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合實際闡述現代教學媒體的選擇與應用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結合實際闡述現代教學媒體的選擇與應用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 如何利用多媒體教學原則開展教學
多媒體課件應用的目的是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既要有利於教師的教回,又答利於學生的學。所以首先關心的是利用某個課件進行教學是否有必要。(1)選取那些常規方法無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觀察不清的內容。(2)選取課堂上用常規手段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解決教學重點、難點問題。
③ 簡述課堂教學的三大原則是什麼課堂教學有哪三大策略
課堂教學的三大原則:
1、目標原則
課堂管理應當有正確而明晰的目標,它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最終指向教學目標。
目標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響和制約師生的課堂活動,能起積極的導向作用。
並且,目標使學生成為積極的管理參與者,對於發揮學生自覺的求知熱情,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積極意義。
2、激勵原則。
通過各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熱情。
貫徹激勵原則,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努力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氣氛,創造有利學生思維、有利教學順利進行的民主空氣,而不應把學生課堂上的緊張與畏懼看作管理能力強的表現。
3、反饋原則。
運用信息反饋原理,對課堂管理進行主動而自覺的調節和修正,是反饋原則的基本思想。課堂管理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只有建立在班級學生思想、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這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備課過程中,認真調查教育對象的具體狀況,分析研究必要的管理對策。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運用即時信息來調整管理活動。
課堂教學的三大策略是:
一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策略——化難為易
1、化抽象為形象。教師可以運用形象比喻使語言形象化,通過圖像的直觀性把課文所描寫的景色所闡述的道理具體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獲得生動的形象,還可以通過表演、演示、操作等動作使之形象化。
2、化理論為實踐。它具有生活性、活動性、經驗性。教師要將語文學習回歸於生活中,在使用、應用中學習語文,積累經驗、結合自己的經驗去感悟理解。
3、化未知為已知。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以舊知為基礎的,新知識可以在舊知的基礎上引申和發展起來,要麼在舊知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要麼由舊知重新組織或轉化而成。所以利用舊知學習新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策略。
4、化復雜為簡單。教師要教簡單的語文,要簡單的教語文。而把復雜的語文教學做簡單,要做到:教學目標要簡要,教學內容要簡約,教學過程要簡潔,教學方式要簡練,作業要簡化。
二是增進學習結果的教學策略——化淺為深
1、由結論到過程。讓學生學深學透的第一要義就是要展示知識本身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同時也要讓學生的思維捲入到知識的獲得過程。
2、由知識到問題。教師應把知識轉化成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思考、探究,並圍繞問題進行交流、互動、研討,這樣就能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深學透。
3、由已知到未知。教學中要善於把學生從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讓學生處在陌生、未知的狀態,以激發學生的思考。
4、由一元到多元。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是認識和思維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為此,新課程教學提倡和強調學生對文本的多種解讀、對問題的多種解答和對情景生活的多種體驗感悟。多樣化和個性激活了課堂、激活了思維,有助於學生學得深、學得透,學出個性。
5、由傳承到創新。學習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傳承和接受,也是對課本知識的創新和質疑,這樣的學習才會學得深學得透。
6、由依賴性的學到獨立性的學。教師要改變舊的課堂教學方式,變「我告訴你」為「我幫你忙,你自己去學」,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會,學得深、學得透。
7、由教知識內容到教思維方法。以書本形式出現的知識,它的思維和智力價值是潛在的。
三是提升學習體驗的教學策略——富有情趣
讓學生越學越愛學、樂學的具體策略有很多,但這些策略一定有其共同的秘訣:富有情趣。情趣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發現的幸福。這是有效教學的動力源泉。
(3)課堂教學媒體呈現的原則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的優點:
班級教學的主要優點是:
1、把相同或相近年齡和知識程度的學生編為班級,使他們成為一個集體,可以相互促進和提高。
2、教師按固定的時間表同時對幾十名學生進行教學,擴大了教育對象,加快了教學進度,提高了教學工作效率。
3、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方面有統一的規定和要求,使教學能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發展教育事業。
4、各門學科輪流交替上課,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又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效果,減輕學習疲勞。班級教學的出現是教育史上一個重大的進步。
班級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充分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同時又難以充分照顧優、差生的學習和發展。
④ 結合所學課程《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與研究》,舉例說明課堂教學中選用教學媒體的原則。
發布者: 王秀華 發布時間: 2011-8-7 13:08:30
課堂教學中選用教學媒體的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既要根據課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媒體。不管選用哪種教學媒體,都必須服從教學目標需要,適於表現教學內容,都是為了達到課堂教學目的服務的。
(二)針對性原則
教學媒體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根據教學目標的類型和學習者的特徵選用教學媒體。教學媒體要符合教學心理規律,適於教學對象特徵。此外,還要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選擇媒體軟體。千萬不可不管學生情況,硬往課堂教學中塞。
(三)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原則是注意多種媒體的綜合使用,它是指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課堂教學應多選一些媒體.
(四)適度性原則
切勿過分依賴某種教學媒體,並注意與教學方法密切結合。
媒體的選擇還應遵循適度性原則,既要注意多種教學媒體的優化組合,又要注意一堂課不可用得太多,太濫,否則還會使學生眼花潦亂,感到疲勞。
(五)經濟性原則
媒體系統的建立應符合學校經濟發展要求,適用學校現代教學狀況。 選擇媒體,除了看使用效果外,還要看何種媒體經濟適用。
總之,任何媒體都具有其獨特的功能特性和應用優勢,都有它最適用的場合和應用對象。我們要根據這些媒體選用原則優化組合這些教學媒體,將其媒體特長充分發揮,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媒體僅是傳遞教學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媒體作用重在輔助,教師、學生仍是主體,媒體選用是否能發揮最大效益取決於教師自身的素質和學生的接受程度。
⑤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教學媒體,需要遵循什麼原則
要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現代教學媒體。比如一堂語文課,如果教學目標是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就應考慮選用錄音媒體;如果教學目標是通過看圖讓學生造句或作文,提高觀察能力,那就應選擇投影或幻燈。不管選用哪種教學媒體,都是為達到課堂教學目標服務的,都是服從於教學任務這個大局,決不能想用哪種媒體就用哪種媒體。
⑥ 敘述我國課堂教學中媒體選擇與利用原則
1、教學上實用
2、內容上正確
3、形式上美觀
4、製作上經濟
5、手法上創新
⑦ 現代教學媒體的選擇與應用應遵循什麼原則
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要注意量的問題。多媒體運用太多了會導致教師為完成預設好的教學環節疲於奔命,整堂課教師只能被課件牽著鼻子走,匆匆跑過場,根本無暇顧及學生尚未解決的問題,學生也猶如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對該掌握的知識沒時間細細咀嚼、品味,最終落得食而不化。 有位老師在上《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這課時,只用了一張朋友們聚集在福樓拜家高談闊論的圖片及幾框寫有閱讀要求的文字幻燈片,讓學生討論,指出圖片中每個人物的姓名,並用文中的語句概括人物的性格。結果整堂課學生學得趣味盎然。 (3) .適合教材 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研究人員是校本研究的三個核心要素,他們構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體關系。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校本研究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和行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或回頭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個方面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只有轉化為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覺自願的反思行為,校本研究才有基礎,才得以真正的落實。 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是校本研究的標志和靈魂。校本研究強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專業引領。專業引領主要是指各層次的專業研究人員對校本教研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