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不拆除舊教學樓議論文

不拆除舊教學樓議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07 03:11:52

A. 古建築該不該拆議論文800

「威尼斯水城」「泰晤士小鎮」「哈斯塔特村」……前不久,有媒體盤點出十大「山寨」小鎮,因缺少本土靈韻,就像鼓脹的氣球被抽走了空氣,給人以枯萎干癟的味道。
這正是城市建築貪大媚洋的一個縮影。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一些地方罔顧城市的文化傳承,導致城市建築亂象橫生,而城市記憶則在推土機下化為瓦礫,城市文脈出現斷層,社會公眾反映強烈。正如學者所言,這種建築同文化越來越遠,同浮華越來越近;同傳統越來越遠,同山寨越來越近。
現代化固然伴隨著工業轟鳴與都市氣息,但那並不意味著城市只能是堅硬的鋼鐵水泥森林。城市建築既是對空間的折疊,更是對歷史的延續,如果斬斷了歷史文化臍帶,就只能在所謂的審美世界裡無所適從地流浪。就此而言,貪大媚洋、以洋為尊、以洋為美,不僅是一個審美趣味的問題,更反映著深層次的文化迷失。
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我們不能以為高樓大廈越多,就越是現代化;更不能以「現代化」的名義,將凝固著歷史記憶的城市建築拆除,做出「拆真古跡、建假古董」之類的蠢事。建築也是富有生命的所在,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貼地的音符,每一個建築都在穿行的歲月里留下滄桑的故事。
前不久北京大雪,「到故宮拍雪景」成為人們周末的一大盛事。「白雪鑲紅牆,碎碎墜瓊芳,美得這么安靜」,人們徜徉在紅牆朱門、黃瓦綠窗里,感受著時間的吐納與呼吸,在思接千載中尋覓著此心安處的慰藉。這從一個側面生動表明,城市不僅是一個生活的場所,更應該是一個安放心靈的意義系統。
中國古代建築的獨特之處,正在於把哲學想像與歷史文脈融入磚石之中,使建築成為文化傳承的視覺象徵。歷朝歷代的宮廷建築,體現「一陰一陽謂之道」的辯證哲學,講究「中軸對稱」「面南背北」;發源於民間的徽派建築,雖為人作、宛自天成,達到了「青山雲外深,白屋煙中出」的和諧境界,體現了「天人合一」「物我為一」的精神追求。「建築是對世界現實和人類生存的一種表達」,城市建築從來都不只是磚瓦的堆砌,而是記錄著不同時代的陰晴圓缺、悲歡離合。
中國傳統的建築美學,應該也完全可以生長出現代的審美趣味。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北京香山飯店,憑借山勢,高低錯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見,充分體現了中國園林建築的特點,是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主義相結合的典範。貝聿銘本人也說:「從香山飯店的設計,我企圖探索一條新的道路: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築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是的,中國建築文化樹大根深,只要我們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在傳承基礎之上的創新,就能在現代世界散發「文化的光束」。

B. 教學樓拆還是不拆的書信作文

留住學校的靈魂
庄學培(泉港二中校長)
親愛的作家朋友:
您好!得知您專程回母校,與老房子合影留念,並積極爭取留念它。我非常感動,我也是「守舊派」,我堅決站在您這一邊。
當前,教育話題層出不窮,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為它事關千家萬戶。「拆與不拆」成為問題,折射出不同知識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教育的認知態度不同。
毋庸置疑,當今中國,教育為人們所共垢的就是它的同質化。千校一面,千師一面,千生一面。「錢學森之問」猶縈繞於耳:我們為什麼培養不出優秀人才?回答錢老的問題非我所能,但求新趨利、求快搶眼不應為基層學校所汲汲。老百姓眼中的優質學校不應與高大上的現代化建築劃上等號。
「大學非大樓之謂也」,先賢之言猶在耳畔。中等學校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陳地,也呼喚大師和大作為。中學校舍的拆與建不僅要關照現實,更要尊重歷史。君不見,時下中國各大城市正悄然興起復古風,古城古街古牌坊一夜競名。為何?雖與經營城市、謀求商業利潤最大化息息相關,但也可側面看出主政者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良苦用心。學校有老房子,就像家裡有老人一般。家有一老,勝似一寶。我們更應像對待雙親一樣對待那些被歲月浸染得斑駁發黃的老房子,那裡有校友們心裡可安放的「鄉愁」。
親愛的作家朋友,您是作家,您對文化的理解可能更為深刻一些。我多想借您的妙筆去呼籲:給老房子多一個「存活」下來的理由吧!人生最無奈的莫過於「物是人非」,許多身邊的物件,比如樹木和石頭,它們依舊蒼郁堅硬,可是人卻雙鬢斑白、年華不在。老房子之所以可貴可愛,因為它記憶每個學子的青蔥歲月,它記憶每個教工的晨昏作息,它記憶每一段辦學的興衰榮辱。
學校的靈魂是人的靈魂,靈魂是內在的,顯示於外的就是物態。北大著名的「一塔湖圖」,那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知識聖地。清華有著名的「清華園」,那是多少遊客希望駐足留影的地方。老房子留住了,它能夠留住像您一樣傑出校友的心。說真的,我現在仍痴迷於民國時期那些老派的校長和教工們,他們可算是名流,然而他們不為簡陋的辦學條件所困。他們聚於白馬湖畔而成白馬湖派,他們遷徙於西南聯大而留下西南遺風。他們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他們憑他們的精氣魂,同樣在物質貧乏的歲月里寫下豪邁宏大的教育詩篇。
人會老,樓房也會「老」。人生病就得治病,樓房破舊就得修繕。親愛的作家朋友,我相信你的熱忱能感動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願在您的努力下,您的母校樓房能修舊如舊,並且能裝備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讓舊房煥新彩。願你的赤誠,能感化那些堅持拆房的人們,讓他們懂得,留住老房子,留住學校的精神財富,就是留住根,留住魂。只要魂在,學校的美麗故事就能代代相傳。
順頌
撰安!
小林
2016年4月9日

留住教學樓,留住校園記憶
張傳忠
尊敬的校長:
您好!
近日獲悉,貴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去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作家、主持人,如今這座舊教學樓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命運,面臨著保護與拆除重建、傳統與革新的困惑,眾說紛紜,教學樓的去留成為一大棘手問題。
的確,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列車的驅動下,許多傳統的建築已經被毀得面目全非,所剩無幾,因此亟需教學樓保留成為重中之重。正如黎巴嫩著名的詩人紀伯倫所言「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致於忘了當初為什麼而出發。」是的,在現代這樣浮躁跟風的社會中,我們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快靚新,而往往忽視了本該深思的問題,這種問題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逐漸凸現矛盾出來,我們失去的的太多太多,甚至丟失了本該失去的文化根基,譬如這種教學樓,承載了多少的辛酸和榮耀,承載了多少的不可挽回的歷史記憶。
的確,在經濟高速騰飛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靜下來反思一下,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要到那裡去?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進程中不會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最終導致失去原本純真的自我?在大力發展城鎮化的進程中,過熱的商業開發、快速城鎮化的擴張,導致近越來愈多的承載歷史記憶的古建築銳減甚至毀滅,這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國外也是在工業化發展之後,享受著工業文明的同時,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才發現過度工業化帶來的惡果,現在才想極力挽回。我們用近40年的時間追趕上西方工業國家用一兩百年的工業化成就,這的確讓全球人嘆為觀止。在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中如何不再重蹈舊轍,不要再犯下歷史性的過錯,這值得我們每一位深思的。可喜的是,現在更多的人愈來愈強烈地感受固化歷史的建築的重要性。
不知您是否還記得,新中國成立不久後,北京古城牆面臨著拆毀的命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三次上書周總理,直陳保護北京古代建築為保護故宮古城牆和天安門這一中華文明優秀建築而呼籲奔走,才有今天真切地觸摸到厚重的歷史的滄桑感。
毋庸置疑,如何科學地開發與活化古建築,如何邁過一道道坎兒?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同時,如何讓更多人記得住那份鄉愁?只有合理的保護與開發,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傳承歷史,才能成為改革路上一道獨具個性化的靚麗風景線。
不可置否,這幢教學樓承載太多的歷史遺跡,牽系太多的情感回憶,不管校友們打拚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不會忘記這短暫的求學時光。更何況這幢教學樓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基因,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是凝固的文化藝術。「了解過去的一千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今後的五百年。」只有尊重文化遺產,留住歷史記憶,保存文明發展的脈絡,才使得我們對文明的記憶更加豐富,更加鮮活。
「不忘初衷,方得始終。」不知您是否同意我的觀點,你說是嗎?只要大家人心齊,泰山移,辦法總比問題多,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不再成為往事的回憶,而是活生生的觸摸得著的光輝與榮譽。校園,總是一個讓人擁有美好回憶的聖潔之地,每一棟教學樓,每一條小道,甚至每一棵大樹都見證者最為珍貴的友情。保留這幢教學樓,讓這幢承載輝煌歷史記憶的凝聚更多向心力,增進認同感,讓更多的校友們多來走一走,看一看,找回青蔥歲月,重溫美好時光,以便凝聚一切力量,更好地助推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讓老校綻放出時代的輝煌!
祝您工作順利,學校事業蒸蒸日上!
小林
2016/4/9
給校長的一封信
廈門新東方語文組
尊敬的校長:
您好!
感謝您在百忙中閱讀此封信件,聆聽我----這個已在母校歷三載春秋、即將踏上高考徵程的學子,心底最真摯的聲音。
想來近幾日中,您,一定也被那幢老教學樓拆遷與否的問題,困擾的有些焦頭爛額吧?一方是畢業校友們高聲疾呼要保留教學樓----這個他們當年曾馳騁青春、揮灑熱血的場所;另一方是校園規劃用地不足、老城區寸土寸金、維護修繕老教學樓還需物資人力的凝重現實。何去何從?真的沒有萬全之策么?
作為在這所中學里長養起的學子,我深切地理解學長學姐們之於母校的深情厚誼。每日迎著朝暉步入老教學樓,聽聞書聲琅琅;每夜沐著星輝走出老教學樓,回看燈火通明。窗明幾凈的教室,整潔有序的桌椅,鱗次櫛比的班級,一草一木間彷彿都刻著我們花季雨季的分秒韶華。人生最美麗的年歲,記憶和故事,都留在了這里。
情之所系,需要物的承載。故而才有了「睹物思人」的掌故軼事。試想百十年後,舊友可能故去,自己亦會白頭,而何處覓那翩翩少年時的芳華影蹤?唯有舊日影像,方可慰藉相思。教學樓,便是這樣一處去所。它讓昨日重現;讓耄耋老人,有了心的歸途、夢的原鄉。
在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中,這座老教學樓里,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之人、棟梁之才。他們而今活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他們與教學樓有著共同的情緣,才會在大廈將傾的關頭,重回母校,奔走呼告,想要挽狂瀾於既倒。也許,您會責怪他們不諳學校發展規劃與校園用地不足的難處,但眼前的此情此景,是否也會讓您想到一個甲子之前的北京城?
彼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民族,期待著昂首闊步地向前邁進。於是乎,承載著數個王朝背影的諸多歷史遺跡,彷彿是一張張橫亘在創立與革新面前的多米諾骨牌,終被「前進」的話語裹挾,而紛紛倒下。城門不在,府邸不存,胡同頹敗坍圮,宮牆化為廢墟。老北平獨一無二的街景風貌,敵不過發展與拆除的浪潮,並最終讓位於而今千人一面、毫無個性的摩天大樓與水泥森林。
彼時愛國志士也曾聲嘶力竭地吶喊,梁思成先生提出了在保留舊城、另造新城的權宜之法,卻最終化為泡影。今人歆羨於萊茵河畔尚存著諸多舊跡,慨嘆於它們為其各自的城市平添的獨特氣質與別樣風姿;今人看到布達佩斯雙城的完好相容,過去與當下交相輝映;卻尋不到四合院落、四方天井的一絲影蹤。這是時代共有之世相,城市化浪潮席捲的當下,傳統與現代必然邂逅激烈的碰撞,文化情感價值與實際功用價值間的矛盾沖突,需要我們仔細思量建築的意義與價值的真諦。
歷史總是如此,稍縱即逝,一經破碎,便不復昔日的圓滿。建築如此,何況還是誕生過許多知名人士、有紀念意義的古跡?善待歷史的遺存,便是善待後人與明日。想來他年他月,那些走出去的孩子們,重歸故里,若還能見到當年求學的樓宇,該會是何等的欣然與快樂吧?
然則學校要發展,新生要授課,新的校舍向哪裡建?不若步近些年大學城之後塵。由政府牽頭,科學規劃片區功能,統一建造新興學區,既不顛覆舊區容貌,又能帶動新區發展。一箭雙雕,何樂不為?
願校長能審慎思量我們的建議。願觸目皆是的拆除重建的悲劇,不要在我們的校園里上演。
此致
敬禮!
小林

C. 驅動型作文拆除舊教學樓

你好,作文如下:
我的校園

我有兩個家,其中的一個大家庭,就是贈予給我無窮的知識的校園。我的校園是濟南市歷下實驗小學,坐落在益壽路上。這所學校,有著屬於自己的一種美。怎麼,不信啊,那你就跟著我邊走邊去發現這種美吧!

走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金光閃閃、蒼勁有力的九個字——濟南市歷下實驗小學。校門的右邊,是傳達室;在左邊,是宣告欄等。

再往裡走一點,便是高大的呈丁字形的教學樓。在教學樓裡面,有2000多名學生分別在35個教室中吮吸著知識的甘露。教師、校領導的辦公室,還有計算機室、實驗室、閱覽室等也在教學樓內。每天,學校里的師生迎著微風的愛撫,迎著一縷縷陽光的照射,陸陸續續地來到學校。朗朗的讀書聲也伴隨著腳步聲慢慢傳入我們的耳朵。到了上課的時間,老師與學生一起遨遊知識海洋。日積月累,知識就把同學們的頭腦慢慢地填充實了。下課,不少同學還在教學樓里呆著,沒有上後操場,而是在走廊里走動或是在教室里休息……這時的教學樓,是最熱鬧的時候。

從教學樓內穿過,便是後操場。後操場緊挨著一片居民樓和益壽路上的科技市場。後操場的南面就是教學樓,最東面是一些體育器材和用來跳遠的沙坑,還有幾棵高大的樹木與可以用來休息的石凳。再往北一點點,是中午部分同學吃午飯的地下餐廳,往裡面走去,可以到達教學樓里和休息室。最北邊,是一片居民樓。最西邊,是益壽路上的科技市場,還有一個花壇。在春夏季節,花壇里會長出不少的小草,還有幾朵小花兒。在西南面,是用來展示一些同學們優秀的美術作品的地方,在那裡還有兩個小花壇,被一些石凳分別圍繞著。再往東一點,就是緊挨著教學樓的主席台,當校領導或是老師講話的時候就站在主席台上講。在主席檯面前,便是升旗台,在旗桿的最上方,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飄盪在半空中。紅色的200米跑道圍繞著中間的綠色塑料跑道,顏色很鮮明。每個星期一的早晨,學校里的師生都早早的來到學校,然後再伴隨著升旗儀式的音樂紛紛排著隊伍來到後操場。升旗儀式正式開始,學校里的鼓號隊員奏響莊重的樂曲,升旗手舉著國旗來到旗桿旁。然後伴隨著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鮮紅的五星紅旗慢慢地升入半空,隨風飄盪……在做課間操的時候,同學們在操場上排著整齊的隊伍做操。下了課,一大群的學生在操場上盡情嬉鬧……毫無疑問,學校里的後操場真的是同學們共同的天地。

瞧,這就是我的校園那屬於自己的美,你發現了嗎?說了這么多,其實總歸一句話:我愛我美麗的校園,我愛我這第二個大家庭!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D. 告別舊教學樓的作文

時光如梭,歲月如流,小學的學習生活眨眼就要過去了。在離開母校的時候,我心中充滿了留戀。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是那樣的熟悉;再回首,母校的一磚一瓦是那樣親切。忘不了,我敬愛的老師!張老師,您還記得嗎?有一次,您讓我和臧硯偉幫您登記評分手冊。您是多麼信任我們呀!可是我們卻因登錯了而悄悄地使用了塗改帶。後來知道不可以這樣做,才後悔莫及,又一直不敢跟您說,最後只能寫一封信來表示我們的歉意。本以為您會「大發雷霆」,可誰知道您把我們叫到辦公室,笑咪咪地說:「你們敢於認錯這是好事,以後注意就是了。我會更信任你們的,放心!這件事我會保密的。」張老師您知道嗎?這幾句話對我們的激勵有多大,我決心做個誠實的人。如今快畢業了,我想還是把這個秘密說出來吧……忘不了,我相處六年的同學們!在這六年裡,我們度過了多少美好時光,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我們玩在一起,笑在一起,鬧在一起,操場上留下了我們成長的足跡。六年,眨眼就過去了,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想起那一回,我的腳扭了,沒辦法回家,只好打電話讓家長來接。我的好朋友彭騫看見了,主動上前一直攙著我,陪我到晚上6點多,直到家長來接我。最後他還沒等我說一聲「謝謝」就走了。這么深厚的友誼,我怎能忘記?忘不了,我的母校!是你提供我們場地,讓我們在這里玩耍、學習;是你讓我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飛向美好的未來。放心吧!母校。我會帶著成績回來向你匯報。再見了!敬愛的老師;再見了!我的同學們!再見了!我生活了六年、讓我始終不能忘懷的母校。

E. 關於某校有一座50年的教學樓是否需要拆除的作文範例

櫻花雪月,落櫻繽紛……轉眼間,櫻花已布滿了校園,那一樹樹的火樹銀花,在風的漫步之下,綻放出一個個天真可愛的笑臉.
四五月份是櫻花盛開的季節.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排排的櫻花.一團團,一簇簇,淡粉,深粉,乳白……令人目不暇思.走近一瞧,那櫻花正在不停地嬉戲、吵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在嚷嚷.
然而,它們可知道,是自己把春天的一束束陽光播撒在了人們心田?
櫻花花瓣美麗純潔,層層花瓣就像一個個夾心小麵包.在花瓣中間,花蕊像一朵朵太陽花,迎風招展,婀娜多姿.花瓣邊緣是一群小點圍在一起,顯得豐富愉快.我無法用文字准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像翡翠吧,它又那麼玉琢冰雕;說它像寶玉吧,它又顯得那麼柔嫩而富有彈性.薄如紙的花瓣,好像輕輕一捏,就能釋放出充足的水分.花瓣的花蕊約有一寸長,好像一朵燦爛的太陽花迎風招展,似乎在顯示它的婀娜多姿.
櫻花開花的反差很小,但在同一棵樹上,也能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在樹枝上顯得與眾不同,又似乎對與外界有種說不出的恐懼感;有的剛剛綻放,粉嫩的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但依舊惹人喜愛;而正熱熱鬧鬧開放著的櫻花呢,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組成了一個豐富飽滿的快樂天堂,數世同堂、生生不息.又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挺立枝頭,搖搖擺擺,卻顯得生機勃勃,又是那樣婀娜多姿.
襯托著櫻花的綠葉在一旁隨風飄盪,靜靜地觀賞著這一優美的風景畫.綠葉上面的條紋層層疊疊,讓人覺得眼花繚亂,好似一根根細長的龍須面在上面盪漾.
櫻花,如雪,卻比雪還要美,櫻花,似雲,卻比雲還要純潔,望著這布滿校園的櫻花,已深深地陷入了其境,無法自拔,任憑風吹過我的面頰……

F. 教學樓拆還是不拆的書信作文怎麼寫

留住學校的靈魂

庄學培(泉港二中校長)

親愛的作家朋友:

您好!得知您專程回母校,與老房子合影留念,並積極爭取留念它。我非常感動,我也是「守舊派」,我堅決站在您這一邊。

當前,教育話題層出不窮,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為它事關千家萬戶。「拆與不拆」成為問題,折射出不同知識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教育的認知態度不同。

毋庸置疑,當今中國,教育為人們所共垢的就是它的同質化。千校一面,千師一面,千生一面。「錢學森之問」猶縈繞於耳:我們為什麼培養不出優秀人才?回答錢老的問題非我所能,但求新趨利、求快搶眼不應為基層學校所汲汲。老百姓眼中的優質學校不應與高大上的現代化建築劃上等號。

「大學非大樓之謂也」,先賢之言猶在耳畔。中等學校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陳地,也呼喚大師和大作為。中學校舍的拆與建不僅要關照現實,更要尊重歷史。君不見,時下中國各大城市正悄然興起復古風,古城古街古牌坊一夜競名。為何?雖與經營城市、謀求商業利潤最大化息息相關,但也可側面看出主政者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良苦用心。學校有老房子,就像家裡有老人一般。家有一老,勝似一寶。我們更應像對待雙親一樣對待那些被歲月浸染得斑駁發黃的老房子,那裡有校友們心裡可安放的「鄉愁」。

親愛的作家朋友,您是作家,您對文化的理解可能更為深刻一些。我多想借您的妙筆去呼籲:給老房子多一個「存活」下來的理由吧!人生最無奈的莫過於「物是人非」,許多身邊的物件,比如樹木和石頭,它們依舊蒼郁堅硬,可是人卻雙鬢斑白、年華不在。老房子之所以可貴可愛,因為它記憶每個學子的青蔥歲月,它記憶每個教工的晨昏作息,它記憶每一段辦學的興衰榮辱。

學校的靈魂是人的靈魂,靈魂是內在的,顯示於外的就是物態。北大著名的「一塔湖圖」,那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知識聖地。清華有著名的「清華園」,那是多少遊客希望駐足留影的地方。老房子留住了,它能夠留住像您一樣傑出校友的心。說真的,我現在仍痴迷於民國時期那些老派的校長和教工們,他們可算是名流,然而他們不為簡陋的辦學條件所困。他們聚於白馬湖畔而成白馬湖派,他們遷徙於西南聯大而留下西南遺風。他們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他們憑他們的精氣魂,同樣在物質貧乏的歲月里寫下豪邁宏大的教育詩篇。

人會老,樓房也會「老」。人生病就得治病,樓房破舊就得修繕。親愛的作家朋友,我相信你的熱忱能感動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願在您的努力下,您的母校樓房能修舊如舊,並且能裝備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讓舊房煥新彩。願你的赤誠,能感化那些堅持拆房的人們,讓他們懂得,留住老房子,留住學校的精神財富,就是留住根,留住魂。只要魂在,學校的美麗故事就能代代相傳。

順頌

撰安!

小林

2016年4月9日

G. 請從對於建於五十年代的教學樓同不同意拆寫信,高中作文

譚千秋男,中共黨員,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生前系東方汽輪機廠所屬東汽中學學生工作處主任,四川省特級教師。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當時,正在上課的譚千秋迅速組織同學們向樓下疏散。當他得知有幾個同學還沒有離開,立即返回教室。危急時刻他奮不顧身撲了上去,用雙臂將4名高二一班的學生緊緊地掩護在身下。5月13日晚上,當人們從廢墟中將他的遺體扒出來時,他的雙臂還是張開的,趴在講台上。他被追授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英雄等榮譽稱號。

主要事跡

地動山搖。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冰雹般的磚瓦、灰塵、樹木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噴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2008年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的廢墟中搬走壓在他身上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

他叫譚千秋,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精神千秋!」

村裡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譚千秋出生在祁東縣步雲橋鎮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實善良,有5個兒女,他排行老大,由於家境貧寒,每頓飯都是以紅薯、豆子等雜糧為主,只有一點點米飯,他總是將米飯讓給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紅薯。

譚千秋深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學習非常刻苦,村民都將他作為「勤學楷模」教育孩子。為學好英語,他將英語單詞寫好貼在牆上,睡覺時就記,記不上就點亮燈看一下再記。1975年夏,他高中畢業回家務農,但他沒有放鬆學習,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體工,晚上學習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點冷水敷在臉上。兩年後,他成了一名代課教師。

1978年夏,譚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主動報名到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當了一名「支邊」教師。

譚千秋成家立業後,考慮到三個弟弟都在農村,他一人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還花錢為家裡裝了電話,並竭盡全力幫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譚繼秋在家種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幾千元買了一台三輪車跑運輸。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車翻人傷,花去了幾千元醫葯費。舊債未還,又添新債。譚千秋聞訊後,立即給弟弟寄來2000元錢,還寫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沒事就好,並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車禍對譚繼秋身體影響很大,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到雲南打工,譚千秋便寫信鼓勵弟弟,還在信中夾寄了40元錢。譚繼秋和二弟都沒房住,兩兄弟建了房,譚千秋給每位弟弟資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親不幸患上骨髓癌。譚千秋立即回老家召開家庭會,他體諒弟弟都在農村,家境不好,便主動要求負擔父親的醫療費。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個借口:「我在家時間少,平時你們照顧父母很辛苦,就給我一個盡孝的機會吧!」兄弟們拗不過他,只好同意,父親住院花去醫療費2萬多元,他一人承擔。

譚千秋工資不高,生活非常節儉,他衣著樸素,大熱天連冰棒和礦泉水也捨不得買,口乾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幾年才回家一次,因車費太貴,來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將這些錢省下來支援家裡,幫助別人。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譚千秋為人正直,富有愛心,很有正義感。還在念小學,他就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在放學時下雨,他一定會把雨傘讓給沒帶傘的同學,自己則淋著雨回家。

岩石村現任村支書譚永生與譚千秋是小學同班同學,關系很好。一次,譚永生和另一個同學打架,他正好路過,譚永生叫他來幫架。沒想到他跑過來,不但沒幫譚永生,反而將他們拉開:「都是同學,不好好相處,打什麼架啊!」隨後,耐心地做兩人的工作,直到他們握手言和。

高中畢業後,村裡許多村民不識字,他便向村幹部建議,辦起了掃盲夜校。他主動當起了教師,白天出工,晚上義務為村民上課,手把手地教村民寫字,學文化,他讓不少一字不識的村民能看懂報紙,懂得如何科學種田。

譚千秋多才多藝,會吹笛子,拉二胡,寫歌詞……為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他與幾個年輕人組成村文藝宣傳隊,晚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表揚村裡的好人好事,批評賭博、不尊老愛幼等社會不良現象,成為村民喜愛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譚永生參加村裡的文藝表演,來不及吃晚飯,便帶上兩個紅薯:「來,快吃,我剛從家裡吃過了。」第二天,譚永生才從他弟弟那裡得知,他當晚在家裡根本沒吃晚飯。

譚千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村裡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對學生非常關心,哪怕是操場上有一顆小石子,他都要撿開,怕學生玩耍的時候摔倒。哪位學生有困難,他就盡力相助;學生沒吃飯,他會將學生叫到自己家裡做飯給學生吃;學生身體不舒服,他會掏錢帶學生去醫院看病,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他經常教育弟弟妹妹要樂於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總是去幫助別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養了五個貧困孩子上學!他的人格魅力還深深地影響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她說一定要用法律為眾多受害者討回公道。

譚千秋經常教育學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責任感。」1982年6月大學畢業後,學校準備讓他留校任教。當學校領導徵求他的意見時,他主動請纓:「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學校也需要人才啊。」領導反復做他的工作。當他得知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急需教師時,便立即申請到那裡去,一個月後,他如願以償地分配到該校工作,在那裡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個朋友准備把譚千秋調回衡陽,待遇從優,被他婉言拒絕。父母見他離家太遠太孤單,極力勸說他回來,他便耐心地對父母說:「湖南培養了我,四川養育了我,還是在四川多干幾年再說吧。」後來,汕頭、韶關有關單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還是選擇留在四川,為自己的學生獻出了生命。

H. 舊教學樓該不該拆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去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作家、主持人。如今,這座矮小、簡陋、老舊的教學樓已經不能滿足學校現代化的發展需要。考慮到它的特殊性,學校想保留,但有人認為學校用地有限,修繕、養護還要花錢,建議著眼發展,將其拆除。為此,學校很猶豫。不少師生和校友表示非常關注,曾在此樓就讀過的某知名作家還專程趕回母校拍照留念,並積極爭取留住它。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該校校長、該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小林」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寫作指導:
這道作文題,採用了2015年全國新課標Ⅰ卷新材料作文的形式,為「任務驅動型」作文。任務指令要求學生就「某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應「保留或拆除」表明自己的態度,並給校長、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闡述自己的看法。考生可以圍繞「校園舊教學樓該拆還是該留」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對讓人懷舊的教學樓和學校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展開分析,可以調動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以及自己對校園生活的感觸與認知進行思考。
作文題內容與關注范疇聚焦老教學樓的拆與不拆,此為時代之普遍現象,引人憂心更應引人深思。如何在過度現代化、「唯物質至上主義」的社會里,釐定「價值」一詞的內涵,審視「功用」一詞的所指,誠需考生仔細思量。
題目任務指令明確,故考生需要擇一收信人作為寫作對象。收信人可以是校長、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考生需根據寫作對象,編排寫作內容,斟酌措辭用語,注意書信格式。
本道作文題可以有以下幾個角度或立意方向:
角度一: 「不破不立」,一味抱著歷史舊帳,是形而上學的表現;歷史與傳統屬於過去,為了將來,為了發展必須「拆除」,這也是順應歷史的需要;留住老房子,留住學校的精神財富,就是留住根,留住魂;……
角度二:必須辨證看問題,它既是矛盾又是統一的;只有合理的保護與開發,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傳承歷史,才能成為改革路上一道獨具個性化的靚麗風景線;……
角度三:妥善處理「新」和「舊」,由政府牽頭,科學規劃片區功能,統一建造新興學區,既不顛覆舊區容貌,又能帶動新區發展,一箭雙雕;對歷史作出貢獻的舊樓進行攝影,錄像,製作模型等遺產留給後人;……總之,可以對拆除教學樓持肯定支持,亦可否定質疑。但均需言之有據、自圓其說。而更深的立意,則應窺斑見豹,透過教學樓拆除與否的個案,看到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文化情感價值與實際功用價值間的矛盾沖突,進而思忖價值之辯與解決之道。

閱讀全文

與不拆除舊教學樓議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