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數學課堂教學的社會研究

數學課堂教學的社會研究

發布時間:2021-02-07 04:26:39

1. 六大核心素養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去落實或與其相關的研究文章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時下談論較多的一個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一個具有一定造詣的教師,已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其課堂教學具有自然的「藝術性」,能讓聽過其課的師生無一不深受其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所震撼與熏染。細加剖析,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就從「核心素養」的角度考慮,是其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得到位。具體而言,其含義有二:一是幫助學生把陳述性知識變成程序性知識,即讓學生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可以遷移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在師生共同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開拓進取、知難而進的意志品質。
其實,關鍵是「如何教」的問題。這是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也是討論太多的問題,似乎沒有定型的答案,沒有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供遵循。還是魏書生先生說的好,若你善於講,就發揮講的優勢,若你善於啟發學生自學,就引導學生自學的方法,總之,尋求你所擅長的高效做法。這篇文章里,我從常規的生態課堂教學入手,主要從分層設計、課堂操作、過程評價三個方面作一點說明,供大家參考。
一、分層設計
《禮記•學記》提出「學不躐等」,其含義有二:一是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層次和水平有差異,二是處於同一層次(水平)的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需要施以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我們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和同一學生在不同階段所處的層次,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設計。
十一學校的做法是:第一,以入校前測的結果指導分層,印發《選課指導手冊》,提出選課建議,實施「小班化」教學;第二,在起始年級配備導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發現那棵樹,即關注個體、張揚其個性。導師的三個基本功能是:學業指導、心理疏導、人生引導。
二、課堂操作
每一節課都要給學生自學方法的示範;各學科都要設計能讓師生有共同收獲、共同成長的活動。例如,在數學課堂上,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研究數學對象的基本套路,即通過設計系列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事實——概念——性質(關系)——結構(聯系)——應用」的完整過程(以此為教學內容的明線),使學生完成「事實——方法——方法論——數學學科本質觀」的超越(以此為暗線)。從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角度看,若要從事實到概念皆融「數學抽象」於其中,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盡快進入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從理解概念到明了性質,這一過程應使學生得到「數學推理」的基本訓練,包括通過歸納推理發現性質,通過(邏輯)演繹推理證明性質;從明了性質到形成結構主要也是「數學推理」,因為這是建立相關知識的聯系、形成結構功能良好、遷移能力強大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從理解概念、明了性質、形成結構到實踐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注重指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之外的問題,使學生得到「數學建模」的有效訓練。
在上述幾個步驟的關鍵處,應注意適時引導,加強「一般觀念」的指導作用,如「如何思考」「如何發現」「從什麼角度觀察」;觀察結構特徵可從「數」「形」兩個角度(靜態)入手,若從動態角度入手,可改變目前問題的形式,進行等價轉化後再讓學生觀察,進行必要的模式識別,學生往往會有新的發現,這時學生又可得到「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的訓練。
我以課題《空間角的計算》的同課異構課型為例來具體說明。
【教師甲】
直接給出異面直線所成角、線面角、二面角的定義,稍加解釋後引入空間向量方法,然後教師用課堂三分之二的時間進行例題講解、題組練習,重點訓練學生對於用向量方法求解三種空間角的能力。學生不感到難,接受情況好,聽課老師也普遍反應課堂效果好。
【教師乙】
1.創設情境(事實)
首先投影,給出四個畫面讓學生觀察: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兩條電線短路放電的瞬間(異面直線的距離)、比薩斜塔傾斜度的測量(線面角)、蝴蝶展翅(飛翔)來回扇動翅膀的過程(二面角的大小)。
2.引入概念(數學抽象)
演示從平面到空間的變化過程,從而抽象出概念的本質屬性。如異面直線可看成兩條相交直線(就地取材,權且用兩根粉筆取代),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在空間向上(或向下)平行移動而成;還可看成兩條平行直線,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繞其上一點在空間轉動而成。這種演示,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發現表徵異面直線的兩個要素: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與距離,同時也為學生能進一步抽象出異面直線的定義提供直觀的形象載體。
3.求法研究(即性質、結構的探究)
圖形均為空間圖形,難以直接測量,其求法應當考慮轉化與化歸到平面上,用平面角來表示,即尋找一個典型的截面。如上述演示,回歸即可引出作表徵異面直線所成角用平面角的想法。這既分析了空間線面關系,又給出了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基本方法,即在具體圖形中過某定點(最好選在這兩條線上某個固定的點)作其中一條的平行線,將題設相關條件有效轉化到一個三角形中,解此三角形即可。
同理,線面角轉化為斜線與其在平面上射影的夾角,二面角則用垂直於棱的平面所截的兩條射線夾角來表示,但在具體解題中不實用,可引導:仿照線面角的尋找來找二面角,即:先過其中一個半平面上一點P(不在棱上)向另一個半平面引垂線,過垂足H向棱引垂線,垂足為A,連結PA(易得AP垂直於棱),則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或過點P分別向棱和另一半平面引垂線,垂足分別為A、H,連結AH(易得AH垂直於棱),則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解三角形PAH即可。
再啟發:還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求這些角嗎?引入空間向量,介紹向量方法。引導學生:對於直角結構明顯的空間圖形,可建立坐標系,用向量坐標法解決,而直角結構不太明顯者,可酌情考慮選一組基底,用向量幾何法解決,或化斜為直,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用向量坐標法解決。

2.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

如何在高中數學課中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呢?
一、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求知慾是人們思考研究問題的內在動力,學生的求知慾越高,他的主動探索精神越強,就能主動積極進行思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可採用引趣、激疑、懸念、討論等多種途徑,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以幫助學生走出思維低谷。在講授新課時,我們可根據課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懸念,急於要了解問題的結果,而使學生求知慾望大增。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採用生動活潑,富有啟發、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鋪墊了基礎。
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是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而展開,經過學生直接參與研究,並最終實現問題解決而結束。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當學生學習一章新的知識、乃至一個新的定理和公式時,對學生來說,就是面臨一個新問題。事實上,課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證明、推導本身就是一節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好材料。比如,三角函數中,正弦、餘弦誘導公式的推導;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研究;直線與拋物線的位置關系;等等。以某一數學定理或公設為依據,可以設計適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進行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一般規律,體驗研究的樂趣。
二、在數學問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在課堂上要形成"問題中心",把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搬進課堂內進行研究,使課堂成為問題展示平台、討論與辨析的場所。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就是要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帶著探索問題的強烈慾望來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處於積極活動之中,他們所得到的知識就比較深刻、扎實。教師將研究性學習的思想和方法體現在教學全過程,緊密結合教材中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實際問題滲透學生自主創新性的研究型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發展個性特長,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教師要努力促進學生提出問題,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反思;促進學生討論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培養質疑精神;促進學生自覺地把問題專題化。
我們開展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親身體驗問題。數學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我們研究性學習提供了許多研究的方向,數學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都是滲透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載體。
1、在數學的應用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改革傳統教學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狀況。使學生能將學到數學知識能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也是我們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利用數列知識解決購房、購車分期付款問題,利用函數求最值的方法解決現實生活中最佳方案問題,等等。帶動學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數學研究性學習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真正的做到使學生學以致用。數學的應用不僅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學生的社會調查與實踐,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現數學問題,研究數學問題,建立解決各種問題的數學模型,這樣學生一方面能用所學的數學基礎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抽象成數學的模型,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循環推進。
2、在數學開放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數學開放題能體現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過程是探究的過程,能體現數學問題的形成過程,體現解答對象的實際狀態,數學開放題有利於因材施教,可以用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成功感,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感。將數學開放題用於學生研究性學習是十分有意義的。
開放題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數學開放題作為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一個切入口,促進了數學教育的開放化和個性化,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放題通常是改變命題結構,改變設問方式,增強問題的探索性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對命題賦予新的解釋進而形成和發現新的問題。數學老師就應該充分的利用研究性學習的機會,編制數學開放題,提高學生運用的能力。但無論是改造陳題,還是自創新題,編制數學開放題都要圍繞使用開放題的目的進行,開放題應當隨著使用目的和對象的變化而改變,應作為常規問題的補充。用於研究性學習的開放題盡量能有利於解題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編制的開放題應體現某一完整的數學思想方法,具有鮮明的數學特色,幫助解題者理解什麼是數學,為什麼要學習數學,以及怎樣學習數學。
三、在社會實踐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在數學研究性學習中,社會實踐是重要的獲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了解並親身參與取得了第一手資料,可以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予以解決。
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對於高中學生而言,要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具體說來,主要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參加社會活動的能力。例如讓學生嘗試研究"銀行存款利息和利稅的調查":先讓學生制定調查研究專題,從教科書、課外閱讀書以及網路中查找有關銀行存款利息和利稅的內容,由學生自己根據實際需要,分組到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國稅、地稅等相關部門進行原始數據的搜集,通過對原始數據的分析、整理,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在研究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們發現研究數學的樂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要把握指導的度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並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進而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這一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既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學模式包辦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也不能放任自流,不聞不問。要達到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教師的指導必須把握一個度。
由於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而社會生產、生活以及學習中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不同類型的問題適宜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解決,換一句話說,不同類型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模式或者叫研究模式。因此,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初始階段,就應該讓他們熟悉和掌握盡可能多的研究模式,如我們要讓學生熟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文獻資料查閱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時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樣的課題適合什麼樣的方法。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以及合作者,也就是說,教師應以平等身份主動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通過與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應指導學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教師應作好課題研究的組織協調工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信心。
總之,"研究性學習"旨在將學習更多地看作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由對知識的認識過程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索過程;由對知識的認知掌握轉化為對問題的研究解決。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斷地用探究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去認識、發現、改變與創造,真正使今天的學習成為明天參與和改造社會,從而獲得發展的基礎。通過主要採取研究性學習方式實施的數學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數學、掌握和運用一種現代數學的學習方式,學會主動學習、終身學習,而且可以促進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的改變,學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學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

3.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背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影響學習的情景因素分析,濃厚的興趣對學生學習、理解知識、激發學習動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直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數學教學,只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和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素材,創設生動有趣,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就能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學生在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開展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歸納、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學習中呢?下面來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情景創設注重有效導入,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一堂課頭開的好不好,是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關鍵。導入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才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例如:為了讓學生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誰買的便宜」一課時,結合內容,創設情景,讓學生親身經歷買賣過程,我讓每個小組都用「錢」去買不同「超市」的同一商品,當然兩家「超市」的標價是不同的,到底哪家的便宜,學生要在「買的」過程中計算出商品的單價才能比較,而在計算的過程學生又討論了演算法。這樣通過精心構思,巧妙而有效的導入,能使學生聚焦課堂,並能引起學生濃厚的求知慾望,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所以設計出好的導入方式,是為課堂教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實,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情境導入法、故事導入法、巧設游戲導入、媒體導入、實踐操作導入等等。在教育教學知識引入時過,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的任務,具體的教學內容,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靈活多變地加以運用,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入」的巨大作用,激發求知慾,喚起學生積極思維,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堂課之中。
二 情景創設強調實踐性,培養應用意識
讓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在操作活動中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從而獲得基礎的數學知識和基本的數學技能。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就要求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師要設法讓學生的所學能夠在生活中加以運用。這就要求我們要做有心人,在教學完相應的知識以後,通過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們聯系日常生活加以運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我讓學生先觀察紅領巾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由角構成的實物,讓學生通過感知實物,初步獲得角的感性認識。教師再引導學生摸一摸、畫一畫,觀察、發現、探索角的特徵。最後,讓學生說說周圍哪些事物的角。學生就加深了認識,將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了。如學習《米、厘米的認識》後,組織了學生量一量桌子有多高?學生自己身高有多少?等活動,創設生活情境,體會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服務於現實生活的意識,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三、情景創設的趣味性,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能創造一個歡樂和生動的教學環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活動,使數學學習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創設讓他們感到有趣、有挑戰性,能激起他們好奇、好勝的情景。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主題圖,開展想像以故事、游戲等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和運用電教媒體,把形、音、色、光融為一體,創始動態化教學情境,使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起來,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中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獲取新知識的慾望。
四、情景創設要注重結合學生實際
我們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我們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創設情景,設計一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情景,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結合起來,採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到數學問題親近好學,自然就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已有知識儲備和情感認知,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產生教與學的共鳴,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
五、情境創設要注重探究性教學
探究是指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創設情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自覺努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一種方式,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去解釋或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過程。因此探究性學習的核心要素是問題,教師在創設探究情境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學力等因素,讓不同智力的學生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探究方法。另外,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變化,數學學習的本質不能變,在教學中,情景創設要突出數理,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化的熱鬧場景,而要依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根據數學知識創設問題情景,讓索探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實效。
六、情景創設要體現數學文化價值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對學生要「學什麼」及「懂得什麼」更加關注,似乎一直以來,數學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都是枯燥無味,沒有魅力的,然而數學本身在人類發展歷史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文化價值。數學教學應當承擔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重要職責,在創設情景中讓學生對數學的發生與發展過程有所了解,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有趣、數學的廣闊、博大和數學的底蘊、價值後,去熱愛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七、情景創設要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
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師生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包括情感系統和認知系統兩方面的信息傳遞,在教法要誘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堅定的學習意志、不斷增強的學習自信心等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即是學習的動力又是學習的結果,不僅對學生當下的學習產生作用,甚至還會影響其今後人生。因此,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體現情景創設應貫穿於常態課堂教學中,在學習過程中創設的情境要隨時隨地存在的數學知識上,使整個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生活化,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生活素材與整個課堂教學的自然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愛學習,愛數學,並培養了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和知識去解決和完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的創設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在新標准新理念的指導下,因地制宜,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讓情景創設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始終,只有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的積極思維創設了良好的情境,而且還將它貫穿在整個教學中,使教學過程對學生注意力始終有一種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全面育人的質量。

4.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幾點研究

(一)、淡化形式——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新課改實施以後,課堂教學往往流於形式,效率不高,表演痕跡明顯,往往有走過場的現象,甚至教師對好課有這樣的誤解:創設情境導入、學生討論、合作學習、多媒體課件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但初中數學有很多知識,如代數式、公式、證明、法則是需要言簡意賅、直奔主題的。例如講去括弧,就可以讓學生運用乘法分配律化簡代數式想x-3(2x+6),就沒有必要創設情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教學應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材中許多章節都有小組合作學習的課題,但是一味的讓每一節課都追求小組合作、小組討論,只會讓學生變的華而不實。如何有效進行小組討論有以下幾點教學策略供參考:
1、小組分組的有效性
部分教師為了方便,一般是讓學生前後左右為一小組,但是由於沒有充分分組導致有學生偷懶、遺忘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現階段一般採用異質分組,目前比較流行「異質分組」,也就是按學生的性別、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認為在小組中保持差異可以有效的促進優勢互補。
2、教學中要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和個人責任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他們需要知道為什麼要進行合作,合作學習有哪些要完成的目標,如果目標不明確,那麼合作往往就流於形式。
3、教學過程中找准合作的機會
在合作教學中,教師對教材處理和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響課堂合作的氣氛和效果。那合作學習什麼時候適用呢?在個人操作難以完成時;在學生產生疑惑時;在解法不一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解答「開放性」或「探索性」等問題時。
形式化的課堂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是不明顯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應設計最合適的課堂教學方式,關注實質,淡化形式,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二)、明確目標——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指導方向
實施這一策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明確表述課堂教學目標;(2)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3)有效實施教學調控策略。我們可以看出有效實施教學調控策略由其重要,教師發揮積極調控的有效性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自我調控,可以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調整教學目標。二是細節調控。三是教師要靈活調控。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教師在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時,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才能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三)、先做後講——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
「先做後講」是讓學生先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會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這里「講」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講,給出問題,總結步驟,感悟思想方法等;二是學生講,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例如:引導學生掌握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先提出問題:畫任意一個四邊形、三角形、五邊形的內角和,用量角器量一量每個內角,你發現了什麼?再計算外角和,你有什麼發現?再推廣問題:多邊形的內角和和外角和與邊數之間有規律嗎?(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後填表)
先動手操作、實踐,後講感悟、體會,既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抓住學生的重點,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四)、整合教材——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教學方法
難度適中的課堂教學內容是衡量有效教學的另一個維度。課堂教學內容太多或太少、太難或太易都不利於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一個優秀的教師除了有較強課堂管理能力外還得有較強的教材開發和整合能力。
在有效的課堂教學里,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曲線和教材知識結構的安排,充分捕捉和利用課堂動態資源,因書、因課、因時、因生、因情對教材進行開發和整合、補充、刪減或更換。教師要准確地把握每節課的重點、難點,有效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實現有效課堂教學。
(五)、變式練習——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
初中數學主要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方法,所以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設計梯度清晰的適度的「變式」,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正確理解,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例如:在學習同類項時,可以安排如下變式:
變式1:判斷下列是不是同類項:
6xy與xz 5.5與4
變式2:已知兩個單項式是同類項,求各字母的值。
變式3:同類項與絕對值聯系在一起,求字母的值。
可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操作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有模仿、記憶形成基本技能的過程,但低層次的學習並不能達到是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所以,適當的進行變式演練是提升數學思維的必要手段。
(六)、互動活動——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師生關系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實際上是師生雙方以自己的固定經驗(自我概念)來了解對方的一種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方式。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目標重心在於改變學生、促進學習、形成態度、培養性格和促進技能發展,完成社會化的任務。學生的

5. 如何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

如何在高中數學課中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呢?
一、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求知慾是人們思考研究問題的內在動力,學生的求知慾越高,他的主動探索精神越強,就能主動積極進行思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可採用引趣、激疑、懸念、討論等多種途徑,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以幫助學生走出思維低谷。在講授新課時,我們可根據課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懸念,急於要了解問題的結果,而使學生求知慾望大增。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採用生動活潑,富有啟發、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鋪墊了基礎。
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是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而展開,經過學生直接參與研究,並最終實現問題解決而結束。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當學生學習一章新的知識、乃至一個新的定理和公式時,對學生來說,就是面臨一個新問題。事實上,課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證明、推導本身就是一節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好材料。比如,三角函數中,正弦、餘弦誘導公式的推導;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研究;直線與拋物線的位置關系;等等。以某一數學定理或公設為依據,可以設計適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進行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一般規律,體驗研究的樂趣。
二、在數學問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在課堂上要形成"問題中心",把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搬進課堂內進行研究,使課堂成為問題展示平台、討論與辨析的場所。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就是要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帶著探索問題的強烈慾望來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處於積極活動之中,他們所得到的知識就比較深刻、扎實。教師將研究性學習的思想和方法體現在教學全過程,緊密結合教材中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實際問題滲透學生自主創新性的研究型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發展個性特長,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教師要努力促進學生提出問題,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反思;促進學生討論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培養質疑精神;促進學生自覺地把問題專題化。
我們開展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親身體驗問題。數學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我們研究性學習提供了許多研究的方向,數學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都是滲透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載體。
1、在數學的應用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改革傳統教學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狀況。使學生能將學到數學知識能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也是我們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利用數列知識解決購房、購車分期付款問題,利用函數求最值的方法解決現實生活中最佳方案問題,等等。帶動學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數學研究性學習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真正的做到使學生學以致用。數學的應用不僅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學生的社會調查與實踐,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現數學問題,研究數學問題,建立解決各種問題的數學模型,這樣學生一方面能用所學的數學基礎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抽象成數學的模型,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循環推進。
2、在數學開放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數學開放題能體現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過程是探究的過程,能體現數學問題的形成過程,體現解答對象的實際狀態,數學開放題有利於因材施教,可以用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成功感,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感。將數學開放題用於學生研究性學習是十分有意義的。
開放題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數學開放題作為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一個切入口,促進了數學教育的開放化和個性化,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放題通常是改變命題結構,改變設問方式,增強問題的探索性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對命題賦予新的解釋進而形成和發現新的問題。數學老師就應該充分的利用研究性學習的機會,編制數學開放題,提高學生運用的能力。但無論是改造陳題,還是自創新題,編制數學開放題都要圍繞使用開放題的目的進行,開放題應當隨著使用目的和對象的變化而改變,應作為常規問題的補充。用於研究性學習的開放題盡量能有利於解題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編制的開放題應體現某一完整的數學思想方法,具有鮮明的數學特色,幫助解題者理解什麼是數學,為什麼要學習數學,以及怎樣學習數學。
三、在社會實踐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在數學研究性學習中,社會實踐是重要的獲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了解並親身參與取得了第一手資料,可以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予以解決。
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對於高中學生而言,要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具體說來,主要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參加社會活動的能力。例如讓學生嘗試研究"銀行存款利息和利稅的調查":先讓學生制定調查研究專題,從教科書、課外閱讀書以及網路中查找有關銀行存款利息和利稅的內容,由學生自己根據實際需要,分組到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國稅、地稅等相關部門進行原始數據的搜集,通過對原始數據的分析、整理,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在研究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們發現研究數學的樂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要把握指導的度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並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進而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這一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既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學模式包辦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也不能放任自流,不聞不問。要達到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教師的指導必須把握一個度。
由於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而社會生產、生活以及學習中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不同類型的問題適宜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解決,換一句話說,不同類型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模式或者叫研究模式。因此,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初始階段,就應該讓他們熟悉和掌握盡可能多的研究模式,如我們要讓學生熟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文獻資料查閱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時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樣的課題適合什麼樣的方法。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以及合作者,也就是說,教師應以平等身份主動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通過與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應指導學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教師應作好課題研究的組織協調工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信心。

6. 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你是現職教師還是還沒有上崗的教師。現職教師可以問你的指導教師或區級教研專員,因為各地的情況有不屬一樣,有的地方有自己的模式。一般講來,有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數學活動課。每節課的環節因內容而有所不同。要講完很費時間的。

7. 如何把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結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可見,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僅來自於教材,還來自於現實生活。既然數學來源於生活,那麼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就應該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生學起數學來才會感到自然、親切、真實,才能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促使學生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想方設法來探索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一、從生活入手,創設樂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由此看來,我們數學教師要善於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使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感到數學來自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如我在復習統計圖(小學畢業班復習課)時,我讓學生談談自己本地的陶瓷企業,然後我出示"泉州創意集團"、"福建佳美集團"和"福建冠福家用"等企業圖片及有關數據,為了反映生產信息,該如何制圖與製表?本節課我就此切入,學生很興奮,說了好多:怎樣繪制統計圖、怎樣製作統計表……有的學生還沒等教師布置任務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動起筆來了。從而,為後面的復習統計圖及統計表創設了樂學的氛圍。
二、從生活取材,合理整合教材。
知識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我們的數學教學要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努力挖掘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如教學《求平均數》時,我們可設計這樣的"生活情景":這學期我們班的4個單元數學成績分別是93分、95分、94分和98分,那我們班的4個單元數學成績平均到底是多少分 ? 這是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同學們爭著說:"把98分多的一部分拿給94分和93分的……"這是數中的移多補少問題,"移"的要拿多少,"補"的要添多少?每個單元平均多少分?學生有了熟悉的經驗,有了探個究竟的心理存在,學習興趣必然大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這樣的數學教學,用創設生活場面,引導學生深人生活、社會多方面的去探究,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既培養了學生應用、創新能力,又提高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慾望。
三、設活動場景,生活中做數學。
數學知識雖然抽象、枯燥,但大多可以反映生活。如果我們在課堂中讓學生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不僅使課堂氣氛熱烈,而且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這節課時,我事先讓學生帶來皮尺或鋼尺等,讓學生充當油漆師傅,計算顏料的數量。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輕易理解圓柱的表面積與底面周長、高有關系。如"底面周長是30厘米,高4米,如果1千克顏料約塗10平方米,要油漆這樣的12根柱子需要顏料多少千克?"學生能很快算出結果是1.44千克顏料。雖然有小部分學生只知道結果,不是十分清楚其中的計算過程,但到了看教材的例子就能輕易理解了,學生探究圓柱表面積的目的已達到。學生還從中學到了一些生活常識,比如油漆柱子與垃圾桶又不相同,懂得有的是算一個側面,有的是算側面加一個底面,有的是算一個側面加兩個底面。從以上課例中我們知道:學生實際上已經有了初步的生活常識,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去挖掘這些知識,不把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割裂開來,學生就不再對數學學習感到厭倦。
四、重課外拓展,解決生活問題。
學生從生活中學到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於現實中去,這樣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活動,實現數學觀念的構建,促進數學知識內化。由於實際問題是錯綜復雜的,因此,只有讓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後,才能得真正地鞏固好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利息"後,我讓學生們到銀行去調查存款和貸款的有關利率,讓學生在父母陪同下到銀行去存款或取到期的款。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就可以將已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使學生明白存款既能賺到利息又支援了國家的各種建設,銀行的利潤主要是來自存款和貸款的利率差。這種拓展活動使學生深深的體會到在社會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各種問題。這樣做,就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同時又從課外拓展中進一步了解了社會。
總之,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課程標準的體現,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與靈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獲得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在實踐體驗、實際生活中嘗試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中的聯系,即數學來自生活實際,數學又應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8.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報告怎樣寫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中期報告

結合我校進一步推進、深化課程改革和全力打造高效課堂的實際需要,根據省教育學會和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要求,現就課題的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改革實驗在我校已進行十多年來,小學數學教學經歷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的洗禮,數學教學煥發著新的活力。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受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經濟文化的影響。我校小學數學的教與學還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小學數學教師「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的現象比較普遍。第二、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還未得到根本改變,教學過程仍然以教師控制為主,學生參與率較低,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為教與學的阻礙。第三,學生在課堂上聽的多,練的多,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展現思維與產生思維碰撞的機會較少,參與面狹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人。第四,學生的學習潛力是無限的,但沒能被有效激活。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既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同時也能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充分提供從事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動手實踐、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可見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探究問題、學會創新,並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獨立自主地學習,成為教學活動中自主探索和自我發展的主體。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追求的最高教學境界。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於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確立「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徹底改變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交流使所有學生能有效地學習,以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這正是本課題的理論和實踐上具有研究價值的地方。我校作為湘西地區的窗口實驗小學,也必將有力地推進湘西少數民族地區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讓湘西的孩子真正的沐浴素質教育。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國外的有效教學思想較為系統,表現為重視教學效率和尋求有效教學方法(模式)與途徑。以杜威為代表的「進步教育派」應運而生,提出了以「學生」、「經驗」、「活動」為中心的「指導——發現」教學模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步改變過去傳統的「二維對立」——非好即壞的思維方式,開始重新審視教育史上對立的兩派教育主張,在看到它們觀點對立的一面的同時,更多的研究和發現它們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教改理論和實踐,都是摒棄極端,博採眾長。反映在有效教學的研究上,表現為有效教學模式的研究出現了多樣化、綜合化的發展態勢。現在影響較大的有效教學模式主要有: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模式,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實驗模式,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模式,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模式,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模式,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模式、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阿莫納什維利的「合作教學」模式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工作者在借鑒國外教學模式和總結自己經驗的基礎上,對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吸取外國教學模式之所長又具有我國特色的教學模式,可謂雨後春筍。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效教學模式有:「指導——自學」教學模式、「引導——發現」教學模式、「目標——導控」教學模式、「情境——陶冶」教學模式等。此時的有效教學開始朝著建構多元化、情境化、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方向發展。人們更加關注教學實踐的豐富性和教學模式的靈活應用。
目前國內影響較大的、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高效課堂等模式。
綜上,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都為我們的高效課堂實踐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範式和借鑒。高效課堂是雙向的行為,要達到高效,教師和學生各需付出怎樣的努力才能真正達到高效性。這是本課題研究意義之所在。
三、課題的界定
高效課堂:指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徵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激發的愉悅交往過程。
教學策略:本課題是指從評價策略、導學案、班組文化建設、課堂模式4個方面開展實踐研究,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四、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2.發展性教學理論。發展性教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進兒童一般發展要求的教學。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3.發現教學理論。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通過對一些事實和問題的獨立探究,積極思考,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在教師引導下,依靠教師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回答和解決問題,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
4.有效教學理論。 "學習中心論"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強調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上。它強調: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發展。
五、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和總結出一套適應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願學、想學、樂學,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有效學習的能力。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最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六、研究內容
1、評價策略
高效課堂教學評價、「智慧學習」成長評價、「智慧學生」成長評價、小組評價
2、高效課堂模式:自學、展示、反饋。
3、導學案編寫。
4、班組文化建設。
七、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重視理論指導的基礎上,強調實踐和探索,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
2、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收集有關問題或現狀的資料,從而獲得關於課題研究的相關事實,並形成關於課題研究的科學認識。
3、經驗總結法。通過對平時實驗過程中的資料和積累的經驗不斷分析、總結、提煉升華,歸納成文。
八、研究過程及階段成果
(一)成立了高效課堂督查考評組
課堂督察考評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年級副校長為年級組第一責任人,校中層領導、學科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為成員,每天到課堂檢查、聽課、指導、反饋。
(二)班組文化建設
1.班班配備先進的「漢王互動式多媒體」
學校多方籌措資金150餘萬元為全校50間教室安裝了先進的「漢王互動式多媒體電子白板」和四面移動式黑板,為學生創建科學便捷的展示交流互動平台。
2. 加強班級文化和小組文化建設
撤消講台,讓教師走下講台,成為名符其實的參與者、合作者。學生座位由秧田式變為小組式,面對而坐。全校每個班都有班名、班徽、班規;小組有組名、組徽、組訓。各學習小組分有助教、學科組長、紀律組長等,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職責。
3.學習小組建設
①組建小組,落實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主要是兩方面的操作,一是形式上的操作,主要責任人是班主任。二是內容上的操作,主要責任人是任課教師。
②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上的操作
我們在實踐中探究出了適合附小大班額下小組人數是6——8人一組最好。組數太多,不易交流和考核。組內人數太多,組內距離感較大,不宜組內交流討論。按學習能力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堅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層次學習理念。各組同學面對面坐成兩排,朝北朝南坐,而不宜朝前朝後坐。這能更好利用兩頭黑板,便於學生觀看。各個小組自成一塊,相對獨立,各個小組自成一塊,有組的形式,有組的感覺,有組的范圍。同時小組間有距離,易於學生走動交流。每個小組要按優中差、男女生合理搭配,分配均勻。具體位置坐法是2個差生夾在中間面對面,2個優生和2個中生呈對角線坐。這樣做,一給2個差生有同類感,親近感,而減少距離感、層次感和自卑感。二給差生以包圍式溫暖,四周式幫扶。三給優中學生以合作提高的機會。每個小組確定一位成績好、責任心強、有管理能力的擔任組長,管理本組全部事務。給小組以獨立感、責任感和榮譽感,而不是隨大流,跟著走。每個小組確定組名,組訓,口號。便於考評、管理和交流。每個小組的成員在定期考核後可以調整重組,在以後時機成熟時,組長可以組內選舉,三類學生可以分類,分檔自由組合。
③分組合作學習內容上的操作
分組合作學習的落腳點和支撐點不是把學生分成小組就行了,而是分組後在課堂學習中,給學習小組以問題和任務,讓學生覺得分組有必要,有好處,讓各小組有事可做,讓成員能合作,能交流,共同去做。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按照以下六步流程促進小組合作學習。
明標激趣
提出問題。(學習目標、任務或習題)讓學生知道要干什麼。分解任務。這步是讓學生知道本組或自己要干什麼,任務要具體。
自學階段
這步體現分組合作是個人探究基礎上的合作。先獨學,再小組,才能有效發揮個人才智和集中集體力量。當然,如果探究項目較大,內容較多,也可再分工或共同探究。
組內展示
堅持小組討論「先一對一分層,再組內集體討論」的原則,先讓同層次學生AA,BB,CC對子學進行討論,然後小組對綜合討論中不會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堅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層次學習理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實現「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最終實現小組團隊的整體學習目標。
集體展示
這步讓全班學生共享學習成果,體驗學習成功喜悅,交流不同的體會和感受。給潛能生更多的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對他們每一點微小進步,教師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揚,即使答錯了,也要肯定他們的精神,一點一點地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勇於參加到小組的學習和探討中來。這需要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心裡時刻記著他們,關注他們。
評價反饋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生展示後,能讓學生質疑點撥評價的要讓給學生,學生不能做的或者做不到位的,由老師進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獨到新穎之處和錯誤不足之處進行恰當的點撥評價總結,使學生學習再上一層次。
④規范實施,有效的管理分組合作學習。
學生分成小組學習,不再是面對背而坐,而是面對面而坐;不再是一直坐著不動,可能隨時要走動;不再是有序舉手同意後發言,可能隨時都在發言、討論、甚至爭辯等等。所有這些新的表現都需要管理好,促進學習有序進行,達到活兒不亂之效。組織管理好分組學習對長期順利實行分組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實行初期。
⑤健全機制,有效的考評分組合作學習。
對分組合作學習有評價反饋,這是學生成長的需要,這是改進教學的需要,這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需要。沒有評價反饋的分組合作學習是不完整的學習。如何實行評價,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建立小組評價機制和體系。一日一評,一周一評。學生評學生,老師評學生。
2.建立分組合作學習獎懲制度。對學生,對小組,對班級的評價後,要有說法,有具體體現,有表揚激勵手段,也有批評整改措施。這可以和管理獎懲相結合進行。
3.評價反饋要注意時效和力度。隨堂評,定期評。平時小評,期中,期末大評等等。一定要及時進行,拖久了評價反饋也沒有實際意義。
4.評價後一定要有記錄,這是對評價的重視,也是對學生、老師的尊重和負責。最好每生建立一個成才檔案袋。要確定哪些材料要裝進檔案袋。
(四)編寫導學案
1、導學案的形式
導學案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准備、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達標反饋、拓展延伸等幾部分。
學習目標:是教師向學生呈現的學習任務,一定要簡明扼要,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只是給學生看的,切忌照搬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要把教學目標轉化為真正的學習目標,要用具體的行為動詞如「記住、會畫、會寫、弄清、說出」等,盡量迴避難以把握的要求,如「了解、理解」等。目標要簡潔、准確、清晰、全面,一目瞭然。
知識目標:是指學知識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如、知道、會背、運用等。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學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標:按照課標的要求,所涉及的是學生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三方面的目標。
學習准備:(知識鏈接)(復習相關知識或引入與所學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知識。)目的在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
自主學習:學生在導學案的引領下,自學教材或實踐操作。自學教材的過程中,注意對教材內容的體會和感悟,劃出重點並進行必要的記憶或理解,同時用特殊符號標注出疑難問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注意觀察、記錄實驗現象,並根據現象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得出自己的結論。
合作探究:是自學的核心內容,要突出知識重點,分解知識難點,要有探究價值。可以是基礎知識相關概念、解題方法的探究,也可以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探究。
展示提升:展示必須是學生深入探究的問題,無論是組內小展示還是班內大展示都要明確展示是提升,絕不是各小組對導學案上問題答案的重復性講解,統一答案。展示內容應是組內或全班帶有共性的問題、易錯的問題和引導學生重點展示自己獨特的思考、發現的一些規律等。課堂要展示的既有學生對學習目標中重點內容的解讀,也有學生學習過程中新的發現和感悟,還應有本組學生不能解決的疑惑,更提倡有就某一問題的獨到見解和認識。
引導點撥:所謂「點」,就是點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引導要貼近學生,為學生所想所望,要讓學生有思維的空間,點撥分析不是就題論題,而是思想、方法的提升,要簡明扼要,切中要害,具有啟發性、指導性。要善於分層推進,逐步化解難度,讓學生漸入佳境。
檢測反饋:題型要多樣,量要適中,最好5-10分鍾可以完成為佳,難度適中,要注意雙基、分析思考和綜合應用相結合並體現層次性,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建議可設置選做題部分,促進優生成長。規定完成時間,要求獨立完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及時反饋矯正。學生做完後要展示,老師或助教要給出及時的顯性評價,以激勵士氣。
2、導學案的課時要求
導學案與相應的教學設計相輔相成,導學案的編寫以課時為單位,一課一案。
3、導學案的編製程序
導學案的編寫要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先由主備人「個備」,再返回學科組「群備」。主備人根據大家的建議進行完善、修訂。任課教師拿到導學案後再根據本班具體學情進行「復備」,這樣,導學案方可進入課堂使用。
(五)打造「智慧導學」高效課堂
以「享受學習,幸福成長,創造未來!」價值追求,構建「智慧導學」高效課堂模式:即點燃智慧准備學→開啟智慧自主學→發揮智慧合作學→展示智慧交流學→提升智慧創練學→拓展智慧應用學。
讓學習發生在學生身上,讓智慧在思維碰撞中綻放。通過學知識,獲得方法,形成能力,提升智慧。
智慧導學核心是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智慧,指導學生應用自己的智慧,協助學生發展自己的智慧,激發學生創造自己的智慧,激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智慧!
課堂操作步驟:
第一步:自己學,學會會的,找出「不會的」
第二步:(帶著問題去解決問題)「對學、群學,學習不會的」
第三步:組內展示「學會的」和不會的問題
第四步:班內展示「學會的」和不會的問題
師生質疑、補充、點撥、提升
第五步:達標練習
第六步:整理導學案:找出自己的難點、問題並記錄糾錯。
(六)研究成果及效果
1、構建智慧導學高效課堂模式
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既符合學生求知發展的規律,又體現新課程的要求。數學新知識不是教師先教,而是先讓學生在情境中去猜想和試做;學生回答的問題或試做的題目對與錯,不是老師去評價,而是先讓學生去互相評議;數學新知的規律與活動,不是教師去演示,而是同學們去探索、展示、總結。同時,快樂體悟學習策略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快樂感。
2、編寫了1~6年「數學智慧導學案」。
3、制定出了吉大師院附小高效課堂基本規范。
①《導學案編制與使用基本規范》
②《小組合作學習基本規范》
③《課堂模式基本規范》
④《技術與方法應用基本規范》
⑤《課堂文化基本規范》
4、評價方式的轉變--初步形成了高效課堂評價體系。
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注重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評價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評價方式的改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改變評價方式,不再用考試分數評價學生,考試也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准,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能力。
①智慧學生成長評價②智慧學習成長評價 ③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細則
④高效課堂教學評價表⑤班級高效課堂建設評價表
5、建立民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
高效課堂的構建,增加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得多。在學習中,師生間的關系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間能夠平等對話與交流,真正體現教學的民主。
6、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
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鼓勵、尊重、賞識、愛護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服務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激勵者。
7、學生的變化
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有較大轉變,學生更加喜歡學習了。他們可以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具有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能夠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會了評價,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學習」變為「主動發現學習」。
①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學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把學生當作裝知識的「容器」,沒有思維的碰撞,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被動、依賴、喪失主動性,過於服從權威,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現在,我們的學生主動學習,尤其是在課堂上經常提出質疑。
教師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起初學生不知道怎麼提問題,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與指導,學生們慢慢得學會了發問,學會了質疑,使課堂上充滿了智慧火花。
②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過去學生學習途徑、手段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提問傳授知識。學習主體獲取知識和技能主要甚至唯一依靠教師直接傳授,缺乏更多的學習途徑和手段。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現在,我們的教學中注重學生同伴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將自身的學習行為有機融入到小組或團隊的集體學習活動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時,展開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每一位學生都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他人共享學習資源。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轉化和消除學生之間過度的學習壓力,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溝通,形成學習的責任感、培養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質。不同層次的同學都有奮斗的目標;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感、快樂感不斷增加;讓同學感受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快樂的;在民主、平等、尊重的氛圍中學習。
九、存在的問題
1、學習時間內學習內容難以完成。學生思想活躍,創新意識強,教師不能充分考慮、估計課堂上可能產生的多種變化;由於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手段豐富,給教師駕馭課堂帶來了困難。
2、導學案編寫問題導學性不夠,學法指導不夠具體。教師對教材重點內容編排意圖的理解和設計是影響高效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沒有很好地設計怎樣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有些學生還不太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麼。
3、評價不夠到位。個人評價、小組評價、班級評價、學校評價還沒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4、小組建設不夠到位。
十、下一階段的任務:
1、精心編寫導學案。
2、進步完善課堂模式研究。
3、加強班組文化建設。
4、建立校、班、組、個人評價機制、樹立榜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完善高效課堂督查考評制度。

9. 如何構建有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題研究

1、課題提出的背景

十五大報告提出:「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高素質

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關繫到「21世紀社會主義的全局」。當今時代,高科技的迅猛發展需要人們具有收集、分析和處理資料及信息的數學素養。現代社會需要人們掌握較多的數學知識去統籌優化、分析與決策。各種統計表、比例、分數、小數、百分數……頻繁傳遞大量的信息,數學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各個領域滲透。

作為數學領域中的基石——小學數學,擔負著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數學過程的基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度四個方面。這幾個方面的發展是交織在一起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激發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做人。

我區從2003年秋季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至今,實施素質教育已從理論層面逐步向實際操作層面轉化。教師的教學理論、教學行為在實踐中也正悄悄地發生變化。但在可喜的同時,我區教研員深入城鄉小學的數學課堂,仍發現還有部分課堂沒有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傳統;教學設計封閉、過於機械和程式化;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承,過分強調接受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實效性不強的問題。為了徹底扭轉這樣的狀況,達到《數學課程標准》提出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目標,我區教研室小學數學以創新精神為指導,設計了以教材目標、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氛圍、教學過程為體系,以「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領域為內容的《構建和諧數學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課題研究。該課題的提出和發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我們認為,此項實驗研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抓住了我區小學數學發展的根本問題,只有和諧的數學課堂,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2、課題意義

(1)有利於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法。

(2)有利於教師深挖教材,實現開放式教學。

(3)有利於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滿足學生的情感體驗。

(4)有利於加強小組合作的實效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小主人。

(5)有利於師生的共同發展。

二、研究原則

1、客觀性原則

構建和諧數學課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研究中,我們學習了全國相關研究成功的著述,系統整理了「七五」以來我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為該課題實驗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我們結合自身的力量和特點,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開展實驗,全心全意為全區師生的和諧發展服務。

2、系統性原則

和諧數學課堂,是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氣氛、教學過程的有機整合,是不可分割的一個系統。我們始終堅持系統性原則,對「構建和諧數學課堂」各要素進行總體認識,對「系統」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關系整體分析,確保達到更全面地分析問題和研究問題的目的,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整體優化。

3、優化性原則

構建和諧數學課堂教學體系實驗研究,就是要實現全區小學數學工作的整體優化。科學的教育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效益。培養一支教科研自主發展的中心組教師隊伍是當務之急。培養全區小學生有良好的數感和創新能力,是實現全區小學數學工作整體優化的關鍵。

4、協調性原則

構建和諧數學課堂體系實驗研究是動態的、立體的、多維的。這項工作涉及到科研人員、教育行政、教研人員、教師、學生等多方面。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工作的基本策略是在協調中達到綜合平衡,以科研人員、教研人員為先導,指導教師積極研究課堂教學藝術,所有教師互相配合,互相調節,以確保和諧數學課堂教學體系在研究中相對平衡,時空、人員配置更合理。

三、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生科學的教育教學技藝。

——教學目標多項化,認知、情感、能力三維目標和諧共進。

——教學活動主體化,讓學生充分活動,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

——教學方法靈活化,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被動參與向主動參與轉化。

——教學氣氛民主化,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教學形式多樣化,加強「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教學過程動態化,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求異思維。

2、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全區小學的數學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全體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體現,各類學生的情感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得到真正發展;一批痴心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名師、特級教師涌現出來,章貢區小學數學教改力度進入全省前列。

(二)研究內容:

1、數與代數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

2、空間與圖形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

3、統計與概率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

4、實踐活動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

四、研究過程:

(一)研究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結合個案研究,採用錄像技術、案例分析、經驗總結、學生訪談的手段記錄課題實施情況,通過階段小結和評價對研究的整個過程進行調控。

(二)實施情況

1、准備階段:(2006年8月-2006年9月)

(1)調查摸底,提出課題。

(2)申報課題,批准立項。

(3)成立課題實驗組織機構。

(4)制定實驗研究方案。

(5)培訓相關教師,組織加強理論學習。

2、研究實施:(2006年10月-2007年6月)

(1)討論修訂方案,明確本實驗目的、意義、內容方法及操作步驟。

(2)每學期初學習鑽研、制定計劃、探討全學期實驗目標及重點方法。

(3)以學習、討論、個人嘗試、研討課、互相交流為主要形式,邊學邊實驗邊研究。

3、總結階段:(2007年7月-2007年9月)

(1)問卷調查,反饋信息,收集資料。

(2)資料整理,分類歸檔。

(3)寫出實驗研究報告,總結、撰寫論文。

(4)接受評估驗收。

五、研究成果

(一)構建和諧數學課堂的策略

1、在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中走進和諧。和諧社會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即人與人的和睦相處,是保證社會機體均衡發展的基礎。那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關系如何,便是構成了課堂這個「小社會」能否和諧,學生能否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的主體。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與人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教師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關系是平等合作關系,沒有任何歧視、批評。教師要把微笑、鼓勵的掌聲、帶進課堂,教師要用具有感染力的語言,貫徹於教學中,允許學生自由發言、自由討論,提高學生的協作、交流、探究等多種能力。

2、依託教材走近和諧。在課改教材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因素。從一組數據,一幅美麗的圖畫等,都能讓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依託教材從事教學活動的同時,對教材進行「深度加工」——積極選擇,有效重組及完善整合。如在進行空間圖形領域「長方體的認識」教學研究中,設計以下教學環節:l、師生談話。出示粉筆盒、紅磚等物體,學生指出他們是什麼形體。2、師生問答。學生舉出一些屬於長方體物體的例子。3、師生共同操作演示。教師和學生用刀削蘿卜,認識面、棱、頂點。4、小組討論。長方體的特徵。在以上教學過程中,對於教學內容的呈現採取了不同的方式,有文本呈現、直觀演示、實驗操作、觸摸感受、媒體展示等,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使用教材,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數學、用數學。

3、在預設生成中走進和諧。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如今的課堂正呈現出「剛性向彈性轉變」的趨勢,更關注過程的體驗,關注過程體驗中即時生成的東西,在「動」的過程中涌現新思想、新創意。學生是靈動的生命體,在豐富而又千變萬化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常會有許多預料不到的現象產生。面對這些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如何及時捕捉,讓它成為教育教學的契機這不僅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前對所要教學的內容進行徹底研究,預設其中的教學價值,對教育對象的認知起點,學習狀況進行提前預設更需要教師一雙敏銳的眼睛,並隨時進行價值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應大膽放手讓所有學生去探索,相信他們。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開放廣闊的探索空間,仔細體會各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方法,必要時給予評判、點撥,決不可做過多的限制或超前點撥,更不要對其發現作任何預置的「圈套」,以學生的自主發現、探究為主,激發全班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這樣,達到了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注重了教學過程的全方位和諧。

4、在環境與氣氛的渲染中走進和諧。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助推器。數學學科由於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學生往往感覺到乏味、單調、枯燥,遠不如語文等學科富有情感的學科那麼有吸引力。所以,教師要針對數學學科和小學生好奇、好問的特點,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富有挑戰性的氛圍,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二)建立和諧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1、交往互動型課堂。

(1)平等對話。化解師生間、生生間森嚴的壁壘。一方面做到師生平等。在交往互動中承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應有的權利,給予學生主動發言、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做到生生平等。老師不能在課堂教學中使一部分學生成為交往互動的「貴族」,另一部分學生淪落為交往互動的「奴隸」。要實現師生平等,老師就應該學會「屈尊」、「傾聽」;要實現生生平等,教師就要學會調控自己,消除自己對學生的偏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平等對待學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相互尊重。做到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真實的內心體驗和情感。教師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要重視學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認知關繫上,教師不能以成人的認知方式去要求學生,不能忽視學生自己的認知方式;在情感受關繫上,教師不能忽視了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體驗以及他們的情感需要;在社會關繫上,教師作為社會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識的傳授者,應該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二是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行為選擇。三要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

(3)彼此評判。相互評判不是抵毀,而是為了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觀念等,也是為了使自己獲得他人的思想,與他人達成共識,從而發展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同桌交流、小組內交流、班上交流等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思維、發表自己的不同評判意見的機會。

2、自主學習型課堂。

(1)出示學習目標。學生自主學習之前出示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目的明確,克服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2)出示自學思考題。小學生由於受知識經驗與思維水平的限制,學習不容易抓著重點,有了自學思考題,一是能使學習有重點;二是有任務驅動;三是能讓學生體驗成功。

(3)學生自學後交流學習成果和問題。一是交流學懂、學會了什麼,並能用舉例、論證、操作等方式說明自己的觀點;二是交流哪些還沒有學懂或不會;三是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4)解決問題。簡單問題學生解決,較難問題學生討論解決,復雜問題師生共同解決,與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費時問題、「怪」問題彈性解決。

(5)教師講解。一、二年級教師的講解不能超過20分鍾(一年級上期除外),三、四年級教師的講解不能超過15分鍾,五、六年級教師的講解不能超過12分鍾。教師主要對學生的自學素材進行綜合分析,進行規律與方法的講解,重點知識的強調等。

(6)當堂訓練。學生的練習是做到「活練」,學生通過解答教師設計的練習和書上的練習,由知道規律和方法到能用規律和方法解決問題,不只是鞏固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靈活運用規律和方法。

3、合作學習型課堂。

(1)合作學習小組要貫穿於學習始終。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作出明確的分工。這里的合作學習小組不只是課堂上合作學習時的小組,還是平時學習時的小組,是貫穿於整個學習期間的小組。

(2)使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積極靠攏。指的是學生們要認識到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要使學生堅信他們「榮辱與共」,他們之間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系。為確保學生們相信他們是「榮辱與共「的關系,彼此關心學得如何,教師必須給學生設定一個清晰的小組共同目標,實行小組集體性獎勵。

(3)使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進行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助。是指學生們相互鼓勵和支持,彼此為取得良好成績、完成任務、得到結論等而付出努力。教師應當最大程度地提供機會使學生互幫互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並對彼此為學會而付出的努力給予贊揚。

(4)落實個體責任。是指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並掌握所分配的任務。要落實個體責任,就必須評估每個學生的作業,並把結果返回小組和個人,小組成員必須知道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誰最需要幫助、支持和鼓勵,對作業中有錯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的,小組要指派專人進行幫助和督促,保證全組都達到教師的要求。

(5)要督促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小組自評。也稱為小組自加工或小組反省。合作小組必須定期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有效的小組活動受制於小組是否經常反省其運作情況。小組自評可以描述為小組成員對小組在某一活動時期內,哪些組員的活動有益和無益,哪些活動可以繼續或需要改進的一種省思。

4、探究學習型課堂。

(1)提出問題。提出探究的問題。問題要提在教學重點處、難點處、關鍵處;問題的難易要適度,既要有挑戰性,又要使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解決問題所花的時間要適當,太費時的問題沒必要在課堂上探究。

(2)形成猜測。

(3)進行探究。

(4)匯報探究結果。

(5)多方求證,形成共識。

六、問題與思考

認知、情感、能力教學三維目標的落實,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體性的最大發揮,小組合作時效性的確保都受到課堂教學40分鍾的時間限制。如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雙邊活動中,實現目標與過程,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的和諧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是有待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堂教學的社會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