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改革的目的為什麼要進行教學改革
【改革的標志】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改革的目的】
1、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2、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3、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4、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5、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總結】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現在的問題】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⑵ 我國實施課改的目的和意義有哪些
一、 課程改革的目標
針對我國現行課程的種種弊端, 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
這也是本次課程改革的理念與靈魂。「 為了每一個孩子」 集中體現的是教育的本性。
教育不能追求整齊劃一, 不能只關注少數的人, 我們的教育應面向每一個學生, 要體現教育的公平與民主。
「 學生的發展」 指的是學生獨特個性的發展, 承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具體性和特殊性, 承認每一個正在從事知識技能學習的人, 首先也是有個性的人, 而且允許並提倡在學習中保留、發揚
他的個性。在這個基本目標下, 有六個具體目標:
一是改變過分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 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使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這里有兩層含義:(1)強調最初的教育要提供有助於終身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的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強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 要學會學習的方法, 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本領, 使每個人學會了解他周圍的世界, 發展自己的專業能力和進行交往, 而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取現有的知識;(2)強調除傳授知識外,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價值觀的熏陶和教育。
二是改變課程結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 重視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課程的綜合性就是力圖打破知識的壁壘, 將學科內部的知識作重組與改造, 強調新舊知識的融通
;同時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 旨在統整學生的知識, 幫助學生認識世界的完整圖景,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在世界各國在新世紀教育行動綱領中, 都把培養通用型人才作為首要教育目標。通用性人才的標准並不僅僅是擁有廣博的知識, 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據現實需要把各種知識有機地統合在一起, 靈活地運用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 高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這種能力的培養靠分科課程是不能實現的, 必須通過綜合課程來實現。
三是改變課程內容繁、難、窄、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 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系,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 精選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四是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樂於探索, 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僅僅是學習方法的轉變, 而且涉及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意識、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力量。所以, 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 使學生學習知識變成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 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 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 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轉變學習方式, 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態,
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現出來, 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是改變過分強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和評價內容、方式單一的現狀, 建立評價內容、方式多樣, 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 能有效改進教學實踐的評價體系。
六是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 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 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關系是:國家課程是根據公民基本素質發展的一般要求設計的, 它反映了國家教育標准, 表現了國家對各個地方、社區中小學教育的共同目標。 每個地方、每個學校都應認真貫徹實施國家課程, 以保證國家教育目標的實現。
地方課程則主要是根據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實際以及地域特點設計的課程, 它是不同地方對國家課程的補充, 反映了地方或社區社會發展對學生素質發展的基本要求。 同時, 地方課程對該地方或該社區的中小學課程實施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學校課程或校本課程必須在貫徹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 以地方課程方案為依據來加以設計。
此外, 為了體現課程管理的民主性、開放性, 對教科書實行"一綱多本」 的措施, 使教科書多樣化, 教師、學生等對教科書的發言權逐漸擴大, 從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二、 課程改革的意義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在於:
(一)引發包括教師觀、學生觀 、質量觀、人才觀在內的教育觀念的大轉變。
實施新的課程, 無論是教材的內容、課堂的組織形式還是評價形式和標准, 都將發生極大的變化
, 這些變化必將引發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對教師角色、學生角色定位的重新思考, 引發什麼是真正的教育質量、什麼是人才的思考。 思考和實踐的過程, 就是破舊立新、更新觀念的過程。
(二)引發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 使人才更適應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培養的方式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 目標的調整必然要求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的變化, 相反, 內容和形式的變化也必然導致培養目標的改變。
新課程的實施和新教材的使用,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變化, 使社會對人才的衡量將不僅僅是看其對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備終身學習、與人合作的能力, 是否具有實踐和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三)有力促進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
實施新課程, 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觀念, 促使教師不斷掌握更加寬厚的學科知識和現代化的教學技能, 不斷提高科研能力, 並在實踐中不斷鍛煉課程開發的能力。這既是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 也是教師在實踐新課程過程中必然的結果。 教師是理想課程的實施者, 也是理想課程的首先受益者。 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 教師通過自身的實踐和感受, 會自覺不自覺地揚棄一些
原有的落後思想和觀念。 為適應新課程, 在新課程實施後知識面變得越來越寬的學生面前保持知者為師的資格, 教師必須不斷拓寬學科和其它方面的知識。
同時, 新課程的實施, 要求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有較強的科研能力, 依靠科研提高教育理論水平, 依靠科研更新觀念, 也要依靠科研改革課堂教學辦法。
隨著三級課程管理的實施, 必將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 通過開發課程來實踐自己獨
特的教育思想, 辦出特色學校。
(四) 引發學生學習方式的革命。
新課程的實施, 強調教師在給學生打好知識技能基礎的同時, 應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具有終身學習的慾望和能力。 還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價值觀、道德情操及科學文化素養。
(五)引發教學方法的大轉變。
新課程的實施,強調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 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 隨著教師角色的正確定位, 教師必然由過去灌輸為主改為由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為主, 使課堂教學成為教學互動和師生互動的過程。
(六)引發評價體系的重新創建。
為有效促進新課程的實施和學生的主動全面發展, 必須建立評價方法多樣化、學生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有效評價方法。要把結果和過程、終結性和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 同時, 要關注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使教育評價成為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
(七)引發課程管理方式的變化, 變原來的高度集權管理為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增加了課程管理的民主性和開放性, 使地方和學校可以獲取更大的自由發展的空間, 使教師有更多參與課程開發的機會, 校長有更多實踐自己獨特教育思想的空間。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⑶ 當前新課程改革對教育目的的實現有什麼意義
一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影響,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版得基礎知識與權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二是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三是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以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四是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五是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六是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⑷ 請論述中國基礎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什麼
課程政策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它集中地反映並支持著教育政策. 作為國家教育意志的體現,課程政策是在國家總的教育目的的指導下制定的,它規定著課程的性質,關繫到課程的決策,制約著課程的設計和實施, 對整個課程的改革有著重大影響,是整個教育改革的核「芯」.正因為如此,自20世紀中期以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形勢要求,不論是中央集 權的或地方分權的國家,都在積極地調整或制定新的課程政策.我國在近二十多年來, 尤其是實行素質教育以來,課程政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探討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政策的發展歷史、特點以及我國未來課程政策的發展趨勢.
一、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發展歷史及特點
課程政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變化.基 礎教育的課程政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政治經濟體制的變化也在不斷地發展 變化.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此變化會形成不 同的歷史時期. 但不管如何劃分,它所經歷 的幾個大的歷史階段是不可跳過的,它在形成過程中幾個標志性的政策文件是不容忽略 的.本文僅從課程權力主體這個角度來進行 審視,把我國墓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發展歷史 分為三個階段:「國家」模式階段、「 國家十地 方」模式階段和「國家十地方十學校」模式階段.
(一)「國家」模式階段
此階段的大致時間是從1977年「文革」 結束到1985年,是恢復正常的教育秩序和初步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時 期,也可以說是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醞釀期 或准備期.十年動亂期間,全國的教育事業 遭到了嚴重破壞,幾乎處於癱瘓狀態,各地學制混亂,中小學教材被全盤否定,盲目上馬的 教材質量低劣且十分混亂.「文革」結束後, 我國教育就面臨著恢復和重建的問題.其主 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在這種情況下,全國重新編寫和使 用通用的教材,採用統一的學制和教學大綱. 1977年,鄧小平主持召開全國科學教育工作 會議,幾次提出要編寫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並要求1978年秋季新生入學時能夠使用 新教材.根據會議精神,教育部採取了相應 的措施:一是成立「教材編寫領導小組」,領導 教材編寫工作;二是加強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編寫中小學教 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三是確定中小學 十年制為基本學制,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
1978年1月,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十 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統一規定全日制中小學學制為十年,同時教育部組織各 學科專家、學者和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共 200多人,組織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集 中編寫全國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這套教材從1977年9月開始編寫,1980年基本完成,這是建國以來國家委託人教社統一編寫 的第五套中小學教材.其顯著的特點是所有 課程均為必修課程,沒有選修課程.從歷史 發展的觀點看,這套教材對當時教育戰線完成撥亂反正,汲取歷史經驗教訓,以及進行教 學內容現代化改革,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做出 了突出貢獻.
因此,此時期的課程政策採取的是「國家」權力模式,課程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課程幾乎完全由國家決定,地方和學校都沒有課程決策的權力,只能執行國家的決定.這 是由當時的歷史背景決定的,這種帶有過渡 性的課程政策對盡快結束課程教材的混亂局 面,恢復和重建教育,保證全國教育的基本水平,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素質,為建設新 時期的課程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里需 要補充說明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期 (包括這一時期),中小學教材實行國定製是歷史的必然,時代的選擇,也是同我國當時的 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特別是對維 護國家的統一穩定、民族團結起到了重要作 用.不能因為現在實行了審定製.就對過去的國定製以及在國定製條件下編輯出版的部 編教材、統編教材、通用教材橫加指責,任意 貶低、甚至全盤否定.對中小學教材國定製 的利弊得失,應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進行辯證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評價.
(二)「國家十地方」模式階段
此階段的大致時間是從1985年到1999 年,這個時期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政治體制改革也不 斷走向深入,國家在實行政府機構改革的伺 時,不斷地下放權力,主要到地方層次,學校 層次仍然沒有多少課程權力.當時在全國絕大部分省市區范圍內,都有一小部分權力安 排地方課程或者說鄉土課程,以適應不同地 區的需要.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出台,針對政府有關部門對學校統得過死,使學校缺乏活力的現象,規定了簡政放 權、分級管理的原則,這就逐步形成了「國家 十地方」課程權力模式.《決定》中強調:教育 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 地方,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實行九 年義務教育,實行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 管理的原則,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九年義務 教育,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 利,更進一步深化了課程改革,並把全國的中 小學教材由以前的國定製改為審定製,在課程管理上進一步強化了「地方負責、分級管 理」的思想,1988年,經國家教委批准,上海 和浙江進行以地方層次課程決策為主的課程 改革試點;1989年,國家教委批准,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實際,編寫多種不同的教材,並在 不同的地區進行實驗,然後正式推廣.另外, 還設計了「五四」和「六三」兩種學制的課程計 劃,以增強課程的彈性和可選擇性,這樣逐漸形成了「一綱多本」的局面.進入20世紀90 年代之後,我國政治、經濟改革跨人了一個新 的歷史時期,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也進一 步提高,1992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中規定了地方 課程,由地方政府規定統一的課程計劃與教 學大綱,教材實行「一綱多本」,1993年2 月,我國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基礎工程, 必須大力加強,中小學教育要由「 應試教育」 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全面提高學 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 的特色,1996年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 學課程計劃(試驗)》中規定;學校應該「合理 設置本學校的任選課和活動課」,「普通高中課程由中央、地方、學校三級管理」,這是我國 課程改革的又一次轉機,它可以說是校本課程的雛形,為後來校本課程的出台打下了基礎.
此時期課程政策的最大特點就是實行了課程的多樣化.無論從課程的管理、課程的 結構,還是從教材制度來看,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課程教材的彈性和靈活性,以適應不同 地區、不同學校與不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這種多樣化的課程政策體現在以下幾點.首 先,表現在課程理念上的變化.把以前的「教 學計劃」更名為「課程計劃」,把中小學的全部 課程分為學科類與活動類兩大類,把普通高 中學科類課程分為必修、限定選修和任意選 修三種方式.上海則確立了必修、選修與活動三大課程板塊.這種名稱上的改變實則是 課程理念的變化,它從強調「教學」到強調「課 程」,從強調知識到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進 而強調學生要學會學習.其次,是課程結構上的變化,在課程中不僅增加選修課程與活 動課程的比例,還給地方課程留有一定的發 展空間,以便各地結合本地實際編寫鄉土教 材.再次,就是實行一綱多本或多綱多本,根據不同地區發展狀況,確立了面向經濟發達 地區、中等發展地區與經濟落後地區三類不 同要求程度的教材,根據學制的不同,確立了 .「 六三制」和「五四制」兩類教材,另外上海與浙江可以根據各自地區特點,制定大綱、編寫 教材.
此時期課程政策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教 材由「國定製」改為「審定製」,並實行編審分開制度.從世界范圍來看,教科書制度大體 上可以分為國定製、審定製、認定製、選定製 和自由制五大類,國定製是指由政府統一規 定使用何種教科書,而所規定的教科書往往是政府組織編寫的.審定製是指由國家或地 方教育行政部門對民間編寫的教科書進行審 核,審核通過者才可作為教科書給以出版發 行.由國定製向審定製的轉變,可以反映出課程政策權力重心的下移,1986年9月,我 國對現行的教材編寫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 實行編審分開,並成立了建國以來第一個權 威性的教材審定機構「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及其下屬的「各學科教材審查委員 會」 ,並設立了常設辦事機構「國家教委中小 學教材審定委員會辦公室」,履行對教材的審 查與審定職能.同時,頒布了一系列課程管理的重要文件,如《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 會工作章程》《中小學教材審定標准》《中小 學教材送審辦法》等,規范了教材的編寫與審 定工作.這種下放權力、引入競爭機制的課程政策對於提高教材質量,激發地方和民間 團體開發課程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國家十地方十學校」模式階段
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不失時機地 抓住歷史機遇,進一步推動課程改革的深化,在「擴大學校自主權」「 教育松綁」的呼聲下, 我國課程的部分權力進一步由地方下放到學 校,學校(校本)課程的實施就是一個標志. 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確定了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三級課程 模式,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規定要「調 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 學校課程」. 實行三級課程政策是為了進一 步地簡政放權,加強宏觀的調控與指導,轉變 政府的職能,適當擴大地方尤其是學校的課程權力,改變「坐等上級指示精神」的被動局 面,讓不同的權力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 程決策、課程開發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去. 其實質是課程權力的再分配,意味著基礎教育的課程要採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 結合的雙向政策機制.
學校課程的興起是歷史的必然,是我們對國家課程反思的結果.長期以來,我國都 是以國家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致力於全國性課程方案的制定,以國家力量進行課程開 發,課程的決策權也基本集中於國家教育部. 因此,國家課程一直是我國的唯一課程,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教什麼內容、教多少時間都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課程內容都是由國家統 一編寫,具有不容置疑的權威性與強制性. 所以從教育行政領導到學校的教師以及教育 研究工作者,都只需要關注怎樣教好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而不關心也不需要關心教什 么、內容.課程由學科專家主導,學校、教師與 學生乃至家長失去了參與課程的機會.對教 材不敢越雷池一步,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出現了「學校靠教科書,教師教教科書,學生背 教科書」的局面.教師只是一個執行者的角 色,而不是一個開發者,積極性、主動性與創 造性受到壓制,學校也變成了知識加工的工廠,教師就成了沒有靈魂的機器,學生就自然 而然地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
如果說統一的國家課程在當時的歷史條 件下對集中教育的資源和保證教育的質量還 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話,那麼隨著我國經濟與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這種統一的課程政策的局限性和缺陷日益凸顯:它無 法顧及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不利於適應 不同地區和不同學校的具體實際,不利於充分發揮地方和學校的自主性、積極性,不利於 教師與學生參與課程過程.而三級課程政策 對學校課程的強調,正好彌補了以上的缺陷, 它能以多樣性來滿足不同學校與不伺學生的不同需要,能很好地發揮學校的特色與培養 學生的個性,有利於發揮教師在課程開發中 的積極作用,有利於貼近學生與社區的生活, 便於生動活潑地開展課程活動,最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使課程真 正發生場所的「學校」在課程開發中占據其應 當佔有的地位.
新課程政策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 面.第一,民主性.課程政策的民主化,意味 著課程權力的合理合法的分享,也意味著課程權力由集中走向分散,由統一走向多樣. 新一輪的課程政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充分 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優勢,建立起 教育行政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出版部門和專家、學者、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 界廣泛參與課程開發的有效機制,以保障不 同人、不同集團、不同社會力量的利益,最大 限度地反映各種利益團體的合理要求.同時,要增加課程決策的透明度.本次課程改 革不僅逐步地下放了權力,而且引人了競爭 機制,對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實行招 標制度,使課程教材建設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第二,發展性.從這次課程政策的指 導思想和具體目標來看,確實體現了「以學生 的發展為本」的思想,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這 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必將走出目標 單一、結構僵化、方式機械的灌輸模式,走向 強調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探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 展.第三,開放性.從封閉走向開放,可以說 是此次課程政策的顯著特徵.一方面,它強 調課程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強調課程與社會發展的聯系,增強課程的社會性,培養學生的 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與關心社會生活的現 實態度,走向課程的生活化、社會化與實用 化.另一方面,它要實現課程的綜合化,打破學科的人為壁壘,確立開放的課程體系.不 僅要加強文科之間、理科之間,更要加強文理 之間,科學與人文之間的綜合,使不同的學習 領域和學科之間能夠互相滲透,向對方開放.我國正在積極實行的綜合文科、綜合理科和 綜合實踐活動等新課程,就是為了拆除學科 之間的壁壘,使學生在與自然、社會和自我的 關系中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並謀求學生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我國墓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發展趨勢
從世界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改革的趨勢來看,屬於中央集權型課程權力模式的國家,開始逐漸實行權力的部分下放;屬於地方分權型課程權力模式的國家,則開始逐漸採取權 力的部分集中.無論是下放還是集中,實質是一樣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協調國家、地方、 學校三者之間的權力分配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三者的作用,使它們相互協調、相互配 合,共同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化.同世界上其 他國家類似,我國對國家、地方和學校的課程 權力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總的趨勢是國家不斷地簡政放權,加強宏觀的調控與指導,轉 變政府的職能,適當擴大地方與學校的課程 權力,讓它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決策、課 程開發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去.我們可以從前面第一部分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發展歷史 了解到,我國的課程改革曾經走過一段不平 凡的道路,實現了幾次大的轉變,但不管怎樣 改革,似乎都離不開對國家、地方與學校三者之間的權力進行再分配這個核心.
因此,從國際的大氣候與我國的課程實 際來看,我國未來的基礎教育課程政策將更 加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策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從課程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上來看,我 國多年強調的是社會本位的課程政策理念.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基礎教育的教育目標和官方頒布的一系列課程文件中得到證實. 在1985年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 決定》中指出,「教育要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各級各類合格人才」;1993年中共 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 要》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貫徹『教育 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 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 課程計劃的指導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現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 服務,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要對學 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以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同時「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各級各類人才奠定基礎」.從這些 表述中,我們不難理解,這些課程政策基本上 是一種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 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我國 不失時機地把素質教育引向深入,課程政策的理念也在發生變化,「以學生發展為本,培 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國家和地 方共同選擇的課程政策理念,形成了一種比 較明顯的兒童發展本位的價值取向.上海在進行面向新世紀的第二期義務教育課程改革 方案中提出了三個基本的課程理念:以學生 的發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 重點,構建新的學力觀. 在一個具有一直強調社會需求取向的傳統社會里,將兒童發展 本位與社會本位聯系起來考慮是非常必要 的.上海課程設計方案提出「以學生發展為 本」,是基礎教育本質的體現,是學生發展與社會進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價值體繫上的統 一.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兒童、學科、社會 是對學校課程起制約作用的三個主要因素, 三大要素相互密切關聯,不可或缺.無論忽視哪一個要素,或者偏重哪個要素,都會使學 校、課程失去平衡,以至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實 現教育的培養目標.從這種價值取向出發, 我國素質教育的課程政策將朝著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的方向努力.未來課程政策著 重強調以下三個方面:改革過分注重智育和 傳承知識的偏向,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 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改革課程結構過分強調學科 獨立性、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傾向,加強課 程結構的綜合性、均衡性與選擇性;改革在課 程內容方面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嚴密性、過分注重經典內容的傾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 社會、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體現 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和適應性.總之,要從學 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 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 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以培養 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
(二)課程決策:走向均衡化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課程決策模式與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 從世界范圍來看,在政治體制上大體存在兩種傾向:集權化與分權化.相應地,在課程決策上也存在著兩種傾向:法國、前蘇聯以及我 國等國家在課程決策上具有集權化的傳統, 強調中央對課程的開發、管理與控制;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在課程決策上具有分 權化的傳統,強調地方和學校在課程過程中 的自主權.這兩種決策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弊端.當今課程決策的發展趨勢是:集權化的課程決策開始重視地方和學校在課程中的自主權,分權化國家開始加強國家對課程 的干預力度.盡管在方式上存在不同,但殊 途同歸,目的是為了課程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同時,隨著人們課程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個人、團體和集團以及其他的民間組織 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課程決策中去,以使課程知識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最廣大人民的利 益.在課程決策的過程中,除了行政部門、政府官員、課程專家的作用之外,一些科研機構、利益團體、高等院校、出版部門、社會團體 以及媒體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課程的決策 過程,教師、家長和學生在課程決策中的地位 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這說明,參與素質教育的課程政策主體 開始多元化,這里所說的政策主體可以被簡 單地界定為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政策制定過程的個人、團體或組織,一般分為官方的和非官 方的兩大類,官方的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權威 去制定課程政策的人們(當然,他們中的一些 人事實上可能會受制於非官方的政治黨派或壓力集團),包括政府首腦、立法者、行政人員 等等;非官方的是指利益集團、政治黨派和作 為個人的公民等,它們的廣泛參與是課程決 策走向均衡化的重要一步.
(三)政策制定:走向科學化
課程政策不僅是一個靜態的文本,它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二過程包括四個最主要的環節:政策議題、政策決定(決策)、政策執行和政策評估.從這個過程來看,素質教育的課程政策的制定盡管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與以前的經驗型政策相比,在政策制定的 科學性方面還是大大地向前邁進了一步.就 政策議題而言,素質教育的課程問題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涉及面廣,影響巨大,帶有全 國性問題的性質,是政府必須要關注的問題. 就政策決策而言,這項課程政策在理念上不 僅與世界先進的課程理念相適應,而且政策目標明確,這對於政策的評估也起到很好的 作用.就政策執行來看,盡管在不同的地區 也存在政策失真的問題,但實踐的效果與影 響是巨大的「,所取得的成績也是值得肯走的, 就政策評估而言,我們改變了過去只頒布與 執行政策,缺乏政策評估的局面,加強了對課 程政策的更新;修訂、補充和完善,這種反饋系統的完善使政策過程始終處於良性的循環 狀態,以利於課程政策走向科學化.由此來 看,無論從政策的透明度、適切性、可行性和 政策的延續性來看,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正在由「經驗型」 向「科學型」轉變.
⑸ 國家要重視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麼呢
綱要》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從以上規定中可以看出,課程標准包括以下內涵:
☆它是按門類制定的;
☆它規定本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導性的教學原則和評價建議;
☆它不包括教學重點、難點、時間分配等具體內容;
☆它規定了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由於課程標准規定的是國家對國民在某方面或某領域的基本素質要求,因此,它毫無疑問地對教材、教學和評價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出發點與歸宿。因為無論教材還是教學,都是為這些方面或領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服務的,而評價則是重點評價學生在這些方面
或領域的表現如何,是否達到了國家的基本要求。因此,無論教材、教學還是評價,出發點都是為了課程標准中所規定的那些素質的培養,最終的落腳點也都是這些基本的素質要求。
可以說,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靈魂,也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的靈魂。這也正是各國極其重視課程改革,尤其是極其重視課程標准研製工作的重要原因。現在英美等國紛紛組織全國最強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經費研製各科課程標准,表現出他們對國家課程標準的日益重視。無論教材怎麼編,無論教學如何設計,無論評價如何開展,都必須圍繞著這一基本素質要求服務,都不能脫離這個核心。
但是,課程標準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並不等於課程標準是對教材、教學和評價方方面面的具體規定。課程標准對某方面或某領域基本素質要求的規定,主要體現為在課程標准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因此,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它規定了各科教材、教學所要實現的課程目標和各科教材教學中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規定了評價哪些基本素質以及評價的基本標准。但對教材編制、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如教材編寫體系、教學順序安排及課時分配、評價的具體方法等),則不做硬性的規定
⑹ 現在教育改革的好處
三年來我鎮教育的發展概況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地區,經濟、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注重人才為本,教育為基礎。 我鎮鎮黨委、政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從經濟建設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在2000年8月召開了我鎮鎮教育工作會議,制定了「加快我鎮教育改革,創建一流教育」的宏偉目標。把高標准、高質量地發展本地區的教育作為己任,把教育規劃、學校設點布局納入整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體系。同時頒發了《關於我鎮鎮教育改革實施意見》,以推動我鎮鎮教育單位人事制度和分配激勵制度的改革,鼓勵多勞多得、優質優酬,調動全體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促進改革向縱深發展。 鎮黨委於2001年成立了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聯系各方協調解決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困難和問題。在領導小組的關心幫助下,組織學生參加迎奧運長跑簽名活動;舉行了千名師生上井岡——「紅色之旅」活動,通過對革命根據地參觀訪問,緬懷先輩們的光榮事跡,增強了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責任感。今年又通過與泗涇法院、泗涇少管所、我鎮派出所協調,分別和我鎮中學、我鎮小學、市大學附屬外國語中學簽約共建法制教育基地,同時,三單位的領導分別受聘擔任三所學校的法制副校長,並根據各校實際制定和落實適合我鎮教育形勢的中小學法制教育計劃。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鎮各職能部門、各村委都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因地制宜、積極主動的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活動,努力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共同擔當起教育關心下一代的重任。 在財政預算的教育經費足額及時到位的基礎上,在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的同時,政府已連續三年每年投入100萬元作為學校教育改革獎勵基金,用於引入競爭機制,拉開差距,鼓勵先進。黨委、政府重視學校硬體條件的改善,三年中,我鎮小學新建了教學樓,改造了學校體育場;我鎮幼兒園增建教學樓使辦學規模擴大一倍;我鎮成校經大修和硬體投入後,辦學條件在區成校系統內達到名列前茅;尤其讓人自豪的是,政府投入巨資遷建了堪稱市鄉鎮中學一流硬體的新我鎮中學;2002年我鎮鎮人民政府與市大學聯合開辦了市大學附屬外國語中學。三年中,我鎮在新建我鎮中學、上大附外中,以及小學、幼兒園、成校擴建、改建所投入的經費達到5400萬元(不包括土地),其中,新建擴建校舍建築面積合計為31800平方米,新建改建綠化、道路面積計為46000平方米,校園建設面貌和學校硬體位居區一流水平。 正是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鎮的教育事業在這三年教育改革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1、教育思想的轉變。 三年的教育改革,使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的教育發展方向,充分認識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所帶來的好處,幫助廣大教師進一步明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思想,意識到了因為有了學生才有了學校和教師,只有教育好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保證教師崗位、維系自身的進一步發展。改革中,競爭機制的引入,打破了傳統的平均主義觀念,教師意識到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擔當起更多的教育教學任務,採用更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手段,才能實現多勞多得、優質優酬。 2、人事機制的改革。 要推動教育的快速發展,就要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勢必要改革用人機制,打破大鍋飯,完善獎金發放制度。 在三年的改革中,我鎮中小成幼各學校對原有規章制度,系統地進行剖析,制定了從校長到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從出勤到工作考核的獎勵制度,結合區教育局《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試行,建立能進能出的人事制度,實行獎金的再分配製度,推行考核結果與崗位掛鉤,將教職工的考核結果作為下學年安排崗位的主要依據,為了體現向教學傾斜,各校在一線和二線崗位獎金投入上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同時在條線內部又結合工作成效來決定獎金的收益。學校實行工作崗位雙向選擇,推行擇優上崗,合理組合。 3、師資隊伍的完善。 教育的發展,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依仗於教師素質的提高。三年的教育改革,我鎮在師資隊伍的完善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方面,大量引進高素質的教師。三年中,中小成幼(包含上大附外中)共引進教師81人,其中高級教師16人,新分配大學畢業生47人。引進的這些教師絕大多數很快就適應了環境,投入到教學一線中,起到教育教學骨幹作用,促進了這幾年學校成績的飛躍。 另一方面,鼓勵現有教師通過進修來提升學歷,各校教師學歷層次有了顯著提高,目前,我鎮中學專職教師隊伍本、專科學歷為100%(其中本科為91%);我鎮小學專職教師本、專科學歷為99 %(其中本科為32 %);我鎮幼兒園專職教師隊伍本、專科為73%(其中本科為35 %)。我鎮中學有六位教師還參加了區教師進修學院與上師大聯辦的研究生培訓班。 同時各校重視對教師的專業培訓,積極調動廣大教師繼續學習的熱情,幫助教師獲得更多的機會。中小學組織了四位教師赴澳大利亞、英國參加英語強化培訓班(小學1人,初學2人,高中1人);組織優秀教師參加區區各類教師培訓,如有21名教師參加區學科骨幹教師培訓,9名教師參加區骨幹班主任培訓,160多名教師參加INTER未來教育、計算機網路培訓等等。 各校積極組織校本培訓,我鎮小學組織英語教師去黃浦區上外附小觀摩;邀請青浦區市語文特級教師張志芳到校上課講座,同時,又讓五名教學骨幹拜其為師;我鎮幼兒園組織美術教師與市幼兒教育特級教師李慰宜為期二年的拜師學藝;我鎮中學邀請市教育科研所和區教師進修學院的科研專家為教師作教育研究專題報告,送青年英語骨幹教師與區二中英語特級教師張婷拜師學藝。各校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師德教育,我鎮小學出台了師德教育系列條款,如「體罰處罰條例」、「十不」「五禁七不」等制度;我鎮中學出台了「我鎮中學師德規范」;我鎮幼兒園出台了「幼兒園教師師德十不規范」等等。各學校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幫助青年教師與有經驗的教師結對,以「四帶」(一帶師德,二帶教學,三帶課題,四帶特長)建立帶教制度,為青年教師搭建舞台,給他們增壓擔子,放手讓青年教師展示才能。目前中小幼學校班主任隊伍中,35歲以下的年青教師佔80 %,教研組長、年級組長佔75 %。 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市、區級的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以提升和顯示我鎮教師的風彩和實力。2002學年度,我鎮中學教師周峰獲得「市市中青年教師化學評優課一等獎」,夏長來老師獲得「市市青年教師數學教學評比一等獎」。我鎮小學趙燁老師獲市語文觀摩課比賽二等獎,趙燁和張珍老師在區區首屆「綠業工程」中評為學科帶頭人,戚鳳老師評為學科教學能手,2002年,李梅老師獲區區十佳教壇新秀。 4、科研成果的壯大。 時代在發展,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手段也要不斷更新。只有加強對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從實踐中總結理論,又用理論指導實踐,促進教育教學的提高。 三年教育改革促進我鎮各學校牢固樹立以科研為先導的指導思想,加大教科研和教學研究及德育研究的整合力度,加大教科研和學校管理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的整合力度,加大教科研管理力度。 ,畢業考:語、數、外三科為全區三十所學校的第8名(起點為18名),語、數、外、理、化、政六科為第9名,升學考:普高錄取率超過60%,位居第7名,處於鄉鎮同類學校之首,其中,達到茸一等重點學校分數線以上的學生有70人(22.6%),被錄取65人,錄取人數為鄉鎮同類學校之首。 我鎮成校三年來,舉辦學歷教育班:本科班2班,學員98人;大專班5班,學員328人;中專班5班,學員229人;總計12班,655人。系列培訓班:電腦系列32班,學員1314人;「4050」工程培訓班20班,學員929人。幹部培訓、職能部門教育培訓的學員有2117人。其它各種培訓有4155人。 中學、小學在區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2002學年的辦學質量全方位督導評估中,同時達到A級等第,督導評估質量居區區學校的上等水平。中學、小學2002學年學校德育工作都被評為甲級A等,位列全區所有中小學的上等水平。
⑺ 教育的意義和目的在哪
關於「兩年掌握2500個字有必要嗎?」的討論已經開展了三個多月,許多讀者積極參與,紛紛來稿,共同探討了以「識字教學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等問題。討論至今,我們覺得可以對此做一小結了。在討論結束之際,我們再次約請這次討論的引發者楊明全先生寫了這篇文章。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請楊明全先生寫這篇總結性的文章,並不表示我們就完全同意他的立場與見解。我們想,討論的目的並不在於尋求一種「統一的說法」,而在於觀點碰撞中的視界敞開與想法交流後的深入思考。——編者按
2004年3月30日,《中國教育報》發表了我的一篇小文章《兩年掌握2500個字有必要嗎?》,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在隨後的幾個月里,《中國教育報》開辟了關於這個話題的專題討論,大家各抒己見,討論得很熱烈。鑒於我是這個討論的「始作俑者」,便覺得有責任再說幾句,給廣大讀者一個交代。
對於這樣的一個討論,我們有必要跳出識字教學改革這一事件,從另一個層面審視其背後的一些深層次話題。為什麼大家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對教育目的和意義的理解。
人類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礎上,煞費苦心地經營一個「教育世界」,究竟是為了什麼?一個大而化之的答案就是:更好地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發展。人的發展是教育教學的根本,因此,我們國家一直強調教育目的在於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呢?這是一個涉及教育發展觀的問題。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背景下,人們提出的發展觀也不盡相同。在今天,我們需要一種科學的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內核,也是引領我國社會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的指針。無疑,教育作為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領域,也必須遵從這種科學的發展觀。當前正在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是要體現這種科學發展觀,將其真正落實到課程與教學的層面,新課程的一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科學發展觀的一種關照、一種解讀。大家所討論的關於識字教學的問題也可以放到這個宏觀的框架中進行思考。
從教育目的和意義的角度來看,識字教學絕不是僅僅讓學生掌握一些漢字而已。如果認為識字教學簡單到「只要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掌握一定數量的生字即可」,那還是一種「工具理性」的思維。任何一項教育教學活動,不僅要從事實層面(教什麼)和技術層面(如何教)做出思考,更要從價值層面(為什麼)做出深入的追問。讓小學生兩年掌握2500個漢字,這在事實層面和技術層面都是沒問題的,但在價值層面需要我們做出認真思考。教學活動不能零打碎敲,任何一項教學活動都需要整體性教育價值的關照。學校課程要回答的,是給學生提供什麼樣的學習機會和發展機會的問題,在這些機會中,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人格。還是那句話:學生在一定階段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是必要的,但漢字的學習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更不是學校教育的全部,學生的學校生活有著比識字教學更豐富的內涵。正如有些作者在討論中所談到的,「教改中『催生』現象發人深思」,「字掌握了,活潑天性沒了」。把整體性的教育肢解為某些技能的培訓和操練,以至於忽視整體性的教育目的和意義,這不符合當今的時代精神,也無益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育者需要一種課程意識。所謂課程意識,指的是教育者對課程意義的敏感性,是教育者從課程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學問題的自覺性,它發揮著理解課程、詮釋課程意義、為學生提供發展機會的功能。課程意識的核心在於課程哲學觀,它體現出教育者對教育目的和意義的終極思考。對於廣大教師而言,課程意識還體現為課程實踐的主體意識、課程參與意識、課程資源意識、課程研究與開發意識。課程意識折射出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的專業自覺和專業理解,彰顯出教師的教育智慧,是教師專業成熟的重要標志。有了這種課程意識,教育者就能夠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學問題,而不會為了某種「工具性目的」而犧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⑻ 中國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特殊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針對殘疾學生的特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改革的具體內容包括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育方法、教學手段,以及發展模式、投入機制、條件保障等多個方面,要求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有利於殘疾孩子終生發展出發,在補償缺陷,挖掘潛能方面下工夫,在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滿足殘疾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著力培養他們的各種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職業技術技能、就業能力等。例如:盲生重點培養定向行走能力,這是他們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就業、生活和開展各類活動的基本的能力;聾生重點培養語言溝通能力,他們具有了這個能力後,便可以掃除溝通障礙,回歸主流社會;弱智孩子特別是中重度的弱智孩子則側重培養他們各種生活自理能力,使他們能體面有尊嚴的生活。特殊教育學校主要圍繞上述方面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譬如,創設校園內的生活場景,教學時增加生活的內容,教學與生活內容緊密聯系,開展各種生活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等。重點開展各種職業技能教育和訓練,使他們都有一技之長或幾技之長,為他們走向社會,自食其力打下良好基礎。終極目的應該就是讓受育人 能在社會上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⑼ 課堂教學改革有何作用
在課程改革之後,課堂教學更加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從原有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去我們的傳統教育,就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抹平了學生的個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質教育,原因在於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素質,教學過程切忌整齊劃一、統一教學,教師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次教學,努力把因材施教發揮到極致。而且,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是產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尤其對於外語教學來說,在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要多予以鼓勵、肯定,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滋味。
在備課過程中,不僅僅要備教材,備教參,而且還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以及具體要實施的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教學,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簡練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在教學過程後,要及時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哪些缺點與不足,從中悟出道理,總結經驗,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高屋建瓴地指導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分析學生的學情,尤其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存在的智力差異,心理差異和人格差異,實行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對於提問以及布置課後作業等環節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不同學生,提出相關一些難易不同的問題,讓他們基本都能回答上,從而體驗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課前預習,課後輔導以及作業批改中存在的問題都要從層次性出發,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尤其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是至關重要的。使他們能夠充分參與教學活動中來,真正體現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教師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要多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之能夠積極主動地加以思考,並適時加以啟發、引導,使學生最終能夠積極進行思維活動,並且能夠觸類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師角色不同,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轉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作用的轉變。也就是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作用是導,啟發,幫助,指引學生學習,使學生樂學,會學,肯學。教師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開啟學生心靈之門,幫助學生建構一生受用無窮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