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舞獅子的動作要領
河北是北獅的發祥地。徐水縣北里村獅子會創建於1925年,以民間花會形式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以迅速發展。徐水舞獅的活動時間主要在春節和春季寺廟法會期間,表演時由兩人前後配合,前者雙手執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飾蓋扮演獅身,兩人合作扮成一隻大獅子,稱太獅;另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小獅子,稱少獅;手持綉球逗引獅子的人稱引獅郎。引獅郎在整個舞獅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氣概,還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過獅子」、「後空翻上高桌」、「雲里翻下梅花樁」等動作。引獅郎與獅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獅的一個重要特徵。徐水舞獅的基本特徵是外形誇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可掬,表演時能模模擬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逼真,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後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嚴格來說,南獅的獅頭不太像是獅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較為接近年獸。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會用鐵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三種獅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跟據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 紅色為關公獅,代表忠義、勝利,因關羽在華人心目中又為武財神,故關公獅又代表財富;黃色為劉備獅,代表澤被蒼生、仁義及皇家貴氣;黑色為張飛獅,代表霸氣、勇猛,故一般張飛獅只有在比賽或者踢館挑戰時才用,一般喜慶之事還是紅黃為常見者。
湛江遂溪醒獅天下聞名
南師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故此南獅講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采青」最為常見。相傳「采青」原來是有「反清復明」之意,現時一般是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徵。「青」用的是生菜諧音(生財)。把生菜及利市(紅包)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回,表現猶豫,然後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謂之采青),再把生菜咬碎(謂之碎青),還要模仿獅子吃飽的表情神態,(謂之醉青)再把咬碎的青吐向大家致意(謂之遍地生財)。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還會用上各種采青的方式(采天青、采地青、采水青等等)並配以各種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 或者過梅花椿(經過高低不一長木椿)等等。
舞南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獅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
舞獅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行,把硃砂塗在獅的眼睛及天庭上,象徵給予靈氣及生命。
南獅獅頭
南獅的獅頭一般上可分為鶴山裝獅和佛山裝獅。佛山裝獅的獅頭較大而圓,額位寬而有勢,嘴較平闊;而鶴山裝獅的獅頭較扁而長,嘴突出如鴨嘴狀,因此內行人又稱之為「鴨嘴獅」。
傳統上,南獅獅頭造型上有「劉備獅」、「關公獅」、「張飛獅」之分。三種獅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根據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如舞張飛獅者,舞法必定勇猛霸氣。
南獅舞法
在舞獅技藝中,北獅重寫實,南獅重寫意。在南獅表演中要體現獅子時而威武勇猛,雄壯威風,時而嬉戲歡樂,幽默詼諧,那麼就要將喜、怒、醉、樂、猛、驚、疑、動、靜、醒等神態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盡致。成功的表演往往讓觀眾看到的不但是精湛的技藝和高超的難度,更重要的是讓觀眾從中看出或悟到獅子在表演中的各種思維、各種動作的目的,把舞獅表演擬人化,賦予人的思想。讓人們在觀賞舞獅表演中時而緊張,時而驚奇、歡樂、陶醉,從而得到人生感悟和啟迪,升華思想,得到美好的藝術享受。在舞獅表演中表演獅子的神態確實很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掌握好呢?本人只是憑一孔之見,不應妄加淡論南獅表演中的神態,但此舉目的志在共同將獅藝不斷探索、提高與發展,純屬拋磚引玉之意,望各位前輩同行雅正。
喜:配輕、快、歡樂的鼓點,獅子高興、快樂、眨眼、微笑、輕擺頭或輕跳轉身,配弓步、馬步、上膝或獨立步等。
怒:配重、急、快鼓點。獅子生氣發怒,怒目瞪眼,開口吼叫,獅頭用力抖動,配馬步、弓步站立步等。
醉:配輕、慢鼓點。獅眼半開半合微抖動,精神昏迷垂首拖步,配合各種步法。
醒:配先輕後重,先慢後快鼓點,獅子恢復狀態過程,獅子眼從微開、半開、大開過度,伸懶腰與打哈浪結合,開合獅口與左右觀望配合。
動:根據獅動激情配與輕、重、快、慢、急、緩鼓點步法隨鼓點節奏而改變姿態。
靜:鼓停獅靜,目光平穩,獅的安靜造形突出,配仆步、弓步、馬步。
樂:鼓點要求輕、快、重結合。獅子歡喜快樂、搖頭擺腦、眼、嘴隨鼓點節奏而開合,配小跳,秧歌步、小步跑等步法。
猛:配重、快、急鼓點。氣勢壯,力量大,嘴眼開合有力,抖頭逞威,踏步有力,戰勝困難,胸有成竹。多在遠距離飛樁等難度出現。
驚:配急、快、重後突停鼓點、因突然情況產生害怕受驚而狂奔或原地瞪眼開口或合嘴,獅身抖動,特別獅後腿的抖動要突出,迫真,配弓步、馬步等。
疑:配輕、慢鼓點,開眼合嘴,獅頭左右慢轉或前伸後縮,不輕舉妄動,猜疑不信,配與仆步、弓步、馬步,上膝的造型。
尋:配輕、重、快、慢結合鼓點,眼,嘴隨鼓點節奏而動,獅頭左右有力轉動,前伸後縮尋找結合。原地轉動結合有目的地尋找。
盼:配輕、快、慢結合鼓點,獅伸首開眼遠望,左右慢轉動盼望,配與弓步、馬步、上膝、坐肩等。
探:配輕轉重轉急鼓點,獅子遇險探測偵察之意,前爪或後腿由高向下,由近向遠試探也可上體前伸試探,嘴眼微開合與鼓點相配。
煩:配急、重的鼓點,獅子遇事不解而急躁煩惱,獅頭左右擺動,老是踏步或轉身,眼東張西望,嘴一開一合。
嬉:配輕、快、鼓點,獅子休閑,玩耍,眼嘴配合鼓點而一開一合,步法多用小跳交叉步、碎步、踏步、十字秧歌步等。
戲:配輕、重、急、緩鼓點,獅子戲弄、調戲、玩弄好奇之意,眼、嘴隨鼓點而一開一合,獅子一進一退,前爪或後腿一伸一縮或帶一擒一縱之意,步法一般急步上後突停繼而慢慢探步上。
擊打獅鼓、鑼、釵伴奏是使獅藝神態表演達最佳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獅藝形神逼真、套路完成與否都起重要的決定作用,應突出:輕、重、快、慢、急、緩、停等種類。因舞獅表演者,兩人在獅被內無法商量動作步伐,故所有動作的起止大都靠鑼鼓指揮節奏,往往初期學習舞獅者都會先學習鑼鼓節奏,只有熟悉了舞獅鑼鼓節奏之後才能開始學習舞獅。
輕:則輕打、點打、利用手腕之力。
重:則重打高起高落,利用肘和肩、腰、腿之合力。
快:則是節拍快、拍與拍之間快,利用腕、肘之力。
慢:則是節拍慢、拍與拍之間慢。
急:則是每拍之間鼓點數多。
緩:則是每拍之間鼓點少。
停:各種擊打樂不響停止一拍以上
南獅比賽
南獅比賽種類可分為高椿獅藝競賽和傳統獅藝競賽,其中較主流的為高椿獅藝的比賽。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美國等地,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性的醒獅大賽。而較有著名的國際比賽有兩年一度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
B. 少女時代獅子心舞蹈練習室版
沒有截,整集的,中間部分就有網路網盤鏈接
C. 怎麼做舞蹈動作,小舞花(詳細)
把手背對手背把手彎並在一起。右手逆時針方向轉動到手心對手心左手配合右手旋轉 然後左手順著右邊轉動回到最初的手背對手背!注意手腕不能分開。
D. 求beat it 視頻教學(最好是完整版的)
在網上學習局限性很大,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學機械舞,在俱樂部學要遠遠快於自回己琢磨,即使答是有教學視頻,大概只要1個月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技術類的動作。所以如果是根據得失比較,還是建議找個師傅的好。
像你說的單個舞的教學不是沒有,像南賢俊的《獅子吼》,網上就有,不過個人感覺效果不是很好。
望採納。嘿嘿
E. 巴拉拉小魔仙3的《星座密碼》的舞蹈教學,拜託了!
星座密碼 - AOA
只有朋友之間才知道
要永遠好好守護 一組暗號
讓我們一起 跳出快樂的舞蹈回
只要有信心 夢想答就會達到
這就是小秘密 神奇的十二顆星
它們正散落人間 等待我們密碼的確定
只要相信 你就會找到 心中的雙子星
wow 神秘之星 請你聽一聽我們聲音
wow 勇氣之星 請你給我們一個回應
好奇的善良的星座 你們是 哪顆星
白羊 天蠍 雙魚 射手和水瓶
夜星寶盒的秘密 快要打開了
只有朋友之間才知道
要永遠好好守護 一組暗號
讓我們一起 跳出快樂的舞蹈
只要有信心 夢想就會達到
這就是小秘密 神奇的十二顆星
它們正散落人間 等待我們密碼的確定
只要相信 你就會找到 心中的雙子星
wow 神秘之星 請你聽一聽我們聲音
wow 勇氣之星 請你給我們一個回應
wow 神秘之星 請你聽一聽我們聲音
wow 勇氣之星 請你給我們一個回應
好奇的善良的星座 你們是 哪顆星
獅子 處女 巨蟹 摩羯和天秤
金牛 雙子 是誰在天上彈琴
只有歌詞
F. 舞獅的方法與技巧
舞獅子一般需要五六人,甚至十多個人合作表演。
練習時,兩個扮演者一前一後,前面的稱獅頭,後面的稱獅尾,後面的人應比前面的人略高一些,這樣才能撐開獅皮。
獅頭扮演者在表演時用兩手托著套在自己頭上的「獅子頭」,身體向前微傾,從獅子嘴巴和眼睛處辨別方向,尋找目標,後面的隊員套上獅子皮之後,兩手抓住前面隊員腰上的帶子,雙肩下壓,俯胸踏腰屈體約成90度角,兩腿半蹲。
行走時,先邁前腳,再抬後腳,待前腳落地,後腳才接著落地,左右兩腳依次進行。在躥、跳、滾、戲球、舔毛、喘氣時,要求獅頭、獅尾配合末期,動作協調一致,一舉一動都要保持獅子的習慣。
(6)獅子心教學舞蹈版擴展閱讀:
舞獅介紹
1、河北徐水
河北省徐水縣北里舞獅可說是歷史悠久、源源流長,素有北獅獅舞之鄉的美稱。明清時期就以花會的形勢在張家廟會逢年過節,重大事件等場合中演出。
2、武漢黃陂
僵獅子是一種流行於湖北的黃陂和孝感兩地一帶元宵節的一種民俗活動,是一種舞獅的游獅活動,尤其以武漢市黃陂區的僵獅子最為有名。
3、福建林坊
林坊青獅屬北獅武功獅,俗稱公獅。其獅動作靈活敏捷,獅頭內可藏兵刃作質牌使用,可攻可防,掌獅頭和掌獅尾兩人,動作配合默契多變,模仿雄獅的各種姿態。
G. 舞獅是如何表演的
獅子開坪表演——演獅腳演獅腳,要選好兩個大面具(唐僧、沙僧),兩個真假猴王面具(猴子),一個豬面具(豬八戒)和美女面具(妖女)的扮演者。
舞獅者一般由體力好、跳躍能力較強的青壯年擔任,兩個小猴一般由筋鬥打得好的少年擔任。其餘扮演者任其愛好。
獅子的最後一個舞法是搶青。舊時官府往往將「青」高懸,任眾獅子爭搶,故歷代都稱為「搶青」。近代走向文明,主家亦不願新年大吉之時在自家門口大打出手,一般指定由某獅團的獅子採摘,故改稱為「采青」
按規矩,獅子把青菜吐給觀眾,叫「吐青」,「青」之菜頭,獅團要用領謝帖包好,送還主家。
「青」主要分兩種形式,一是「高青」,二是「平地青」。高青是將青掛在上空。青草獅是舞獅者用牙咬住獅頭,以高超的輕功,縱身躍上高空,舞獅者用手將菜頭拉斷之後,放口中,下地後將菜葉吐向觀眾,將菜頭用領謝貼紅紙包好送還主家。
而鬥牛獅就要用人以疊羅漢的形式取之。如四層人以上的,第一層要用12人,用藤牌加木棍搭好;第二層用八人;第三層用三人,一個藤牌,背靠背成一圓圈;獅子即是第四層,如還夠不著,還再上一人登上肩而采青,另外還要搭架步級,獅子逐級舞上,登上高層之後,整個形態如寶塔。寶塔是佛家的術語,獅子又源於佛教,故稱疊寶塔者為「羅漢」,整個疊人梯的過程,稱為「疊羅漢」。在獅子吐青(帶有把發財的意願分給大眾之意)之時,不但鑼鼓喧天,還吹起海螺,其聲勢壯觀,觀眾亦為之歡呼。
舞鬥牛獅,不論武術,單就這一疊羅漢就難度較大,故鬥牛獅搶青不如青草獅快,但其合眾人之力,且能高空舞獅打花頭,亦可稱為一絕。故鬥牛獅在額上同樣畫一「王」字,同樣稱為獅中之王。
舊時連州的醒獅搶高青,是以木架搭成一平台,獅子在上面表演入睡、醒、搔首等動作,故稱「大頭狗」。
平地青:主家將「青」放在平地上。平地青分動物青、靜物青、文學典故青等形式。
動物青:主家把「青」擺成螃蟹、蠍子等形狀。如螃蟹青,先用一竹箕,放在地上,蓋著生菜等代表螃蟹背,然後用兩個水果代表眼睛,再用稻草擺成大小鉗和幾條彎曲的小腳,整個形態擺成螃蟹狀。帶獅者用禮盒帶獅舞拜三下「青」之後,獅子即圍繞螃蟹青舞一圈,表演成獅子跟螃蟹的一場搏鬥,每舞一次都將獅頭伸向螃蟹青,然後一個小跳離開。「搏鬥」一圈之後,獅子先除「大鉗」,然後除「小鉗」,再取「眼睛」、「小腳」;然後掀開竹箕,取出裡面的「青」;然後碎青、吐青。歡舞一陣之後帶獅者帶獅叩拜三下,將菜頭送還主家。
蠍子青:先用磚塊堆砌成蠍的形狀,用水果妝扮眼睛,用竹篾擺成腳,然後在尾部放一條甘蔗代表尾巴。采青時同樣要表演成獅子與蠍子的搏鬥,先解決尾巴,然後逐個解決。
靜物青:如水盆青,場中放一盆水,裡面放六枚或九枚硬幣(六寓意「六合」,九寓意「長久」)和一棵生菜,其他利是、香煙放在盆邊。如旁邊放一條長凳,即代表河堤,長凳上再架一副梯子即代表木橋。采青時帶獅舞拜三下,獅子在梯邊舞動,表現出觀看喜悅的心情,然後逐步舞上木梯;接近水盆後,低下獅頭,將口對著水盆,用備在腰間的毛巾,將水吸干,擰干毛巾;然後從口中取完硬幣,將「青」吞入口中,再表演碎青、吞青的動作,之後,從木梯上逐級舞下,向水盆方向拜三下即可。
文學典故青:主要根據歷史上著名的傳說,或文學經典中著名人物曾經用過的物件來擺青,如《封神榜》中姜子牙用過的釣魚桿;《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三國演義》中關公用過的關刀;趙子龍用過的槍等。此類青均以「簪花」的形式采之。
例如,主家在場中立一直鉤的魚桿,就要想起《封神榜》中姜太公渭水旁直鉤直釣的典故。先帶獅朝魚桿拜舞三下,指引獅子舞動一陣之後,將獅子按在青前蹲下,然後示意鑼鼓停住吟出第一首「花」:
「日頭一出放紅光,一條釣桿渭水旁。八十姜公來垂約,直鉤能把魚釣上?」
一通鑼鼓之後,停住鑼鼓吟第二首「花」:「鑼鼓打來鬧洋洋,紂王無道實荒唐。文王四處訪賢士,要把商朝一抒掃光。」
二通鑼鼓之後,再吟:
「鑼鼓打來鬧洋洋,文王相召渭水旁。為救蒼生扶賢主,收起釣桿見文王。」
獅子舞動一陣之後,采青、吐青,帶獅者收起釣桿即可同樣,如門口放一把關刀,即吟出關公單刀赴會的故事;如放一把纓槍,即吟出趙子龍長板坡單槍救主的故事;如放一棒,即吟出孫悟空扶助唐僧取經的典故。
總之,主家可根據文字典故隨心所欲而擺青,獅團即要具體分析,隨機應變以簪花的形式搶之。
2007年,第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開幕式,群獅慶盛事。
H. 獅子舞的介紹
漢族《獅子舞》自漢代由西域傳入的假形舞蹈。新春之際在霹靂炸響的爆竹聲回中「舞獅」,逐漸成為人們答避邪免災、吉祥納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態可掬、溫文爾雅,以表演戲球、踩踏板,與人親昵似貓的「文獅」和矯健迅猛、虎視眈眈,以高難雜技性表演為主的「武獅」,基本成為北、南兩方風格廻異的兩種「獅舞」形式。
I. 楊議的相聲如此辦學里一段舞蹈貫口
A:我簡單跟你說說,我會的
藍陵王入陣舞、飛蕾可勒巴物、卡拉格爾卓舞、秦王破陣舞、希臘澤本奈舞、阿舞阿西舞、倪裳羽衣舞。這些你聽說過嗎?
B:還真沒聽說過
A:這是一些古典舞蹈,我再給你介紹一下中國和外國的民族舞
送鼓舞、彩鼓舞、恆鼓舞、童鼓舞、手鼓舞、長鼓舞、太平鼓舞、面具舞、祭祀舞、宮廷舞、霍拉舞、拉鼓舞、秧歌舞、紅綢子舞、水袖舞、草帽舞、獅子舞、頂龍舞、盾牌舞、旱船舞、龍升舞、鞍帶舞、倘格舞
倫巴舞、恰恰舞、多榔舞、芭蕾舞、跳腳舞、扁擔舞、水萍舞、踢踏舞、歐亞舞、波讓舞、讓達利舞、達漫溢舞、織布舞、多耶舞、拍手舞、扇子舞、孔雀舞、韓波舞、天鵝舞
輪舞 象舞 盆舞 聖舞 贊舞 傘舞 花舞 弓舞 蛇舞 罐舞、竹馬燈舞、花鼓燈舞、採茶燈舞、康布拉舞、珍珠舞、暢洋舞、南旺武角靈舞、鄉村舞、凈演舞、恭駁舞、社交舞、中將舞、體育舞、農作舞、草編舞、插秧舞、豐收舞
面巾舞、集錦舞、青春舞、宗匠舞、荷花舞、盤子舞、紗巾舞、中巒舞、群燕舞、薔薇舞、紅花舞、種瓜舞、拍球舞、達曼衣舞、波羅多舞、布澤美舞、啊西跳躍舞、迪斯科舞、西班牙鬥牛舞
B:你會這么多舞。那你今天給大家展示展示,來段獨舞怎麼樣?
A:好,既然今天大家這么熱情,我就給大家別開生面的不客氣的跳一段我跳的最拿手的,最得意的,自編自導自演的一段舞蹈
B:什麼舞
A:招魂舞,<謝謝大家>
B:還真沒看過
A:您說,燈光師,把那燈全關了
B:關燈幹嘛
A:不需要這種燈光,我跳舞的時候最好燃上一圈蠟燭
B:你要那燭光,我哪給你買蠟燭?
A:既然這樣我就給大家解釋一下,沒有我就只能簡單地給大家示範一下,不能全面的展示,因為這個今天的舞蹈燈光都達不到我要的要求的境界。
當時我在創編這段舞蹈的時候認為這段舞蹈它是很神聖的,所以說這段舞蹈我吸收了當代世界醫學,美學,生物學,運動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生命科學的精華。這段舞蹈它揭示了人與動物的秘密,促進了人與自然的融合,縮短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
B:啊
A:尤其對它對世界前沿科學預防以及治療艾滋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B:嚯
A:嗯,是個樣子的,每當跳這段舞蹈之前我首先要焚香,沐浴,更衣,齋戒,就是燒香,洗澡,換衣服,不吃葷的東西<這么多事>
我這跳舞的時候我赤著背光著腳站在一圈燃燒的蠟燭中間,我頭上插著雞毛,臉上摸著雞血,腰上圍著草裙,腳上帶著腳鈴,左手拿著長矛,右手拿著酒葫蘆。跳舞之前我是一聲長嘯,「咦——呀——」
B:這就來了
A:「天靈開,地靈開,妖魔鬼怪快離開」
B:跳大神啊!
J. 民間舞蹈的陝西舞蹈
陝西各地的民間舞蹈,種類和形式較多,其有名者如下:
一、安塞腰鼓
腰鼓為民間舞蹈中常見的活動,古往今來一直不絕於世。至今,陝西民問,特別是陝北一帶,青少年男女一有空暇,他們腰間斜跨帶子,繫上腰鼓,兩手各執小木棍,於前後左右擊打,並有鑼、釵相敲配合,「嘣一嚓嚓」之聲清脆響亮,格外入耳悅目。陝西各地學校、團體,每遇節日,青少年組織演出腰鼓,是最引觀眾賞目的,而陝北安塞腰鼓,則是獨樹一幟的佼佼者。
安塞地處邊關要塞,古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據傳,守望者發現敵情後,即用腰鼓報驚。後來,它逐漸由報驚工具轉化為娛樂形式。安塞腰鼓在明清以後的數百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表演風格,其動作豪邁矯健,鼓點遒勁有力,有氣吞山河之勢。其舞蹈動作有「十字步」、「平側蹬」、「雙腿蹬」、「三角陣」、「四方陣」、「野馬分鬃」、「白虎甩尾」、「青龍擺尾」、「鳳凰展翅」等花樣和程式。在年節、喜慶、集會時,腰鼓是最顯眼的舞蹈。1951年在北京天安門前演出時,觀眾雲集,齊聲喝彩;1952年在布達佩斯「世界青年和學生聯歡比賽」中,曾獲得特別嘉獎;電影《黃土地》、大型電視系列片《黃河》均有錄相;1986年獲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獎;1988年在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上又獲好評。
二、洛川蹩鼓
陝北洛川民間舞蹈中的蹩鼓,別具一格。相傳,由秦、漢時軍士操練發展而來的。這種邊蹦邊跳邊打鼓的活動,已紮根民間,代代相傳。表演時,鼓手頭戴武士巾,上扎英雄花,身穿戰服,背插靠旗,腿系雲紋戰裙,扎綁腿帶,腳蹬戰靴,胸前橫掛二尺面寬的圓鼓,邊蹦邊擊,激烈猛狠,隊伍變化多端,時分時合,整齊有序。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遊日」慶祝活動在西安舉行開幕式,洛川蹩鼓的精彩表演,受到中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三、牛拉鼓
陝西咸陽市的「牛拉鼓」,為民間鼓舞中的獨特項目。
「牛拉鼓」表演時,兩只牛身披紅彩,各拉一車,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後面數百名鑼鼓手,邊敲邊作指揮鼓,落音鏗鏘,迴音相配的鑼鼓聲響徹雲空,鼓手個個身著彩裝,頭戴白巾,腰系綵帶,前後呼應,配合默契。每逢大型慶典或節日,「牛拉鼓」為必演的節目,使觀眾一飽眼福。四、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陝西民間民俗活動的獨特項目。它流行於乾縣王村鄉一帶,以其粗獷豪放、完整優美的色彩和表演,成為享名省內外的民間打擊樂藝術活動。
據傳,明代大王村一個叫梁梅的宦官,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告老還鄉,曾組織過多種娛樂活動,其中「蛟龍轉鼓」就是他親自教習的。數百年來,這個傳統節目,紮根於民間,完善於民間,歷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鑼鼓隊,從各條街道邊打邊行,最後匯集於村東「三義廟」前,對陣擂打,熱鬧非凡。
「蛟龍轉鼓」樂隊一般有六鑼、七鼓、十四鐃,另有兩人吹長號,一人指揮,共30人。樂器以飾有「蛟龍」圖案的大鼓為主,打時常有跳躍、旋轉等象徵「龍騰虎躍」的舞蹈動作,故名「蛟龍轉鼓」。
其具體打法,分坐鼓、轉鼓兩種。坐鼓演奏時,鼓在前排,鑼插期間,鐃在後排,號排兩邊;轉鼓演奏時,鼓擺成梅花形,鐃、鑼、號均成弓形站在後排。全樂鼓分三段:首先,長號引鳴,隨後鑼鼓響應,若「蛟龍」擺頭,漸露水面,故稱「蛟龍出海」;第二段為「潮」,擂鼓者按節拍舞動擂鼓,當此時,人在跳躍、旋轉,鼓捶和鐃上下翻飛,樂隊如月,「蛟龍」狂舞,故稱「蛟龍翻背」;第三段,節奏漸緩,樂聲平和,稱為「蛟龍入宮」。「蛟龍轉鼓」音調高亢粗獷,節奏激烈緊張,具有振奮人心、激勵向上的氣魄,表現乾縣民俗激昂豪放的氣概,與其它民間鼓樂的《風攪雪》、《十樣景》、《閃電鐃》相比,獨具風格。
1956年,「蛟龍轉鼓」參加本縣會演;翌年,參加「陝西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集體一等獎;1982年5月,參加咸陽地區「秦腔音樂會」,被評為優秀節目;同年10月,在「西北五省音樂周·長安音樂會」演出,又一次獲得好評。
五、雲垛
流行於陝西省扶風縣的民間舞蹈「雲垛」,相傳已有千年以上歷史,源自漢代漢族節日游藝,因小巧靈活,便於製作,便代代相沿。表演時,參與的青少年男女,均按古代人物扮演,穿作紅綠不等,但成雙成對,多至數百人,步踏樂曲,翩翩起舞。每個扮演者,腳面上結扎一個橫形梅花狀彩雲,手執火把或花扇,碎步前行,如仙女駕雲而舞。
「雲垛」是群體舞蹈,演出時按廣場、路途、白天、黑夜等情況區分。在廣場演出,其套數有「掏八字」、「雁南歸」、「撲四門」等;平時演出,按一般舞蹈表演進行。各種表演,都有鑼鼓伴奏,並配合龍燈、竹馬、獅子等社火項目。
六、跑鼓
流行於陝西麟游縣的「跑鼓」,是漢族傳統的鼓舞之一。
表演時,場內架大鼓兩面,兩個鼓手身著武士衣褲,頭戴包巾或武士帽,邊舞邊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點,要和鑼、鐃、釵配合默契,渾然一體。鼓手擊鼓時,由慢到快,由緩到緊,都按一定的節拍進行;到激烈處,不但鐃釵拍打變化多端,鑼聲插空相配,而且出現號子喊聲,一陣接連一陣,聲聲互相呼應,氣氛濃烈而不亂調。
七、轉鼓
流行於陝西西府鳳翔、岐山、千陽、扶風等縣市的轉鼓,以場面大、氣氛濃烈而著每。
表演時,一般挑選10~20名鼓手,准備18~20面大鼓,由其中一個鼓手任總指揮,眾鼓手把鼓擺成一圈,幾十名鑼、釵手環立周圍(隨樂器數定人),鼓手打鼓,眾鑼手、釵手呼應配合,邊拍邊舞,雄偉壯觀。
鼓手多為技藝超眾者,他們的鼓點有正打、倒打、定位打、轉圈打等多種打法;鑼、釵手也有配合拍打的鑼釵點。
扶風縣揉谷石家的「轉鼓」,是西府名享一時的表演單位,建國後多次赴地區、省城西安演出。
八、牛虎鬥
「牛虎鬥」是一種民間舞蹈娛樂活動。陝西周至縣的樓觀鎮、啞柏鎮、馬台鄉等地的「牛虎鬥」,較各地有名。
表演時,由兩名男青年分別身披仿牛仿虎的衣罩(如毛皮一般),模仿牛、虎動作,你爭我斗。仿虎的動作,一般有「四大勢」、「八小勢」、「二十四個平陽勢」;仿牛動作有「望月」、「趔叉」、「舔背」、「吃草」、「挖耳」、「縮叉」等。這些動作,看似粗笨,但活靈活現,逗人喜愛。
周至縣的「牛虎鬥」,建國後曾多次赴北京和省城西安演出,獲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一、二等獎,並被電視錄相。
九、三山刀
流行於陝西榆林地區的「三山刀」,是一種民間舞蹈與國術相結合的娛樂形式,曾於1988年赴莫斯科參加國際民間藝術聯歡節。
表演時,由七名男演員頭戴鋼盔,手執形如山狀的大刀,進行各種連打、對打等刀功舞蹈,其舞姿猶如戲劇中武生對打,列勢不同凡響,優美舒暢,引人注目。
十、霸王鞭
「霸王鞭」多流行於陝北榆林、綏德、佳縣、吳旗一帶。民問相傳,這是明代百姓稱頌李自成革掉苛捐、不納糧的一種歌舞。長久以來,由陝北流傳至關中一些縣。有不少地方,民間男女青年經常逢集會表演,但以陝北榆林最有名。
「霸王鞭」用杉木或較好的木條製成,塗以紅色,兩端系有小鐵環或鐵鍵,舞蹈時敲打身體上下左右各部分,發出不同的聲響,顯得格外清脆、和諧;有些地方,男女人數均等表演,但也有不拘人數的,男青年打鞭,女青年配以竹板敲打之聲;可幾路縱隊,也可以雙人行進,邊打邊舞邊跳,並有鑼鼓配合。