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屬於孔子教育教學理論的是

屬於孔子教育教學理論的是

發布時間:2021-01-30 22:26:37

1.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質教育的重點。
孔子一生為培養治國人才而進行賢能教育。在「德、才」兩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為出發點,提倡「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並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他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二、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奮好學、講究方法、注重實效。
(一)勤奮好學----治學的重要條件。
《論語》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他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樂趣,對優秀者給予表揚,對怠惰者給予批評。

(二)學習方法----獲知之橋梁。
重視學習方法,是每個學生應有的學習態度。孔子為此曾多次表揚顏回。他主張「溫故而知新。」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並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習時應當獨立思考,但思考必須以認真讀書為基礎,他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孔子教育思想之三:治學嚴謹,抓住規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幾乎人人都知道孔子這句話,這是孔子做學問的態度----治學嚴謹、求實。他曾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之;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明;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明。這是杞國、宋國資料和熟悉歷史的賢人不夠的原故。如果資料充足,那麼我就可以用來作證明了。這足以說明孔子治學嚴謹、扎實的態度。

2. 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學習方法是什麼

1、教育思想:

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學習方法:

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2)屬於孔子教育教學理論的是擴展閱讀:

孔子教書育人: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賢士」,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人物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3. 孔子教育思想是什麼

「禮」

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一個重要范疇。「禮」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范,由來已久。孔子曾經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孔子認為,到了周代,「禮」發展得最完備,因此,他最為崇奉的是周禮。在孔子看來,「禮」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在《禮記·哀公問》中,他明確指出:「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所以,他認為講禮,更重要的不在於形式,而在貫徹其內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個人修養,他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靈公》)。教導學生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對於為政施治,他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學方法論的意義,又具有品德修養的意義。就方法論來說,其要點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對於這種「中」與「和」的思想,孔子主張不僅要作為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來看待,而且還應該通過修養和鍛煉,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質中,成為人的美德。他曾經感嘆地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雍也》)他自己在為人的風格上也做到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們的尊敬。

「教」與「學」
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與「學」的思想是他思想學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以前「學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貴族。孔子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改變了「學在官府」的舊局面,打破了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孔子自稱「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他的學生來自十一個諸侯國,有各種出身的人。對於學習目的,孔子通過弟子的言論提出「學而優則仕」的主張,支持平民出身的學生從政施展才能。
在教學方法上,孔子善於發現學生各自在性格和學業上的特點,主張因材施教。他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他循循善誘,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孔子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

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但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這就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7]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本義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的弟子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就說明了後一點。孔子弟子中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官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的,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8]的人性論。「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有教無類這個成語出自孔子的《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與現代精英教育

孔子的有教無類在我們現代教育中也有直接體現,九年義務教育,就是踐行「有教無類」,人有聰明有愚笨,學習有快有慢,我國現在施行的小學六年以及初中三年就是有教無類,踐行有教無類的理念。

而我們現在教育中真正意義上的分科教育是從大學開始的,也就是職業教育、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

所以現在教育中,大學之前都是通識教育,大學之後才開始專業人才的培養。

5.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下列不屬於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B.「仁政」的學說它不是關於教育的!

6.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教育主張 作為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並經過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一直為人們所重視。這些主張,滲透到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教育體系。 (一)教育對象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類,應作種類、族類、類別解。孔子此語的本義是: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庶鄙,不論種類、族類,「宜同資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實踐著他的這一主張,孔門三千弟子中,既有擁有很大權力和財富的貴族子弟,又有家境貧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賈之人,又有勞動者,甚至有人還曾經為盜,所以荀子也說孔門多雜(《荀子·法行》)。《呂氏春秋·勸學》說:「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於道,其人苟可,其實無不可」,這也是「有教無類」 的真正含義。 (二)教育主體 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以教育為職業的人,在他之前不農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講學為職業並以此謀生的人是不為我們所知的。孔子早年雖也「嘗為委吏」,「嘗為乘田」,但自從「大夫之後」,大收學生以來,即純以講學為職業,為謀生之道。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了教師這個社會階層,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確主張了老師的專職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並極力尋找弘道的機會,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泰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張》),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許多有才乾的學生來。 子夏說:「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孔子對提倡「學而優則仕」的態度非常明確,他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孔子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學習與做官有了密切的聯系,他鼓勵學生們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必擔心沒有官做,要擔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識本領學好沒有。弟子們受此思想灌輸,頭腦中普遍存在為做官而學習的念頭,既然已學為君子,不做官是沒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說出「不仕無義」,這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積極向當權者推薦有才能的學生去擔任政治事務,但他在輸送人才時也堅持一些原則:首先,學不優則不能出來做官;其次,國家政治開明才能出來做官,否則寧可隱退。孔子培養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遲地參加政治活動,他們「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把學優與仕優聯系起來,以學優保證仕優,有利於推行賢人政治,改良社會政治,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反對了不學而仕的世襲制,為平民開拓了從政的道路,成為當時積極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育內容 《論語?述而》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夠確切的說法。劉謼南說:「夫文與行,固為二物,至於忠信,特行中之兩端耳,又何別為二教!」指出忠信二而實一,是正確的。從孔子教育的目的上看,他要培養的是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和諧統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內容也是德才並重,既加強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識教育。 (一)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內容,即所謂德育。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內容是「仁」。孔子對「仁」有許多解釋,但不外是「愛人」這個總原則。他同時還提出孝、悌、忠、信、勤、義、勇、敬、誠、恕、溫、良、恭、儉、讓、謙、和、寬、敏、惠等一系列具體概念,豐富發展了德育的內容。 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實踐,強調「聽其言而觀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張時,匡亞明先生說:「道德行為是檢驗道德認識是否明確、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觀念是否堅定的試金石,是品德修養進入躬行實踐的最主要的環節。」(《中國歷史是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 (二)文獻知識 在文獻知識方面,孔子主要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教授學生。對於「六藝」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禮記?經解》引孔子的話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致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詩》即《詩經》,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在當時主要用於典禮、應接和賦詩言志等方面。孔子認為學《詩》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不學詩,無以言」(《季氏》),把詩教當成修養道德,陶冶性情,建功立業的主要手段,並指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樂》是孔子教育中一項重要教材,包括音樂基礎知識、音樂理論、音樂審美、音樂功能等內容,是孔子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書》又稱《尚書》或《書經》。現在所見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是由《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拼合而成,共二十九篇。《書》是孔子的教育體系中培養從政人才的政治課本。 《禮》是現存禮書經東漢鄭玄融合「古」「今」兩派後,定型為三種,即《周禮》、《儀禮》、《禮記》。《周禮》講各種官制,《儀禮》講各種典禮節儀;《禮記》講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 《易》又稱《周易》,講解事物變化。《周易》以八卦為綱構成體系。基本符號「―― 」(陰爻)和「—」(陽爻)兩種,再由「―― 」和「— 」三三組合,而成八類,再將八類兩相重而成六十四門。關於《易》的傳統說法是:伏羲作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翼,但未必全部可靠。孔子晚年專研過《周易》,並以《易》教授弟子。 《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記載了春秋時代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後世有《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和《春秋左傳》闡釋它。孔子晚年專注於修編《春秋》,他曾感嘆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會政治理論,是孔子對學生進行政治和歷史教育的教科書。 (三)體育鍛煉 孔子除教授書本知識外,還以一些技藝為教育內容。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中,「射」和「御」即屬此類。「射」是射箭,「御」是駕車,都是當時上層社會對士階層的要求之一。 教學方法 孔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靈活多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不僅在過去而且在當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意義,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 (一)學、思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就是要佔有知識材料,「思」就是對看到的知識材料進行分析思考。孔子認為,要使一個人成才,就必須通過培養,使他既善於佔有資料又勤於對資料進行獨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教好學生。 關於孔子學思結合的教學方法,清初王夫之曾說:「致知之道有二:曰學,曰思,……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愈遠,思正有助於學。」(《四書訓義》卷六) (二)因材施教 教學活動不同於一般的生產活動,它的教育對象是各個不同的有著獨立意識的人,這就決定了教學活動中不能用同一種方式、方法同時教育好所有的受教育者。孔子很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並創造性地施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這並不說孔子要把人分個三六九等,而是說孔子能夠正視學生資質上存在的差異,根據學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選擇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論語?先進》中記載,冉求做事好退宿,膽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斷,想到了就應馬上去做;仲由膽大,欠考慮,孔子怕他冒失惹禍,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這種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完善弟子們的德業修養的。 (三)善於啟發 循循善誘 孔子是中國古代第一個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教育家。《論語?述而》記載,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說,教育學生不能簡單地採取灌輸的方式,而應該以學生為主,在學生思考後仍不得要領時再開導他,在學生想表達自己思想而苦於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啟發他說出來。另外,如果學生僅停留在對知識的了解,而不能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強教下去了。這總的精神體現了孔子務實和對每個學生認真負責的教學風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教學相長 孔子言:「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可以說,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孔子師生之間互相討論、回答情況的書。教學相長最重要的是老師要勇於放下架子,面對自己的不足,勇於承認不足,敢於向比自己強的人學習,並把學來的知識應用到以後的教學中去。「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實際上,「誨人不倦」是要以「學而不厭」為基礎。另外,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教學相長」的教學方法中體現的師生平等觀,對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7.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孔子是儒學思想體系的奠基人,而不是周文化的全盤接受者,之所以從周,與他追求有序化的最高理想有關.我們所理解的周文化很多是孔子及其後學整理的結果,子不語正是孔子從周前提下進行思想轉換的一種方式.在孔子的社會學的功能體系中,並沒有什麼核心概念.君子人格系統、作為文化價值的仁學系統與社會結構和規則構成的禮學系統三者互相規定、互為條件,它們都是自身處於不停轉換過程中的具有時間性和歷史性的子系統,共同構成一個更廣泛的均衡有序的文明結構.一中國哲學思想史是從孔子寫起的.春秋以降兩千多年來,孔子思想就一直是士人學者研讀、詮釋,乃至批判、辯駁的經典文本.可以說,有多少人思考了孔子思想,就有多少個面貌不盡相同的孔子.不同時代的學者,有不同的知識背景與天賦才情氣質,受時代學術思想風尚的影響,出於不同的動機,從不同的邏輯起點和角度詮釋孔子,先見(preconception)乃至成見(prejudice)是難以避免的.在對傳統文本的解釋中,解釋者與被解釋者,個別細節與文本的整體結構間不停地交流和對話,相互作用的雙方同時包含著創造性和能動性,正如孔子對周代禮樂文化的有先見的解讀建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並使周文化的內存生命力得到激發和全新的闡揚,對作為經典文本的孔子思想在新的邏輯起點上的解讀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會使孔子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闡明並激發思考者的創造性,也是民族精神得以延續與新生的思想動力.\x0d關於孔子思想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兩大流派:一是歷時性的研究,即從孔子生存時代與生平、其思想所由產生的思想、文化與社會根源、對後學產生的影響諸方面,力求恢復孔子思想的歷史真相;二是共時性的研究,即哲學的方法,更關心孔子思想之於人類社會發展與演進的本質意義而非本來含義,探討其言行所由來的思維體系及邏輯上演變的可能性.赫施將含義(meaning)與意義(significance)區分開來.含義是指作者本人所持有的、唯一確定不變的東西,但作品的意義卻有多種多樣,視人們對作品的閱讀而定.後學者對經典的理解具有歷史性和不確定性,是就意義而言.我這里來探討孔子思想的意義.\x0d孔子思想是為拯救奴隸社會吶喊,還是為封建社會的建構張目,都並不是我要討論和關心的.毫無疑問,在現有的關於孔子思想的資料中,有年輕時的孔子,也有老年時的孔子;有作為教導者的孔子,也有獨立思想時的孔子;有被弟子理解領會的思想,也有被完全誤解了的思想.一一釐清其線索,是一個無法完成的工作.如孔子般的思想家,其思想的靈感通常會突如其來,但一定有其相關的理論背景.我關注的是孔子怎樣建構了他的思想體系,或者說,他是在怎樣的理論背景下表述他的觀念、態度以及行為的.二黑格爾眼中的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算不得一個哲學家,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別的東西,甚至認為,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黑格爾不能從中獲得特別的東西的孔子思想對中國文化乃至整個東亞文化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黑格爾對孔子的認識不但只是憑少許不嚴謹的譯本,而且只看到了那零散的道德教訓,而沒有觸及孔子思想的整體結構,不能從整體的角度深化對部分細節的把握.因為黑格爾以西方文明發展的道路為模式構築了唯一的世界精神的哲學發展史.已故的精研佛學的傅偉勛教授也不承認孔子是哲學家,但孟子是哲學家,孔子只告訴你結論,沒有告訴你結論是怎麼來的過程…….但盡管如此,結論也必然有其哲學的基礎和推演的方式.傅偉勛的前提是:沒有以明確的文字闡述其思想來源的,算不得哲學家.以此推論,後來不著文字而注重於行事中體道的禪宗高僧及明季泰州學派之顏何都算不得哲學家,釋迦牟尼在世時更未著一字,大概也不能算是哲學家.\x0d當然更多的人是把孔子看成東方哲學的開創者之一的,他們莫不首先努力在其零散的語錄中,尋求思辯及邏輯的核心,希圖為之重構一個哲學理論體系.仁往往被看作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杜維明就認為,儒家思想的原初形式是環繞著孔子的仁學而開展的,並借用歐美學壇的名辭,把仁學規定為一種哲學的人類學(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匡亞明的《孔子評傳》、郭沫若的《十批判書》也都把仁學思想視為孔子的思想核心.於是,楊國榮先生就說:孔子思想以仁為核心,這已是公認的看法.實際上,公認只是過於自信的一廂情願,不同看法的人還是不少,蔡尚思就自承經過了由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到核心是禮的轉變,他認為,春秋戰國時代正是圍繞儒家的禮學來展開爭鳴的.至於五四以來直至文革期間達到高潮的批孔思潮也多是從禮的角度來批判.\x0d其實,在先秦時代,孔門弟子關於孔子思想的理解就已經發生了歧義.孔子沒後,其門徒散游各諸侯國,聚集徒眾講學或從事經濟政治活動,宣揚並踐履孔子學說.由於各門徒知識背景及個人性情本不相同,於孔子學說亦取捨不一,旨趣多異,遂有不同的派別,儒學內部產生分化.曾子重孝,孟子言仁,荀子推禮.哲學史上,大哲後學往往是學焉各得其性之所近,源遠而末益分,今人的爭論不過是孟荀之分化的繼續.所謂的核心其實往往是敘述的起始概念,對核心的不同選擇正是思想創新的前提條件.\x0d近代以來,從學術思想角度來討論孔子思想的不同態度大都隱含一個前提:一個思想家必然也必須有思辨的哲學為基礎,而天才的思想巨人則更應能夠構築一個有嚴密的邏輯思維體系的理論構架.其實是,假定存在著一種靜態的封閉體,它具有某種結構或中心.在不同的哲學家那裡,這個中心被命名為不同的名稱,如實體、理念、上帝以及孔子哲學中的仁等.盡管許多學者主張東西方哲學的精神與路徑不同,但仍然在努力尋求孔子語錄背後的哲學基礎與體系的核心.由於古代典籍的散失與攛亂,我們沒有直接而確切的證據來說明孔子是否真的作了《易傳》,創立了他的哲學體系.但另一方面,也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孔子確實知道、讀過、乃至認真研究過《周易》,晚年或許因此而有些思辯的成果亦未可知.黑格爾顯然不知孔子與《易》的關系,他也承認,中國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純粹的范疇,古代的易經是這類思想的基礎.《論語》極少有思辯與純粹的范疇,一些重要的理論術語往往仍然指向具體的經驗世界.可見,孔子並未把周易的思想作為創立他思想體系的必然的哲學基礎.這或許與孔子年輕時因對周易的誤解而採取排斥的態度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孔子的平生抱負與文化選擇.思想巨人的偉大是一樣的,但總是被賦予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選擇.\x0d在春秋戰國之際,孔子作為一個周文化的繼承者,以賓士天下為已任,那麼,構築一個思辨的哲學體系並不是重要的,而是著眼於當時的時勢,思考社會的整合有序、個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途徑.這是繼續了商周以來思想上的人道傾向,也是中國這樣一個廣大區域內的眾多部族構成的集體所世代關注的重要問題.因而孔子思想體系裡不一定非得有唯一的邏輯起點與思想核心.其中重要的並不是理論推演的邏輯性與思辯性,而是它的世間性、實用可靠性,可以包容個人與社會,承擔傳統與變革,結合理想、信仰與此間生活.因此,孔子建立的是一個社會學的功能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孔子重點闡述了君子、仁、禮等概念的具體行為指向與社會意義,從而形成三個層次的相互關聯的子系統,即個人的人格系統,仁義智信的文化價值系統和禮制的社會控制系統.三如果找一個較為重要的概念作為敘述的開始,那麼成人是貫穿整個思想體系的關鍵概念.因為人是行動者,是實現價值、引導社會的承擔者.《論語·憲問》載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又劉向《說苑》載:顏淵問於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達乎性情之理,通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游氣之源,若此而可謂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禮樂.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說苑》卷十八)成人的行為應當符合仁義的價值、禮儀的規范.成人即是盡人道,即是完成人格,即是得仁知禮.\x0d孔子又提出君子這個詞,作為人生的模範.君子原本指封建制度下的貴族階級,孔子所說君子之意有了轉化,常用來指品格高尚的人,乃是有道德,能盡人道的人.這種轉化的基礎在於君子是受人尊敬的有較高社會地位、承當社會主導責任的人.春秋時代,貴族社會的逐步解體,社會結構的變化,使君子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論語》中關於君子的說法很多,較為籠統,無條理清晰的分類.這或許正顯示了君子概念的轉換過程.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憲問》)是說君子(貴族階級)與小人之別,在於君子者能仁,小人根本無仁的資格.但也開始把君子與仁聯系在一起.又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言及君子與小人品性不同.比較重要的規定如: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憲問》)所謂君子,《論語》中亦同於時用的士的規定,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君子、士即成人之人,乃是仁的體現者,禮的遵行者.孔子對這些內涵本不相同的概念的混用,正體現了他的人格系統的構鑄過程.君子當有三戒、三畏、九思.(《季氏》)這些品質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習禮樂及聖人之言、之行和修已、克已等途徑.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君子作為道德主體,從來就不是以個體的方式存在,不是世界的中心及行動的根本目的,而是社會整體的一部分,是關系中的一點,既不體現個人中心主義,也不是集體主義,而是把歷史的長期發展所形成的社會文化價值體系與社會穩定平衡的控制機制溝通互動的關鍵.\x0d一方面,孔子極重視自我實現問題.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憲問》)為已即是德性上的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孔子一貫以古非今,古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形態,以為人反托為已,意味著將評價的標准轉向自我.為已之學的提出是孔子儒學的一大特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從文化創造的意義上確認了人的自由與能動性.由此而生發的華夏文化精神乃是對自我努力的樂觀自信,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自我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孔子看來,無論是在道德實踐中,抑或是在德性涵養中,自我都起著主導的作用,主體是否遵循仁道原則來塑造自己,取決於自主的選擇及自身的努力,而非外部力量.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顏淵》)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里仁》)\x0d另一方面,自我實現又非排斥他人及社會的封閉觀念.自我價值的自主選擇及實現本身就包含了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協調與平衡,並通過忠恕的思想,使道德主體與社會整體進行溝通.《論語·里仁》載: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胡適認為,一以貫之之道的忠恕不僅是盡已之心,推已及人的人生哲學,而且從根本上說,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的方法論.應當說是極有見地的.自我構成了整個行為的出發點,但又不能停留在立已、達已之上,不是要培養獨特的個性,而應推已及人而至立人、達人.可以說,立人、達人正是立已、達已的內容與目的,正是在成就他人的過程中,自我的德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完成.同時也意味著,個體的自我實現超越一已之域而指向群體,這便達到了仁的境界.正如孔子所說: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僅從方法論上看,忠恕之道即是一種外化,近於後來的大乘佛學的自渡渡人,盡管成人與成佛的內涵完全不同.\x0d所謂修已,即是道德上的自我涵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與社會群體的整體規則、制度相協調並促進其發展;一是培養自己的內在品性即與構成文化模式的價值、信仰、語言和其他符號的認同和主動性的創造,是把社會的文化價值系統所蘊含的美好道德內化為自我品性,並通過個人努力與忠恕的觀念,推已及人,把文化價值系統社會化、具體化、體制化,並為社會整體的維護與發展提供整合力量.內在品性的培養及其外化是求仁,外在行為的約束與規范及其內化是循禮.內外互動也顯示了孔子思想既非後世腐儒的自我封閉,亦非自我的擴張.以仁為總體抽象的文化價值系統與以禮為總體象徵的社會化規范系統在此相銜結並相互影響與推動.對作為行動者的君子、士、仁者的規定也構成了自成體系的人格系統,成為推動文化與社會共同發展的內在動力.如果一定要尋求孔子思想的核心,不如說這個沒有定名的孔子心目的理想人格是孔子人道思想的核心精神.\x0d君子修已的內容里最重要的概念是仁.仁在孔子思想中毫無疑問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但孔子並未有一個確切的定義,而是通過不同的具體情境下的對話及對人物事件的評論進行限定與論述,從而使抽象的概念指向具體的事物與現世生活.因而就仁的每一次論述都不能作為孔子關於仁的全部認識與定義.比如,《論語·陽貨》記載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對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換句話說,君子、士人通過學習與修養具備了某些品性,便能先難而後獲、(《雍也》)其言也訒,(《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或者剛毅、木訥,(《子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雍也》)能克已復禮.甚而至於民受其賜(《憲問》),為正義而殺身成仁.(《衛靈公》)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中說孔子所說的仁乃是統攝諸德,完成人格之名.此話甚是.仁本意有美、完備之意,孔子把它提升為代表一切美好的品德及文化價值與傳統信仰的普遍性的概念,而不是單純具體的道德觀念.程顥是這樣理解仁的: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理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近是.馮友蘭也認為仁人即全德之人,釋為Perfect Virtue.在孔子那裡,仁是一種普遍性的文化價值取向,能夠在循禮的過程中被內化為行動者(仁者)的內在品性,指導與調整個人在社會中的行動,使其達到或近於一種期望中的社會角色.如何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孔子一方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如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愛人,(《顏淵》)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等等,這些原則逐漸成為儒學的象徵.另一方面,孔子當時針對不同弟子不同情境下的發問,有具體的行為指向,這些答復是與當時的社會情勢及知識、文化、信仰的基礎相關的,並不具普遍意義.孔子也未曾有意把這些當作萬世不易之箴言.後世學者或由於迷信,或因惑於論述之繁復,或引一點闡發深意而不及其餘,或混於德、禮等概念而不知其本來.\x0d禮是孔子思想中又一極其重要的概念.禮本來是一種民族內部自然形成的包括禁忌在內的習俗與外在規范,但自形成時起便具有一定的社會政治的整合功能.周禮也是從周氏族習俗演化而來,在政治領域的擴展中,結合了包括夏、商諸部族在內的各地各部的禮俗,趨向政治化、倫理化並逐漸繁復.它不是個人主觀塑造的結果,而是歷史和文化演進的結果,儒家所稱的五禮,即吉、凶、賓、軍、嘉,都是些具體的禮儀,並非由為政者或思想者所人為創設,乃是與氏族的形成、擴展同時形成的代替權力維持的一種秩序.周公制禮作樂一方面顯示了周公在禮樂文化形成過程中的傑出貢獻,同時也是儒家造聖運動的產物.而周公的主要作用恐怕還在於以武功助周禮達於四境,即以周禮整一華夏,形成廣大區域內的新秩序.根據西周的考古資料,可以發現,大約到西周中期,周禮才基本形成並穩定下來.可見,禮的發展即是秩序的形成.\x0d馮友蘭認為,行禮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禮的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但我們可以想像:對祖先沒有感情的人也會行禮.這時,行禮是價值認同和融入社會的方式.孔子眼中的周禮乃是一種社會的文明與秩序,能夠成德成義、教訓正俗、決疑息爭,使上下有序,具有節制情感、慾望、安份守已的社會功能.因而,孔子極重視禮的層次,提升禮樂文化中的文化價值內涵,主張學禮、知禮,不學禮,無以立,(《季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孔子晚年整理古代文獻,並著《春秋》,《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引董仲舒語)\x0d禮制與禮儀在形成與發展的長期歷史過程中,總是體現了某些仁的原則.通常來講,仁以禮的形式體現出來才是適度的,所謂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記·曲禮上》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社會的文化價值與信仰能夠由於人的行動外化為禮制,純粹的禮儀制度是沒有意義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禮只有達到了仁的境界,有了仁的內在,才會真正在實踐中規范人們的行為,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左傳·隱公十一年》)而人在遵循傳統禮制及其發展的過程中,也繼承著禮制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仁與義,都是孔子理想價值所具有的內在的重要品質.義者宜也,即是當然、應該之意,至孟子時,常並講仁義.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下》)兩者從根本上是一樣的.禮制是相對於仁、義、敬諸德,是外在的,必須與仁的內容相合才有意義.但是,並非先有仁而後有禮,而是有仁者須有禮節之,知禮者、復禮者也可以得仁.兩者互動的橋梁便是成人或君子的修己.在孔子思想中,君子、仁和禮是相互規定的,三個層次的互動便是人的發展、社會秩序的均衡趨向與文化精神的演進.四孔子儒學是仁學,也是禮學,更主要的是人學.仁、禮、人(即君子、士或成人)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三個層次、三個系統的三極,互相影響,互為條件.自古及今,在中國哲學中喜強分體用、道器.如果非如此不能理解的話,那麼,以仁為道,則禮為載道之器,以禮為道,則人為載道之器,以人為道,則仁為載道之器.三個系統互為道器,互為體用.\x0d但我們必須清楚,三個系統間相互影響、促進的狀態只是先秦儒學的一種理想的均衡狀態.孔子也明白春秋時代的社會現實與理想間的差距,禮制與禮儀並不全部也不時時體現仁道的價值觀,因而並非不可以有所改進與損益,仁道的精神也並非時時以合禮的形式表現出來,兩者也有不一致的情形.《論語》中記載孔子對管仲的評價: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憲問》)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憲問》)管仲在孔子眼裡是不知禮的,但如其仁.盡管小禮節不能遵守,但他的行動達到了維護華夏文明與價值的統一與不滅的效果,引導社會走向有序,這其實便是禮的達成,應而也是達到了仁者所能的境界.這是一種解釋,矛盾依然存在.孔子思想並不構成嚴密完整的邏輯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講,其中存在的矛盾與隱晦之處正顯示了孔子思想體系之於後學的開放性.\x0d孔子本人在當時具體的社會變革中或許是保守的,或者是中庸的而非激進的,但他的思想體系卻是開放的,孔子也認識到社會的變化發展與禮制的變革,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孔子思想體系中的社會結構體系、文化價值信仰體系與人格體系都是自身處於不停轉換過程中的具有時間性和歷史性的子系統,相互可以構成一個更廣泛的文明結構.對理想人格、理想的大同社會和完善價值的追求是社會趨於有序、均衡的內在動力.秦漢以後,中國社會屢次大動亂之後的重建與文化信仰的重構莫不賴於儒家思想的這種穩定性與有序性,從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構成之一.\x0d孔子思想的保守性與其思想追求有序性本身有關,因為有序即是穩定,必然帶來一定的保守性,但更主要的是一個解釋學問題.我們不能讓孔子承當整個思想史乃至中國歷史的責任.從《論語》的記述來看,孔子是要恢復周禮的,似乎是頑固保守的,甚至有人考證出他是要恢復奴隸制度.其實,孔子是在一個無序的時代追求理想中的有序社會,他心目中的西周理想社會與歷史上真實的西周大不相同,是在溯古中創新.比如,孔子對許多問題並未涉及,我們無從得知他的真正態度,然而有些問題並非不知或者沒有過思考,而是故意的不語罕言,以示其思想轉換的方向,亦或另有深意.《論語》里多有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孔子對許多在當時的社會文化思潮中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問題不語罕言,其態度體現了他對周文化的內在把握,對當時流行的某些思想觀念及信仰採取淡漠迴避態度正是開拙新話題、進行論題轉換的一種方式.康有為論孔子托古改制並非全然是空穴來風,其實大有意味.\x0d孔子罕言性命天道,但還是相信天命的,或者說他認為應當相信.他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季氏》)又說:五十而知天命.(《為政》)天命或命,大致是指人力所無可奈何的事.但於弟子,孔子並不多講天命,以為天道玄遠,迷信則易產生消極的宿命論而不能努力盡人事.孔子把宗教的情結與力量轉移到人的生命的層次上,鼓勇於事前,必盡人事而後可言天命.孔子亦以天命解釋已道之不行: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憲問》)但求力行以應命而不消極以待命,此為孔子講天命之真意.《孔子家語·觀思第八》有這樣一段記載:子貢問於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將無知乎?子曰:吾欲言死者之有知,將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無知,將恐不孝之子棄其親而不葬.賜欲知死者有知與無知,非今之急,後自知之.生死、性命、天道皆孔子罕言之語,當在其新創的思想體系之外,孔子重視的並非真理與真知,而是從社會的整合功能,人倫的教育著眼,認為凡事有度,對事物真相的探究過細,易走極端,反為不美.不語也許正顯示了孔子思想之於時代的超越性、在思想史上的開放性和發展的多元可能性.然其後學沒有孔子的天賦智慧,難得其思想精髓,凡事戰戰競競,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泰伯》)禮儀趨於繁瑣程式化,動輒得咎,顧忌太多,大失孔子的堂堂氣象.\x0d於無序中求有序,孔子體現了其人道思想結構的創新與均衡,後世統一時代之儒生對孔子思想越是虔誠求真,實無異於有序中求有序,越是顯得教條僵化,正所謂腐儒是也.我把孔子看成一個社會學家,給予他一個均衡的思想結構,而也許這樣的結構並不真的在孔子那裡存在過,但孔子思想之於我的思想和思維結構是這樣的存在.

8. 孔子教育思想是什麼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傾盡心 血獻身教育,其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影響深遠。
1.教育作用:
教育對社會的作用是「庶」、「富」、「教」。「庶」指較多勞動力,「富」指人民群眾有豐足的物質生活,「教」指使人民受到政治倫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教育對個人的作用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指先天素質,「習」指後天習染,包括教育與社會環境的影響。
2.辦學方針:
有教無類:「有教無類」指,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
「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一般平民,利於教育和文化發展。它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3.教育目的:
「學而優則仕」孔子提出從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這條培養人才的路線,概括為「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仕」把讀書與做官聯繫到一起,成為封建統治者維護統治和籠絡人才的手段。
4.教學內容:
孔子創立私學,以「六藝」為內容,主要教材是孔子編撰的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教學的特點有:偏重社會人事;偏重文事;輕視科技與生存勞動
5.教學方法:
學、思、行結合;啟發誘導(孔子是中國第一個提倡啟發式教學的人);因材施教。
6.道德教育:
孔子主張以「禮」為道德規范,以「仁」為最高道德准則。「仁」 與「禮」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德育原則有: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內省、 改過。
7.教師條件:
孔子認為一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有:(1)學而不厭(2)溫故知新(3)誨人不倦(4)以身作則(5)愛護學生(6)教學相長
8.歷史貢獻:
孔子是全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史上做出了很多貢獻;如 強調教育的作用,創立私學,編纂六經,實行「有教無類的」方針等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全面、正確地去評價,批判繼承

9.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9)屬於孔子教育教學理論的是擴展閱讀

孔子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

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愛護學生,學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融洽,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閱讀全文

與屬於孔子教育教學理論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