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中學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調研材料

中學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調研材料

發布時間:2021-02-03 08:39:13

『壹』 結合學習的理論和實踐中的體會,談談你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

素質教育已實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學生負擔過重,學習被動,缺乏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等現象仍廣泛存在。據調查,目前影響素質教育推進的有社會歷史、就業壓力、傳統體制、隊伍素質、辦學條件、課程設置等因素。除課程設置外,其他均非短期內所能解決。所以就條件比較而言,當前基礎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應該是課程改革。2001年出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推進課程改革的內容有九個方面。我認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點應當是改革課程結構、教學過程和課程評價。
一、關於改革課程結構。「綱要」出台後,進入課改實驗的中小學基本上限於按新課程標准和新教材開設國家規定的學科課程,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和選修課整體上沒有得到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建構主義告訴我們: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必須有學習者積極主動的活動。學習者完成建構還受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結構性經驗背景」的影響,所以應強調學習的社會性和情境性,即強調在真實的社會和勞動技術環境中去加深體驗。同時,建構主義還主張學習應在合作中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最具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結合社會、生活、生產實際進行綜合體驗,從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特徵。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認為應大力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並把握以下原則:1.突出研究性學習,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學生的根本任務是學習。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為了學得更好。研究性學習最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特徵,所以應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是如果研究性學習僅僅是從理論到理論,便很難達到建構主義所要求的產生真實而深刻的體驗的效果。所以應當把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結合起來進行。2.教學內容以任務型為主。應在社會和生活、生產實踐中尋找適合的課題作為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觀察、調查或親自操作,獲得必須的素材。然後師生共同對素材通過理論的邏輯的分析處理從而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必然引導學生主動去手腦並用地學習探究,從而加深知識理解和拓展知識面,掌握學習、研究方法,培養綜合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3.教學過程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體現師生、學生之間的充分合作。從資料的搜集、資源利用到探究步驟和方法都必須由師生共同探討設計。教師不僅起組織引導作用,而且是參與者。4.為活動課提供課時保證。
關於選修課。目前少數重點學校在數理學科、藝術體育方面為少數學生提供了特長培訓的機會,而多數學校包括重點校的多數學生卻是千人一面地接受統一的課程。按照多元智能理論,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生都具有不同類型的智能組合和特長。而開設選修課,正是用不同的課程結構去適應具有不同智能結構的學生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1.對不同年齡段的所有學生都應分類開設選修課,而不只是針對少數學生。2.學校應提供豐富的選修課菜單。3.進一步精簡國家統一規定的學科課程內容並降低難度,以騰出課時開設選修課。
二、關於改革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按建構主義的觀點,現在的課堂教學明顯存在學生被動接受,師生交流不暢,缺乏合作,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等問題;學生身臨其境、親自參與的體驗以及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內的綜合體驗嚴重不足。按多元智能理論,現在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統一要求,缺乏個性發展的空間。為此,課堂教學改革應體現以下原則:1.情境性。應利用圖表、資料、卡片、實驗設備、實物以及現代教育技術或師生的人物活動等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必要時讓學生深入現場,直接操作,加深體驗,以激發學生的情緒和思維,使其始終處於主動學習的狀態。2.平等互動。建構主義強調的學生主動學習,絕不只看學生是否在教師的指揮下活動,而是看學生是否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是否主動積極地進行體驗和建構。因此,要求教師樹立民主平等的教學觀,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走到學生中去,發揮組織引導、調控點撥的作用;不僅允許學生說話,而且提倡師生平等對話,積極互動;不僅體現師生共識,而且體現差異,甚至對立和交鋒;不僅學生受到教師的影響而改變,而且教師及教學過程也在學生的影響下改變。課堂教學目標和程序可以預設,但必須根據課堂活動的實際隨時調整。3.交流合作。課堂應促進學生之間在學習上合作,整個教學過程要體現師生和生生之間暢通的信息交流。4.三維目標。由於學習過程不僅受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的影響,而且還受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所以課堂教學目標應是多元的。可以分為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堂教學過程應圍繞三個維度開展,以利於學生進行綜合的體驗,促進建構的進行。5.個性化。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課堂教學應針對不同智能結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並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關於改革課程評價。課程評價改革是推動課程改革最有力的杠桿。這里僅就如何通過課程評價改革推動課程結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談談看法。目前課改推進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學校缺乏動力。而評價(包括考試)恰恰最能有力推動學校進行課程改革。評價和考試改革的取向,應促進學校進一步「精選雙基」,從而減少統一學科教學的課時,騰出時間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和選修課;應促使學校在課程的設置和實施中重視發展個性,自主學習、綜合實踐應用能力以及研究意識和創新意識;應促使學校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協調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就學校的常規管理評價而言,1.要建立目標體系,對學校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和選修課在數量上提出明確的要求並納入考核。2.要建立標准體系,對於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選修課以及課堂教學從資源的開發利用到過程的實施和產生的結果均有明確的評價標准。3.要建立經費保障和獎懲機制。為開設綜合實驗活動課、選修課和改革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和結果的獎懲提供經費保障。4.要建立展示平台。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選修課的典型課展示、觀摩以及藝術節、科技活動月、學科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和課堂教學比賽等活動,讓課程改革的過程和結果充分展示出來。
就考試改革而言,目前最關鍵的是改革高考。雖然早已明確了「三個有助於」的高考改革方向,但到具體的方案設置上仍爭論不休。我的看法是,1.嚴肅會考,簡化高考。會考應真正精選雙基、降低要求,以統一為學生提供一個各學科全面發展,經過努力絕大多數都能達到的標准。會考應嚴密組織,確保結果可信。會考分應以適當的比例記入高考總分,以防止中小學在課程安排上偏科。在會考基礎上,高考應分類要求,對多數學生總體而言應降低學科「雙基」要求,而對個性特長、實踐應用創新能力應加強考核。2.分類設科,分類組織。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語言智能和數學邏輯智能屬於不同的智能類型,所以文理分科的設置應堅持。對語言智能或數理邏輯智能突出的學生實行全國少數重點大學和其他大學的重點專業聯考,科目設置可採用「3+小綜合+1」模式。因為這是針對極少數學生設置的考試,所以要求既相對全面又體現特長。其他本科大學由各省統考,內容深度比前一類降低,科目按「3+1」設置。這樣設置的目的是減少統考的科目並降低難度,讓學校平時更注重會考和活動課、選修課。3.特殊錄取,對於有特殊成果和才能的學生,大學有權力不經高考(但要會考成績)直接錄取。4.擴大面試,為了鼓勵培養實踐應用能力,根據大學的專業要求應擴大面試,面試的內容應是實際應用方面的,並且允許學生自由發揮。最後,高考錄取應以綜合素質測評為重要內容。綜合素質測評應依賴於成長記錄檔案,而該檔案應對學生參加活動課、選修課的數量提出明確要求。課程評價和高考改革如果能按這樣的方式進行,相信能有力地推動中小學課程改革

『貳』 怎樣深化課堂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把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著力提高教師素質。
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課內不達標課外搶時間的教學方法在部分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與素質教育相悖,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圍繞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讓教師確立教改意識,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印刷了大量的有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材料,下發到每位教師手中,定期組織教師學習,聘請全國知名的課改專家來我縣對教師進行培訓,邀請先進地市的名師給我們介紹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不斷拓寬教師的眼界,開闊創新的視野,了解教學的新動態、新信息,激發教師自我鞭策,自覺教改的內驅力。老師們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在觀念上必須樹立 「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育教學理念,著眼於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的教學思想;在實踐上,必須以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徹底打破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徹底改變一言堂,滿堂灌、滿堂練、滿堂問的狀況。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展現學習環境的「原生態」,才能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多年來,我們旗幟鮮明地唱響這樣的主旋律:高效課堂是打破制約學校發展瓶頸,突破傳統,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敢於做課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長思想束縛,為課堂教學改革搭建綠色平台。
校長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轉變直接關乎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敗。對於校長們來說,大力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會不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這是長期以來令各基層學校普遍擔憂的問題。對此,我們堅持認為,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廣饒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就必須解除校長們的思想顧慮。我們組織全部初中學校的校長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課堂教學改革比較成功的學校參觀學習,組織校長深入學校搞調研,校長們最終統一了思想,深刻認識到改革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從被動聽從走向主動改革,自覺地帶領老師投身到了課堂教學改革中去。
(三)充分發揮教研員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改革出謀劃策。
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轉變教研職能。按照「以研為主,研督結合,評研分離」的思路,實行縣教研員兩進(進學校、進課堂)三包(包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推廣、學科骨幹培養、教學規劃指導)制度。積極鼓勵教研員走出去,多聽、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點定位,搶抓機遇,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鼓勵各學科教研員高屋建瓴,統籌全縣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員結合本學科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要有時不我待的強烈意識。結合本縣實際,確定出符合本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力爭利用1--2年的時間,在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上有新的突破並把成功的經驗在全縣推廣,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教研員通過深入基層,和基層共發展同進步,不斷發現先進典型,大張旗鼓的為課堂改革吶喊助威,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健康和諧的發展,為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確保活動實效,我們了實行捆綁式考評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縣教研員的角色定位,為他們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指導基層,拓寬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內容。課堂改革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課堂都是「以人為本」「以學為主」的課堂。因此,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借鑒濰坊十中「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和東廬中學 「講學稿」 的成功經驗,確定了符合我縣自身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導學導練,自主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全縣進行實驗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將實施過程的四個環節作簡要介紹。
(一)自主預習:教師在每節課之前,都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確定講學稿,制定好預習提綱。①預習提綱需提前一至兩天提供給學生,便於學生預習准備。②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多少,可靈活採用課代表在黑板上抄寫、教師出示小黑板、列印張貼於班級、印發給小組長乃至全體學生等多種形式。 ③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難易,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部分時間預習或者整節課預習方法進行。④各小組要進行組內預習交流,歸納出小組集中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這是學生搞好預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自主預習的依據。讓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教師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由每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這一步至關重要。我們認為:學生要參加小組討論,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見解,否則就是無效的。因為沒有經過個體熟讀精思而匆忙展開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個性和創見,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容易掩蓋學生的思維困惑和學習困難,這樣,有些表面上氣氛熱烈的討論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與真正的問題是油和水的關系。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設計問題時要緊扣學習目標,重點突出,難易適中,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其二,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學什麼,怎麼學,多長時間完成,完成到什麼程度。最好是以板書、多媒體展示或者印發講義等書面形式,盡量不用口述。其三,獨立思考的成果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就勾畫出來,不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紙上寫出來,因為思維是混沌的,語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組交流:小組交流是調動學生積極研討、解決疑難困惑的的中心環節。因為有了學生個體的思考,就為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但小組合作學習很容易流於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學的機制。我們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確劃分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採用異質分組法,兼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個性差異等不同的方面,小組成員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優勢互補。②讓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尤其要注意發揮組長(一般是各組的1號)的作用,組長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同時兼任「記錄員」,隨時記錄和歸納討論的成果,還要能以「檢查員」的身份對小組成員的發言作出評價,檢查成員是否完成學習任務。組長可以是確定的,也可以輪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標准。③這里的小組交流是動態的,可以是組內交流,也可以是組際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師要充分參與進去,適時調整、引導。比如可以採取小組間互相提問的方法,以對比討論學習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見。④小組評價要跟上。可以設計表格,由課代表和小組長聯合記錄學生的課堂發言、學習完成任務情況,在評價上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比如4號主動回答問題得4分,1號回答對問題得1分等。一周一匯總,評選優秀小組,設置「流動紅旗」,在組與組之間輪換。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每一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學習過程進一步優化,課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點撥釋疑:學生在充分自學,相互交流之後。解決了許多問題。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點撥,答疑解惑。這一步也最能考驗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交流和展示的資源,一方面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和提示,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示範、點撥、分析、講解等手段,促成展示過程中問題的化解。既要圍繞預設的教學目標和教材的重點、難點,也要兼顧動態生成的問題,解釋學生的疑惑。點撥過程要力求簡潔、透徹、明了。
(四)訓練反饋: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課堂效率。看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知識掌握的生成度。簡言之,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學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饋很重要。課堂精練,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優化課堂結構的重要環節。以前,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練而不加篩選地搜集習題,使學生陷入題海,重復練習,無效練習,浪費了課堂有效時間,加重了學生課業負擔。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課堂練習題必須由備課組集體討論確定,以保證質量。二是練習題必須以投影形式出現或課前將練習題列印在紙上,以節省學生抄題時間,三是評講練習題時要突出其共性問題,個性問題,課後輔導,以提高整體效益。這樣做,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支配,便於他們深入思考,梳理、提煉知識要點,優化知識結構。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創造性地設計作業,精編、精選練習題,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題目一般包括基本題和選做題兩部分。讓好學生吃飽,中下游學生吃好。切實解決了一言堂、一種模式、好學生吃不飽、中下游學生吃不好的現象。另外,測試題的用時多少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除單元檢測外,一般不單獨佔用一課時。檢查的方式也應是動態的,以書面為主,也可以是口頭檢測或者實踐操作等,要盡可能體現「堂堂清」的原則,在課內完成,並及時把結果反饋給學生。
課堂教學改革活動開展以來,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思路、學生觀等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體現和落實。主要體現在:①學生參與面明顯擴大。②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意識得到充分尊重,自主活動的空間、時間在不斷擴大。③課堂的開放性、教學目標、學習主體的差異性原則得以落實。④教師對結論性知識的灌輸明顯減少,對科學探究方法的教育更加重視。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結論,已成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
三、科教一體,服務課堂改革。
1.科教管理一體化。為了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我縣非常重視科教管理一體化。在管理上,著重抓了兩項工作:一是抓校長。校長首先重視教育科研,要成為科研型校長。校長在堅持教育教學管理的同時帶頭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把自身的工作和科學研究結合起來,將教育科研作為自身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教育科學研究,及時掌握教育改革信息,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不斷提高治校能力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實踐告訴我們,校長參與教科研,不僅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帶動教師投入教科研,還可以促進學校領導層改進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掌握第一手資料,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這比一般號召更具有說服力。二是抓教研網路建設。在組織上,各鄉鎮有以鄉鎮業務主任或業務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的中心教研組;負責全鄉鎮教科研的組織、籌劃、落實工作。每個學科都相應成立了學科中心組,並給每位成員建立了業績檔案,由縣教研室對他們實行動態管理。每個中學都設立了教研室,負責全校的教研、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的教研體系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教研網路,教研教改工作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格局,很好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工作。
2.以課題研究推動課堂教學改革。高效能的管理、高質量的教學、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無一不是一大批科研課題研究推動的結果。多年來,我縣高度重視課題的應用性研究,全面推行教研成果推廣首席負責制和學科教師全員推廣制度,教研員是成果推廣首席負責人,對論證立項的科研成果由全縣同學科教師全員參與實踐研究,激勵同學科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創新,區域性推進教改成果的推廣工作。「十五」以來,我縣共承擔市級以上課題70多項,試點學校達81處,課題已覆蓋了中小學全部科目。為了搞好課題研究,我們通過聘請專家講課、骨幹教師交流、外派教師學習等方式不斷加強對教師教科研方面的指導與培訓。通過教師培訓,大大拉近了教育研究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增強了教師的教科研意識,豐富了教科研方法,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方法。
3.以常規化、制度化的教研促教改。為加強常規教學,縣教研室立足教學創新,制定了中小學教學常規,嚴格實行了全員、全程、全環節檢查過關制度,固定教研活動時間,強化集體備課,使教研活動制度化。許多學校把每周六下午作為學校集體教研活動時間,或觀摩外地優秀課堂教學實錄,或商討下周同學科教學進度、重點難點的處理、測試題的題型等;各學科教研組每周集中半天作為固定教研活動時間,組織開展聽課、評課、討論、學習等活動。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教研管理機構健全,設置合理、職能明確,能夠堅持開展半日教研活動,做到了教研活動制度化,規范化。許多學校將研究、探討課堂教學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不斷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4.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作用。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我縣一直重視名師的龍頭帶動和骨幹示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積極鼓勵名師通過合作項目、協作項目、集體攻關項目等帶動缺乏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能的教師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採取結、通、幫、帶的方式培養本校的教科研骨幹力量,尤其是作為後備力量的年輕教師,使一大批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講科學、講方法、講效率,受到學生的歡迎。
四、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大練兵活動。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創新求發展,組織了多種形式的課堂大練兵活動,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一是結合蹲點視導,重點探討課堂教學模式,組織了各學科的「樣板示範課」;在組織樣板示範課基礎上,開展「全員公開課展評」活動,由各鄉鎮各學校承擔全員公開課的組織實施,根據各學科實際確立課堂教學創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並重,積極開展優質課、優秀論文、優秀教案「三優」評選。二是圍繞教學創新開展人人上一堂精品課、觀摩課活動,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校內優質課及教學能手評選活動等。這些活動對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三是要求各中小學校結合本校實際不斷變革自己的教學方式,使之更有效的服務於教學,注重教會學生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地制宜,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路子。這些活動,推動我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五、展望未來,躊躇滿志。
目前,我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已邁向了更高的層次。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學校的辦學理念進一步端正,辦學行為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科研興教」正在成為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新的科研理念和思路初步形成;各項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研究成果和實驗成效喜人。當然,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正處在一個探索、實踐的階段。也一定會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不會動搖我們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堅持走「科研興教,教研強校」的道路,建立和諧課堂,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我縣中小學發展現實的需要。

『叄』 對各地的基礎教育現狀,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寫一篇有關這方面調查報告或論文

好啊 那就去 調查吧?不要紙上談兵 專家誤國!!

『肆』 基礎教育改革三種劃分角度及方式什麼

德育、課改、均衡發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確定工作重點1、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教育部在工作要點中首先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各個方面。具體措施包括頒布《中小學德育規程》,推動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頒布新修訂的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提高中小學班主任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此外,教育部還將通過「形勢教育大課堂」等多種形式,推動中小學深入學習和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為契機,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動。組織好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迎接北京奧運會勝利召開。2、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根據工作要點,教育部要頒布修訂後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啟動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教學指南》和《學業質量評價標准》的研製工作。修改頒布《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啟動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准使用情況的調研工作。根據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育部還要完善教材審查機制,更新教材審查委員庫。積極推進教科書循環使用。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強調,要推動建設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並完善中小學學業質量分析、反饋、指導系統。積極推行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招生制度,推廣將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同時,教育部將繼續擴大普通高中新課程試驗范圍。推動建立高中校本教研製度。研究建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參與指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試綜合改革。還要積極推動農村地區課程改革工作。以上這一系列措施,都是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最終服務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教學體系。3、 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部將繼續把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作為工作重點,推動各地制定和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標准、教師編制標准和教師工資收入標准,實施好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同時,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必要資助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對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措施。還要加強對城市義務教育免費工作的跟蹤和指導。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在爭取各地統一解決教師地方津補貼的基礎上,教育部將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推動各種形式的對口支援。他還表示,在加強大中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的調研的同時,推動各地以流入地和公辦學校為主做好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教育部負責人強調,針對當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教育部將切實加強學校管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工作要點還提到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啟動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程,啟動「中國掃盲和能力增強計劃」,引導民辦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等。

『伍』 尋找詳細的關於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理論方面的資料

1,我國語文課程改革可大致概括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文革前,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大背景下,教材實行「國定製」人教社獨家編寫的。63年與56年頒布的大綱是一脈相承,規定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視語文的工具性,強調語文的實用功能。其次文革後始於78年的改革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為背景,教材管理實行「審定製」教材多樣化,但基本上都是訓練體系的。87年的大綱是在78年的大綱的基礎上修訂的,提出了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強調了理解語言文字與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結合;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的結合,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階段與文革前比有很大發展。世紀之交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改革,我國進入了建國以來最好的歷史時期,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了,教育部制定了《綱要》,確定了改革的新目標,研製了各門課程的新標准,2001年小學語文課程標准面世,多套新課程教材出現了。
第一階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確了中學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目的、任務,根據教學大綱的精神,編寫了一套比較切合實用的教材,選文強調文質兼美,編排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主線,教材是綜合型的;十分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訓練,並強調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與掌握語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嚴格要求學生樹立勤學苦練的風氣。這對於普及、繁榮祖國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對學生的本體地位,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尚無清醒認識。

第二階段1978年文革以後新頒布的大綱以及由人教社編寫的一套嶄新的教材對語文界的撥亂反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大綱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辯證統一,並且把無產階級世界觀作為教學指導思想。大綱著重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明確了中學語文教學如何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問題;第二,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與語文訓練的關系問題;第三,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基本上明確了在中學階段,語文知識教些什麼如何教的問題;第四,解決了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文風問題、作文訓練多樣式問題、作文指導和評改問題)。教材管理是「審定製」,小學教材開始了多樣化,小學語文改革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學生就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獨立閱讀、獨立思考、集體討論讀懂課文,改變了依靠教師講解課文的局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三個階段自90年代末以來,不僅著眼於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還從根本上解決對語文學科性質、教學要求的認識問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與以往不同,它不僅順應了我國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順應了世界母語改革的總趨勢,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的變化令人驚喜,新的課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師的教學實踐。

目前正在實施的《語文課程標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質量、多樣化、有特色的小學語文教材顯示出新的教材風貌,教育實踐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現了自主而快樂地學習語文的新局面。這一階段的改革還剛剛開始,就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顯著的,但要從根本上解決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真正發揮語文課程在弘揚優秀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作用,還需要下大力氣在實踐中進行研究、探索。

主要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第一,語文教學要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性質,應遵循母語教育的規律。語言是一種文化,學語言就是進行文化的熏陶,教師要善於挖掘文本本身的寶藏,引導學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語文就是要讓孩子在中國文化的浸染中長大。第二,語文教學要張揚以人為本的旗幟,關心人的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個性發展的基礎作用,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三維的最近發展區,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知識能力的提高統一在一個過程中。第三,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經歷一個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過程,使之開放而有活力。語文學科是與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科,生活多廣闊,語文就多廣闊,要讓孩子到廣闊的生活中學習語文,在學習語文中享受生活、發展生活。
新中國成立以來,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不斷的改革發展。

2,始於1950年的第一次全國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出版了全國統一

的語文教材。這套教材的特點是思想性強,內容新鮮,富有教育意義,強調聽、說、讀、寫

全面訓練,不可偏輕偏重。

2.始於1956年的第二次全國性改革,實行漢語、文學分科教學。主要成績是結束了兩科混

教、互相干擾的狀態,初步創造了比較完整的漢語學科體系和文學學科體系;結束了語文教

學中的無政府狀態,開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計劃的道路;糾正了重道輕文的偏向,加強了語

文知識教育。

3.始於1963年的第三次全國性改革,是在廣泛地討論了語文的目的任務和怎樣教好語文課

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確了中學語文科的性質和目的任務,根據教學大綱的精神,

編寫了一套比較切合實際的教材,選文強調文質兼美,編排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主線,教材仍

然是綜合型的;十分強調語文基本訓練,嚴格要求學生樹立勤學苦練的風氣。

4.始於1978年的第四次全國性改革,頒發了《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

草案)》,並陸續出版新編的語文課本,在全國通用。這次語文教學大綱著重解決了以下幾個

問題:第一,明確了中學語文教學如何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問題;第二,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

與語文訓練的關系問題;第三,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基本上明確了在中學階段,語文知

識教些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第四,解決了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文風問題、作文

訓練多樣式問題、作文指導和評改問題)。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全國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國性教學改革在建國之初,普遍推行課堂的民主討論,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

的老式教法。「 2.第二次全國性教學改革始於1953年的「《紅領中》教學法」。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為北京師大實習生舉行觀摩課,課文是《紅領中》,在課後評議會上,普希金專

家對這節課提出了意見。次日,北京師大實習生在師大女附中進行試教,他們按照普希金專

家的意見進行實驗。實習生把原來的七課時改為四課時,課堂上注意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運用談話法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反映這個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雜志發表了葉

蒼岑寫的實習總結,並發表了短評,在全國掀起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國性的教學方法改革始於60年代初,串講法一時盛行起來。這種逐字逐句串講

並在講解的基礎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對於文言詩文,對於落實字、詞、句、篇教學,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講法廣泛地應用於語文教學,就成大同題了。

4.第四次全國性教學方法改革始於80年代,語文教學改革正沿著「加強基礎,培養能力,

發展智力,實行語文教學科學化」的正確方向前進。這次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幾個特點:第一,變「授」為「學」,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學」,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

變為主動。第二,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堅持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第三,在傳授知識、

培養能力的過程中,注意發展學生智力。第四,貫徹了「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方針。

(三)回顧語文教學改革的歷史。

特別是1978年以來的情況,我們高興地看到,語文教學改革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續不斷地進行改革;第二,規模大,遍及全國,影響很大;第三,教材改革與教

法改革同步進行,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第四,思想活躍,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第五,每

個時期都有一批教學改革的帶頭人,尤其是1978年以來,涌現出以於漪、錢夢龍、陸繼椿、

魏書生、寧鴻彬、顧德希、吳昌順、程漢傑、歐陽黛娜、張孝純等優秀的語文教育專家。

回顧語文教改的歷史,我們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繼續前進的路途上還有不少困難。

1.陳舊觀念的破除是很困難的。積極改革者只是極少數,認真學習先進經驗,以新的觀念進

行教學改革的也是少數。一些成功的教學改革經驗之所以在大面積上推廣困難,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更新,而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緊迫感。在「滿堂灌」、「填鴨式」受到批評之後,就興

起了「滿堂問」的談話法;在「談話法」過時之後,又出現了以應試為目的、以練代講的「滿

堂練」。雖然,教學方法表面上在不斷變化,但實質上還沒有從根本上處理好學生是學習主體

與教師是教學主導的關系,沒有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學,還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來有創新,但實際上未擺脫「一言堂」、「滿

堂灌」的陳舊陋習。

3.教改實驗難於推廣的又一個原因是,進行教改實驗的老師比教普通班的考師課業負擔重,

他們要學習理論、做調查研究、積累資料、統計數字、進行總結、撰寫論文,教一個實驗班

的工作量比教兩個普通班的工作量還大,而他們的工作量只按教一個班計算,得不到進行教

改實驗相應的報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師之間的關系又不好處,所以許多教師不願做教改

實驗,不願自我麻煩。

4.應試教育的局限性。十幾年來,全國高考、省級會考和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都進行了一些

改革。語文試題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訓練的同時,著重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對中學語文

教學起了一定的正導向作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各級考試對語文教學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這種副作用主要表現在語文教師跟著考試的內容、考試的題型轉,估計不考的內容在課上不

教;只重視教基本課文,不重視非基本課文;只重視課內,不重視課外;循規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這種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畢業班比非畢業班大。突出的表現是加班加點

的「疲勞戰術」和大運動量的「題海戰術」。

回顧語文教學改革,我們既為已經取得的成績而歡欣鼓舞,又為繼續改革的路途上還有一些

障阻而擔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任務是既繁重又緊迫的。葉聖陶先生

在全國中語會第三屆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能不能快一點?」葉老的講話過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我們應該增強

責任感和緊迫感。

『陸』 如何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著力提高教師素質。
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課內不達標課外搶時間的教學方法在部分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與素質教育相悖,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圍繞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讓教師確立教改意識,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印刷了大量的有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材料,下發到每位教師手中,定期組織教師學習,聘請全國知名的課改專家來我縣對教師進行培訓,邀請先進地市的名師給我們介紹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不斷拓寬教師的眼界,開闊創新的視野,了解教學的新動態、新信息,激發教師自我鞭策,自覺教改的內驅力。老師們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在觀念上必須樹立 「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育教學理念,著眼於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的教學思想;在實踐上,必須以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徹底打破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徹底改變一言堂,滿堂灌、滿堂練、滿堂問的狀況。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展現學習環境的「原生態」,才能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多年來,我們旗幟鮮明地唱響這樣的主旋律:高效課堂是打破制約學校發展瓶頸,突破傳統,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敢於做課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長思想束縛,為課堂教學改革搭建綠色平台。
校長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轉變直接關乎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敗。對於校長們來說,大力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會不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這是長期以來令各基層學校普遍擔憂的問題。對此,我們堅持認為,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廣饒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就必須解除校長們的思想顧慮。我們組織全部初中學校的校長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課堂教學改革比較成功的學校參觀學習,組織校長深入學校搞調研,校長們最終統一了思想,深刻認識到改革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從被動聽從走向主動改革,自覺地帶領老師投身到了課堂教學改革中去。
(三)充分發揮教研員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改革出謀劃策。
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轉變教研職能。按照「以研為主,研督結合,評研分離」的思路,實行縣教研員兩進(進學校、進課堂)三包(包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推廣、學科骨幹培養、教學規劃指導)制度。積極鼓勵教研員走出去,多聽、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點定位,搶抓機遇,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鼓勵各學科教研員高屋建瓴,統籌全縣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員結合本學科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要有時不我待的強烈意識。結合本縣實際,確定出符合本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力爭利用1--2年的時間,在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上有新的突破並把成功的經驗在全縣推廣,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教研員通過深入基層,和基層共發展同進步,不斷發現先進典型,大張旗鼓的為課堂改革吶喊助威,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健康和諧的發展,為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確保活動實效,我們了實行捆綁式考評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縣教研員的角色定位,為他們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指導基層,拓寬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內容。課堂改革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課堂都是「以人為本」「以學為主」的課堂。因此,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借鑒濰坊十中「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和東廬中學 「講學稿」 的成功經驗,確定了符合我縣自身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導學導練,自主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全縣進行實驗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將實施過程的四個環節作簡要介紹。
(一)自主預習:教師在每節課之前,都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確定講學稿,制定好預習提綱。①預習提綱需提前一至兩天提供給學生,便於學生預習准備。②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多少,可靈活採用課代表在黑板上抄寫、教師出示小黑板、列印張貼於班級、印發給小組長乃至全體學生等多種形式。 ③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難易,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部分時間預習或者整節課預習方法進行。④各小組要進行組內預習交流,歸納出小組集中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這是學生搞好預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自主預習的依據。讓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教師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由每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這一步至關重要。我們認為:學生要參加小組討論,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見解,否則就是無效的。因為沒有經過個體熟讀精思而匆忙展開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個性和創見,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容易掩蓋學生的思維困惑和學習困難,這樣,有些表面上氣氛熱烈的討論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與真正的問題是油和水的關系。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設計問題時要緊扣學習目標,重點突出,難易適中,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其二,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學什麼,怎麼學,多長時間完成,完成到什麼程度。最好是以板書、多媒體展示或者印發講義等書面形式,盡量不用口述。其三,獨立思考的成果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就勾畫出來,不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紙上寫出來,因為思維是混沌的,語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組交流:小組交流是調動學生積極研討、解決疑難困惑的的中心環節。因為有了學生個體的思考,就為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但小組合作學習很容易流於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學的機制。我們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確劃分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採用異質分組法,兼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個性差異等不同的方面,小組成員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優勢互補。②讓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尤其要注意發揮組長(一般是各組的1號)的作用,組長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同時兼任「記錄員」,隨時記錄和歸納討論的成果,還要能以「檢查員」的身份對小組成員的發言作出評價,檢查成員是否完成學習任務。組長可以是確定的,也可以輪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標准。③這里的小組交流是動態的,可以是組內交流,也可以是組際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師要充分參與進去,適時調整、引導。比如可以採取小組間互相提問的方法,以對比討論學習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見。④小組評價要跟上。可以設計表格,由課代表和小組長聯合記錄學生的課堂發言、學習完成任務情況,在評價上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比如4號主動回答問題得4分,1號回答對問題得1分等。一周一匯總,評選優秀小組,設置「流動紅旗」,在組與組之間輪換。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每一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學習過程進一步優化,課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點撥釋疑:學生在充分自學,相互交流之後。解決了許多問題。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點撥,答疑解惑。這一步也最能考驗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交流和展示的資源,一方面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和提示,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示範、點撥、分析、講解等手段,促成展示過程中問題的化解。既要圍繞預設的教學目標和教材的重點、難點,也要兼顧動態生成的問題,解釋學生的疑惑。點撥過程要力求簡潔、透徹、明了。
(四)訓練反饋: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課堂效率。看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知識掌握的生成度。簡言之,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學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饋很重要。課堂精練,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優化課堂結構的重要環節。以前,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練而不加篩選地搜集習題,使學生陷入題海,重復練習,無效練習,浪費了課堂有效時間,加重了學生課業負擔。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課堂練習題必須由備課組集體討論確定,以保證質量。二是練習題必須以投影形式出現或課前將練習題列印在紙上,以節省學生抄題時間,三是評講練習題時要突出其共性問題,個性問題,課後輔導,以提高整體效益。這樣做,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支配,便於他們深入思考,梳理、提煉知識要點,優化知識結構。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創造性地設計作業,精編、精選練習題,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題目一般包括基本題和選做題兩部分。讓好學生吃飽,中下游學生吃好。切實解決了一言堂、一種模式、好學生吃不飽、中下游學生吃不好的現象。另外,測試題的用時多少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除單元檢測外,一般不單獨佔用一課時。檢查的方式也應是動態的,以書面為主,也可以是口頭檢測或者實踐操作等,要盡可能體現「堂堂清」的原則,在課內完成,並及時把結果反饋給學生。

『柒』 哪有關於中學教育方面的調查報告(3000字以上)

中學教育科研現狀的調查報告

蒲江縣教育局教研室呂德雄

一、調查目的

教育科研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門話題。順利開展群眾性教育科研活動,是我們教研管理部門需要研究的工作策略。

我們開展中學教育科研現狀的調查活動,旨在了解目前我縣中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態度、教育科研知識掌握的程度、參與教育科研的情況、對教育科研的困惑、期望等;了解中學開展教育科研的認識、組織、管理以及教育科研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通過調查求得第一手原始資料,再對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對問題進行歸因分析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提出工作建議,為我縣「十五」期間中學教育科研的深化發展提供指導、服務、管理決策等方面的參考。

二、調查內容及方式

開展中學教育科研現狀的調查活動,主要是對我縣中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觀點和參與行為,以及學校倡導教育科研,推行教育科研的情況作調查了解。因此,調查主要圍繞下面幾個方面設計內容和方式。

(一)、調查的內容

1、教師對教育科研意義的基本認識

調查教師對科研意義的基本認識,其目的是要了解中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態度和認識水平。態度決定行為,認識決定動力。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態度和認識水平是開展教育科研的基礎,是教師需求與教研管理部門服務有機結合的前提條件。

2、教師對教育科研常識的掌握程度

教育科學研究有其自身的規律性。認識教育科研的規律、按照教育科研的規律開展活動,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識。了解多少教育科研常識,明白多少教育科研原理,直接影響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信度和效度。教師具備的教育科研知識達到什麼程度,是教研管理部門普及教育科研活動必須掌握的基本情況。

3、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組織和管理方式

教師開展教研科研活動除了教師自覺的行動外,更需要學校對教育科研的倡導、對教育科研活動的肯定、對教育科研成果的獎勵。否則,教師的積極性得不到保護,追求價值得不到承認,教育科研活動就會偃旗息鼓、半途而廢。這就涉及到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組織和管理機制。了解目前學校在這方面的關注程度、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教研部門才能更好地開展指導和管理工作。

4、學校和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迫切希望

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學校是主陣地,教師是生力軍。了解學校和教師對教育科研的希望,滿足他們的需求,充分發揮學校和教師實施教育科研的潛力,教育科研活動才會蓬勃興旺、充滿生機。教研部門開展教育科研的服務和管理,這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調查的方式

1、調查形式

從調查的廣泛性和調查操作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考慮,擬定本次調查主要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工作。問卷題項除充分考慮其合理的內涵和外延外,主要根據一般經驗和預測來設計所選問題及數量。題項語句的設計盡量簡單明確、具體實在,避免含混不清或隱含某種誘導。行文盡可能.注意語氣委婉,避免引發反感而影響調查的客觀性。問卷的題目設置包含限制性和開放性兩個方面。限制性題目共設置十九個,每個題目四個選項,要求做單項選擇。開放性題目只設置一個,要求被調查者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認識提出兩個方面的希望和建議。

2、調查的范圍和對象

本次調查從學校和教師的區域和層次的代表性、以及調查者本身工作的職責考慮,調查的范圍擬定為全縣所有初中(含九年制學校)、高中(含職中)課程的學校。調查對象為各學校隨機確定的領導及任課教師。

3、調查樣本的確定

本次調查共印製問卷三百份。擬定樣本為完中共一百一十份、初中共一百四十份、九年一貫制學校共五十份,總計取樣三百份。問卷投放根據各個學校教職工人數的大致比例分發,請各學校教導主任主持答卷和回收問卷。經過統計整理,回收到有效問卷共二百六十九份。問卷樣本為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參加工作1-5年的教師為84人,佔31.23%;參加工作6-10.年的教師為60人,佔22.3%;參加工作11-15年的教師為63人,佔23.4%;參加工作16以上的教師為62人,佔23.05%;教師群體類別比達到科學調查要求的基本規范,樣本信度比較可靠。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教師對教育科研與常規教學工作的關系認識

這部分的內容包含在問卷中第2-6題中。其涉及的內容有責任、態度、觀念、認識、興趣等方面。這些方面的內容主要反映的是教師的理念和開展教育科研的內動力情況。從統計來看,比例較大的選項有

1、認為「開展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師都應該嘗試的事情」佔83.46%;

2、對教育科研「願意參與的」佔36.4%,「覺得太難」的佔29.37%,「確定不了課題」的佔25.65%,「缺乏信心」的佔14.87;

3、認為教師搞教育科研「主要是為了提高自己理論水平」的佔79.63;

4、認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專項經費」的佔29.7,「不懂教育科研方法」的佔23.05%,「時間安排不過來」的佔35.96%;

5、認為開展教育科研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鑽研科研知識」的佔33.8%,「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的佔22.3%,「參觀學習」的佔26.39%。

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意義認識是比較深刻的,對教育科研是比較感興趣的。這比較充分地證實了我縣各中學開展教研科研濃厚氛圍已經形成,教研科研已成為當前大家相當關心的熱門話題。廣大教師不僅僅有了教育科研的意識,而且在開始琢磨教育科研的切入點了。教育科研對廣大教師來說還是新鮮事,對新鮮事總免不了這樣那樣的疑慮。教師們集中反映出的「覺得太難」、「確定不了課題」、「缺乏信心」、「不懂教育科研方法」「時間安排不過來」等等,說明教師們還對教育科研抱有神秘感。因為神秘,就難以涉入,未曾涉入其事,當然就難以知道該具體從那下手。這使我們教研部門應該注意,在提倡導教育科研的具體工作中,要研究怎麼來引導教師鑽研教育科研知識、怎麼從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來確定教育科研的切入點。

(二)、教師對教育科研本身的理解程度

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是要了解教師對教育科研本質的初步認識和理解程度。其內容在問卷中第7-9、15-17題中反映。各題統計比例較為突出的選項如下。

1、認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方向應該是「教學實踐研究」的佔72.4%;

2、對自己承擔課題研究所擔心的是「理論知識欠缺」的佔47.21%,「不知怎麼提煉成果」的佔28.62%,「影響教學」的佔20.82%;

3、認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成果價值在於「教學成績有較大提高」的佔34.2%,「學會了怎麼去研究問題」的佔28.25%, 「有了教育科研的體會和感受」的佔26.77%;

4、對教育科研的知識「了解一些」的佔65.43,「比較熟悉」的佔12.64,「很陌生」的佔14.5%;

5、認為常規教研活動和教育科研活動是「有一定聯系」的佔44.61,「各有側重的」的佔27.51%,「一回事」的佔13.88%。

『捌』 教育調查報告

中學教育科研現狀的調查報告

蒲江縣教育局教研室 呂德雄

一、調查目的

教育科研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門話題。順利開展群眾性教育科研活動,是我們教研管理部門需要研究的工作策略。

我們開展中學教育科研現狀的調查活動,旨在了解目前我縣中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態度、教育科研知識掌握的程度、參與教育科研的情況、對教育科研的困惑、期望等;了解中學開展教育科研的認識、組織、管理以及教育科研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通過調查求得第一手原始資料,再對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對問題進行歸因分析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提出工作建議,為我縣「十五」期間中學教育科研的深化發展提供指導、服務、管理決策等方面的參考。

二、調查內容及方式

開展中學教育科研現狀的調查活動,主要是對我縣中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觀點和參與行為,以及學校倡導教育科研,推行教育科研的情況作調查了解。因此,調查主要圍繞下面幾個方面設計內容和方式。

(一)、調查的內容

1、教師對教育科研意義的基本認識

調查教師對科研意義的基本認識,其目的是要了解中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態度和認識水平。態度決定行為,認識決定動力。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態度和認識水平是開展教育科研的基礎,是教師需求與教研管理部門服務有機結合的前提條件。

2、教師對教育科研常識的掌握程度

教育科學研究有其自身的規律性。認識教育科研的規律、按照教育科研的規律開展活動,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識。了解多少教育科研常識,明白多少教育科研原理,直接影響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信度和效度。教師具備的教育科研知識達到什麼程度,是教研管理部門普及教育科研活動必須掌握的基本情況。

3、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組織和管理方式

教師開展教研科研活動除了教師自覺的行動外,更需要學校對教育科研的倡導、對教育科研活動的肯定、對教育科研成果的獎勵。否則,教師的積極性得不到保護,追求價值得不到承認,教育科研活動就會偃旗息鼓、半途而廢。這就涉及到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組織和管理機制。了解目前學校在這方面的關注程度、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教研部門才能更好地開展指導和管理工作。

4、學校和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迫切希望

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學校是主陣地,教師是生力軍。了解學校和教師對教育科研的希望,滿足他們的需求,充分發揮學校和教師實施教育科研的潛力,教育科研活動才會蓬勃興旺、充滿生機。教研部門開展教育科研的服務和管理,這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調查的方式

1、調查形式

從調查的廣泛性和調查操作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考慮,擬定本次調查主要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工作。問卷題項除充分考慮其合理的內涵和外延外,主要根據一般經驗和預測來設計所選問題及數量。題項語句的設計盡量簡單明確、具體實在,避免含混不清或隱含某種誘導。行文盡可能.注意語氣委婉,避免引發反感而影響調查的客觀性。問卷的題目設置包含限制性和開放性兩個方面。限制性題目共設置十九個,每個題目四個選項,要求做單項選擇。開放性題目只設置一個,要求被調查者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認識提出兩個方面的希望和建議。

2、調查的范圍和對象

本次調查從學校和教師的區域和層次的代表性、以及調查者本身工作的職責考慮,調查的范圍擬定為全縣所有初中(含九年制學校)、高中(含職中)課程的學校。調查對象為各學校隨機確定的領導及任課教師。

3、調查樣本的確定

本次調查共印製問卷三百份。擬定樣本為完中共一百一十份、初中共一百四十份、九年一貫制學校共五十份,總計取樣三百份。問卷投放根據各個學校教職工人數的大致比例分發,請各學校教導主任主持答卷和回收問卷。經過統計整理,回收到有效問卷共二百六十九份。問卷樣本為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參加工作1-5年的教師為84人,佔31.23%;參加工作6-10.年的教師為60人,佔22.3%;參加工作11-15年的教師為63人,佔23.4%;參加工作16以上的教師為62人,佔23.05%;教師群體類別比達到科學調查要求的基本規范,樣本信度比較可靠。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教師對教育科研與常規教學工作的關系認識

這部分的內容包含在問卷中第2-6題中。其涉及的內容有責任、態度、觀念、認識、興趣等方面。這些方面的內容主要反映的是教師的理念和開展教育科研的內動力情況。從統計來看,比例較大的選項有

1、認為「開展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師都應該嘗試的事情」佔83.46%;

2、對教育科研「願意參與的」佔36.4%,「覺得太難」的佔29.37%,「確定不了課題」的佔25.65%,「缺乏信心」的佔14.87;

3、認為教師搞教育科研「主要是為了提高自己理論水平」的佔79.63;

4、認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專項經費」的佔29.7,「不懂教育科研方法」的佔23.05%,「時間安排不過來」的佔35.96%;

5、認為開展教育科研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鑽研科研知識」的佔33.8%,「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的佔22.3%,「參觀學習」的佔26.39%。

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意義認識是比較深刻的,對教育科研是比較感興趣的。這比較充分地證實了我縣各中學開展教研科研濃厚氛圍已經形成,教研科研已成為當前大家相當關心的熱門話題。廣大教師不僅僅有了教育科研的意識,而且在開始琢磨教育科研的切入點了。教育科研對廣大教師來說還是新鮮事,對新鮮事總免不了這樣那樣的疑慮。教師們集中反映出的「覺得太難」、「確定不了課題」、「缺乏信心」、「不懂教育科研方法」「時間安排不過來」等等,說明教師們還對教育科研抱有神秘感。因為神秘,就難以涉入,未曾涉入其事,當然就難以知道該具體從那下手。這使我們教研部門應該注意,在提倡導教育科研的具體工作中,要研究怎麼來引導教師鑽研教育科研知識、怎麼從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來確定教育科研的切入點。

(二)、教師對教育科研本身的理解程度

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是要了解教師對教育科研本質的初步認識和理解程度。其內容在問卷中第7-9、15-17題中反映。各題統計比例較為突出的選項如下。

1、認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方向應該是「教學實踐研究」的佔72.4%;

2、對自己承擔課題研究所擔心的是「理論知識欠缺」的佔47.21%,「不知怎麼提煉成果」的佔28.62%,「影響教學」的佔20.82%;

3、認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成果價值在於「教學成績有較大提高」的佔34.2%,「學會了怎麼去研究問題」的佔28.25%, 「有了教育科研的體會和感受」的佔26.77%;

4、對教育科研的知識「了解一些」的佔65.43,「比較熟悉」的佔12.64,「很陌生」的佔14.5%;

5、認為常規教研活動和教育科研活動是「有一定聯系」的佔44.61,「各有側重的」的佔27.51%,「一回事」的佔13.88%。

6、認為教育科研課題應該是「改進教學方法的問題」的佔51.67%,「解決工作問題的策略」的佔24.54%,「有關大綱教材的認識問題」的佔17.84%;

從這部分數據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對教育科研的本質認識和理解,反映出了中小學教育科研應該立足於教育實踐研究的特點,這表明了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最感興趣的選題類別,是與教學工作密切相關的課題。教師對教育科研的價值評判不僅僅是在於教學成績提高,更在於教育科研的感受和體會、學會怎麼去研究問題。這表明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不是單純著眼於課題本身的成果大小,而是更看重於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帶來的觀念、思維方式的進步。這種結果,正是普教科研的根本意義所在。

(三)、目前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狀況

這部分內容主要通過問卷中的第10-14題來了解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結症反映。各題統計選項比例較大的情況如下。

1、 認為學校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會使「教師深入學習教育理論」的佔70.26%;

2、認為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關鍵是「教師的自覺行為」佔33.46%,「學校的組織管理」的佔27.88%,「上級的指導」的佔15.61%;

3、認為要使學校的科研工作得到深化應該「完善激勵機制」的佔55.76%,「領導帶頭」的佔26.02%,「注重物質獎勵」的佔14.5%;

4、認為學校開展教育科研活動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合適的問題」的佔35.32%,「沒有上級的支持和指導」的佔33.83%,「教師沒興趣」的佔21.19%;

這部分數據間接反映出,目前學校已將教育科研納入議事日程,教師們有了嘗試教育科研的沖動,意識到了教育理論學習與解決問題之間的關系。但是,學校的教育科研的管理還不能滿足教師的需要。教師對教育科研的價值取向需要學校引導、教育科研的熱情和過程操作需要學校的肯定、怎樣將自己工作中的問題上升為課題研究更需要有人點撥和指導。忽視這三方面的問題,就不容易讓教師將課題研究與自己的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就不容易使教師注重過程研究,教師就不容易保持持久的動力。建立完善的激勵評價機制是學校目前開展群眾性教科研的突出問題。

(四)、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期望

這部分內容安排在問卷第18-20題,主要了解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迫切需求。其統計反映如下。

1、認為教研部門指導幫助學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應該側重「學校實際問題的剖析」的佔50.19%,「理論知識講座」的佔22.68%,「案例分析」的佔15.99%,「監督考核」的佔11.15%;

2、認為我縣對於教育科研的工作應該「設立單項基金」的佔39.03%,「列入對學校的綜合考評」的佔23.42%,「著重成果獎勵」的佔17.1%,「加強宣傳」的佔16.73%;

3、對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傾向性的希望和建議如下。

(1)希望:傾向性的是「教科研培訓、教育理論專題講座、專家指導、參觀學習的機會、案例分析、提供資料、參與課題組研究活動」等。

(2)建議:傾向性的是「設立相關獎勵政策、學校設單項考核、改善環境條件」等等。

從統計分析來看,教師對這一部分的總體反應是希望從自己身邊做起,希望找到自己科研的切入點,希望獲得教育科研的體驗。對於看中成果獎勵的教師並不多,這與前面「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不是單純著眼於課題本身的成果大小,而是更看重於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帶來的觀念、思維方式的進步」相互印證

四、工作建議

(一)、領導應從辦學理念和學校的發展來研究課題

領導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關鍵。領導對教科研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發展。領導應當關注課題研究的工作。但是一年四季領導頭緒繁多,不可能只考慮教育科研的事情,也不可能花多少精力專門來做課題。但是,領導不能迴避教育科研,要從推動學校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來考慮新的工作方式。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發展,這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領導搞科研,重在研究課題與辦學理念的關系、課題與學校的發展的關系、課題目標內容與教學改革的直接和間接的關系。考慮這些問題實質上就是課題研究的一部分,研究這些問題也就是把握學校課題研究發展方向的關鍵所在。

(二)、做課題的過程中培養教育科研骨幹

目前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沒有專設教科室的情況下,一般是教導主任來擔當。教導主任對教育科研方面的認識相對普通教師來說要充實得多,看到的問題和對問題的本質分析也要深刻得多。但是,教導主任不可能自己一個人來解決問題,必須要依靠骨幹教師帶動廣大教師一道來解決問題。學校要培養科研骨幹,只有讓骨幹教師承擔課題,在做課題的過程中學習教育科研的方法,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提高理論修養、提高研究水平。我們常常聽到很多主任感嘆教師不會教育科研,學校沒法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什麼時候讓我們的教師學一學教育科研。其實,與其說「學」教育科研,不如說「做」教育科研。學的目的是會做,但學的時候是不可能做的。不做,學的東西就有距離。做就會遇見問題,有問題就得去學,這時候的學就沒有距離感,就學得實在、適用。學會了再做,和在做的過程中學,那一種更適合學校的需要,這自然是很明白不過的了。

(三)、足現實條件搞課題

教師在做或者是准備要做課題的時候,往往是抱怨學校條件和環境差,沒有現成的資料。學校對於教師的不滿有很多苦衷,本來就是經費不足,條件差,資料設備欠缺是不足為怪的。對於教師的要求,學校往往很棘手,不回答不行,回答也不行。教師的不滿和學校的棘手,都在於潛意識里將教育科研與高科技聯在了一塊,將教育科研神秘化了,認為科研就是高設備高條件的產物。其實,學校教育科研主要是解決教學工作中所產生的困惑和問題。這些困惑和問題是常規教學工作方式下的產物。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一般是轉變觀念、改進方法、增添措施等。這些途徑完全是可以在現有條件下存在的,或者是不難提供的。明確了這一點,我們選題更多的考慮就是自己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搞研究考慮更多的就是怎麼充分挖掘潛力。這樣一來,我們就會完全立足於現實條件搞課題,搞課題也就有了生命力。

以上三個方面的建議,主要側重於教育科研 「做」的認識觀念。對於怎樣保證「做」,使「做」更有動力,這是學校和教育部門常規管理能夠解決的問題,這里不再贅言。

閱讀全文

與中學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調研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