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運用國抄學經典處理班級襲事件的意義
1、班級事件化大為小
班主任對班級事件處理的好,不但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為玉帛,變壞事為好事,而且能提高教師的威信,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和感情,又是對全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良機。如果問題處理不當,則極易使問題惡化,導致師生矛盾沖突。
國學經典的誦讀,是將純凈的智慧語言輸入學生的心田,成為其思想的工具,可想而知,必將影響其一生。在班級事件中適當運用國學經典,水到渠成。學生在國學經典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減少了以往教師處理問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旦學生有不良行為,讓他們自己吟上幾句,學生自知理虧便乖乖敗下陣來。於是許多貌似棘手的問題因為有了國學經典這一強大的精神後盾,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B. 淺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明確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
因此,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接觸課本中思想性較強的課文,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那麼,如何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呢?
一、鑽研教材,深入備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
蘇教版語文教材選取了大量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有塑造人物豁達開朗、大愛無疆,心靈崇高的;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表現自然美的;有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有表現語言音樂美,文字建築美,詩句音律美的古今詩詞等。這些課文都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了作品的內在美,富有質朴美感。教材中所體現的濃濃人文氣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好語文學科的德育優勢,積極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語文教材。我們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切忌空泛、枯燥地說教,人為地撥高。教師要避免在教學中走極端:既不能光講授語文知識,也不能只強調思想教育。教師要深入備課,在教學中做到寓教於情,寓教於理,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效果。如《三亞落日》這篇課文,讓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色彩美、形態美、意境美,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盧溝橋的烽火》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認清日寇侵略罪行,激發他們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石灰吟》這首詩,讓學生懂得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高尚品質。
二、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發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道德准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而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肩負「教書」和「育人」這兩大重任。因此,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充分發揮語文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的作用,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又受到生動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1、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有明確的主題思想,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圖卻深深地潛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不採取直接表達方式。因此,欣賞文章時,應該由文入情,觀於目,動於心。教學中,抓住字、詞、句,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地語言文字訓練,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教學《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我抓住「拉、撐、護」三個動作,突出「撐」,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這是怎樣的撐啊」。撐在桌上,弓著身子,意味著譚老師將用他的血肉之軀去擋住紛紛砸下的一切;撐在桌上,譚老師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撐在桌上,他要保護課桌下的那四個學生呀。再結合下面一節,反復讀這個動作,讓譚老師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高大起來。這一個「撐」,讓學生深深感動,永生難忘,並對譚老師產生崇高的敬意。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作者流露於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容易對學生產生共鳴,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教師要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段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如教學《船長》這篇課文,我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黑暗中,哈爾威船長與洛克機械師、奧克勒大副的對話,感受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2、語文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深化德育教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堅持正面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傾吐自己內心的感受,相互啟發,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課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學《學會合作》這一課時,除了課文中合作的例子,我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學校里進行的各項集體評比活動、廣播操比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體會合作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在作文教學中,抓住契機,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
作文是學生接觸體驗生活,創造性地提煉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
C.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不應該僅僅是傳授知識,
還應該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滲透品德教育,讓學生汲取精神素養的精華,形成美好的心靈品格.
D.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德育
學校的德育工作是來教育教自育的前沿陣地,各地也是吧的與駕馭作為學校最基本的常規來實現,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如何學校的德育教育定位,擺在主要的位置首位,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則顯得更加重要。因為隨著商品的流通,人們原有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受到了沖擊,產生了變化。這種沖擊與變化也直接影響到青少年一代。因此,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務是如何搞好學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為明顯的成效。
小學的德育主要是養成教育。即讓小學生從小養成懂得守紀律、關心他人、尊敬師長、愛護公 物、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於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樹立熱愛特區、熱愛祖國的思想,並願意為特區和祖國的建設努力學習,貢獻自己的一切。而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
E.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學生的德育教育
教書育人,德育為先。德育工作是學校整個教育工作中的統帥,是靈魂。
無論是小學和初中的素質教育,還是高中的新課程的實施,都有一個不變的主題,就是教書重在育人,「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是擺在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一個新課題。探索和完善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是時代賦予給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其首要任務是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對社會、對人類有作為的人才,培養成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抓好德育教育,其他矛盾便會迎刃而解。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04年2月2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方法及途徑,為各學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為探究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考。德育教育要與時俱進,增強時代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使之更好地發揮學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在學校里,我是初中美術學科的教師,更深深的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學生德育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把德育寓於美術教學之中,努力做到把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起來,是我在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和責任。美術課是初中的一門基礎課,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任務,是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集中的審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像能力,豐富他們的審美情感,樹立正確的審美情趣,激發創造美的慾望和熱情,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拓寬知識視野,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意義。因此,德育必須放在首位,必須加強德育教育。美術教學必須改革單純的技能技法學習,注重德育滲透。這樣才能真正地完成現代美術教學的任務,才是真正的「教書育人」。美術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下面談一談我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一點體會。
一、利用新課中的導入,滲透德育教育
在教學中,首先抓好「導課」這一環節。我用生動、形象的電化教學和富有感情語言,將學生的思想感情帶入教材所描寫的情境之中,引起學生內心世界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如在教《設計海報》時,我先將事先准備的海報作品張貼於教室的櫥窗中,讓學生一走入美術教室就被眼前的精彩作品所吸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然後上課開始以幻燈片的形式圖文並茂地介紹海報的由來、發展及現狀,讓學生了解海報藝術是我國所特有的,使學生的內心自然而然產生一種繼承並發展這一我國所特有的傳統藝術願望。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動地滲透德育,上課之前要求我們老師認真鑽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美術中豐富多彩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如初一年級的《春天的暢想》一課,我除了充分發揮個性潛能、激發形象思維和表現個性、特性能力外,還積極創設各種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教學情境,利用生活實踐和對大自然的感受鼓勵學生參與討論交流,還以欣賞古今名作的形式、學生語言表達的形式和繪畫的方式表現不同學生內心的體驗,並根據作品的內容講述自己對環境資源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我適時地播放一些古今描繪我國大好河山的圖片、詩句,使學生增強愛護環境意識的同時也增強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意識。
三、在美術技能訓練和作品欣賞中有機地滲透德育,美術技能訓練是培養、提高學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質、文化修養和個性特長的重要形式。
F. 淺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都要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然而,這一環節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一環。那麼,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用教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也是深遠的。其中教師的示範作用以及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主要方法。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感染學生,我們要以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上課時,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板書設計、語言表達、教師的儀表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感受了美的教育。輔導「問題生」要耐心、細致,使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潛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若教師在教學中,老闆著面孔,死氣沉沉,則教室的氣氛必然緊張、嚴肅,學生容易產生一種壓抑感,他們學習的潛能就挖掘不出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將師生的感情、融於認知活動中,使學生在一個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
二、利用教材內容,滲透品德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十分豐富,只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貫穿於知識教學中。如:在復習「時、分、秒」的教學,以課件出示北京申奧成功人們的喜慶場面為畫面。抓住這一素材,教育學生:中國申奧成功了,我們中國人期盼了多年的夢想,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我們身為中國人,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在教學圓周率時,可以介紹祖沖之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小數的人,這一成果要比外國數學家早一千多年。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如六年級在復習「讀數、寫數」 的教學時,可以有選擇地介紹一些本地有教育意義的數據。還可以介紹我國的地形地貌特徵,如我國地域遼闊,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境內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長江,全長6300千米。教學「應用題」時,可以根據應用題中所反映的日常中的生活、農業、科技、衛生等方面有說服力的數據,通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
三、結合教學過程,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數學課不同於思想品德課,也不是少先隊活動,它有其自身的特點,不能夠整節課對學生進行品德、說理教育,只能結合教學過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詞一句,一題一例,一圖一表,進行滲透。如,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選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節約用水、用電、改革前後的人均收入等,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教學「時、分、秒」時,教師可在學生初步建立了時、分、秒的概念後,通過讓學生數心跳、讀書、寫字、拍皮球等,讓學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長,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節課40分鍾里有多少個1分鍾。從而適時地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在教學「元、角、分」時,可教育學生人民幣是國家的財產,代表著國家的尊嚴,我們應該愛護好人民幣。另外就拿教學方法來說,教師可以採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要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四、嚴格要求,強化訓練。
數學的科學性和嚴密性要求學生學習要一絲不苟,在教學訓練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對於小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習慣主要是通過不間斷地反復訓練來實現。通過嚴格訓練,使學生形成對待任何工作都認真負責的態度,獨立思考,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敢於正視錯誤,改正錯誤的優良品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正確、積極地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漸進,又貫穿始終。如在進行計算能力訓練時,我先要求學生認真審題,邊審邊思考:「題目有沒有抄錯或者抄掉的現象?先計算什麼?再計算什麼?能否簡便計算?」在計算時要求學生一步一回頭,自覺進行檢查,做錯及時糾正,自覺分析錯誤原因,防微杜漸,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同時要求學生對題目中的數字、運算符號、小數點等必須寫清楚、規范,做完作業後要養成自覺檢查的習慣,端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聯系生活實際,收集有關信息。
數學是一門聯系性極強的學科,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取有關德育信息,及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學「時
G.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之我見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和對策 一、調研目的、意義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工作涉及每一個家庭,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教育問題日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教育公平,特別是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已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的核心問題之一。 《甘肅省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結構調整,全面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危房,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縣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實現均衡,基本消除薄弱學校和大班額現象;全省累計有30個縣市區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永昌縣就是這30個縣市區之一。 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保障國家、省、市、縣《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省、市《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提出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好迎接2015年省政府對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基礎工作,全面分析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困難、問題,研究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對策與措施,特開展此項課題研究。 二、調研內容、要點 調查了解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狀況,並對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進行具體調研,重點開展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的調研。以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台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生均高於規定學歷教師數、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數8項指標為主,分析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間均衡狀況。調查了解近年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舉措的實際成效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聽取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對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的意見、建議。 三、調研方案、策略 (一)調研方法 通過數據採集、現場考察、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全面調研。 1. 考察調研學校,分別召開教師、學生和家長座談會,要求參加座談會的教師、學生、家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 2. 召開部分義務教育學校負責人座談會,現場考察以外的學校負責人參加,並有廣泛代表性。 3. 召開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鎮領導、村主任等。 4. 採集義務教育學校8項指標數據,分別計算小學、初中差異系數,評估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間均衡狀況。 (二)調研時間與地點 時間:2013年9月底完成調研,並上報調研報告。 每個調研點選取調研學校:優質、一般、薄弱小學和初中學校各1所。 (三)組織與實施 1. 課題組成員分工。 2. 調研工作開始前,召開調研點有關人員和調研人員會議,統一調研要求,部署調研工作。 3. 調研工作結束後,課題組成員撰寫專題調研報告,總結調研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成績和經驗,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推進發展的措施和建議,最後形成總調研報告。
H.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
每個學校的德育目標都包括學生要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那麼如何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呢?
一、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使德育滲透科學化、經常化、系列化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
例如《圓的認識》,從教材內容看,講了四個知識點:生活中的圓形物體;畫圓的方法;圓心、半徑與直徑及其相互關系;圓是個軸對稱圖形,直徑是對稱軸.乍看起來,似乎沒有德育方面的滲透內容,但細細一想,則完全不是這樣,它至少蘊含以下幾點德育內容:(1)圓這一概念,不是哪個人坐在屋子裡憑空想出來的,而是通過對生活中大量的圓形物體的概括、抽象而得出來的,握此可滲透實踐第一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教學中經常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這種觀點,學生就會慢慢地形成尊重實踐、尊重實際的思想.(2)圓、圓心、半徑、對稱軸這些知識,是密切聯系著的.圓心到圓上一點的距離,就是半徑;連接通過圓心的圓上兩個點的線段,就是直徑;直徑里包括有兩個半徑.圓上所有的點到圓心的距離都等於半徑.圓心、圓上的點、半徑、直徑,就是這樣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離開了圓來看這一切,就變得毫無意義.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又一基本觀點.經常不斷地結合有關的事例,揭示事物之間的聯系,就會使學生學會一種正確地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即從事物之間的聯繫上而不是孤立地去觀察、認識事物,認識問題.
二、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潤物細無聲」
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首先,我覺得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例如:帶領學生大掃除時,我與學生一道擦窗子、抹電扇,重活我領頭做,有危險的工作我單獨干,這樣大家個個積極干,總會出現熱火朝天的場面;鍛煉時,我與學生一同打球、做游戲、賽跳繩,人人都會積極參加鍛煉;升國旗時要求學生站正行禮,我首先自己嚴肅認真,站在隊伍里我就端端正正,學生也就自然照樣守紀律了.教師以身作則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記得有一次,小預備鈴聲響了,我象往常一樣,拿著書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門口,原來喧鬧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靜了.看得出這里剛發生過一場「戰爭」,教室門邊的一大塊地上到處都是紙屑,我沒有批評他們,也沒問是誰扔的,彎下腰就開始撿起來.孩子們慢慢聚攏來,一個,兩個,三個……大家一起動手,教室很快就干凈了.我什麼話都沒說就接著上課了,整節課上,同學們都很認真,教學效果很好.下課後,兩個坐在門口的學生主動跟著我進了辦公室,承認了錯誤,表示了改錯的決心.(原來,他們為了一點小事鬧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對方的本子,並賭氣地扔了一地.)另外,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
三、積極鑽研教學教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教學過程中,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教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這時候我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的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境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好習慣.
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如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一個班所有家庭在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裡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讓學生們談談我們該怎麼辦.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又如,學完小數的加減法後,我讓學生開展「當一回小管家」的活動,要求同學們每天晚上問一下爸爸媽媽當天的開支情況,用一個表格把每天開支的各個項目、金額記錄下來.記完一個星期後,讓大家計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錢、一周花多少錢,照這樣算一個月要花多少錢,爸爸媽媽一個月有多少收入,通過計算、比較,談談你的想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家長的不容易,從而培養了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既應掌握豐富的知識,又應具備高尚的人格,這是「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採用活潑有趣的教法,將教育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似春雨潤物,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I.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德育教育
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目標指導我們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並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些要求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我們教育教學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數學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要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每一數學教師應積極開展在數學科滲透德育,拓展德育陣地,增添德育渠道,豐富德育形式,擴充德育內容,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本身的知識內容和知識體系滲透了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數學學科的特點,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時機,運用恰當的方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呢?現將本人在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談談膚淺的認識。 第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寓德育於情感教育中。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包括數學教育。可以說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果我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適時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就能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情理互動的愉快過程,同時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直接的。除了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一堂好的數學課前,教師充分的准備,課堂上採用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幽默的數學教學語言,既能使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又能讓學生在心裡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教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學生以後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充分挖掘教材教參,從中發現德育教育的素材! 赫爾巴特認為:「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作為一名教師,只具備基本素質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對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有著深入並且廣泛的認識,同時,還要具備挖掘其中德育內容的能力!數學學科,不比其它的科目,它是一門科學性的學科,所以蘊含在其中的德育素材都是"隱藏"起來的,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能力將其挖掘出來,進而展現給學生,對學生進行教育,現舉幾個具體的我在教學中的事例。 實例一:我在講解"勾股定理"一節時,搜集了很多的國內外相關資料,西周的商高在發現這個"定理"時,要比歐美各國家早近五百年!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們了解我們祖國古代數學的輝煌!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諸如這樣的數學史教育,我就經常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滲透,在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實例二:我在講解概率這一部分內容時,就經常自己篇題目給學生!我曾編過這樣的一道題目,以世界跳水比賽為背景,眾所周知,中國跳水隊是我們的夢之隊!我搜集了相關資料,列出了很多中國選手和外國選手在以往進行過的比賽中的勝負情況,最後讓學生計算中國選手在各項比賽中得到冠軍的概率!這樣的一種做法,使原本枯燥的概率計算成為了一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非常好! 實例三:在講解校級公開課《相似三角形應用》一節時,我採用了《九章算術》中的「四表望遠」,它記載了古代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體會著數學知識的歷史延伸同時,又贊嘆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第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了,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斷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學方法而眼言,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第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的求學信心,引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首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嘗試成功。每一個數學概念的學習,公式,法則,數量關系的分析,都要啟發誘導學生嘗試探索,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
J. 在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一、以身作則,滲透德育教育
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而正人何?」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學生模仿的榜樣。為此,作為學生道路上的引航人——教師要將那些價值導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礪、自我示範的良好典範都融入到「無言之教」中,比如,教師的以身作則、模範言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注意身教、無私奉獻等精神都會使德育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之目的。教師以身作則滲透德育教育,可以說是最有效最實用的德育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進行與之相應的德育方向的滲透。如將一些較為簡單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其中,在無形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比如如跑、跳、球類、投擲、游戲等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藉助這種教學形式,使體育課更輕松、活潑,通過建立歡快的氛圍去感染學生,讓學生都能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培養他們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再如,也可將一些較為枯燥的項目通過教法的靈活運用、教師語言的有意選用,鼓勵學生堅持、不放棄。以此來培養他們努力拚搏、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品質。對一些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的賞識,為學生創設可以充分展示他們自己能力的舞台,促進德育教學健康、可持續性的發展。可以說,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多方位、多渠道的,只要教師把握好平台,將德育融入其中,既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加強實踐性教學,塑造學生良好的內在品質
德育教育已成為基礎教育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在德育教學中,作為師者,要時時刻刻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將實踐教學放在整個教學工作的首位,這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也能有效促進學生良好內在品格的形成。在實際教學時,結合教學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德育實踐活動,根據教學需要,設定一定的德育活動主題,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當中,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總去感受德育活動的真實意義。在實踐活動中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以此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