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三步課堂教學課例

三步課堂教學課例

發布時間:2021-02-05 23:15:45

Ⅰ 教育創新的案例,老師的課堂教學很個性的案例

教學案例的特點 四個特點: 客觀性. 教學案例是寫實的,是教學實踐中具體事例的真實再現,有相對完整的教學情節.對事情發生的背景,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要客觀地描述,如實地介紹.不能對教學活動作籠統的,概括的敘述,更不能歪曲事實真相.評析要實事求是,就事論理,從事實中引出道理,不能脫離事實而空發議論. 典型性.教學案例包含的一個或幾個疑難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思考,是教師共同關注的熱點,焦點,具有較強的代表性,體現教學現象與本質,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有揭示教學內在規律的典型性,能從中總結出帶有普遍意義的結論,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創新性.基礎教育正處在轉變教學思想,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方式,推進課程改革的新時代.教學案例應具有反映課改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理念,新方法,新變化,新成果,揭示教學改革的新特點,新走向,從而啟示人們開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動課改健康, 深入地發展. 實用性. 教學案例要敘述清楚而有情節,語言朴實而又生動,內容平實而又耐人尋味,可讀性強.要具有現實意義,借鑒作用和探討價值,能激起教師效仿,學習遇到類似事情如何應對的策略,能啟發教師思考,從中吸取有益的教學思想和經驗教訓,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具有故事性、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典型而又獨一無二,在教學思想、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原理上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理論研究價值。 與其他文體的區別 與論文的區別 從文體和表述方式上來看,論文是以說理為目的,以議論為主的;而案例則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也就是說,案例是講一個故事,是通過故事來說明道理.因此,從寫作的思路和思維方式上來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區別.論文寫作一般是一種演繹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抽象到具體,而案例寫作是一種歸納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具體到抽象. 與教案,教學設計,教學實錄的區別 一般來說,與教案,教學設計的區別比較容易理解.教案和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相近,它們的區別也體現了案例的特點和價值.同樣是對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 而案例是有所選擇的.至於怎樣選擇,就要看案例撰寫的目的和功能了. 四.教學案例的作用 (一)促進課改深入發展. 新課程處處體現著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推動課改走向深入的關鍵."轉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尋找我們不端正的教學行為,並探求解決的途徑;二是藉助新理念來評價和發展我們的教學行為,促使教學行為的創新. 教學案例的撰寫,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外在表現形式,具有"轉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論與實踐相溝通,相融合的最優方式.其"轉化"的過程表現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選擇茫然困惑的問題,蘊含有新理念閃光的事例撰寫成教學案例,以個案分析法重新審視教師自己的教學思想與方法,更新教學觀念,將理念轉化為日常的教學行為,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課改的深入發展. (二)促進教師專業快速成長. 學習運用理論。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用於指導實踐,但不少教師總覺得理論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不如學一些具體方法來得實用.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憑經驗,憑感覺行事的情況並不少見,最終也影響了教師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產生這種現象有主客觀各方面的原因,但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學習方式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案例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以往那種單純為理論而學理論的學習方式的不足,把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經過書本學習,我們對許多理論觀點耳熟能詳,但這並不一定表明已經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過案例的形式學習運用理論,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 總結教改經驗 。有經驗的教師談起自己的教學經歷,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體會,但往往局限於具體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寫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從實踐中選擇適當的實例進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有些做法為什麼取得了成功,有些為什麼效果不夠理想.通過反思,提煉並明確有效的教育行為及其理論依據,從而更有效地指導今後的實踐. 案例還是教師梳理記錄自己教學生涯的一種可以的形式.在學校和課堂里,有許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並不適合寫成論文,也不想記成流水帳,那麼撰寫案例不失為一種選擇.案例不僅敘述了教學行為,也記錄了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靈感.它是個人的教學檔案和教育史,有獨特的保存和研究價值. 教師專業的成長,如過分偏重教育原理,難免空泛;如過分依賴經驗,易致盲從.只有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路子,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既是教學者,又是研究者,才能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那麼,具體操作的策略是什麼呢 教學案例的研究與寫作,恰好可 以彌補上述"兩者"的缺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形式. 正如有關課改專家所指出的"走向敘事研究——改變教師的寫作方式"."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徵是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作者對教育的解釋和理解."可見,教學案例的撰寫正是"敘事研究"的一種類型.它需要有目的地對教學過程進行理性的觀察和分析,並將教學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完整地敘述出來,體現從具體到抽象,從分析現象到認識本質的研究思路.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可以生動形象地說明一個教學理念,解讀一個問題解決的策略,有利於教師深刻,生動地掌握教學理論.因而,教師進行教學案例的研究與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學習,提高的過程.經常進行這種"敘事研究",實現教學與研究,教學與學習的一體化,必將促進教師的科研能力,寫作能力與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快速成長. (三)促進科研成果交流共享. 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對故事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案例十分適於用來進行交流和研討,可以成為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的有效載體.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就這些問題和想法開展交流討論,對教師提高分析能力和業務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與撰寫論文相比,案例更適合一般教師的需要.案例的內容貼近實際,材料來源豐富,寫作形式自由,易於傳播交流,更為廣大教師喜聞樂見.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教改實際情況,確定一定階段內的討論主題,圍繞某個主題或專題收集材料,撰寫案例,交流研討,同時結合有關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使教研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教學中開展敘事研究,對教學中的亮點或困惑進行理性反思,使之成為教學案例.它以書面形式反映教師的教學經歷,以敘事展示理念,不僅是教師成就與成長的記錄,而且是教師敘事行動研究的產物——科研成果.由於它主題鮮明,內容具體,形式活潑,以事論理,煥發出耐人尋味的魅力,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易於學習和理解,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許多學校組織教師對教學案例進行交流,討論與共享,已成為開展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一種新形式.它圍繞交流的載體——某一教學案例,相互切磋,合作互動,不僅有利於啟迪教師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日常的教學,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教學案例中的閃光點,轉化為自身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引發教學創新;而且有利於培育教師的團隊精神,形成相互探討,彼此學習的教研之風,使新見解不斷涌現,新思路不斷形成.總之,科研成果的交流與共享,定能促進廣大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專業的發展. 五.教學案例的寫作 (一)步驟: 立主題.寫作教學案例的目的,是為了反映一種理念,明白一個道理,理解一個概念,學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學案例也要有主題.所謂主題,就是教學事例所表達的基本思想,它直接關繫到教學案例的成敗與價值.一般而言,主題是教學事例本身所具有的豐富信息.主題的確立,是作者對教學事例中蘊含的新理念與新策略提煉的結果.由此可見,教學事例本身的價值,決定教學案例的生命,事例的選取極其重要.為此,我們要從眾多的反思日記中,篩選採用那些大家關注的熱點與焦點的問題,蘊含有新理念與新策略的,耐人尋味的事例,提煉出正確,集中,鮮明,深刻的主題. 擇類型.確立了主題後,就要進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寫作前,依據事例的數量與性質,確定選用哪種類型的教學案例.余文森教授說:"關於某一節課或某一教學片段的具體反思,使之成為一份具體的教學案例(可稱之為教學敘事)."從目前刊物上發表的教學案例看,大致有四種類型: ①單一片段型. 一般是一個具體生動的教學片段與評析,反映一個新的教學理念這類案例內容單一,短小深刻. ②對比片段型.一般是同一個教學內容,兩種不同教法的教學片段與評析組成,在比較中倡導新理念,新策略.這類案例對比鮮明,發人深省. ③課時綜合型.一般是由一節課中各具特點的幾個教學亮點與評析組成,反映了一節課教學進程中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策略.這類案例內容豐富,綜合性強. ④專題解讀型.一般是圍繞一個專題,由三四個不同的教學策略的案例與評析組成,對某一新理念較為全面的解讀.這類案例主題突出,策略多樣.隨著教學案例寫作的興起與發展,必將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案例類型. 注意: 一.廣義的教學案例包括這里所說的教學案例,還包括教學敘事及教學課例(即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狹義的教學案例僅指該文中所說的教學案例. 二.教學敘事與狹義教學案例的區別:教學敘事偏重於故事或事件的描述;教學案例偏重於理性的升華. 定形式.教學案例的內容是多樣的.形式為內容服務,其形式也應是多樣的.然而,形式的多樣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現形式,可以說"形式無定規,大體有常規".教學案例的基本表現形式有以下四個要素:標題,背景,事例,反思與評析.從發表的教學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標題.正文,有的用黑體字標出背景,事例或片段,反思與評析三個部分;有的直接分段行文,只用黑體字標出反思與評析;有的用黑體字標出案例(或片段),反思與評析,背景放在敘事前交待.先看以下結構要素: 標題.標題是教學案例的眼睛,是對教學案例內容或主題的揭示.一個好的標題,常常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並對教學案例內容或主題有個基本的了解.標題有單一式和復合式兩類.單一式標題.只有一句話或一個短語,表達一種理念,做出一個判斷,體現一種策略,說明一個道理,概括一種情景,提出一個問題,點明一個內容.如《在讀中感悟》.復合式標題,除主標題外,還有副標題——對正標題的內容加以說明,補充或限制.如《尊重個性 自主探究——教學片段及評析》。 背景.教學案例總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教學案例的主題,要簡潔,准確地向讀者介紹教材版本,學制,學科,冊數及課題,交代,說明教學案例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發生的. 案例.這是教學案例的主體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發生,發展的過程.核心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重點要把學生在教師引領下,怎樣在對話互動中,發現,提出問題,思考,交流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寫具體,尤其是與主題有關的細節——學生的情緒反應與教師內心的感受,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描述,成為教學實踐的真實再現.要注意的是,既要實事求是,又要圍繞主題,恰當取捨,不搞有聞必錄.同時,要求敘事的語言力求朴實,簡練,篇幅力求簡短. 評析或反思.評析的主要任務,是對案例反映的主題內容進行理性的解讀,評論其利弊得失,分析其價值意義,以揭示案例的內在規律,給人以啟示.評析要實在,從事實本身出發,實事求是,說清道理,不脫離實際地空發議論.評析要中肯,透過現象看本質,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做到這兩點要求,評析的操作要堅持以事論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總結規律.其思路是:用先進的教學思想,審視師生互動,解決問題的發展脈絡,捕捉師生具有創造性的典型行為,評析何處成功,哪兒閃亮,體現了怎樣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目標觀,資源觀,為什麼它是成功的,閃亮的,把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到"說清其理論依據"的層面上,進而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理念,新策略.評析一般在案例的敘事之後評析.也有的邊敘事邊評說,語言朴實,文字簡練,用括弧或其它字體顯示.也有的既有邊敘邊評,又有總評. 積素材.掌握了教學案例撰寫的技巧,但不一定能寫出好的案例.正如葉瀾所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巧婦也需要有"好米",才能做出香噴噴的米飯.因此,我們不僅要懂得案例撰寫的方法,更要注重創造,積累事例素材,善於找"米"下鍋,才能寫出優秀的教學案例. 從現實的情況看,在教學案例的撰寫中,其所以選擇典型的事例很難,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有些教帥運用新理念進行教學,也確實創造了許多的教學亮點,但沒有養成寫反思日記的習慣.沒有及時記錄下來,過後忘了;寫作時想不起來;二是有些教師在公開課或有人聽課時,注意應用新理念進行教學,可平時教學仍是"老一套",無法創造出典型的教學事例,寫作時沒有素材,難以成文;三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對話互動,但考慮完成教案要緊,或者不善點撥,只要學生答對了,就滿足了,馬上予以肯定,繼續照教案執教,學生發散思維得不到培養與發展,亮點無法在動態中生成. 那麼,怎樣積累教學案例的素材呢 營造生成環境.優秀的教學案例是在教學過程中生成的.因此,我們要堅持把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日常的教學過程與行為,為學生創設自由對話的平台:學生講錯了,沒關系,允許出錯,歡迎重答重做;提出異議,倡導爭辯,允許保留;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成功時,會得到熱情的祝賀;標新立異時,會得到大家的喝彩.同時,要求教師扮演"主持人","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自主探究中,善於點撥引導,做學生思維的向導.當學生不知從何著手,久思不解,思維卡殼,淺思輒止時,要靈活地啟發點撥,調整思維方向,或延緩評價,推動教學過程的深入發展.在這樣的對話環境中,學生具有自由的,安全的心態,他們的對話熱情就會不斷高漲,個性思維就會不斷活躍,教學亮點就會生成. 常寫反思日記.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只有教師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常寫反思日記,積累實驗的第一手材料,便於保存,翻閱,研究.寫作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見奇;快:快捷及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養成反思習慣,以記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實踐一點,每天反思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引導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日積月累,反思日記就能為撰寫案例提供豐富的資源,同時把那些典型的,情節生動的,富有啟發性的,含有一定新理念的教學反思,及時寫成教學案例. 善於搜尋事例.一是從反思日記中搜尋.平日養成反思習慣,有意地積累.翻翻反思日記,看看哪節課學生閃現出了智慧 的火花,獨特的見解,哪節課有什麼亮點,特別是教得順利,舒暢的地方值得回憶,思考.二是從同伴評課中搜尋.翻翻評課記錄,看看他人對自己公開課的評價,深入領會主要的優點,亮點是什麼,對具體細節盡力回想,想想有什麼好的生動事例可寫.三是從借鑒遷移中搜尋.大量閱讀有關刊物上的案例或經驗文章,多看多思,邊讀邊想,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盡可能產生聯想,即見到甲能想到乙.可以有意識地再實驗,再創造,進行聯想,遷移,重組,翻新等. (二)案例撰寫的規范 案例是一種獨特的文體,有著自身一些獨到的風格和規范要求.在西方的案例寫作中,大致形成了這樣一些公認的規范: 形式上的規范: 使用過去時態 案例用過去時編寫,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護提供資料的有關學校或教師,這樣做可以防止今後某一天出現同樣事實所造成的任何影響.同時,用過去時寫的案例也可以在教學上使用更長一些時間. 盡量用表格來表示有關材料 將所有可用表格形式表示的資料均製表列出,這一來是為了行文活潑,二來是為了便於讀者明確把握有關事實. 事實反映要充分 得到的全部有關事實都應該包括進去.要注意的是,在案例中不應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如果要寫其他人的觀點和看法,應當在案例中註明其為某某人的觀點,而不得作為事實來加以報告. 必要時列出實際採取的決策 案例反映的是一個個的問題情境,在案例中列入當事人實際作出的決策常常可以增加案例的趣味,並幫助學生澄清有關思想. 註明所引用材料的出處 核對有關數據 案例中列舉出的所有數據都應該經過仔細核對,保持准確.為了便於核對,可以在案例底稿和初稿上頻繁標明資料出處,它應該比正式出版或發表的文本中標明的資料出處更為詳細. 附表和附錄 表格,圖表,其他格式化的製表或地圖都可以作為案例中的附表.這些附表應按其在案例中出現的順序依次編號.在每一附表的下面都應標明材料的出處.不屬於案例有機組成部分的材料,或因篇幅過長不宜列入正文的材料,可載於附錄之中.附錄通常以字母或數字標示,如附錄一或附錄A. 內容上的規范 第一是時間結構. 案例總是發生在特定的時間背景的,案例作者必須要對案例中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有相當明確的認識,可以依據時間先後來組織材料.雖然有的時候出於某種考慮,要打破時間順序,例如,為了提高讀者的興趣,有時會在案例 開頭先講一件實際上是後來才發生的事情,但你必須對事件發生順序和案例的時間結構非常清楚. 第二是敘述結構.對於所發生的事情,必須要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來敘述,事件從哪開始,它的前因後果等,換句話說,案例的故事要娓娓道來. 第三是說明結構.案例的寫作要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把有關情景向學生講清楚.敘述結構和說明結構有時並不是同一回事情,滿足了敘述結構的要求,並不見得也能滿足說明結構的要求.相對於身臨其境的學校管理者或教師來說,對學生進行的交待就要盡可能地具體一些,以便於他們掌握事實. 第四是情節結構.為了使案例變得活靈活現,讓學生忘掉它是人為的,就必須加強戲劇性,設置懸念.曾有研究者就此談到:"許多年來,我們習慣於使用這樣一個簡單的說法,即案例必須有一個爭論焦點.案例里必須有某某人應該做什麼,某某已經做了什麼,誰應該對目前的局勢負責,就具體情況而言什麼是最佳決策等內容.但是,案例不應是沒有矛盾的白開水.案例總是涉及某種類型的一個問題,你越是能夠強化這一點,越是能夠激發人們的興趣或增加思想沖突乃至人的沖突的戲劇性,你就越能使學生投身於案例之中,搞好課堂討論." (三)案例寫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作為案例的初寫者,常常易犯的錯誤有: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語言的陳述缺乏一定的序列,提供的細節太多,混淆了讀者的視線和思維,背景信息太多或太少等.此外,還要考慮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案例寫作時,每一位教師要注意正視自己所具有的一些偏見.由於成長經歷與生活閱歷的不同,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有時難免會形成對一定事物或人的固定認識,這種認識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在案例寫作中,注意到這些態度,價值觀的存在,既有助於澄清問題所產生的根源,也有助於讀者把握問題涉及到的多種不同因素. 第二,案例雖然要反映當事人的真實情感,但不能陷於感情的宣洩.案例圍繞一定的事件展開,寫作者往往是事件的當事人,這樣,他一方面選擇對自己情感有觸動的事件作為素材,另一方面有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大肆渲染這種感情,使案例的問題重心轉移到個人情感的層面上去. 為了維護案例的權威性,案例寫作者的客觀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欲盡可能地避免寫作者的偏見及陷入感情的宣洩,可使用下列技巧: ●使用從有關論著,文件或自己所作的采訪中得到的直接引語; ●註明資料來源: ●避免任何偏見和同情情緒; ●所使用的語言,既不是單調乏味的敘述,又不致激起強烈的感情; ●盡可能使用事實性材料; ●按事件發生的順序進行報道,保持前後一致; ●不僅列入所發生的事件,而且寫進當事人對這些事件的看法; ●可以在案例的開頭或結尾寫下案例作者的評論,這樣可以指明案例的基本論點或問題以便於學生分析. 第三,在案例寫作中,要理清案例問題的性質.案例問題的性質是什麼 是關於教學策略,還是學生行為,或是教育政策方面的,如此等等.這個問題看上去容易,實際做起來並不輕松.也許你自己的出發點是圍繞教學方法寫一個案例,但在寫作當中,紛至沓來的信息可能讓你意識到原有的出發點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問題的性質漸漸轉變為"教育管理"或"師生關系"之類了. (四)寫好案例的關鍵 寫文章要考慮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結構,並不等於有了好的案例.寫好個教育案例,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注意. 選擇復雜的情境 所謂復雜的情境,是指故事的發生,發展具有多種可能性.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需要進行判斷,選擇,決定.復雜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思考和想像的餘地,因而給人以更多的啟迪.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典型事例和兩難問題,應該怎樣處理,案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教師的行為,態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決的思路和例證. 所謂復雜,也是相對的.你認為復雜,他認為不復雜;以前覺得復雜,現在覺得不復雜.因此教育情境的選擇,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選擇什麼樣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針對性.一是要符合當前教改實踐的需要,提出人們所關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問題;二是考慮案例交流的范圍,是公開發表,還是校內交流,或者僅供個人參考.總之,撰寫案例不能只顧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還要注意為什麼講,向誰講這個故事. 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境,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育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 案例能夠深入人的內心世界,讓讀者"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案例不同於教案和教學實錄的地方,好的案例應該能夠發揮這個特點和優勢. 人物心理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的心理活動.由於案例一般是教師撰寫的,注意力容易偏重於教師這一方.自己怎麼想的,怎麼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來,自我感覺良好;但學生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對教學效果的看法是否與教師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計了.人們常說"備課要備兩頭":備教材,備學生.真實地反映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寫好案例的重要一環. 具有獨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案例的質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決定的.因為,選擇復雜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種結構要素也好,都是從一定的觀察角度出發,在一定的思想觀點的引導下進行的.要從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這需要一雙"慧眼".具備這樣的功力沒有什麼秘訣和捷徑,只有通過長期的磨煉去領悟和掌握. 案例能夠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學的具體過程,因而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適合於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第一線教師來寫作.要寫好案例,首先要有實踐的基礎和經驗的積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寫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勝過許多泛泛而談.說到底,好文章不是"寫"出來,而是"做"出來的

Ⅱ 教學課例的介紹

教學課例是指對一堂課進行課堂教學實錄以及以此為基礎而對這節課進行的闡述(分析與反思)。

Ⅲ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

課例研究起源於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產生於醫學領域,後來哈佛商學院將案例研究引入教學領域來培養和教育學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都要研究300多個案例,因此而獲得巨大成功,並為其它領域所借鑒。中小學教育教學借鑒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課例研究」。「課例研究」以教師為導向的教學循環,是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什麼是課例研究 課例研究屬於案例研究的一種。一個教育(教學)案例就是對包含有某些疑難問題或某些決策的教育(教學)實際情景的描述。一堂課當然是一個具體的案例,所以課例研究就是案例研究。 課例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過對實際發生的一堂課在課前、課中、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教學活動的研究。 進行課例研究是個群體行為,研究人員至少兩人。因為自己上課自己評,往往「自我感覺良好」,很多問題根本發現不了,反思也較為膚淺。所以,進行課例研究首先應建立研究小組,這是有效研究的必備條件。 二、課例研究的一般過程 課例研究一般有以下五個基本的過程: (1)制定課例研究計劃 課例計劃是課例研究的綱領性材料,它不但支撐著課例研究的過程,而且是進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作為教學工具,它為課例的活動提供了一個「劇本」;作為交流工具,它向其他研究人員傳遞著主講教師的課堂構想和教學過程;作為觀察工具,它為研究人員觀課提供了方向和指南,為觀察者記錄和分享提供場所;作為研究工具,它為研究人員指明了研究方向,制訂了研究步驟,提供了研究材料。課例計劃的制定應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選取研究對象,找到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 (2)上課、聽課 研究者帶著問題認真備課,精心設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其餘的研究人員參加聽課,形成過程性材料。 這和一般的上課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但是最大的區別是帶著問題,帶著研究意識進行的。 (3)說課、評課 上課者向其他研究人員說明該課的重難點、希望解決的問題、期望達到的目標、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策略等。參與聽課的研究人員根據執教者上課和說課的情況,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對教學的相關環節、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等進行評價,也可以對執教者進行詢問和質疑,還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 (4)反思教學過程,修改教學設計 執教者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學過程,寫出教學反思。並根據研究小組中其他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優化教學設計。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課例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課堂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從而把課上好,因此反思和改進是必不可少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採取「同課多輪」的研究方式,即在修改教學設計之後,讓另一名教師(或原執教者)在另外的課堂教授「研究課」,其他研究人員進行觀課活動,然後再進行評課。比如寧波市蔚斗小學,就採用過「一人同課多輪」的課例研究模式。第一輪課不受任何干擾,由教師獨立式設計教學案例,代表了教師的原行為階段,充分體現出教師本人的教學經驗與風格;第二輪課前,教研組成員積極介入教學設計,教師通過再設計、實施、課後討論與反思,達到新行為階段;第三輪課更多地關注如何通過對前兩輪課的改善,縮短實踐與理論之間的關系,實現理念與經驗的整合。這樣一人同課多輪進行課例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撰寫課例研究報告 三、如何撰寫課例研究報告 課例研究報告的結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1、背景介紹 課例研究首先要向讀者交代課例的相關情況,對課例的背景、研究意圖、思路等進行說明。比如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上的;是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學生;授課教師具有什麼樣的特點;是精心准備的研究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這個課例研究想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等等。 2、課例敘述 即真實地記錄與闡釋課堂教學的實際過程,從而將這堂課實際上是怎樣上的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以及師生間的互動等。不過,課例研究報告不是課堂實錄,不必事無巨細和盤托出,而要根據研究的目的和功能,對原始課堂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 3、反思與評析 這是撰寫課例研究報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內容涉及課後的反思及研究、與他人的商榷和爭鳴、課例的意義與價值、新的改進方案、根據第二次方案實施的行動跟進、第二次課後的反思、研究、提升等。對於課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和結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必須發表看法或進行分析。 當然,這只是課例研究報告的基本形式,根據研究的對象、過程和方法的不同,還可以適當調整。只要你有實踐的基礎,不斷積累經驗,具備一定的寫作技能,並不斷加強理論學習,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思考,就一定會寫出好的課例研究報告。 來源: 作者:關占國

Ⅳ 如何撰寫教學課例

但是,為了展現課例研究的過程與成果,課例研究報告確實需要向讀者交代相關要素,如研究小組所選擇的研究主題是什麼、教學方案是如何規劃的、教學實踐是怎樣展開的、所取得的教學成果有哪些等。本文擬以這些基本要素作為建構課例研究報告的撰寫框架,並結合具體案例闡述課例研究報告的撰寫要求,一個完整的課例研究報告基本上由五部分組成。 一、闡述研究主題與內容。 在報告的第一部分,撰寫者需要交代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說明課例研究小組期望解決的教學課題是什麼;第二,確定選擇哪節課作為課例,闡述這節課的教學主題與研究課題之間的關系,明確通過對這節課的研究希望解決的具體問題有哪些。 二、描述教學規劃和方案。 完整把握一堂課的教學情況離不開對教師原有教學預設的了解。因此在課例研究報告中,描述原有教學方案的規劃是極其重要的,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藍本,同時也為課堂教學的評議提供了參考背景。 三、重點闡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由於課例研究是一個系統的教學改進過程,一堂研究課在第一輪教學實踐後會在平行班級中進行第二輪的教學實踐,因此報告中這一部分的寫作就要反映每一輪教學實踐的情況。不過課例研究並不建議對同一課例進行多次循環往復的改進。實踐表明,從某一特定課例中獲取的經驗是有限的,一次又一次地對同一課例的教學進行修訂將收效甚微,倒不如去研究一個全新的課例,收獲會更大,之所以要長篇大論地展示這個環節的寫作,主要是因為這部分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課例研究報告的重點,撰寫的過程是作者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再分析、尋找問題解決的心路歷程。同時,這部分內容能夠喚起讀者的思考,引發他們的共鳴,引導他們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因此在描述中要力求細致到位,切忌籠統模糊,並且要緊扣研究課題展開,避免不分輕重,支離散漫。 四、檢討教學成效。 第四部分檢討教學的成效。課例研究最終指向教學的改進,因此在報告中要通過對教學成效的系統檢討來反映教學改進的情況。反過來,教學改進的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課例研究本身的成效。 每次課例研究都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學生是如何學習的以及教師如何去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為此,在檢討教學成效時,我們可以分別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去考察。從學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考察他們的課堂表現,根據觀察記錄說明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和具體表現(神態、思想、觀念、體驗等方面),特別是不同輪次的教學中學生表現的變化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學生實施教學後測,根據學生教學後測中的表現以及與前測情況的比較,來推斷課堂是否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學習內容,這是判斷教學改善的重要依據。從教師的角度看,檢討教學成效可以呈現教師從教學中所吸取的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是課例研究小組群體研討與執教教師自我反思的結果。雖然在每一循環的教學實踐後,課例研究小組均會即時對教學進行檢討,但為了保持教師對相關問題的一種警覺性和敏感性,有必要在課例研究報告中進一步提煉結論,總結教學的核心經驗,以便指導教師感知其他的教學情境。 五、附錄。 根據需要,課例研究報告在最後部分可呈現附錄,以使讀者更全面細致地了解課例研究的整體過程與具體細節。 附錄的具體內容可以是詳細的教案、課堂觀察時所採用的觀察表以及實地觀察的記錄等。附錄是對課例研究報告前四部分內容所做的補充說明,最終是否呈現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屬於教師個體的教學知識通過課例研究報告的撰寫得以匯聚、公開和傳播,無論是課例研究小組成員還是其他教師,通過閱讀可將報告所呈現的教學知識融入自身的教學實踐中,逐步發展出新的有價值的教學知識。

Ⅳ 「三步走」戰略案例分析

對於教育綜合知識案例分析題,我們可以採取「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看問題。我們從問題當中要得出三個要點:第一點是這個案例分析題有幾個問題;第二點是這些問題怎麼問,一般會從「認識」、「理解」、「怎麼做」……來問你,也就是說讓你回答「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即對策)」;第三點你要得出該問題要從什麼范圍來篩選理論,有些題目會告知你從什麼范圍來回答,但一般是從「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德育師德,班主任,法律法規」等理論來找答案。
第二步,看材料。當我們把第一步做好以後,就開始仔細的閱讀材料,在看材料時,我們要做到「一畫,二歸納,三聯想」。什麼叫「一畫」,也就是畫主體,即材料中出現了那幾個主體(一般是教師、學生、家長、班主任、校長),把他們一一圈出來;二歸納,即歸納材料中主體間的關系以及事件,理解材料中講了什麼內容;三聯想,就是通過材料反應的內容,聯想到體現了教育綜合里哪個范圍里的理論知識點。
第三步,整理答案。通過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准備,我們可以開始整理答案了,大家注意了,在寫答案之前要排除一些錯誤:1.只有理論沒材料;2.沒條理,理論雜糅在一起;3.書寫不工整。那我們要得高分要怎麼做呢?第一點,答案構成「理論+材料分析/歸納」;第二點,把材料中最能看出的觀點放在前面;第三點,條理清晰,字跡整潔,言之有理都可得分。
接下來我們按照這「三步走」來解答一個真題:
例:小偉上課經常找人說話,做小動作,干擾課堂秩序,也不做作業。這天上班主任的課,老毛病又犯了,班主任非常生氣,厲聲對小偉說:「你的課別上了,把家長叫來。什麼時候來了,什麼時候上課」。說完把他推出教室,關上了教室的門。小偉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著。這時正好校長路過,問清緣由後,把小偉送回了教室。事後校長把老師找去辦公室,提出了批評。

Ⅵ 如何撰寫教學課例,教學案例

案例是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事件! 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內,事件還只是案容例的基本素材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成為案例,能夠稱之為案例的事件,必須要包含有問題在內,並且也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Ⅶ 怎樣寫課例

一、課例的基本涵義涵義:「課例」即課堂教學案例,它是案例的一種特殊形式。一個課例就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教學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可從以下方面認識:(一)課例與教學實踐相關 (二)課例和教師職業責任相關(三)課例蘊涵了教學問題的復雜性二、課例的價值(一) 教學問題解決的源泉(二)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三) 教學理論的故鄉三、課例的類型(一)按課例的內容或主題分類1、意外式課例1)界定:這是反映師生巧妙處理教學中發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發事件的課例 2)特點 :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問題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節不復雜,但能使人由小見大、深受啟示。案例1:敏事慎言,和諧處理突發事件 1.引言工作快三個年頭了,我一直在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有技巧地應對課堂上突發事件,而突發事件往往發生在那些通常被老師們認為是差生的學生身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我個人認為,這些學生在學習上往往處於劣勢,得不到老師的注意和關心。他們有時希望通過別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關注,而課堂就順理成章地成了他們時而想表現一下的地方。對於這些事件,是置之不理,還是大聲斥責?其實這兩種方法可能都會有損老師的形象,使課堂限於抑或散漫抑或緊張的氛圍。所以敏事慎言,和諧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顯得尤其重要。2.背景這是彷彿每位老師都深感頭疼的一個學生。他——陸某,問題接踵而來,一個個暴露。學習上各科常掛「紅燈」,常規執行上班級扣分總少不了他的份。他總是上課了才翻學慣用品,下課了在教室里你追我趕的肯定有他。至於作業,不做、少做、亂做或抄襲是他的家常便飯。他成了老師們眼中的「差生」代表。和很多後進生一樣,陸某還是個很倔強的孩子。老師對他的批評訓斥,很容易讓他產生強烈叛逆對抗的情緒。3.問題的出現與解決一次英語課上,一個同學在講台前做free-talk時,陸某很是亢奮,交頭接耳,不斷和後座位的同學講話,我很是生氣,就把他喊了起來,我正准備訓斥他,不料他先開口狡辯:「老師,我沒講話!」我突然意識到在課堂這個特殊的場合下,如果當眾批評他,可能他會狡辯得更厲害,敵對情緒會很嚴重,而且這樣也會影響整個課堂正常的教學活動。於是,冷靜地思考之後,我決定用冷處理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於是對他說:「你怎麼知道老師喊你站起來是因為你隨便講話呢?」同學們都笑了起來。我接著對他說:「老師喊你起來的目的是讓你就剛才那位同學的發言講講你自己的看法。」很顯然,他回答不上來了。最後我對他說:「陸某,如果你暫時想不出來的話,下課再告訴我,好不好?」下課後,我還沒走出教室,陸某就攔住我說:「老師,我錯了,我上課隨便講話,影響丁同學們的學習,影響了您的工作。但是,因為我聽不懂那位同學的free-talk的內容,所以其實我是在問我後面的同學free-talk的內容。」我說:「知道錯就行了。其實聽不懂還是要努力地去聽,等別人講完了再問。要不然,你問的過程中又會遺漏新的內容,你說對嗎?」他口服心服地重重地點了點頭。4.後記此後,陸某上課很少隨便講話了。我常盡可能地表揚他的一些進步性的變化。我漸漸明顯感到,他的態度在悄悄發生變化:聽講比較認真了,課後作業也及時認真多了,並且養成主動問問題的好習慣,學習成績進步了許多。我真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5.反思上面這個例子,事情雖小,但及時抓住了,予以引導,激發了學生進取向上的熱 情。也正通過這件小事,我認識到,老師應堅持正面教育,與學生平等相處。試想,上面這個突發的小事,如果我以老師的「權力」去訓斥,諷刺,挖苦,甚至變相體罰學生,後果我想肯定比較糟糕,學生的自尊心肯定會受到傷害,整個課堂秩序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而我的謹慎地冷處理方式較好地避免了這些事情的發生。第二類,主題式課例 內涵是師生圍繞一定主題而展開教學活動的典型實例。這一類課例的特點是:主題鮮明,內容新穎;注重專題研究,富有學術價值。 突出功能是,可啟發和促進廣大教育工作者探索與落實課堂教學的新主張以及研究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 案例2:語文課如何組織探究式學習——三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背景 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其主要目標就是要改變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生破動接受、反復操練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充分自主的探究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在《語文課程標准》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被作為一個課程的基本理念而提出。探究式學習由此而成為語文數學必須面對的課題。然而,探究式學習在我國畢竟尚處於探索階段,可供廣大教師參考的資料十分缺乏。從國外各國教學研究的現狀看,探究(inquiry)作為一種學習的方式,最早是在科學教育改革中提出,然而在理科各科教學中得到普遍運用,在人文學科,特別是語文學科教學中運用與實踐很少,因此,一些理念較先進的語文教師在課中讓學生嘗試探究式學習時,碰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和困惑,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 疑問探究式學習是相對於授受式學習(tell-listen)而提出的,有專家說:它是一種學習的革命,是一種學習理念的根本性轉變,那麼,探究式學習將是唯一的語文學習方式嗎?或者是最佳的語文學習方式嗎?在理科教學中,探究式學習常常採取提出問題、收集證據、形成解釋、評價結論、發表結果等結構程序進行;可是,在語文學習中,又該如何實施探究式學習呢?這樣的模式是否也一樣適用浯文教學呢?探究式學習是以學生為本,學生充分自主、獨立學習的過程,那麼,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當何種角色呢?教師又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語文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義素養又以言語能力為核心,它決定了語文教育既要正視文章的內容,又須關注文章的形式。那麼,在語文課上又該讓學生探究些什麼呢?是文本內容,還是語言形式?探究式學習必然會占據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的時間,那麼該如何進行必須的、規范性的言語實踐呢?探究與訓練的關系該如何處理?充分自主的語文探究式學習必然會造成探究結論的多元化,這樣的話,該怎樣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呢?案例一:「魚」字怎麼寫漂亮?

Ⅷ 結合課例談談如何設計課堂教學中的各環節

作者: 李林(初中英語 林州市初中英語二班 )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和課堂教學活動程序的設計如何設計課堂教學中的各環節?請結合課例做具體說明。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怎樣搞好課堂教學,上一堂節奏快,密度大,效果好的課是老師們反復思考努力追尋的目標之一。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和做好課堂教學活動程序的設計是必要的。下面就這兩點分別談一下筆者的看法和做法。一、課前准備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課前准備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呢? 傳統觀點把課前准備叫做「備課」,「已經被一個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學設計」。 一提起教學設計,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所以,教案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思考; 1、對老師來說,教案的內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體現不同的教學內容的特點、自己的風格 3、教案中體現的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積極互動的。 4、在重視「預設」的同時重視「呈現」。要適當設計「留白」,給學生自由發展讓出空間。 二、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中,新課的導入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新課的開端, 一般來說,導入新課,設計導語,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符合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導入,一定要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導語,不要使導語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 2、符合教學內容。3、從學生是實際出發。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要通過學生的學習來體現。因而導語的設計要照顧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徵。4、從課型的需要入手。導語的設計要因課型的不同而不同。 1)新授課要注意溫故而知新,架橋鋪路; 2)講授課要注意前後照應,承上啟下; 3)復習課要注意分析比較,歸納總結。 5、導語要短小精悍。時間過長容易喧賓奪主。 6、形式要多種多樣。 下面是我常用的導入的方法。 1)、由問題導入 2)、由故事導入 3)由詩句、諺語、俗語導入 4) 由學生身邊實例導入 5) 由社會熱點導入 6)由多媒體演示導入三、主題探究 課堂教學的第三個環節是主題探究。「主題」指課堂教學的主題,「探究」指師生對本課主題的學習和研究。傳統的教學把這個環節稱作「講授新課」。 「主題探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這一環節實施得如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課堂教學的成敗。如何進行這個環節的教學?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本身就是存在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四、強化鞏固 強化鞏固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鞏固一般發生在主題探究之後。課有課的鞏固,單元有單元的鞏固。鞏固的目的就是強化。但是強化不只發生在鞏固階段,強化往往與主題探究交替進行。那麼如何搞好這個環節呢? 1、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鞏固 2、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3、提倡積極的強化鞏固 五、總結拓展老師們認為什麼樣的課堂總結是好的呢?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不能過於關注學生的認知,不能忽視學生情感,如果過於關注學生的達成,將會忽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課堂應該是讓學生帶著問號來,帶著問號走。好的課堂總結,既能使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得到升華和總結,也能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拓展新的道路。 (一)、課堂總結的意義 1)對所講授的知識加以總結、整理 2)深化概念、規律、反饋信息 3)設下伏筆,活躍思維,為後續教學服務 (二)、總結拓展的方法 1、畫龍點睛法 老師在結束時,把精彩的片段或關鍵問題,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闢的概述,或設計成能發人深思的問題,能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升華。 2、置疑法 老在學生順著自己思維走,准備結束新課的學習時,突然設置疑問,使趨於平靜的課堂再起波瀾。這種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課外。 3、求異法 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前後聯系,將一些有共同特點的內容的相異點列出來,進行分析對照。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加深認識。 4、銜接法為了下節課的順利進行,老師通常在結束一堂課時,向學生提出預習新課的要求。 5、啟迪法 老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藝術上的綜上所述,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和做好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是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實際情況及教學原則而設計的,只要這種活動的設計能夠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是好的活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把握好這五個要素,通過對課堂主陣地的掌控,有效提高效率!附一節教學設計:Unit2 What's this in English? 教學設計方案 一、 教學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交際用語,養成主動用英語交流的習慣,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二、 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是「認物」,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在實際生活中,周圍事物的名稱,會如何確認事物,使學生熟練掌握「認物」的表達法,在知識遠近上會區分this 和that,學習特殊文具及其答語、一般疑問句的肯定與否定答語;不定冠詞a 和an的用法。詞彙:what,is,this,in,English,an,a,it,map,orange,jacket,key,pen,ruler,spell,please。日常交際用語: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an…Spell it, please.重點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an…語法: what 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及其回答。三、教學方法及教學思路利用課件,實物等,並創建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由此來引導學生對反復操練並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句型。本課的設計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Step l:IntroctionStep 2:Lead—inStep 3: PairworkStep 4:Listen and readStep5: Games timeStep6: Homework.四、 教學過程Step l:Introction Review greetings. Review the letters learn in the last unit.Play the tape, 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carefully and read after it.Step 2:Lead—in Have ready a quilt,a map,a jacket,a key,a ruler,a pen,an orange.Hold the key up and say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key.Students watch and think about these different quilts and try to tell what they can say them in English. They can answer like this: It is a/an… Repeat and then get students to repeat.Do the same with a key,a pen,a ruler.(讓學生思考身邊的一些物品,特別是他們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用英語怎麼說。讓學生在使用英語時,不自覺地學會並掌握英語單詞。)Step 3: Pairwork Do the contents list on the book.Then play a guess game.The teacher should get ready a soft bag,and some objects such as a ruler,a pen,a key,an orange and so on.First show all the things to students,then hide all of them in the teacher』s desk,put one into the bag,try not to let students see it.At last get students to guess what』s in your bag.The teacher can ask the student: T:What』s this in English? A:Is it a book? T:N0,it isn』t. A:Is it a pen? T:Yes,it is. If the student Succeed.congratulate to him or her.Then do the same to another one. This game can also be played in small groups if you have enough materials.( 在以上活動基礎上,讓學生更加熟悉英語句型。讓學生在學習的成功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Step 4:Listen and read 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Get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ircle the words they heard. 學生通過聽力練習學會句型:What is this in English? It is a /an…( 熟悉英語聽力和發音, 為以後英語學習打好基礎。)Step5: Games timeDivide students into several groups. Tell the rules of this game to students. Two students play this game and others watch it carefully and think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Discuss about it in groups and one student from each group comes to the front and acts the dialogue. (通過此項活動,激發學生自己探究性學習英語的興趣。學會用英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養成用英語的習慣)Step6: Homework.1.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s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this unit.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 is a /an… Spell it, please.」 After ing the dialogue in their exercise book, let the students finish their self-check. (通過家庭作業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單元的重要句型,對相對更為復雜的物品進行確認。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幫他們增長見識,拓寬知識。)2. Copy the new words and Finish off the workbook.

Ⅸ 課堂教學案例怎麼寫(小學語文),請給個範文或格式,謝謝~

案例名稱: 《《直線、線段和射線的認識》案例》 學年:2008
教學片段:

(一) 教學線段:

1、過渡語:老師手中的毛線真頑皮,瞧,它們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師出示課件1,顯示一條線段)請仔細觀察,有什麼發現?(線段,直的,有兩個端點。)

2、如果給你一把尺子,能量出這段線的長度嗎?

3、說一說你是怎樣量的?生說後,他要求同學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並讓同桌互相檢查是否正確。

4、誰能完整地說一說線段具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

(二)教學直線

……

(三)教學射線

1、請大家再發揮想像,如果把一條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什麼樣的線?(射線,直的、有一個端點、不可以度量長度。)

2、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射線?(課件出示手電筒和太陽的光線,)

學生聯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線可真不少,我發現這些射線大多都是光線,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下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過一點畫射線,邊畫邊想,能畫多少條?(出示課件)

(學生匯報總結: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4、出示一組練習

5、請大家以組為單位,比較線段、直線和射線的異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課件)

(1)自己獨立完成

(2)小組討論

(3)學生匯報結果。

……

反思:關於獲取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經典的論述: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本節教學注重「以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沿著學生的學習思路與需要去實施教學,促使學生主動的觀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與交流,促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時教師關注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具體表現為:

1、充分運用直觀的教具進行展示和演示,動手操作感知,以幫助學生建立表象、發展空間觀念。用電腦演示將線段兩端無限延長變成直線,一端延長變成射線。這樣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條線之間的關系,形象生動。比教師空洞,抽象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2、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自主探究、感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如: 在辨析直線、線段、射線三條線之間的關系時,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

3、 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過一點畫直線,過兩點畫直線和過一點畫射線能畫多少條?的操作題。使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構建的概念。

總之,這節課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提供了適合學生構建知識的學習背景,採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發展的過程,發展了空間觀念,獲得了深刻的:「做數學」的體驗。

閱讀全文

與三步課堂教學課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