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四年級語文教學重點是什麼
二年級學生升到三年級以後,語文學習常常出現「鞍形」,學習成績明顯下降。老師覺得學生識字不太鞏固,讀書理解能力差,作文寫不出具體東西,教學上問題不少。究其原因,與原來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抓識字的同時,是否重視讀,說等訓練有關;就三年級老師來說,能否按照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規律進行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從實踐中體會到接三年級以後,要認真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鞏固並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進入三年級的學生一般來說,語音基礎是比較好的,基本上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具備初步的獨立的識字能力。初步學會了用音序和部首查字典,但還沒有熟練。特別是結合字的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解釋還比較差。因此,三年級教師接班以後,必須重視鞏固和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我們主要抓好兩個環節:一是以字典為工具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剛上三年級,我們要集中一點時間,對學生查字典的知識和能力適當地進行復習和訓練,以求更好地使用字典這個工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新課開始,要求學生運用字典自學生字詞,要求在讀准字音,認清字形的基礎上弄清詞義並讀通課文。防止學生撇開課文孤立地查字,不加選擇地從字典國抄錄解釋。在講讀課文的過程中,對一些關鍵性的多義詞,引導學生通過字典去弄懂字詞的含義,進而理解句子的內容。二是加強詞義教學,使學生理解詞在句子中的作用。三年級語文中識字教學的重點在詞義的教學上。這時學生已識了1500到2000字,數量多了,掌握字音字形也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課標要求「學過的詞要懂得意思,大部分會用」。加強詞義教學,關鍵是抓課文重點詞語的研究。
二、把握三年級閱讀的重點,重視詞、段的訓練。
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段的 訓練,要引導學生懂得怎樣連詞成句,連句成段。在三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既不能沿用低年級的一些教法,也不能照搬高年級的教法。怎樣教學較為合適呢?我認為,講清一段話中幾個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掌握連句成段的規律。文中有幾個句子按活動的先後順序來排列的,並用「先」「接著」「再」「最後」等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把句與句緊密地聯系起來。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這一段是如何圍繞「作文」這個中心,按照怎樣的規律連句成段的。這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段的內容,還可以使學生從中懂得一點觀察事物的方法,敘事的思路,掌握一些連句成段的規律。
三、注意作文訓練的階段性,明確三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抓好作文的起步訓練。三年級的作文教學,就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來說,還只是一個學步的階段。所以,開始時,更要加強片斷的練習,訓練學生的用詞造句,連句成段的基本功。
(一)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寫片斷的知識。
「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三年級一開始就要重視這個問題。在閱讀教學中主要是使學生懂得怎樣准確地運用詞語寫出通順的句子,怎樣連句成段。二年級學生雖曾作過一些看圖說話、寫話的練習,但畢竟是初步的。他們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本領比較膚淺,表達時缺乏條理性。我重視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讀的訓練,特別是默讀的訓練,從多讀中體會作者是怎樣用詞造句,連句成段的,在讀中積累語言材料。二是抓住重點段的研究,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記敘事物的思路,掌握一些連句成段的基本規律。三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與課文重點相應的片斷練習作業,把段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二)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一是著眼於一點選取寫的材料。二是指導學生把看和寫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對象,研究不同的觀察方法或記敘的思路。如看假山,可指導學生由整體到局部,由近及遠地進行觀察。三是把說與寫結合起來,從說的過程中加強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在說的基礎上各自作文。
二年級到三年級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如何處理好這個轉折,我們將繼續學習研究,大膽實踐,堅持不懈的去探索它的教學規律,把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②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重點
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對事物的興趣是首要的,所以課堂上可以以展示漢回字的魅力為主,答會讀會寫最好。估計你是一位語文老師吧,我是英語老師,可以推薦給你將知識點設計進游戲關卡里的教育游戲給你,現在趣動課堂做的挺好的,我有時會把平板連接到電腦上將這些游戲展示給學生,課下學生有時也會玩這些游戲,玩的過程中就幫助預習、復習了,課上的時候展示還能豐富課堂,不同小組比賽,玩得可開心了。
③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接任新班,為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素質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為主線,從日常行為到學習習慣;從學習成績到身體素質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計學生21名,其中男同學7人,女同學14人。本班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成績方面,班集學生成績普遍較差;尖子生鳳毛麟角;在紀律方面,個別學生特別愛講空話,講閑話,但真正讓他(她)上檯面來說點東西又鴉雀無聲;學困生德困生佔了班級的二分之一以上,呈現出「矮小的鈍三角形」現象;作文寫作較差;思維不靈活;不愛懂腦筋思考分析問題;多數學生膽子較小,不愛回答問題,說話聲音普遍較小;作業拖拉等。
三、大綱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00個,其中2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四、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教材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准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 「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像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在: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五、工作目標:
建設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六、措施方法:
1、加強建設班集體的凝聚力。俗話說得好:「眾人齊心,其力斷金。」 班集體的凝聚力就是班級中學生之間、班干與學生之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互助友愛、同心同德、攜手前進的表現力。凝聚力又來自全班同學對班集體的向心力。如果每個同學都心向班集體,關心、愛護班集體,時時、事事、處處為班集體著想,為班集體爭光,這樣良好的班風就形成。因此,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
2、加強對班幹部的培養。班幹部是領導全班同學的核心力量,是師生關系的橋梁,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幹部培養得好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內聚力,使整個班的同學擰成一股繩。雖然在上學期已經找出一些比較優秀的班幹部,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班幹部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還不夠,有時有令不行,因此,這學期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增加班幹部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同時幫助班幹部樹立為同學服務的思想。要求班幹部要以身作則,事事起模範帶頭作用。
3、搞好各項班級競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特別是優秀生,增加班級優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努力在這學期的各項競賽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4、加強後進生的轉化工作。由於後進生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比較懶散,行動比較緩慢,理解力上相對而言弱一些等,同時後進生經常在無形中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後進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後進生轉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意識到希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學校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長的支持,首先應該掌握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在細節方面下功夫,發現學生有什麼異常的情況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系,繼而解決問題。取得家長的信任,那麼有助於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
七、工作安排
九 月:報名注冊;打掃校園環境衛生;暑假小結;加強期初行為規范教育;加強安全教育;慶祝「教師節」;落實「三困生」轉化名單;上好常規課;完成第一、二單元教學。
十 月:慶祝「國慶節」; 建立後進生轉化檔案;教學月評(1);教學質量抽測、反饋;上好常規課;完成第三、四單元教學。
十一月:教學月評(2);期中教學質量測試、反饋;上好常規課;完成第五、六單元教學。
十二月:教學月評(3);語文知識積累競賽;完成第七、八單元教學;上好常規復習課。
元 月:教學質量抽測、反饋;教學月評(4);期末考試;各類評比、總結。
以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只是目前我對班級學生和教材了解的基礎上的安排設計,未盡之處將在學校具體工作安排和語文教學過程中加以完善和彌補。
可以么!,是不是太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