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會東方紅中學的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反饋意見
受廣東省教育廳委派,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組一行11人於2010年11月22日至24日對江門市新會東方紅中學進行了高中教學水平評估.評估組依據《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方案(試行)》《關於調整2009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有關要求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認真開展評估工作.評估組聽取了肖春滿校長關於學校自評報告的說明,查閱了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有關檔案資料,進行了教師,學生的問卷調查,召開了教師,學生座談會,共聽取了64節課(包括推薦課21節和隨堂課43節).對照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評估組全面考察了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學保障,教學實施,教學效果等方面的情況,形成了基本看法和發展建議,現反饋如下:
基本情況
東方紅中學前身是會城鎮東方紅學校,1975年辦成普通完全中學.學校在發展中確立了把握今天,挑戰未來,讓每一位學生都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和面向全體,啟發引導,自主探索,全體發展 的教學理念.2008年提出了以和諧求發展,以傳承謀超越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提出打造品牌學科,創建品牌學校,爭創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的辦學目標.在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三級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懷支持下, 學校的辦學規模,辦學水平及綜合實力得到不斷擴大和提高.1994年12月,學校被評為江門市一級學校,2003年11月,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學校先後取得江門市高考工作先進集體,江門市安全文明校園,江門市園林式單位,新會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師德建設先進學校等榮譽.東方紅中學是一所教學理念先進,發展目標明確,管理規范,質量顯著提高,辦學效益明顯而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和認可的省一級學校.
二,主要經驗與做法
(一) 按新課程要求確立科學的教學理念, 強化理論引領
1,確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學校在新課程實施中,立足課程改革,切實幫助教師強化新課程的教育教學觀念,使之成為教師開展課改的指導思想,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育人為主,管教並重,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和面向全體,啟發引導,自主探索,全體發展的教學理念.
根據新課程實施的要求,學校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科和人文素養,學校的一切工作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在師生關繫上努力實現六個轉變:注重從強調知識的量向強調知識的質轉變;從強調學習的結果向強調學習的過程轉變;從強調學習的記憶向強調思維轉變;從強調學會向強調會學轉變;從強調學生被動接受向強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轉變;從強調信息單向傳遞向強調信息多向交流轉變.在課堂教學上強化五種意識:三為主意識,五環節意識,現代化意識,和諧協調意識,個體差異意識.
2,立足學校實際,打造學校教育教學特色
學校在多年辦學中逐步形成了以德促智,科研促教,全體發展,低進高出的辦學特色,彰顯健康心理,激勵成功的德育特色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特色.以德育課題研究作引領,全面實施激勵成功教育,充分發揮德育工作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促進優良校風的形成.
學校堅持以德育為首,以促進每一位學生都走向成功為目標,以增強教師心理教育意識和能力為突破口,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作為爭創優勢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取,得較好的成績,學校校風優良,校園和諧,師生幸福,高考塑造能力強已成為社會,家長及上級領導對東中的評價.
(二)按新課程要求建設教師隊伍, 強化發展引領
按照新課程要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新課程實驗成功的根本.學校領導班子業務水平較高,團結協作,艱苦創業,堅守在教學第一線,管理效能與效益顯著提高.如肖春滿校長長期擔任高三的高考工作,成績明顯,對大面積提高高考成績起到引領與示範作用.
學校強化樹立終身學習和在研究中工作的兩個理念,立足於校本教研和崗位成才,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制定教師培養方案,明確教師發展目標;學校注重青年教師的培訓,考核評價,在青年教師培訓中開展師傅帶徒弟的結對子和在科組中讓青年教師承擔課改示範課,負責課題研究等做法有利於實現青年教師一年站穩,三年勝任,五年爭取成為教學骨乾的青年教師建設設想;通過開展師德之星,教學能手和科研尖兵三項評比活動,推動名師培養工程的開展;以教育教學,科研實績為依據,建立教師個人實績檔案.這些具體措施促進了教師隊伍的成長與建設.近三年來,學校榮市,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壇新秀等榮譽稱號有32人次,榮獲鎮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和教壇新秀等榮譽稱號189人次.目前,評為區名教師,學科帶頭人15人次,鎮學科帶頭人12人次,校級學科帶頭人28人,校級師德之星13人,校級教學能手11人.
(三)按新課程要求提升管理水平,強化機制引領
學校按新課程要求建章立制,依法治校.學校實行分線負責,分級管理,以級為主的管理體制,保證了學校管理運作暢順和制度的嚴格執行.學校按照教師管理以職業道德規范,崗位責任制和青年教師培養考核為重點,學生管理以行為規范和德育考核為重點,政教管理以完善德育網路和創建文明班為重點,教學管理以教學常規和四率調控的質量目標為重點的管理思路,編印了《學生管理規范》《教師管理規范》和《政工管理規范》三大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了制度的正確導向和激勵,約束的功能.
為推動新課程實驗,學校完善了德育量化評比制度,文明班的評比制度和每月一評制度,運用激勵機制,廣泛調動學生參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熱情和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及德育工作,班級建設的實效.學校提倡轉變一個差生與培養一名大學生一樣光榮 的三個一樣的學思路,力促教育公平.學校通過家長評選優秀班主任和學校評選優秀家長,促進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教育的有效實施.學校校加強優秀團員,幹部的培養,加強黨課學習和黨的方針政策學習,積極做好優秀黨員參黨的組織工作.2007年以來,學校為各級大專院校輸送了19名學生黨員.
(四)按新課程要求完善辦學條件,強化環境引領
學校按新課程要求充分挖潛,艱苦創業,不斷加強硬體建設,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學校採用貸款方式購樓改建女生宿舍,依靠自籌資金新建男生宿舍樓(1253m2),階梯課室,擴展大舞台和裝修食堂,這些大大地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為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密切配合課題研究,學校擴充與裝備心理咨詢室,使之成為功能齊全,資料充足,環境舒適的心育園地.學校按標准配置教學設備設施,課室和教輔用室.學校環境優雅,舒適,布局基本合理.近幾年來,學校共投入617.32萬元,用於更新,添置教學硬體,確保教學設施的正常運轉.學校還按需要投入近50萬元作為教師的培訓經費,以保證教師專業化發展.
(五)按新課程要求加大課改力度,強化校本引領
學校校按照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要求,不斷探索新課程改革的道路,有力地推進校本課程的改革.學校加強備課,聽課,課堂教學和質量分析等常規教學的管理與指導,使新課程落到實處;學校制定了《東方紅中學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東方紅中學校本課程建設方案》和《東方紅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推動國家,地方和校本三級課程建設;學校開發了《心理健康導航》《葵鄉大地》《紅色東中》《東中在前進》等心理健康教育,歷史鄉土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教材和校史教育等校本教材18本.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豐富了學生選修課程內容,逐步完善了新課程三級課程體系,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範本.
學校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課改實際,重新確立了《積極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構建'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新模式,大面積提高我校教學質量的研究》《中學生人際關系和個性品質的訓練研究》兩個省級課題和《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活動方式轉變的研究》鎮級課題;學校堅持實施專業引領的學術專題報告制度,教學反思的教師專業成長制度,公開示範的科研成果推廣制度等三項制度,以確保校本教研的落實.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校立足課堂,以課題作引領,圍繞課堂改革的核心,有計劃,有步驟地區性開展課改工作.以啟發式教學探索和信息技術輔助下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序開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改思想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培養了學生大膽質疑,問難的良好學習習慣,營造了一種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氛圍.學校精心組織開展綜合實踐和研究性學習活動,共確立了328個專題,撰寫研究性結題報告209個.根據學校實際,精心設置了音樂,美術,舞蹈,書法,文學,計算機,籃球和各學科的興趣小組,近年又增設了排球,武術,羽毛球,象棋,民樂等新項目,藝術節,科技節和心理健康節,為師生搭建了施展才乾的舞台.堅持百花齊放,不拘形式,強調節目主題健康,內涵豐富,鼓勵同學們大膽創作,盡情演繹.
(六)按新課程要求優質高效辦學,強化成果引領
學校通過艱辛的新課程實踐探索,逐步成為一所管理規范,校風良好,質量較高的城鎮普通中學.新課程理念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通過多年的課程改革實踐,學生在全體教師的引領下,逐步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校重視對學生進行主體性教育,使學生由遵紀守法內化為自覺的行為.每年學生的德育考核合格率為100%,優良率為96%以上,得到家長,社會的認可.隨著學校辦學質量的逐步提高,學校的社會地位和辦學聲譽不斷提高,為本區域內初三畢業生認可與選擇.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優質高校的課堂正在探索中形成,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和四清,幫教活動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動腦,動口,努力把課堂變成學生主體學習的陣地,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自信,課堂上,自修課上充分展示出自主學習的喜人景象.
在新的辦學理念引領下,廣大教職員工敬業愛崗,刻苦鑽研,勤奮學習,較出色地完成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通過培訓教師心理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高中138名教師都取得C證培訓證書,4人取得B證培訓證書,1人持有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級長,班主任能經常運用心育方法做好待進生的轉化工作,成效越來越顯著.教師信息素養不斷提高,教師熟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時覆蓋率達65.3%.
學校的德育工作在穩步中前進,校風優良,實現了三個轉變:變埋怨,訓斥,責怪學生為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成功,變教師對學生外壓式強制教育為學生內調式自我教育,變片面追求分數的應試教育為多方面成功的素質教育.2007年至2010年在各科學科競賽有一批學生獲國家,省級,市區級獎勵.
學校有效地挖掘了中下層學生的後發潛能,取得了優異的高考成績,連續十年獲新會區高考一等獎.2009年高考上本科線總人數,2010年高考本科上線率均名列區第三名.
學校以教學改革促教育科研,近三年發表論文27篇,在省市級獲獎論文26篇.2009年編印了《激勵成功》論文集,2010年編印了《探索心育之路》心理教育校本教材.
三,發展建議
(一)加快學校外延發展的現代化,拓展發展空間,更新和引進現代教學設備
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為教學教研提供保障是深化新課程改革的物質基礎.現在學校佔地面積狹小,只有30多畝,使學校辦學和教學空間很難滿足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學校規模的擴大,資源使用頻繁,學校的設施設備需要更新,添置,如增加探究室,功能室,理,化,生,地理,通用技術等學科教學實驗室或專用室,擴大電子閱覽室,加大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更新和添置的力度,拓寬體育運動場地等.希望辦學單位落實學校發展規劃,科學規劃新校區,為學校發展拓展空間;進一步加大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學校早日跨進現代化學校的行列;進一步理順學校的管理體制,為學校的現代化發展提供製度和體制保障.
(二)進一步加強教師專業化引領,打造名師,骨幹教師團隊
一個學校不僅需要大樓,大樹,更需要大師,名師,它是學校發展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切實打造強勢學科,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科研學術水平,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專業化,科學化;強化教改科研意識,提高科研的檔次與水平,力爭有高檔次的科研課題立項.所以學校要認真研究,制訂下一步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提出近期和遠期的指標要求,強化校本科研與培訓;進一步壯大骨幹教師隊伍,著力培養一批名師,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辦學單位要按新課改的要求配好配全專任教師,促進教師隊伍的健康發展.
(三)進一步深化管理的精細化和新課程的改革力度,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
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學校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學校的檔案管理,教學常規管理,科研管理要力求精細化,制度化.學校要在先學後教 的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形成具有理論性和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分組教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生主體,個性發展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張揚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創設有利於提高效率,有利於促進學生生動,主動,特長發展的課堂氛圍,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
四,評估結論
對照《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的評估標准,以上就是評估組對新會東方紅中學申報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的評估意見,評估組將按程序報廣東省教育廳審批.
2. 中小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案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每一個老師和領導都想解決的問題。
我是這樣來看這個問題內的:
一、自己要容明確自己的教學對象,比如他們是城市的還是農村的學生,是經濟條件差的還是較好的,是文化發達的還是不發達的,是小學低年級的還是高年級的,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這個在教學前是很重要的。很多老師只是以教案教材上教,而沒有去分析自己的教學對象。
二、明確自己的教學學科,來確定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三、與學生的關系,你要想學生學好你的學科,你就應該讓學生喜歡你,崇拜你,佩服你,認同你。他都不接受你,你怎麼去讓他學好你的學科知識呢?
四、自身的學科水平與人文修養。這兩點都很重要。我都不多說了。作為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要求。
五、千萬不要以勢壓學生,罰學生的作業,一罰就是幾十次,上百次,用不了多少次這個學生就不喜歡你的學科了,也就更談不上喜歡你這個老師了,那教學質量還能提高嗎?
六、尊重自己的教學對象。那怕他是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七、教學中要風趣、幽默、大方
我想以上這些如果一個老師做到了,那麼他的教學質量自然就會得到提高。
3. 如何落實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的精神,進一步完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特製定本方案。
一、實施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意義
實施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有利於進一步落實基礎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政府和教育部門改進教育質量管理,推動中小學轉變育人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機制,准確反映區域和學校的教育質量狀況,科學診斷存在的問題,提高政府部門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加快推進教育均衡化;有利於發揮教育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促進教育部門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規范辦學行為,激勵學校內涵發展。
二、實施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總體要求
(一)主要目標
構建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基本形成促進發展、職責明確、規范長效的教育質量管理機制;提高教育質量評價的科學化水平,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質量形成的過程和影響學生成長的環境因素,科學運用評價結果,診斷與改進教育教學;尊重教育規律,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形成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二)基本原則
育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綜合考察學生全面發展情況,既要關注學業水平,又要關注品德發展和身心健康;既要關注共同基礎,又要關注個性特長;既要關注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習過程和效率。
科學規范。評價內容和方法科學合理,評價過程嚴謹有序,綜合評價結果真實有效,反饋改進落到實處。質量綜合評價的整個過程都要保持高度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全面可行。注重發展性、增值性評價,滿足學生、學校多方面的發展需要,鼓勵中小學辦出特色。各地和學校結合實際,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完善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積極探索適宜的質量評價方式,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質量評價模式。
三、建立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
(一)建立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相關教育法律法規、國家課程標准等,突出重點、注重導向,把學生學習狀況、綜合素質和成長環境等作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主要內容,構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1.學生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學業水平、應用與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負擔等。
2.學生綜合素質。包括學生品德行為、體質健康、心理健康、藝術素養等。
3.學生成長環境。包括師生關系、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方式、校長課程領導能力、社會環境等。
具體將按照小學、中學教育的不同特點,分別研究制定具體的評價指標和考察重點,細化相關內容,完善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與標准。在再次開展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時,以「發展指數」來反映有關指標的縱向比較。
(二)提高教育綜合評價的科學化水平
完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式。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全面客觀地收集信息,根據數據和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考察學生進步程度和學校的努力情況;將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結合起來,注重自我分析、自我診斷,完善質量內控機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和專業機構等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推動單一的學業成績評價向教育質量的綜合性評價發展,推動統考統測向基於科學抽樣的多樣化的質量調查發展,以基於標準的評價體系替代以往相對評價為主的教育評價。
教育質量的綜合評價以測評和問卷調查等方法為主,以現場觀察、資料查閱等為輔。測評和問卷調查要採取科學抽樣的辦法,堅決不搞面向全體學生的縣級及以上的統考統測。
(三)促進綜合評價結果的科學運用
對評價內容和關鍵性指標進行分析診斷,形成以區域為單位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分別反饋。對於提高教育質量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給予肯定;對於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提出整改意見。
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的反饋兼顧改進教育教學、完善督導評估、引導社會輿論等三個應用方向。指導學校和教師提高評價教學的能力,加強基於實證的教育教學改進的研究,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督導科學化,提高教育督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改變單純以學生學業成績和升學率獎懲學校和教育部門的做法,科學運用評價結果,完善教育政策措施,促進區域教育科學和諧發展。引導社會形成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以素質教育的理念看待學校、評價教育。
四、完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保障機制
(一)加強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領導
省教育廳成立由基教處、體衛藝處、督導處、省教研室、省教科院、省教育評估院等部門和各設區市教育局負責人參與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指導全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制定全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的方針、政策、規劃,並組織實施;檢查、督導、評估各地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研究、解決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建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和綜合評價工作辦公室,配合省廳做好省級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並結合當地的實際,穩妥推進本地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
(二)建立組織與實施機構
組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專家委員會」,負責對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的專業指導。
成立「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設在省教研室,負責教育質量評價、分析、反饋與指導等。各地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綜合評價工作。
建立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教育督導部門組織,質量監測中心具體實施,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由基教部門負責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政策制訂和業務指導;由教育督導部門研製實施指導意見,發布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結果,並將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納入督導評估范圍。
(三)加強專業隊伍建設
適當充實力量,加強監測中心建設,逐步培養和建設一支具有先進理念、掌握教育質量評價專業技術、專兼職相結合的專業化隊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和完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數字化管理平台,為開展評價、改進實踐提供技術支持。
(四)建立經費保障機制
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設立專項經費,確保質量評價工作的正常運行。
4. 淺談提高中學歷史教學質量的幾種方法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初中歷史談古論今,從人類的起源一直追溯到近現代社會,將人類歷史經歷最精彩的篇章都囊括其中,使中華民族的智慧、榮辱以及興衰等都講述地淋漓盡致。因此,歷史課程被認定為是培養我國青少年愛國情懷的重要學科。學習歷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還能增長智慧,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但是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還未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基礎教育的全面推進仍存在許多困難,從而導致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歷史課的重視程度欠缺
現如今,由於我國的應試教育,已把歷史課程歸為小三門一類之中。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重視主課的教學,對於歷史教學只是在表面做文章,怕歷史教學會分散學生的精力,為此並沒有將其作為一門重點課程來教學。
(二)教學管理過程比較隨意
通過調查和了解發現,有的學校對於初中歷史的教學管理比較隨意,具體體現在設置課程和課時上,對於初三的課程安排,有的學校並未安排歷史課,抑或是將其安排在課表中,但是實際教學中並未上歷史課,或者將課時進行了刪減,歷史課通常要為主課讓道。這樣的教學管理過程根本無法完成歷史課的教學任務。在考試形式過程中,也是比較隨意,有時開卷,有時閉卷,有時組織統一考試,有時自行安排等等,這都是影響歷史課程教學質量的因素。
(三)歷史教學師資隊伍穩定性較差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師資隊伍的穩定性較差,專任教師往往難以保證。現在歷史教師中,有一部分都不是專科教師,都是一些學校內部轉行的教師,比如一些年齡較大、身體暫時不適的,或者是不能勝任主課程教學的教師領導等等,甚至還有兼職教師。這樣組成的歷史教學師資隊伍,很難保證歷史教學的質量。
(四)初中歷史教研氛圍欠缺
對於初中歷史的教學研究存在很大誤區,對於市級以上的科研人員很少過問初中歷史教學,而是注重高中歷史。在各個學校組織的教學教研活動中,初中歷史遠不及主課的教研活動,從而使得歷史教師缺少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導致教師教學水平難以提高,從而直接影響了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五)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較差
這主要是教師教學水平引起的,因為許多歷史教師都是非本專業的,那麼往往他們自己心裡就會認為不會教歷史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敷衍了事,難以把握歷史課中的重點和難點,不能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少教師都很少使用多媒體教學,在備課中也是草草了事,對課堂教學不認真,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較差。
二、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增加初中歷史教師的培訓機會
首先,在歷史教師的選擇上,應該選擇本專業的教師,且應該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寬闊的知識面。
其次,應增加初中歷史教師的培訓機會,使其及時充電,從而避免教師隊伍的落伍。與此同時,還應該在培訓過程中,豐富培訓的內容和形式,並及時地對培訓的效果進行評價和考核。培訓內容不應該過於枯燥乏味和深奧,應採取快樂教學的方式,使教學在培訓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此外培訓形式也要豐富多彩,不要僅僅拘泥於講座培訓,令教師在培訓中受到啟發,從而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提高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
首先,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注重課堂導入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方面,應使其盡可能豐富多彩,借鑒一些歷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來使學生喜歡上歷史課,還應該注重其與一些其他教學科目的結合,可以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
歷史並不是一門孤立的課程,它往往可以和語文、地理很好地進行結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廣泛收集相關契合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良好地調動。
其次,在歷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一是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教學影響力和課堂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採用適當的方法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其主動地參加到教學過程中來。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作為學生學習歷史的引導者,幫助其掌握相關知識點,並總結一些重要的歷史規律。如對秦始皇、武則天等人物的評價,一般都會從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在軍事、農業等方面的突出表現進行評論,同時結合影響社會進步的阻礙進行綜合評價。
(三)平時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初中歷史課是一門極具趣味的科目,其內容豐富多彩,深受一些學生的喜愛。但是,如前所述,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一些學生對歷史課產生了偏見,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於歷史課程的學習。為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消除學生對
5. 高中語文教育評價主要使用哪些方法
第一、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評價要「致力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必然包括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察,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無疑是評價中的重點。《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在語文能力的評價方面注意了不同類型的差別,這三種能力既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語文能力的發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他們經過循序漸進的努力能夠局部達到的具體目標。這種思想體現在閱讀領域,便形成了閱讀的三個層次,即獨立(理解)閱讀──鑒賞閱讀──探究(研究)閱讀,標志著閱讀能力的發展由理解能力──鑒賞能力──探究(研究)能力逐層遞進。獨立閱讀,主要立足於理解能力的培養,包括「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鑒賞閱讀,特指對中外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旨在「注重審美體驗」和發展「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對文學類文本中「不同文體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探究(研究)閱讀,包括通過學習探究性閱讀、開展「文化論著研讀」、鑒賞「詩歌和散文」等,立足於培養學生的探究(研究)能力,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二、評價應以課程目標為基準,面向全體學生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是保證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最低目標,同時又是對優秀的承諾。課程標准力求明確界定可以預期的學習結果,闡述學習的內容。而這預期的結果應是可觀察的,因此,標准也是我們教學評價的尺度,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評估性。語文課程評價要根據總目標和分類目標,在抓住關鍵的同時還要突出重點,在保證達成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表現和不同學習需要。評價要有利於鼓勵學生對課程的自主選擇,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化要求,採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
第三、評價要充分發揮檢查、診斷、反饋、甄別、選拔、激勵和發展等多種功能
全面衡量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發展,就要兼顧語文教學目標的多重性。從目標分類來說,分別屬於認知、情感態度和技能領域。相應的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目標也應該是這三方面目標的有機結合。因此,語文教學評價應當兼顧這三個方面的目標。此外,教學目標不但有不同的類別,也有不同的層次,每一層次的目標均應有機會被抽樣出來加以評價。例如,認知目標可以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層次,所以在評價認知教學結果時,決不可只偏重識記層次的評價,而應當兼顧其他層次目標。語文教學評價重在激發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熱情;並有利於教師發現學生學習上的優勢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同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過程,促進自身的發展。
第四、要採用多元評價方法,並盡可能進行多次評價
一方面,要針對語文教學過程的前、中、後三個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在整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教學評價的重心放在能夠改進教學品質和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形成性評價上。另一方面,語文教學評價要依據並兼顧多重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多重性必然要求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因為沒有一種評價方法可以用來評價學生所有的重要學習結果,任何評價方法都有其特殊功能和局限性。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改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因此,獲得一個正確的診斷結果或提供正確的評價反饋信息,對達到最終目的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而要確保所獲得的評價結果是正確的,則惟有針對同一評價對象的樣本行為進行多次評價,才能評價出比較接近正確的結果。
第五、高中語文教學評價工作應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既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反應,也要倡導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合作
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和學習,與其所發生的情境有密切的關系。在不同的情境中評價學生的表現,可以讓具有不同情趣和經歷的同學參與,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評價工作中來,保證充分客觀地判斷學生的學習是否產生了良好的改變。無論如何,教學總是在某種情境中的教學。語文教學要指導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讀寫聽說的語文能力,都離不開特定的情境。這就要求語文教學評價不能離開教學的情境。要通過評價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提供可共享的學習資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供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相互評價的機會。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分析自己有關學科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的優缺點與需要。同學相互評價可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和資源共享。診斷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所獲得的答案,而且要重視學生獲得答案的反應過程。在傳統的評價中,特別是客觀性測驗,如選擇題、判斷題,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學生是如何獲得答案的卻無任何要求。這樣,學生獲得答案的推理過程、證據的運用、假設的形成等能力發展狀況無從考察。缺乏對思維過程的評價,會導致學生對思維過程的輕視,而只關注問題的結論。長此以往,不利於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反而會限制學生對思維樂趣的深刻體驗,進而抑制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6. 如何開展綜合創新型高中 改進教學方式 提高教學質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要實現教學方式的重大轉變。改變教學方式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沒有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習方式的變革就無從談起,新的教育目標也就難以達成。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傳統教學過於局限在教師的單向傳授上,這種模式下的教學質量很難在質和量上都有明顯的提高,大部分受教育者只能片面發展。轉變傳統教學方式,變革原有課堂教學模式,是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教師專業成長是新課程改革關注的重點之一。
轉變教學方式絕不僅僅是教學方法或手段的改變,更需要新的教學理念來引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功轉變意味著教師的健康成長。從根本上來說,研究教學方式就是關注教師專業成長。
新課程下,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還是課程的開發者、研究者。教師角色的全新轉變使得培養教師科研技能、提升教師科研水平也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本課題通過教師進行研究來獲得研究成果。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同時就是教師逐步提升自身研究水平的過程,教師的科研素質也就得以提高。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需要新的教學方式。可以說,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教學方式研究的重要性不然而喻!
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有重大創新和突破。課程改革的重心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如果教學觀念不更新,教學方式不轉變,課程改革就將流於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要實現素質教育的突破性進展,要真正打好教學改革這場持久而復雜的攻堅戰,就必須致力於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構建和形成旨在關注每個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教學方式, 以推進新課程的改革。
近來,我們對素質教育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地討論,基本上產生共識: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的教育。它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遵循教育規律,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出發點,以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目的,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然而目前我省高中數學教育仍然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違背教育規律,忽視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現象司空見慣;只為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服務,多數學生「陪讀」的現象屢見不鮮,教學要求單一,教學方法陳舊,忽視個性差異的情況很普遍,鑒於上述,我們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改革實驗,就是為了克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端,旨在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促進自我發展方面探索一條新道路。經過幾年的實驗,使我省高中數學教學得到新發展,全面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數學難學」是高中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一些在初中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甚至在中考中數學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經過高中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數學成績卻呈下降趨勢。這也是數學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不少高中數學教師強烈呼籲中考命題要體現高中階段數學教學對初中學生數學能力的要求,希望以此對初中數學教學施加影響。其實,初高中數學相比,在教材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思維層次,以及學習方法上都發生了突變,如何銜接初高中數學教學,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理論性以及抽象性很強的函數,立體幾何等等知識,這些都給學生帶來很大程度上的難度,因此有必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以一種嶄新的方式去面對本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改革課堂教學單一、封閉和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煥發數學課堂的生命活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為學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指導理論;同時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方式,從而發揮教師在教學上的創新能力。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高中數學採用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數學質量的方法與途徑,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有個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品質。
二. 方法與過程
(一)研究方法:我們採用的是行動研究法。由於課題研究的內容是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普通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是屬於應用性研究范疇,所以,我們採用了行動研究法。通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依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採用新的教學方式,不斷探索,實踐、體驗、反思,在研究中摸索規律,總結經驗,經過再實踐,再研究,直至獲得研究的成功。
(二)研究過程
課題自2005年11月啟動以來,至2008年12月結束,歷時三年的時間,課題組全體成員按照課題實施計劃,有序地運作如期地完成了每個階段的研究任務。現將主要的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准備階段(2005年11月---2006年5月)。
(1)精選骨幹,成立課題組
由高級教師、副校長劉長軍,高級教師、高三集備組長沈躍武,高級教師安波、周濤、王春紅、柯英華,一級教師胡育銘、張志敏、董潔、朱靜波,二級教師趙傑、史東梅、李慶權、劉國慶、王守波等共十五人組成了課題組。
(2)組織學習,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課題組成立後,由劉長軍副校長組織,共同學習了有關《教師專業成長》、《新課標下的教學討論》、《新形勢下教師成長要求》等文章,大家真正認識到在新課改形勢下,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3)調查摸底,掌握現狀
針對所在年級的實際情況,大家分頭做了細致、深入的調查工作,了解到了今後研究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
(4)開展研究,落實任務
根據大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將課題組成員又具體劃分到了四個小組,確定了四個小組的小組長,安排每個小組的具體任務,並對每個小組的每個成員的工作都作了具體分工。
2006年3月3日,課題組負責人沈躍武老師組織課題組成員召開研討會,在理論學習和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提出要求,落實任務,制定規章制度。a.要求課題組成員要運用「自修反思」的方式進行自研自創。學會教學反思,在反思中不斷適應課改的要求,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b.實行同伴互助。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有效提高研究的質量和水平。c.注重專業引領,突出校本研究,使教師不斷獲得專業發展。
會上,課題組成員分別作了題目為《研究自己,自己研究》、《綜合素質培訓激活了數學教學》、《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教學模式》、《立足校本,發展學校》等的論文交流。經過研討,課題組制定了具體的《研究方案》、《研究計劃》《研究細則》等。
並於2006年3月10日,請遼陽市科研所的專家對我們的課題進行了論證指導,完善了《研究方案》,使課題研究更具操作性,課題組成員也深刻領會了方案的實質,掌握了研究方向,為研究過程的順利操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實施階段(2006年5月-2008年10月)
做好前期准備工作之後,課題便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一)完善管理制度,激發教師科研熱情
(1)為了使課題研究能夠健康有序地運作,優質高效地完成預期研究目標,學校將課題研究工作納入了教師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其中參加省科研課題研究,並通過結題評審,在當年教師考核中加5分;參加市科研課題研究,並通過結題評審,在當年教師考核中加3分;參加市級以上優秀教師評選,必須有參加市級以上科研課題研究的經歷,承擔課題組負責人的教師優先。考核制度的制定,極大地激發了研究教師的積極性,課題組成員在實踐中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積極採取新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斷摸索出提高普通高中數學質量的對策。
(2)為了使課題研究能夠扎實有效地深入下去,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學校還制定了相應的課題管理制度。課題管理制度:a.課題主持人負責課題研究全過程的組織、指導、協調工作。b.課題主持人要經常深入課題組,了解掌握研究過程中的各種情況,及時組織研究解決實際問題。c.每學年開始,課題主持人要結合掌握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並在學年結束時,對計劃的實施情況認真加以總結。d.每位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要認真學習《研究方案》及實施細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認真實施操作,及時進行經驗交流,期末作出總結。e.做好課題研究過程資料的積累與歸檔工作。以激勵教師積極參與研究,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
(二)注重理論培訓,提高教師科研能力
學校定期選派課題組成員參加省、市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沈躍武、劉長軍、史冬梅、劉國慶、李慶權、趙傑、安波、胡育銘等參加了遼寧省基礎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的《新課程教材教法討論》的理論培訓,張志敏、周濤、董潔、王春紅、王守波、柯英華、朱靜波等參加了遼陽市教育學院組織的《新課程》教材分析研討的培訓
參加培訓的教師學習歸來,將所學的內容給課題組教師及時進行培訓,並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研討,將新課改理論及實踐經驗及時傳達到課題組每個成員,並落實到教學研究中去。為了提高課題組的教師的研究能力,課題組成員在每個學期開始,都召開課標詳解及教材培訓,培訓由副校長劉長軍及課題組負責人沈躍武負責,將新課標與教材三維目標點相對照,掌握各目標的達成度,提高了課題組成員從整體上理解課程標准、把握教材的能力。
(三)探索教學模式,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本課題研究的宗旨是新課改下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普通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因此,自課題研究以來,課題組成員便潛心研究,反復探討,依據新課標要求,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構建出旨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教學模式。
模式名稱:四環遞進教學模式
模式特點:既能貫徹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又能適合本地區課堂教學實際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既有理論上的科學性與先進性,又有實踐上的可行性與實用性。
模式結構: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自主探索,理解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實踐應用,拓展知識。
模式操作程序:以高三數學復習課——二次函數及其應用為例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課前教師直接給出復習課題及復習目標。不同課型創設的情景也不同。本課要求掌握二次函數圖像及性質,會寫三種常見的解析式,會畫兩種開口方向不同的圖像: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個數,結合二次函數的圖像觀察圖像的零點,確定方程根的個數;會求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依據函數的定義域,利用單調性,通過函數的值域解決最值問題。
自主探索,理解問題:學生以課上學習小組為單位,查找資料,以課本為主,教參為輔,同時翻閱,歸納知識網路,結合典型例題,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7. 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綜合素質評價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點和難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指導與檢查。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訂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並指導學校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二)履行誠信職責。要建立健全綜合素質評價的誠信機制,引導學校、教師和學生履行誠信責任和義務。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組織所轄區域校長簽訂誠信承諾責任書。凡提供虛假材料或不按照規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三)建立全省統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按省教育廳統一要求,形成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檔案,適應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綜合改革的需要,為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和高校選拔錄取新生提供客觀、准確的信息。
學校要按時將學生《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階段性評價報告單》(見附件2)和《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報告單》(見附件3)上報縣(市、區)、市(州)、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各市(州)教育局要將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等級情況進行匯總,填寫《四川省各市(州)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等級統計表》(見附件4),並按時上報省教育廳。
(四)建立評價質量監控制度。學校要對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督查和指導,隨時抽查評價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每學年評價工作結束後,學校要形成評價工作報告,報教育主管部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專業指導和支持,組織開展專項培訓,對所屬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對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核查。注重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改進評價工作。
(五)加大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宣傳力度,做好政策解讀和宣傳工作,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從2010年秋季高中一年級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