內容的教學,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 過程的探究特徵。傳統教學主要是把對學生的「雙基」教育看做是教學工作的頭等大 事,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和科學探究能力,沒有能夠全面地培養。
二、注重科學思想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增強學生的科學觀。 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手段之一。 中學生頭腦中應當建立真實的科學研究圖景, 而不是 「科 學是完全客觀的、科學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確定的」這樣的印象。真實的社會和生活充滿著 復雜性和多樣性,就像真實的科學,沒有預先知道的確定答案。如果學校教育沒有教給學 生這一課,不僅學生在未來難以勝任科學研究,而且在學生從學校進入到社會的庄邊過程 中也會非常困難。
三、 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 科學意識和科學能力。
C. 如何實施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
我的一堂實驗課
《電阻器——重要的電子元件》是教科版九年級物理第五章第三節第二課時要講的內容。這一課時的重點就是講解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個基本電學元件,重點在於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
在講解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和原理時,安排了小組合作探究。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並為每組提供了實驗器材(電源、小燈泡、開關、電流表、電阻絲、導線若干)。首先,每小組先進行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一個小組的學生代表說:「電路中必須串聯電流表,並且觀察電流表的示數和燈的亮度的變化情況。」另一個小組的代表說:「把導線一端固定,導線另一端在電阻絲上滑動改變電阻絲的長度。」……同學們熱情高漲並且都積極舉手搶著說出自己的方案。接下來,學生動手實驗連接電路,我邊巡視邊指導。當看到各小組完成實驗探究後,我提出了問題:「根據你的觀察什麼因素改變了燈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變了什麼從而使燈的亮度發生了改變?」一名學生答出了自己的探究結果:「燈的亮度是隨電流的大小而變化的,在操作中我改變了電阻而實現電流的變化,從而實現了燈的亮度的變化。」緊接著我又追問:「你在操作中是如何改變電阻的?」「是靠改變電阻絲連入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在學生們的自主探究下和我的啟發下,學生們非常容易的總結出了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和原理。這一環節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探究,不僅能使學生體驗出探究的樂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接著我又講到:「在剛才的實驗電路中,對於燈的亮度的改變還不夠大,是因為電阻線太長了不方便,如果還要進一步改變電阻值的大小,那麼可以把電阻線密繞成螺旋狀」(實驗器材展示:滑動變阻器,觀察它的結構)把滑動變阻器的結構直觀的展示出來,更便於學生了解它的結構。
在講到滑動變阻器的接法時,我也採用了讓學生探究的方法。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邊巡視邊指導,在指導、巡視的同時,將某些對於改變電流無效的方法進行全班探討。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探究,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還能把學生的錯誤連接方法當做一種教學資源,這種教學資源對於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是非常有效的。經過探究後,學生總結出「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兩種不能改變電流的接法,滑片位於遠離下接線柱的位置時,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在這節課的最後,讓學生動手實踐(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小電動機的轉速)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的實驗器材不完全一樣。有的組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小電風扇的轉速;有的組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小警車……。同學們積極地實踐著、交流著,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實驗成功後我讓其中幾組展示成果。在實踐活動中,很多新穎的小玩具使學生活動起來,他們感到新奇、有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學生之間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又能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樂趣、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