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發布時間:2021-02-04 23:39:32

① 淺談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

包括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等。一方面與原有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動課、班團隊活動,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

2、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

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3、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和條件保障

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而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就是培訓。通過培訓,一方面取得證書,另一方面還要有從事專職心理咨詢(輔導)教師資格認證。否則,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咨詢教師。

4、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德育處或基(普)教處負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中城市有條件的中小學要逐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鎮及農村的中小學也要從實際出發,逐步創造條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擴展閱讀

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發展直接推動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學和心理學兩種發展取向。教育學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學體系為框架,探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原則、理論、課程、教育模式、途徑與方法等基本原理。

心理學取向的研究強調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依據個體的心理規律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解決個體的心理問題,而且還要健全、提升和優化心理素質。

無論是教育學取向的研究,還是心理學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條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質的教育模式。這都必須落腳於准確地理解和把握學生、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

② 如何在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 小學學科教學蘊藏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其隱性的教育價值,協同發展小學生的心理潛能,提高心理素質,也就是在常規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就是指在學校常規教育教學活動中,在傳遞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注重挖掘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環境課程中的內在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並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術,幫助小學生提高認知和技能、情意特質和人格素養,從而完善心理機能的一種課程形式。
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在小學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小學學科教學目標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科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還應該包括認知、情意和行為。任何一門學科課程的目標都應同時反映學生的心理層面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標體系,一方面,學科內容傳遞的過程以人的心理發展為基礎,服從心理規律,使學科內容心理化,這是解決教育過程中學生與課程矛盾問題的正確策略;另—方面,學科內容的傳遞是著眼於學生整體發展的,即掌握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完善人格是相互交融、並行不悖的,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體現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科位置與教育價值。
傳統的學科教學強調社會本位和知識本位,學生要適應教學,從而忽視了學生心理發展與主觀需求;而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則更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體需要,教學要適應學生發展,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創造性的培養。下面以小學社會課《我家的鄰居》為例,說明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該課的教學目標有:
①懂得良好的鄰居關系的重要性;
②培養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情感;
③主動維護住宅公共部位的環境衛生並且能主動招呼、關心鄰居。
其中①是認知方面的目標,②是情感方面的目標,③是行為方面的目標。
二、在小學學科教學內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現行的德、智、體、美、勞「五育」課程內容中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經過適當利用和挖掘,可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德育課程中對學生道德意識傾向性(道德需要、道德動機、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和道德心理品質(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的培養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德育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起定向和動力作用,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教育,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個體心理和行為的最高調節器,是維護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異常的根本條件。在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過程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重疊、相互融合的,因此,教師要善於挖掘德育課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處理教材,善於把握教材內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點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觸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線索。
三、在小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從學科教學中的心理層面來分析,它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過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集中反映在學科課堂心理環境的創設與優化上。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改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使學生既能有效地掌握學科知識和提高能力,又能發展良好的個性和提高心理素質。 優化課堂心理環境,是指教師根據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目標和對學生心理特點的了解,通過把握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來優化課堂教學中各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產生積極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以營造課堂教學氣氛的過程。它是學科課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式。
優化課堂心理環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貫徹心理健康教育原則來實施的,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主要有和諧原則、民主原則、興趣原則、成功原則和探究原則。優化課堂心理環境要以建設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核心,以情感溝通為橋梁,教師要以自己的教學行為來滿足或引導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學生的行為動機,使學生產生積極健康的學習行為,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學風班風,而這種良好的學風班風又會反過來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在這種良性循環中,學生逐漸養成積極健康的學習習慣,這種習慣的保持最終會形成新的心理結構,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品質獲得健康發展。各學科教師在貫徹優化課堂教學心理環境五大原則時,還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教師活動:巧設情境—指導實驗—激發探究—點撥引導。學生活動:好奇觀察—動手實驗—提出問題—討論交流。心理過程:增強動機—感性認識—理性思考—領悟內化。鍛煉能力:科學興趣、觀察動手、質疑探究、思維想像。塑造人格:新鮮感、務實感、責任感、求知慾、好奇性、參與性、堅忍性、科學性。
四、在小學學科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程評價是研究課程價值的過程。傳統的課程評價受「應試教育」的干擾,對教與學的評價是以知識理解為中心,是單維的、片面的評價;重終結性評價,忽視形成性評價;重結果,輕過程;重標准化答案,輕創造力考核,把考試與評價等同,把分數與效果,即學生的價值等同起來。這種評價只關注預期的、靜態的、客觀的目標,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主體心理層面的因素;它單純追求分數、升學率,學生負擔重,創造性、個性受到摧殘,壓抑了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損害了學生身心整體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帶來了傳統學科課程評價的變化,它要求評價的多元化,注意評價的心理層面,兼顧到學生心理發展的各個要素和各個層面,尊重學生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確立課程評價的心理指數,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③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意義以及要注意些什麼

在學科教學中該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認為,有五個方面需要引起教師注意:
一、教師對心理健康要有理性認識
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對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准以及對學生而言心理健康又有什麼樣的特殊內涵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
二、教師自身要心理健康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教學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態,因為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這兩項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證。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於促進身體健康,才能夠在教學中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樹立心理健康的榜樣。一個性格開朗、情感健康的教師,往往會以積極的方式對待學生,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從而有助於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要更好地教書育人,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極為重要。
三、教師要善於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心理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現代心理學認為,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教育氛圍中,才能自主地選擇,平等地和他人共同活動,才能迸發出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火花,更多地意識到人的力量,才會因能作為自己生活的設計師而變得日益自主和有創造性。因此,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心理環境的創設,要成為教師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一個關注點。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心理環境,關鍵是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愛學生,善於激勵學生。當學生能夠在每天、每節課的學習中獲得的是尊重、人際關系和諧、自我實現等諸如此類的良好情感體驗時,自然會產生一種自覺進取的健康心態,個性品質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對學科內容的學習也會有所促進。
四、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適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載體,有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教師在備課時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課堂教學目標,善於挖掘教材中的有關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並把這些因素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文科教材中,對人類各種情感的體驗、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與人取得成功或失敗的關系的認識、人物自身的情商因素對他們生活、工作、事業的影響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理科教材中,科學家在科學活動中體現出的創新思維品質、邏輯思維品質、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等,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對於一些確實不含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教材內容,教師通過學習活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及公平競爭的心理品質。
五、教師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個別化教學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古人很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智力、情緒、意志、人格、人際交往能力等一系列的調查、測試,全面把握學生的特徵,了解學生的優勢與不足,使教師在教學中能有的放矢。比如對於性格內向,總喜歡一個人行動,極力避免與他人交往的學生,教師可以多給他提供一些當眾發言的機會,多鼓勵他,肯定他,以鍛煉他的膽量,增強他的自信心;對於性格外向、熱情活潑但做事缺乏耐心的學生,教師可給他提供一些具有難度的學習任務,以培養其耐心,磨煉其毅志。這種針對性的個別化教學,原則上應運用於每個學生,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由於時間、精力、能力等多種原因,至少對所謂的「問題學生」更應該有意識地運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使每個學生心理健康地成長,使他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④ 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課程改革中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學校教育對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個學科的教學也都負有此項任務。這一過程正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自己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一、培養積極的情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動的時候,知識才能觸及人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創設一個寬容、溫馨的課堂生活環境,讓學生自主、自由、自信,讓學生成功、成長、成人,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讓每個孩子都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在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時,總是在學生隨文識字後,拿出准備好的生字卡片,並且用富有童趣的語言說: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生字寶寶們太寂寞了,它們不願意安靜地呆在書本里,想和你們交個朋友,願意嗎?如果你們能准確地喊出它們的名字,那麼這些字寶寶就都成為你的朋友了。你可以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你的同學,讀一讀,認一認。然後,我請學生上台找字寶寶,並介紹給自己的同學認讀。此環節注重了在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基礎上,讓學生走上前台,展現他們的思想,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喜歡識字,樂於識字,學會識字。互動、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手段。在溝通交往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成功地進行了情感與思維的對話。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放下架子,做學生的真朋友。課堂上,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便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讓他們昂起頭來充滿自信。有句話說得好:贊賞猶如春風暖,謾罵好比嚴冬寒。在沒有笑臉的老師面前,學生們的心靈會受到傷害。課堂教學中免不了會有批評,但一定要慎重地選擇批評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我們平等地、充滿愛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就能使我們的批評變得溫和又有善意,猶如春風化甘雨,變得委婉而智慧;猶如青橄欖,苦過之後格外甜。
二、千錘萬鑿出深山多提高
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的良好發展,教師的不良心理行為容易使學生產生對教師質疑的心理問題,即教師自身就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以一顆赤誠的愛心來面對所有的孩子;以一顆寬容的心悅納入每一位學生;以一顆善良的心關愛每一位學生;以一顆賞識之心鼓勵每一位孩子;以一個智慧的頭腦來引領每位學生,以一個健康的心理來感染每位學生健康的心靈,教師要真正在教書、育人中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提升。
三、千樹萬樹梨花開多渠道1、團體開展心理活動
要開展豐富多彩並且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也會使學生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受到感染。如針對中學生參與意識強、表現欲強的特點,可利用出板報、辦校刊、開展知識競賽以及各種表演等多種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養,陶冶高尚情操,養成健康心理狀態。小學升初中的入學心理指導工作也相當重要,畢竟中學和小學在各方面都很大的差別,做好心理工作,預防學生因為不適而引起的心理問題。例如可以定期開講座等。須強調的是,開展這些教育活動,除了要講針對性之外,更要講經常性,任何教育活動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課堂是教育和教學的主陣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於各科教學實踐中去,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鍛煉的同時,也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和鍛煉。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於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地解決。實際上各科教材中蘊含有不少適用於心理輔導的內容素材,教學過程中還會經常出現在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的教育情境。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輔導的實效。3、個別輔導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指導和訓練。這是對學生心理活動影響最大,當然也是最難做好的工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對症下葯,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個別交談、電話咨詢、信函咨詢、個案研究等等。在學校展開知心姐姐的信箱活動,就是信函咨詢的一種形式;或者通過寫周記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作出指導,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所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方式。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地分析問題的性質與成因,依據診斷的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化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一所學校在開展心理輔導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配合,則其輔導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當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一方面的力量顯然是不行的,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密切配合,同心協力,共同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全方位、多渠道對他們進行正面的影響和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四、合理評價,激勵學生健康地成長
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深層次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對學生適時、恰當、正確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喜悅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慾望。在評價中要始終堅持以下幾點:1.保護學生的自尊。2.營造和諧、寬松、平等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3.發現學生的優勢和特長,診斷問題和不足,尊重學生的現有狀態;通過評價找出學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安全。
健康的課堂學習氛圍,能給學生創造願意學習、樂於學習、勤於學習的環境,能幫助學生愉快地適應學習環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從而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取得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整體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觀念,認真探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對學生施以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他們成為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的一代新人。

⑤ 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和升學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人類的大腦重量約為1400克 ,大腦皮層的表面積約為2200平方厘米,其中含有140億個神經細胞,所有這些特點,人人幾乎都是相同的。即使是愛因斯坦的大腦,無論從體積、重量、還是構造上都與其他同齡人無多大區別。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根據實驗和調查研究認為,除了天才兒童和低常兒童各佔2~3%外,其餘95%左右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是相差無幾的,學習成績的優劣,非智力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學生通過對大腦的了解,使他們明確了大腦的先天發育情況基本相同,之所以成績不同,和後天心理素質的影響有很大關系,這樣,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自信心,而且也是一次對同學們發憤讀書的很好動員。 二、對學生進行性心理教育。 青少年成長變化中的個體,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性意識的發展,性生理的逐漸成熟,對青少年產生了巨大的心理沖擊。從我國實際情況看,社會正經歷著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各種思想觀念交織在一起,社會文化中黃毒泛濫,嚴重地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生殖與發育」的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性心理教育的絕好時機。結合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介紹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結構與功能,以及有關生理變化和身體發育衛生常識,使他們對自己的生理現象有一個比較深入了解,才不致於產生顧慮,陷入迷惑、恐懼、焦躁不安的不良情緒之中,從而避免了對他們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同時, 通過老師的講解,也使同學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別人的生命,珍惜父母之愛。對別人友愛,對世界關注,這本身就是道德品質發展的一種標志。 三、對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 。達爾文在「進化論」中指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人類也是這樣,必須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他們只是整個社會中的一員,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對社會既要有索取,更要有所奉獻。「生物與環境」這部分內容,有許多相互依存的自然現象可作為教育的材料,如「種內互助」中的蜜蜂這個種群,各種工蜂分工明顯,覓食、保衛、清潔、育幼分得清清楚楚,幹得也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如果青少年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到這一點,只圖索取與享受,在社會、家庭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就可能形成冷漠、狹隘、自私的心理,甚至會去仇視社會,危害社會。因此,我們應教育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生活信念,認清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和社會的依存關系,主動地調整自己去服務社會、適應社會。 四、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步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在企業工廠辛勤工作的員工,是知名學者教授還是在經濟浪潮中呼風喚雨的弄潮兒,都會經歷面對挫折的體驗,而且有些還是頻繁而又長久的痛苦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設法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遇到挫折時不致對人生和社會失去信心。通過科學史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受挫、失敗和成功的內在聯系,引導他們學會合理認識挫折,正確的對待挫折,以次教育他們「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一定要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勇於戰勝困難的毅力。同時,使他們懂得一個人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是多麼的重要。此外,在教學活動中,還可有意識地創設逆境,對學生進行耐挫訓練和堅韌性格的培養。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是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內容。人際關系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未來教育「四大支柱」里就有「學會共同生活」 。具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善於與人合作,是新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從課桌排列看,一律面向老師,從課堂活動看強調的是教師活動。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缺少相互間交流、合作的機會,不利於學生間的人際互動,不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

⑥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課程改革中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學校教育對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個學科的教學也都負有此項任務。這一過程正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自己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一、培養積極的情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動的時候,知識才能觸及人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創設一個寬容、溫馨的課堂生活環境,讓學生自主、自由、自信,讓學生成功、成長、成人,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讓每個孩子都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在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時,總是在學生隨文識字後,拿出准備好的生字卡片,並且用富有童趣的語言說: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生字寶寶們太寂寞了,它們不願意安靜地呆在書本里,想和你們交個朋友,願意嗎?如果你們能准確地喊出它們的名字,那麼這些字寶寶就都成為你的朋友了。你可以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你的同學,讀一讀,認一認。然後,我請學生上台找字寶寶,並介紹給自己的同學認讀。此環節注重了在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基礎上,讓學生走上前台,展現他們的思想,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喜歡識字,樂於識字,學會識字。互動、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手段。在溝通交往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成功地進行了情感與思維的對話。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放下架子,做學生的真朋友。課堂上,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便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讓他們昂起頭來充滿自信。有句話說得好:贊賞猶如春風暖,謾罵好比嚴冬寒。在沒有笑臉的老師面前,學生們的心靈會受到傷害。課堂教學中免不了會有批評,但一定要慎重地選擇批評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我們平等地、充滿愛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就能使我們的批評變得溫和又有善意,猶如春風化甘雨,變得委婉而智慧;猶如青橄欖,苦過之後格外甜。
二、千錘萬鑿出深山多提高
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的良好發展,教師的不良心理行為容易使學生產生對教師質疑的心理問題,即教師自身就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以一顆赤誠的愛心來面對所有的孩子;以一顆寬容的心悅納入每一位學生;以一顆善良的心關愛每一位學生;以一顆賞識之心鼓勵每一位孩子;以一個智慧的頭腦來引領每位學生,以一個健康的心理來感染每位學生健康的心靈,教師要真正在教書、育人中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提升。
三、千樹萬樹梨花開多渠道1、團體開展心理活動
要開展豐富多彩並且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也會使學生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受到感染。如針對中學生參與意識強、表現欲強的特點,可利用出板報、辦校刊、開展知識競賽以及各種表演等多種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養,陶冶高尚情操,養成健康心理狀態。小學升初中的入學心理指導工作也相當重要,畢竟中學和小學在各方面都很大的差別,做好心理工作,預防學生因為不適而引起的心理問題。例如可以定期開講座等。須強調的是,開展這些教育活動,除了要講針對性之外,更要講經常性,任何教育活動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
課堂是教育和教學的主陣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於各科教學實踐中去,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鍛煉的同時,也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和鍛煉。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於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地解決。實際上各科教材中蘊含有不少適用於心理輔導的內容素材,教學過程中還會經常出現在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的教育情境。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輔導的實效。3、個別輔導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指導和訓練。這是對學生心理活動影響最大,當然也是最難做好的工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對症下葯,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個別交談、電話咨詢、信函咨詢、個案研究等等。在學校展開知心姐姐的信箱活動,就是信函咨詢的一種形式;或者通過寫周記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作出指導,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所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方式。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地分析問題的性質與成因,依據診斷的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化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一所學校在開展心理輔導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配合,則其輔導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當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一方面的力量顯然是不行的,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密切配合,同心協力,共同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全方位、多渠道對他們進行正面的影響和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四、合理評價,激勵學生健康地成長
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深層次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對學生適時、恰當、正確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喜悅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慾望。在評價中要始終堅持以下幾點:1.保護學生的自尊。2.營造和諧、寬松、平等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3.發現學生的優勢和特長,診斷問題和不足,尊重學生的現有狀態;通過評價找出學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安全。
健康的課堂學習氛圍,能給學生創造願意學習、樂於學習、勤於學習的環境,能幫助學生愉快地適應學習環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從而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取得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整體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觀念,認真探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對學生施以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他們成為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的一代新人。

⑦ 如何在學科教學和日常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從根本上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樹立在親和基礎上,具有人性化特徵的教師新權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在與學生的課堂交往中,多激勵、多表揚、少批評、少否定,注意教育機會的平等和公平,注意個別差異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則,這些都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善於建立同學間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氛圍很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其實是蘊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關。例如,在教學舉例時選用學生自己每天的作業總量、時間和速度的計算,還可加入對不同人一天工作總量、時間和速度的計算,然後再進一步推廣到人一生。深化了學生對時間概念的認識,由此培養學珍惜時間的觀念,改變做事拖拉的壞習慣。又如,講天體運動時擴展到人造衛星和國家科技發展,鼓勵學生向著這個方向去學習研究,很多學生會感興趣的,這樣同時學生心理素質也相對提高了。
物理、化學課則有實驗課,不但配備有儀器、設備,而且要求人人動手操作等。結合這些學科獨特的授課方式,如果巧妙地輔之以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訓練,則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實施。操作細心不馬虎、不故意損壞儀器、合作、分工、實驗中特殊情況處理等不都是心理健康的范疇嗎?
總之,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師根據各科教學的特點適時、適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和情感,激勵學習動機,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注意這個目的,是開發學生智力和情感,激勵學習動機,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只要是為這個目的,那麼怎麼操作就簡單了。

⑧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中小學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共識,尤其在年8月13日教育部頒布了《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之後,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積極貫徹文件的精神,廣泛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少學校開設了心理輔導活動課,設立了心理輔導或咨詢室,舉辦了家長學校等,這些活動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忽視學科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是一個主要方面。學術界對此問題未見專門探討。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探討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實施。
一、什麼是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
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智力和創造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學生健全人格所採取的各種積極措施。
「學科教學過程」包括教學設計(目標、內容、方法等的設計),課堂心理環境和課堂管理等。這些問題關繫到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在教學設計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在課程的編制、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既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發展的年齡特徵;既要考慮到知識的傳授,又要考慮到學生各種心理品質的發展。
針對目前情況,在數理化等學科上切忌俯深、偏難i在文史政等學科上,切忌唱高調,一味強調道德信仰,;忽視道德行為、習慣培養。在教學方法方面,要根據學科內容的需要,採用多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防止疲勞和厭學情緒的發生。在教學目標上,要根據學生發展的年齡特點,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在評估學生學習成績方面,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重視形成性評價,不要將考試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惟一標准,防止考試焦慮的發生。
在課堂心理環境和課堂管理中,要優化教學情境,建立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無心理壓力的課堂氣氛中去學習。
「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涉及到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條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樹立現代教學觀念,具體體現為主體性的學生觀、廣義的知識觀、發展性的教學目標觀。傳統的教學,將學生視為接受知識的被動容器,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和實驗證實,有效的學習,只有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之下才能發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在於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教學,視知識為信息的貯存和提取,現代的廣義知識觀將知識、技能、策略融為一體;傳統的教學目標著眼於知識的獲得,現代的教學目標更著眼於人的可持續性發展,它要求在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要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策略,以為未來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具體體現為合作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互動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不正確的人性觀基礎上的,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的教誨才能啟迪良知,教師應是權威,學生是被管束的對象。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本身具有成長需要,包括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越得到滿足,由此而產生的動機越強烈,人具有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強制手段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教師要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在和諧、互動、合作的基礎上,調動學生自身的潛能,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
第三,掌握必備的心理輔導技能,包括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了解心理輔導的一般過程,發展輔導的技能,與家長等其他教育資源的溝通合作技能等。依據現代的教學發展性目標,教育要促進人的各種心理品質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要了解所教的學科知識,而且要了解學生各種心理品質的發展規律,學會觀察它們,評估它們的發展水平並及時加以輔導。這對現代教師來講是更加重要的必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四,組織教學、管理教學的技能。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必需的環境條件和活動程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使他們與教師合作,消除課堂沖突、矯正問題行為,努力將課堂教學時間用於教學活動和評價活動。
「在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和創造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學生健全人格」,這里的「同時」,涉及對滲透含義的理解。
好的學科教學,必須貫徹心理輔導的思想,心理輔導和學科教學是融合的,對大多數課堂教學來講,不必把心理輔導單獨抽出來,變成「穿衣、戴帽」的樣式,一堂好課就好像一個漂亮的蘋果,學生見了就喜歡,吃了它營養也自在其中。維生素C就好像一堂課的心理輔導,如果把它從蘋果中提煉出來,製成片劑,再和剩下的蘋果一起給你吃下去,反而不顧乎自然了。所以說, 滲透不等於機械的做加法,在目標上都加上一點心理輔導,它是寓心理輔導於學科教學之中。這一思想與美國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H.KJlpatrick)所提出的『同時學刀」的觀點是一致的。他將學習分為三類:主學習,指教學時直接所要達成的目標,包括知識、或是技能、或理想、態度、情操等,視目標性質而定。副學習,多屬於主學習的有關知識、思想、觀念,是偏重於知識方面的,可視之為補充材料。輔學習,又可稱為附學習,是指學習時所要養成的態度、理想、情感、興趣而言。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注重輔學習方面,亦即發展性目標的最後達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建立遠大的理想,合理的態度,適當的態度,豐富的情感,高尚的興趣,對是非、善惡、美醜的價值判斷,身體力行、變化氣質,發展健全的人格。
二。學科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在學科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可見,學科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這主要是因為:
1.課程、教材、教法、考試等是教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部分的內容安排,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將產生直接、巨大的影響。中小學生的諸多適應不良問題,如厭學、逃學、考試焦慮、批判性思維缺乏等與當前存在的課程繁雜、教材偏難、教法單一、只注重學習結果的選拔性考試等直接相關,這些問題不加以解決,只通過個別的心理輔導等解決學生身上存在的這些
適應不良問題是不可能的。
2.學科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活動在學校的全部教育活動中所佔時間最多,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表現出他們的各種心理品質,心理狀態,適應能力,人際關系,而且,他們的不適應行為,心理障礙也會在教學過程的自然狀態下表露出來,這使得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更廣泛、更真實地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及時採取預防和補救措施,這是學校專職心理輔導員所不能做到的。倘若能徹底實施,,則全體學生無時不在全體教師的關注協助引導之下,符合教師人人參與心理輔導的基本精神。
3.學科教學是在師生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這個過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極大。目前,在課堂教學中,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引發學生的心理障礙,或對學生已有的輕微的心理障礙、徵候行為起著負強化作用的顯在或潛在因素。在課堂教學中若不採取積極措施凈化教學情境,任其蔓延,將會危害學生心理健康,即使在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中取得的成效,也會被削弱或抵消。
4.就學生成長發展而育,中小學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處在快速變化的時期,而且個別差異很大。對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應隨時隨地進行,不可能預期某個學生於某一時間、某一地點發生某種行為,以等待專門心理輔導教師去輔導,實有賴於全體教師在教學情景中給與學生及時的輔導。
三、學科教學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教學設計、評價和管理中一切有害於學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預防由此而導致的學生心理失常,使學生能在寬松、和諧、愉快的情境中,無過重心理壓力的狀態下學習,以維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總結許多教師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概括出以下幾條原則。
(一)積極情緒原則
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狀態,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重要指標,對其學習成績產生重要影響。;學生以積極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就會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課堂知識吸收率高,從長遠看,會獲得教師和同學更多的尊重與接納。在這一方面,可採取下列措施:
創設積極教學環境 積極的教學環境,指良好的課堂氣氛。它是教學的軟情境,通常指課堂里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課堂氣氛可以分成積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種類型。積極的課堂氣氛是恬靜與活躍、熱烈與深沉、寬松與嚴謹的有機統一。消極的課堂氣氛以緊張拘謹、心不在焉、反應遲鈍為基本特徵。而對抗的課堂氣氛則是失控的氣氛,學生過度興奮,各行其是,隨便插嘴,故意搗亂。
研究表明,教師的教學和領導方式,教師的移情,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以及教師的焦慮是影響課堂氣氛的主要因素。
創設安全的教學環境 安全的教學環境,指的是教師要接納學生,並設法使學生之間在互相了解的基礎上互相接納,形成一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彼此接納的社會心理氣氛,進而使每個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我形象,以調動他們的成就動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避免使用懲罰性的控制技巧,不挖苦、諷刺學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每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人格。
(二)體驗成功原則 ·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通過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使自己的個性變得更加自信,達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這是現代發展性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i下列做法可供參考:
確保每個學生透過教學獲得成功感。成功所產生的是一種自我滿足和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它與自尊自信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是學生自身潛能得以發揮的強大動力。教育教學的實踐表明,沒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學生激動和受鼓舞的了。對學生來講,成功本身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種成功的感覺,也就是體驗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計劃時的那種滿意的心情。如果學生在校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訓斥和同學的冷嘲熱諷,在家裡經常受到家長的責備,享受不到成功的樂趣,就會視學習如猛獸,提到學習就害怕,遇到考試就發慌,學習帶給他們的是沉重的心理負擔;經常的失敗,使他們感到心灰意冷,產生自卑和失望,導致惡性循環『
貫徹成功原則,要求教師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應因人而異,幫助學生確立適宜的目標,要求教師去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發現每一個學生心理發展的可能性,給以正確的引導和培植。如果要求過低,缺乏挑戰意味,會失去目標對學生的激勵作用,相反,如果要求過高,學生也會因失敗而卻步,並導致自暴自棄的消極的自我觀,導致學生發展性心理障礙的出現。
避免考試壓力造成的不良後果。學校常常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定學生學習好壞甚至人格優劣的惟一標准,這種標准,不一定與學生的真實情況相符,但卻影響學生的自我行動。如果學生考不好,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怕同學看不起,覺得沒面子,感到一切不如別人,故而逐漸對考試形成恐懼,產生考試焦慮,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合乎心理健康要求的考試,應重視學生的成功,滿足他們的成就需要。為此,教師應強化考試的診斷功能,弱化考試的價值評價功能,應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學習中的不足,而不要當著全體學生的面,拿考試分數來諷刺、挖苦學生,以消除學生的焦慮情緒。
(三)民主自治原則、
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體現為民主自治原則。要求教師克服對課堂管理所持有的「壓、訓、罰」的錯誤觀念,實行民主化管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意識,以積極的指導為主,消極的限制為輔;標明恰當行為在先,獎懲在後。一旦學生發生課堂行為問題,在處理時,也應堅持正面教育為主,懲罰應就事論事,切忌把懲罰作為教師報復泄憤的手段,切忌濫施體罰。其目的是透過課堂管理,培養學生自動、自發、自強、自律的能力,盡量消除引起課堂紀律問題的各種因素,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
(四)合理負擔原則
現在的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過重的學習負擔,帶給學生的直接後果是疲於奔命地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及家長留的課外輔導作業,學生用於自己支配的時間有限,沒有時間去獨立思考,去與人交往,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使得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受到限制;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校長、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就課堂教學來講,要求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限制課外作業量。有的教師在課內完不成教學任務,靠佔用學生的大量課余時間,靠大量課後練習去提高學習效果,有的學校不是引導教師們去比誰的教學效率高,而是比誰能加班加點,多佔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這些做法無疑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五)個別輔導的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並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會表現出自己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人際關系、情緒狀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從學生表面的行為問題捕捉和發現學生行為背後的心理問題,作出准確的判斷,並採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