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孝道教育

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孝道教育

發布時間:2021-02-03 16:33:06

1. 如何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

對頭,用自己的來親生體會去教學生源,才是最容易的,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2.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孝道的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孝道教育孝心,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幾千年來,它始終是衡量一個人品質高低的重要標准之一。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針對學生個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傾向通過真情體驗、感悟親情激發學生愛的情感把親情回報付諸於實踐。讓學生回報親情把對父母的愛付諸實際行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累激發學生從小有愛心樹立心中有父母、有親人的情感。人教版教材中,蘊涵著孝道這一傳統美德的文章為數不少,我們應該怎樣深入、高效地加以開發利用呢?
一、用心審視社會現狀,深入體會編者的用心 孝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傳統孝道盛行千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寶。東漢前後的黃香、董永和孟宗是事親守孝的代表人物。他們以孝行而感天動地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推崇,同時也成為人們事親守孝所標榜的典範。但當今社會,我們中的很多人卻忘記了行孝,尤其是青年一族,置父母的辛苦不顧,大手大腳,互相攀比,手機、電腦、mp3一個不能少,穿最漂亮的衣服,吃最可口的飯菜,玩最時尚的數碼產品,且振振有辭地將這樣的享受看作理所當然的「權利」;即使有人談到「孝」,但大多數人對「孝」的內涵的理解也嚴重畸形化,認為孝敬長輩,就是從金錢和物質上施與接濟;因此,藉助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我們的青少年一代樹立正確的孝道觀念,成為了當前德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現行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來看,教材中有關孝文化的選文,圖文平易生動,人物形象可親可敬,充滿了民主、感恩、博愛、有為的思想,可讀性、觀賞性、教育功能都很強。不僅很生動形象地闡釋了「孝」的內涵,更給我們的少年兒童提供了可借鑒效仿的行為依據。例如,《棉鞋裡的陽光》、《胖乎乎的小手》、《將心比心》、《可貴的沉默》、《媽媽的賬單》、《懷念母親》等文章,感人至深。
這樣一種傳統文化意蘊頗為豐厚的道德教材,真不知凝聚了新課本兢兢業業的編者們的多少勞動。面對著燦爛輝煌、熠熠生輝的中華文化,他們是怎樣獨具慧心地想到將源遠蘊豐的孝文化編入教材,作為滋養孩子生命的文化營養!不知讀了多少篇選文才淘出其中的精品,作為禮物奉獻給孩子們,供他們享讀。
二、充分利用教材,體會無私的父母之愛 。《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為媽媽做事,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每天向媽媽索取做事的報酬,當他在餐桌旁看到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總額為零時,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並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在教學完本課後,我沒有立即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而是布置了一個作業:回家後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或者讓爸爸媽媽講一個關於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第二天上課時,孩子們紛紛向我匯報:「老師,我昨天第一次為爸爸洗了腳,爸爸還誇我是個有孝心的孩子。」「老師,昨天媽媽給我講了我小時候半夜發燒送我上醫院的事,我聽了好感動。」「老師,昨天我幫媽媽拖了地,媽媽說我真懂事。」……聽了孩子們的匯報,我告訴他們:「孩子們,你們在父母的關愛中幸福地成長,知道了父母對你們的愛,你們昨天的表現真棒,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到了父母的愛,同時也知道了回報父母的愛。像小彼得一樣,知道了愛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希望你們用對父母的這份愛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那麼,世界就會匯成一片愛的海洋……」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沒有脫離生活實際的「說教」,也沒有空洞的思想教育,而是讓學生身體力行,親自實踐,自己從中悟出文本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通過交流,讓學生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教學中滲透尊己和愛人的教育
《孝經》中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由此可見,孝道固然范圍很廣,但行的時候卻是從自己的身上愛起的。凡是一個人的身體,乃至很細小的一根頭發和一點皮膚,都是父母遺留下來的,應當保全。身體發膚,既然授之於父母,更何談身體以外的金錢、名譽、地位了。作為子女的就應當體念父母愛兒女的心,謹慎地保重自己的身體,愛護自己的名譽,不要使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有一點損傷,名譽有一點敗壞。例如在指導學生讀好《遊子吟》(三年級下冊)中「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一句,體會母親不辭勞苦,對兒子的一片關愛之情時,我借題拓展,引導學生討論:那出門在外的孟郊應當怎樣感念母親的恩情呢不一會兒,學生紛紛舉手。一個學生說:「孟郊出門在外,母親最擔心他的身體了,因此,他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要生病。」「節日的時候,孟郊應當發個簡訊或打個電話,向母親報平安!」一個男生補充道。這些都是從只有十歲大的孩子口中發出的稚嫩的聲音,雖然他們還不完全理解孝的含義,但卻懂得了要愛護身體不讓親人擔心的道理,這不正切合了《孝經》中「謹身節用」、以孝父母的至妙之道嗎?

3.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孝道教育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倫道德的基石。百善孝為先,孝心,是一個人善心、版愛心和良心的綜權合表現。幾千年來,它始終是衡量一個人品質高低的重要標准之一。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針對學生個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傾向通過真情體驗、感悟親情激發學生愛的情感把親情回報付諸於實踐。讓學生回報親情把對父母的愛付諸實際

4. 孝道教育如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有何建議

一、中小學強化孝道教育是現實的要求
1.學生孝道缺失需要補救。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一些中小學生的孝道缺失是一個普遍問題。其具體表現為:一是尊老意識缺失。現在好多中小學生的尊老意識日趨淡漠,對長輩或老人不夠尊重和理解,有的甚至惡言相對;二是養老行為的缺失。有好多青少年只會要求父母照顧自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一切全為他服務。有人這樣概括:「爺爺是僕人,奶奶是傭人,孩子是主人。」孩子很少照顧父母和老人;三是敬老感情缺失。一些中小學生在家很少問候、關心父母,很少和父母進行情感溝通和交流,忽視了對父母精神上的關愛。孝道缺失,不僅影響到中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也影響到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問題,社會和家長都普遍呼喚著孝道在孩子身上的回歸,因此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是補救孝道缺失的現實需要。
2.家庭養老需要孝道支撐
目前中國的養老方式是以家庭養老為主,這是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模式。中國的老年人口70%以上還生活在農村,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還比較低,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還必須依靠家庭成員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們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家庭長輩的養老主要靠自己子女,養老敬老尊老賴以存在的思想基礎就是傳統的孝道。尤其今天,我國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更需要孝道去支撐。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報告反映,老年人中認為自己的經濟沒有保障的,農村達到45.3%,城市為26.3%。這些老人養老一般還要靠子女盡責任、去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後代沒有孝的意識、孝的責任和孝的行為怎麼行呢?因此,宣揚傳統的孝道文化,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在中小學強化孝道教育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社會和諧需要孝道維持
中國孝文化認為,「孝」不但是指孝順父母,而且包括愛兄長,還要擴而廣之行「孝」於天下,愛天下之人。道德建設若由孝敬父母、撫愛子女開始,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尊敬父母進而推廣到全社會尊老愛幼,由愛父母推及至愛天下人的父母。孝道要求將家庭的人倫關系延伸到廣大社會中,這種由內向外、由近及遠的方法,就叫「泛愛眾」。有了「泛愛眾」,這個社會就容易和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要求,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方法措施很多,但弘揚孝道文化是必不可少。人人講孝道,人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就容易和諧。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能盡孝,不可能處理好和兄弟、親友、師長、同事、集體和國家的關系,其結果家庭不和、社會不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是非常及時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從以上分析看,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既是學生品德培養的客觀需要,又是現實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們的中小學教師根據這些需要和需求,應該在學校積極開展傳統的孝道教育。
二、強化中小學孝道教育的思路
《國務院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根據國家的要求,學校如何強化孝道教育,如何做到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去實踐。
1.思想上「重孝」。我們每個中小學教師在思想上要重視孝道。首先要改變過去對孝道文化的不正確認識,有些人總認為孝道是封建社會的東西,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過,所以講起來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夠大膽,放得不開。今天我們要辯證地繼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科學地對待。其次要充分認識孝道文化的歷史作用和現代價值,孝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是幾千年來民族倫理道德的精華,孝文化孕化著代代中國人,積極促進人際關系和睦、社會秩序的安定和有力推動著社會文明發展,在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起著重要作用。再次各個學校的領導要重視,組織上有安排、行動上有計劃、活動上有落實,效果上有檢查,要把孝道教育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還要建立一些孝道教育的制度和機制,把孝敬文化建設納入於學校整個常規教育與管理之中。

5. 孝道教育如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有何建議

一、中小學強化孝道教育是現實的要求
1.學生孝道缺失需要補救。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一些中小學生的孝道缺失是一個普遍問題。其具體表現為:一是尊老意識缺失。現在好多中小學生的尊老意識日趨淡漠,對長輩或老人不夠尊重和理解,有的甚至惡言相對;二是養老行為的缺失。有好多青少年只會要求父母照顧自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一切全為他服務。有人這樣概括:「爺爺是僕人,奶奶是傭人,孩子是主人。」孩子很少照顧父母和老人;三是敬老感情缺失。一些中小學生在家很少問候、關心父母,很少和父母進行情感溝通和交流,忽視了對父母精神上的關愛。孝道缺失,不僅影響到中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也影響到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問題,社會和家長都普遍呼喚著孝道在孩子身上的回歸,因此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是補救孝道缺失的現實需要。
2.家庭養老需要孝道支撐
目前中國的養老方式是以家庭養老為主,這是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模式。中國的老年人口70%以上還生活在農村,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還比較低,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還必須依靠家庭成員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們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家庭長輩的養老主要靠自己子女,養老敬老尊老賴以存在的思想基礎就是傳統的孝道。尤其今天,我國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更需要孝道去支撐。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報告反映,老年人中認為自己的經濟沒有保障的,農村達到45.3%,城市為26.3%。這些老人養老一般還要靠子女盡責任、去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後代沒有孝的意識、孝的責任和孝的行為怎麼行呢?因此,宣揚傳統的孝道文化,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在中小學強化孝道教育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社會和諧需要孝道維持
中國孝文化認為,「孝」不但是指孝順父母,而且包括愛兄長,還要擴而廣之行「孝」於天下,愛天下之人。道德建設若由孝敬父母、撫愛子女開始,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尊敬父母進而推廣到全社會尊老愛幼,由愛父母推及至愛天下人的父母。孝道要求將家庭的人倫關系延伸到廣大社會中,這種由內向外、由近及遠的方法,就叫「泛愛眾」。有了「泛愛眾」,這個社會就容易和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要求,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方法措施很多,但弘揚孝道文化是必不可少。人人講孝道,人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就容易和諧。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能盡孝,不可能處理好和兄弟、親友、師長、同事、集體和國家的關系,其結果家庭不和、社會不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是非常及時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從以上分析看,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既是學生品德培養的客觀需要,又是現實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們的中小學教師根據這些需要和需求,應該在學校積極開展傳統的孝道教育。

6. 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孝道教育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倫道德的基石。百善孝為先。孝道在我國源遠流長,兩千多年前的《孝經》成為後世儒家孝道的典範,孔子認為 「孝」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孝」為「仁」之本。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孝道和忠君聯系親密。宋代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就把「孝」排在首位。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儒家的孝道思想,是對中華民族傳統孝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的使命所在。這種方式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有效地滲透了孝道教育,充分體現了語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發揮教材的作用,發掘孝道的動情點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孝道教育素材,這些都為我們開展孝道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比如,老舍的回憶性散文《我的母親》,文章運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形象,課文中中多處典型的神情、動作的白描,使得母親對子女的關愛躍然紙上:如寫三姐出嫁時的母親,「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掙扎」、「咬」、「扶」、「看」等一系列的動作,具體而生動地寫出了母親對女兒的依依不捨之情,那冰涼的手、沒有血色的臉以及咬著嘴唇的神情,勾勒出母親堅強的形象。在這篇文章中,四次寫到母親為兒女而流淚。其中三次是「含著」的,一次是「一串串」的,有淚無聲,這是極富理智克制的結果,體現母親對兒女的愛。這篇文章語言朴實,事例平凡,脈絡清晰,但就是這樣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卻蘊含了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一個「情」字,讓學生感悟到濃濃的親情;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時,許多學生熱淚盈眶。學生明白,父母的愛是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的。作為子女,應在細微中感受父母的愛,更要珍惜愛、回報愛。
二、誦讀經典國學作品,觸動學生靈魂
國學經典往往都是孝道的典範。誦讀這些教育典籍,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古籍的語言魅力,同時還能受到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可謂一舉兩得。現代學生通過讀國學經典,懂得孝道,更能觸動學生的靈魂,加深對父母的感情。教師可利用晨讀、課前讀、晚讀等時間,帶領學生開展讀經活動,如對《孝經》、《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等經書進行誦讀,吸取精華,弘揚孝道。
同時教師給學生印發成語故事中的孝道故事,配以譯文、解釋,學生能輕易看懂故事,既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又明白了古人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如 《卧冰求鯉》中的王祥,《黃香溫席》中的黃香,《嘗糞憂心》中的庾黔婁……。這些經典的孝道故事,會讓學生心靈受到觸動,由此及彼,自然就有了對父母的感恩,具備了孝敬父母的意識。
三、感恩演講比賽,推行孝道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之間的思想和做法是相互感染、相互影響的。假如每個學生都心存孝道,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在家愛父母,在校愛同學、老師,在社會上關愛每一個陌生人,那麼整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我每半個學期舉行一次感恩主題演講比賽,在演講中,學生精神飽滿,激情昂揚,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從點滴小事談起,講述自己身邊的孝道故事,發自內心地抒發對父母的愛,體現對父母的敬。學生激情澎湃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的表現,發自肺腑的真情實感,贏得了台下老師、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通過這種生動、活潑而有趣的活動,孝道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創設教育情境,自覺踐行孝道
在學生對中國傳統孝道文化認同並對其典型形象產生感情共鳴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相關教育情境。講解莫懷戚的《散步》一文時,教師先播放一些表現父母關愛的視頻或音樂,作為背景音樂,創設一種濃濃的感恩情景,接著對學生發問:「課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回答:「他是一個尊老愛幼的好父親。」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的理解雖然相對膚淺,但已基本領悟到了文章的主旨。以此為基礎,乘勝追擊:「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在現實中的表現,充分發揮想像力,文中的我平常表現會怎樣,會怎樣對待自己的母親?」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進行討論,發掘文中蘊含的孝道精神。最後,引入現實,追問學生:「現實生活中,我們因該怎樣對待父母呢,如何對父母盡一份孝道呢?」一步步地引導,濃濃的氛圍中,把孝道思想灌輸給學生。
總之,孝道教育因素在語文教學資源中蘊涵豐富,在具體教學課堂過程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發掘各種相關材料,把中華民族的孝道教育持之以恆地推行下去,只有這樣,才對學生人格產生深刻的影響,達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養的目的。

7. 如何才能把孝道融入到教育中

1、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歷來都很重視「孝道」。孝心是我們從版內心發出的對父母的感恩權,孝心是對於生命的眷戀與祝福,孝心是一切愛與責任的源頭。

2、孝敬父母,奉養雙親。「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子女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贍養雙親、孝敬父母的責任,這是傳統孝道的重要內容,更是新型孝道必須繼續發揚光大的最基本的時代內涵。

3、遵從長輩,與人為善。新型孝道教育應與時俱進,由教育青少年敬愛雙親向外拓展,推廣、普及到敬愛、順從其他長輩,並學會感恩、學會在做人處事中與人為善。在工作中團結同事、尊重領導,在生活中以禮待人、坦誠交友。

8. 如何對孩子進行孝道教育

故事滋養心田
孝,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留下了許多感人的孝心故事。小黃香為父親扇枕溫衾,王祥為繼母卧冰求鯉,楊香奮不顧身打虎救父……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都是教育孩子的好素材,父母時常講一講,便是煲給孩子最好的心靈雞湯。當然,在現代社會中也有一些感人肺腑的孝心事跡,例如張尚昀背母求學,田世國捐腎救母……這些事跡與古老的孝文化遙相呼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它們像是和煦的春風,能夠悄悄溫暖孩子們的內心,使其懂得去愛。有了愛的土壤,孝心才會生根發芽,最終綻開嬌艷的花朵。
家長做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孝心教育時要做好榜樣,通過點滴小事言傳身教,讓孩子耳濡目染。例如,工作之餘常帶著孩子回家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既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又為孩子做出榜樣。父母對長輩的態度會打動孩子純真的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尊老敬老的種子。
加強責任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一味地慣著孩子,只會助長他們的嬌氣,使他們產生「只要索取就能得到滿足」的感覺。孝心源於責任,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性。目前正值暑假,家長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實踐和社會實踐,比如讓孩子試著安排一天的生活,買菜、洗衣、做飯,讓他們感受父母平時的辛苦;還可以帶孩子去條件艱苦的山村體驗生活,感受幸福的來之不易。只有讓孩子真正懂得生活的艱辛,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責任心。
拓展「孝」的范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這種優良品德不僅要表現在家中,還應體現在孩子的社會交往之中。家長要教育孩子尊重長輩。比如教導他們在公交車上要為老年人讓座,與長輩交談時應恭敬有禮,過馬路時要主動去攙扶老人等,讓孩子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享受行孝行善帶來的喜悅,將良好行為轉化成習慣。傳統美德應代代相傳,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孝」傳承下去,為自己,更為整個社會。

9. 如何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 95

兒行抄千里母擔憂,父母最大的襲心願就是自己的孩子能陪在他們的身邊!中國的傳統,百善孝為先。父母一生的時間都是為了孩子,他們的一生對於我們來說是什麼,都是為了我們,一生的時間都給了我們,而我們呢,一直在忙,一直在工作,一直在應酬,一直在拼搏。往往忽略了父母的愛和期盼,他們不需要你物資上的滿足,只是想天天能看見你,能陪在他們的身邊,哪怕只是一句話,爸爸媽媽,你們冷嗎?孝道就是關心,孝道就是關愛,小時候爸爸媽媽怎麼關心體貼我們的,我們長大了,加倍的把這份關愛返還給他們,這就是孝道!別等到父母在身體快不行的時候,才想起多陪陪他(她)。那時才懺悔的說出一句,這些年,我!時間都去哪兒了!!(這個月我正好在演這個戲,關於子女對父母的孝道!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孝道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