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設計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
前置性作業又稱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實施的一個專重要形式。前置性學習屬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來確定教,更好地為學服務。前置性學習不完全等同於課前「預習」,它在傳統「預習」的基礎上,拓展了內容,豐富了形式,學生事先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理解,會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說,前置性作業的布置和落實是生本課堂、生成性課堂成功的關鍵要素。
2. 如何布置前置性作業(轉載)麻煩告訴我
前置性作業形式:數學學科的前置性作業的設置應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本班的學生情況而定,老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前,先要深入鑽研教材,認真地備好課,掌握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只要每次的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能圍繞教學目標就行了。前置性作業形式比較靈活多樣,可以布置在書本上完成,也可以寫在練習本上,還可以由教師准備前置性知識小研究讓學生完成。
我是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不同,採用了三種形式:①直接讓學生自學課本例題,用在書上作批註、作記號、提問題的方式,布置前置性作業在書本上完成。
②同時我還給我班學生每人准備了一個小研究本,有時我讓學生在小研究本上完成前置性作業,格式如下:
一、自學內容
二、我學會了
三、我要舉例
四、我想提問
③還可採用讓學生完成前置性知識小研究表的方式,格式如下:
×××知識小研究研究內容前置作業目標:前置學習目標的確定應該具體,針對不同的年級又有所不同。
低年級學生由於認知水平有限,側重於自學習慣的培養,對他們在新授課的前置性作業用不著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兩個或兩三個主要的知識點,再加上少量的練習題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在小組和班級交流中體會,這樣降低了難度,學生會更樂於自學。
正如李芳校長所說:「在低年級數學的前置學習主要是根據下節課的內容找身邊的、生活中相關的數學例子,帶例子,是一種既有一定范圍、又可以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活動,帶來的例子,可以用書面或口頭交流。或者是讓學生自學內容,談談「我明白了什麼?」「不明白什麼?」「我有什麼問題?」「我的看法是什麼」只要學生接觸過思考過就可以」。
根據以上原則,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或一位數時,我給學生布置了前置作業(自學例1和例2並完成「做一做」,不會的可請教家長)。第二天,在課堂上我請學生來教學例題,早有準備的學生迫不及待地發言,之後怎樣口算,注意什麼,基本都是學生介紹的,我只做了歸納和總結。在鞏固練習時,我讓學生上黑板板演,其餘學生做「小評委」,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要求比老師還嚴,從課後作業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這也許就是低入高出吧!
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他們的前置性作業可以把這課時的教學要求比較全面具體地提出來,可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實踐研究的內容,讓他們能通過自學掌握知識要點,課堂上再對所掌握的內容進行反饋,交流,把課堂全部還給學生,學生會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比如學習圓的周長的計算推導,就可以設計一個研究表格讓學生測量幾個圓的周長和直徑並進行計算來發現規律,推導圓的計算公式、在學習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前置學習內容:1、自學課本思考你知道了什麼?給大家演示方法來說明2、你能用你所學的知識解釋為什麼車輪要設計成圓形的嗎?(此例摘自李芳校長生本感悟)
正如專家所說:「前置性學習內容不要過多或者是過於具體,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還不能給學生太多需要動筆去完成的內容,如果學習內容比較具體單一可以課上提出自學問題,讓學生課上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同樣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是以生為本。」
前置性作業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也通過這個方法教會了學生如何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內容,拓展了視野,增長的知識。假如能在課堂上利用好前置性作業的話,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所以,老師在布置完作業後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在課堂上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作業成果,讓他們的勞動有所做也要有所用,這樣的話,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興致才能得以保持,學生才樂於去做,才能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學習自信心。
3. 如何設置前置性作業
淺談生本課堂教學中前置性作業的布置 「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教少學多,不教而教,以學定教。假如在教學前,學生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幾點。教師把第二天課程的教學目的、要求,變成學生先學的一個前置性作業――實際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學要求變成學生先學的一個問題,通過「前置性作業」的形式,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因此如何設計布置「前置性作業」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節。 一、幾點感悟: 在自己近三個月的生本實驗期間,我通過前置性作業布置的實驗,有了一些收獲但更多的是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詳盡的掌握,我幾乎每天都有前置性作業,但一段時間下來,卻發現學生的前置性作業完成質量一日不如一日,學生前置性作業興趣也沒以前高,更可怕的是課堂上學生無精打彩的匯報和與此同時表現出來的不良傾聽習慣,讓我好好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我發現自己的前置性作業布置的太多而且要求太籠統,學生不知道該了解什麼、思考什麼,這樣導致第二天的課堂匯報交流抓不住重點,知識點的突破就更談不上了。再者,無效的前置性作業時間長了,會讓學生的課前先學留於形式,不僅成為了學生的負擔,甚至引起學生和家長的忽視。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認識到前置性學習首先是為了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讓課內的學習更具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具寬泛。不是每門學科都需要前置性學習,前置性學習的設計就不同學科層面應該是「體現學科特點」,但都指向「學的研究」;研究容量我認為應該是「少而精」,可根據每個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性布置,數學一般新授課和復習整理課比較適宜布置前置性作業;前置性作業內容一定要適中,就學生心理層面應該是「接受並喜歡」,千萬不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同時,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知識及年齡特點,選擇課前和課中相結合的前置性作業形式,可課前先學,也可課中先學,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為學生的學服務。就教師設計層面應該是「開放並具價值」,前置性作業設計絕對不是簡單問題、相應習題的堆砌。正如李芳校長所說:「之所以要學生進行前置學習,是因為要讓每個孩子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進行學習,而且是因為教師的教是以學(學生已有的思考基礎)來確定教的內容和教的形式,來更好的為學服務。」 同時,我也認識到設計前置性作業對教師的要求:熟悉並吃透教材,領悟相應的重難點,教學目標要定位準確。如果教師布置前置性作業時對目標把握的不明確、不準確,那麼課堂上學生的交流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談的淺層次上,教師更不能引領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我認為數學老師應依據本學科的特點,把握住清晰、准確、合適的目標定位,在不改變現行教材編排的基礎上一是要考慮如何精心設計前置性學習的內容;二是要思考哪些具有開放且有價值的問題需要學生充分的探索與研究。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和備課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只有有了問題的開放,才有可能帶來探索的開放,繼而形成思維的開放。科學的前置性作業的完成,使得課內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也使得例如數學學習的思維性、開放性、邏輯化等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讓學生有備而來的學,這也才是生命的課堂、平等的課堂。 1、前置性作業形式:數學學科的前置性作業的設置應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本班的學生情況而定,老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前,先要深入鑽研教材,認真地備好課,掌握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只要每次的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能圍繞教學目標就行了。前置性作業形式比較靈活多樣,可以布置在書本上完成,也可以寫在練習本上,還可以由教師准備前置性知識小研究讓學生完成。 我是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不同,採用了三種形式:①直接讓學生自學課本例題,用在書上作批註、作記號、提問題的方式,布置前置性作業在書本上完成。 ②同時我還給我班學生每人准備了一個小研究本,有時我讓學生在小研究本上完成前置性作業,格式如下: 一、自學內容 二、我學會了 三、我要舉例 四、我想提問 ③還可採用讓學生完成前置性知識小研究表的方式,格式如下: ×××知識小研究研究內容2、前置作業目標:前置學習目標的確定應該具體,針對不同的年級又有所不同。 低年級學生由於認知水平有限,側重於自學習慣的培養,對他們在新授課的前置性作業用不著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兩個或兩三個主要的知識點,再加上少量的練習題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在小組和班級交流中體會,這樣降低了難度,學生會更樂於自學。 正如李芳校長所說:「在低年級數學的前置學習主要是根據下節課的內容找身邊的、生活中相關的數學例子,帶例子,是一種既有一定范圍、又可以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活動,帶來的例子,可以用書面或口頭交流。或者是讓學生自學內容,談談「我明白了什麼?」「不明白什麼?」「我有什麼問題?」「我的看法是什麼」只要學生接觸過思考過就可以」。 根據以上原則,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或一位數時,我給學生布置了前置作業(自學例1和例2並完成「做一做」,不會的可請教家長)。第二天,在課堂上我請學生來教學例題,早有準備的學生迫不及待地發言,之後怎樣口算,注意什麼,基本都是學生介紹的,我只做了歸納和總結。在鞏固練習時,我讓學生上黑板板演,其餘學生做「小評委」,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要求比老師還嚴,從課後作業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這也許就是低入高出吧! 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他們的前置性作業可以把這課時的教學要求比較全面具體地提出來,可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實踐研究的內容,讓他們能通過自學掌握知識要點,課堂上再對所掌握的內容進行反饋,交流,把課堂全部還給學生,學生會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比如學習圓的周長的計算推導,就可以設計一個研究表格讓學生測量幾個圓的周長和直徑並進行計算來發現規律,推導圓的計算公式、在學習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前置學習內容:1、自學課本思考你知道了什麼?給大家演示方法來說明2、你能用你所學的知識解釋為什麼車輪要設計成圓形的嗎?(此例摘自李芳校長生本感悟) 正如李芳校長所說:「前置性學習內容不要過多或者是過於具體,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還不能給學生太多需要動筆去完成的內容,如果學習內容比較具體單一可以課上提出自學問題,讓學生課上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同樣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是以生為本。」 前置性作業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也通過這個方法教會了學生如何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內容,拓展了視野,增長的知識。假如能在課堂上利用好前置性作業的話,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所以,老師在布置完作業後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在課堂上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作業成果,讓他們的勞動有所做也要有所用,這樣的話,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興致才能得以保持,學生才樂於去做,才能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學習自信心。
4. 如何設計前置性作業
「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教少學多,不教而教,以學定教.假如在教學前,學生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幾點.教師把第二天課程的教學目的、要求,變成學生先學的一個前置性作業――實際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學要求變成學生先學的一個問題,通過「前置性作業」的形式,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因此如何設計布置「前置性作業」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節.
一、幾點感悟:
在自己近三個月的生本實驗期間,我通過前置性作業布置的實驗,有了一些收獲但更多的是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詳盡的掌握,我幾乎每天都有前置性作業,但一段時間下來,卻發現學生的前置性作業完成質量一日不如一日,學生前置性作業興趣也沒以前高,更可怕的是課堂上學生無精打彩的匯報和與此同時表現出來的不良傾聽習慣,讓我好好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我發現自己的前置性作業布置的太多而且要求太籠統,學生不知道該了解什麼、思考什麼,這樣導致第二天的課堂匯報交流抓不住重點,知識點的突破就更談不上了.再者,無效的前置性作業時間長了,會讓學生的課前先學留於形式,不僅成為了學生的負擔,甚至引起學生和家長的忽視.
由此我感發思考:①是不是所有的學科都要設計前置性作業?②就某一個學科內容而言是否每天都要設計前置性作業?③過多前置性作業是增負還是減負?④前置性作業是否一定表現在課外?⑤如何設計前置性作業?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認識到前置性學習首先是為了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讓課內的學習更具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具寬泛.不是每門學科都需要前置性學習,前置性學習的設計就不同學科層面應該是「體現學科特點」,但都指向「學的研究」;研究容量我認為應該是「少而精」,可根據每個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性布置,數學一般新授課和復習整理課比較適宜布置前置性作業;前置性作業內容一定要適中,就學生心理層面應該是「接受並喜歡」,千萬不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同時,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知識及年齡特點,選擇課前和課中相結合的前置性作業形式,可課前先學,也可課中先學,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為學生的學服務.就教師設計層面應該是「開放並具價值」,前置性作業設計絕對不是簡單問題、相應習題的堆砌.正如李芳校長所說:「之所以要學生進行前置學習,是因為要讓每個孩子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進行學習,而且是因為教師的教是以學(學生已有的思考基礎)來確定教的內容和教的形式,來更好的為學服務.」
同時,我也認識到設計前置性作業對教師的要求:熟悉並吃透教材,領悟相應的重難點,教學目標要定位準確.如果教師布置前置性作業時對目標把握的不明確、不準確,那麼課堂上學生的交流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談的淺層次上,教師更不能引領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我認為數學老師應依據本學科的特點,把握住清晰、准確、合適的目標定位,在不改變現行教材編排的基礎上一是要考慮如何精心設計前置性學習的內容;二是要思考哪些具有開放且有價值的問題需要學生充分的探索與研究.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和備課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只有有了問題的開放,才有可能帶來探索的開放,繼而形成思維的開放.科學的前置性作業的完成,使得課內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也使得例如數學學習的思維性、開放性、邏輯化等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讓學生有備而來的學,這也才是生命的課堂、平等的課堂.
二、如何布置前置性作業:
1、前置性作業形式:數學學科的前置性作業的設置應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本班的學生情況而定,老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前,先要深入鑽研教材,認真地備好課,掌握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只要每次的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能圍繞教學目標就行了.前置性作業形式比較靈活多樣,可以布置在書本上完成,也可以寫在練習本上,還可以由教師准備前置性知識小研究讓學生完成.
我是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不同,採用了三種形式:①直接讓學生自學課本例題,用在書上作批註、作記號、提問題的方式,布置前置性作業在書本上完成.
②同時我還給我班學生每人准備了一個小研究本,有時我讓學生在小研究本上完成前置性作業,格式如下:
一、自學內容
二、我學會了
三、我要舉例
四、我想提問
③還可採用讓學生完成前置性知識小研究表的方式,格式如下:
×××知識小研究
研究內容
2、前置作業目標:前置學習目標的確定應該具體,針對不同的年級又有所不同.
低年級學生由於認知水平有限,側重於自學習慣的培養,對他們在新授課的前置性作業用不著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兩個或兩三個主要的知識點,再加上少量的練習題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在小組和班級交流中體會,這樣降低了難度,學生會更樂於自學.
正如李芳校長所說:「在低年級數學的前置學習主要是根據下節課的內容找身邊的、生活中相關的數學例子,帶例子,是一種既有一定范圍、又可以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活動,帶來的例子,可以用書面或口頭交流.或者是讓學生自學內容,談談「我明白了什麼?」「不明白什麼?」「我有什麼問題?」「我的看法是什麼」只要學生接觸過思考過就可以」.
根據以上原則,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或一位數時,我給學生布置了前置作業(自學例1和例2並完成「做一做」,不會的可請教家長).第二天,在課堂上我請學生來教學例題,早有準備的學生迫不及待地發言,之後怎樣口算,注意什麼,基本都是學生介紹的,我只做了歸納和總結.在鞏固練習時,我讓學生上黑板板演,其餘學生做「小評委」,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要求比老師還嚴,從課後作業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這也許就是低入高出吧!
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他們的前置性作業可以把這課時的教學要求比較全面具體地提出來,可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實踐研究的內容,讓他們能通過自學掌握知識要點,課堂上再對所掌握的內容進行反饋,交流,把課堂全部還給學生,學生會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比如學習圓的周長的計算推導,就可以設計一個研究表格讓學生測量幾個圓的周長和直徑並進行計算來發現規律,推導圓的計算公式、在學習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前置學習內容:1、自學課本思考你知道了什麼?給大家演示方法來說明2、你能用你所學的知識解釋為什麼車輪要設計成圓形的嗎?(此例摘自李芳校長生本感悟)
正如李芳校長所說:「前置性學習內容不要過多或者是過於具體,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還不能給學生太多需要動筆去完成的內容,如果學習內容比較具體單一可以課上提出自學問題,讓學生課上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同樣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是以生為本.」
前置性作業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也通過這個方法教會了學生如何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內容,拓展了視野,增長的知識.假如能在課堂上利用好前置性作業的話,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所以,老師在布置完作業後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在課堂上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作業成果,讓他們的勞動有所做也要有所用,這樣的話,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興致才能得以保持,學生才樂於去做,才能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學習自信心.
5. 生本教育省內外前置性作業研究現狀
前置性作業又稱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實施的一個重要形式專。前置性學屬習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來確定教,更好地為學服務。前置性學習不完全等同於課前「預習」,它在傳統「預習」的基礎上,拓展了內容,豐富了形式,學生事先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理解,會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說,前置性作業的布置和落實是生本課堂、生成性課堂成功的關鍵要素。
6. 生本教育 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應如何布置
如何布置小學英語作業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完善。其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訓練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英語的交際水平。同時,科學合理的作業布置又會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起到及時反饋作用,有利於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一、作業布置要有針對性。
作業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有利於實施英語教學目標,要有意識地設計和布置相關內容,使作業目標明確,讓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符合學生所學知識的能力水平。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做作業的動機。例如五年級英語My Family這一單元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後扮演家庭成員,幾個人一組自願結合,扮演不同角色編寫對話,在課堂進行角色表演。通過這種口頭、筆頭訓練學生熟練掌握了所要掌握的句型。
二、作業布置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好任何一門功課的首要條件。因此布置作業時不能總是讓學生抄單詞寫句子,這樣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盡量使作業類型多樣化,內容新穎,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英語課Happy birthday這一課時,讓學生結合自己過生日時的具體情況進行討論:有沒有生日聚會( Birthday party),有沒有生日禮物(Birthday presents),有沒有生日蛋糕和蠟燭(Birthday cake and candles)。學生討論非常激烈。討論過後讓學生畫一畫生日蛋糕和禮物。並讓其家人過生日時唱一首「Happy birthday」,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新知。
三、作業布置要有精簡性。
在提倡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必須把好作業的質量關。要精心選擇和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習題,使作業少而精,但同時又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既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英語交際能力,不能布置超量作業。杜絕「題海戰術」,否則學生產生厭學、逃避作業的心理就將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小學英語如何布置有效的家庭作業
關鍵詞:形式多樣,循序漸進,新舊結合,輕松愉快,展示互動。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減負是首當其中的一項任務。要減負,如何給學生布置作業成了老師們們莫衷一是的話題。該給學生什麼樣的英語作業呢?尤其是對於尚未把英語當成主要科目的小學生來說,更應該給他們一些能培養其學習興趣,多種技能結合的,可選擇性的作業,所以作業的設計要盡量從各層次的學生實際出發,注意把握好難易度,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保證能力弱的學生做得了,「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
當然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作業也要嚴格控制總量,特別要控制那些機械性練習的量。作業的設計要依據教材,圍繞教學要求,與教材和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相匹配。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了解教材和每堂課的基本性和發展性目標,然後針對目標設計編製作業,保證目標的落,讓家庭作業放射出奇異的光芒。
一、形式多樣,五彩繽紛。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在設計作業時要多角度(聽、說、讀、寫)多形式(字母、單詞、句型、對話、短文、演小品等),讓學生多種器官參與活動,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運用能力得到訓練。但是小學生的有效注意時間較短,因此,在貫徹多樣性原則時,要防止題量過多和題型繁雜的傾向。作業的設計要精選精編,合理控製作業量。比如說: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布置可選擇性作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或二種。如在教完Happy New Year時,給學生以下幾種選擇性作業:
(1)圖文結合畫一張中西方節日對比連環畫。
(2)選擇熟悉的兒歌調動積極性。
(3)能力強的學生試著寫一篇相關的小短文,朗讀給同學聽。
(4)至少得流利讀出課文。
這樣,喜歡畫畫的同學便會選擇第一項作業,過後老師組織同學互相評賞和帶畫交談的活動,在畫、寫、談的過程中,便將本單元的知識熟識了,而喜歡唱歌的同學則可選第二項,用自己愛唱的歌曲換入合適的單詞或句子,上口而又優美的表達出來,使學與唱融為一體,大大激發了興趣,又不會使他們產生有作業的壓力感。如,有一學生就用如下的歌詞套用Happy New Year的曲調唱出一首歌來:
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Chinese and England.
In the spring,In the winter.
Happy New Year Chinese and England.
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We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We give presents,We sing Christmas songs.
Happy New year in England.
對於這些作業,老師要及時收檢或抽查,不時提供同學們展示作業的舞台,如舉辦英語角等豐富第二課堂的活動。很多學生會把自己平時說、唱、演的作業拿到活動中展示。
當然作業要兼顧知識、技能、能力的訓練,還可以是培養興趣的作業。比如某些學具的製作等。此外,也可以將到圖書館和通過計算機、網路尋找學習資料或實踐活動材料等作為作業的一部分,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循序漸進,流光溢彩。
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程序編製作業題。給學生有序的、台階式的作業任務,引導學生「步步登高」,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完成作業的興趣。比如說,前面提到的那些種類的作業,當然不是一口氣便可達到的。比如說:
a、畫畫學英語可以先畫單個物品寫單詞,進而發展到句子、對話、甚至連環畫式的故事。
b、作詞套曲的可從簡單的兒歌,如《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等,套入詞或簡單的句子再到學生自己能熟唱的曲目而自由創作。
c、編寫短文或小品可以新舊結合,由少到多,程度低的3—5句,5—7句,能力強的當然是越多越好。做不到的同學,老師甚至可以編好對話,放空格讓學生填詞或句子,漸漸放手到自編。
d、不要貪多而面面具到。
三、新舊結合,光彩奪目。
英語學科由其自身的特點,學生需要經常復習。為此教師設計的作業要有機地將新舊語言材料結合起來。讓學生看到新的語言材料是如何與他們已學的語言材料相聯系的。如:在教句型What』re they doing?主要學習現在進行時What』re they doing?They are rowing a dragon boat.課後老師發給學生一張從單數到復數活動場面的圖畫,讓學生塗色,並給每一幅圖用現在進行時的表達法配對話,教師給每幅圖提供人稱,引導其寫出What』s Li shan/Lucy doing?She is playing the flute. What are you doing?I』m/we are reading. What』re they doing?They』re playing football.教師在圖片的前後添上一些對話使整幅圖成為一個有連貫性的連環畫。這樣使新舊知識連為一體。下一次上課時,讓學生帶上自己的畫去彼此交流,或小組對話,把它們表演出來,以抽查的形式檢查作業,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怎樣讓新舊知識融會貫通。還比如教完 food那一模塊時,讓學生結合Festival那一模塊的表達法,比較中西方習俗與食物的不同,自編編自演小品,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輕松愉快,絢麗多彩。
作業量要適度,以不增加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前提。每天量的控制最好幾個學科共同協商,免得學生顧此失彼,使學生的休息時間無法保證。比如說前面所說編寫對話、表演、畫畫等,以一至二周為單位,根據這段時間所學的內容給一個主題性作業,學生在畫、唱、演、編寫對話中任選一樣,這是老師要抽查的作業,而每天要把這周所教的課文跟錄音機讀3—5遍,大約每天需用15分鍾。另外囑咐學生見縫插針的學習,在睡前,吃飯或閑暇無事時多放英語方面的錄音,為自己製造英語學習的氛圍。
五、展示互動,異彩紛呈。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寫的作業較少,這樣作業似乎無法收檢了。不對,只要有作業,不管什麼作業都得及時檢查。可是,現在小學英語教學尚未全面鋪開,師資缺乏,一個教師常面臨幾百個學生,作業實難一一批改,該怎麼辦呢?其實檢查作業的方式是開放而多樣的,比如說:
1.開展多種英語興趣活動,讓學生提供展示作業的空間。
a .開設英語角為愛唱、演、朗誦的同學提供舞台,平時每節課提供5分鍾展示各種作業的時空。
b.舉行全校性的唱英文歌曲,講英語故事、朗誦、演講等活動也是展示作業的形式之一。
2.師生結合,發揮互評,自評作用。
a、對於書寫方面的作業,老師可用抽查收檢的方式,輪流批改,優秀作業可以展示在各班的「學習園地」中作為鼓勵。
b、老師無法批改的,在學生中設立小組長,由小組長檢查,記錄在老師提供的登記表上,老師收查登記表,督促完成作業。
c、學生自設成長袋,收集自己的書寫作業,記錄自己在畫、唱、演、讀方面的作業,一段時間後,先自我總結,再互相交流,互相評價,互相促進。
作業不僅僅是師生間教學信息的互相反饋,而且是聯系和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在作業中學生的思想和自主學習情況,細心的教師都能覺察到。同樣老師對他們的作業的評語、為他們提供的展示舞台,學生也能領悟出教師對他們是否真誠,有信心和有責任心。教師對學生的努力一定要有切合實際的鼓勵;對他們取得的成績,進步要表現出發自內心的贊賞和喜悅;對學生作業中的過錯和疏忽一定要誠心誠意地以恰當的方式指出;對於一些落後的學生要有同情心和責任心。贊揚要恰如其分,批評要委婉重在鼓勵。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成就動機能夠很好地激發人的學習動機。學生們都渴望成功的,成功的動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這在做作業中也會表現出來。因此,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時應注意盡量少一些千篇一律的抄寫題,多一些可適當自由發揮的題目或問題,讓不同程度和不同愛好的學生都有發揮想像的空間和提出不同的觀點的機會,然後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家庭作業成為課堂的延伸,放射出奇異的光芒,成為輔助英語教學的奇葩!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書寫能力
(一) 在穩、准、狠中抓住書寫的規范性
一切行為都要受到約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英語書寫也得循規蹈矩。教師在新授每一個規則時都要以書寫體來規范學生,這種規范的做法要堅持始終,否則錯誤的容易先入為主,只有堅持規范性教學才能為後繼的書寫教學打下一個堅實基礎,學生才能逐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我認為,在英語書寫教學中,穩、准、狠是規范書寫的關鍵要素。
1.如何做到「穩」?
在學生初學書寫時,應該首先培養他們先看、再寫的習慣,開好第一扇窗,讓學生學會學習,善於觀察、歸納。一旦發現有學生沒認真看、聽教師書寫規則與步驟就急於書寫,教師應該及時制止,集中學生注意力後再進行講解。
2.如何做到「准」?
「師者,人之模也」,教師自己的書寫對學生而言是一塊樣板,因此教師一定要示範到位。通過教學觀察,發現部分老師字母傾斜角度過大,連筆寫等現象,教師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讓學生把握書寫的准確性。
(1)利用色彩教學解決筆畫易混淆問題。
(2)動手標號有效解決筆畫易混淆問題。
(3)幫助學生歸納書寫技巧
及時幫助學生歸納、總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書寫效果,教師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法。
●利用兒歌、口訣輔助學生英文書寫
字母書寫時,我就滲透了下面一則兒歌。
字母書寫有規律,右傾五度正合適。
大寫一律上兩格,上不頂線是原則。
小寫字母怎麼辦?請你耐心往下看:
頭上有「辮」上兩格(b, d, h, k, l),有「尾」下面兩格拖(g, q, y),
無「辮」無「尾」中間格(a, c, e, m, n, o, r, s, u, v, w, x, z),
惟有f, j, p佔三格,
i, t中上一格半,對照課本仔細看,
養成書寫好習慣,關鍵還要反復練。
在教句子書寫格式時,我又運用了一首順口溜:「頭大寫,尾標點,句號縮成小圓點。詞詞分開別粘連,糖葫蘆一串沒法念。」這樣有趣生動的順口溜,英語的句子書寫規則很快被學生掌握並銘記在心。
●抓住典型字母進行教學
印刷體和書寫體的比較:字母I的大寫印刷體和字母L的小寫印刷體是相同的,有學生在抄寫過程中會出現書寫顛倒現象,教師要強調。
3.如何做到「狠」?
這里的「狠」即為「嚴」。教師要嚴格指導學生進行書寫字母的練習,第一步邊觀察邊書空練習,熟練筆順;第二步在課本上進行字母描紅;第三步在抄寫本上臨摹上書寫;第四步在課外本上鞏固練習。
結合我校學生實際,確立書寫能力和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學生名單,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指導,結合趣味練習逐一過關,學生書寫水平有明顯提高。
(二) 以多樣性、趣味性練習驅散書寫的枯燥及無效
1.趣味練習為依託,達到有效鞏固目的
為了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在杜絕狂抄濫寫的同時,如果能設計形式新穎的書寫練習,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學字母時,經常讓學生做這樣一些練習。例如,寫出所給字母的左鄰右舍,把所給字母改成大寫或小寫,改錯誤等。通過這些形式不僅加快了他們對字母的熟練掌握,也訓練了他們的書寫技能。
高年級學生能夠熟練抄寫字母後,就可以讓他們嘗試抄寫單詞,或者再進一步抄寫句子、課文等。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綜合了字母書寫,單詞書寫和句子書寫要求的題目,如抄寫「THIS IS MY COMPUTER」,並將其大寫字母再改成小寫字母,寫成一個完整的句子。讓他們不斷地進行綜合練習,逐步熟能生巧,靈活地掌握這些字母的書寫以及大小寫之間的變化。
2.以競賽為載體,保持學生書寫興趣
為了能讓學生在英語書寫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我在班裡開展了為期一學期的書寫競賽活動。要求作業本上的書寫,必須規范、美觀,每次作業書寫達到要求的,請小組長在作業評分表上畫二顆星,寫得不夠規范、美觀的只得一顆星。通過直觀的形式,結合及時評價,激發學生寫好字的慾望,促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每次書寫。
(三)運用分層教學、合作學習策略促進每位學生的書寫發展
在書寫練習中,通過要求優秀生用鉛筆在一線格上抄寫——用圓珠筆或在一線格在一線格上抄寫——在空白紙上書寫,加強書寫的深度,進行「超前教育」。而對後進生,要降低書寫要求,欲速則不達。要求他們用鉛筆在四線格上一筆一劃踏踏實實地抄寫,再視具體情況逐步提高要求。
(四)有效、准確的評價促進書寫進步
1.利用同伴教學,激發學生書寫潛能
同伴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發現自己比同伴要好或者是要差的時候,往往這種感覺比來自父母的要強烈。當自己強於同學時產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外界的鼓勵似乎要來得容易和有效的多。而當自己比同學要差的時候,他的自卑感和羞愧感,也會強烈的作用於自己的行為。
利用這種心理,在書寫教學上,將優秀書寫作業與質量差的作業(不列名字,保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展出(如能將好朋友的作品同時展出則效果更好)進行評價,給書寫落後生以視覺沖擊再到精神上的反思,促進書寫。
2.幽默的語言評價,有效糾錯
學生的作業,我盡量在課堂內批改,並運用幽默的激勵性語言及時加以反饋,如:
句子書寫,單詞與單詞都粘連在一起: 哇!這么多糖葫蘆啊!/你好吝嗇啊!只給單詞這么少的空間,它們都喘不過氣了!(單詞與單詞間留一個字母的空間)。
句子首字母沒大寫: 這句子的老大去哪裡啦?(句子第一個字母要大寫)
句號寫成了空心的:這個句子還中西結合啊!(英文句號應該是實心的而不是空心的)
學生聽了這樣幽默而不失嚴厲的評價,記憶深刻,出現同樣錯誤的機率少了很多,書寫作業也進步了,面對學生的進步,教師要及時肯定。
怎樣批改與評講小學英語作業
布置作業需要講究方式,同樣批改作業也需講究方式,如果老師對作業採用「包辦式」的全批全改,不僅會消耗老師本應用來鑽研大綱和教材的大量時間,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對老師的批改只重結果(對,錯)而忽視過程(錯誤的原因)。
下面我對批改、評講作業方式作了如下的嘗試:
第一,採用 "粗改"與"精批"相結合。如何"粗改"?例如 批閱作文,如果全部批改的話,以每班50人 ,每份一分鍾 ,就要將近一小時,既耗時又費力。我們不妨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抽查,再對出現的典型錯誤進行集體糾正。如何「精批」?就是對那些由要求「三會」或「四會」的詞彙、語法或交際用語構成的各類強化、鞏固性練習,批閱時不僅要給予對、錯評價,而且還要對於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並指出錯誤原因,同時老師自己還要寫好閱後記。
「粗改」與「精批」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老師在講評練習時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學生知曉自己知識上的缺陷,做到「對症下葯」。
第二,採用讓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的方式。何謂「自改」?就是對那些題型單一、要求層次較低的練習(如單詞拼寫、句子填充或句子結構轉換、判斷正誤等),老師可讓學生對照標准答案進行訂正。怎樣進行「互改」?就是對單元內由「三會」、「四會」內容構成的練習(如補全對話、完成句子、語言運用等),老師先作必要的重點提示,然後讓學生交換作業根據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討論中進行)。與此同時,老師可以對那些學習興趣不濃、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當面輔導批改(這樣還可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掃除學生思想和學習上的障礙,激發求知慾,有利於「轉差防差」,從而避免大面積地兩極分化)。
第三,採用「學生評講」與「老師評講」相結合的模式。
如果做完試卷而不評講的話,那效果也不會太好;但每次都評講,老師在時間和精力上又不允許。這時候,學生合作學習小組就發揮了作用。一般的測驗試題,小組長基本上都能做上來,他們可以替代老師給組員講解,組員之間也可以相互探討交流。最後再由老師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誤,集中評議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產生錯誤的原因並掌握糾正的方法。這樣,既節省了老師的時間,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合作精神。
小學英語老師如何做好本職工作
1、制定和實施教學計劃。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根據大綱、教材的目標要求,了解教材的指導思想,內容及編寫思路 ,設計課堂教學主要方法,制訂出年度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等,以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實施教學計劃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如何實施應根據以下教學環節:復習(Revision).新課導入(Leading in).示範(Demonstration).操練 (Practice)、鞏固(Consolidation)、提問(Questioning)、使用電化教學手段(Teaching by using multi-media)、語言表達(Language expression)變換教學形式(Teaching in different ways)、啟發學生興趣(Arous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糾正錯誤(Error-correcting)等。
2、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當今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上教師的工作主要是為了實現教育、教學任務和管理任務。教學方麵包括:復習、講解、提問、指導學生學習,組織討論、安排學生練習、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檢查和反饋等。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讓學生明白本節課學習什麼,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做。要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走。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意猶未盡,期待著下節課的來臨。管理方麵包括:組織教學(盡量用英語)、處理課堂上偶發事件,對學生個別教育幫助,表揚與批評等等。
3、批改作業。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工作之一。一般包括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和考試,作業是學生的一種反饋,教師通過批改作業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而且批改作業對學生也是一種鼓勵、督促。如果教師光布置作業不批改會導致學生不認真對待,敷衍了事,教師也不易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哪些 問題,無法有的放矢。
4、課外活動。
課外小學英語教師要同學生、學生家長加強聯系。具體工作內容有:①備課,包括查閱資料,鑽研教材、寫教案、准備教具、製作課件、和其他教師討論教學上的有關問題等。②了解學生,找學生談話、查閱學生作業。③指導課外活動小組,如組織「英語角」、辦英語手抄報、黑板報、英語廣播站、排演英語節目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自然輸入的機會和環境。
7. 前置性作業可以分幾種
我認為前置性作業應該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領學生走入下一節課,讓學生在完成前置作業時能預計和把握到下一節課的主要脈絡。教師設計前置性作業要真正為學生的學而服務。 2、有些老師設計的前置性作業太多,太碎,會令學生毫無頭緒,手足無措,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對學習失去興趣。我認為前置性學習內容不要過多或者是過於具體,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要給學生提出大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比如「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什麼?」、「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你認為課文中的主人公是個怎樣的人?從哪裡可以看出來?」「你對故事的看法是什麼?」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能夠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還會有自己的想法,會有更多的生成。學科工作組活動的時候,薛老師也提到要把導學單上的作業整合一下,要更有目標性,導向性。當然,我們除了給學生設計問題之外,還可以布置繪圖、表演等一系列學生感興趣的,富有創造性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好的心情做作業, 思維就會更活躍, 反應業會更靈敏。長此以往,學生會對學習充滿興趣和期待,自然上課的時候也就事半功倍了。在本學期學校的「教學之星」評比活動中,我上《滴水穿石的啟示》的時候,導學單上就設計了查名人資料的任務,學生就很感興趣,有收集名言的,有畫圖片的等等,到課上交流的時候學生積極性很高,學生聽得都很認真,比我老師一個人在上面講,學生聽效果要好得多。 3、前置性作業不一定要安排在課前做,前置性作業的題目中大部分的作業可以讓學生提前去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安排留一個、兩個作業課堂上做。之所以要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是因為要讓每個孩子都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進行學習。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有了前置性作業,討論討論結果就可以了,課堂的學習還是應該按照一定規劃的程序,大致預設的路徑展開,需要的時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學習的內容引入課內,當堂研究討論完成、充分交流,並提升新的認識。這樣做,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能力。 4、前置性作業的布置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 按高、中、低三個學生層次來精心設計、布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適合自己難度的練習, 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 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完成後作業後,班級要建立監督制度,作業可以由組長負責,組內相互檢查批改、教師抽查批改等手段進行檢測,這樣才能保證作業的完成質量。前置性作業對於「生本課堂」教學有非常大的作用,是「生本課堂」的重要表現形式,但我們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前置性作業不是「生本課堂」的唯一表現形式,有了前置性作業的課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課堂」,沒有前置性作業,教師也可以上出一堂很好的生本課.
8. 如何讓前置性作業得到有效落實
(一)實際性———熟悉教材,夯實基礎
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他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將前置性作業做得面面俱到,教師設計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將前置性作業任務合理地分配給學生。鼓勵他們夯實基礎、注重課本,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到自我學習的行列中來。(二)針對性———抓住重點,以舊引新
如果讓學生一直以熟悉課本為前置性作業,學生容易產生重復疲勞,而且學生也把握不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突破重點或難點是關鍵,僅僅靠教師多次強調或單調的講解是沒有實效的。前置性作業的合理設計,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我們應該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出發,根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設計一些能有效分解教學重、難點的前置性作業,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感悟性———聯系生活,觀察體驗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一個人的智慧,應從觀察天上和地下的實在的東西而來。同時,觀察越多,獲得的知識越牢固。」讓學生發現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內容,去體驗生活中的數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猶如一束美麗的花下面連著強勁的根,這樣學到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四)趣味性———放眼課外,巧用網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熱情與動力,所以,教師設計的作業要新穎、有創意、有吸引力、趣味性足。教師應努力優化學習環境,充分利用課外環境。如今學生家中的現代化設備可不少,我們可以拓寬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習效果。
9. 如何有效設計前置性學習
如何有效設計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學習是生本課堂重要表現形式。它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活躍性,有利於教師更快、更准地把握學情,有針對性地引領課堂學習的展開。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操作,對前置性學習的定義、分類、操作形式和設計的一般步驟進行了闡述。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096420.htm
前置性學習,又稱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業,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它指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新課內容學習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
前置性學習的設計一改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機械訓練的現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問題得以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得到了成功的愉悅,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在學生先學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把握學情,有目的地對學生的困惑點做好引導與點撥,讓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有效的前置性學習設計必須與即將學習的內容相統一,要圍繞教學的核心目標來設計。不同的課型要有不同的設計,它需要根據具體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下面,我以三下《七顆鑽石》對前置性學習設計的一般步驟,進行闡述。
一、多元尋找「學點」,凸顯關鍵問題
前置性學習的內容可以是下節課的教學的重點甚至是難點的直接或間接展示,以更好地在老師的引領下進入下一節課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設計前置性學習時必須吃透教材,多角度充分解讀文本,多元尋找有價值的學習點。再結合年段教學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等多方因素進行相應的梳理,領悟本文教學的重難點,准確定位教學目標,確定關鍵問題的學習。只有這樣,前置性學習的設計才更具有針對性與適生性。如在設計《七顆鑽石》的前置性學習時,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基礎上,除字詞教學點外我梳理了以下的8個「學點」:
①體會罐子的神奇變化,知道罐子發生神奇變化的原因;
②了解童話的特點:完整的情節、充分的想像、多樣的手法、鮮明的主題;
③學會用一兩句話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④會用自己的語言有條理地復述課文內容;
⑤學習復沓式的故事情節;
⑥認識首尾呼應的寫作形式;
⑦文中對小姑娘為母親、為小狗寫的很詳細,但是後文對於母親和過路人的描寫卻很簡單。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文學學習,嘗試模仿性地進行詳細描寫。
⑧感受人物的善良、孝順和博愛品質。
根據年段教學要求、單元教學目標和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確定④⑤作為本課學習的關鍵性問題。
二、依據學情層次,彈性編制任務
「低入」是生本教育的另一個理念。教師在設計前置性學習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彈性設計,力求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和個別差異設計出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層次分明、結構合理、題量適中的前置性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在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積極性的同時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展開奠定基礎。
三、基於學生反饋,確定教學重點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新課內容的起點就是學生前置性學習的反饋,對於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知識,課堂上將不做重復;對於學生自主學習中有困難的,需要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或教師點撥和引導的困惑點,才是本堂課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而那些學生有困惑但與本課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作為課後合作探究的內容,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激發其合作與探究意識。教學新課《七顆鑽石》之前,在學生前置性學習反饋中我們掌握了:①學生比較難寫、難讀、難理解的字詞;②學生特別喜歡的地方;③橫向對比閱讀中發現了許多相似點;④學生熟悉的課外同類故事。
教師根據這一反饋情況就可以確定本課學習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字詞教學,引導學生復沓式的故事情節,並藉助反復出現的事物,有條理地復述故事。合理有效的前置性學習設計,讓課堂教學的目標更加明確,教學重難點凸顯,課堂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總之,前置性學習是生本課堂理念下課堂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前置性學習只要設計合理,使用得當,就能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合作探究的助推器,讓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