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怎樣組織教育教學

怎樣組織教育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29 23:33:39

1. 小學怎樣組織課堂教學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訴我們: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激勵評價已成為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精彩的課堂激勵評價,能是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動機,誘發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下面就如何進行課堂激勵評價的問題談四中方法。
一.情感激勵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課程呼喚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只有愛學生,學生才會愛教師,學生才會喜歡教師所教的課。因此教師必須像對待自己的弟妹,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去愛自己的學生。灑向學生都是愛,灑向學生都是情。課堂上教師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滿意的點頭,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手勢,都猶如一場春雨,滋潤著學生乾涸的心田,都激勵學生敞開思維的大門,插上想像的翅膀,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教師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生,用飽含激情的語言,眼神,動作,表情顯露出來,用自身的情感帶動學生的情感。這樣的課堂激勵評價從教師的心窩飛瀉而出,學生也會用他愛老師,愛學習的情感來回報老師。
二.語言激勵法 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課堂激勵評價也離不開語言。教師要力求使自己的評價語言真實,准確,精彩。這不僅需要教師的真誠,還需要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那些人雲亦雲的「好」,「棒,棒,棒,你真棒」等評價語言使人覺得「言不由衷」因而聽而生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學會開一個帽子工廠,每天上課都要帶一些帽子去,看哪個學生適合戴哪頂帽子,就把哪一頂送給他,課堂評價中的同一句話,我們可以說得平淡如水,讓學生感到勉強;也可以說得激情四射,讓學生感到溫暖和幸福。作為一個教師,我們不要吝嗇自己贊美,賞識的語言,多給學生表揚,激勵。同時我們認為恰當的批評和警醒,也應算一種激勵評價。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偏差時,教師也不應姑息遷就,而應善意的批評指正,是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三.物質激勵法 物質確實存在很強的刺激性。適當地在課堂激勵評價中採用物質激勵也是一種好方法。在低年級的課堂上,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適當的獎勵一朵小紅花,一顆糖和一個水果;在中高年級的課堂上,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適時地獎給一個練習本之類的東西,的確能起到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的作用。但物質激勵評價的方法一定要慎用,我們仍提倡精神獎勵為主。有一次我們聽一節低年級的課,教師不斷的獎給學生小紅花,還沒進入新課,紅花已送了一大半同學。我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激勵評價,這種為激勵而激勵的評價不值得效仿。 四.量化激勵法 在幾年的課堂激勵評價中,我們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激勵評價。具體做法是:將班上全部學生分成按性別搭配,成績好壞搭配和學習能力搭配的6人為單

位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以小組織的姓名命名。課堂上開展組際間的學習和守紀競賽。表現突出的小組被評為優秀小組,每組加50分,其他小組中表現突出的同桌加20分,課堂作業得「優」的每人次加10分。每天的分數有副班長匯總後填入教室後面的<<課堂量化激勵評價表>>中,一周一總分,總分最高的是本周的「紅旗小組」。實踐證明:此方法簡便易行,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而且能是學生在相互監督管理中自覺上好課,學好知識。 課堂激勵評價是對真情的喚醒,對言行的肯定,對精神的誘導.有效的課堂需要精彩的激勵評價作支撐,願我們的課堂評價能開出精彩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教師勸阻學生「上甲課,做乙事」也許是對的,但「沒收學生的書」做法有些不當,還好沒有撕毀掉,不然結局更麻煩!即使是上化學課,大家正津津有味時,也難免有時會有極個別學生在做其它科的作業,往往是因為多種原因學生沒有按時完成該科作業,而交作業的時間快到,個別學生為了不被另外的老師批評,而「冒險」不被老師發現進行「地下活動」,在課堂上做這些作業。 我也曾發現過此類情況,處理方法通常有如下一些:第一種情況: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我從來不管他上課做什麼事,因為我相信他有邊聽課邊做作業的「一心多用」能力,事實上這類學生所做的習題可能遠遠不止是老師布置的。人的能力相差是很大的,有的人確有「三心二意」本領。我們平常不也是有同時做幾件事的時候么?這篇文章描述的情況大概屬於這種類型,教師可能對學生學習心理還不夠熟悉。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有的學生事先預習了課文,大概自以為學懂了老師講的內容,上課時只需有選擇地聽老師講解某些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他心裡已有準備:什麼時候聽老師的,什麼時候不聽。我覺得學生這樣做無可指責。為了證明學生是否屬於這種情況,我總是以請他回答問題的形式進行偵探,如果他答對了,我便放心了。任由繼續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如果沒有答出來,便開一句玩笑「作業是永遠做不完的,灑脫些吧

2. 幼兒園怎樣組織與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途徑應該是多種形式的,並縣城有機地整合在教育過程之中.從我國的教育現專狀來看教育的基本途徑屬有:學習活動,游戲活動,生活活動.這些活動在幼兒的發展中都具有特殊的價值,起著特定的作用,也是幼兒園課程實施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實施應關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類活動,並注意各類活動之間的有機聯系,發揮這些活動的互補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學習聯系生活、利用生活,游戲反映生活,反映學習,使一日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整體.

3. 如何組織教育教學觀摩活動

師幼互動中的問答行為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且發生頻率很高。通過研究回教師答的問答行為技術,不僅有助於正確認識教師與幼兒對話、互動的重要性,而且對教師的問題教學水平、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問答行為由相互銜接的幾個環節構成,從教師施教的工作角度來說包括問題的設計、發問、候答、叫答及理答

4. 如何組織好一個教育教學活動

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這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例如大班科學活動——花生寶寶 活動目標版 1.師生共同權創設環境,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與花生有關的問題.並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對花生的了情況。 3.在已有的知識

5. 怎樣組織好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培養人才的一種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課堂教學的組織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開發智力的重點方式。要講好一堂課,必須嚴密組織各教學步驟之間的過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保
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從學生熟悉的環境入手
正確的教學組織應當從學生感興趣或熟悉的知識和現象開始,而不是從不熟悉的知識和現象開
始。首先要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的,把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從熟悉的知識空間、知識領域進行引導,架設好到未知領域的橋梁,向未知的領域過渡。因而,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熟悉的知識要求,提供一
定背景資料,為學生掌握本堂課教學內容作好准備。
二採取先進教學手段
條理化、增強形象性、生動性,能激發學生興趣,也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掌握。外國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人們從語言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25%,而同時從聽覺和視覺獲得的知識可接受65%。因此,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加大
課堂教學信息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不論教材寫得多麼清晰,教師講述得多麼明白,要理解和掌握科學理論與原理,還必須靠學生自己來體會這些知識的涵義。一般來說,科學概念形成的過程是:事實--體驗--論證--文字(或符號),在教學中,要創造多種機會,讓學生對事實現象進行搜集、篩選和分類,或觀察與實驗,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將新的知識與原來已有的知識結合起來,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並堅持要求學生清晰地表現思想,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鍛煉思維的
邏輯性,培養語言的表達能力。 (四)發揮肢體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
從教學信息交流的情況來看,單憑語言還是不夠的,因為有些信息無法用語言准確、恰當地表達和傳遞,還必須籍以身勢、情感等非語言行為來表達。通常說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此時無聲勝有聲」、「言傳身教」等都是非語言行為在教學中的具體概括。如身勢是傳遞信息、表露情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都是恰當利用身體、運用手勢,眼神和微笑可以使師生之間產生心的共鳴,激發學生旺盛的求知慾,增加課
堂教學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提高教學信息的有效傳遞和交流。
五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交流
課堂是一種特殊的群體環境。在教學中,老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建立和維持有效的積極的課堂群體,通過有意創設誘人的知識情景和創造懸念,通過問難設疑,讓學生在參與討論、答疑等活動中,實現知識的接受和創造,並運用問題解決方法和集體討論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有所思、有所求,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地發揮主體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大腦處於最活潑狀態,能有效誘發學習動機,激起思維的積極性。因而,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師生交流顯
得格外重要。

6. 如何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一直以來,課堂教學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陣地,特別是在推進教學改革的今天,更應該向課堂要質量。要達到「堂堂清」,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尤為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教學呢,根據朱老師的課堂和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做以下總結: 1、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課堂准備是對一節課起決定性的作用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弄清楚教學的重點、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預設好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自己確實心中有數才能有效的組織整個課堂。 2、創設有效的情境 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與熱情,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動手、動腦、動口,全方位的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在此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並以自信狀態迎接下一個挑戰,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朱老師在教ie時,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引出,這也能發既形象又能吸引孩子,孩子學得起勁而且印象深刻。這樣學生一直以挑戰者闖關的積極狀態愉悅學習,真正投入到整個課堂教學。 3、運用多種方法,有效調動積極性為了更好的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朱老師採用采星獎勵制,積極主動表現好的小朋友就會得到老師的智慧星。我常對自己班上的孩子說,一定要多舉手回答問題,即使不可能每次都提問到你,但你做好回答的准備就說明你已經思考好了,就不容易走神。在我的課堂上我也常以同桌互相說一說,小組討論交流一下,小組合作的形式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今天在朱老師的課堂上,也有很多合作、游戲,這樣每位同學都動手,動口,動腦並在愉快合作中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中。4、讓學生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在課堂中肯定會有一小部分同學愛說話,對此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應進行教育(為不影響教學,可在課間休息時)讓每個人養成守紀律的好習慣。這一點朱老師就做得特別到位。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有效的組織課堂,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扎實有效,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7. 學校怎樣組織教學

學校怎樣組織教學
時間:2011-10-29 11:44

一、職業核心能力課程設置的原則是什麼
1.養成歷練與點撥提高相結合
職業核心能力是非純技術的能力,它是滲透著職業精神、工作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素質的外顯,因此,養成教育是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主要手段,歷練是獲得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生來說,學校、家庭、社會都是個人學習的場所。在學校,構建一個利於學生養成的教育環境十分重要,課堂教學、社團活動、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教學實習實訓等都是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教育教學資源,突出和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是培養職業核心能力十分重要的手段。同時,針對職業生涯需要的職業核心能力組織專題的課程教學活動,進行點撥啟發,加強練習,以使學生快速成長,同樣十分重要。這些專題性的教學課程,系統訓練、點撥,其重要的功能就在於能克服學習者獨自「悟道」,緩慢摸索的缺陷,能減少失敗,幫助學習者快速成長成功。因此,既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又通過點撥教學的提高,可以幫助學生為盡快適應職業現場需要,掌握這種重要的能力,掌握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2.專題性的顯性課程與滲透性的隱性課程相結合
在學校,專題性的顯性課程包括列入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能力必修課、選修課,公共必修、選修課,集中強化培訓課以及就業指導中的核心能力模塊內容等等。
除了顯性課程外,根據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養成特性,必須把它滲透在專業技能的教學之中,滲透在社團活動、學校主題教育、社會實踐、實習實訓之中,成為隱性的課程。因此,在專業技能的教學中,老師必須注意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溝通交流、信息處理、自我學習、解決問題、創新以及數字應用等職業核心能力。事實上,只要運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問題是,我們的教師必須有這樣的認識和明確的意識,在教學中自覺地進行教學指導,強化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培養。同樣,在第二課堂,在實踐的場所,應該把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作為活動的重要目的,把它作為隱性的課程,賦予必要的素質學分,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引起專任教師、學生輔導員、班主任重視,賦予教育教學責任,規范管理。
二、職業核心能力課程設置的有效方法是什麼
根據職業核心能力課程設置的原則和前期參與實驗院校的經驗,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1.設置單模塊的課程,讓學生自由選修,按需補缺
由於人的核心能力是一個長期和多方面學習歷練的結果,加上個人的潛能不同,每個人的核心能力的發展是不一樣的,在同一班級,個體之間的能力差異比知識的差異要大得多。因此,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設置,原則上應該多開設選修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學什麼,不必重復學練。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高年級階段,主要應以職業核心能力單模塊的自由選修為主。
2.使用組合模塊課程系統培訓,全面發展
在中等或者高等院校,可以開設組合性的模塊課程,進行全面系統的訓練,如一年級開設「方法能力模塊」(自我學習、信息處理、數字應用)能力訓練,二年級開設「社會能力模塊」(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能力訓練,將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3.結合專業發展和就業需要,強化能力
職業核心能力是促進事業成功的關鍵能力,除了按需補缺自由選擇學習外,還可以結合專業,結合未來從事的職業,強化自己的職業核心能力中的某些能力,如從事服務業的著重強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從事研發的專業強化創新能力等等,可以通過選修或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必修某些模塊的課程,強化能力。另外,也可以在職業指導課程和就業前進行系統的強化學習,以提升就業的競爭力等等。
三、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原則有哪些
教學過程和方法是實施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它的基本教學原則應該是:
1.教學目標反映能力本位的主導性
職業核心能力課程以培養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為目標,整個課程要突出以工作現場為條件、以實際任務為驅動,或採取項目貫穿始終為主的動手能力訓練,以能力點為重點,不追求理論和知識的系統與完整。
2.教學形式的拓展性
要能在各種工作場景或環境中開展教學。除專題講授外,核心能力的培訓還應貫穿在各種課程模塊之中,貫穿在各種課外活動、生產實習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之中。
3.教學組織的多樣性
要實現專題性教學和滲透性教學相結合,多渠道、多形式地培養、培訓。
4.教學過程的針對性
學習者的能力在不同模塊中會有強弱的差別,即使在同一模塊中,對各能力點的掌握程度也會有高低的不同。因此,對學習者來說,已經具備了的能力點不必重復學習和訓練。
四、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一方面借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經驗,充分吸收企業培訓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另一方面,總結我國職業教育領域成功的經驗和方法,比較好地總結了一套操作性強、實效性較好的方法:
1.以職業活動項目為主要載體開展行動導向的教學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中,除了必要的程序性知識傳授之外,大量需要的是通過實踐活動進行行為方式的訓練,因此,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應該使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理念和方法。
以職業活動的要求為教學內容,依靠任務驅動和行為表現來引導基本能力訓練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有很多具體的教學方法,其中最適合用於職業核心能力培訓的方法有項目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及案例教學法等等。在行動導向教學方式下,學習者必須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習者是主角,參與是關鍵,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主持人,其責任是通過項目、課題任務、案例的方式讓學習者明確學習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控制教學的進度和方向,根據學習者的表現因人施教,並對學習效果進行評估。
在訓練職業核心能力某個模塊時,教師可以按能力點逐一訓練,可以用案例教學分析模仿,悟道解惑,但我們更強調在每個職業核心能力模塊的課堂教學或者第二課堂的教學中,以一個或多個職業活動的項目作為載體,在完整的職業活動中訓練能力。這樣的活動項目必須具備5個方面的特性:
(1)大型的。作為一個模塊的訓練項目,要能支撐該模塊所有能力點的訓練需要,最好能貫穿在整個模塊訓練的始終。
(2)覆蓋性的。大的項目要覆蓋本能力訓練模塊的所有能力點。比如「信息處理能力」模塊的教材中,在高級部分設計了「飛翔中國」的項目,以某企業生產「劉翔牌運動鞋」的信息處理作為任務,貫穿在「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展示信息」三個活動要素中,通過系列職業活動,訓練學生收集、整理、展示信息的10多個能力點,覆蓋了該模塊的全部能力點。同時,除了在課堂老師帶領下的項目訓練外,最好在課外自己再模仿設計完成一個同類型的項目,我們把它叫「雙線並行」的項目教學。
(3)綜合的。每一個職業活動的訓練項目,在訓練一個能力模塊的同時,還要關注、訓練其他方面的核心能力。比如,通過項目訓練「信息處理能力」時,同時要訓練和考查「與人合作」、「與人交流」、「解決問題」、「自我學習」、「數字應用」、「創新」等方面的能力。職業核心能力是一個綜合體,選擇好的活動項目,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一個模塊的訓練可以產生多方面的教學效果,可以使教學效益最大化。
(4)挑戰性的。活動項目的內容最好貼近學生的專業,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同時,又需要有一定的完成難度,具有挑戰性,有強度壓力才能有訓練效果。
(5)可檢驗的。項目最好是真實的、可檢驗的活動,如生產性的產品、真實的作品、真實的職業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完成後可以檢驗完成的效果,雖然活動、產品或作品的結果本身不是目的,不是「本」,是「末」,但完成真實的項目和任務,學生有興趣,同時,學習的效果可以檢驗,學生有成就感,效果會更好。
五、怎樣做課程整體和單元教學設計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的教學設計必須充分體現上述教學理念和運用好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主要必須具體落實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確定整體的教學目標
在每個模塊的課程中,要有明確的能力訓練目標,需要分出整體能力目標、單項能力目標和知識教學目標。
整體能力目標,主要概括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觀念性的內容,包括態度培養等較虛一點的訓練目標;
單項能力目標,一般說來,就是課程標准中已經列出的能力點。該能力目標必須實,按能力點分項列出,要用具體可檢驗的語言,准確描述本模塊實際能夠達到的目標,它是教學檢查的依據。
單項能力目標的表述一般用「能……」結構的句子。
知識目標是指在本模塊學習中必須了解掌握的知識和理論,在「培訓測評標准」的「知識與理解」中有過提示,可以借鑒。
知識目標的表述一般用「理解……」、「了解……」、「掌握……」等動賓結構。
2.設計綜合的訓練項目
如前所述,在職業核心能力的課程教學中,需要有體現職業活動的項目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必須設計好項目,選擇有針對性的活動,安排好教學進度。
3.落實一體化的教學要求
在突出訓練某核心能力模塊的同時,還需要把其他核心能力訓練的內容列入教學設計中,進行一體化的安排。
4.設計課程考核的方法
如何考核評估職業核心能力教學,評估學生能力達成的程度,是課程設計非常重要的內容。
基本的要求是:注重過程的考核,注重任務完成的業績考核,注重自評、他評、互評的多元評價,注意激勵性的評價。
六、職業核心能力培訓的教師從何而來?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培訓的教師應該是自身職業核心能力素質比較強的教師,除了個別模塊(如「數字應用」、「信息處理」模塊中涉及到一些專業的知識)外,其他模塊任何專業背景的老師都可以擔任教學工作。因此,職業核心能力培訓課程對教師的專業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教師本人綜合素質高,經過適當培訓,應該都可以勝任。
當然,如果專業對應,在理論和知識講授上會有一些基礎,有助於教學,如,中文專業的教師教「與人交流能力訓練」;教育學專業的教師教「自我學習能力訓練」;數學專業的教師教「數字應用能力訓練」;政治、經濟、管理等專業的教師教「與人合作能力訓練」、「解決問題能力訓練」等等。
有的也可以組合教學團隊施教,如「信息處理能力訓練」,訓練「電子手段信息處理」時讓計算機專業的老師教,文科專業的講「人文手段信息處理」。
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團學幹部,職業指導教師等都可以在專題課或第二課堂的活動中擔任指導教師。
七、教法參考資料
行為引導教學方法常用的有: 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頭腦風暴教學法、展示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張貼板教學法等,這里介紹4種主要的方法。

●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是指以生產某個可使用的產品、或是需要完成的一件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工作任務。項目教學中從制定計劃到實施計劃和實現目標直至成果展示都由學生自己完成。
一、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1.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
2.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的某一領域(如商業經營)活動有著直接的關系;
3.學生有獨立進行計劃工作的機會,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
4.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5.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僅是已有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且還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
6.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
7.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和學習方法。
二、項目教學法的步驟
實施項目教學法可按以下五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確定項目名稱、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
第二步:收集資料、准備知識
第三步:制定項目實施的工作計劃
第四步:項目的實施階段
第五步:項目總結、展示與評估階段
三、項目教學法的要求
項目教學中,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並實施的機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項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
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信息處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參加項目教學小組,通過實際操作,能訓練在實際工作中與不同專業、不同部門的同事溝通協調、合作的能力。

●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具體案例的描述,引導學員對案例討論研究,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和意義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去選擇和組織案例材料,如果手頭沒有現成的可以覆蓋所教內容的案例,需要教師自己動手撰寫案型,並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現出來。
在案例學習中,學生要對教師所提供的具體事實和原始材料進行分析、討論、並從中得出有用的結論。學生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它實際上是為學生進入實際生活場景做准備,學生既有機會解決疑難問題,同時也可及時從教師、同學那裡獲得反饋。在這種情景中,學生的種種嘗試都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解決問題的種種策略都可以提出來並加以演示、比較。這為將來的職業崗位設置了一個近乎真實的場景,縮短了教學與實踐之間的差距。
二、 案例教學法的步驟
1.學員自行准備
一般在正式開始集中討論前一到兩周,教師要把案例材料發給學員,讓學員閱讀案例材料,查閱指定的資料和讀物,搜集必要的信息,並積極地思索,初步形成對案例中問題的原因的分析和解決的方案。在這個階段,培訓者可以給學員列出一些思考題,讓學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准備工作。這個步驟應該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學員如果准備工作沒有作充分的話,會影響到整個培訓過程的效果。
2.小組討論准備
將學員劃分為若干小組。小組成員要多樣化,這樣他們在准備和討論時,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就多些,學員對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各個學習小組的討論地點應該彼此分開。小組應以他們自己有效的方式組織活動,培訓者不應該進行干涉。
3.小組集中討論
各個小組派出自己的代表,發表本小組對於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發言時間一般應該控制在30 分鍾以內,發言完畢之後,發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組成員的訊問並作出解釋,此時本小組的其他成員可以代替發言人回答問題。小組集中討論的這一過程為學員發揮的過程,此時,培訓者充當的是組織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時的發言和討論用來擴展和深化學員對案例的理解程度。然後,培訓者可以提出幾個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和處理方式,組織各個小組對這些問題和處理方式進行重點討論。這樣做能將學員的注意力引導到方案的合理解決上來。
4.總結階段
在小組和小組集中討論完成之後,培訓者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員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這種總結可以是總結規律和經驗.也可以是獲取這種知識和經驗的方式。培訓者還可讓學員以書面的形式作出總結,這樣,學員的體會可能更深,對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來各種問題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案例教學法的要求
1.講究真實可信
案例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因此它應該具有典型性,且應該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的聯系。但它一定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來源於實踐,決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虛構而作。尤其面對有實踐經驗的學員,一旦被他們發現是假的,虛擬的,於是便以假對假.那時鍛煉能力就無從談起了。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實的細節,讓學員猶如進入社會、企業之中,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學員才能認真地對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認真地分析各種數據和錯綜復雜的案情,才有可能搜尋知識、啟迪智慧、訓練能力。為此,教師一定要親身經歷,深入實踐,採集真實案例。
2.講究客觀生動
真實固然是前提,但案例不能是一堆事例、數據的羅列。教師要擺脫乏味教科書的編寫方式,盡其可能調動文學手法,如採用場景描寫、情節敘述、心理刻畫、人物對白等,甚至可以加些議論,邊議邊敘,作用是加重氣氛,提示細節。但這些議論不可暴露案例編寫者的意圖,更不能由議論而產生導引結論的效果。案例可隨帶附件,諸如該企業的有關規章制度、文件決議、合同摘要等等,還可以有與案例分析有關的圖文資料。案例要求的具體生動,是在客觀真實基礎上,旨在引發學員興趣的描寫,一切以服從於教學目的的需要。
3.講究案例的多樣化
案例應該只有情況沒有結果,有激烈的矛盾沖突,沒有處理辦法和結論。後面未完成的部分,應該由學員去決策、去處理,而且不同的辦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假設一眼便可望穿,或只有一好一壞兩種結局,這樣的案例就不會引起爭論,學員會失去興趣。從這個意義上講,案例的結果越復雜,越多樣性,越有價值。
設計一份優秀的案例本身也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
4.運用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案例討論中盡量摒棄主觀臆想的成分,教師要掌握會場.引導討論方向,要注意培養能力,不要走過場,擺花架子。
(2)案例教學耗時較多,因而案例選擇要精當,開始時組織案例教學要適度。
(3)學員如果具有實踐經驗,不必擔心討論不起來,但一定要有理論知識作底襯,即案例教學一定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

●角色扮演教學法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學中給一個小組的學生提供一個活動情景,要求參與活動的學生在其中分別擔任一個相應的角色並出場表演,其餘的學生則作為觀眾觀看錶演。表演結束後進行情況匯報,並讓表演者、觀看者和老師共同對整個活動情況進行討論,讓學生在一個逼真而沒有風險的環境中去體驗、練習各種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角色扮演教學法的作用
使用角色扮演教學法進行教學,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扮演生活原型中的不同角色,模仿社會環境中的一些真實情景,演繹角色沖突或實現角色游戲,通過對問題情境探索,學習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角色扮演教學法對於培養學生與人交流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實施
角色扮演法教學要求角色扮演者不但要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所學的語言知識,還要正確把握語言內涵,理解任務的思想及性格,並通過自身的語氣、表情和動作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
角色扮演的教學步驟是:
1. 信息和材料准備
我們以一個「出售商品」時顧客與售貨員的角色扮演為例說明。
教師要給不同角色提供相應資料,可用卡片形式一份發給顧客、一份發給售貨員。發給「顧客」的卡片寫有:「顧客在商場買了一雙旅遊鞋,第二天下雨:顧客穿上新買的旅遊鞋出遊,不久鞋就壞了,導致旅遊很掃興。現在顧客要來換鞋,心情也很不好。」發給「售貨員」的卡片上寫著:「售貨員的工作是為顧客服務,顧客是上帝,盡量使每個顧客滿意」。
2. 角色分工
教師把學生一分為二,一半人扮演顧客,另一半人扮演售貨員。讓學生進行准備。如何扮好各自的顧客或售貨員角色,然後每一組里各派一名學生代表各自的角色進行展示。讓沒有上來的學生充當觀察者認真聽他們展示,並要求進行仔細觀察,作評價記錄。
3. 組織討論
對各方代表的角色扮演觀察後的情況組織討論。讓大家談感受,一是角色談感受,二是觀察者談感受或是對扮演情況的評價。在討論中,不僅要談角色扮演的內容,而且要討論場景是否模擬得合適,如形象、聲音、氣氛、光線等。
4.成果評定
由教師組織成果評定、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之處。成果評定的另一個方法是事前對角色表演進行錄像,評價時回放出來,指出扮演者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效果更佳。
5.經驗總結與推廣
通過對一種領域的角色扮演,總結出角色扮演的經驗,從而使用到其它學習環境或學習領域中去。
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表演者和觀看者都處於積極狀態,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自然非同一般。由於模擬情景的形象性,真實性,所有參與的學生,能夠在感情上、思想上獲得深刻的體驗,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頭腦風暴教學法
在職業核心能力的養成教育中,為了提升學生在社會交往中的溝通交流水平和在溝通中探求解決問題的能力,採用頭腦風暴教學法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一、頭腦風暴教學法的概念和意義
頭腦風暴教學法是以會議的形式,引導學生就某一確定主題開展討論,與會者自由地思考和聯想,提出各自的設想和提案,可以無任何約束地發表個人的想法,甚至可以異想天開,教師對其正確性或准確性不作任何評價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頭腦風暴法教學中,由於相互啟發和激勵,每個人的頭腦中會產生震動,會激起一系列聯想性反應,獲得更大的動力因素。頭腦風暴活動本身是一個社會交往過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和與人合作等社會能力。
二、頭腦風暴法教學實施的基本程序
1.建立頭腦風暴教學小組
奧斯本認為,建立頭腦風暴教學小組以5至10人為宜,通常包括主持人和記錄員在內以6至7人為最佳。頭腦風暴法小組中不宜有過多行家,小組成員最好具有不同學科背景,因為小組成員背景不同,他們提出的觀點就可能千差萬別,同時小組成員中最好有一兩位創造力較強的人,以便激發他人的思考。
2.召開預備會議熱身
在正式進行頭腦風暴前,可以召開一個預備會議,以期營造一種有利於頭腦風暴的氣氛。在這樣的熱身會上,應向成員解釋說明基本規則和創造力激發的基本技術,並對成員所作的任何發揮創造力的簡單嘗試都予以鼓勵,讓成員形成一種思維習慣來適應頭腦風暴法。
3.確定議題
議題應盡可能具體,最好是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目的是為了進行有效的聯想。議題應由主持人在召開會議前告訴參加者,並附加必要的說明,使參加者能夠收集確切的資料,並且按正確的方向思考問題。
4.提出設想
開始時,要求小組成員講出與該問題有關的設想。一般地,發言者首先提出由自己事先准備好的設想,然後再提出根據別人的啟發而提出的沒想;發言要力求簡明扼要,不要作任何解釋性的論述,一句話的設想也可以。在這一階段,主持人必須充分掌握時間。需要指出的是,最好的設想往往是會議快要結束時提出的。
5.記錄設想
執行記錄任務的組員,把小組成員提出的設想都要及時記錄下來。記錄下來的設想是進行綜合和改善所需要的素材,所以必須放在全體參加者都能看到的地方。對於每一設想必須以數字註明順序,以便查找。必要時可以用錄音機輔助記錄,但不可以取代筆錄。
6.評價
要找到最佳解決問題的辦法,需要對所提出的那些設想進行評價。對設想的評價不能在進行頭腦風暴法的同一天進行,最好過幾天後進行。主要因為:(1)再邀請相同組員進行評價時,他們有可能會各自提出在這期間考慮到的新的設想;(2)若當天進行評價,則處在「頭腦風暴」那種熱烈氣氛時的評價的客觀性會受到影響。

閱讀全文

與怎樣組織教育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