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8年12期是真的嗎
窗外的樹作文
窗外的樹作文
春季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了,這是熱鬧的夏,我看到你窗外的綠
葉婆娑著姿影,好蔥蘢的綠啊,那是柳嗎?柳是相思的,柳絲千萬縷,依在河
邊最美,讓無盡的流水潺湲地伴著。「舞底楊柳樓上月」,它也是月的戀人,
籠著愁煙,牽著魂夢的絲絮該種下多少夏的期盼啊?你的窗外種著柳嗎?
你微笑的面容,是那麼的燦爛,如初夏的艷陽,我已感到你的季節決不屬於纏
綿的春。
你的窗外搖曳著什麼樹呢?
玉蘭樹嗎?玉蘭扇樣的葉面在風中顯得太堅實,太威武。在無花的季節里,它
也太沉默。
你的濃眉藏著自信與堅毅,雙手有力。沿著你的鼻峰,我讀到了你的成就,一
種睿智,一種敏捷。你不需玉蘭的襯托,你是一位陽剛的男子。
你的窗外是什麼呢?
是不是也如我的窗外,一排排樟樹在夏的季節中頂著繁冠,葉兒細密,虯枝伸
展。這是江南很常見而結實的樹。路旁,辦公樓前,或者在農家小院,它殷勤
地撐出濃濃的綠蔭給夏陽中的人們帶來一片陰涼。
這是一種令人思念的樹,你也這樣認為嗎?
三伏天,狗在院子里也吐著長長的舌喘著氣時,門前綠綠的田地上,三五個農
人正揮汗如雨地割著,捆著,挑著,遠遠地就那麼一棵樟樹,拉出長長的影子,
樹影里擺放那麼一壺隔夜的涼茶,幾個土色的大碗,幾雙歪歪斜斜的鞋„„
更難忘的是,繁星密布的夏夜,搬上涼床或者長凳,在流螢閃閃的樟樹下,聽
老一輩講艱難的過去,聽他們講很多陌生的「跑日本,土改,大隊,公社,下
放„„」的故事;小夥伴們月地捉迷藏,樹、影、人融為一體,寧靜的夜裡盪
著歡快的吵鬧聲„„夜露起時,終於累躺在竹床或者母親的懷中,手搖的蒲扇
送來陣陣涼風,偶爾加速搖幾下驅走繞在身邊的蚊蟲,接著還是很勻地扇著。
於是,孩子睡了,星星也睡了,連樟樹的影子也睡了„„
永遠難忘蒲扇,永遠難忘大坪上的老樟樹。
你是否還會有這樣的記憶。入了學堂,秋風起,樟樹的葉兒好像是最承不住的,
隔一宿去瞧,干凈的地面又是鋪滿了葉兒,然後望著別人高興歸家的背影還得
努力地完成掃地的任務。唉,最怕風吹,滿地樟葉堆積。當暮色已濃,離家不
遠時,親人站在院子里的樟樹下焦急地張望著。飯桌上擺好了碗筷,菜都涼
了„„
❷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國內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現狀淺析
目前我們使用的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可以說是解放後最好的一套教材,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它的特點是以閱讀訓練作為主線,將教材分為四類課文(講讀課文、半獨立閱讀課文、獨立閱讀課文、習作例文),它把閱讀分成若干個重點訓練項目,使教學既有重點,又適當反復,呈現\"螺旋式\"遞進。這樣的編排能充分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培養他們的獨立閱讀能力,但是這套教材訓練的要求比較籠統,伸縮性較大,序列不夠清楚,練習次數又比較少。因此,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開始活躍起來。大家都把作文教學的規律和作文訓練的序列作為研究的課題,紛紛編出各自的作文教材來彌補部編教材的不足。這種研究已經出現百花齊放,爭奇斗妍的局面。通過研究和實驗已經自成體系。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的作文教學流派主要有下述四個:
一、作文分步訓練
過去有不少同志認為小學作文應該分三步訓練,即一年級進行口語訓練(基本形式是看圖說話),二年級進行寫話訓練(基本形式是看圖寫話),三-六年級進行命題作文。可是山東省煙台市的馬昌斌、馬兆銘等同志認為,這\"第三步\"訓練橫跨三、四、五、六-四個年級,階段性不明確,也體現不出三年級訓練的特殊性。三年級是由一、二年級說話、寫話訓練向高年級作文訓練過渡的年級,以段的訓練為主,應單獨作為一個訓練階段,可以叫做\"片斷訓練\"(或叫\"過渡訓練\")這樣,\"三步走\"就成為\"四步走\"了。
煙台市的同志認為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相結合,既是小學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小學作文訓練的中心環節。按其過程來說,可分為四步走,即說話訓練、寫話訓練、片斷訓練、篇章訓練,這就是作文訓練的階段。各個階段有各個不相同的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的具體任務。例如一、二年級,學生思維的發展還處於感性認識階段,通過看圖和觀察,培養學生捕捉事物現象的能力。這個階段的語言發展,重點是說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切不可提出過高的要求。到了三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就進入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著重培養學生分析聯想能力;而語言方面則以段的訓練為重點。四、五、六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進入理性認識階段,著重培養發現事物本質和特點的能力;而語言訓練則以篇章結構為重點,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相結合,按其渠道來說,主要有三條:觀察、閱讀、寫作。觀察側重於發展思維,做到\"言之有物\",閱讀側重於發展語言,做到\"言之有序\",作文是兩者的綜合運用,即\"有物\"和\"有序\"的有機結合。這樣,他們對於小學作文訓練序列的設想可概括成\"一個中心兩條線\"。一個中心是:發展思維與發展語言相結合。兩條線是:一條縱線--四步走(前邊所講的四步走),一條橫線--觀察、閱讀、作文三結合。這兩條線圍繞一個中心穿插結合,交識成網,形成一個作文訓練\"流程圖\"。根據上述設想,從一九七九年起,煙台市的同志用六年時間在全市范圍進行大面積的實驗,既訂出了各年級作文訓練計劃,編寫了教材,又進行了理論的總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二、作文素描訓練
上海市的吳立崗、賈志敏等同志認為,小學作文\"四步訓練\"相對\"三步訓練\"來說是個進步。可是經過三年級的片斷訓練,立即讓四年級學生獨立地寫命題作文,值得商榷。因為四年級開始進行簡短記敘文的篇章訓練,而要學生掌握簡短記敘文的基本結構,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中心明確,還必須由老師\"扶著\"走一段路。也就是說,四年級(至少是上學期)也應該單獨作為一個訓練階段,可取名為\"半獨立的篇章訓練\"。因此,比較科學的說,小學作文應該分成五步走,即一年級,口語訓練、二年級寫話訓練,三年級片斷訓練,四年級半獨立的篇章訓練,五、六年級獨立的命題作文訓練。其中三年級和四年級是兩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可等閑視之。
經過調查,上海的同志發現三、四年級學生作文的主要毛病是內容空洞、言之無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學生不會觀察,不會想像,即形象思維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他們的生活知識和常用詞彙十分貧乏。據此,他們借鑒美術教學的經驗而創造了一種適合於三、四年級的作文教學形式--素描。所謂素描,乃是以觀察實物、實景作為途徑,以片斷和簡單的篇章作為形式,將描寫和敘述結合起來(即運用\"白描\"的手法)反映周圍生活的記敘文訓練。什麼叫素描訓練呢?請看一個以觀察實景為途徑的素描課例。
\"叮鈴鈴--\"上課了。這是一堂三年級的作文課。只見一位女教師走上講台,親切地對同學說:\"今天,我們繼續進行\'動作素描\'。我當\'演員\',\'演出\'的內容是尋找鋼筆准備點名。請你們仔細地觀察我的每一個動作和神態,然後把這個動作片斷寫下來\"。接著,教師兩次逼真地表演了自己設計的動作。
\"我的\'表演\'都看清楚了嗎?\"
\"都看清楚了\"。
一問一答之後,教室里立即響起了一片沙沙的寫字聲。不到二十分鍾,一隻只小手舉了起來,表示自己已經寫完。教師指定幾位同學朗讀了各自的作文。對同一過程,有的善於觀察,有的富於想像。寫法各異,琳琅滿目。試舉兩例說明:
1、一陣清脆的鈴聲響過以後,語文教師緩步走上講台。她打開點名冊,一張一張地翻閱著,終於找到了她所需要的那一頁。現在可以點名了,可是一摸胸前的口袋。鋼筆不翼而飛。咦,怎麼搞的?老師把上衣和褲袋裡的東西全部掏出來,仍然不見鋼筆的影蹤。她莫名其妙地搔搔後腦勺,凝神思索起來……\"對了,一定在講義夾里!\"她提著講義夾,輕輕地抖動一下。\"拍\"的一聲,一支\"英雄\"金筆滑到講台上。老師的雙眉舒展開了,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她捏住鋼筆,先看看點名冊,又看看全班學生,然後開始點名。
2、語文課開始了,老師不緊不慢地走到講台前,用親切的目光環視了全班同學,然後打開點名冊,仔細地翻閱著,找到了寫著\"十一月二十二日\"的那一頁。她習慣地用手到胸前去掏鋼筆,可是真糟糕:鋼筆不見了。看著講台上,沒有;掏遍了所有的口袋,仍然沒有。老師用手輕輕地拍打著腦袋。\"辦事一向很仔細的語文老師今天怎麼做出丟三拉四的事情?\"我注視她的一舉一動,焦急著心好象要從嘴裡跳出來……忽然老師的眼睛一亮,她把講義夾輕輕地一抖,一支綠色的鋼筆\"拍\"的一下掉在講台上,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研究》。老師拿起鋼筆,微微地笑了一笑,彷彿對我們說:\"真對不起,由於我的粗心,浪費了你們兩分鍾\"
素描訓練,具有下述優點:
第一,素描的內容可以由簡到繁地進行設計。三年級搞片斷素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片斷的各種基本結構以及相應的寫作技能。四年級搞敘事素描,又可以使學生掌握簡短記敘文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和基本結構(起因--發展--高-潮--結局)學會正確的確定和表現中心思想。因此,素描可以為高年級進行獨立的命題作文訓練打下扎實的基矗
第二,素描以靜物、動物、自然景物、房間陳設以及師生日常生活片斷的演示作為內容,可以幫助兒童逐步積累生活知識和常用詞語。這些內容又反映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它們引進課堂,可以創設誘人的情境,使兒童有話想說,有情想抒,並且受到思想教育。因此,素描不僅幫助兒童解決文字表達的問題,同時也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和提高思想覺悟。
第三,觀察作文的形式很多(如參觀訪問記、觀察日記等),而素描可以在教室里或校園里進行,簡單易行,便於教學。而且它的內容比較單一,易於逐步發展兒童的觀察、想像、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等能力。
第四,素描可以當堂作文,當堂評講。既使學生受到獨立寫作、獨立修改的訓練,又可以減輕師生的負擔。因此,它有助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的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展。
從一九七九年起素描教學先在上海部分學校試驗,後來很快推廣到浙江、江蘇、廣東,現在全國各地有不少學校採用素描方法進行作文訓練。
三、作文分格訓練
小學作文分格訓練是從常青同志的中學作文分格教學中移植過來的一種作文訓練的方法。分格訓練所謂的\"格\"則是單一的基本訓練單位,具體地說是把說話、寫話、片斷訓練到篇章訓練,從寫人記事到寫景狀物,從審題立意、選材組材到開頭結尾,從培養觀察能力到發展語言、思維能力,把眾多的作文難點分解成一個一個具體訓練的基本單位——\"格\"。
例如,把一年級的說話訓練分成兩大格若干小格。兩大格:第一大格,說一句完整的話;第二大格,說幾句連貫的話。把\"說一句完整的話\"又分成五個小格:即第一格:敢說;第二格:說順;第三格:說實;第四格:說活;第五格:說准。也就是把某一年級的作文教學要求分解成若干個具體小要求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為命題作文綜合訓練准備好\"預製件\"。對每一格訓練都提出了要求,說明了道理。例如一年級說話訓練,第一格敢說,這是說話訓練開始時的要求。旨在鼓勵小學生大膽地、輕松地、無所顧慮地說話,消除學生在大眾面前說話的畏懼心理,以逐步培養他們的說話習慣;第二格說順,等到學生喜歡講話以後,就要逐步引導他們把話講通順了,講通順一般有兩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要把話講得流利連貫,要符合一定的口語規則,這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第二個要求是每一句話都要講得完整,不要講沒頭沒腦的話。教師要針對這個階段的要求給予指導;把話說\"實\"就是要把話說得具體,要言之有物,不要說得太空洞,太抽象;把話說\"活\"就是把話說得娓娓動聽,引人入勝;把話說\"准\",就是在講得通順、具體的基礎上,還努力要求把話講得貼切准確,沒有差錯,正確表達出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
丁有寬同志曾根據小學一百三十多篇課文,歸納出構成一般記敘文的三十個\"格\",他稱為\"三十法\",這三十法分別是:敘事四法(按時間順序敘事、按地點轉換敘事、按事件經過敘事、按事件經過結合時間順序、地點轉換交錯敘事);狀物三法,寫人八法,開頭五法、結尾四法、篇章結構六法。他以\"三十法\"為線索,訂出一個讀寫結合的規則。這個讀寫規則,按照先練敘事、狀物、後寫人;先從記敘一件簡單的事表現人到記敘較復雜的一件事表現人;從記敘一件事表現人到記敘幾件事表現人;從明意扣題開篇、結尾點題結篇,到其他較復雜的開篇、結篇,這樣的順序來編排,在教學時,逐個教,逐個練,循環反復,螺旋上升。
東北農墾總局的同志曾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原大綱)對作文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編寫了各年級的作文分格訓練教材,其中《語言表達分格訓練》上冊。供一年級使用,下冊供二年級使用,《記敘文基本技能分格訓練》供三年級使用,《觀察描寫分格訓練》供四年級使用,《記敘文綜合訓練》供五年級使用,五冊教材共包括三百二十五個格。
四、讀寫結合,先放後收的作文訓練
北京景山學校劉曼華等同志認為集中識字促進小學生作文提早起步。近幾年來,該校的同志著重研究了集中識字教學中對所學漢字的靈活認讀,靈活運用問題,加強了閱讀訓練,使二年級學生識二千二百至二千四百個漢字,掌握六千個常用詞語,讀完一、二年級共一百八十篇課文和大量課外讀物,此外,還通過抄書、造句、聽寫句子與段落,看圖寫話、寫片斷、寫日記等練習,使絕大多數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能在教師輔導下寫出三四百字的短文。這樣,就為三年級學生的作文打下比較好的基矗
那麼從三年級起作文訓練該如何進行?景山學校的同志並不主張從局部到整體的分步訓練或者分格訓練,而是主張\"先放後收\",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訓練。他們認為三年級是作文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一是要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解決一個\"作文難\"的問題,二是要充分發展學生連貫語言的能力,讓他們把文章寫\"開\",把筆頭寫\"順\",三是引導學生寫真情實感,不抄襲,不假編,不瞎套、不硬擠,一開步就把路子走正。因此,應該運用\"放膽文\"的形式進行訓練,即讓學生放開膽子去寫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三年級是鼓勵學生把文章寫開,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到四、五年級就要教會他們對文章\"剪裁\"解決\"怎麼寫\"的問題。具體地說,四年級是掌握規律、嚴格作文訓練的階段,應教會學生如何寫人、敘事、狀物。五年級是運用規律,提高作文水平階段,應該使學生寫出夾敘、夾議、夾抒情的富有兒童情趣的作文。
此外,北京的王有聲、江蘇南通的李吉林、湖北的張開勤、遼寧的夏廷林、廣西的馬作文、天津的陳文彰、南京的袁浩、陝西的查振坤等同志,他們的研究成果,對各地也有不小的影響。
從縱向看,大家繼續對作文訓練的序列進行研究。一方面研究作文能力結構各個組成部分自身的系統;另一方面,又研究這些組成部分相互之間所構成的系統,以便將各個訓練體系綜合成一個總的訓練體系,科學地研究小學各年級作文訓練要求、重點和方式方法。從橫向看,科學地確定小學各年級與各科教學之間的科際聯系,努力使小學生的作文成為加深理解各學科教學內容,發展兒童創造能力的手段,可以預料,在今後的二、三年裡,我國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將會出現一個更加令人振奮的新局面。〔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❸ 新作文 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作文期刊 怎麼投稿
、初中版、中考在線、高中版、高中作文指南、小學作文創新教學、中學作文教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九個版別,是目前中國教育作文類品種最全、覆蓋面最廣的專業刊物。
❹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是什麼級別的刊物
日前,紹興縣錢清鎮中心小學教師陶茂江本月成為中國文章學研究會導讀導寫研究中心會刊《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2011年第6期的封面人物(如右圖),並在第6期上刊登了其撰寫的《小學生寫作素質的提高從自由作文開始》文章。
據了解,陶茂江1976年參加工作,現已是語文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教育學會會員,浙江省小語協會會員,紹興市作家協會會員,紹興縣作家協會理事。並在國內較有影響的《中小學管理》、《上海教育》、《教學月刊》、《小學教學研究》、《小學校長》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科類專業論文60多篇,管理類專業論文20多篇。2004年5月出《小學生作文一點通》專著一本,該書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出《小學生新題材作文指導》專著一本,該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級競賽獲獎的有50多人次,指導學生在全國各類少兒刊物上發表習作1000多篇。
同時,他在1998年被浙江省教育廳、省教育學院授予優秀導讀員稱號,在2000年至2001年連續兩次被紹興縣教育局和《紹興晚報》評為十佳指導老師,2003年至2004年又連續兩次被浙江省教育學院和《小學生世界報》評為十佳指導老師。2005年10月被全國少工委,中國教育報刊社和中國人民大學評為"全國級優秀指導老師"。以上的成績還被編入由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專家大辭典》內。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雜志是全國唯一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的專業雜志,也是目前中國最為完整的小學作文期刊,面向全國各地公開發行。
該雜志對陶茂江老師的介紹,也是對錢清鎮中心小學作文教學的肯定與褒揚。
❺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論文7千字
碼7千字回答你一個問題,你有報酬呢
❻ 新作文 教育教學研究 雜志是套刊
歸根到底,都是職稱惹的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重要,還是那些到到框框重要?
❼ 作文教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一、作文教學研究的對象與內容是什麼?
1、作文教學研究的對象
關於作文教學研究的對象,我只想說:我們應該「把作文當作文」來研究。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我看到很多老師在介紹經驗時,經常把作文訓練的目標定在「教學生做人」上。(我不反對作文教學要體現出育人的內容——尤其是漢語本身的有承載文化內涵方面的要求。)但我們要看到教育和教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大多數教師在研究作文教學時沒有到意識到二者的區別,因此在教學設計和內容落實上「教學目標」往往被「教育目標」所取代!學生應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識」所取代。可能會有老師問:只研究寫作技巧,那中國傳統的「文以載道」怎麼體現呢?我要說,要先有「文」,「道」才能有依附的對象;沒有「文」,「道」只能是玄而又玄的空言。同樣在作文訓練中過分強調人文性,而忽視作文本身的規律,實際上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為人文精神的實質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在實踐中。因此我們應該看到:作文作為一種文字的運用,它有自身的規律,你可以在運用這個規律的時候加入育人的內容,但這個規律本身和育人的理念無關。
2、作文教學研究的內容
我理解作文教學研究的內容應該是找到盡可能地排除各種因素影響的一種規律,這種規律是人的認知規律。這種規律是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學習而掌握的,而且這種規律不會因其他因素的影響而難以掌握。比如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略懂電腦,另一個是電腦高手,兩個人對電腦知識的了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兩個人打開電腦的過程卻是相同的。再比如,一名賽車手和一名普通的司機,兩個人開車的速度和技巧上有著很大的區別,但都需要使用點火裝置使發動機運轉。我想通過對作文教學過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學研究的內容固定在「相同」這一點上。這樣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通過訓練掌握了「相同」的技能。
二、作文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對象
我們的研究成果或者說寫作規律是為了誰服務的呢?這個問題涉及到,以什麼樣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問題。實際上我們的研究對象和服務對象是統一的。也就說規律應從一定水平學生的身上總結,反過來又在同水平的學生身上實施。所以就要看我們如何確立研究對象了!弗洛伊德只採用支持他理論的病例,所以精神分析學說日漸衰微;馬斯洛伊正常狀態的人為研究對象,所以人本主義被廣泛應用。孔子曾把自己的學生分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並採取了不同的態度。但現代的教育觀念告訴我們教育不應該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應該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們作文教學研究的是一種人人能掌握的本質規律,那麼作文教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基於水平最低的學生的展開的。因此上,只拿個別學生的現象來推廣所謂經驗的做法,完全是無視教育原則的行為。
❽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11年10b期有不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第10B期
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安徽省明光市蘇巷小學 陳培香 239471
在農村小學,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寫作基本功不過關。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又能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呢?我採用了讓學生寫日記的方法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要說的意思。」讓學生有機會去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讓他們大膽去寫,不受形式束縛,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力求把作文訓練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在這個思想指導下,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指導學生寫日記。
一、 激發興趣,喚起寫日記的慾望。
要喚起學生寫日記的慾望,先對學生進行思想動員,提高學生的認識。讓他們認識到寫日記的意義。著名作家魯迅先生的日記已印成書的就有厚厚的幾大本。我還告訴學生,堅持寫日記,把生活中的事寫下來。如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洗菜、洗碗、洗衣服、掃地、種菜、煮飯等。我引導學生把自己在家做什麼家務,這樣做,有什麼想法都把它寫下來作為學習觀察的內容。因而很多學生積極參加勞動,留意身邊發生的事情,把它記下來。這樣不但能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而且還能通過學生自己的思想覺悟,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還給學生介紹以往能堅持寫日記而受益不淺的事例來鼓舞他們寫日記。進而對大家說,寫日記並不難,它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沒有固定的內容,放開膽子寫自己想說的話。學生看到了自己學習的榜樣,明確了寫日記的意義,寫日記的興趣就來了。
二、 指導選材。
引起了學生寫日記的興趣,並不等於學生就能寫好日記,如果不加強指導,學生會感到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學、回家,每一件事的輕重緩急都一樣,沒啥可以寫。因此,我很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細致觀察,注意把身邊發生的事記下來。我在指導時,要求學生注意三點:
(一)注意典型性。世界是五彩繽紛、景象萬千的,生活豐富多彩,要選取那些最能表現人物精神閃光點、事件的高尚情操來寫,如熱愛勞動、勤奮學習、孝敬長輩、講究衛生、團結友愛等。
(二)注意寫作方法。一般來說,學生的日記內容主要有兩大類,記事和寫景,記事的要在敘事過程中抒寫感想;寫景的要在描繪景物過程中隨景物而聯想。
(三)注意真實性。寫出真情實感,日記最忌長篇大論,空洞乏物,要抓住特點,用三言兩語地把它記下來。
三、 指導觀察。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我經常向學生提出觀察對象,以便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去觀察。教給學生合理的觀察方法。觀察時,可以由遠及近,也可以由近及遠,由整體到部分,再部分回到整體。注意觀察事物的特點、作用及各種細節。除指導學生觀察特別的東西,還指導學生觀察一般的、不起眼的東西。我還經常有意識得點一點當天發生的值得記下來的事情。如:當一些學生反映今天沒什麼內容可寫,我就突然想起中午放學下雨,有個學生讓一把傘給我的事,於是我就這樣引導學生思考:1、今天下雨,同學們學過課文《雨》,會描寫雨景嗎?2、放午學排隊出門時,我沒雨傘,小紅同學如何讓傘給我。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又怎麼做的。3、同學們看到讓傘時小紅的神態是怎樣的,動作又是怎樣的,當時老師又怎樣。這樣學生就把當天讓傘的事情寫得情真意切了。
四、 激發創意。
怎樣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寫出極具創意的日記呢?例如:一位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一次活動」的作文訓練時,老師組織了一次有趣的活動叫做「保護生雞蛋」。活動前,老師就把這次活動的做法告訴了學生,並利用第二天下午的一節活動課,先讓學生每人從家裡隨身帶一個雞蛋回來,在既不影響學習,又上活動課的前提下,保護生雞蛋半天不爛,到最後一節課分組評分,看哪一組完整的雞蛋最多。活動既新鮮又有趣,整個下午,學生們都處於興奮狀態之中。評比揭曉後,老師就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保護生雞蛋的,聽來那辦法還真是五花八門呢。有的說把雞蛋用鹽水泡過,書上學來的,這樣雞蛋的外殼的受力強,不易爛;有的用紙巾厚厚的裹著;有的把生雞蛋放在盒子里;有一個學生從皮蛋包裝里得到啟示,把雞蛋裹上一層濕泥,再用一個盒子裝著……這次習作雖然大家同是防寫生雞蛋活動,但因為各人的准備工作、參與活動的心理和各人的感受不同,立意也就不一樣。
實踐證明,讓學生放開膽子寫日記,讓他們輕松愉快地傾吐自己的感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同時還幫助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生活寫作材料,為寫好單元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❾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里在線查詢查不到: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文苑這兩本期刊
原因很簡單,這兩本不是國家的核心期刊,或者是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