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怎麼寫
一、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通過監控與評價的實施,系統、科學、有效地評價各個學段的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為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標准,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而服務;為教育行政部門作出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決策提供依據,實現我校整體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教學質量評價的意義:通過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增強學校自我發展的動力,促進教學研究工作的開拓創新。
二、教學質量評價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學生各學段綜合素質發展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為主要評價目標,組織實施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
(二)導向性原則
著眼於人才的培養,著眼於教師的專業發展,著眼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為指導,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通過評價指導實踐,實踐完善評價,促進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三)實效性原則
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實際效果,作為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一切行為的准則,客觀准確地對教學質量現狀做出科學評價,制定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監控與評價方案。通過有效的反饋監控機制,促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
(四)激勵性原則
通過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與評價,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獎勵先進,激勵薄弱學校,促進全區小學整體提升教學質量。
(五)綜合性原則
教學質量評價要堅持「全面評價、全程監控、全員參與」的綜合性原則。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注重學生、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關注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相關因素和環節。通過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標的綜合評價,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要關注教學質量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過程的監控,要抓源頭、抓過程、抓動態監測、抓及時調控,把教學中的問題矯正於始發時期,堅持橫向與縱向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結合,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開發學生和教師主體作用和潛在能力,使每個人、每個學科組,都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積極促進學生、教師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
以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立足點,以發展性評價為主線,關注變化和發展的過程,關注發展的成果。
評價分類、權重
評價重點
評價方法
評價方式
發展性
評 價
(30%)
學校自主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
依據學校的建設,學校的影響力評定。
自 評
他 評
教師專業化水平發展的積極性、成果性。
依據教師的培養,從校本教研、培訓的效果、教學視導、個人的專業發展情況評定。
學生全面發展的自主性、個性特長的凸顯性。
依據開設的不同學科的學生學業評價評定。
以非紙筆性為主
水平性
評 價
(40%)
依據學校建立的教學質量機制,注重過程性的管理水平為主。
以學校參與區域性教學活動的實效和教學視導工作為標准。
他評
以教師專業素質測試及學生區域性學科質量抽測、專項測試為主。
教師每學年由學校或中心校組織一次專業素質測試;學生每學年第二學期結合期末考試、小學畢業考試、量監測進行評定。
紙筆和非紙筆結合
選拔性
評 價
(30%)
以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師生學科競賽。
以每學年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師生競賽成績。
按照一定比例評定
四、教學質量評價的方式方法
(一)主要方式
1.教學信息監控——通過日常的教學檢查,教學過程的常態監測,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檢查,教師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動態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矯正和調控。
2.教學督導評價——對所有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隨機性的督導評價。
3.專項監控評價——對課堂教學、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德育工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內文體活動、教學質量評價、綜合素質評定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專項目標評價。
(二)具體方法
1.實地觀察
通過實地考查,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與評價,並就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深入地分析。以聽課、參觀、情境測試、常態下隨機測試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水平進行評價。
2.訪談
訪問者根據設計好的訪談問題或提綱,通過與受訪者的交流互動、專題研討,集體座談、個別談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內容。
3.問卷調查
通過書面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的生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
4.文獻分析
文獻分析是通過系統收集、分析學校以及教師中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種文件、論文、研究成果、學校教學管理、學生學業成績記錄、教學數據統計報表、質量分析報告、專著、經驗材料等,全面、客觀地評價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並將其作為分析研究教學質量的輔助材料,以求更准確地把握教學質量的發展趨勢。
5.學生學業成績測評
每學年對幾個年級的學生,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分學科進行測試。這種測試以紙筆測驗為主,適當採用其他方式,如情景測試、實際操作等。
6.個案研究
針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及其影響因素,採取目的性取樣的方式,在群體測驗與調查中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樣本,結合校本教研,對某個專題進行深入研究。
五、教學質量評價的組織體系和制度保障
(一) 組織體系
建立學校、學科組二級評價體系,把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分解和細化為評價目標,學校、學科組二級監控評價組織,根據管理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分層監控、分項監控。對各相關因素作出及時的監測、准確的診斷、科學客觀的評價和有效的反饋矯正。
1.校級評價組織主要負責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評價,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相關的評價領導機構,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和操作辦法,對評價工作進行組織協調。負責教學質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饋等具體工作。
2.學校是教學質量評價的實體,是實施教學質量動態監控、常態監控的最有效、最關鍵的環節。根據中心校的評價標準的要求,在學校各層面上實施教學質量評價,形成一個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網路。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操作辦法,明確不同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並將其落實到每一個學科、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對各學科、各年級、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實施動態監控、常態監控,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關鍵因素,及時地分析反饋,並提出改進意見,盡量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在始發時期。
(二)制度保障
1.教學質量專項督導制度——建立學校(中心校)教學質量二級評價專項督導制度。根據管理的職能和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在不同層面上,針對不同內容,採用不同方式對小學教學質量以及評價體系的運行進行督導。
2.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學校要建立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對日常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調控。
3.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製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制度。
4.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制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辦法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抽樣測評的制度。
5.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年度分析評價報告為成果呈現形式的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學校每學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對教學質量作出全面、客觀、科學地分析,總結經驗、找准問題、提出今後改進教學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6、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進行獎勵。
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運行實施
教學質量的評價,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課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才能得以不斷的完善。根據實施的情況、學科課程標準的變化和每學年工作特點不斷修改和完善。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積累有關資料,對照本方案認真實施。每學年採取撰寫自評總結,自評打分,由教導處組織進行評定。
七、獎勵辦法
1.按照學校原有基礎和辦學條件分組評價,實行質量等級獎勵制。
2.在中心校制訂《考核細則》基礎上完善。
② 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教育管理分析
在整個教育教學中,小學教育可以說是基礎,也是影響小學生一生的基礎性環節。因此,強化小學教育工作,促使其有效發展則成為基礎教育者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就必須在小學教育中加強教育管理工作。為此,本文將從以下幾點展開探究:
一、摒棄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沖擊著每一所中小學校,它將使我國的基礎教育產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與發展,但是,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中的最大弊端則是教學評價標准單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育者都以成績作為單一的評價學生整體素質高低的標准,這樣的教育方式既喪失了教學中的創新性,還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因素也都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效益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精神的不斷推進,教育行政部門要改變對校長、小學管理教育模式的評價標准,要主動摒棄傳統的以分數、升學率高低為主的評價方式。在評價一所學校好壞、教師水平高低時,要把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全體師生的素質作為考察依據,把基礎教育理念貫徹是否到位等劃入到考核范圍之內,以此為指導,開展教育,小學生才能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提升自身的德、智、體、美、勞等的發展。
二、注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
小學教學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管理好小學教育對發展基礎教育事業至關重要。小學教育也是學生的基礎教育階段,也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小學教育將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庭過於注重經濟但是卻忽視了對孩子的交流與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導,這一疏忽也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有甚者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基於此,這就需要小學教育管理部門必須把小學教育管理和其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加大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並且還要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小學基礎教育的必修課程當中,為小學生的學習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由於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特殊時期,這一時期的小學生各方面的發育尚未成熟,但是這一時期的心理發展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發揮著重要影響,因此,正確的心理指導與教學能讓學生們正確地對待學習,認識人生,將學生更加熱愛生活與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激發出來。
三、加強文化建設,營造和諧氛圍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想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需要注重人文關懷,具有人情味的校園才能洋溢出更濃的人情味。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促使學校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需要管理者給予教育者們充足的關懷和支持。這種支持不僅僅是生活方面與物質方面的幫助照顧,最重要的是要為教師的工作營造一個較為寬松、愉悅且關懷氛圍濃厚的校園環境,讓在校的教師都具備強烈的歸屬感,更加熱愛自己的事業,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像《怎樣激勵員工》中所表達的意思:「經理們要認識到,自己員工的生活不只是由工作組成的,他們還有自己獨立的生活,一旦給予認可,他們將會感到非常高興。」因此,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時刻提醒自己,真心誠意地去關注教師的生活,支持全體教師的發展。此外,現代教育管理者也要注重提升全校教師的業務能力,也要意識到並關注到教師在校期間的身心健康以及精神狀態。因為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大環境,要想教師都能真心實意地為學生付出,為學生的學習營造出健康的成長環境,就需要管理者也同樣要意識到自己是否也能為教師創造出一個幸福、快樂的精神家園。當教師們在校期間的心情是愉悅的,才能輸出自己更多的教育熱情與愛的體驗,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師愛,為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四、增強家長與學校間的信息溝通
家校合育主要是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掌握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的各種表現。因為家長也是小學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開展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家長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是密切相關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由此,學校也要充分重視家長的參與,要積極建立一個實時的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便於學校、家長隨時了解學生在校學習、在家生活的各個方面。只要教師用心,家長用愛,就能為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也會更加暢通。結合學生出現或者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及時幫助、也要及時與之取得溝通,將學校的管理與家庭的潛意識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有很多的人都在關注他們的成長,關注他們的生活的,這樣,孩子們也會更用心地學習,更熱愛生活了。
總而言之,小學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抓好小學教育對發展基層教育事業有著深遠的影響。相關的教育者在保證優質的教學管理過程中,還要注意全體師生素質教育的發展,因為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主旋律。此外,在提升學校教學整體成績的同時,也要提高全校師生的整體素質。只有先進正確的管理方法作為引導,不斷地去提高管理效率,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才能促進學校基礎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③ 中小學教育評價的內容
中小學教育評價可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宏觀層面,涉及教育目標、教育結構和教育管理體制等方面。在中觀層面,包括教師隊伍、辦學條件、學校各項工作等。在微觀層面則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小學教育活動中,學生發展評定、教師授課質量評價、課程和教材評價是最主要的評價活動。此外,診斷學校中存在的特殊問題,評價教改實驗,評估學校的總體表現也較為常見。下面具體介紹三種主要的評價活動。
(一)學生發展評定
學生發展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它不僅是升學與就業指導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礎,還能幫助學生正確估計自己,了解和發展自己的特長。評定學生要考慮許多方面,最基本的有學業成就、行為表現和身體狀況三方面。
(二)教師授課質量評價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由於年齡小,小學生尚不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業成績都要受到教師授課質量的影響。上好每一堂課既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關繫到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大事。授課質量評價能讓教師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學特點,了解長處與不足,從而揚長避短;也可以提供新老教師相互學習的機會,促進年輕教師的成長。
(三)課程和教材評價
課程和教材是教育評價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事實上,課程是學校教學改革的基礎,只有站在分析和評判教材的高度,才能使教學內容的安排更為合理。如果不從課程入手,教學改革很難深入。當我們評判學校教育重智輕能、批評教育質量不高時,可曾想到首先應該檢討的是課程和教材是否適當。
④ 小學實行級部管理如何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管理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管理是一種對教育人、培養人的智力勞動的管理。從教學管理的內容上看 ,主要包括教學思想管理、教學行政管理和教學質量管理等幾個有機部分組成的。其中教學思想管理是前提 ,教學質量管理是核心 ,教學行政管理是保證。從管理形式上看 ,教學管理中的計劃管理、組織管理和教務管理都是圍繞提高教學質量來進行的。提高教學質量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內在要求 ,學校要把提高教學質量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面向全體學生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衡量教學管理好壞的重要依據。
教學管理擬定可行可檢的質量指標 ,增強搞好教學工作的自覺性。教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管理的關鍵是教學過程的管理 ,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的各個環節 ,如計劃、上課、輔導、作業批改、知識考核、質量分析和教學總結等 ,也包括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 ,如學習計劃、預習、聽課、復習、作業、考試、總結等。擬定質量指標體系 ,就要對教學中各個環節能定量的要定量 ,不能定量的要定出工作標准 ,以便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無論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都應具有可行性和可檢性。
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要想對教和學這兩方面實行有效控制、取得良好效益,就一定要對教和學進行科學化的管理。
幾年來我們在教學管理和教改的科學化道路上進行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現與大家商討。
一、提高教師的自我管理意識
從現代教學管理來看,教師不僅是教授者,又是一個管理者。一方面,教師承擔著管理學生、教學設備等管理工作,直接參與教學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師在講課、檢查學生作業、測驗等教學活動中,也要真正意識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者,這對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創造美好的教學環境
美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針對我國的實際,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人員,首先,應集中精力,為教學人員創建一個舒適的環境;其次,教學設備是增強教學效果不可缺少的條件,應不失時機地根據學科的教學需要,改善教學設備,充分發揮其教學的輔助作用;第三,班級環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學校領導、教師應注意教室的布置、課堂紀律的保持、班級優良風氣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和環境。
三、以全體教師參與教學管理、科學研究為兩翼,實行科研興教和民主管理
1.創造多種形式把教師吸收到教學管理中來
要讓全體教師參與就需要廣開言路、廣開門路,這就必須創造適合全體教師參與的各種組織形式,否則參與只能是一句空話。形式越多,渠道也就越多,越便於廣泛地吸收教師參與,更充分地實行民主管理。學校實行的全體教師參與的主要有教職工代表會、教研組長例會、聯席會議、全體大討論等環節。
2.開展全方位的多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
教科研具有三個特點:第一,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為教學需要服務。總結各小學的經驗教訓就是一句話,為教學服務是學校科研的生命線,離開了它,不僅不能取得成果,也不會發揮作用。第二,消除心理壓力,多種形式全方位開展科研。一些教師,一講科研就覺得神秘、高不可攀,心理緊張,因而望而卻步,其實科研就是研究探索,只不過講究科學理論、科學程序和方法而已。在教學第一線正是進行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的最好場所。學校搞科研不能拘泥於科研人員的套路,應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創造學校的研究方式。第三,尋求專業科研機構的指導,和科研人員相結合。學校搞科研,優勢是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直接實踐,其困難是缺乏理論和科研的專門知識,和科研部門相結合正好可以彌補這個不足,使學校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是取得成果的重要途徑。
四、加強對教師的管理機制
1.認真進行教學檢查
教學管理有效的條件是教學計劃、安排、要求被認真地貫徹執行,也就是能夠落實,不能落實就只能是一紙空文。促進落實的重要辦法之一就是教學檢查,這是因為教學檢查有督促、反饋及指導的功能,所以它是推動落實的重要手段。學校學期初有各種計劃的檢查和講評,每月有月進度、月計劃的檢查,期中有半學期工作的全面檢查,期末有計劃完成情況和質量成果的總結檢查;從教學過程講,有集體備課、教案、課堂教學、作業、輔導各教學環節的檢查。為了保證檢查的真實和全面,教務處應編制各種活動報表,收查作業、教案、聽取匯報和聽課、參加教學活動等各種數據,這也是教師年終考核的參考資料。
2.客觀地進行教學評價
不少學校的教學評價是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就是他評,但如果只有他評,教師必然處於被評的地位,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在評價中把他評和自評結合起來,讓教師參加到評價過程中來。自評等於給了教師自我評價權和對自己評價的發言權,增加了對評價的信任感;其次自評也補充了他評的不足,使評價更全面、更公正,更易被教師所接受。
3.發揮好教學獎勵的激勵作用
教學獎勵是教學評價後的激勵措施,是調動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獎勵應依據三項原則進行:首先是明確的目的性。獎勵是為了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學校要把獎勵的項目設在教育教學的重要部位和環節。其次是鮮明的導向性。獎勵向薄弱環節傾斜,引導解決教學上落後的部分,使全面工作平衡發展。第三是強烈的激勵性。獎勵的目的是激勵,但不是所有的獎勵都能達到這個目的,如獎勵上的平均主義就是白花錢而得不到效果。使獎勵產生強烈激勵性的辦法就是敢於重獎、拉開距離,不怕有刺激性,有刺激才能有效果。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從人的情感需要和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的方法。我們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同時,更追求「工作創新有效,和諧共處」的境界,以給我們的工作營造一個尊重人、信任人的環境。學校領導與教師交往,做教師的知心朋友;關心教師的生活,盡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放手讓教師發揮創新才能,讓教師愉快地工作、學習和生活……這樣,增強了教師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對領導的信任感,達到了「管」是為了「不管」的更高的管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